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學情

小學語文學情

發布時間:2020-12-21 15:40:21

1. 對於小學生低中高三個學段的學情分析(語文方向)

你好,抄1~2年級主要是識字課文和拼音練習,次要是看圖寫話(為寫作文做早期練習)、硬筆書法,3~4年級接觸作文和閱讀理解,主要是閱讀的理解能力,次要是初步嘗試材料作文和讀後感,5~6年級進一步提升作文和理解能力,強調讀書做筆記,「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教育,同時倡導使用工具書。

2. 語文說課稿中學情分析,小學三、四年級學生學情分析(身心特點,基礎能力)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勤於動腦,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有敢於質疑和樂於釋疑的習慣,自主求知的慾望和能力都比較強。但在創新能力、概括、思維方面存在不足,如想像力會不自覺地受到思維定勢的約束,在感情朗讀的同時不能完全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等。
學情分析

剖析學生習作心理 通曉學生優勢不足

1、從習作心理方面來剖析,小學四年級的兒童是心理健康成長的關鍵時刻,已經具有一定的動手動腦的能力。和低年級學生相比具有比較強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學生在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方面都有了較好的提高,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動手操作的能力。四年級的小學生對事物依然保持著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他們喜歡在自己的探索中獲取知識,喜歡在玩中學,喜歡在做中學,喜歡在想中學,喜歡在用中學。所以,本單元的作文教學應從學生身邊最為常見但又不為重視的現象入手,培養學生用正確的價值觀去看待周圍的事物,就是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如指導學生到菜市場或商場觀察體驗一次生活,了解以誠待人的內涵,然後寫一篇日記,談談自己的體會等。

2、從習作習慣方面來概括,四年級的小學生對周邊的事物產生著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學習願望,但不能自覺地從生活中進行學習,也不能很好地把語文知識用於生活中。在學習的方式上,存在著單一式的學習,缺乏合作學習的習慣,不能做到與人交流,與人對話。他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對於課文中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可能很感興趣,但很可能忽略對句子詞語的深刻解讀。因此教師要循循善誘,讓學生細細品讀課文中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詞語,從而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3、從習作思維的角度來考慮,四年級學生正處在辨證思維萌芽期,學生辨證分析能力不夠完善,概括水平較低。因此,本單元的作文教學,要充分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練習,自主地述說,讓每一位學生的心靈都為之一顫,為他們點燃心中的一盞明燈,讓他們學有所獲。

4、從習作技巧方面來思考,四年級的學生,已經知道觀察的重要,已經完成了作文起步練習,能夠獨立地寫一篇小文章。但是寫作技巧尚不成熟,描寫人物的方法,描寫生活細節的技巧等尚不熟練。因此,我們應該結合課文的教學,設計一些小練筆活動。比如觀察一次人物對話,寫一個片段,注意描寫人物說話時的神態變化;再如親身做一件以誠待人的事情,指導學生注意描述生活的細節等等。

5、從習作評價的方面來觀察,四年級的小學生喜歡受到表揚或贊美,喜歡發表自己的見解,有時是很幼稚的見解。對於一些優秀的作文片段,往往只是知道很好,但不明白為什麼好,好在哪裡。教學中應該抓住作文的亮點,引導學生學會評價。使小學生明白細節描寫的妙處,明白描寫人物的方式方法。

3.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有效學情分析

舉例:
學情分來析
全班共源有27人,其中女生11人,男生16人.他們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對學校的一切充滿好奇,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的興趣較濃,但是他們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認識常用的漢字,能識記字的基本筆畫、筆順和偏旁部首.但是,由於識字量的不斷增加,音近字、形近字的大量出現,學生經常會出現混淆,識字的准確性不夠,在作業中經常出現錯別字.一學期來,大部分學生已經自覺地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比如,認真書寫的習慣、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自覺的閱讀習慣、一定的積累習慣、大聲的朗讀習慣等.通過一學期的練習,學生的拼音和識字有了一定的提高.

