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復習經典法則
習作和閱讀的復習也可放在復習開始,這樣對後面的閱讀、習作的復習起一定的指導作用,對試卷中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進行記錄,再對試卷進行講評,讓學生對試卷中的知識和試題進行評價,在學生的評價過程中讓學生學會了拿上一張試卷先干什麼以及如何審題、如何做題,而是進行了拓展,把積累運用中的成語和學生一起復習了一遍,並讓學生說說你還知道這樣的成語嗎?進行了拓展,我們應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復習方法要多樣
4、總結參加本次活動的收獲。
習作和閱讀的復習也可放在復習開始,這樣對後面的閱讀、習作的復習起一定的指導作用。
4、綜合練習。主要是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可做一些綜合性的試卷,但要在課內完成,老師統一閱卷,對試卷中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進行記錄,在分析清楚了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之後,再對試卷進行講評。老師在講評試卷時一定要對每一題的問題、這些問題出在哪些學生身上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在講評試卷時才更有針對性。在講評試卷時老師應該注重方法的指導,聽了一位老師的試卷講評課,老師就特別注重方法的指導,課上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對試卷中的知識和試題進行評價,在學生的評價過程中讓學生學會了拿上一張試卷先干什麼以及如何審題、如何做題。對具體題的講評不是局限在答案上,而是進行了拓展,起到了舉一反三的作用。如:第三題把成語補充完整。老師在學生讀完題目之後,說說你想說些什麼?學生發現這些成語是積累運用四中的成語,第一個字和第三個字的字義是相對的,於是老師讓學生打開書,把積累運用中的成語和學生一起復習了一遍,並讓學生說說你還知道這樣的成語嗎?進行了拓展。
四、注意事項:
1、注意突出重點
一學期所學內容較多,面面俱到不太可能,我們應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突出重點,有效提高學生成績。復習方法要多樣,新教材每一單元都是以專題組織教材內容,所以我們在復習的過程中還應該站在單元的高度,以專題的形式來復習,加強知識的整合。這就對我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老師更要熟讀教材和教師用書,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從而更好地組織學生進行專題復習。
2、以生為本,營造寬松的復習氛圍。
要擺正師生的角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興 趣,創造寬松的復習氛圍,增進與學生間的交流。在復習過程中,老師切忌布置過多的家庭作業。家庭作業一定要少而精,如果可以最好不布置。因為學生在學校已經復習了一天的知識很疲憊了,如果得不到良好的休息,第二天的復習效果可想而知。老師可以採用一些激勵
性的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一天學習任務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學生可以沒有家庭作業,這對於多數學生來說很有誘惑力,他們會積極認真地完成當天的復習任務,學習起來就不會那麼被動了。
3、 更關心重視基礎薄弱的同學
復習內容都是學習過的做過的,對於好學生而言,復習期間,輕松而愉快,練習完成得也很快,所以我們應把關心重點放在差生身上,耐心幫助他們,使每個同學通過復習都有較大的進步。 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老師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以鼓勵表揚為主,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在與家長的溝通中,切忌只講孩子的缺點而不說優點。做為家長每次與老師交流聽到的都是批評與問題,時間長了家長對孩子也會漸漸失去信心,如果我們在與家長交流中先把孩子的優點放大,說說孩子有進步的方面,再說如果孩子能在某方面做得再好些就更好了,然後教給家長幫助孩子進步的方法,與家長達成共識,這樣才能讓家長更好地配合我們的工作。
4、優化復習資源,避免題海戰術。 布置給學生的試卷老師一定先自己做,對試題進行精選。
5、加強考前指導,充分發揮潛能。
以上內容只是復習中最基本的一些做法,老師們在自己復習工作中可以有自己的創新和特點,這些都需要老師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不斷研究、不斷積累,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適合本班學生的復習方法。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復習
時光飛逝,一個學期即將結束,總復習又成為我們老師的工作重點。
作為老師,我們把期末階段的總復習都看的很重,每天又是考卷,又是評價,又是後進生的輔導。真是搞的學生整天埋在題海中,教師也沒有半點喘息的時間。那麼,怎樣提高期末復習的效率?如何上好復習課?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進行探討。
一、 首先,我們要明確什麼是復習?復習的意義是什麼?
