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發布時間:2020-12-20 04:28:15

1.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個特點

如何盡快地使學生把握良好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果呢,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
1.突出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
在閱讀教學中,基本的對話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但是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而不是我們教師。教師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會閱讀。所以要從各方面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必須要形成發展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為創造性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與眾不同,有創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須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發揮。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的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一年級上閱讀課文時,只要求孩子藉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就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二年級時,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准確地讀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准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三年級時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台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至理解全篇內容。
2.注意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和練習
重點進行基本功練習。指導學生用普通話朗讀,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的語調語氣、停頓及表情等,開展個人朗讀表演,師生共同評價活動,激勵學生表現自我,積極參與朗讀活動,體驗朗讀樂趣,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標准。利用抒情性課文,練習學生感情朗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例如《懷念母親》指導學生讀出作者對兩個母親的懷念,從而教育學生感受母愛,愛自己的媽媽,上升到愛偉大的祖國。《桂林山水》,指導學生讀出表現桂林山水特點的語句,讀出作者對其山水的贊美和喜愛之情。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又如,《白楊樹》、《窮人》等含對話的課文,讀中引導學生讀好對話,分角色朗讀,引發學生朗讀熱情,優化朗讀練習,重點指導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把握角色的思想感情,學生具體形象地感知了各種動物的不同本領。讓學生更充分的時間嘗試合作、享受成功。教師退居一旁,牽引、點睛,教者、學者的角色都由孩子們擔當,營造出一派濃濃的生生互動的學習氣氛。
3.注重激發學生的閱讀思維
恩格斯曾經說過:思維著的精神是人類最美麗的花朵。教師作為園丁,有責任澆灌這最美麗的花朵。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是我們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從閱讀心理看,閱讀是期待產生,期待實現,同時產生新的期待這樣一個不斷推進的心理矛盾運動過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從接受到讀物的第一個信息時,他的閱讀思維活動就啟動了。他要對這個信息進行詢問、作出猜測、產生期待。正是這種詢問、猜測、期待,成為閱讀活動得以自主、自由進行的內驅力。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被感動。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的煽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慾望,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帶頭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倍加珍視和把握學生情感活動的脈搏,使其隨著閱讀過程的推進得到強化。小學生還處於兒童時期,其感情總是處於運動的狀態,他們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開始轉向課文本身的語言,老師應從學生的面部表情、朗讀的聲調、發言的措辭,敏銳地覺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學生心頭涌動。教師要適時牽住學生的情感紐帶,引導他們去感受、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必然會漸漸地涌動起來。如教學《月光曲》中描寫《月光曲》的內容時,通過圖片、音樂引導學生進入《月光曲》的意境,從而進行感悟、欣賞,再從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走進茅屋彈奏--即興創作的情感變化中找出貝多芬創作的靈感和激情,使學生用整個心靈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感受音樂家貝多芬高超的琴技與高尚的品質,馳而神往,激起孩子極大的興趣,撥動他們的心弦。
4.注意讀寫結合
讀寫結合,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大規律。讀可豐富詞彙、積累語言,為寫奠定基礎;反之,寫對讀又有促進作用,能提高讀的自覺性、積極性,能提高讀的質量。為此,每學期,我都要求學生做一定數量的讀書筆記,摘錄課外閱讀中自己喜歡的詞、句、斷,甚至篇。同時指導學生出黑板報、手抄報,要求主題突出,內容豐富,這就勢必讓學生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廣泛地收集所需要的

