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語文常見的標點符號有哪些
學常用標點符號及使用方法
(附練習及答案)
標點符號是語文學習不可缺少的內容,很多學生對標點符號掌握得不好,甚至出現「一逗到底」的情況。下面這些標點符號用法,也許可以給予孩子幫助。小學階段需要熟練掌握的標點符號一共有以下十一種,低年級孩子需掌握前7種。
逗號 ,
用來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用一格,格的左下方。
例:我們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聚到一起來了。句號 。表示一句話說完之後的停頓。它一般用在陳述句和不帶明顯的命令口氣的祈使句的末尾,佔一格,點在格的左下方。
例 1:姚明是一位聞名全球的藍球運動員。
例 2:請拿給我一支筆。(祈使句)
頓號 、
表示句子中並列詞語之間較小的停頓,佔一格,點在格的左下方。
例: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悅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問號?
表示一句問話完了之後的停頓,用問號,點在格的中間。不論是疑句,還是設問、反問,當問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問號表示停頓。
例:①你的性別是什麼?(疑問)
②萬里長城難道這不是偉大的奇跡嗎?(反問)
③是誰帶我們走出舊社會?是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設問)
感嘆號!
表示感情強烈的句子完了之後的停頓,用感嘆號。諸如喜愛、贊美、悲傷、懷念、請求、命令、憤怒、驚訝等。
請求:請讓我再看一次吧!
喜愛:我的「小貓咪」是多麼的可愛啊!
驚奇:什麼,「這樣」也行!
氣憤:你竟然這么的不知天高地厚!
命令:他看了我一下,緊張的說:「別動!」
冒號:
主要用於句子中表示提示、總結之後的停頓,佔一格,點在格的左下方。冒號主要有以下用途:
1)冒號用於引述語之前,表示後面是所要說的話或引用別人的話。
2)冒號用於提示語或總結語之後,表示後面還有話說。
3)冒號還用於書信的稱呼之後,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
4)用在解釋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釋說明的作用。
5)用在總提與分述之間,使兩者眉目清楚。
6)用在動詞謂語和較長的賓語之間,便於閱讀理解。
引號「」或『』
引號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就形式而言,分為雙引號[用「」表示]和單引號[『』]兩種。一般說,單獨使用引號用雙引號,而引用的話中還需要用引號時,外面用雙引號,裡面用單引號。
例:趙大叔拍了拍牛頭說:「累不累,『獨角龍』?」
1)引用別人的話或者表示直接說出來的話。
2)需要標出的成語、諺語、俗語或表示聲響的詞語,專用詞語,具有特殊意義的詞語。
3)表示諷刺的意味或反語。
4)要注意的是:在寫一個人的直接語言時,在提示語後面,除引語部分用引號外,還要加上另一種標點,表示這句話是誰說的。
引號與其他標點連用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提示語在前,提示語後面用冒號。如:小李淡淡地一笑:「不,不能吃!」
第二種:提示語在中間,提示語後用逗號。如:「你知道嗎?」桑娜說,「咱們鄰居西蒙死了。」
第三種:提示語在後,提示語後用句號。如:「睡著了嗎?」主人一進門就嚴厲地譴責阿遼沙。
省略號……
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意思沒有說完的部分,占兩格。它主要有以下三種用法:
1)表示對引文的刪節和對重復說的詞語的省略。
例:在廣泛的閱讀中汲取營養對作文大有好處。正如魯迅先生說的「讀書必須同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枯燥了。」
2)表示說話斷斷續續或不好意思直接說出口的情景。
例: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3)表示意思沒說完或者語意深長,余意未盡,發人深省。
例:哎!你這個人真是……使用省略號,無論在句首,句中,還是在句尾,一般都不再加其他標點。
書名號《》
用來表示書籍、文章、報刊、歌曲、電影等的名稱。
例 1:《少年彭德懷》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表示電影名知稱)
例 2:請把六月一日的《作文報》借給我。(表示報刊名稱)
例 3:我最愛唱《歌唱祖國》這首歌。(表示歌曲名稱)
例 4:今天我讀了《一夜的工作》這篇課文。(表示文章名稱)
例 5:我最喜歡看《三國演義》這部古典小說。(表示書籍名稱)
分號;
用於分句與分句之間的停頓,佔一格,點在格的左下方。它所表示的停頓,比逗號大,比句號小,常用於以下兩種情況:
1、並列關系的多重復句,並列的部分之間用分號。
例:飛得慢,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癒合,還在作痛;叫得慘,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
2、有的長句子,一個分句內已經用了逗號,那麼一個分句與另一個分句之間則應用分號表示停頓。
例:大的面積不是一畝,水深不到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淺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
破折號 ——
它表示解釋說明,意思的遞進或轉折,聲音的中斷或延續等,占兩格,寫在格的中間。
1、表示聲音的延續。
例: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2、表示聲音的中斷。
例:小明睜大了眼睛,不解地問:「這——。」
3、表示解釋說明。
例 1: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1952 年 10 月 22 日。
例 2:這是在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
4、表示意思的轉折。
例:訓練動物很有意思——猴子的動作多麼像人啊!
