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談小學語文有效性作業設計計劃

談小學語文有效性作業設計計劃

發布時間:2020-12-20 19:59:16

❶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業有效性的策略

作業是鞏固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饋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之一; 因此,合理地布置作業是必要的。但是很多學生討厭作業,他們認為完成作業只是為了完成一項任務,而不是面對一種挑戰,問題就是出在我們教師沒有精心設計作業。新課程實施以來,在各類練習冊上,我們經常能夠看到許多的練習題加上了「我會」「我喜歡」等字樣。可以看出作業設計者的用心良苦:這些題目都是我喜歡做的,我能做的。也許是因為我們實在太希望學生能夠喜歡作業了,所以有意無意地把題目名稱叫得花哨點、好聽點,這樣學生就會有「樂趣」了,殊不知這樣強加給學生的「樂趣」卻使學生失去了自我反省的意識。所以,我們應該針對文本的語言特點來精心設計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結果產生良好影響的作業 。
一、設計有趣味性的作業
教學實踐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小學生受年齡特徵的限制,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對簡單的重復性的抄寫,機械的死記硬背,或枯燥的題海苦練有抵觸情緒。因此教師對作業設計應富有創意,形式新穎,內容聯系實際並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學生在一種愉悅的環境中,體驗到增長知識的成功樂趣。小學生天性酷愛繪畫,圖象比文字更符合兒童的認知能力。在學習《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時,我讓學生畫了下雪時小動物們玩耍嬉戲的場面,很多學生把小動物的腳印都通過繪畫形象展示了出來;我還抓住學生喜歡模仿的特點,在學了《趙州橋》後,讓學生模仿作者的寫法寫《家鄉的橋》;在學習了《狐假虎威》後,又讓學生續寫當老虎知道狐狸騙了自己以後會怎麼做。 「表演」相對於「寫」來,學生更樂意接受。對於故事情節性較強或場面描寫具有較強動作性的課文,我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親自演一演,並布置學生分組排演課本劇進行比賽。如:在學習《陶罐和鐵罐》一課後,讓學生自由組合排練課本劇,還評出「最佳演員」、「最佳拍檔」 獎 。這類作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二、作業的設計要有生活性
生活即教育,教育極其廣闊而自由。 教學活動是人類生活中的一部分,離開生活的教學活動是不存在的,而語文教學更離不開生活,生活中無時無處不存在語文教學。設計作業時也應善於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提供大量的實踐活動的情境和參與的機會,讓學生體會語文與生活同在的樂趣。在教學《母親的恩情》後,建議學生在母親節、父親節里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並送父母一首小詩、一句祝福、寫一封充滿情意的信,感激父母養育之恩;在教學《一株紫丁香》後鼓勵學生自己寫最喜歡的話,獻給最敬愛的老師。在教學《夕陽真美》一文後指導學生去觀察夕陽,領略夕陽的美景;在學習《雲房子》一文後指導學生去觀察雨後白雲的變化,了解它的姿態萬千,變化多端。
三、作業的設計要有創新性
長期以來,語文作業的形式並沒有很大的改變,書本上及練習冊上的作業大大限制了學生的視野,制約了思維的發展,影響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作業的創新設計,讓學生願意完成作業,喜歡完成作業,在作業中體驗成功, 以提高作業的質量。(1)自主選擇作業的數量和完成方法。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方式、興趣愛好等各不相同,因此,我在布置課堂練習、家庭作業時,允許學生在練習的數量、深度、形式上有一定的選擇權力,避免傳統的「一刀切」的做法,就可以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作業的針對性。如在教學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後,我設計了「作業超市」 ,裡面供學生選擇的作業有:①想當詩人的,自編一則贊美小興安嶺的詩歌;②想當導游的,課後搜集圖片資料,寫上簡單說明,展示小興安嶺誘人的景色,並寫一段導游詞;③想當畫家的,把小興安嶺的美景描繪出來;④想當朗誦家的,搜集描寫風景優美的詩歌,讀給小夥伴或爸爸媽媽聽。 (2)自主作業的設計。《語文課程標准》中提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 。因而我們的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提供多元、綜合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使每位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傳統的作業,都是我們設計好習題讓學生完成,學生被動應付,主動性得不到發揮,所以,我想不妨根據課文特點和課文內容,讓學生自己編作業題。怎樣落實這個環節呢?贊可夫指出:讓學生們自己提出目標,擬訂行動計劃,可以產生一種強有力的動機,使他們去克服完成既定任務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難。鑒於此,我還嘗試把課後作業設計的自主權交給學生的做法。如教學《盤古開天地》時,我讓學生自主設計作業。有的學生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並改編了故事;有的用童趣盎然的兒童畫展示了盤古倒下後身體發審的各種變化;還有的學生給寫信,贊揚他,並告訴他宇宙間的一切美麗。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許多知識信息,鍛煉了全面參與學習的能力。
四、作業的設計要有層次性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層次差異把作業設計成難度不同的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從而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較好地參與作業,享受到做作業的快樂。 如在學了《爬山虎的腳》一課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①摘抄本課生字各三個,詞語兩遍。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文章中描寫爬山虎的句子 。③你也試著模仿課文, 續寫兩句描寫爬山虎的句子。你可以從中選取兩個進行做題。這樣的作業布置由易到難、由簡到繁,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既可滿足優等生的要求,又可使中下等生練有所得,體會到成功的樂趣。讓學生自主選擇,做到內容上分層次,要求上有差異。規定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只要完成基礎題,中等學生除了完成基礎題外,還可以再做一做提高題。
五、作業的設計要有人文性
新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 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 課文課程應重視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因此,教師在作業設計時應考慮作業的人文性,力求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既能增長知識,又能陶冶情操。現今語文課本中,有不少偉人的故事,這些既是學生閱讀寫作的名篇,也是學生做人的鏡子。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該靈活起來,多與課外校外書本外的知識相結合,陶冶學生課外知識的情操。我在教學中設計了《尋找名人的足跡》,製作《名人錄》等活動的作業,讓學生收集偉人、名人、英雄的故事、圖 片、個人簡介,還可以以「小報、班會」的形式「話英雄,贊名人」,這樣,既學生從榜樣身上汲取力量,得到鼓舞,找到人生道路上前進的路標,又能提高語文綜合能力。作業是一 種最為直接而頻繁的通道,所以,學生做作業和教師批作業就是一種互動的人文活動。在這里,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師者的學識和修養,體驗到民主的氛圍、平等的交往、純真的情趣和進步的快樂,促進學生心智的發展和人格的完善,使作業活動成為學生人文素養形成的重要載體。
總之,作業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的效果。有效設計作業內容,可以激發學習興趣,拓展知識面,點燃思維的火花;可以使學生在「精練」 中提升能力,積累經驗;可以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我們應時刻關注作業的有效性,讓孩子學得興趣盎然,讓教師教得輕松自如。

