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全本課後字詞注音及解釋
1.新聞兩則
鄂(è):湖北簡稱。
豫(yù):河南簡稱。
綏(suí)靖(jìng):安撫,平定。
阻(zǔ)遏(è):阻止。
銳(ruì)不(bù)可(kě)當(dāng):鋒利無比,不可阻擋。
2.蘆花盪
尖(jiān)利(lì):尖銳,鋒利。
能(néng)耐(nài):本事;技能。
悠(yōu)閑(xián):從容閑適而無所牽掛,悠然閑靜的意思。
寒(hán)噤(jìn):因寒冷而哆嗦。
陰(yīn)慘(cǎn):悲傷凄慘。
仄(zè)歪(wāi):傾斜,歪斜。
央(yāng)告(gào):央求,懇求。
轉(zhuǎn)彎(wān)抹(mò)角(jiǎo):形容路彎彎曲曲或走彎彎曲曲的路。
月(yuè)明(míng)風(fēng)清(qīng):只與清風、明月為伴。比喻不隨便結交朋友。也比喻清閑無事。
張(zhāng)皇(huáng)失(shī)措(cuò):慌慌張張,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3.蠟燭
拂(fú)曉(xiǎo):天快亮的時候。
瓦(wǎ)礫(lì):磚頭瓦塊的碎片。
地(dì)窖(jiào):保藏薯類、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鞠(jū)躬(gōng):彎腰行禮。
顫(chàn)巍巍(wēi):抖動搖晃。(多用來形容老年人的某些動作)
4.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贓(zāng)物(wù):偷或者搶來的東西。
箱(xiāng)篋(qiè):箱子。
制(zhì)裁(cái):用強力管束或處罰有不法行為的人,使不得胡作非為。
盪(dàng)然(rán)無(wú)存(cún):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
5.親愛的爸爸媽媽
肅(sù)穆(mù):嚴肅恭敬。指人的態度、神情很庄嚴等指事物所產生的氣氛,使人有凜然之感。
荒(huāng)謬(miù):極端錯誤,非常不合情理。
健(jiàn)忘(wàng):記憶力差,容易忘事。
6.阿長與《山海經》
駭(hài):驚嚇;震驚。
擄(lǔ)走:搶走。
悚(sǒng):害怕,恐懼。
惶(huáng)急(jí):恐懼慌張。
瘡(chuāng)疤(bā):傷口好了以後留下的疤痕,比喻痛處.短處.或隱私。
詰(jié)問(wèn):追問,責問。
渴(kě)慕(mù):非常思慕。
疏(shū)懶(lǎn):懶散而不習慣受約束。
霹(pī)靂(lì):雲和地面之間發生的一種強烈雷電現象。
孤(gū)孀(shuāng):寡婦。
7.背影
交(jiāo)卸(xiè):舊時指官吏卸職,向後任交代。
奔(bēn)喪(sāng):從外地急忙趕回去料理長輩親屬的喪事。
狼(láng)籍(jí):形容亂七八糟;雜亂不堪;聲名狼藉(形容聲名極壞);杯盤狼藉。
簌簌(sù):紛紛落下的樣子。
典(diǎn)質(zhì):(把財產,衣物)典當,抵押出去。典:當;質:抵押。
賦(fù)閑(xián):失業在家。
頹(tuí)唐(táng):衰頹敗落。
瑣(suǒ)屑(xiè):細小而繁多(的事)。
8.台階
凹(āo)凼(dàng):方言,水坑。
尷(gān)尬(gà):神色,態度不自然。
煩(fán)躁(zào):煩悶急躁。
微(wēi)不(bù)足(zú)道(dào):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大(dà)庭(tíng)廣(guǎng)眾(zhòng):人多而公開的場合。
9.老王
傴(yǔ):彎(腰)曲(背)。
惶(huáng)恐(kǒng):是驚恐,害怕。
荒(huāng)僻(pì):偏僻荒涼。
塌(tā)敗(bài):塌陷破敗。
取(qǔ)締(dì):明令取消或禁止。
骷(kū)髏(lóu):一般指人死後腐爛最後只剩下一副骨頭,是沒有皮肉依附著的整套骸骨。人一般對死屍極之害怕,對骷髏亦之,所有不少民間故事用骷髏代替鬼魂。
滯(zhì)笨(bèn):呆滯笨拙。
愧(kuì)怍(zuì):慚愧。
10.信客
剋扣(kèkòu):非法扣減應該發給別人的財物。
接(jiē)濟(jì):在物質上援助。
唏(xī)噓(xū):哭泣後不自主的急促呼吸。
稀(xī)罕(hàn):希奇;認為希奇而喜愛;希罕的事物。
噩(è)耗(hào):指親近或敬愛的人死亡的消息。
呵(hē)斥(chì):大聲斥責。
焦(jiāo)灼(zhuó):非常著急。
伎(jì)倆(liǎng):不正當的手段。
顛(diān)沛(pèi):窮困,受挫折。
吊(diào)唁(yàn):祭奠死者並慰問家屬。
文縐縐(wénzhōuzhōu):形容人談吐、舉止文雅的樣子。說話不口語化,有文學教養,有涵養,有文采。
長(cháng)途(tú)跋(bá)涉(shè):形容旅途艱苦。
窮(qióng)愁(chóu)潦(liáo)倒(dǎo):窮困愁苦,形容無路可走。
風(fēng)塵(chén)苦(kǔ)旅(lǚ):比喻旅途勞累,非常辛苦。
連(lián)聲(shēng)諾諾(nuò):接連表示贊同。
低(dī)眉(méi)順(shùn)眼(yǎn):低著眉頭,兩眼流露出順從的神情。形容馴良、順從。
生(shēng)死(sǐ)禍(huò)福(fú):表示是生、是死、是禍、是福,都難以預料。
11.中國石拱橋
雄(xióng)跨(kuà):有氣魄地跨越。
雄(xióng)姿(zī):勇武壯盛的意氣或姿態。
殘(cán)損(sǔn):殘害;損害。
古(gǔ)朴(pǔ):古老而質朴。
推(tuí)崇(chóng):尊崇,推重崇敬。
惟(wéi)妙(miào)惟(wéi)肖(xiào):形容雕刻得十分逼真。肖,相似。
巧(qiǎo)妙(miào)絕(jué)倫(lún):靈巧高明得沒有可以與之相比的。倫:相比。
12.橋之美
美(měi)感(gǎn):對於美的感受或體會。
史(shǐ)詩(shī):史詩是一種庄嚴的文學體裁,內容為民間傳說或歌頌英雄功績的長篇敘事詩,它涉及的主題可以包括歷史事件、民族、宗教或傳說。
駐(zhù)足(zú):停止腳步。
13.蘇州園林
軒(xuān)榭(xiè):軒,有窗戶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築在台上的房屋。
