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初一下冊語文課人教版

初一下冊語文課人教版

發布時間:2020-12-22 13:54:29

『壹』 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課後生字詞

你好!七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課後生字詞有:
1.攢 拗 確鑿 菜畦 輕捷 蟋蟀 腦髓 相宜 書塾 方正 博學 蟬蛻 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 2.腫脹 叮囑 恐懼 驪歌 花圃 3.醜陋 訕笑 嫉妒 來勢洶洶 4.瞬息 幽寂 延綿 荒草萋萋 5.無 6.巔 澎湃 狂瀾 屏障 哺育 九曲連環 7.郝 叟 哽 懊悔 祈禱 8.逼狹 崎嶇 阻抑 回環曲折 亦復如是 9.熾痛 嗥鳴 斑斕 讕語 怪誕 亘古 默契 回壟 蚱蜢 污穢 10.無 11.宰割 籌劃 彷徨 仰慕 可歌可泣 鮮為人知 當之無愧 鋒芒畢露 家喻戶曉 婦孺皆知 馬革裹屍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12.衰微 赫然 迭起 高標 鍥而不舍 兀兀窮年 瀝盡心血 潛心貫注 心會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氣沖鬥牛 13.重荷 愁苦 深邃 躊躇 巴望 鎖閉 磐石 惹人注目 雜亂無章 不見天日14.博學多識 一拍即合 尋歡作樂 忘乎所以 義憤填膺 15.無 16.憚 踱 棹 歸省 行輩 攛掇 鳧17.狂舞 閃射 火烈 飛濺 亢奮 晦暗 羈絆 驀然 冗雜 搏擊 燒灼 奔突 翻飛 大徹大悟 18.撇 蘸 幽暗 愜意 疏密 包羅 硃砂 口頭禪 參差不齊 19.清揚 咿啞 靜穆 端凝 顰蹙 粲然 嗔視 變幻多姿 本色當行 離合悲歡 低回婉轉 叱吒風雲 渾身解數 高視闊步 盡態極妍 息息相通 20.無 21.拽 無垠 癲狂 凜冽 吞噬 銷蝕 羸弱 步履 告罄 遺孀 堅持不懈 千辛萬苦 風餐露宿 夜不成眠 精疲力竭 悶悶不樂 毛骨悚然 耀武揚威 揚揚得意 怏怏不樂 姍姍來遲 憂心忡忡 疲憊不堪 畏縮不前 魯莽大膽 念念有詞 語無倫次 精打細算 與其…毋寧 22.咯 噎 輻射 篩糠 遮蔽 幻影 疲倦 協奏 軀殼 臍帶 犁鏵 真諦 卷土重來 芸芸眾生 死得其所 23.砭骨 履踐 崔巍 養精蓄銳 齊心協力 頭昏眼花 腰酸背痛 勇往直前 24.建樹 陰霾 疆域 迫不及待 孜孜不倦 剛毅不屈 25.無 26.污澀 紅綾 慫恿 悵然 蜷狀 悲楚 懲戒 妄下斷語 27.肌腱 逞能 恍惚甜膩 嫻熟 進退維谷 一塵不染 略勝一籌 眼花繚亂 秩序井然 28.鉸 勸誘 抽搐 溝壑 不羈 嘰嘰喳喳 石破天驚 29.覷 鬣 剽悍 疆場 馴良 勇毅 窺伺 迎合 瘡痍 枉然 闊綽 觀瞻 妍麗 庇蔭 遒勁 獷野 畸形 顎骨 慷慨以赴 相得益彰 有過之無不及 30.無

--杭州孔孟教育

『貳』 七年級下冊的語文人教版第一課筆記

就是查抄找有關作者的一些資料,有關襲這篇文章的資料。對一些句子做品味,把心得寫在旁邊。大概是這樣吧。
第一課,如果是人教版的,那就是《在山的那邊》 王家新
你就查查王家新是的簡歷(不用長)
比如在第二段「是的,我曾一次次的失望過……向前走去」寫出了作者永不言敗,永不放棄;「那雪白的海潮……心靈」寫出了海的樣子;「在不停地翻過……失望之後」寫出了作者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海,等。
孩子,初中和小學是沒法比的,你一定要努力啊。初中三年是辛苦的,你一定能行。

