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准》在教學建議中提到「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溝通課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會等教學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我在語文學習活動中,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四突出」為教學理念:即突出活動過程,啟發自主參與;突出語文知識的整合應用,體現師生的合作創新;突出實踐體驗,協調發展;突出「校本課程就在身邊」的活動過程與策略,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呈現學習的過程與結果。具體做法如下:
1 將口語交際、習作融於活動中 , 開展綜合性學習
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訓練要求,綜合性學習的過程就是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過程。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的不同,把聽說讀寫巧妙地融合到活動中。例如以「我愛家鄉」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我設計了如下幾個活動內容:(1)了解家鄉的歷史 請學生當一回小記者,采訪有關人士或咨詢周圍人,了解家鄉的風土人情、名優特產。(2)聽爺爺、奶奶講那過去的故事了解他們兒時的生活經歷。以日記的形式寫一篇「我和爺爺奶奶比童年」的小練筆。(3)利用口語交際以「濃濃的鄉情」為交流內容,把自己收集的所見、所聞、所感和其他同學交流。在牡丹江的旅遊文化節期間,我組織學生開展了「我為客人做導游」等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通過上述活動的開展,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與口語交際及寫作知識整合於綜合性學習之中,注重了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優化.,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書本,在生活中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學會學習,較好地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2 提倡課外專題性閱讀,開展綜合性學習
蘇霍姆林斯基說:「會不會閱讀,決定著一個人的智力發展。」書籍是人類永恆的精神食糧,古今中外的大家,無不從閱讀中汲取營養。 在綜合性學習中,我們可以突破課時的局限、教室空間的束縛以及教材的拘囿,開設一些適合學生課外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拓展學生的學習資源。在「我愛閱讀」為專題的綜合性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在閱讀中引領學生能夠結合學習和生活實際習得一些讀書和習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閱讀的重要意義,激起閱讀的興趣。為此,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思路:(1)圍繞一個小主題確定閱讀內容,如英雄成長的故事、科學家的故事、科普讀物等,讓學生和好書交朋友。一段時間按學生的讀書進程安排一個小專題內容,在班級中營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2)引導學生搜集名人讀書故事(或讀書名言),與愛讀書的人交流讀書體會。(3)去圖書館或書店了解圖書的種類,給自己的圖書歸類並做書目。(4)找一本喜歡的書閱讀,作摘抄或填寫閱讀記錄卡。(5)結合口語交際引導全班同學就感興趣的一個話題展開深入交流,利用交流平台交流讀書樂趣的體會和學到的讀書方法。
重點以探究「讀書方法」為線索,以「課外自由閱讀喜愛的書」為載體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及對漢語言文字的熱愛,指導學生自由閱讀課外書,找到喜歡的書目和讀書方法匯報交流.引導學生在談古論今中,激發讀書興趣。
通過這樣一系列的課內課外綜合性活動的進行,加強了教材的整合和課內外的結合,把讀與悟、讀與寫,讀書與活動有機地結合到一起。學生對閱讀充滿了興趣,使閱讀成為學習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也是對《課程標准》中提出的「要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的具體實踐。
3 倡導合作學習方式 , 開展綜合性活動
合作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是學生個體學習的有效補充和有力延伸。綜合性學習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合作學習有利於學生主動深入地解決問題,增加學習的信息量。提供學生交流情感,展示個性的機會。「遨遊漢字王國」的綜合性學習,改變了以往單一的教材編排,突破了以課文為主體的單元結構。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特別是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這也是學生第一次開展較長時間的綜合性學習,為保證活動的效果,我安排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活動內容:(1)活動前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和制定計劃。活動結束後,以小組展示和交流活動成果。(2)舉行猜字謎游戲。各小組自選內容,同時開展不同的活動。如第一小組猜字謎,第二小組搜集歇後語,第三小組搜集帶諧音的笑話,第四小組了解漢字的來源。由於各小組學習任務的不同,教師要及時進行具體的指導和幫助,要求小組明確分工,每個成員都有具體的任務。(3)以小組為單位開成果匯報會,共享學習成果。可以說,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增強了團結合作的思想意識。在交流評價中,促進了情感的提升,也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4 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開展綜合性活動。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習資源與實踐機會和生活緊密相關。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就是生活。」。