敗(bài)筆(bǐ):寫字寫得不好的一筆或繪畫中畫的不好的部分。
丘(qiū)壑(hè):山和溪谷。泛指山水美麗的地方.作圖的構思布局。深遠的思慮。
嶙(lín)峋(xún):枯瘦的樣子。
鏤(lóu)空(kōng):在物體上雕刻出穿透物體的花紋或文字。
薔(qiáng)薇(wēi):又稱野薔薇,是一種蔓藤爬籬笆的小花,耐寒,有野生的,可以葯用。
明(míng)艷(yàn):鮮艷,明麗。
因(yīn)地(dì)制(zhì)宜(yí):因:依據;制:制定;宜:適當的措施。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
重(chóng)巒(luán)疊(dié)嶂(zhàng):巒:連綿的山。山峰一個連著一個,連綿不斷。
14.故宮博物院
磬(qìng):古代的一種石制打擊樂器。
鰲(áo)頭(tóu):傳說中海里的大龜或者大鱉。
琉(liú)璃(lí):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重要裝飾構件,通常用於宮殿、廟宇、陵寢等重要建築;也是藝術裝飾的一種帶色陶器。
蟠(pán)龍(lóng):蟠龍是指我國民間傳說中蟄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龍,龍的形狀作盤曲環繞。
中(zhōng)軸(zhóu)線(xiàn):把中國古代大建築群平面中統率全局的軸線稱為「中軸線」。
金(jīn)鑾(luán)殿(diàn):北京故宮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明清時皇帝登基和舉行大典的地方。
15.說「屏」
屏(píng)風(fēng):屏風,古時建築物內部擋風用的一種傢具。
納(nà)涼(liáng):乘涼。
帷(wéi)幕(mù):懸掛起來用於遮擋的大塊布、綢、絲絨等。
緩(huǎn)沖(chōng):減緩沖擊力造型:用型砂及模樣等工藝裝備製造鑄型的工藝過程。
傖(cāng)俗(sú):粗俗鄙陋。
雅(yǎ)俗(sú)之(zhī)別(bié):高雅和低俗的區別。
16.大自然的語言
萌(méng)發(fā):種子或孢子發芽:雨後雜草萌發。比喻事物發生:產生一種強烈的慾望。比喻事物的開端或使某事物產生開端的人。
翩(piān)然(rán):動作輕快的樣子。
孕(yùn)育(yù):妊娠時胚胎在子宮中發育;雖未顯露、表達或發展,但卻包含在某物本質中的。
次(cì)第(dì):一個接一個的。
銷(xiāo)聲(shēng)匿(nì)跡(jì):原意是不公開講話,不公開露面。課文指昆蟲都無聲無息,無影無蹤了。
衰(shuāi)草(cǎo)連(lián)天(tiān):形容一片枯草,連綿不絕,幾乎像是與天連接。
風(fēng)雪(xuě)載(zài)途(tú):在路途中一直刮著風雪。
萌(méng)發(fā):種子或孢子發芽。
周(zhōu)而(ér)復(fù)始(shǐ):一次又一次的循環。
草(cǎo)長(cháng)鶯(yīng)飛(fēi):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
17.奇妙的克隆
囊(náng):口袋。
克(kè)隆(lóng):一個共同前體通過無性繁殖而形成的一群基因結構相同的細胞或個體。
繁(fán)衍(yǎn):逐漸增多或者增廣。
胚(pēi)胎(tāi):在卵膜內正在發育的受精卵。
蟾(chán)蜍(chú):也叫蛤蟆。
鱗(lín)片(piàn):環帶上的各種形態的光滑或具細紋的微小鈣質物。
脊(jǐ)椎(zhuī):脊椎亦稱脊柱、脊樑骨,由形態特殊的椎骨和椎間盤連結而成。
兩(liǎng)棲(qī):幼年只可以在水中生活,不可以在陸地上生活。成年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陸地上生活.例如:兩棲動物,水陸兩棲。
相(xiāng)安(ān)無(wú)事(shì):相:互相;安:安穩。指彼此相處沒有什麼爭執或沖突,還過得去。
18.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褶(zhě)皺(zhòu):組成地殼的岩石受構造應力的強烈作用,使岩層形成一系列彎曲而未喪失其連續性的構造。
劫(jié)難(nàn):佛教語。謂宿世惡業所致的災難。
致(zhì)密(mì):精緻緊密的;質地緻密。
追(zhuī)溯(sù):逆流向河流的源頭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本末。
天(tiān)衣(yī)無(wú)縫(fèng):神話傳說,仙女的衣服沒有衣縫。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麼毛病。
19.生物入侵者
失(shī)衡(héng):失去平衡,常指事物偏離原來的位置。
藩籬(fānlí):指用竹木編成的籬笆或柵欄。
監(jiān)控(kòng):統的控制和監視操作,必要時包括保證可靠性和安全保護的操作。
歸(guī)咎(jiù):歸罪。咎:過失,罪過。
在(zài)劫(jié)難(nán)逃(táo):舊時迷信的人認為命里註定要遭受的災難是無法逃脫的。現有時也用來指某種災害不可避免。
五(wǔ)彩(cǎi)斑(bān)斕(lán):形容色彩光澤絢麗奪目。
嘯(xiào)聚(jù)山(shān)林(lín):舊指聚合起來盤踞山中作強盜,也指被壓迫群眾在山中聚集起義。
束(shù)手(shǒu)無(wú)策(cè):策:辦法。遇到問題,就象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物(wù)競(jìng)天(tiān)擇(zé):物競:生物的生存競爭;天擇:自然選擇。生物相互競爭,能適應者生存下來。原指生物進貨的一般規律,後也用於人類社會的發展。
無(wú)動(dòng)於(yú)衷(zhōng):衷:內心。心裡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毫無感觸,漠然置之。
20.落日的幻覺
幻(huàn)覺(jué):指在沒有客觀刺激作用於相應感官的條件下,而感覺到的一種真實的、生動的知覺。
吟(yín)詠(yǒng):歌唱;作詩詞。
綺麗(qǐlì):顏色鮮艷美麗(多用來形容風景)。