(一) 復習的概念
復習就是將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避免遺忘。
(二)復習的意義有三點:
1、復習是一種強化。
課堂上教師講的知識,對於學生來說並不是學完之後就能記住和理解的。復習則是一個克服遺忘、強化理解的過程,復習的越及時、越連貫、越系統,學過的知識就鞏固得越扎實。
學生在復習的時候,可以把平時學到的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完整化。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知識,由於受時間和課節的限制較為零散、雜亂,通過復習可以把許多知識系統化。另外,復習也是對以前學過的知識的重新認識,從這個角度講,復習也是重新學習的過程。它也可以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自信心。
3、復習可以彌補教學的薄弱環節。
教師平時沒有講明白的地方或者在某個環節出現疏漏,通過復習可以查缺補漏,使薄弱環節得到加強。 我們明確了復習的意義後,知道期末的總復習時間長、任務重、要求高,所以還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指導復習工作,將復習落到實處。
二、制定復習計劃。
如何才能將復習落到實處呢?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制訂復習計劃,認真備好復習課,精心設計教案,研究復習方法,提高復習課質量。
(一)在制定復習計劃之前,要做到三學習三理解一分析:一是學習《課程標准》。對《課標》制定的本年級的各項要求,要了如指掌:理解其中的每一項標准、尺度、重難點。如:知識要點、能力考查、閱讀的項目、寫作的要求、口語交際的要求。二是學習《克拉瑪依市小學語文期末考試評價方案》。理解《考試評價方案》中的評價項目、內容及方式。三是學習教材及教師用書。理解作者的編排意圖,理解每一項知識與新課標的關系。從教材整體性出發,按知識體系或按章節單元,抓住重點與難點,考慮復習目標,使學生對知識有一個整體性把握,進一步對重點與難點知識進行加深與拓寬,從多層次、多角度認識重點與難點知識,以求解題時不會遇到大的障礙。一分析:分析學生的學情,依據學生實際。所謂學生實際就是對學生的認知和能力要了解,對學生的求知心理特點要掌握。既要研究學生的群體,又要研究學生的個體。尤其要對基礎好的和基礎差的學生要有不同的目標要求,要因材施教,使他們各有所得。實際教
學活動中,就某一節課的目標而言應有所側重,不要平均使用時間和精力,要有計劃地將課堂復習目標重點定位在認知、能力、情感的某一方面,從而保證學生整體素質的協調發展。
(二)制定復習計劃。復習計劃可制定為先系統復習後歸類復習。
1、系統復習。一天一單元。對本單元課文逐課進行復習。復習期間一天至少兩課時,等一課時可進行精讀課文的復習,第二課時進行略讀課文及學習園地的復習。復習要有側重點,重點課文可多用些時間,非重點課文可少用些時間,可自行調控,把時間安排好。
2、歸類復習。在系統復習之後應留有三到五天的時間進行歸類復習,將本冊書的知識點進行歸類梳理 在制定復習計劃時,要合理安排時間:共有多少復習時間?有哪些復習內容?每天復習哪些內容?時間夠不夠用?學生每天應達到什麼目標?老師要做到心中有數。老師在備課時就可以一、先定復習目標,這一天的教學任務是什麼,要讓學生達到什麼程度。二、把這一天的復習內容進行羅列,每一課時進行哪些內容,重點復習什麼內容。三、復習反饋:今天的復習哪些知識點學生掌握好哪些掌握不好,如何彌補?哪些學生需要補課等等。
達到目標的學生今天的任務完成,可不布置家庭作業或給這部分好學生布置些提高作業,如課外閱讀等。未達到目標的學生老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補課。(例舉一個復習計劃的例子。)
三、明確復習內容掌握復習方法。
(一)、系統復習。內容為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學習園地。
1、精讀課文主要以生字詞、背誦、本課知識點(課後習題、作者及時代背景、對重點課文的重點段落進行預設閱讀習題)為主。
生字詞:以《語文教師用書》學習目標中給出的詞語為主,可採用課前預習(明天要復習第一單元的內容,今天晚上的家庭作業就可以讓學生先自己復習這部分內容,老師第二天聽寫、默寫,全對的同學可以不寫家庭作業或發小紅花進行獎勵等等。)上課前五分鍾聽寫本單元的詞語,低、中年級由老師批改,高年級可讓學生同桌互批下課訂正。對聽寫中普遍存在的錯字,老師一定要在全班進行強調,找到識記和區分這些易錯字的方法和竅門。
背誦:要求背誦的部分,除讓學生會背,老師可出一些按課文內容填空的試卷讓學生練習,從而達到不僅要求學生會背還要會寫。可利用早讀課的時間,在學生熟背的基礎上留五分鍾時間寫,一次寫的內容不易過多,對填寫中錯得多的字也要進行集體訂正。
本課知識點主要包括:課後習題、作者及時代背景、對重點課文的重點段落進行預設閱讀習題等 課後習題:這是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可利用課堂時間進行復習鞏固,重點題可布置成課堂作業。除課後習題外,本課還有一些知識點,老師在課前一定要認真研讀教師用書,把本課的知識點羅列到教案上,課上對這些知識點進行復習鞏固。對於一些重要的知識點,老師可多化些時間講實、講透。
"對重點課文的重點段落進行預設閱讀習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上課前認真備課,結合本單位的重點課文及訓練重點進行分析,預設一些題型讓學生用學過的學習方法進行訓練,從而達到復習鞏固的目的。如:三年級上冊23課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可從春、夏、秋、冬的描寫中任選一段,讓學生說說作者都描寫了哪些景物?為什麼要寫這些景物?從而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當然,在制定復習計劃時,各年段的側重點是不同的。一、二、三年級以基礎知識為主,四、五、六年級以作文、閱讀為主。
2. 高分求小學語文復習方案
我也是六年級哦!真是幸會啊!
