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人教版初二下語文27課

人教版初二下語文27課

發布時間:2020-12-21 17:23:37

❶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一課、第二十七課、第二十八課翻譯

21《與朱元思書》吳均

原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翻譯:

煙霧都散凈了,天空和遠山是一樣的顏色。(乘船)隨著江流飄盪,任意往東或往西。從富陽縣到桐廬縣一百里左右,奇山異水,是天下絕無僅有的。

江水都是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游動的魚兒和細小的石頭可以看到底,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波浪好像飛奔的馬。

兩岸的高山,都長著茂密碧綠的樹木,使人看了有寒意,山巒憑借(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彷彿都在爭著向高處和遠處伸展,(它們)都在爭高,筆直地向上,直插雲天,形成無數的山峰。泉水沖激著石頭,冷冷地發出聲響;美麗的鳥兒互相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長久不斷地叫,猿猴也不住地啼。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之心;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象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有時見到陽光。

27《岳陽樓記》范仲淹

原文: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翻譯:

慶歷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許多廢弛的事情都興辦起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來的規模,在上面刻了唐代名人和當代人的詩賦。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觀賞那岳州的好景色,在洞庭湖之中。它含著遠山,吞著長江,水波浩盪,寬闊無邊;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多變化,氣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麼北面通到巫峽,南面直到瀟水、湘江,降職遠調的人和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看了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象那連綿的雨下得繁密,連續幾個月不放晴,陰慘的風憤怒地號叫,渾濁的浪頭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嶽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桿倒下,船槳斷折;傍晚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登上這座樓,就有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蕭條冷落,極度感概而悲憤不已的情緒了。

至於春風和煦、日光明媚,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歐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時而浮游,時而潛游;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長得)茂盛青蔥。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明月照耀著千里大地,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互相唱和,這種快樂哪有窮盡!登上岳陽樓,就有心胸開朗,精神愉快;光榮和屈辱一並忘了,端酒當著風,高興極了的神態了。

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情,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為什麼呢?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處在高高的廟堂上(即在朝廷里做官)就擔憂他的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即不在朝廷上做官)就擔憂他的君王。這樣做官也擔憂,辭官也擔憂。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28《醉翁亭記》歐陽修

原文: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翻譯:

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那些山峰,樹林、山谷尤其美麗,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水聲潺潺,從兩座山峰中間傾瀉出來的,是釀泉。山勢回環,路也跟著拐彎,有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於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誰?山中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人是誰?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客人到這里來喝酒,喝一點就醉了,而年齡又最大,所以自己取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在於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裡,寄託在喝酒上。

像那太陽出來,樹林里的霧氣散了,煙雲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或暗或明,變化不一,(就是)山間的早晨和傍晚。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風高霜潔,水位低落,石頭顯露,這是山間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樂趣也沒有窮盡。

至於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喚,後面的人答應,老老少少的行人來來往往不間斷的,(這)是滁州人出遊。到溪里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水釀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凈,野味野菜,雜亂地在前面擺開,(這)是太守宴客。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音樂,投壺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勝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或站或坐大聲喧嘩的,(這)是賓客們(盡情)歡樂。臉色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之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陽落山,人影散亂,太守返回,賓客跟隨。樹林枝葉茂密成陰,鳥兒到處鳴叫,遊人離開後禽鳥在快樂了。然而禽鳥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人的樂趣,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遊人的快樂為快樂。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人歐陽修。

❷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27課翻譯

岳陽樓記》

范仲淹

【原文】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封建王朝官吏降職或遠調)守巴陵郡。越(及,到)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同「俱」全,皆)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同「囑」)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好風景),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水波浩盪的樣子),橫(廣遠)無際(邊)涯;朝暉(日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盡)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連綿不斷的雨)霏霏,連月不開(放晴),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沖向天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迫近)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日光)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美麗的魚)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持)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曾經)求(探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沒有)斯人,吾誰與歸(歸依?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譯文】

宋仁宗慶歷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貶謫到岳州當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許多已廢弛不辦的事情都興辦起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來的規模,在樓上刻了唐代名人和當代人的詩賦。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觀賞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它含著遠處的山,吞長江的水,水勢浩大,無邊無際,早晨陽光照耀、傍晚陰氣凝結,景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的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盡了。既然這樣,那麼北面通到巫峽,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江,降職的官史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觀賞自然景物所產生的感情能沒有不同嗎?