殷(yān)紅(hóng):中國傳統色彩名稱,盛大的有音樂般流動感的紅色。
變(biàn)幻(huàn)多(ō)端(ān):幻:變化;變幻。不規則地改變比喻變化得又多又快。
日(rì)薄(bó)西(xī)山(shān):薄:逼近.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或事物衰微接近滅亡。
氣(qì)息(xī)奄奄(yǎn):呼吸時出入的氣。奄奄:氣息微弱的樣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停止的樣子。也比喻事情已經到了沒落的狀態。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xīyángwúxiànhǎozhǐshìjìnhuánghūn):只見夕陽放射出迷人的余暉,然而這一切美景將轉瞬即逝,不久會被那夜幕所籠罩。
B. 我要八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里的胡適《我的母親》原文
我小時候身體弱,不能跟著野蠻的孩子們一塊兒玩。我母親也不準我和他們亂跑亂跳。小時不曾養成活潑游戲的習慣,無論在什麼地方,我總是文縐縐的。所以家鄉老輩都說我「像個先生樣子」,遂叫我做「穈先生」。這個綽號叫出去之後,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兒子叫做穈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裝出點「先生」樣子,更不能跟著頑童們「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門口和一班孩子「擲銅錢」,一位老輩走過,見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擲銅錢嗎?」我聽了羞愧的面紅耳熱,覺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大人們鼓勵我裝先生樣子,我也沒有嬉戲的能力和習慣,又因為我確是喜歡看書,故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過兒童游戲的生活。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裡去「監割」(頂好的田,水旱無憂,收成最好,佃戶每約田主來監割,打下穀子,兩家平分),我總是坐在小樹下看小說。十一二歲時 ,我稍活潑一點,居然和一群同學組織了一個戲劇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槍,借得了幾副假胡須,就在村口田裡做戲。我做的往往是諸葛亮,劉備一類的文角兒;只有一次我做過史文恭,被花榮一箭從椅子上射倒下去,這算是我最活潑的玩藝兒了。我在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底子。但別的方面都沒有發展的機會。有一次我們村「當朋」(八都凡五村,稱為「五朋」,每年一村輪著做太子會,名為「當朋」)籌備太子會,有人提議要派我加入前村的崑腔隊里學習吹笙或吹笛。族裡長輩反對,說我年紀太小,不能跟著太子會走遍五朋。於是我便失掉了學習音樂的唯一機會。三十年來,我不曾拿過樂器,也全不懂音樂;究竟我有沒有一點學音樂的天資,我至今不知道。至於學圖畫,更是不可能的事。我常常用竹紙蒙在小說書的石印繪像上,摹畫書上的英雄美人。有一天,被先生看見了,挨了一頓大罵,抽屜里的圖畫都被搜出撕毀了。於是我又失掉了學做畫家的機會。但這九年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兒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麼事,說錯了什麼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有時候她對我說父親的種種好處,她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丟臉,出醜。)她說到傷心處,往往掉下淚來。到天大明時,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學堂門上的鎖匙放在先生家裡;我先到學堂門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裡去敲門。先生家裡有人把鎖匙從門縫里遞出來,我拿了跑回去,開了門,坐下念生書,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生書,才回家吃早飯。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但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錯了事,她只對我一望,我看見了她的嚴厲眼光,便嚇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時才教訓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靜時,關了房門,先責備我,然後行罰,或罰跪,或擰我的肉。無論怎樣重罰,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她教訓兒子不是藉此出氣叫別人聽的。有一個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飯,在門口玩,身上只穿著一件單背心。這時候我母親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來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說:「穿上吧,涼了。」我隨口回答:「娘(涼),什麼!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剛說了這句話,一抬頭,看見母親從家裡走出,我趕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聽見這句輕薄的話了。