❷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問題設計的有效性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是學校和教師不懈地追求。當前,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新課改的理念逐漸成為教師教學的自覺行為,課堂發生著可喜的變化。然而,課堂教學耗時多、收效低的現象也很普遍。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值得關注和思考的問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為了學生的發展」這一素質教育的目的以及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其實就是對「有效性」的最好注釋。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避免無效或低效的活動,使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變得有效,使孩子們在課堂上對需要掌握的有所把握,盡量避免課後的加班輔導,形成一個教與學的良性循環?在這里,我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思考,具體談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一、了解需要點,「為有源頭活水來」。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去組織教學,是有效教學的基礎。以學生為本,教師的教學活動,都應從學生出發,一旦離開學生這個主體因素,「那課就好比一個鑽頭發力於一個老是打滑的工作面,其實質作用不好樂觀。」了解了學生學習上的需要和心理上的需要,課就會如磁石緊緊吸引住學生。怎樣才能了解到學生的需要點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總的來說,需要教師先「鑽進去」深入解讀文本,再「跳出來」站在學生的角度確定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1.找准疑難點、空白點。教師要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沉下去了解學生。學生已經具備了怎樣的知識基礎和情感起點?對今天的學習內容,學生感到難於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可能會在哪兒?哪些地方是學生最想了解、最需要老師引導的?作為教師,在組織教學之前,都應該對這些問題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既不會重復教學浪費教學時間,也不會因為知識鏈的隔斷而讓學生不得要領。比如在教學《會走路的樹》時,課文中有一處這樣寫道:小鳥看見了馴鹿,好奇地問:「你能讓我爬到你的身上坐一坐嗎?」教師就可以抓住一個「爬」字,打開學生的思路。因為在此之前,「小鳥會飛」已經成為學生的思維定勢即固有知識,但小鳥的「爬」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到。小鳥為什麼不說「飛」而說「爬」?教師以此為教學線索,積極引導學生體會到這只羽翼未豐的小鳥的特點和心理,想像馴鹿天天不厭其煩讓小鳥爬到它的身上去了很多地方的情景,從而體會到馴鹿美好的心靈和真摯的情意,並以此喚醒學生內心的美好情感。同時,我們的語文教材還存在著很多空白點,教師要抓住這些空白點有意識地啟發學生思考想像,發展語言,形成能力。2.盡可能找到一個「興奮點」。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找出能緊緊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興奮點」,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在某種意義上說,教學能否有效,關鍵在於尋找學生的「興奮點」。讓學生從一開始就被教師設計的問題緊緊吸引,整個教學時段學生都處在一種「興奮」狀態之中,是一個優秀教師教學素質的真正體現,也是教師知識基礎的真正體現。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教學內容,很多時候在教學參考書上都可以得到,而教師的作用,就在於尋找一條恰如其分的渠道,讓這些知識流淌到學生的腦海里。而尋找「興奮點」,就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渠道」。比如,在《兩塊銀元》這一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一開始,就拋出「孫老漢打碎的茶壺該不該賠?」這個有爭議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然後,在學生紛紛找出自己的論點、論據進行爭議的過程中,學生的內需不斷得以實現並得到提升,教學效果也得到真正實現。3.敏捷地捕捉課堂上學生的生成點。在教學過程中,一個經常遇到的情況是,無論教師在備課時准備得多麼充分,考慮得多麼周到,在課堂中也經常有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這種情況說明,眾多學生的思維比一個教師的思維要豐富得多,也深刻得多。在課堂教學教師與學生雙邊參與的動態進程中,教師應敏捷地捕捉並判斷、重組學生在課堂涌現出來的信息,適時調控,充分利用。因著學生的思路順勢而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順勢而學,那麼整個教學氣氛會非常融洽,學生也會更積極主動地思考學習,就能夠出現精彩不曾預約的有效生成,從整體上提高教學效果。二、抓住切入點,「刪繁就簡三秋樹」。「真實、朴實、扎實」是新課程所提倡的語文教學精神,崔巒老師提出「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有效的語文課堂追求簡單、快樂和實用。教簡單快樂的語文,抓住教學切入點是關鍵。1.教學目標簡明具體。教學首先要確定合適的目標。目標要簡明,如果目標過多,面面俱到,反而會心中無目標,一面都不到;目標制訂不能空泛,要具體。如教學目標「學習作者是如何寫景物的,領會作者在景物描繪中表達的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就比「學習作者在景物描繪中表達的高尚的精神追求」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檢測性,體現在兩個方面:有利於教師做到心中有數——圍繞目標達成設計的每一個環節要達到什麼目的?有利於教師的自我監控——目的達到了嗎?沒達到採取什麼措施及時調控?2.教學切入簡約集中。有效課堂由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體現。要達到有效互動,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實際精心選好講課的切入點,設計的問題能使重點突出,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把握課文的主旨,更好地理解課文。下面的例子就充分體現了教學切入點的簡約集中:一教師在上《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時,出示五幅圖畫,然後請學生閱讀課文,要求用文章中的語句給圖畫配上最合適的語句。學生滿懷探求之心,埋頭課文紛紛開始了主動而積極的閱讀實踐活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讀得認真,想得仔細,總想寫出最貼切的。學生在積極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清楚了,人物的語言、心理、反映出的崇高品質揣摩到了,教學目標迎刃而解。這堂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問題輻射到了整篇文章,有效地統領起對整篇文章的感悟,充分削減了許多瑣碎的提問,擴大了學生領悟、交流的空間。抓住好的教學切入點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我們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反思,細心揣摩,用慧眼去發掘這個「切入點」,巧妙設置,從而收到「一字窮理,定全課之主腦,片言居要,連通體之經絡」的教學效果。3.教學環節簡潔自然。真正的好課主要教學環節往往只有幾步,著重讓學生充分地與文本對話,讀寫說悟,實實在在地體會揣摩語言文字。如江蘇省特級教師孫建峰老師執教《釣魚的啟示》,第一個環節默讀課文,引導學生「批註」,寫下各自的理解、感受、欣賞和評價;第二個環節交流「批註」;第三個環節自由選擇「自助餐」式作業,可將文中某句話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可摘錄文中優美詞句,也可小組間開展寫字或默寫比賽,還可以獨立為自己設計一項作業。簡潔自然的教學環節,使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去主動思考,積極感悟。三、創設體驗點,「紅杏枝頭春意鬧」。《語文課程標准》中多次用到了「體驗」一詞,在閱讀目標上強化感受性、體驗性,注重情感體驗。這意味著語文教學非常強調從學生已有的認知情境出發去體驗感悟,重視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情感積累移到課文里,產生情感共鳴,同時在體驗和交流體驗中發展語言,形成能力。學生自己對文本有一定的理解,但往往理解不會深入,教師需創設體驗點,引導學生從生活的角度出發,去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情境和情感,體驗點的創設比貼標簽式的說教會使學生更易於接受。1.當課文意義生成在學生的原認知結構中找不到呼應時,引導學生移情體驗。由於受知識和生活經歷的局限,學生對課文中所蘊含的主題與情感往往缺少體驗,經常產生陌生感與疏離感。因此,教師在教學組織過程中,特別要注重找到學生類似的情感體驗,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提高教學效果。如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教學《長相思》,「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對小學生來說,理解上有難度。