如果連綿的陰雨下個不斷連續許多日子不放晴,陰慘的風狂吼,渾濁的浪頭沖白天空;太陽和星星失去了光輝,高山隱藏了形跡;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桿倒了、船槳斷了;傍晚時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在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產生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奸人的誹謗、害怕壞人的譏笑,滿眼蕭條冷落,極度感概而悲憤不端的種種情緒了。

到了春日晴和、陽光明媚,波浪不起,藍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綠廣闊無邊;成群的沙鷗,時而飛翔時而停落,美麗的魚兒,時而浮游,時而潛游;岸邊的香草,小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顏色青蔥。有時大片的煙霧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著千里大地,浮動的月光象閃耀著的金光,靜靜的月影象現下的白璧,漁夫的歌聲互相唱和,這種快樂哪有窮盡!在這時登上岳陽樓,就有心胸開朗,精神愉快;榮辱全忘,舉酒臨風,高興極了的種種感概和神態了。

我曾經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跟上面說的兩種思想感情的表現不同,為什麼呢?他們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擔憂他的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就擔憂他的君王。這就是進入朝延做官也擔憂,辭官隱居也擔憂。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他們一定會說:「在天下人的憂愁之先就憂愁,在天下人的快樂之後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❸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27課(人教版)主要內容

1-4"我"在玉泉認識了一位愛魚的青年,他觀魚的樣子很特別。 5-8魚缸邊擠滿了人看青年畫金魚。 9-14他畫內金魚已經到了忘容我的境界。 串起來便是主要內容。 我是初一,剛剛現找到四年級下的語文書,感動吧!求採納。時間順序,後三個空分別是以上三段,最後一個空是做事認真,熱愛藝術。

❹ 2010人教版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7課《短文兩篇》里的 《答謝中書書》 《記承天寺夜遊》

答謝中書書
譯文
譯文一: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 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
譯文二: 山、水美麗的景色,自古以來人們都在談論。山,高聳入雲;水,清澈見底。兩岸石壁直立,五顏六色,交相輝映。綠樹翠竹,一年四季都有。早晨,霧將散未散時,靈猿麗鳥啼鳴;夕陽西下,潛游在水中的魚兒歡快地跳出水面,這實在是人間仙境。但從謝靈運後,已不再有能欣賞這奇山妙水的人了。
譯文三: 山河的壯美,是自古以來人們共同談賞的。這里的高峰插入雲霄,清流澄澈見底,河流兩岸懸崖峭壁,在陽光下各種光彩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蔥翠。每天早晨,薄霧將要消散,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每當傍晚,夕陽將落,可見到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之後,還沒有人能置身這佳美的山水之中。
注釋
1.本文節選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謝中書,即謝徵,字元度,陳郡陽夏(jiǎ)(現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書鴻臚(掌朝廷機密文書)。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號華陽隱居,南朝齊、梁時期思想家、書畫家,醫學家,丹陽秣陵(現江蘇南京)人,人稱山中宰相。有《陶隱居集》 2.謝中書,即謝徵,字元度,陳郡陽夏(現在河南太康)人。 3.山川之美 之:的。 4.五色交輝: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斕。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正色,交輝,指交相輝映。
5.四時:四季。 6.將:將要。 7.歇:消散。 8.夕日欲頹:太陽快要落山了。頹,墜落。 9.沉鱗競躍: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鱗,這里用了借代的手法,指代魚) 10 .亂:此起彼伏。 11.實:確實。 12.是:這。 13.欲界之仙都:即人間仙境。欲界,佛家語,佛教把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慾的眾生所處境界,即指人間。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4.康樂:指南朝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他繼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是南朝齊梁間文學家。 15 .自:從。 16 .未:沒有。 17.與(yù):參與,這里指欣賞。 18.奇:指奇山異水。 19。山川:山河 20。美:美景 21.俱:都 古今異義: ①四時俱備(時 古義:季節 今義:時間) ②曉霧將歇(歇 古義:消散 今義:休息) ③夕日欲頹(頹 古義:墜落 今義:消沉,委靡) 一詞多義:夕日欲頹(將要) 實是欲界之仙都(欲界,指人間)