『叄』 初一下學期語文人教版課文30《狼》原文+翻譯

《狼》原文: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白話釋義:

一個屠戶傍晚回來,擔子里的肉已經賣完了,只剩下骨頭。屠戶半路上遇到兩只狼,緊跟著(他)走了很遠。

屠戶感到害怕,把骨頭扔給狼。一隻狼得到骨頭就停止了,另一隻狼仍然跟從。屠戶再次扔骨頭,較晚得到骨頭的狼停住了,之前獲得骨頭的狼又跟上來了。骨頭已經沒有了,可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

屠戶感到處境危急,擔心前面後面受到狼攻擊。他往旁邊看了看發現田野中有個麥場,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裡面,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於是跑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著屠戶。

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過了一會兒,蹲坐在那裡的那隻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砍狼的頭,又連砍了幾刀把狼殺死。

他剛剛想離開,轉身看柴草堆後面,另一隻狼正在挖洞,想要從柴草堆中打洞來從後面攻擊屠戶。狼的身體已經鑽進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後面砍掉了狼的後腿,這只狼也被殺死了。他才領悟到前面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引敵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間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罷了。

此文出自清朝蒲松齡所寫的《聊齋志異》。

(3)初一下冊語文課人教版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蒲松齡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

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2年,直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帳歸家。

他畢生精力完成《聊齋志異》8 卷、491篇,約40餘萬字。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譽為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康熙十八年(1679年),作成狐鬼小說初步結集,定名《聊齋志異》。高珩為之作序。《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後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聊齋」是他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全書有短篇小說491篇。

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願望。

曾以數十年時間,寫成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並不斷修改增補。其書運用唐傳奇小說文體,通過談狐說鬼方式,對當時的社會、政治多所批判。所著又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聊齋俚曲》及關於農業、醫葯等通俗讀物多種。

《聊齋志異》書成後,蒲松齡因家貧無力印行,同鄉好友王士禎十分推重蒲松齡,以為奇才,並為《聊齋志異》題詩:「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至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方刊刻行世。

蒲松齡5歲的時候,正值滿清入關,在揚州屠城,在山東鎮壓農民起義,也產生了很多稀奇事,這些都影響到《聊齋志異》。

蒲松齡大概在分家以後,做私塾教師時,就開始寫《聊齋志異》。他的好朋友張篤慶發現蒲松齡因為寫《聊齋志異》影響到考舉人,就寫了一首詩勸他:「聊齋且莫競談空」,別寫小說了,專心去考試吧。

但是蒲松齡不聽,還是寫,不管哪個朋友聽到什麼奇聞軼事,他都要了解一下,寫到自己的作品裡頭。

關於《聊齋志異》大家可能聽過傳得很廣的一個說法,說蒲松齡為了寫《聊齋志異》,在他的家鄉柳泉旁邊擺茶攤,請過路人講奇異的故事,講完了回家加工,就成了《聊齋志異》。《三借廬筆談》這樣描述:

蒲留仙先生《聊齋志異》,用筆精簡,寓意處全無跡相,蓋脫胎於諸子,非僅抗於左史、龍門也。

相傳先生居鄉里,落拓無偶,性尤怪僻,為村中童子師,食貧自給,不求於人。作此書時,每臨晨攜一大磁罌,中貯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陳蘆襯,坐於上,煙茗置身畔。

見行道者過,必強執與語,搜奇說異,隨人所知;渴則飲以茗,或奉以煙,必令暢談乃已。偶聞一事,歸而粉飾之。如是二十餘寒暑,此書方告蕆。故筆法趨絕。

王茹安亭聞其名,特訪之,避不見,三訪皆然。先生嘗曰:「此人雖風雅,終有貴家氣,田夫不慣作緣也。」

《聊齋志異》里大概有一百篇小說,都是改寫自前人作品。前人作品有時候記得非常簡單。比如說,在六朝小說和唐傳奇當中,記了三個小故事,叫《紙月》、《取月》、《留月》。

紙月就是有一個人,能夠剪個紙的月亮照明,另一個人取月,能夠把月亮拿下來放在自己懷里,沒有月亮時候照照,第三個人留月,把月光放在自己的籃子里邊,黑天的時候拿出來照照。都很簡單,一百來個字,幾十個字。蒲松齡拿來寫了《嶗山道士》。這是大家很熟悉的聊齋故事。

