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九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沁園春雪需要背嗎

九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沁園春雪需要背嗎

發布時間:2020-12-22 14:37:30

❶ 全國一卷語文需要人教版書上要求背誦但是課標沒有要求的篇目高考會考嗎,比如沁園春長沙

這個我建議你還是背誦比較好,因為人教版書上要求背誦的篇目一般是有過出題的,課標要求的只是大綱內容,劃出重點,細節上還是要注意回歸課本,按課本要求背誦篇目。

❷ 九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沁園春 雪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版惟余莽莽;
大河權/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fèn)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個行嗎?

❸ 九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沁園春 雪的讀書筆記

這首詞分上,下兩片。上片描寫北國雪景,展現祖國山河的壯麗,洋溢著熱愛祖國山河的豪情;下片由祖國山河的壯麗引出英雄人物,縱論歷代英雄,由評論歷史人物進而贊揚當代風流人物,抒發了詞人的豪情壯志。

❹ 初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需要背誦的古文有哪些:醉翁亭記,墨池記,沁園春雪, 念奴嬌赤壁懷古,觀巴黎油

第五單元《杜甫詩三首》:
《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第六單元詩四首
《歸園田居》(其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陶淵明
《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王維
《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
《登岳陽樓》(其一)陳與義: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長歌行》(八上課外)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野望》王績(八上課外)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早寒江上有懷》孟浩然(八上課外)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山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上課外)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黃鶴樓》崔顥(八上課外)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送友人》李白(八上課外)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秋詞》劉禹錫(八上課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魯山山行》梅堯臣(八上課外)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浣溪沙》蘇軾(八上課外)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歸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八上課外)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白頭弔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
文言文部分
八年級上冊:《桃花源記》
一、 詞語解釋
緣溪行 沿著 落英繽紛 落花
甚異之 詫異 豁然開朗 開闊的樣子
儼然 整齊的樣子 阡陌交通 交錯相通
黃發垂髫老人小孩 怡然 喜悅的樣子
具答之 詳盡 咸來問訊 都
率妻子邑人 妻子兒女 絕境 與世隔絕的地方
不復出焉 再 無論魏晉 更不必說
延至其家 邀請 處處志之 作標記
欣然前往 高興的樣子 無問津者 渡口
二、 翻譯
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芳香的野草鮮艷美麗,落花到處都是。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老人小孩都充滿喜悅之情。
4、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5、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這個人詳細的介紹了自已所聽到的事。
6、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了。」 這里的人告訴他說:「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7、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尋找以前做的標記,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找不到路。
8、後遂無問津者。 此後就再也沒有探訪的人了。
9、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狗叫的聲音。
10、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男女穿戴,完全與桃花源外的人一樣。
1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他們)問起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三、課文分析
本文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世外桃源,藉助這個美好的境界,寄託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桃花源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民風淳樸;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爭,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會,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四、 回答下列問題: 答案
1、寫出描寫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語句(用原文) 1、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寫出描寫挑花源中人們和平勞動、幸福生活的語句(用原文)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並怡然自樂。
3、寫出本文中出現的三個成語 3、豁然開朗、世外挑源、怡然自樂、(無人問津)
4、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 4、甚異之
5、文中描寫挑花源人精神狀態的句子是(用原文) 5、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6、描寫桃花源生活環境的句子是(用原文)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7、表現 「村人」熱情待客的句子有? 便邀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現「村人」都來關心漁人的句子是?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9、「村人」來桃花源的原因是? 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0、「村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原因?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八年級上冊:陋室銘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名:出名 靈:成為靈異的水
2、斯是陋室 斯:這
3、惟吾德馨 德馨:美好的品德
4、無絲竹之亂耳 絲竹:這里指奏樂的聲音。亂:使……亂。
5、無案牘之勞形 案牘:官府的文書。勞形:使身體勞累。
6、何陋之有? 何:什麼。
二、譯句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1、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這(雖)是間簡陋的房子,主人卻有美好的德行。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4、孔子雲:「何陋之有?」 4、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三、回答下列問題
1、統領全文的一句是什麼?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點睛之筆是哪句? 何陋之有。
3、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情懷)? 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
4、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的是什麼?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5、表現主人生活環境清幽的句子是什麼?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八年級上冊:愛蓮說
一、指出加點詞的意義 答案
1、可愛者甚蕃 蕃:多。
2、濯清漣而不妖。 濯:洗。妖:美麗而不端莊。
3、不蔓不枝。 蔓:長枝蔓。枝:長枝節。
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褻:親近而不莊重。
5、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鮮:少。
6、宜乎眾矣。 宜:應當。
二、譯句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我唯獨喜愛蓮從污泥中長出卻沒有受到沾染,在清水裡洗滌過,而不顯得妖媚。
2、蓮,花之君子者也。 2、蓮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3、對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
4、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4、像我一樣喜歡蓮花的還有什麼人呢?
5、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5、喜愛牡丹的人當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問題
1、文中最概括蓮花高貴品質的語句是什麼? 蓮,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採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寄予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寄寓了他不願與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潔風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對「蓮」的美好形象和高潔品質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態的鄙棄和厭惡以及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八年級上冊:大道之行也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選賢與能 與:通「舉」舉薦,選拔
2、古人不獨親其親 親:以……為親。 親:親人、父母
3、不獨子其子 子:以……為子。 子:子女
4、男有分,女有歸 分:職分、職業
5、貨惡其棄於地也 惡:憎惡
6、盜竊亂賊而不作 亂:造反。 賊:害人。 作:興起
7、是謂大同 是:這。 大同:理想社會
8、女有歸 歸:女子出嫁
二、譯句 答案
1、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1、 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拔出來,
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2、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2、所以人們不單純只是奉養自己的父母,也不單純只是撫育自己的子女。
3、男有分,女有歸 3、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適時婚嫁。
4、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共有的。

