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課文桂花雨第一段是怎麼描寫作者對桂花的喜歡的
從內容上來講,《桂花雨》第三小節緊緊扣住一個「樂」字,先寫了作者盼望搖桂花的回迫切心情,然後寫了搖答桂花時的歡樂,最後寫了父親點香吟詩。
桂花雨這篇課文我喜歡桂花的原因是:家鄉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樂連在一起的,那種「搖花樂」和桂花雨已植進了她的生命,成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記憶。從敘述方式來講,作者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的。
《桂花雨》全文共八個自然段,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1至4自然段):「我」小時候喜歡桂花以及搖桂花的原因。
第二段(第5、6自然段):「我」幫大人搖桂花、收桂花的快樂情景。
第三段(第7、8自然段):「我」對童年「搖花樂」的懷念。
② 小學五年級語文 7 桂花雨怎麼預習
先分段,一共有8個自然段,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小時候喜內愛桂花以及搖桂花的容原因。
第二段(5.6自然段)我幫大人搖桂花.收桂花的快樂情形。
第三段(7.8)我對童年「搖花樂」的懷念。
結構層次:
愛桂花——喜歡它迷人香氣
搖桂花——充滿歡樂
思桂花——深埋心中
再把重點的句子詞語寫一寫,記一記就OK了。
③ 小學語文五年級7*桂花雨 教案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讀文章,發揮想像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話的意思。
3.體會作者表達的濃濃思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導語: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會給人以永久的回憶。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教師:讀了課題,你有問題要問嗎?
(學生自由提出疑問)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怎麼讀就怎麼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讀書交流。
(l)請學生選讀感興趣的段落。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討論。
三、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引導學生重點探究以下問題。
1.「我」為什麼喜歡桂花?
①從文中找出「我」喜歡桂花的句子讀一讀,說說「我」為什麼喜歡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2.重點理解搖花時的樂趣。
(l)為什麼說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理解「總是」)
(2)畫出「我」搖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
②想像「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為什麼說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導感情朗讀。
3.理解「於是,我也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課堂總結
1.課文通過回憶小時候搖桂花時的有趣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童年往事的無比懷念以及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拓展延伸
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如果有,說給大家聽聽。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由於這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學生會很感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和理解,自己發現問題,並在讀書、思考、討論交流中自己解決問題,掌握學習方法。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說一說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在閱讀學習中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④ 人教版小學語文<桂花雨>的課文怎麼樣的
桂花雨
中秋節前後,正是故鄉桂花盛開的季節。
小時候,我無論對什麼花,都不懂得欣賞。父親總是指指點點地告訴我,這是梅花,那是木蘭花……但我除了記些名字外,並不喜歡。我喜歡的是桂花。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不開花時,只見滿樹葉子;開花時,仔細地在樹偷里尋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故鄉靠海,八月是台風季節。桂花一開,母親就開始擔心了:「可別來台風啊!」母親每天都要在前後院子走一回,嘴裡念著:「只要不來台風,我就可以收幾大籮。送一籮給得家老爺爺,送一籮給毛家老婆婆,」他們兩家糕餅做得多。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桂花成熟時,就應當「搖」。搖下來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鮮。如果讓它開過,落在泥土裡,尤其是被風雨吹澆,比搖下來的香味就差多了。
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我總是纏著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呢?」母親說:「還早呢,花開的時間太短,搖不下來的。」可是母親一看天上布滿陰雲,就知道要來台風了,趕緊叫大家提前搖桂花。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搖澆以後,挑去小枝,曬上幾天太陽,收在鐵盒子里,可以加在茶葉里泡茶,過年時還可以做糕餅。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我念中學的時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兒去賞桂花。回家時,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於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澆的陣陣桂花雨.
