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4.積累有關植物的古詩兩首
關於植物的古詩《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梅——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貳』 四年級上古詩兩首
題西林壁和游山西村
『叄』 語文二年級上冊:4.古詩兩首
應該是這個吧^_^
山行 唐 杜牧 七言絕句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 譯文 】
石路蜿蜒遠遠地伸向山崖,白雲升騰處依稀有些人家。停車只是因為喜愛傍晚的楓林,經霜楓葉竟紅過二月的鮮花。
賞析】
詩歌通過詩人的感情傾向,以楓林為主景,繪出了一幅色彩熱烈、艷麗的山林秋色圖。遠上秋山的石頭小路,首先給讀者一個遠視。山路的頂端是白雲繚繞的地方。路是人走出來的,因此白雲繚繞而不虛無縹緲,寒山蘊含著生氣,「白雲生處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這只是在為後兩句蓄勢,接下來詩人明確地告訴讀者,那麼晚了,我還在山前停車,只是因為眼前這滿山如火如荼,勝於春花的楓葉。與遠處的白雲和並不一定看得見的人家相比,楓林更充滿了生命的純美和活力。
詩人沒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他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拂拂筆端,表現了詩人的才氣,也表現了詩人的見地。這是一首秋色的贊歌。
杜牧(803~852) 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出身高門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學家。杜牧晚年任中書舍人,居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後世因稱之"杜紫微"、"杜樊川"。 生平 杜牧生活在內憂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時期,從青年起就關心國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復唐王朝繁榮昌盛的理想。
贈劉景文
【宋】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正)是橙黃橘綠時。
譯文 荷葉敗盡,像一把遮雨的傘似的葉子和根莖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樣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風中依然顯得生機勃勃。別以為一年的好景將盡,你必須記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黃橘綠的時節啊!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轍、王安石和曾鞏並稱唐宋散文八大家。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代四大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這首詩是詩人寫贈給好友的劉景文(名季孫)的。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後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一面,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季節無法相比的。詩人這樣寫,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肆』 四年級上冊英才教程語文
四年級上冊教程語文內容有:
第1課《觀潮》
第2課《雅魯藏布大峽谷》
第3課《鳥的天堂》
第4課《火燒雲》
第5課《古詩兩首》
第6課《爬山虎的腳》
第7課《蟋蟀的住宅》
第8課《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第9課《巨人的花園》
第10課《幸福是什麼》
第11課《去年的樹》
第12課《小木偶的故事》
第13課《白鵝》
第14課《白公鵝》
第15課《貓》
第16課《母雞》
第17課《長城》