2.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的重要性是什麼

小學階段重在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七中讀很重要,既要抓好學生的課本中文本,也要多讀課外書籍,即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3. 文學之本閱讀教學的意義是什麼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閱讀教學就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閱讀就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學會讀書,學會理解: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能力,提高學生感受、理解、欣賞的能力,使學生具備終身的能力。閱讀教學的重點就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感悟,要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 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從學生、教材的實際出發,把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和指導學生閱讀方法有機結合,是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中的學法滲透主要落實在傳授閱讀方法和培養閱讀習慣兩方面。 閱讀教學最關鍵的就是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在課堂上,有充足的閱讀時間和思維空間,創設寬松自由的對話環境,要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老師 傳授方法引導與 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對課文發表不同的見解, 能夠根據作品的文體特徵,抓住閱讀的重點。如閱讀文學作品,要通過人物、情節、環境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題和作者的傾向,並在審美層次上對作品中人物形象及塑造方法、情節結構、語言表達等做出判定。能夠抓住文章中語或句子進行學習,培養從小著眼去把握大局,感受文章思想和感情的能力。文章總是表現某種思想或某種感情,這種思想或感情更多的時候是從細微處表現出來的,有時是一個動作,有時是剎那間的心理活動,有時是一個頗為奇異的用詞, 讓學生體會閱讀的樂趣,讓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學會閱讀。雖然讓學生學會閱讀,會花費我們很多精力,但學會閱讀的孩子,語文成績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所謂習慣,是在長時期里逐漸養成的、一時不輕易改變的行為、傾向,習慣有好壞之分。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 語文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擬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成。1、有序閱讀的習慣。學習一篇文章,都需經過從閱讀到領悟的過程,其中包括感知、理解、鑒賞等幾個環節,環節之間有序排列,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反映了閱讀能力的層次不斷提高。我們平時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這種有序閱讀的習慣2、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要求學生養成勤查詞典的習慣,不望文生義,不憑想當然,也不依靠別人。另外,根據實際情況,還應及時地向學生介紹一些其他工具書,如《古漢語字典》、《現代散文鑒賞辭典》等,並傳授一些查閱圖書資料的知識和方法。 這樣,日積月累,久而久之,學生既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也增長了許多知識。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不是本文能夠窮盡的。要學會好的方法,養成好的習慣,需恆心,靠勤奮。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必須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思想,切切實實地做好學法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努力實現語文知識、語文能力以及其他各種因素的內化,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總之,要不斷擴大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在講授語文知識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閱讀的方法,讓學生能夠自覺地、用芳香性地實踐在課堂中學到點理論,單刀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結合實際,真正幫助 學生提高語文能力。