小學語文畢業復習,需要將小學六年當中的所有語文知識進行一次系統的復習。並在復習中,進一步理解所學的內容,從語言文字的運用和分析能力上有進一步的提高。但復習的時間有限,因此就要求教師必須採用既節省時間,又有效果的復習方法。在復習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和不同的復習內容採取不同的復習方法。既達到復習的目的,又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變要我學而我要學。一.基礎知識的復習 基礎知識的復習是最繁瑣的。內容多,量大。因此我採用了兩步制。將知識分層次復習。簡單的要學生在家裡完成復習,教師抽查。如字.詞的復習。每天要求學生安排一定的復習時間,教師通過告訴學生第二天抽查的內容,掌握學生每天的復習量,並要求學生結成復習小組,互相督促,當天的復習任務必須當天完成,形成生生互動的良好模式。詞語的理解我放到課文復習中去,並要求學生上學必須帶字典,不懂,不能先問,要自己查,小組商議,討論,直至弄懂,不能留尾巴。這樣一步一個腳印效果極好。在此同時,我不失時機地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從文章中找出關鍵詞語,讓學生分析理解,既增長了能力,又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基礎知識中比較復雜的是語法知識。小學不要求教師明確地講授各種語法知識,只要求學生理解,並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如:關聯詞語的使用,比喻、排比、擬人、設問、反問等修辭手法,都是很籠統地描述。因此學生記憶不深刻,問題比較多,如果單純靠老師講,有些問題就會錯過。於是我採用課堂上將課本上的相關例句引導學生分析,掌握方法。課下要學生分組,利用手頭的復習資料查找相關的題目,並進行分類。課堂上,變老師問而學生問,而教師根據學生收集的資料,以及學生的質疑,採用抓重點難點的方法復習,講解。並根據反饋情況,進行相應的指導,布置相應的練習。這樣復習漸漸變成學生自己的事情,而教師則處於一個輔導的地位。逐步使學生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習興趣.使學生處於一個良好的復習心態中,提高了復習效率。而對於標點、修改病句、擴句等練習,我放在了閱讀部分進行。二.閱讀理解部分的復習與作文練習相結合 閱讀理解部分的復習包含課文的理解,段篇章的分析。對於課文的理解,我首先要求學生再讀課文,再一次去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整理出每篇課文的重點知識,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用手抄報或出試卷的方式把課文的基礎知識、重點片斷及需要理解的句子進行歸納總結。在此基礎上把重點課文的進一步理解,品詞析句,去感受語言的魅力,學習語言的運用。在課外閱讀練習時,我將閱讀訓練和作文練習同時進行。先將文章分類,敘事的、借物抒情的、寫景的等。而後進行分析文章基本技巧的訓練,先進行小的段落分析練習,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注意的是,首先要求學生在讀通文章的前提下(也就是將文中的字、詞的含義弄懂),再去進行分析。在分析段落的同時,讓學生將學習到的方法運用到寫作中去,嘗試寫一些小片段,成功率比較高。而在修改的過程中,又進行標點、修改病句及擴句的練習。這樣既鞏固了基礎知識又鍛煉了分析能力,提高了寫作能力,使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然後進行篇章的分析練習就簡單多了。在閱讀訓練中,根據學生手中有許多復習資料這一有利條件,我要求學生根據教師要求自己准備文章,然後小組討論,根據文章類型、內容出題,並給出正確答案。再經由教師審核,組與組之間交流,這樣一個班十個學習小組,十套題出來了,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有時發生爭議,教師根據不同情況處理,只要學生說得有道理,教師一般都採取肯定的態度。課堂上解決不了的,就採取先掛起來,課下取經的方式解決,爭取不留尾巴。篇章的分類練習,也要結合寫作的訓練。我要他們整理日記本,選擇好的素材,一類文章的分析練習結束後,就是寫作練習,沒時間寫成篇的,就寫片段或主要內容。有素材,又有方法,一般學生能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作文水平一定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