王老師請學生分別把自己設想成詩人的妻子、父母、朋友,在一聲聲問、一聲聲答的過程中,讓學生理解到了詩人的「重離別」,「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長相思;愛故園,愛祖國,字字化作長相思」,學生角色的轉換,體驗角色的所為所思所感,從而很好地體會詩人「身在征途,心繫故園」的深切情懷。2.引導學生對內容情境產生興趣,從而激發體驗的內需。情感體驗是以興趣為主要出發點的。對課文所體現的情感,學生由於缺少審美的需要,往往根據自己的性別、經歷與情感偏好而加以取捨,對陌生的或者排斥的情感主題,經常容易忽視。在這時候,教師就必須根據教學需要,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讓學生主動去體驗各種各樣美好的情感。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在《游園不值》的教學中創設的體驗點,給人印象很深刻。愛花、惜花的詩人沒能進到園子里,卻看見「一枝紅杏出牆來」,竇老師請學生扮演那枝「紅杏」,想像紅杏會對園主人說些什麼,會對詩人說什麼?會對園子里不能出牆頭的花花草草說什麼?學生興趣盎然,透過文本進入了詩境。3.引導學生在同樣的語言環境中揣摩不同的心理體驗,達到情感的飛躍和價值觀的提升。漢語言意義的模糊與豐富性,給老師們在教學時組織學生體驗各種各樣的豐富情感,提供了可能性。同樣的語言表達不同的意義是一個方面,從不同的角度去進行體驗又是一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不同的情感體驗,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情感感受能力,並進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聽過特級教師金感芳老師的課《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金老師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到德國城市的一道美麗而奇特的風景:每家每戶種的花,怒放的花朵都是對著外面的,不但奼紫嫣紅,而且很奇特。面對異國他鄉的美麗風景,金老師設置了體驗點:如果你就是這座城市的主人,清晨走在街道上,你會產生怎樣的感覺?如果你是醫生、是建築工人、是一位普通的勞動者,你辛苦工作了一天,當你走在這花團錦簇的街道上時,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如果你是有殘疾、有困難的人,走在這花的海洋里,你又會有什麼想法?學生的思維在廣度和深度間縱橫,深刻體會到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高尚境界。四、落實語言點,「唱得紅梅字字香」。語文的核心問題是語言,語言文字訓練反映了語文學科的教學個性,通過語文學習,使學生內化語言,最終發展自己的語言。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抓住小學語文教學的本質,將語文教學實實在在地落實到語言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1.落實語言,重點在落實語言的表現力。語言是文章的載體。所有文章的內容、主題、情感,都是難過語言進行表達的。落實語言,不單純講語言的優美,更重要的是落實語言的表現力。表現力越強,我們就能認為語言越好。相反,語言形式再優美,表達不能到位,這樣的語言也是蒼白的。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這一特點,使學生從一開始就從語言的表現力方面來學習、掌握語言。一教師在教學《再別康橋》時,著重引導學生感悟語言的表現力。「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為體會這反復出現的「輕輕」,教師引導學生反復吟詠,並啟發想像:一個人在怎樣的情況下會「輕輕」?大概會是幾個人?你覺得他一個人這樣輕輕地走,情緒會怎樣?把人融進了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對「輕輕」的理解將是深刻和透徹的。「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請學生模仿一下,「招搖」是什麼樣子?推想一下,「招搖「會有幾種可能?為什麼甘心情願做水草?原來詩人對康橋的深厚的依依惜別的感情,就是這樣從詩人的用詞中表現出來的,學生感受到了語言的表現力。只有這樣落實語言,語言才有生命力。2.落實語言,注重「讀寫結合」。學生學習語文的真正目的,是運用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包括兩個方面:口頭表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而最終的落腳點是書面表達能力。不動筆墨不讀書,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很好地融合了這一傳統的讀書方式,注重對文本學習的批註,注重把學生的感悟寫下來,從而使語言的訓練落到實處。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要真正落實這一指導思想,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勤於用筆寫出自己的學習感受,寫出自己的觀點與認識,達到真正的理想效果。3.落實語言,注重詞語教學。新課程對詞語教學越來越重視,一改過去理性的、復雜的、枯燥的詞義分析,注重有效的、生動的、富有價值的詞語教學。在這方面,很多老師做了很多有意的探索。《愛迪生救媽媽》是二年級的一篇課文,老師在語境中出現詞語,學生用這些詞語把整個故事串了起來,詞語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符號,形成了學生頭腦中生動的形象。特級教師孫雙金老師教學《二泉映月》,分類出示詞語,想像意境、飽含情感讀詞語,重在語感的培養。五、引發思維點,「課有盡而意無窮」。有效的課堂,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還應該延伸到課外,實現教學的升華。尤其是語文學習,可以說生活處處是語文學習的課堂,受教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課內外的資源融通共享,才能積極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德國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積極的思維引導非常重要。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消除學習上的依賴心理,主動學習。1.培養問題意識。現代思維科學認為: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思維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營造民主的教學氣氛,培養學生樂於提問、敢於提問的學習品質,從學生提出的問題入手安排學生的學習活動,使學生樹立「學習源於問題」的意識,培養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勇於提出的良好的習慣。這也是創新品質形成的基礎。2.學會提出問題。注意培養學生認真觀察、認真思考的學習品質。在學生的提問過程中,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恰當的進行引導和訓練,逐步訓練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3.及時進行評價。激勵會強化學生的提問意識與動機,運用評價手段,針對學生的提問給予恰當評價、引導,小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論是否有價值,要給提問者以激勵。特別是課外反饋的問題,更要及時反饋、評價、激勵,以加強勤思習慣的養成。探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常論常新的問題。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以學生為主體,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使我們的語文教學事半功倍,努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❸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小學語文作業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學生獲取知識,鞏固知識,提高各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作業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設計自主性作業,把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找相應的練習,為自己設計作業、布置作業,做作業的主人,不做作業的奴隸。
2、設計趣味性作業,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當我們在語文課上通過種種途徑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是有趣的事情之後,還應該在作業布置的過程中也讓學生感受到作業也是一件非常有趣而快樂的事,從而激發他們完成作業的積極性。當學生的智慧與趣味化的作業設計碰撞在一起,常常會產生很多閃亮的火花,讓我們為之驚嘆。
3、設計創新型作業,讓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設計巧妙、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創新性作業,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方法,從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得到自己認為滿意的答案,較好地激發了學生探索、發現的創造意識。
4、設計針對性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對於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鍛煉,而且滿足了他們渴求知識的心理。