晚上人靜後,她罰我跪下,重重的責罰了一頓。她說:「你沒了老子,是多麼得意的事!好用來說嘴!」她氣得坐著發抖,也不許我上床去睡。我跪著哭,用手擦眼淚,不知擦進了什麼微菌,後來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醫來醫去,總醫不好。我母親心裡又悔又急,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我母親二十三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家中財政本不寬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經營調度。大哥從小便是敗子,吸鴉片煙、賭博,錢到手就光,光了便回家打主意,見了香爐便拿出去賣,撈著錫茶壺便拿出押。我母親幾次邀了本家長輩來,給他定下每月用費的數目。但他總不夠用,到處都欠下煙債賭債。每年除夕我家中總有一大群討債的,每人一盞燈籠,坐在大廳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廳的兩排椅子上滿滿的都是燈籠和債主。我母親走進走出,料理年夜飯,謝灶神,壓歲錢等事,只當做不曾看見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門」了,我母親才走後門出去,央一位鄰居本家到我家來,每一家債戶開發一點錢。做好做歹的,這一群討債的才一個一個提著燈籠走出去。一會兒,大哥敲門回來了。我母親從不罵他一句。並且因為是新年,她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這樣的過年,我過了六七次。大嫂是個最無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個能幹而氣量很窄小的人。他們常常鬧意見,只因為我母親的和氣榜樣,他們還不曾有公然相罵相打的事。她們鬧氣時,只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她們對我母親鬧氣時,也是如此,我起初全不懂得這一套,後來也漸漸懂得看人的臉色了。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我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又因為做了後母後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女兒比我只小一歲,她的飲食衣服總是和我的一樣。我和她有小爭執,總是我吃虧,母親總是責備我,要我事事讓她。後來大嫂二嫂都生了兒子了,她們生氣時便打罵孩子來出氣,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話罵給別人聽。我母親只裝做不聽見。有時候,她實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門去,或到左鄰立大嫂家去坐一會,或走後門到後鄰度嫂家去閑談。她從不和兩個嫂子吵一句嘴。每個嫂子一生氣,往往十天半個月不歇,天天走進走出,板著臉,咬著嘴,打罵小孩子出氣。我母親只忍耐著,到實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這一天的天明時,她便不起床,輕輕的哭一場。她不罵一個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來照管她。她先哭時,聲音很低,漸漸哭出聲來。我醒了起來勸她,她不肯住。這時候,我總聽得見前堂(二嫂住前堂東房)或後堂(大嫂住後堂西房)有一扇房門開了,一個嫂子走出房向廚房走去。不多一會,那位嫂子來敲我們的房門了。我開了房門,她走進來,捧著一碗熱茶,送到我母親床前,勸她止哭,請她喝口熱茶。我母親慢慢停住哭聲,伸手接了茶碗。那位嫂子站著勸一會,才退出去。沒有一句話提到什麼人,也沒有一個字提到這十天半個月來的氣臉,然而各人心裡明白,泡茶進來的嫂子總是那十天半個月來鬧氣的人。奇怪的很,這一哭之後,至少有一兩個月的太平清靜日子。我母親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但她有時候也很有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個無正業的浪人,有一天在煙館里發牢騷,說我母親家中有事總請某人幫忙,大概總有什麼好處給他。這句話傳到了我母親耳朵里,她氣得大哭,請了幾位本家來,把五叔喊來,她當面質問他,她給了某人什麼好處。直到五叔當眾認錯賠罪,她才罷休。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度過了少年時代,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我十四歲(其實只有十二零兩三個月)便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十九,十一,廿一夜
C. 語文八年級上冊人教版需要背誦的課文
第二抄單元:朱自清的《背影》和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很重要,但不要背,要牢牢掌握
第五單元:21古文《桃花源記》要背全文。22《陋室銘》《愛蓮說》全要背下來。23《核舟記》背二至四段。24《大道之行也》要背全文。25杜甫詩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要背下來。
第六單元:26酈道元的《三峽》要背全文。27短文兩篇: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和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要背全文。29張岱的《湖心亭看雪》要背全文。30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王維的《使至塞上》,李白的《渡荊門送別》,陸游的《游山西村》要背。
最好趁暑假快點背,有很多,我們以前都是在暑假裡背掉的!!!