蒲松齡的妻子劉氏非常賢惠,蒲松齡外出給人當家庭教師的時候,他妻子在家裡上養老,下育小,住在荒涼的農場老屋裡面。夜裡狼都可能跑到院子里,她就整夜不睡覺在那兒紡線,如果有一點好吃的,給蒲松齡留著,有時留的時間長了,都壞了。

這么好的一個妻子,但是個柴米油鹽的妻子、糟糠之妻。所以有些研究蒲松齡的專家就發現一個線索,說蒲松齡有第二夫人,什麼根據呢?蒲松齡文集里有一篇《陳淑卿小像題辭》,這篇文章是說:文章的作者和陳淑卿自由戀愛,父母不同意,最後兩個人私奔了,然後是個悲劇。

但是很快就有專家又考證出來了,陳淑卿是蒲松齡從南方歸來在淄川豐泉鄉王家坐館給一個叫王敏入的人代寫的文章,這樣一來蒲松齡的所謂第二夫人不復存在了。

西方理論家弗洛伊德說,「夢是願望的達成」。《聊齋志異》中花妖狐魅變成的美女就是蒲松齡的白日夢。他的這種夢,就是想表達男性的一廂情願的幻想,窮秀才的幻想。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即《悲慘世界》的作者,他曾經說過,「想像是偉大的潛水者」。

一個作家,一個小說家能寫出引人入勝的作品,不僅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礎,更需要依靠他的想像,蒲松齡雖然那樣貧困,那樣不得志,也寫了和自己生平有關的一些東西,但是他特別善於想像,《聊齋志異》就是一個作家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藝術才能的集中表現。

《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高峰。收集500餘篇神鬼妖怪。

『肆』 初一下冊人教版語文重點課文

老師都幫我們點出來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傷仲永》《最後一課》《鄧稼先》《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孫權勸學》
最後我們是考了《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和《傷仲永》《孫權勸學》(這兩篇合在一起考)

『伍』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書第9課原文

土地的誓言
對於廣大的關東原野,我心裡懷著熾痛的熱愛。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呼喚我的名字,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召喚我回去。我有時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還是跳動的,我的心還在噴涌著熱血,因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濫著一種熱情。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當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裡握著一把泥土的時候,或者當我回想起兒時的往事的時候,我想起那參天碧綠的白樺林,標直漂亮的白樺樹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見奔流似的馬群,深夜嗥鳴的蒙古狗,我聽見皮鞭滾落在山澗里的脆響;我想起紅布似的高粱,金黃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紅玉的臉龐,黑玉的眼睛,斑斕的山雕,賓士的鹿群,帶著松香氣味的煤塊,帶著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遠的車鈴,晴天里馬兒戴著串鈴在溜直的大道上跑著,狐仙姑深夜的讕語,原野上怪誕的狂風……這時我聽到故鄉在召喚我,故鄉有一種聲音在召喚著我。她低低地呼喚著我的名字,聲音是那樣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我總是被這種聲音所纏繞,不管我走到哪裡,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夢中突然驚醒的時候,我都會突然想到是我應該回去的時候了。我必須回去,我從來沒想過離開她。這種聲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選擇的。這種聲音已經和我的心取得了永遠的溝通。當我記起故鄉的時候,我便能看見那大地的深層,在翻滾著一種紅熟的漿液,這聲音便是從那裡來的。在那亘古的地層里,有著一股燃燒的洪流,像我的心噴涌著血液一樣。這個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會感到她在跳躍,和我的心的跳躍是一樣的。它們從來沒有停息,它們的熱血一直在流,在熱情的默契里它們彼此呼喚著,終有一天它們要匯合在一起。