第18課《頤和園》
第19課《秦兵馬俑》
第20課《古詩兩首》
第21課《搭石》
第22課《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第23課《卡羅納》
第24課《給予是快樂的》
第25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第26課《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第27課《烏塔》
第28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第29課《呼風喚雨的世紀》
30課《電腦住宅》
第31課《飛向藍天的恐龍》
第32課《飛船上的特殊乘客》
『伍』 四年級上冊語文生字帶拼音並組詞(人教版)。
1、《觀潮》
潮cháo(氵) 潮水、浪潮、漲潮、退潮
稱chēng(禾)名稱、稱號、稱呼、稱贊、 chân 勻稱、 稱職、稱心
鹽yán (皿)食鹽、鹽水、粗鹽、鹽業
籠 lïng ()鳥籠、籠子、 lǒng 籠罩、籠統
罩zhào(罒) 籠罩、口罩、外罩、罩衣
蒙mãng (艹)蒙蒙、啟蒙、蒙面、 mēng 蒙騙、發蒙、 měng 蒙古
薄bï(艹)薄霧、輕薄、刻薄 báo 薄片,薄餅,薄酒,薄田。 Bî 薄荷
霧wù(雨)霧氣、大霧、煙霧、薄霧
昂áng (曰) 昂貴、昂首東望、鬥志昂揚、激昂
沸fâi (氵)沸騰、沸點、沸水、人聲鼎沸
貫guàn (貝)橫貫、連貫、貫穿、貫通、全神貫注
舊jiù(|)依舊、破舊、陳舊、舊書
恢huī(忄)恢復、天網恢恢、恢弘
2、《鳥的天堂 》
燦càn (火)燦爛、金燦燦、燦然、燦若繁星
爛làn (火)燦爛、破爛、爛賬、海枯石爛
竿gān ()竹竿、魚竿、百尺竿頭、釣桿
茫máng (艹)白茫茫、茫然、蒼茫、茫無邊際
槳jiǎng(木) 船槳、雙槳、劃槳、木槳
規guī(見)規律、規則、法規、規矩、規勸
律lǜ(彳)規律、法律、律師、自律
支zhī(支)一支、支持、支撐、支援、支架
株zhū(木)一株樹、株連、株連九族、守株待兔
縫 fâng(糹) 縫隙、門縫、裂縫、石縫、見縫插針、 fãng 縫補、縫合、縫制
隙xì(阝)縫隙、空隙、隙地、無隙可乘、間jiàn隙
耀yào ()照耀、耀眼、閃耀、誇耀
梢shāo(木) 樹梢、眉梢、發梢、辮梢
寂jì(宀)寂靜、孤寂、寂寞、沉寂
3、《古詩兩首》
莫mî(艹)莫非、莫名其妙、莫如、閑人莫入
臘là(月)臘酒、臘月、臘梅、臘肉
渾hún (氵)渾身、渾水、渾厚、渾濁
疑yí(匕)疑問、懷疑、可疑、疑惑
4、《爬山虎的腳》
虎hǔ(虎)爬山虎、老虎、虎頭虎腦、虎穴
佔zhàn(卜)佔領、佔有、占據、攻佔
鋪pū(釒)鋪路、鋪開、鋪床、鋪天蓋地、 pù 商鋪、店鋪、鋪位
均jūn (土)平均、均勻、均分、均安
勻yún (勹)均勻、勻稱、勻出
疊diã(又)重疊、疊紙、疊衣服、折疊
莖jīng (艹)花莖、根莖、莖葉、莖部
柄bǐng (木)葉柄、刀柄、話柄、花柄
觸chù(角)觸角、接觸、觸摸、觸電
痕hãn(疒) 痕跡、淚痕、印痕、傷痕
逐zhú(辶)逐漸、追逐、逐步、笑逐顏開
5、《蟋蟀的住宅》
宅zhái (宀)住宅、宅子、宅門、宅院
蔽bì(艹)隱蔽、蒙蔽、遮蔽、衣不蔽體
棄qì(廾)放棄、丟棄、拋棄、棄權
毫háo(毛) 絲毫、毫米、毫不可惜、狼毫
遇yù(辶)遭遇、相遇、遇見、遇難
擇zã(扌)選擇、擇優、不擇手段、抉擇
址zhǐ(土)地址、住址、 廠址、舊址
掘juã(扌)挖掘、掘土、開掘、掘地
搜sōu(扌) 搜索、搜查、搜尋、搜身
傾qīng (亻)傾斜、傾盆大雨、傾心 傾倒
扒bā(扌)扒土、扒開、扒車、扒皮
拋pāo(扌) 拋棄、拋出、拋頭露面、拋光
6、《巨人的花園》
溢yì(氵)洋溢、溢滿、才華橫溢、充溢
允yǔn (厶)允許、應允、允諾、允當
牆qiáng (土)圍牆、牆壁、牆紙、城牆
牌pái(片)名牌、門牌、紙牌、牌照
添tiān(氵)增添、添加、添補、添置
訓xùn(訁)教訓、訓練、訓斥、馴馬
覆fú(覀)覆蓋、覆滅、覆沒、天翻地覆
凝níng (冫)凝視、凝固、凝結、凝神
辣là(辛)辣椒、火辣辣、麻辣、心狠手辣
酷kù(酉)冷酷、殘酷、酷愛、酷熱
愉yú(忄)愉快、愉悅、歡愉
拆chāi(扌)拆除、拆房、拆信、拆遷
7、《去年的樹》
融rïng(鬲)融化、融合、融解、消融
剩shâng(刂)剩下、剩餘、剩飯、所剩無
伐fá(亻)伐木、砍伐、討伐、北伐
煤mãi(火)煤礦、煤油、煤炭、煤氣
8、《白鵝》
頸jǐng (頁)頭頸、瓶頸、頸部、長頸鹿、gěng 脖頸兒
鄭zhâng(阝)鄭重、鄭國、姓鄭、鄭重其事
厲lì(廠)嚴厲、厲聲、厲害、變本加厲
劇jù(刂)喜劇、京劇、劇本、劇痛