5、表示遞進的意思。
例:團結——批評和自我批評——團結。
書寫需要注意的地方
使用標點符號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點:
句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問號、感嘆號七種符號書寫時一般都佔一個字的位置,標在緊靠文字的右邊偏下的位置。
破折號和省略號占兩個字的位置,寫在行文中間。
引號的前後兩部分各佔一個字的位置,前半邊標在文字的左邊編上,後半邊標在文字的右邊偏上。
第二點:
書寫換行時,句號、逗號、感嘆號、問號、冒號、頓號、分號不能放在一行的開頭,應該緊跟一句話的末了一個字。
引號的後半邊不能放在一行的開頭,同樣,前半邊也不能標在一行的末尾。
另外,省略號和破折號可以標在一行的開頭或末尾,但是不能把一個符號分為兩截分行書寫。
第三點:
標點符號有一定的形狀,書寫時必須規范化。
⑵ 小學語文的知識目標只的是哪些目標
第一,漢語拼音。在小學階段,要使學生學會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的音節回;能夠准確答熟練地拼讀音節,有條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節;能默寫聲母,韻母和抄寫音節;低年級學生在寫話時,可以用音節代替沒學過的漢字;認識大寫字母和隔音符號,能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
第二,字,詞,句。在小學階段,要使學生學會常用漢字2500個。能讀准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並能正確地書寫,運用。掌握句子的基本形式,包括把字句、被字句、遣詞造句、擴句、縮句、句式變換、改換句式、修改病句、關聯詞語、復句與關聯詞語關系、修辭手法、格言、警句、諺語、歇後語、對聯、對仗、迴文等。
第三,標點符號。會用常用的標點符號:句號,問號,逗號,感嘆號,冒號,引號,頓號,書名號,省略號,認識破折號和分號。
第四,工具書使用常識。在小學階段,要教學生學會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並能用數筆畫的方法查難檢字,逐步加快查字典的速度,養成查字典的習慣。
第五,文化常識。在小學階段,要求學生了解語文課本中涉及的讀寫知識,包括閱讀古詩、段落、篇章的知識和文章學的知識,及文學知識,科技,史地等文化常識。
八佰伴 精銳 楊老師
⑶ 小學語文課本里的標自然段是什麼意思,怎麼標
小學語文課本里的標自然段意思是對文章內容進行劃分。每一個自然段前都空兩格,所以自第一段起,只要首字元空了兩格就是一個自然段。
自然段劃分層次,即通過對段落的分析,分析出這個段落在文中有幾個意思,這幾個意思又是怎樣一層一層寫下來的。
自然段常見的組合方式:
1、順承式:即按事情或動作的先後順序表達。
2、並列式:在一段話中,分別寫幾種事物的幾個方面,它們層與層之間的關系是並列存在的。
3、總分式:先總述後分述或先概括敘述後具體敘述,也包括先總述再分述最後總結還有先分述再總結。
(3)小學語文的主要標志擴展閱讀:
劃分文章段落,可以參考上述分層的幾種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還可以採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總起句;有的在段尾,即總結句;也有的在中間議論部分或人物語言中)。抓住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話概括段意。用小標題的方式進行概括。
分別舉列如下:
1、《夾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並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這一點韌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來,不是顯得非常可貴嗎?」又如《秦兵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馬俑規模宏大」,就是這一段的段意。
2、《暖流》一文第二大段沒有中心句,可根據主要意思概括為:「江主席來到南開大學閱覽室,與青年學生一起吟誦詩詞並談論古典文學常話。」
3、《碧螺春》各段則可以小標題形式概括各段內容。
⑷ 急求: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主要標志是什麼
從1949到今天,復新中國小學語文制教學已經走過60年的歷程。60年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小學語文教學從致力於語文知識教學、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到培養素質、提高素養,語文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刷新,在課程、教材、教法、教學評價與教學研究等諸領域急求: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主要標志是什麼
⑸ 小學語文標點符號的種類與作用有哪些
標號
標號包括破折號、括弧、省略號、書名號、引號、連接號、間隔號、著內重號、專名號等,主要容標明詞語或句子的性質和作用。點號包括頓號、逗號、分號、句號、問號、嘆號及冒號等,這些點號主要表示語言中種種停頓。需要注意的是,問號和嘆號也兼屬標號:就其表示句末停頓而言,是點號;就其表示句子語氣而言,是標號。
點號
用來點斷句子、表示停頓的一類標點符號,包括頓號、逗號、冒號、分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省略號、破折號等。
⑹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四大理念是什麼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四大理念是: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繼承語文教育的優秀傳統,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並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
(6)小學語文的主要標志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個性,培養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位。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語文學習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
⑺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是什麼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抄文素襲養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⑻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主要內容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⑼ 小學語文課文怎樣用分段符號
小學語文課文用分段符號需要根據如下標准制定:
1、開頭為兩個空格的專就是一個自然段。屬
2、每一段的段後用雙斜線劃分,也就是在段落後畫//。
3、/是放在段尾的,段首不需要。
4、逗號用於一句話的結尾,使一篇文章理清層次,連貫成一個主要內容,使中心更加明確。
(9)小學語文的主要標志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課文分段的方法如下:
1、按時間的變化分段。按時間的變化分段,就是按時間變化的先後順序給文章分段。
2、按地點的變化分段。按地點的變化分段,就是以地點轉換的順序來分段。先要在認真閱讀文章的基礎上,找出表示地點的詞語和句子,然後把同一地點的內容歸並為一段。
3、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分段。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分段,必須先要了解文章中所寫事情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分為事情的開始、經過、結果,或事情的發生、發展、高潮、結束等幾個基本部分。
4、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分段。先要了解文章寫的是什麼事物,然後仔細分析思考。
5、按文章的總—分結構分段。總—分結構的文章就是指總起分述的文章。
6、抓住文章的主要事例分段。 抓住文章的主要事例分段,然後找出主要事例在文中的起始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