八年級上冊:三峽
一、解釋 答案
1、重岩疊嶂 高聳險峻如屏障的山峰
2、夏水襄陵 上
3、乘奔御風 奔:這里指快跑的馬
4、素湍綠潭 湍:急流的水
5、不見曦月 曦:陽光,這里指太陽
6、霜旦 下霜的早晨
7、飛漱 沖刷
8、屬引凄異 屬引:接連不斷
9、或王命急宣 或:有時
10、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雖:即使
11、良多趣味 良:真,實在
二、回答以下問題
1、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 作者是從「山」、「水」兩方面描寫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先寫「山」後寫「水」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曰的特點;寫「水」,描繪出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
2、 用原文回答:
表現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表現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表現春冬清流緩的句子是
表現秋季凄清蕭瑟的句子是 重岩疊嶂,隱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林寒澗肅,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3、作者是如何從不同的季節景象來描寫江水的特點的? 夏天,寫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險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險和疾速的特點。春冬之時,水退潭清,景色秀麗,突出了三峽春冬景色的清麗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靜,水枯氣寒冷以高猿哀鳴襯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
4、文章結尾引用了漁者的歌詞,有什麼作用? 襯托「晴初霜旦」之時「林寒澗肅」的凄涼情景,渲染蕭瑟的氣氛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羲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2、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風,也沒有這樣快
3、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 至於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時候,
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絕了。
4、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迴旋著清波,
倒影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5、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懸泉和瀑布在那裡飛流沖盪
6、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盛,
實在有很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 每當到了初晴或結霜的早晨,
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
8、常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有時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聲音持續不斷,
異常凄涼。
9、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空盪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
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

八年級上冊:答謝中書書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四時:四季。 俱:都
2、曉霧將歇 歇:消散
3、夕曰欲頹,沉鱗競躍 頹:墜落。 競躍:爭著跳躍
欲:將要。 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
4、未復有能與奇者 與:參與,這里指欣賞
二、回答下列問題 答案
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麼思想? 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思想。
2、中心思想(表達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3、書是一種怎樣的體裁? 書即書信,是一種應用性文體,
可具有文學性。
三、填空 答案
1、「高峰入雲,清流見底」表現了 之美。 山水相映
2、「兩岸石壁,五色交輝」表現了 之美。 色彩配合
3、「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夕曰欲頹,沉鱗競躍」表現了 晨昏變化之美

八年級上冊:記承天寺夜遊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念:想到。 遂:於是。 至: 到
2、相與步於中庭 相與:共同,一起
3、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但:只是
4、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交橫:交錯,縱橫。 蓋:原來是
5、月色入戶 戶:窗戶
二、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麼 月光(月色)
三、描寫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庭下如積水空明……影也」
四、全文分幾層,請用「/」劃分,並寫出層意 全文分三層:第一層記事,交代了賞月散步的時間,原因。第二層寫景,寫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層抒情,抒發了對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觸。
五、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表達了作者曠達的心境。
六、中心思想 本文表現了作者曠達的胸襟和積極樂觀的情懷。