餐cān(食) 早餐、用餐、餐桌、野餐
倘tǎng (亻)倘若、倘使、倘或、倘有
飲yǐn(飠)飲料、飲用、飲酒、飲水
侍shì(亻)侍候、侍衛、侍女、侍奉
脾pí(月)脾氣、脾臟、脾性、脾胃
蹲dūn(足)蹲著、蹲下、下蹲、蹲在家裡
供gîng(亻)供養不周、提供、供應、供給
鄰lín(阝)鄰近、鄰居、鄰座、左鄰右舍
9、《貓》
性xìng(忄)性格、習性、耐性、性命
格gã(木)性格、方格、品格、風格
憑píng(幾)任憑、憑據、憑空、憑借
貪tān(人)貪玩、貪吃、貪官、貪生怕死
職zhí(耳)稱職、職業、職責、職務
癢yǎng(疒)抓癢、痛癢、手癢、皮癢
稿gǎo(禾)稿紙、稿件、投稿、草稿
踩cǎi(足)踩死、踩踏、踩壞、踩油門
梅mãi (木)梅花、梅子、楊梅、臘梅
蛇shã(蟲)毒蛇、蛇洞、蛇皮、青蛇
跌diē(足)跌倒、跌落、跌價、跌了一跤
撞zhuàng(扌)撞倒、碰撞、撞擊、撞車
辟pì(辛)開辟、精闢、開天闢地、辟謠
10、《長城 》
崇chïng(山)崇高、崇敬、崇山峻嶺、姓崇
旋xuán(方)旋轉、旋律、旋即、天旋地轉
嘉jiā(士)賓嘉獎、嘉年華、勇氣可嘉
磚Zhuān(石)城磚、磚頭、地磚、磚瓦
隔gã(阝)隔離、隔開、隔斷、間隔
屯tún(一)屯兵、屯守、屯糧、屯集
堡bǎo(土)堡壘、地堡、碉堡、城堡
壘lěi(厶)堡壘、壘牆、壁壘、壘窩
仗zhàng(亻)打仗、依仗、儀仗、仗勢欺人
扶fú(扌)扶手、扶貧、扶持、扶搖直上
智zhì(日)智慧、智力、才智、機智
慧huì(心)智慧、聰慧、慧眼、秀外慧中
魄pî(白)氣魄、魄力、魂魄、驚心動魄
11、《頤和園》
殿diàn(殳)宮殿、殿堂、寶殿、殿軍
廊láng(廣)長廊、走廊、畫廊、游廊
柱zhù(木)柱子、圓柱、石柱、水柱
栽zāi(木)栽種、栽樹、栽花、栽贓
築zhù()建築、修築、擊築、築牆
閣gã(門)閣樓、閣樓、出閣、佛香閣
朱zhū(丿)朱紅、姓朱、硃砂、白發朱顏
堤dī(土)堤壩、大堤、堤岸、堤圍
雕diāo(隹)雕刻、雕像、雕塑、石雕
獅shī(犭)獅子、雄獅、睡獅、石獅
態tài(心)姿態、形態、態度、一反常態
12、《古詩兩首》
孟mâng(子)孟母三遷、孟春、姓孟、孟夏
浩hào (氵)浩浩盪盪、浩大、浩繁、浩如煙海
陵líng (阝)丘陵、山陵、陵園、陵墓
辭cí(舌)告辭、辭退、推辭、辭別
唯wãi(口)唯一、唯獨、唯利是圖、惟命是從
舍shě(人)宿舍、校舍、寒舍、退避三舍
君jūn(口) 君子、君主、君臣、諸君
13、《搭石》
洪hïng (氵)洪水、防洪、洪亮、洪峰
暴bào(日)暴躁、暴力、暴雨、暴跳如雷
猛měng(犭) 兇猛、猛虎、勇猛、猛然
漲zhǎng (氵)漲潮、猛漲、漲價、水漲船高
褲kù(衤)褲子、長褲、棉褲、短褲
惰î(忄)懶惰、惰性、怠惰、惰性元素
穩wěn(禾)平穩、穩定、穩當、穩重
俗sú(亻)俗語、俗話、風俗、俗氣
衡hãng(彳)平衡、均衡、衡量、衡器
序xù(廣)順序、次序、有序、序號
伏fú(亻)起伏、埋伏、伏案、三伏
14、《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峽xiá(山)海峽、三峽、峽谷
桂guì(木)桂花、丹桂、桂皮、桂樹
移yí(禾)移植、轉移、移動、堅定不移
灣wān(氵)港灣、海灣、河灣、水灣
彼bǐ(彳)彼此、彼岸、知己知彼、顧此失彼
襲xí(龍)襲擊、偷襲、抄襲、沿襲
余yú(人)余數、餘下、剩餘、業余
懷huái(忄)胸懷、滿懷、懷舊、懷念
曠kuàng(日)空曠、心曠神怡、曠野、曠工
暫zàn(曰)暫時、暫停、短暫、暫住
胞bāo(月)同胞、胞兄、僑胞、細胞
脈mài(月)血脈、脈搏、葉脈、山脈
1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帝dì(巾)皇帝、帝國、玉帝、上帝
義yì(丶)意義、正義、道義、忘恩負義
伯bï(亻)伯父、大伯、伯兄、伯伯
租zū(禾)租金、出租、租房、租界
振zhân(扌)振奮、振作、振興、共振
范fàn(艹)范圍、模範、防範、示範
闖chuǎng(門)闖盪、闖關、走南闖北、闖進
凡fán(幾)平凡、凡事、非凡、不同凡響
巡xún(辶)巡邏、巡視、巡警、巡夜
嚷rǎng(口)吵嚷、叫嚷、大聲嚷嚷、喧嚷
婦fù(女)婦女、夫婦、婦科、少婦
懲chãng(心)懲罰、懲處、懲治、懲辦
1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篇piān() 長篇、篇章、一篇、短篇
薦jiàn(艹)推薦、舉薦、引薦、舉賢薦能
翻fān(羽)翻書、推翻、翻越、翻臉
簾lián(穴)窗簾、門簾、眼簾、布簾
頁yâ(頁)頁面、頁碼、畫頁、幾頁
刪shān(刂)刪除、刪減、刪掉、 刪改
詞cí(訁)詞語、擴詞、歌詞、台詞