❹ 關於怎樣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最有價值的作業有三個特徵:「所設計的作業是最適合於兒童的發展階段的;為了准備行使成人的社會職責,所設計的作業對未來的前途是最有希望的;同時,所設計的作業對形成敏銳的觀察習慣和連續推理的習慣,具有最大限度的影響力。」而當前我們最為關注的焦點問題正是學生學業負擔過重。作為培養人的教育事業,在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方面還得承擔起保證教育質量這一不可推卸的責任。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在小學語文作業有效性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尤為重要,目的就是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育質量。
下面是我關於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幾點思考和做法:
我把小學語文作業分成三種類型:課前作業、課堂作業、課後作業。每種作業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我在選擇題目時會根據它們不同的作用精心設計,以發揮它們各自的功能。
一、課前作業:
對於高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自學能力、課前預習的習慣,對提高課堂40分鍾的質量尤其重要,為此,我在教學每篇課文之前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兩項作業。
(一)查資料:此類作業要求學生在學習課文前,結合文章內容,查找並閱讀相關資料。可以上網查尋、查閱參考書籍,向周圍的人了解等。我於是向學生推薦相關的網址、查閱的書名,時間長了以後,就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查找各種信息資料,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情況,閱讀作者的一些作品,整理成「摘抄」筆記