藉助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開展綜合性學習,可以使學生生活的空間是學語文、用語文,提高學生語文實踐能力。我在綜合性學習中努力體現語文的綜合實踐活動,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社會教育資源,開展扎實有效地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機會。在各種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指導學生在學校開展演講、辦手抄報、演課本劇等活動。在節假日,提倡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外出旅遊,進行參觀訪問。組織學生深入社區、家庭做調查采訪,學寫簡單的調查報告等。通過讓學生接觸大自然,深入社會實踐,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開放了語文課程。在「節約用水,愛護我們的家園」活動中,讓學生寫倡議書,設計公益廣告詞等一系列活動,體現語文學習與社會實踐的結合。同時也達到了「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的效果。可以說生活的空間有多大,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空間就有多大。
綜合性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標准注重學生對學習能力的培養,而語文綜合性學習正是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它重在學科內外的聯系,重在學習過程,較好地整合了知識與能力,尤其是有利於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收集、搜集信息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互助合作和團隊精神等.它將課堂的學習在實際生活中得以實踐,也真正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特點。開展綜合性學習,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意義深遠。廣大教師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使他們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在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
2. 小學語文多思教學的實踐研究學生學案設計怎麼寫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標准》的要求。(專屬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3. 怎樣對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內容做研究
語文教學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開發一個無限廣闊的語文學習天地,從而使學生能自主地、合作地、探究地學習語文,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筆者從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以來,認為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如下幾點看法。一、要轉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地位傳統的教學觀念是,我教你學和我要你學,老師根據教學大綱所提的內容,課堂採用「滿堂灌」這種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與之相應的考試手段,利用題目來檢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程度,這種教學觀念和模式顯然不符合現代教育的新理念,不符合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思想。在思維發展的道路上,則局限於課本和老師規定的范圍,束博了學生的思維,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樂意學習,積極主動地學習。老師不是如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全部交給學生,而是幫助學生如何自己去學習,去獲取知識,要交給學生一把開啟獲取知識大門的鑰匙。二、要轉變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方式二千多年前的我國教育家孔子早就主張學在前,教在後,先學後教。因此,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我們應該在課堂上,首先就要應該改變原來那種教師教,學生學,教師唱獨角戲的方式,把時間留給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應該注重發現學生學不會的地方,鼓勵學生之間開展積極的討論,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其次是確定學習的目標,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習目標明確、具體,學生就可以圍繞目標自己動口、動手、動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教師則引導學生通過自學、思考、討論、合作等方法,完成由感性熟悉向理性熟悉的轉化。第三,教師要重視學法指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由於學生知識少,生活閱歷淺,思維發展尚未成熟,所以,我們當老師的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的指導,讓學生由「想學」到「會學」。把握正確的自學法,並逐步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這樣學生的自學能力自然就會提高。我們作為一名教師,對學生而言,課堂,不僅是我們授課的教室,也是整個社會環境縮影,我們不僅要在教室里交給學生知識,還要交給學生如何做人,如何生存。如何求知。再者,我們教學方式的轉變還是要根據教材內容,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因材施教,要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知識水平進行分層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三、要轉變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教師是權威,學生處於絕對服從的地位。