燥zào(火)乾燥、燥熱、枯燥、口乾舌燥
握wî(扌)握手、握住、掌握、大權在握
洽qià(氵)洽談、融洽、接洽、洽聞強記
昏hūn(氏)黃昏、昏暗、昏迷、昏倒
廳tīng(廠)客廳、大廳、餐廳、辦公廳
糊hú(米)模糊、糊塗、糊味、糊里糊塗
17、《呼風喚雨的世紀》
改gǎi(己)改正、更改、批改、改觀
程chãng(禾)程度、工程、路程、日程
賴lài(貝)依賴、無賴、抵賴、死皮賴臉
耕gēng(耒)耕地、耕種、耕作、春耕
駕jià(馬)駕駛、駕照、駕車、勞駕
幻huàn(幺)幻想、幻覺、變幻、夢幻
潛qiǎn(氵)潛水、潛伏、潛逃、潛移默化
核hã(木)核心、核對、審核、原子核
控kîng (扌)控制、監控、遙控、控告
聯lián(耳)聯系、聯合、春聯、關聯
哲zhã(口)哲學、哲理、哲人、哲學家
歸guī(彐)回歸、歸還、歸納、歸家
18、《飛向藍天的恐龍》
恐kǒng(心) 恐龍、驚恐、爭先恐後、恐嚇
凶xiōng(凵) 凶惡、凶險、行凶、兇猛
笨bân () 笨重、笨拙、愚笨、呆笨
鴿gē(鳥)鴿子、白鴿、信鴿、家鴿
僅jǐn (亻)不僅、僅僅、僅有、絕無僅有
頓dùn (頁)頓時、停頓、頓號、整頓
描miáo (扌)描寫、描繪、描述、素描
繪huì(糹)繪畫、描繪、彩繪、繪聲繪色
噸dūn (口)噸位、一噸、載重百噸、幾十噸
盈yíng (皿)笑盈盈、盈利、充盈、豐盈
敏mǐn (攵)敏捷、靈敏、敏銳、機敏
捷jiã(扌)敏捷、快捷、捷報、告捷
嶄zhǎn (山)嶄新、嶄露頭角
『陸』 怎麼樣才能把四年級上冊第三課《古詩兩首》背的很熟,必須一分鍾
把古詩反復的讀,然後自己再背一遍,保證就熟了
『柒』 小學四年級上冊人教版《傳統文化》第六課《古詩兩首》
題西林壁
[宋]
橫看成林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捌』 四年級所有古詩兩首
一、《回鄉偶書》
1、作者:唐代賀知章
2、原文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3、翻譯
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裡來的呀?
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作者:唐代李白
2、原文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翻譯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作者:唐代王維
2、原文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翻譯
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四、《宿建德江》
1、作者:唐代孟浩然
2、原文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3、翻譯
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濛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五、《望洞庭》
1、作者:唐代劉禹錫
2、原文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3、翻譯
秋夜明月清輝,遍灑澄凈湖面,湖面平靜無風,猶如鐵磨銅鏡。
遙望美麗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聯翩。那翠綠的君山,真像銀盤里的一枚玲瓏青螺。
『玖』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五課古詩兩首的兩首古詩的詩意是什麼
詩人在廬山漫遊,覺得峰迴路轉,目不暇接。橫著看,山巒起伏,連綿不內斷;從側面看,奇峰陡峭;從遠處容看是隱天蔽日,從近處看則是危崖險岩;從高處俯瞰是深溝幽壑,從山下仰望則是重巒疊嶂;所見的形狀、姿態各不相同。我不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為我身在廬山中,視野太狹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廬山之外,從高處鳥瞰,就能認識廬山的全貌了。
不要笑話農人田家的臘酒渾濁不清,豐收年景款待客人,菜餚盡夠豐盛。山巒重重,水道彎彎,正疑無路可走,突然出現柳陰深深,鮮花簇簇,眼前又是一個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