❺ 淺談怎樣有效性提升小學語文作業的質量

布置作業的目的,在於促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掌握並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同時也有助於教師了解自己教的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因此,作業的設計應講求有效性。那麼怎樣提高作業的有效性,我認為最重要的要從作業的設計和批改兩方面來入手。下面就我所教的小學語文學科來談一點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精心設計作業

設計什麼作業,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適時安排。課堂上、課間,只要是老師認為有必要,就可以隨時隨地的設計合理的作業。根據教學需要,我認為設計作業可以分成四種類型:課前預習作業、課堂檢測作業、課後鞏固作業、實踐性作業。每種設計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我在選擇題目時會根據它們不同的作用精心設計,以發揮它們各自的功能。

1.課前預習作業

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課前朗讀文章,學習字詞,了解文章內容,理解文章作者大概的寫作意圖是基本的預習要求,同時還要配合評價手冊自主學習的內容了解作者、作品特點及寫作背景。很多學生和家長把此項作業看作是可有可無的,有些乾脆不加理睬,而有的學生也只是匆匆將課文讀了一遍就了事了,這些做法的後果是直接導致影響課堂聽課效率。為了避免使課前預習作業流於形式,我將此項課前作業要求具體細化,字詞要提前標注音,朗讀要家長簽字,課後練習要提前思考並寫下答案,對作者和背景的了解要作勾畫。總之,書上要留下預習的痕跡。並且要填寫家庭作業卡,作業卡上有家長的評價,這種細化的形式,慢慢不僅得到家長的認可,學生看到有形的成績也逐漸提高了預習的興趣。久而久之就培養了學生課前預習的好習慣。通過這個途徑,學生課前預習作業完成質量高了,課堂上學生發言也積極了,效率提高不少。

2.課堂檢測作業

當堂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是對學生聽課效果的及時反饋,因此必須緊扣教學內容和目標,所布置的問題力求針對性強,有實效。要根據所教班級學生實際,實行分層次布置作業。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好、中、差三類學生的學習差異,在對學生課堂作業的訓練中,做到內容上分層次,要求上有差異。規定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只要完成基礎題,中等學生除了完成基礎題外,還可以再做一做提高題。比如在學習古文時,積累常用文言詞是基本要求。通常學完一部分之後會有當堂練習的反饋時間。此時,我會請基礎較弱的同學回答反復強調的書本注釋有的字詞解釋,請基礎較好、聽課效率高的同學回答復雜的翻譯句子,同時再次強調翻譯的重點和要求;開放性的題目不求統一答案,讓學生各抒己見,只要有道理就充分肯定,力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當堂練習中都有收獲,都能有成就感或發現不足之處並及時彌補。

3.課後鞏固作業

課後作業是課堂的延續和補充,通過完成快樂園和練習冊上的一些基礎題和閱讀題,使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並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利於教師了解教學情,及時反思改進,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課後作業的布置要求

嚴格控製作業量,

有針對性——能針對重點、難點和不同學生布置分層作業。比如屬於小學語文基礎較弱或心理生理上有學習障礙的特殊學生,對他們的課後作業要求就不能完全與其他同學相同,即使同樣布置下去他們也無法按要求完成,於是我採用分層布置作業的方式。讓特殊學生以基礎作業如抄詞注音、背誦默寫等作業為主,輔以課內重點現代文閱讀的經典題型作為他們的課後作業,講求實效性;對他們的作文要求也稍作放放低,無論是字數還是內容,以鼓勵來讓他們盡量按要求完成。對於一般同學的作業,通常是課內外閱讀相結合,在鞏固課內知識的同時豐富其課外閱讀量,培養其閱讀能力、熟悉閱讀題型和答題方法,並以寫讀書筆記的方式來讓閱讀指導寫作。不同作業層次的設計,不但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更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4.實踐性作業

語文作業除了基本的抄詞注音、解釋詞語以及評價手冊上的相關練習之外,我還精心設計了一些實踐性作業。實踐性作業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其他方面的素養。

(1)講一講,寫一寫。把每一天學習中的有趣事情、收獲、或者是不解、不愉快

的事情回家和父母交流。父母把學生交流的感受用一句話來做評價,填寫交流卡帶回學校。我布置這項作業的目:一是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樂說願意說。二是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了解自己的孩子一天在校的喜怒哀樂,給於鼓勵和安慰,這對孩子來說很重要。三是培養親子感情。現在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忙,很少和學生交流,往往只關心孩子的學習,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對於處於困惑期的孩子來說,父母的關心和愛護至關重要。

(3)綜合性學習作業。每個單元都會有綜合性學習,我讓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展現自己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結果。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或繪制精美的小報,或查詢資料、收集圖片後製作成幻燈片,還有小組間,同桌間講故事等形式。同時根據課文內容,我還考慮了感恩的教育,在父母生日的時候唱首歌,自己製作卡片,或者幫父母做一些家務,觀察父母的反應,寫一寫感受。這些非書面形式的作業,讓學生以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學習成果,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二、及時批改、用心評價