體現在教學中教師重在研究自己如何傳授知識,很少考慮到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學生愛不愛學,能不能學,接受能力差異等這些因素教師很少考慮。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改變舊的師生關系,建立和諧的、平等的師生關系。(1)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激發思維。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一節課四十分鍾不可能完成處於學習狀態,而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開發創造思維,無疑少不了引入游戲。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知識,把學習當成樂事。在這種情況下,教學效果會有很大的提高。比如課前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中預習課文,使知識得到鞏固與積累。同時喚起他們學習的需要,使其進入積極主動的狀態,為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准備。如生字卡片傳遞,既是對字的認識與鞏固,又是對詞語的積累。積極主動學習新知識,這樣的游戲多於生字的認、寫學習中。如猜字謎,拼裝部件成字等游戲。讓孩子樂於學習,游戲與教學。讓孩子在快樂中掌握知識,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2)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如在識字教學中,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自主加拼音、組詞,課前預習就要解決一些問題。用查字典、查資料或詢問做提前預習,給學生心靈放飛的自由,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調動起來,學習潛力就充分發揮,就會內化為他們自己的一種體驗,這種體驗會升華為一種學習新知識的動力。從識字這個角度來說,就轉化為新課標提出的「主動識字的願望」,「濃厚的興趣」進而逐步「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作為教師,我們的教學宗旨就是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主動,學得有創意,激發興趣,加強合作意識,一幫一互動,定期進行檢查,落實合作情況。對合作好的小組進行獎勵,進而為在課堂上多人小組合作打下基礎。同時,合作交流學習也能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和協作精神。因此,教師如果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知識,徹底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充分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讓孩子真正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使學生擁有自由的空間、民主的精神,平等的對話,心靈的撞擊以及成長的體驗,探索的追求,豐富的生活,未來的憧憬。讓學生享受教育,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以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游戲化教學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
5. 如何將游戲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
小學生階段年齡還是較小,太過繁瑣的文字沒有語言,會讓他感到無趣,或者聽專著就屬沒有耐心,心理上的原因就會開始走神不認真聽,覺得上語文課非常無趣。老師可以課上開始之前挪用一點課余時間時間。讓大家放鬆,讓他們背背詩,或者唱一些詩歌,隨後上課,再讓他們興奮起來,漸漸進入狀態。適當的開頭,留下點懸念,或者文章,先讓學生們遐想一下例如「你們覺得怎麼樣的景物美麗呢?」「如果可以,你希望去哪個地方?」「你的看法是什麼?」帶動學生的想法與思維,讓大家輕松歡樂的融入進去。小學生的思想都是單純的,但是他們也有探究和好奇的心理,促使著他們一步步往前走,讓他們積極的說出心中的想法,這樣也能提高課堂效率,一個和諧的氛圍就不知不覺的引入了進去。
6.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正確運用游戲教學法
小學生受年齡的限制,自製能力與自主能力都不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肩負著有效組織課堂教學的重任。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游戲教學法,需要老師做好以下工作。 1.老師要能夠有效掌握課堂游戲
7.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實踐研究怎麼寫立項書
1、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漢字的諧音體會漢字的神奇和有趣,猜兩個字、網路等去搜集、有趣。 3,是「汗」,就成了「告」。意會法要求猜謎的人根據謎面的意思去聯想:組合法,體會漢字的有趣。加深學生的記憶。組合法是根據謎面的暗示。比如,天上雙雁飛」、歇後語、通過了解漢字的起源和發展變化。象形法是把漢字的筆畫比擬成事物,加上河邊上的三點水,感受漢字的有趣、在教學中讓學生搜集或編寫字謎。蜻蜓是細細長長的。這種方法既能激發學生對字謎產生濃厚的興趣。漢字不光神奇,激發他們去了解漢字的興趣,蘊含著豐富的文化。 2。通過讓學生認識猜字謎的方法。一個個漢字就像一群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紙上玩笑嬉戲。比如,湊成一個字,小城藏在大城中」,兩個翅膀一個頭,把字的筆畫或部件作加減,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工具書,歇後語是比較常見的,開展猜字謎活動,天的上面是一橫,像個「千」字,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首先老師要讓學生明白猜字謎主要有三種方法。雙雁像「從」,有古詩:「河邊一蜻蜓。漢字諧音的表現形式很多,又能展現漢字的趣味性、象形法和意會法。例如為了讓學生認識「回」字:「一口咬掉牛尾巴」、對聯等。「口」把「牛」的尾巴咬掉了,老師可以通過編字謎「四四方方兩座城,猜這種字謎需要觀察力和想像力,因此讓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以及發展變化十分必要的,合起來成了「叢」,還有著悠久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