D. 八年級語文人教版所有文常
八年級上冊復習資料(4)——文學常識 1《新聞兩則》《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中原我軍解放南陽》作者毛澤東2.《蘆花盪》選自《孫犁文集》。作者孫犁,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小說散文結集《白洋淀紀事》之一《荷花澱》,之二《蘆花盪》。3. 《蠟燭》作者西蒙諾夫,前蘇聯作家,文體:通訊4.《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雨果,法國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5.《親愛的爸爸媽媽》作者聶華苓,華裔旅美 女作家。 6.《阿長與〈山海經〉》選自《朝花夕拾》。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偉大的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奠基人之一,發表了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後都收在《魯迅全集》中。 7.《背影》作者朱自清,字佩弦,號秋實。散文家、詩人、學者。文體:散文 8.《台階》選自小說集《台階》。作者李森祥。9.《老王》作者楊絳,翻譯有《堂·吉訶德》,代表作《洗澡》文體:散文 錢鍾書,現代文學研究家,作家,文學史家,古典文學研究家。作品《圍城》10《信客》選自《秋雨散文》。作者余秋雨,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等,後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11、《中國石拱橋》作者茅以升,字唐臣,中國橋梁學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錢塘江公路鐵路兩用橋。12、《橋之美》作者吳冠中。13、《蘇州園林》作者葉聖陶,原名葉紹鈞,現代著名的作者、教育家、編輯家。14、《故宮博物院》作者黃傳惕。15、《說「屏」》作者陳從周。16、《大自然的語言》作者竺可楨,氣象學、地理學家。17、《奇妙的克隆》作者談家楨。18、《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作者阿西莫夫,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說家。19、《生物入侵者》作者梅濤。
20、《落日的幻覺》作者黃天祥。 21.《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東晉著名詩人。代表作《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並序》、《歸園田居》、《五柳先生傳》等。22.《陋室銘》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字夢得,唐代詩人,哲學家。世稱劉賓客。有《劉禹錫集》。附錄詩《秋詞》
《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元公是周敦頤的謚號。23《核舟記》選自清張潮編輯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學洢 ,字子敬,明朝散文家。24.《大道之行也》選自《禮記·禮運》。《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
儒家經典著作「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25.《望岳》《春望》《石壕吏》選自《杜詩詳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詩中自稱少陵野老,後人稱他杜少陵,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風沉鬱頓挫。他的大量詩篇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真實歷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愛國思想的不朽篇章,達到了現實主義的高峰。他的詩因此被後人稱為「詩史」,他本人也被尊為「詩聖」。26、《三峽》選自《水經注》。酈道元,北魏地理學家。撰《水經注》27、《答謝中書書》作者陶弘景,南朝梁代人,字通明,號華陽隱居。《記承天寺夜遊》選自《東坡志林》。寫於作者被貶黃州期間。作者是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他的詞首開豪放之先河。散文創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之一。附錄詩《浣溪沙》28、《觀潮》選自《武林舊事》。作者周密,宋代。
29、《湖心亭看雪》選自《陶庵夢憶》。作者張岱,號陶庵,明末清初人。30、《歸園田居》選自《陶淵明集》。作者陶淵明。30、《使至塞上》作者王維,字摩詰,因官至尚書右丞,所以人稱王右丞。是盛唐極負盛名的詩人,畫家。30、《渡荊門送別》選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仙」,其詩的藝術特色是想像豐富,氣勢奔騰,風格豪放飄逸。 附錄詩《送友人》 31、《登岳陽樓》作者陳與義,宋代。
E. 八年級人教版下冊的語文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全冊(新課標)
......教學過程:導問:中國(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內幗英雄?參考容備案:穆桂英、劉胡蘭、秋瑾、鄧穎超、撒切爾夫人、二、簡介背景欣賞京劇、豫劇、動畫片、郵 ...人教版七年級上教案,人教版七年級教案......教學過程:導問:中國(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幗英雄?參考備案:穆桂英、劉胡蘭、秋瑾、鄧穎超、撒切爾夫人、二、簡介背景欣賞京劇、豫劇、動畫片、郵 ...
詳見:http://hi..com/120e1/blog/item/4727ccdad19c7bb3cd1166ab.html
F.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下冊共有哪些文言文
八年級上冊
第五單元
21桃花源記
22短文兩篇
陋室銘
愛蓮說
23核舟記
24大道之行也
25杜甫詩版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單元權
26三峽
27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
記承天寺夜遊
28觀潮
29湖心亭看雪
30詩四首歸園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渡荊門送別
游山西村
八年級下冊
21與朱元思書
22*五柳先生傳
23*馬說
24送東陽馬生序
25詩詞曲五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赤壁
過零丁洋
水調歌頭
山坡羊·潼關懷古
第六單元
26小石潭記
27岳陽樓記
28醉翁亭記
29*滿井游記
30詩五首
飲酒(其五)
行路難(其一)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己亥雜詩
G.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考試選擇題。 幫我找一些
一、兩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
二、三種人稱: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三、三種感情色彩:褒義、貶義、中性。
四、 四種文學體裁:小說、詩歌、戲劇、散文。
五、句子的四種用途:陳述句、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六、六種病句類型:1 成分殘缺;2 搭配不當;3 關聯詞語使用不恰當;4 前後矛盾;5 語序不當;6 誤用濫用虛詞(介詞)
七、 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八、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九、 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雙關
十、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十一、 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
十二、 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三、 記敘線索: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找線索的方法:標題、反復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