土地是我的母親,我的每一寸皮膚,都有著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變得平靜。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離開她。在故鄉的土地上,我印下我無數的腳印。在那田壟里埋葬過我的歡笑,在那稻顆上我捉過蚱蜢,在那沉重的鎬頭上留著我的手印。我吃過我自己種的白菜。故鄉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東風吹起的時候,土壤的香氣便在田野里飄揚。河流淺淺地流過,柳條像一陣煙雨似的竄出來,空氣里都有一種歡喜的聲音。原野到處有一種鳴叫,天空清亮透明,勞動的聲音從這頭響到那頭。秋天,銀線似的蛛絲在牛角上掛著,糧車拉糧回來,麻雀吃厭了,這里那裡到處飛。稻禾的香氣是強烈的,輾著新谷的場院轆轆地響著,多麼美麗,多麼豐饒……沒有人能夠忘記她。我必定為她而戰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鄉,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夜夜我聽見馬蹄賓士的聲音,草原的兒子在黎明的天邊呼喚。這時我起來,找尋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鄉。我向那邊注視著,注視著,直到天邊破曉。我永不能忘記,因為我答應過她,我要回到她的身邊,我答應過我一定會回去。為了她,我願付出一切。我必須看見一個更美麗的故鄉出現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墳前。而我將用我的淚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穢和恥辱。

「九一八」十周年寫。

『陸』 2017年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書要求會背的課文有哪些(要最新版的,下圖這個版本)

要求背誦的課文:
8.木蘭詩
16.短文兩篇
陋室銘 劉禹錫
愛蓮說 周敦頤
19.外國詩二專首
假如生活欺騙了屬你 普希金
未選擇的路 弗羅斯特
兩首選一首背誦
20.古代詩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陳子昂
望岳 杜甫
登飛來峰 王安石
游山西村 陸游
己亥雜詩(其五) 龔自珍
24.河中石獸 紀昀

我的回答您滿意嗎?滿意就採納我,謝謝!有什麼不滿意的,可以繼續問我哦!

『柒』 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課本中的自讀課文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凡為教,目的達到不需要教」,葉老的話指出了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即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但目前語文教壇上對這類課文的處理,出現了兩種傾向:一種是把它當作講讀課,由教師「精雕細刻」;一種是讓學生自由閱讀,不組織、不引導、不檢查效果。語文教材無非就是一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單元教學中,講讀課文教師的教讀已經「舉一」,學生已經掌握了有關基礎知識,並獲取了一定的探求知識的方法。學生完全可以運用教師教給的方法和認識規律,通過對自讀課文的學習使知識得到遷移、鞏固,並轉化為能力,這就是「反三」。因此,輕率的對待自讀課的教學,或以講讀代之,或「放馬南山」,都是極端錯誤的。這樣不僅違反了教學的基本規律,而且不利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致使語文能力得不到正常的培養。筆者認為教學自讀課文首先要制定自讀目標。從系統論的觀點看,確立目標就是加強自讀指導的計劃性;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這一步是控制信息的接收范圍,便於隨時排除干擾學習重點之外的知識,因此,制定自讀目標在自讀課教學中尤為重要。自讀目標的依據,大而言之,是《新大綱》對聽說讀寫能力及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要求;小而言之,是單元及課文的具體訓練點。根據課文前的「自讀提示」,提出學習本文的線索,重、難點,還有課後安排的思考練習。自讀目標,既要體現自讀課的「訓練點」,又能反映對課文自讀的「水平層次」,尤其是要突出自讀重點。「訓練點」要包括「基礎知識」、「閱讀」、「聽說」、「寫作」等方面的內容,「水平層次」可以從「識記」、「理解」、「運用」、「綜合」、「評價」等五個層次考慮。並非每篇自讀課文都要包括上述的訓練內容和水平層次,可根據重點有所取捨和側重。另外,自讀目標要集中,確立的重點要單一。按要求,自讀課文一般安排一課時完成,如果目標分散和重點過多,教師就完不成任務,學生也會一知半解,影響自讀質量。 「制定目標」對於一篇自讀課文來說,僅僅只解決了「讀什麼」的問題,作為教師更重要的任務是讓學生「怎麼讀」。筆者根據新大綱的要求,還讀於學生,通過各種誦讀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葉聖陶先生說:「學步導幼兒,人人有經驗,或則扶其肩,或者攜其腕,唯令自舉足,不虞顛仆患。」在教法的選擇上,應注重「扶攜」。指導自讀課文閱讀的方法有很多,諸如制定目標提法、練習自測法、比較閱讀法、評點法等,不一而足。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根據需要綜合運用。不論採用什麼方法,教師都要重視「扶攜」,而自讀課文教學教師的「扶攜」不是目的,要使學生能夠「自能讀書」,教師還必須敢「放」,讓學生「自舉足」。但更重要的是教師平素要注意自讀方法的傳授,不僅要教給學生一般的閱讀方法,諸如各種文體文章的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像魏書生的「四遍八步」讀書法,就適用於不同層次的學生。一旦學生掌握了自讀方法,教師就可以放心的讓學生獨立「行走」了。自讀課文最後一步還要總結。自讀課的總結是對自讀目標的反饋和落實。學生可自己總結,分類整理自讀筆記,總結帶有規律性的知識和方法,完成課後練習。教師也可通過提問質疑或收閱筆記等方式進行檢查,總結課文重點,評價自讀效果,或肯定成績,或指出不足,多加鼓勵。筆者認為自讀課文,就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課文,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適時點拔指導,運用恰當的方法,使學生能學以致用,進一步培養自學能力,提高閱讀水平。