作業的設計很重要,作業的批改和評價更重要。因為很多學生在認真完成作業之後,正滿心期待著老師的鼓勵和表揚。所以教師不僅要及時批改作業,更要用心准備作業的評價。評價應該以鼓勵性語言為主。符號上盡量少用「×」,將錯處用劃線的形式指出;作業質量特別好的,應該及時給學生發放積分卡;理解性錯誤畫個大「?」意為「多多思考,多多益善」……在實際使用中這些方法一方面加深了訂正的印象,另一方面又讓復習多了那麼點點樂趣,讓學習不再那麼枯燥,提高了學業效果。作業一定要善始善終,對於第一次就正確完成作業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於表揚和鼓勵,對於需要訂正的學生,教師一定也別忘了及時鼓勵評價,直到學生學會解決這個問題。只有這樣才會讓快生和慢生都不會喪失對作業的興趣。

講評作業是檢驗教學效果,完善教學方法的重要手段。教師在講評作業時,應該在答案要點的同時,充分展示思維的形成過程。特別是講解閱讀題時,一定要讓學生自己找到答案的出處,了解分析的過程,形成思維的習慣。在作業的講評中還應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對於後進生,我會請好學生將基礎題答案寫在黑板上,為他們學習提供條件。而對優等生,由於他們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在作業講評中掌握基本知識和答題方法的同時,讓他們從不同角度全面考慮問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在兼顧「兩頭」的同時,也要帶好中等學生,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水平,使他們得到發展。力求讓每個學生在作業講評課上都能有所得。孔子說:「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我們往往造成一種錯覺:作業講評後,學生的作業訂正好了,而且訂正得正確、清楚。教師感到很滿意,以為學生已經掌握了。實際上部分學生往往對有些習題仍一知半解,存在著認知上的"盲區"

。因此,加強作業訂正後的反思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可以讓學生知道錯誤的原因,更可以理順解題思路,積累經驗,提高思維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業的設計合理,作業的批改及時得當,作業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❻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家庭作業設計有效性

布置作業的目的,在於促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掌握並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同時也有助於教師了解自己教的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因此,作業的設計應講求有效性.那麼怎樣提高作業的有效性,我認為最重要的要從作業的設計和批改兩方面來入手.下面就我所教的小學語文學科來談一點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精心設計作業
設計什麼作業,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適時安排.課堂上、課間,只要是老師認為有必要,就可以隨時隨地的設計合理的作業.根據教學需要,我認為設計作業可以分成四種類型:課前預習作業、課堂檢測作業、課後鞏固作業、實踐性作業.每種設計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我在選擇題目時會根據它們不同的作用精心設計,以發揮它們各自的功能.
1.課前預習作業
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課前朗讀文章,學習字詞,了解文章內容,理解文章作者大概的寫作意圖是基本的預習要求,同時還要配合評價手冊自主學習的內容了解作者、作品特點及寫作背景.很多學生和家長把此項作業看作是可有可無的,有些乾脆不加理睬,而有的學生也只是匆匆將課文讀了一遍就了事了,這些做法的後果是直接導致影響課堂聽課效率.為了避免使課前預習作業流於形式,我將此項課前作業要求具體細化,字詞要提前標注音,朗讀要家長簽字,課後練習要提前思考並寫下答案,對作者和背景的了解要作勾畫.總之,書上要留下預習的痕跡.並且要填寫家庭作業卡,作業卡上有家長的評價,這種細化的形式,慢慢不僅得到家長的認可,學生看到有形的成績也逐漸提高了預習的興趣.久而久之就培養了學生課前預習的好習慣.通過這個途徑,學生課前預習作業完成質量高了,課堂上學生發言也積極了,效率提高不少.

❼ 談怎樣有效性提升小學語文作業的質量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後作業的有效性
作業是鞏固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如何改善語文作業布置的不足,提高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是我們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重要途徑。
杜威認為,最有價值的作業有三個特徵:「所設計的作業是最適合於兒童的發展階段的;為了准備行使成人的社會職責,所設計的作業對未來的前途是最有希望的;同時,所設計的作業對形成敏銳的觀察習慣和連續推理的習慣,具有最大限度的影響力。
而當前我們最為關注的焦點問題正是學生學業負擔過重。作為培養人的教育事業,在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方面還得承擔起保證教育質量這一不可推卸的責任。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在小學語文作業有效性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尤為重要,目的就是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育質量。
下面是我將談談關於如何提高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幾點思考和做法:
一、作業類型
我把作業分成三種類型:課前練習、課堂練習、課後練習。每種練習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我在選擇題目時會根據它們不同的作用精心設計,以發揮它們各自的功能。
(一)課前作業:
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課前朗讀文章,學習字詞,了解文章內容是基本的預習要求,曾經一些學生將此項作業看作是可有可無的,而不做課前預習作業的結果是直接導致影響課堂聽課效率。因此,本人將此項課前作業要求具體細化,字詞要提前注音圈畫,朗讀要家長簽字,課後練習要提前思考並寫下答案。總之,書上要留下預習的痕跡。
(二)課堂作業:
課堂作業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是對學生聽課效果的及時反饋,因此必須緊扣教學內容和目標,所布置的問題力求針對性強,有實效。要根據所教班級學生實際,實行分層次布置作業。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好、中、差三類學生的學習差異,在對學生課堂作業的訓練中,做到內容上分層次,要求上有差異。規定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只要完成基礎題,中等學生除了完成基礎題外,還可以再做一做提高題。開放性的題目不求統一答案,讓學生各抒己見,只要有道理就充分肯定,力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當堂練習中都有收獲,都能有成就感或發現不足之處並及時彌補。
(三)課後作業:
課後作業是課堂的延續和補充,它通過完成一定數量的習題,使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並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利於教師了解學情,及時反思改進,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二、作業的布置
課後作業的布置要求嚴格控製作業量,有針對性——能針對重點、難點和不同學生布置分層作業。比如:
(一)作業量的分層。作業量的分層是指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和對其發展要求的不同進行增減。對於學習能力強、智力發展好、知識掌握較快的學生可減少作業量;對於學習態度不夠認真、知識掌握不夠牢固的學生,應適當增加作業量。這樣,可以讓學有餘力的學生獲取自由發展的時間,一般學生也能得到充分練習,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促進其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二)作業難度的分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層次差異把作業設計成難度不同的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從而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較好地參與作業,享受到做作業主人的快樂。如在學了《我們的民族小學》一課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
(1)摘抄本課生字各三個,詞語兩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
(3)你也試著模仿課文,續寫兩句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
這樣的作業布置由易到難、由簡到繁,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既可滿足優等生的要求,又可使中下等生練有所得,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三)作業選擇的自主性。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彼此有不同的學習優勢,也有不盡相同的興趣。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設計多樣化的作業類型,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還能提高作業的針對性,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師圍繞某一內容,針對某一目的設計幾個題目,學生選做,如教學《小攝影師》後,面對剛從低段跨入中段的學生,想讓他們有效理解生字新詞並加以鞏固運用,我設計了以下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並朗讀《詞語手冊》中詞語的解釋;
(2)生字組詞;
(3)詞語造句;
(4)用其中的幾個詞語寫一段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來自選題目。能提高他們的不少的積極性,也實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讓特殊學生以基礎作業如抄詞注音、背誦默寫等作業為主,輔以課內重點現代文閱讀的經典題型作為他們的課後作業,講求實效性;對他們的作文要求也稍作放放低,無論是字數還是內容,以鼓勵來讓他們盡量按要求完成。對於一般同學的作業,通常是課內外閱讀相結合,在鞏固課內知識的同時豐富其課外閱讀量,培養其閱讀能力、熟悉閱讀題型和答題方法。不同作業層次的設計,不但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更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作業的批改及講評
作業的有效性不僅體現在作業的布置上,更體現在作業的批改反饋上,只有進行有效的批改反饋才能實現作業布置的價值,才能為一下次的布置奠定基礎和設立方向。
作業批改分三種情況:教師批、學生批、集體訂正。
(一)教師批。這里指的是教師只批不改,而且盡量做到面批。對於《課堂作業本》教師必須全批,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了解每一個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從而調整課堂教學,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和練習。而補充作業也需要教師全批,以了解採取措施後學生是否有進步或對新知是否能達到舉一反三。
(二)學生批或集體訂正。採用這兩種形式批的作業一般是家庭作業或課後常規訓練。這些作業屬於鞏固作業,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批或集體訂正。另外,學生錯題改正後也可以採用學生批的形式。負責批作業的學生要經過教師培訓。如:教師給小助手面批,講清批改要求和每題的做法,如果有錯,還要幫助分析錯誤原因。
講評作業是檢驗教學效果,完善教學方法的重要手段。我們要摒棄只重作業結果不求作業實效,要運用各種手段,充分展示知識的形成、發展、應用的過程,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總之,作業過程是一個有機的系統,習題的選擇、布置的形式、作業的批改、反饋的策略等,要想提高作業的有效性,必須改變我們的教學觀和作業觀,去研究、推敲每一個環節,真正去思考教育,把學生當成是正在形成的人去對待與研究,只有盡可能地優化每一個環節,才能真正提高作業的有效性,既符合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又可以實現人人參與,各有所得各有所獲。這樣既能鞏固基礎又能培養出高分高能的學生。因此作業的有效性設計還有待於我們進一步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去研究去探討去完善。