十四、 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反面描寫
十五、 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十六、 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十七、 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八、 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移步換景
十九、 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的品質、襯托中心思想
二十、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一、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邏輯順序六種形式:1 一般—個別 2 現象—本質 3 原因—結果 4 概括—具體 5 部分—整體 6 主要—次要
二十二、 說明語言:平實、生動
二十三、 說明文類型:事理說明文、事物說明文
二十四、 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列圖表
二十五、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六、 論據: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二十七、 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稱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引用論證。
二十八、 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九、 議論文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三十、 結構形式: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三十一、 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三十二、 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三十三、 引號的作用:1 表引用 2 表諷刺或否定 3 表特定稱謂 4 表強調或著重指出 5 特殊含義
三十四、 破折號用法:1 表注釋 2 表插說 3 表聲音中斷、延續 4 表話題轉換 5 表意思遞進
三十五、 省略號的六種用法:1 表內容省略 2 表語言斷續 3 表話未說完 4 表心情矛盾 5 表思維跳躍 6 表思索正在進行
三十六、 其他:
(一) 某句話在句子中的作用:
* 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鋪墊;總領下文
* 文中:承上啟下(過渡);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 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 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 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 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 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 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 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四)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五)段意的歸納
* 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 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 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六)復句關系和常用關聯詞語:
* 並列:既……又……;一邊……一邊……;不是……而是……
* 承接:便;就;於是
* 遞進:不但……而且……;並且;甚至;更;何況等
* 選擇: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麼……要麼……;是……還是……;與其……不如……;寧可……也不……
* 轉折:雖然……但是……;盡管……卻……;然而;卻;只是;不過等
* 因果:因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為……
* 假設:如果……那麼……;即使(哪怕)……也……
* 條件:只有……才……;只要……就……
綜合
一、熟記人物形象:
1.伯諾德夫人一家:機智勇敢,從容鎮定,臨危不懼。
2.聶榮臻:恩怨分明,寬仁大義,慈善心腸。
3.侍奉吳王的少年:智慧過人,少年老成。
4.孫悟空:頑皮機智,聰明勇敢,不畏任何艱難險阻。
5.豬八戒:功利憨厚,憨厚老實富有人情味。
6.唐僧:嚴格執著,堅韌不拔,執著追求,以慈悲為懷。
7.沙和尚:忠心耿耿
8.斯帕拉捷:勤於觀察,善於思考,堅持不懈。
9.天游峰的掃路人:朴實,健康,慈善,有精氣神,熱情好客,自在悠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充滿自信,豁達開朗。
10.於謙:堅強不屈,堂堂正正。
11.王冕:不媚世俗,貞潔自守。
12.福樓拜:循循善誘,直言不諱。
13.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
14.劉老師:身殘志堅,樂觀開朗,執著追求,自強不息。
15.孔子:充滿智慧,和藹可親,對弟子循循善誘。
16、顏回:謙遜、沉穩。
17、子路:豪爽、樂善。
二、部分重要詞語解釋
美妙絕倫:美好到了極點。
碩大無朋:朋,比。大得無與倫比。
赤朱丹彤:赤,紅色;朱,大紅色;丹,一般紅色;彤,紅色。本課指程度不同的紅色。
前赴後繼:前面的人沖上去了,後面的人緊跟上來。形容奮勇向前,連續不斷。
鍥而不舍: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萬籟俱寂:籟,從孔穴里發出的聲音。形容四周非常寂靜,沒有一點聲音。
挑釁: 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眾寡懸殊:眾,多。寡,少。懸殊,相差很遠。雙方人力多少相差很大。
出乎意料,來不及防備。抱頭鼠竄: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狽相。
震耳欲聾:欲,快要。耳朵都快震聾了,形容聲音很大。
同仇敵愾:愾,憤恨。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夜以繼日:日夜不停。多用以形容人勤奮。
猝不及防:猝,突然,出乎意料。
惱羞成怒:由於羞愧怨恨出發怒。
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樣紅,像荼那樣白。原來比喻軍容之盛,現在用來形容旺盛、熱烈或激烈。
乘(chéng)虛而入:趁著空虛進入。
毫不介意:一點也不在意。
不堪設想:堪,能。事情的結果無法想像,會向更壞、更危險的方向發展。
氣喘吁吁:吁吁,象聲詞,形容出氣的聲音。形容呼吸急促,大聲喘氣的樣子。
望而卻步:看到了危險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入後退縮。課文形容山勢險峻,讓人害怕。
炯炯有神:炯炯,形容眼睛明亮(多用於目光)。形容眼睛明亮,精神飽滿。
玉琢冰雕:形容花瓣像玉石一樣細膩萬里有光澤,像冰一樣透明。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惹人喜愛:惹,招引。討人喜歡。
參差(cēncī)不齊: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齊,不一致。
孜孜不倦:孜孜,努力不懈的樣子。形容勤奮得不知疲倦。
滔滔不絕:滔滔,波浪滾滾流動,連續不斷的樣子。比喻話很多,連續不斷。
直截了當:形容說話、辦事、寫文章乾脆爽快,不繞彎子。
無辜: 辜,罪。沒罪的意思。
至仁至義:至,最。最仁愛,最講正義。
無可厚非:厚,深重。非,反對,責備。沒有可過分責難的。
三、補充
1、我國的名山大川:五嶽(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九華山、普陀山、武夷山、黃山。
2、《三亞落日》是一篇寫景散文,作者運用清新活潑的語言,准確生動地描繪了三亞落日美麗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對祖國美麗的風光的贊美。