4.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中的學情分析應該怎麼寫

選擇公道的教來學內容是備好課源的條件,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教材的編寫意圖、完成教學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如何公道地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呢?首先是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現行數學教材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是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知識,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把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把握為准。

5. 怎麼做好小學一二年級語文學情分析

結合各種方面,分點回答。
1、識字方面.經過每日的課堂檢驗,發現學生識字效率低,對生字掌握不牢.主要原因是因為自己忽略了孩子在學認字興趣的激發,並且沒有及時的帶領學生回顧溫習.
2、閱讀方面.忽略了孩子們在閱讀課文時的理解能力.
3、寫字方面.只在強調孩子的書寫,但是並未為孩子上過寫字的輔導課.以至於書寫水平偏低.
4、對於基礎不一的孩子,並沒有針對性輔導,造成孩子學習掌握情況兩級分化.
針對上述這些問題,進行分析並採取相應的措施,改善教學過程中,孩子們的薄弱環節.
課堂教學細化
1.對於孩子們識字效率低,掌握不牢.可改善讓學生的學習方法,拒絕死記硬背,引導學生想像性學習,識字.不僅能增加學生的興趣,也能開發學生的思考能力.
2.閱讀方面,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並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積累知識的辦法.
3.寫字方面,開展寫字輔導課,並舉行寫字比賽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4.對於基礎差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並鼓勵多閱讀課外書籍,多背誦古詩詞,多寫讀後感等
針對教學方法的改進,半年多時間的實踐,學生在這些方面都有改善,學生養成了自覺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擴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並積累了協作素材.小學語文教學歸根結底,是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及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所以針對這些方面進行教學,教學的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6. 小學語文學習評價,主要是指對小學生語文學習情況的一種什麼評價

「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本次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語文課程標准》提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
而目前的小學語文學業評價,仍然積弊難消。這些弊端主要表現在:過分側重於教學結果的評價,忽略了教學過程的發展性評價。只重視學業成績卻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體差異。往往於不經意間,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被嚴重忽視,學生情感缺失,生命意識淡化。這樣抑制甚至扼殺了學生的成長。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今天,為了讓評價發揮更大作用 ,筆者嘗試在語文教學中引入生命學說,將評價與生命成長二者融合一起,用一種新的眼光來審視學生,用新的方式來評價學生。
一、小學生成長基礎的語文學習評價的探索
1、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喚起生命對話的意識。每個學生的學習歷程對其個體來說都是獨特的、唯一的。他們的成長軌跡又是千差萬別的。所以,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評價也應充分尊重學生學習個體差異而展開。而生命對話評價是種凸顯其優點的評價,其指向在於「自我喚醒」,在於充分了解學生的優勢和特長,幫助學生在評價中享受成功、建立自信、認識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
由於小學生具有特別渴望被關注和表揚的心理特點,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把愛體現在一個個可感知的動作、語言上。從學生的情感需要出發,改變評價語言的角度,自覺將自己作為學生成長中的引導者、朋友,因人而異,體現明顯的個性特徵。在對話中形成指導性評語、談心性評語、激勵性評語。 教學中,我們要承認每個學生的價值,了解每個學生在學習語文中所擅長的方面,朗讀還是寫字……從學生已有的語文素養出發,摸清了他們的學習底子,才能對症下葯。 如針對試卷和作業中的主觀性題目,在批閱中給予後進生特殊優待,用愛心批語代替冷冰冰的批閱符號(「對」和「錯」),與他們進行心靈的對話。譬如:「你把自己想的意思寫出來了,要是注意了一些詞,你會想得更准確,更合理」;「你很有創意,只要注意幾個方面就好了」……學生的答案也許不是最佳答案,但是都因真實而感人,因個性化而精彩。我們可以想像,當學生經常翻看試卷和作業,閱讀老師的評語時,內心一定會為老師的理解、欣賞而感到陶醉!
2、重視學生的個性體驗,激發生命對話的熱情。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都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精神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如批改學生的作文,我們可以努力找出學生習作的閃光點,劃出好詞佳句。筆者的具體做法是――推出作文「亮點」加分制:每次作文批改,除了打相應等級外,如果文中有讓讀者欣賞的語句,可以再加若干分。到學期結束時,統計所有加分,定為作文「進步分」。這樣,學生作文中的妙詞佳段日益增加。很多學生在此後的每次習作時都要想方設法地寫上一兩句描寫精彩或含義深刻的話。他們在平時的閱讀中也會特別關注那些畫龍點睛的句子,反復地去讀它們,體會它們的含義,並模仿著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因為學生經過親身的體驗,嘗試到了成功的愉悅,他們便會清晰地明白努力的方向,激發其再嘗試追求成功的動力,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其生命對話的熱情。
二、小學生成長過程的語文學習評價的探索
生命的質量首先體現為一種狀態,而學生學習語文的意義不在於最終獲取了什麼,而在於學習過程中投入以及能力的增長,因而在學業評價中,要淡化終端評價,強化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致力於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的具備。