❽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業的有效性

布置作業的目的,在於促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掌握並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同時也有助於教師了解自己教的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因此,作業的設計應講求有效性。那麼怎樣提高作業的有效性,我認為最重要的要從作業的設計和批改兩方面來入手。下面就我所教的小學語文學科來談一點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精心設計作業
設計什麼作業,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適時安排。課堂上、課間,只要是老師認為有必要,就可以隨時隨地的設計合理的作業。根據教學需要,我認為設計作業可以分成四種類型:課前預習作業、課堂檢測作業、課後鞏固作業、實踐性作業。每種設計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我在選擇題目時會根據它們不同的作用精心設計,以發揮它們各自的功能。
1.課前預習作業
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課前朗讀文章,學習字詞,了解文章內容,理解文章作者大概的寫作意圖是基本的預習要求,同時還要配合評價手冊自主學習的內容了解作者、作品特點及寫作背景。很多學生和家長把此項作業看作是可有可無的,有些乾脆不加理睬,而有的學生也只是匆匆將課文讀了一遍就了事了,這些做法的後果是直接導致影響課堂聽課效率。為了避免使課前預習作業流於形式,我將此項課前作業要求具體細化,字詞要提前標注音,朗讀要家長簽字,課後練習要提前思考並寫下答案,對作者和背景的了解要作勾畫。總之,書上要留下預習的痕跡。並且要填寫家庭作業卡,作業卡上有家長的評價,這種細化的形式,慢慢不僅得到家長的認可,學生看到有形的成績也逐漸提高了預習的興趣。久而久之就培養了學生課前預習的好習慣。通過這個途徑,學生課前預習作業完成質量高了,課堂上學生發言也積極了,效率提高不少。
2.課堂檢測作業
當堂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是對學生聽課效果的及時反饋,因此必須緊扣教學內容和目標,所布置的問題力求針對性強,有實效。要根據所教班級學生實際,實行分層次布置作業。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好、中、差三類學生的學習差異,在對學生課堂作業的訓練中,做到內容上分層次,要求上有差異。規定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只要完成基礎題,中等學生除了完成基礎題外,還可以再做一做提高題。比如在學習古文時,積累常用文言詞是基本要求。通常學完一部分之後會有當堂練習的反饋時間。此時,我會請基礎較弱的同學回答反復強調的書本注釋有的字詞解釋,請基礎較好、聽課效率高的同學回答復雜的翻譯句子,同時再次強調翻譯的重點和要求;開放性的題目不求統一答案,讓學生各抒己見,只要有道理就充分肯定,力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當堂練習中都有收獲,都能有成就感或發現不足之處並及時彌補。
3.課後鞏固作業
課後作業是課堂的延續和補充,通過完成快樂園和練習冊上的一些基礎題和閱讀題,使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並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利於教師了解教學情,及時反思改進,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課後作業的布置要求
嚴格控製作業量,
有針對性——能針對重點、難點和不同學生布置分層作業。比如屬於小學語文基礎較弱或心理生理上有學習障礙的特殊學生,對他們的課後作業要求就不能完全與其他同學相同,即使同樣布置下去他們也無法按要求完成,於是我採用分層布置作業的方式。讓特殊學生以基礎作業如抄詞注音、背誦默寫等作業為主,輔以課內重點現代文閱讀的經典題型作為他們的課後作業,講求實效性;對他們的作文要求也稍作放放低,無論是字數還是內容,以鼓勵來讓他們盡量按要求完成。對於一般同學的作業,通常是課內外閱讀相結合,在鞏固課內知識的同時豐富其課外閱讀量,培養其閱讀能力、熟悉閱讀題型和答題方法,並以寫讀書筆記的方式來讓閱讀指導寫作。不同作業層次的設計,不但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更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4.實踐性作業
語文作業除了基本的抄詞注音、解釋詞語以及評價手冊上的相關練習之外,我還精心設計了一些實踐性作業。實踐性作業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其他方面的素養。
(1)講一講,寫一寫。把每一天學習中的有趣事情、收獲、或者是不解、不愉快
的事情回家和父母交流。父母把學生交流的感受用一句話來做評價,填寫交流卡帶回學校。我布置這項作業的目:一是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樂說願意說。二是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了解自己的孩子一天在校的喜怒哀樂,給於鼓勵和安慰,這對孩子來說很重要。三是培養親子感情。現在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忙,很少和學生交流,往往只關心孩子的學習,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對於處於困惑期的孩子來說,父母的關心和愛護至關重要。
(3)綜合性學習作業。每個單元都會有綜合性學習,我讓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展現自己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結果。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或繪制精美的小報,或查詢資料、收集圖片後製作成幻燈片,還有小組間,同桌間講故事等形式。同時根據課文內容,我還考慮了感恩的教育,在父母生日的時候唱首歌,自己製作卡片,或者幫父母做一些家務,觀察父母的反應,寫一寫感受。這些非書面形式的作業,讓學生以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學習成果,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二、及時批改、用心評價
作業的設計很重要,作業的批改和評價更重要。因為很多學生在認真完成作業之後,正滿心期待著老師的鼓勵和表揚。所以教師不僅要及時批改作業,更要用心准備作業的評價。評價應該以鼓勵性語言為主。符號上盡量少用「×」,將錯處用劃線的形式指出;作業質量特別好的,應該及時給學生發放積分卡;理解性錯誤畫個大「?」意為「多多思考,多多益善」……在實際使用中這些方法一方面加深了訂正的印象,另一方面又讓復習多了那麼點點樂趣,讓學習不再那麼枯燥,提高了學業效果。作業一定要善始善終,對於第一次就正確完成作業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於表揚和鼓勵,對於需要訂正的學生,教師一定也別忘了及時鼓勵評價,直到學生學會解決這個問題。只有這樣才會讓快生和慢生都不會喪失對作業的興趣。
講評作業是檢驗教學效果,完善教學方法的重要手段。教師在講評作業時,應該在答案要點的同時,充分展示思維的形成過程。特別是講解閱讀題時,一定要讓學生自己找到答案的出處,了解分析的過程,形成思維的習慣。在作業的講評中還應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對於後進生,我會請好學生將基礎題答案寫在黑板上,為他們學習提供條件。而對優等生,由於他們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在作業講評中掌握基本知識和答題方法的同時,讓他們從不同角度全面考慮問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在兼顧「兩頭」的同時,也要帶好中等學生,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水平,使他們得到發展。力求讓每個學生在作業講評課上都能有所得。孔子說:「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我們往往造成一種錯覺:作業講評後,學生的作業訂正好了,而且訂正得正確、清楚。教師感到很滿意,以為學生已經掌握了。實際上部分學生往往對有些習題仍一知半解,存在著認知上的"盲區"
。因此,加強作業訂正後的反思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可以讓學生知道錯誤的原因,更可以理順解題思路,積累經驗,提高思維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業的設計合理,作業的批改及時得當,作業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❾ 如何讓提高小學語文課堂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首先是教師觀念的轉變。 新課程觀明確提出:教師是課程的管理者,同時又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現代教學理念更加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然而,當前的教育模式在運行之中仍然有應試教育的影子。不少教師的教學行為過多的抱住課本,將教學囿於斗室之內,學生的視野十分狹窄。教師必須重視疏導,更新觀念,明確語文作業是語文課堂的有益補充和延伸,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搖籃,不能把學生綁縛在死記硬背上。
(一) 作業設計要重視開放性
1、語文學科是最具開放性的,因此,我們在設計作業時,要立足課本,著眼課外,放眼社會,放在社會生活這個大環境中,充分利用語文課外資源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1)、是作業內容要開放,既可以與教材內容相聯系,也可以與學生生活相結合,還可以與社會活動"接軌",題材廣泛,思路要開闊,要讓學生有"自由馳騁"的餘地。
(2)、是作業形式要開放,或摘或錄,或寫或畫,或唱或演,或講或說,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和表達的需要選擇。
(3)、是完成作業的方法要開放。查閱、訪問、調查、實踐……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完成,甚至可以請家長、老師來共同完成。
(4)、是完成作業的時間要機動靈活,有的可以一兩天完成,有的可以一周內完成,,有的還可以一月內完成,甚至可以一個學期完成。
(5)、是檢查評估作業的方式要開放,檢查型的、匯報型的、展示型的、交流型的、評比型的……應樣樣俱全;評估的過程也是學生互相啟發,互相學習,共同合作,共同提高的過程。
十個指頭有長短,學生存在著層次差異,只有開放作業不搞一刀切,才能使各種學生盡所"知"完成作業,"各盡所能"做好作業,才能保證展示在教師眼前的作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2、開放性家庭作業的類型
(1)、選擇型。根據班級學生的差異,設計適合不同基礎學生需要的多層次作業,供學生自主選擇,使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後進生吃得消。
(2)、擴展型。為了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教師根據教學需要,設計出與教學目標有關的擴展型作業。
(3)、合作型。通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合作來完成某項作業。例如,為了訓練學生的感情朗讀,在教完《北京,2008》後,我設計了一道家長與學生在分組確定研究課題基礎上合作完成的作業題:家長與學生共讀課文,收集關於奧運會歷史、常識、金牌榜以及北京申奧的歷程和北京2008年奧運的規劃;
(4)、實踐型。主要指讀寫背以外的調查、訪問、觀察、實驗、參觀、製作等活動性作業。例如,為了寫好《家鄉環境的調查報告》一文,我就布置學生先上網查資料,多種手段的調查訪問,參觀,然後以論文的形式以組為單位寫出調查報告。
(二)、作業設計要講究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激發求知的慾望,促進思維的活躍,保持學習的持久。因此,"自主作業"的設計首先要有趣味性,要能"吊起"學生的胃口,使學生一看作業的內容就有勁,就想躍躍欲試,這樣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漲,作業的質量還愁沒保證?