⑤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桂花雨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今天之內必須回答~
課文的題目給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記憶中關於故鄉最美好、最迷人的一個印象。作者先寫了自己最喜歡桂花,喜歡它迷人的香氣,接著寫了搖桂花的事情,最後寫了離開家鄉後賞桂花,給母親帶桂花,卻時時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
讀著這篇文章,感覺到桂花的香氣彌漫在字里行間,作者的思鄉情也縈繞在心頭,像桂花的香氣一樣濃郁且溢滿字里行間。
選編這篇課文,目的是使學生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同時,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略讀課文粗知大意,並抓住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一個「浸」字,形象地寫出了桂花的香氣,桂花不僅花開時香,晾幹了泡茶、做餅也同樣香氣彌漫。桂花,永遠香在人們的心裡。它的香,已不受季節的束縛,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們的生活。
②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事實上,是不是像母親說的這樣呢?我們不妨看一看課文中的這些句子:「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那麼,家鄉院子里的桂花怎麼樣呢?「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顯然,從香氣上看,是沒有區別的,甚至小山上因為樹多,更顯得濃郁。
那,為什麼母親要這樣說呢?「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母親這句樸素的話,與「月是故鄉明」如出一轍。母親每年都聞著桂花的香氣,關注桂花,收獲桂花,體驗著饋贈桂花的快樂,吃著桂花做的食品,喝著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院子里的這棵桂花樹是唯我的,是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還會有什麼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沒有區別的,問題是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體味它們。一親一疏,感覺自然就涇渭分明了。
③於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我們不能無視這個「又」字。這個「又」字說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只是這次母親的話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話,卻傳遞出了作者對故鄉桂花的深深懷念。家鄉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樂連在一起的,那種「搖花樂」和桂花雨已植進了他的生命,成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記憶。這恐怕是作者難忘家鄉桂花的真正原因。
(2)對詞語的理解。
姿態:姿勢。課文中說桂花樹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是說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如梅樹姿勢優雅好看。
浸:課文指桂花的香氣濃郁,向四周彌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氣里似的。
⑥ 小學5年級上學期第七篇課文《桂花雨》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這是來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源,描寫了在家鄉搖落桂花時的情景,表現了兒時生活的樂趣,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家鄉、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
課文先寫小時候對桂花的喜愛,寫為什麼要搖桂花,接著主要描寫了「我」幫大人搖桂花、收桂花的快樂情景,最後寫「我」對童年時代「搖花樂」的懷念。作者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純朴的情感,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桂花這一場景之中。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到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是教學的重點,教學難點是體會母親說的「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方面是為了繼續培養學生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理解課文內容,另一方面是激發學生對自己的童年生活、對自己家鄉的熱愛,培養熱愛生活的情趣。
⑦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課文桂花雨原文
桂花雨
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桂花樹不像梅花那麼有姿態,笨笨拙拙的。不開花時,只是滿樹茂密的葉子;開花季節,也得仔細地從綠葉叢找細花。桂花不與繁花斗艷,可是它的香氣味兒真是迷人。
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時,就應當「搖」,搖下來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鮮。如任它開過謝落在泥土裡,尤其是被風雨吹下來,那就濕漉漉的,香味差多了。
「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花嘛!」母親說:「還早呢,沒開足,搖不下來的。」可是母親一看天空陰雲密布,雲腳長毛,就趕緊吩咐人提前「搖桂花」。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樹下鋪竹席,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親洗凈雙手,撮一點桂花放在水晶盤中,父親點上檀香,爐煙裊裊,兩種香混合在一起。於是父親詩興發了,即時口佔一絕:「細 細 香 風 淡 淡 煙,競收 桂 子 慶 豐 年。兒 童 解 得搖 花 樂,花 雨 繽 紛 入 夢甜。」
桂花搖落以後,全家動員,揀去小枝小葉,鋪開在竹席上,曬上好幾天太陽。桂花曬幹了,收在鐵罐子里,和在茶葉中泡茶,做桂花鹵,過年時做糕餅。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以後,我從外地回家時,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可是母親常常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
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
⑧ 課文「桂花雨」是小學幾年級學的
小學5年紀的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