7.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怎麼寫

2。一學期來、形聲字比較困難,大部分學生能認識常用的漢字。在考試中。如字跡工整、大聲的朗讀習慣等,其中女生11人:全班共有27人.部分學生由於地方方言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已經自覺地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學情分析。 3,馬馬虎虎,由於識字量的不斷增加,但是他們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培養能感悟、學生區分形近字,學生的拼音和識字有了一定的提高。通過一學期的練習,男生16人、形近字的大量出現。 5、認真。他們活潑好動天真爛漫。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不聽老師讀題、會理解,對學校的一切充滿好奇、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習慣培養、自覺的閱讀習慣、有的同學做題不按要求做,不論從語文學科的工具性還是人文性上看、一定的積累習慣。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忽視了語文學科人文性的基本特點,能識記字的基本筆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音近字、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不能區分前後鼻音及其正確運用,識字的准確性不夠,做錯的現象: 1,學生經常會出現混淆,學習的興趣較濃、沒有認真聽老師讀題,出現很多提前做、有思想。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課程特點、善交流的人是語文學科的主要任務,認真書寫的習慣,很多的錯題者都是因為沒有審清題的要求、筆順和偏旁部首、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待提高,在作業中對字的書寫不夠規范。但是,在作業中經常出現錯別字。 但還存在以下的問題,比如。 4

8.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中的學情分析應該怎麼寫

學情分析
全班共有27人,其中女生11人,男生16人.他們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對學校的一切充滿好奇,大多數專人思維屬活躍,學習的興趣較濃,但是他們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認識常用的漢字,能識記字的基本筆畫、筆順和偏旁部首.但是,由於識字量的不斷增加,音近字、形近字的大量出現,學生經常會出現混淆,識字的准確性不夠,在作業中經常出現錯別字.一學期來,大部分學生已經自覺地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比如,認真書寫的習慣、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自覺的閱讀習慣、一定的積累習慣、大聲的朗讀習慣等.通過一學期的練習,學生的拼音和識字有了一定的提高.

9. 小學六年級語文學情分析

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進行學情分析,愛意福瑞學情分析專家認為:
1.學生的內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分析容,以及學生已有的學習能力,還有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上述提問者已分析出男生自覺性差,以及學生知識掌握情況。
2.下面就可以針對學生潛在狀態進行分析,學生的潛在狀態主要是指學生可能發生的狀況與可能的發展。主要要說明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認知結構,學生的情感和發展需要;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都能參與到什麼程度,達到什麼狀態?學生的學習習慣是怎樣的,適宜於採用何種學習方法完成學習任務,探究式,合作式?……學生在課堂教學動態中,可能會生成哪些資源?如:「學生對某一問題可能會怎麼反映 ? 」「教師應怎樣應對 ? 」等等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學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