記承天寺夜遊
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我)脫下衣服想睡覺時,月光從門外射進來,(我)愉快地起來行走。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耀下,院子中像積滿水一樣清明澄澈,水中水生植物交錯縱橫,原來是翠竹和松柏的影子。哪一夜沒有月光?哪裡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備註:由於文中說「如積水空明」,即「如同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並不是真的「水」,所以在翻譯時,「水中」要打引號】 注釋 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黃岡縣城南。 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元豐,宋神宗趙頊年號。當時作者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已經四年。 解:把系著的東西解開。 欲:想要 戶:一說指堂屋的門,又一說指窗戶,這里指門 欣然:高興、愉快的樣子。欣,高興,愉快。然,……的樣子。 行:散步 念無與為樂者:想到沒有可以共同游樂的人。念,考慮,想到。 無與樂者,沒有可以共同游樂的人。 遂:於是,就。 至:到。 張懷民:作者的朋友。名夢得,字懷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豐六年也被貶到黃州,寓居承 天寺。 寢:睡,卧。 相與步於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與,共同,一同。中庭,庭院里。 庭下如積水空明:意思是月色灑滿庭院,如同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 藻荇(xìng):均為水生植物,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總稱。荇,一種多年生水草,葉子像心臟形,面綠背紫,夏季開黃花。 空明:清澈透明。 交橫:交叉錯雜。 蓋:原來是 也:是 但少閑人:只是缺少清閑的人。但,只是。 閑:清閑的人。 閑人:這里是指不汲汲於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蘇軾這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里是一個有職無權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閑,自稱「閑人」。 耳:語氣詞, 相當於「而已」意思是「罷了」。
一詞多義
遂:遂至承天寺。(於是) 意將遂入以攻其後也。(打洞)《狼》 蓋:蓋竹柏影也。(原來是)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原不是)《狼》 但: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只) 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只) 《口技》 尋:尋張懷民。(尋找) 未果,尋病終。(不久)《桃花源記》
古今異義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但: 古義:只是;今義:但是,表轉折關系的連詞 耳: 古義:助詞,表示限制語氣,相當於「 而已」「罷了」;今義:名詞,耳朵。 閑人: 古義: 不汲汲於名利而能從容留連於光景之人;今義 與事無關的人 月色入戶 戶: 古義:多指門;今義:窗戶、人家 念無與為樂者 念: 古義:想到;今義:紀念,思念 ,讀
詞類活用
步:名詞作動詞,散步。例句:相與步於中庭。
特殊句子
主旨句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表達出作者孤寂凄涼,無所歸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鬱。

❺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的27課的主要內容

《與象來共舞》的主要內自容:課文講述了泰國人與大象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展示了泰國獨特的地域文化。(第1自然段概述在泰國大象對人群熟視無睹,與人關系親密和諧。第2自然段講大象是泰國的國寶。泰國最初的發展和興盛,和象有著密切的關系。第3自然段通過描述大象的樣子與表情來表現泰國人與大象之間沒有距離。第4自然段講述了一些實例來說明象是一種聰明而有靈氣的動物。最後一個自然段講最使作者難忘的是看大象跳舞。)

❻ 有誰有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27課的翻譯

記承天來寺夜遊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源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開衣服想睡覺時,月光從窗口射進來,我愉快地起來行走。想到沒有可與自己一起游樂的人,於是到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縱橫交叉,都是綠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沒有月光,哪裡沒有綠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兩個這樣的閑人
希望你能採納我的!

❼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27課(人教版)主要內容

ok!
課文按著一位聾啞青年勤奮專注,順序首先寫了我喜歡到西湖的玉泉池邊茶室專里觀賞金魚,並且認屬識了一個舉止特別的青年;那個年輕人老是一個人獃獃地站在金魚缸旁看著魚在水裡游,邊看邊畫,而且不說話;很多人都稱贊他
接著寫了寫了太陽快下山了,那個青年還在魚缸旁畫畫,後來我才發現他是個聾啞人。最後寫了我和那個年輕人在紙上交談,知道他非常勤奮,為了畫好金魚,每星期天都到玉泉來畫金魚。

❽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27課[古文兩篇]翻譯

山川的美麗,自古都是被文人所贊嘆。巍峨的山峰直入雲霄,清澈的河水版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權色彩斑斕,交輝相映。蔥郁的樹木,碧綠的竹蔥,四季長存。清晨霧氣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猴和小鳥此起彼伏的叫聲;傍晚夕陽將要落下的時候,在水裡潛游的魚兒相繼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欣賞這種景色了《答謝中書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脫去衣服將要睡覺,這時月光照進窗戶,我不有的來了興致,於是起身去戶外。想到沒有一起遊玩的朋友,於是去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一起在庭中漫步。月光下庭院的地面象水一樣清澈,水裡有水藻,荇草互相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啊。那一個夜晚沒有月亮?那一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想我們這樣的閑人罷了。《記承天寺夜遊》 打字打了我半天一定要選我哦

❾ 誰有初二下冊語文27的答案,求發 課時達標人教版的

我沒有啊啊啊啊啊

❿ 五年級下冊語文27課生字人教版

胚(pēi)抄:胚胎,胚芽,胚層禍(huò):禍害,闖禍,禍根患huàn):患難,患者,禍患臂(bì):臂膀,手臂,臂力賦(fù):天賦,賦閑,賦予淘táo):淘氣,淘汰,淘金妨(fáng):妨害,妨礙,豈(qǐ):豈止,豈能,豈肯痴(chī):痴迷,痴呆,痴心絞(jiǎo):絞刑,絞架,絞干汁(zhī:果汁,墨汁,汁水,厘(lí);厘米,釐定,毫釐愧(kuì):慚愧,羞愧,愧疚虧(kuī);虧心,吃虧,虧本 如果答案對你有幫助,請點擊【選為滿意答案】O(∩_∩)O謝!如有疑惑,請繼續追問。

閱讀全文

與人教版初二下語文27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