3、「在三亞看落日真有詩意」總括全文,點明題意,是點睛之筆。
4、三亞在我國海南島的最南端,屬熱帶海洋季風氣候,素有「天然大溫室」、「東方夏威夷」、「天下第一灣」之稱。
5、《煙台的海》全文圍繞「獨特」這個中心詞展開,行文結構:總——分——總,按一年四季(冬春夏秋)的順序描寫煙台的海上景觀。
6、課後習題2(體會兩個「撲」字的細微差別):
①小山似的涌浪像千萬頭暴怒的獅子,從北邊的天際前赴後繼、鍥而不舍地撲向堤岸。(「撲」讓人感到了海的壯觀景象。)
②……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後又撲上來,像個頑皮的孩子。(「撲」展現了「微波泛起」的可愛與輕盈。)
7、葉聖陶:中國文學家,教育家,出版家,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
8、盧溝橋事變:也稱「七七事變」。 「九一八變事變」:1931年9月18日。
9、積累本課有關戰斗場面的成語:人仰馬翻 哭爹喊娘 鮮血四濺
狼狽而逃 鬼哭狼嚎 抱頭鼠竄
10、《半截蠟燭》課文以「半截蠟燭」為敘事主線。
11、詞牌是填詞時用的曲調的名稱,詞牌名有:清平樂、令奴嬌、西江月、滿江紅、破陣子、虞美人、卜運算元。
12、課後習題3(體會一下帶點字的意思):
①誰敢來勸阻我,我就處死他。(這個「死」與「生」相對,表示失去生命。)②可是吳王已經下了死命令。(「死」表示不可更改。)
13、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背誦補充習題P27三)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莎士比亞
愛書吧,它是你知識的源泉——高爾基
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高爾基
14、四次實驗分別是:蒙上蝙蝠的眼睛,堵住蝙蝠的鼻子,用油漆塗滿蝙蝠全身,堵住蝙蝠的耳朵。
15、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6、文中的幾組近義詞:凋謝——凋落 純潔——潔凈 潔白——純白
17、會用「無……不……」、「無不」造句。
……無……不……我們語文老師上的課生動有趣、繪聲繪色,全班同學無一人不愛他上的課。
……無不……聽了他講的故事,大家無不嘖嘖贊嘆。
18、夾竹桃:是我國各地常見的栽培觀賞植物,它的葉片像竹,花朵如桃,故而得其名。夾竹桃的故鄉在印度及伊朗,夾竹桃的葉面有蠟質,既有很強的耐寒能力,又能在毒氣和塵埃彌漫的惡劣環境中生長,它對粉塵、煙塵有較強的吸附力,每平方米面積能吸附灰塵5克,因而被譽為「綠色吸塵器」,夾竹桃的葉、皮、根、花均有毒,人若誤食,會引起中毒,因此平時最好不要攀摘夾竹桃的花、枝、葉。
19、《馬詩》、
燕山——山名。鉤——彎刀,是古代的一種兵器,開似月牙。
金絡腦——用黃金裝飾的馬籠頭,說明馬具的華貴
20、小學語文一至十二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保護正確的讀書姿勢,愛惜學慣用品。
(二)認真寫好鉛筆字,樂於傾聽,勇於發言。
(三)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閱讀。
(四)勤查字典,主動識字。
(五)認真寫好鋼筆字,認真寫毛筆字。
(六)自主預習復習,認真完成作業。
(七)讀書要有選擇,留心觀察事物。
(八)堅持寫日記,愛護圖書。
(九)讀書做筆記,隨時使用工具書。
(十)多種渠道學語文,自主修改作文。
(十一)勤於收集資料,不懂就問。
(十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實踐中學會運用。
四、綜合練習
1、開卷有益,書中有一個美好的大千世界。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我了解了這本書中有美麗的風景: 、 、 ;有偉大的人物: 、
;有深刻的哲理: 。
2、自然界中的一些景物,總能讓我們賞心悅目,產生遐想,受到啟示……三亞落日,一會兒像一名快樂的 ,一會兒像一隻光焰柔和的 ,一會兒又像一名輕快敏捷的 。「當然,追求應該是 , 。 」它讓我們感受到一股奮發向上的力量;「 ,黃雀在後」,這本是動物界的有趣現象,卻也能暗示我們做事 這樣的道理。
3、上半學期中,我們又認識了很多人:被日本人民稱為 「 」、「 」的聶榮臻將軍;法國的 一家保護秘密情報; 的諸葛亮;揭開蝙蝠夜晚飛行秘密的義大利科學家 。同時我們還知道了現代社會離不開 ;了解了中國四大古典名著:《 》《 》、《 》、《 》。
4、大自然是神奇的:___________面對大雪懂得先彎曲再反彈,幽香純潔的___________有著無比旺盛的生命力,韌性十足的___________給人許多幻想……
5、我們再一次領略了偉人的魅力和小人物的不平凡:天游峰的掃路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位可敬可愛的老人;福樓拜和莫泊桑師徒二人,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會放風箏的劉老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們心中騰起一隻只理想的風箏;孔子有著水一樣的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位真君子……
6、在最後一單元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虛心好學的___________,他被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短篇小說《___________》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我們被___________的孔子獨特的教學方法所折服,被劉老師的___________精神深深感動。他們 讓我想用一句比喻來贊美老師: 。
H. 八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 課後需要讀的兩本書是什麼
《紅星照耀中國》和《昆蟲記》
1、《紅星照耀中國》:
《紅星照耀中國》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
2、《昆蟲記》: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書首次出版。
該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和婚習的昆蟲生物學著作,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斗爭時表現出的靈性,還記載著法布爾痴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內容。
(8)八年級語文人教版自主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紅星照耀中國》中譯本出版後,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昆蟲記》此書不僅詳盡地記錄著法布爾的研究成果,更記載著法布爾痴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和生活狀況等,尤其是《阿爾瑪實驗室》、《返祖現象》、《我的學校》、《水塘》、《數學憶事:牛頓二項式》、《數學憶事:我的小桌》、《童年的回憶》、《難忘的一課》和《工業化學》這幾章。
I. 八上語文考點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文言文知識點歸納
(一) 通假字:
通假 讀音 字義 例句 出處 要——邀 yāo 邀請 便要還家 《桃花源記》 具——俱 jù 詳盡
具答之 《桃花源記》 有——又 yòu 用來連接整數和零數
八分有奇 《核舟記》 詘——屈 qū 彎曲 詘右臂支船 《核舟記》 衡——橫 héng 橫著的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記》 甫——父 fǔ 男子美稱,多附於字之後
虞山王毅叔遠甫刻 《核舟記》 簡——揀 jiǎn 挑選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核舟記》 與——舉 jǔ 選拔 選賢與能 《大道之行也》 矜——鰥 guān 老而無妻的人
矜、寡、孤、獨 《大道之行也》 曾——層 céng 重疊 盪胸生曾雲 《望岳》 闕——缺
quē
中斷
略無闕處
《三峽》
通假的類型:(1)音近通假;(2)形近通假 (二) 詞類活用:
類型 例句 出處 解釋 意動用法 漁人甚異之 《桃花源記》 對„„感到詫異 名詞作狀語 復前行、聽婦前致詞
《桃花源記》 往前、上前 形容詞作動詞 欲窮其林 《桃花源記》 窮盡,走到頭 名詞作動詞 有仙則名 《陋室銘》 有名氣 名詞作動詞 有龍則靈 《陋室銘》 有靈性 使動用法 無絲竹之亂耳 《陋室銘》 使„„雜亂 使動用法 無案牘之勞形 《陋室銘》 使„„勞累 名詞作動詞 不蔓不枝 《愛蓮說》 長枝蔓、長枝節
名詞作狀語 箬蓬覆之 《核舟記》 用箬蓬 名詞作狀語 石青糝之 《核舟記》 用石青 名詞作動詞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核舟記》 戴著高帽、長滿胡須 名詞作動詞 居右者椎髻仰面