為此我設計了以下一些作業:
1、朗讀作業
要求學生在家每天要堅持練習幾分鍾的朗讀。通過這種練習,既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持之以恆把事情做好的良好品質。
2、畫畫作業
特別是在一些學習寫景或者語文時間活動中採用,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增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同時也充分發揮了學生想像設計的能力和繪畫的能力。
3、手工作業
動手做小製作和小實驗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技能,而且還有利於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在學習一些科學性較強的課文時,都可以布置小製作和小實驗的作業。
4、想像作業
想像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學生學習的創造性。新大綱指出:「要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像和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因此,在布置家庭作業時,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注重布置相應的想像寫活的練習,以拓展學生想像的空間,增強和豐富他們的想像力,進而促進學性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如在學習《田忌賽馬》。這樣的想像作業,學生有常做常新之感,所以完成作業的積極性都非常高。
5、表演作業
對於故事情節性較強或場面描寫具有較強動作性的課文,可以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親自演一演。課文必須以童話、寓言故事為主,通過分角色表演,使學生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
(三)、作業設計要注意實踐性
新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因此,作業設計還應注意實踐性,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直接的經驗,取得第一手資料,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實現認識的第二次飛躍,把獲得的知識和經驗用於實踐,在實踐中運用知識,"盤活"知識,通過實踐使之再學習,再探索,再提高。
在設計作業時,我們要做到"三"結合:一要結合家庭生活,讓家長提供語文實踐的機會,如給家長當"秘書",為家長寫家庭檔案,記經濟收支帳,寫書信,寫自家農副產品廣告,寫春聯等;二是要結合所學教材,設計作業,可以繪畫,可以實驗,可以製作,可以查閱收集等;三是要結合社會生活。社會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可以讓學生模仿商人推銷產品,可以組織學生為商家草擬廣告,可以為某條街道找錯別字,可以做一些社會調查,在重大節日來臨時,布置一些可操作性的題目,如傳統端午節來臨時,可以動手包粽子,做香囊,搜集詩、辦手抄報等,這樣讓學生的手、眼、腦等多種感官協同活動,學生就會樂於寫,也能學得生動活潑。
(四)、作業設計要追求人文性
新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課文課程應重視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因此,我們在作業設計時應考慮作業的人文性,力求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既能增長知識,又能陶冶情操。現今語文課本中,有不少偉人的故事,這些既是學生閱讀寫作的名篇,也是學生做人的鏡子。我們可以設計《尋找名人的足跡》,製作《名人錄》等活動,讓學生收集偉人、名人、英雄的故事、圖片、個人簡介,還可以以"小報、班會"的形式"話英雄,贊名人",這樣,就能從榜樣身上汲取力量,得到鼓舞,找到人生道路上前進的"路標",又能提高語文綜合能力。
(五)、作業設計還要考慮可行性
從學生調查中發現,學生完成自主性作業還存在著一些困難,有的受條件限制,有的受能力限制,有的受環境限制,因此,我們在設計作業時,應充分考慮到它的可行性,設計一些鋪墊性作業,設計一些分層作業,提供一些資料,指導一些方法,盡可能化解作業中碰到的困難,讓人人都能有效地完成作業,人人鍛煉能力。

❿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家庭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布置作業的目的,在於促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掌握並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同時也有助於教師了解自己教的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因此,作業的設計應講求有效性.那麼怎樣提高作業的有效性,我認為最重要的要從作業的設計和批改兩方面來入手.下面就我所教的小學語文學科來談一點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精心設計作業
設計什麼作業,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適時安排.課堂上、課間,只要是老師認為有必要,就可以隨時隨地的設計合理的作業.根據教學需要,我認為設計作業可以分成四種類型:課前預習作業、課堂檢測作業、課後鞏固作業、實踐性作業.每種設計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我在選擇題目時會根據它們不同的作用精心設計,以發揮它們各自的功能.
1.課前預習作業
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課前朗讀文章,學習字詞,了解文章內容,理解文章作者大概的寫作意圖是基本的預習要求,同時還要配合評價手冊自主學習的內容了解作者、作品特點及寫作背景.很多學生和家長把此項作業看作是可有可無的,有些乾脆不加理睬,而有的學生也只是匆匆將課文讀了一遍就了事了,這些做法的後果是直接導致影響課堂聽課效率.為了避免使課前預習作業流於形式,我將此項課前作業要求具體細化,字詞要提前標注音,朗讀要家長簽字,課後練習要提前思考並寫下答案,對作者和背景的了解要作勾畫.總之,書上要留下預習的痕跡.並且要填寫家庭作業卡,作業卡上有家長的評價,這種細化的形式,慢慢不僅得到家長的認可,學生看到有形的成績也逐漸提高了預習的興趣.久而久之就培養了學生課前預習的好習慣.通過這個途徑,學生課前預習作業完成質量高了,課堂上學生發言也積極了,效率提高不少.
2.課堂檢測作業
當堂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是對學生聽課效果的及時反饋,因此必須緊扣教學內容和目標,所布置的問題力求針對性強,有實效.要根據所教班級學生實際,實行分層次布置作業.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好、中、差三類學生的學習差異,在對學生課堂作業的訓練中,做到內容上分層次,要求上有差異.規定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只要完成基礎題,中等學生除了完成基礎題外,還可以再做一做提高題.比如在學習古文時,積累常用文言詞是基本要求.通常學完一部分之後會有當堂練習的反饋時間.此時,我會請基礎較弱的同學回答反復強調的書本注釋有的字詞解釋,請基礎較好、聽課效率高的同學回答復雜的翻譯句子,同時再次強調翻譯的重點和要求;開放性的題目不求統一答案,讓學生各抒己見,只要有道理就充分肯定,力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當堂練習中都有收獲,都能有成就感或發現不足之處並及時彌補.
3.課後鞏固作業
課後作業是課堂的延續和補充,通過完成快樂園和練習冊上的一些基礎題和閱讀題,使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並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利於教師了解教學情,及時反思改進,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課後作業的布置要求
嚴格控製作業量,
有針對性——能針對重點、難點和不同學生布置分層作業.比如屬於小學語文基礎較弱或心理生理上有學習障礙的特殊學生,對他們的課後作業要求就不能完全與其他同學相同,即使同樣布置下去他們也無法按要求完成,於是我採用分層布置作業的方式.讓特殊學生以基礎作業如抄詞注音、背誦默寫等作業為主,輔以課內重點現代文閱讀的經典題型作為他們的課後作業,講求實效性;對他們的作文要求也稍作放放低,無論是字數還是內容,以鼓勵來讓他們盡量按要求完成.對於一般同學的作業,通常是課內外閱讀相結合,在鞏固課內知識的同時豐富其課外閱讀量,培養其閱讀能力、熟悉閱讀題型和答題方法,並以寫讀書筆記的方式來讓閱讀指導寫作.不同作業層次的設計,不但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更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4.實踐性作業
語文作業除了基本的抄詞注音、解釋詞語以及評價手冊上的相關練習之外,我還精心設計了一些實踐性作業.實踐性作業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其他方面的素養.
(1)講一講,寫一寫.把每一天學習中的有趣事情、收獲、或者是不解、不愉快
的事情回家和父母交流.父母把學生交流的感受用一句話來做評價,填寫交流卡帶回學校.我布置這項作業的目:一是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樂說願意說.二是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了解自己的孩子一天在校的喜怒哀樂,給於鼓勵和安慰,這對孩子來說很重要.三是培養親子感情.現在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忙,很少和學生交流,往往只關心孩子的學習,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對於處於困惑期的孩子來說,父母的關心和愛護至關重要.
(3)綜合性學習作業.每個單元都會有綜合性學習,我讓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展現自己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結果.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或繪制精美的小報,或查詢資料、收集圖片後製作成幻燈片,還有小組間,

閱讀全文

與談小學語文有效性作業設計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