八年級上冊:觀潮
一、指出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自既望以至十八曰為盛 既望:農歷十六
2、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 方:當……時
3、倏而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倏而:突然 . 略:一點點
4、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逝:去,往
5、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 文:畫著文采
6、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盛萬仞中 溯迎:逆流迎著潮水
7、吞天沃曰 沃:因水淋洗
8、如履平地 履:踩
9、江幹上下十餘里間 干:岸
二、閱讀第二自然段後回答問題 答案
1、寫參演艦之多的句子是 1、艨艟數百分列兩岸
2、寫陣勢變化多端的句子是 2、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
3、寫水兵在船上演練技藝之高的句子是 3、如履平地
4、寫雙方習戰之激烈的句子是 4、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寫聲勢之大的句子是 5、水爆轟震,聲如崩山
三、閱讀第一自然段後回答 答案
1、解釋下列詞語
(1)既望 (1)農歷十六
(2)既而 (2)不久
2、作者對潮水的描寫由 而 ,對潮水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進行描繪,請用原文回答: 遠,近。
(2) 寫「形「的句子是
(3) 寫「色」的句子是
(4) 寫「聲」的句子是
(5) 寫「勢」的句子是 (1) 僅如銀線
(2) 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3) 如雷霆,震撼激射
(4) 吞天沃曰,勢極雄豪
3、作者引用楊誠齋的詩句有什麼作用? 這兩句詩從側面對潮水的形象做了補充,同時也與段首「天下之偉觀」照應,以此加強了讀者對海潮之雄偉壯觀的強烈印象,並為下文作鋪勢。

八年級上冊:湖心亭看雪
一、指出加點的詞的含義 答案
1、是曰更定 是:這。 定:完了,結束
2、余拿一小船,用毳衣爐火 拿:撐,劃。 毳:鳥的細毛
3、霧淞沆碭 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哪裡。 更:還
5、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強:痛快。 白:指酒杯
二、譯句 答案
1、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 1、(我看見)有兩個人已鋪好了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
2、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2、我痛飲了三大杯,然後(和他們)道別。
3、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不要說相公痴迷,還有比相公更痴迷的人呢。
4、大雪三曰,湖中人鳥聲俱絕 4、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鳥的聲音都消失了。
三、回答問題 答案
1、文中具體描寫雪景句子是哪些? 1、霧淞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下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2、文中在敘寫湖心亭奇遇時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2、運用了神態、語言、動作描寫,表現了作者喜悅之情,特別是「強飲」表現了作者豪邁的心情。

❺ 為什麼人教版九上語文教材毛澤東手書的沁園春雪圖片和真跡字體不一樣

這也許是毛澤東寫了好幾次,每一次的字跡不同

❻ 人教版 初三語文 第一課 《沁園春 雪》

這是初三的?我上初四才學的!

答案:
略 稍 都是程度副詞,略微、稍微的意思。在版句子中分權別修飾「略」和「稍」,表示程度上較淺,並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的基礎上委婉的指出其不足,具有很強的分寸感!

這是 導與學 的答案哦!

❼ 九年級語文(上)需要背誦的課文有哪幾篇

1、沁園春·雪(毛澤東)
21、陳涉世家(司馬遷)
22、唐雎不辱使命(劉向)
23、隆中對(版陳壽權)
24、出師表(諸葛亮)
25、詞五首 望江南(溫庭筠)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漁家傲(范仲淹)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武陵春(李清照)
課外古詩詞 (十首)
以上是要背的!!!!!!

❽ 九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沁園春雪作者認為誰才是真正的風流任務

詩中描述的真正的英雄人物,可以從毛主席《沁園春長沙》中看出來,「回攜來百答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他希望蒼茫大地,祖國的大好河山由一批又一批有著遠大理想,遠大抱負的青年人去主宰沉浮,而這無數中國優秀的青年兒女,前赴後繼,帶領祖國走向更好的明天,因此,我覺得,真正的英雄人物是一批又一批對祖國懷著滿腔熱血,有著遠大抱負和理想的優秀青年們

閱讀全文

與九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沁園春雪需要背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