『捌』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必背課文

「狼」「孫權勸學」《傷仲永》都不用背
①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裡需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念。 。
②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③誇父追日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⑤共工怒觸不周山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⑥古詩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里出。
獨坐幽篁①里,彈琴復長嘯②。深林③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詞注釋:
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②嘯: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類似於打口哨。
③深林:指「幽篁」。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江南逢李龜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即《送靈澈》)
唐·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約客
南宋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譯文
李白杜甫的詩篇,萬人傳誦習研
時至今日,已經感到不新鮮
每個時代都會有傑出人才交替出現
各自主導文壇生機勃勃幾百年

『玖』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30課課下注釋全部。

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裡面的肉已經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
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隻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隻狼仍然跟著他。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後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後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於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不敢上前,瞪著眼睛朝著屠夫。
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隻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夫剛想要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後面,另一隻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鑽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後面。身子已經鑽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狼的後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註解
1)屠:宰殺牲畜。這里指屠戶,宰殺牲畜賣肉的人。
2)綴行甚遠:緊跟著走了很遠。綴,連接,這里是緊跟的意思。
3)投以骨:同於「以骨投之」。
4)從:跟從。
5)並驅:一起追趕。
6)窘:困窘急迫。
7)敵:敵對,這里是脅迫攻擊的意思。
8)顧:看,看見。
9)積薪:堆柴。薪,柴。
10)苫蔽成丘:覆蓋成小山似的。苫,蓋上。蔽,遮蔽。
11)馳:放鬆,這里指卸下。
12)耽耽相向:瞪眼朝著屠夫。耽耽,注視的樣子。
13)少時:一會兒。
14)徑去:徑直走開。
15)犬坐於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6)久之:很久。之,助詞,調節音節,沒有實際意義。
17)瞑:閉眼。
18)意暇甚:神情悠閑得很。意,這里指神情,態度。暇,空閑。
19)暴:突然。
20)斃:殺死。
21)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洞,這里作動詞。
22)隧:這里指動詞,鑽洞的意思。
23)尻:屁股。
24)股:大腿。
25)假寐:原意是不脫衣帽坐著打盹,這里是假裝睡覺的意思。假,假裝。寐,睡覺。
26)蓋:這里有「原來」的意思。
27)禽獸之變詐幾何:禽獸的欺騙手段又有多少呢?變詐,作假,欺騙。幾何,多少。
28)止增笑耳:只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1.詞性活用現象:
洞:名詞用為動詞,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詞用作狀語,從隧道。 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犬: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 其一犬坐於前。
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3.一詞多義: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意途, 意將隧人以攻其後也。
敵 攻擊, 恐前後受其敵。 敵方, 蓋以誘敵。
前 前面, 恐前後受其敵。 向前, 狼不敢前。

閱讀全文

與初一下冊語文課人教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