《核舟記》 梳著椎型發髻
名詞作形容詞 其色墨
《核舟記》 黑的 意動用法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大道之行也》
以„„為親人、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void function(e,t){for(var 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this.removeEventListener&&this.removeEventListener("load",o,!1),i.push({img:this,time:+new Date})},s=0;s< n.length;s++)!function(){var e=n[s];e.addEventListener?!e.complete&&e.addEventListener("load",o,!1):e.attachEvent&&e.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readyState&&o.call(e,o)})}();alog("speed.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
2
以„„為子女
形容詞作名詞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大道之行也》
老年人、中年人、幼童 形容詞作名詞 造化鍾神秀 《望岳》 神奇、秀麗的景色 意動用法 一覽眾山小 《望岳》 認為„„小 使動用法 恨別鳥驚心 《春望》 使„„受驚 形容詞作名詞 雖乘奔御風 《三峽》 飛奔的馬 形容詞作名詞 空谷傳響 《三峽》 回聲 形容詞作動詞 夕日欲頹 《答謝中書書》 墜落 名詞作動詞 相與步於中庭 《記承天寺夜遊》
散步 名詞作狀語 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 《觀潮》 用銀、用玉 形容詞作動詞 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
《觀潮》 窮盡 名詞作動詞 皆披發文身 《觀潮》 畫著文彩 形容詞作動詞 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 變白 名詞作動詞 客此 《湖心亭看雪》 客居 名詞作狀語
拄杖無時夜叩門
《游山西村》
在夜裡
詞類活用的類型:名詞作動詞、名詞作狀語、形容詞作名詞、形容詞作動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 (三) 一詞多義:
之
a. 漁人甚異之:代詞,指桃花林的美景 為
a. 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
b.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給,替 b. 水陸草木之花:結構助詞,的 c. 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向 c. 無絲竹之亂耳:取消主謂獨立性的結構助詞,不譯
d. 為宮室:做。這里指雕刻。 e. 中軒敞者為窗:是 d. 何陋之有:賓語前置的標志 f. 僅有「敵船」為火所焚:被 屬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 焉
a. 不復出焉:兼詞,從這里。
b. 神情與蘇、黃不屬:類似 b.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句尾語氣助詞,不譯。
c. 屬引凄異:連接 c.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裡,怎麼 舍
a. 便舍船:離開 志 a. 處處志之:動詞,做標記 b. 屋舍儼然:房屋 b.尋向所志:名詞,標記 尋 a. 尋向所志:尋找 奇
a.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奇特 b. 尋病終:不久
b. 八分有奇:指零數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3
可
a. 高可二黍許:大約 雲
a.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說
b. 珠可歷歷數也:可以 b. 蓋大蘇泛赤壁雲:句尾語氣助詞,不譯。 行
a. 復前行:走 閉
a. 是故謀閉而不興:封閉,阻塞 b. 大道之行也:施行 b. 故外戶而不閉:用門閂插門 曾 a. 計其長曾不盈寸:竟然 雖
a. 老嫗力雖衰:雖然 b. 盪胸生曾雲:重疊 b. 雖乘奔御風:即使 自
a. 自三峽七百里中:在 絕 a. 沿泝阻絕:斷,中斷 b.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b. 絕崦多生怪柏:極 c. 自康樂以來:自從 c. 哀轉久絕:消失 與
a. 選賢與能:通「舉」,選拔 觀 a.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看 b.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欣賞 b. 天下之偉觀:景觀 c. 念無與為樂者:介詞,和 能 a.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能夠 b. 以此誇能:能力,本領 d. 相與步於中庭:共同,一起 e. 天與雲與山與水:連詞,和 僅
a. 僅如銀線:幾乎,將近 勢 a. 勢極雄豪:來勢,氣勢 b. 僅有「敵船」為火所焚:只有 b. 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 更 a. 是日更定: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 一
a. 上下一白:副詞,全 b.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還 b. 惟長堤一痕:數詞,一 白
a. 上下一白:形容詞,白色的 者 a.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的人 b.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名詞,酒杯
b.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定語後置的
標志
(四) 古今異義 類型 例句 古義 今義 出處 詞義轉移 芳草鮮美 鮮艷美麗 指食物的味道好
《桃花源記》 詞義轉移 屋舍儼然 整齊的樣子 好象
《桃花源記》 詞義轉移
阡陌交通
交錯相通
運輸、郵電事業的總
稱
《桃花源記》
詞義轉移 悉如外人 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沒有血緣關系的人 《桃花源記》 詞義轉移
問所從來
從„„來
從過去到現在
《桃花源記》
J. 人教版語文八上的所有古詩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一)課內古詩
【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 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 壕 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歸園田居 (其三)】(陶淵明"東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使至塞上】(王維"唐)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游 山 西 村】(陸游"南宋)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二)課外古詩詞
【長 歌 行】(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野 望】(王績"唐)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早寒江上有懷】(孟浩然"唐)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黃 鶴樓】(崔顥"唐)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送 友 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秋 詞】(劉禹錫" 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魯山山行】(梅堯臣"北宋)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浣 溪 沙】(蘇軾"北宋)蘭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