4. 對話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具有哪些優勢或價值

小學語文整套教材的價值是什麼,每一篇文章的價值又何在,在教材中沒有明確給出答案,同時也很難系統、清晰地呈現出來。其實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教學價值是非常豐富的,教師應從不同方面深度挖掘其中的教學價值,系統科學地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得到多元化的發展。關鍵詞:小學語文;教材;教學價值 作為讀本,對於那些要讀和正在閱讀的人來說,其目的是想從中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因此,書本最主要的價值就是讓讀者了解某些事物,受到某些感動或是得到某些啟示。而作為教材的文本其核心價值就不再是閱讀價值,而是教學價值,這種教學價值可表達為學生學習、思考、品味作者的文章布局、詞句的運用或是感受文章的特點、效果以及情感的表達方式等等。從教學價值這一角度來看,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五臟俱全,其中兼備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等多種價值。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應如何開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教學價值,本文在此進行簡要探討。 一、小學語文教材的語言學習價值作為語文教材,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語言、思維等多方面能力,教師要以教材作為標准,引導同學們在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思考、揣摩作者是怎樣遣詞造句,謀篇布局,又是如何自然、巧妙而且准確地傳遞情感與信息的。所以,每一位教師都應具有從教材中發現有效語言教學價值的能力。(一)語文知識學習價值對於不同的專家來說,語文知識的界定也不一,在此我們暫時取狹義理解,就是學生在特定階段需掌握的聽說讀寫等語文知識。在以前,因一些教師刻意迴避語文知識教學,多數學習了六年語文的學生不懂擬人、比喻、反問、排比這些基本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與特點,不知道並列、轉折等段落結構特點和名稱、也不了解雙重否定的作用,更不清楚借物喻理、首尾呼應等寫作手法和表達的效果,這樣的結果便是只知道文章寫什麼,但不知道怎麼寫文章,也不知道這樣寫有哪些好處。在進行寫作練習時,往往造成學生不能將範文中運用的表達方式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文章大都平鋪直敘,詞句粗糙隨意,同時沒有錘煉詞句的能力和意識。針對這樣的狀況,教師可以讓低年級的學生從了解拼音知識、字形結構知識、自字詞知識、標點知識開始,同時結合閱讀教學幫助他們建立基本的句子概念,對於中年級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們從了解段落結構與基本修辭開始。如在學習《北大荒的秋天》文中第四段,作者運用總分構段方法描寫了秋天北大荒的原野,並從大豆、高粱與榛數葉這三個方面來入手;而描寫這些方面時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也都不相同,如「樂呵呵地演唱」「發出嘩啦啦的笑聲」等擬人手法,倒數第二段最後一句「雙手捧出沉甸甸的寶物」運用的比喻手法,這些手法都形象地描寫出了北大荒原「熱鬧非凡」。而面對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利用閱讀教學使學生熟悉雙重否定、首尾呼應、排比等知識,教師應有意識挖掘教材中的此類語言知識教學價值。如學習《清平樂·村居》結合「無賴」這一詞,深化對詞語褒貶的認識。學習《夾竹桃》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熟悉「詠物抒情」與「首尾呼應」等寫作知識。這些便是教材中所蘊含的教學價值。(二)語言知識品味價值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中,不乏精美語言,每篇文章因作家不同而文風各異,別具一格,或朴實恬淡、華麗精美,或細膩委婉或是大氣磅礴,或凝練傳神或生動形象,抑或睿智幽默,這些風格迥異的語言可以給予同學們不同程度的滋養,產生出不同程度的價值。作為教師,就要善於發現教材中的價值並加以利用,引導學生品味、學習。如學習《青海高原一株柳》;文中語句極具特色「樹乾和枝葉呈現出生鐵鐵錠的色澤」「它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給人以生命偉力的強大感召」這些語句為讀者們描繪出高原柳堅強不屈的形象與精神,使得讀者如身臨其境、如見其形,這些句子應得到學生們的注重,教師應引導同學們感受其強烈表達效果與鮮明特色;同時,此文用詞精準,如運用「嚴酷」一詞,非常形象地表現了高原天氣對生靈的摧殘;而「巍然撐立」更是為讀者們描繪出一個頂天立地的高原柳形象,表現出了高原柳的堅強精神和毅力,教師在學習這一課文時可引導學生辨析、比較語義間的微小差別,細細品味語境中的豐富內涵,可幫助訓練和提高學生語感。(三)表達方式揣摩價值高年級的教學要求學生可以揣摩文章表達順序,並了解基本的一些表達方式,所以教師應在教材中找尋相應教學價值:《灰椋鳥》中作者要描繪對灰椋鳥歸林時的和諧、壯觀進行贊美,但是一開始卻對灰椋鳥進行貶低,說其「不好看」,這類「欲揚後抑」的表達方式和效果都應讓學生開始領悟。學習語文知識么不但要讓學生積累語感經驗,還應讓他們積累寫作方法,這有這樣才能夠將所學知識運動到實際寫作中。 二、小學語文能力訓練的價值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學習語文不單要了解某些知識、更加註重的是應具備較強的語言能力,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等表達能力,歸納概括、分析綜合等思維能力,獲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綜合語言能力等等。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於依據特定年齡段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教材中找尋教學價值發展學生語言能力,對學生開展科學、合理的能力訓練。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理解和表達能力。課程標准詳細闡述:在第一學段「學生可以結合文章與實際生活知道文章詞句的意思。」在第二學段「可以聯系文章了解詞句,知道文章關鍵詞的作用。」在第三學段「有能力運用詞典了解詞語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意義,能夠辨別詞句的感情色彩。聯系文章與本身積累推想課文詞句內涵,感受表達效果。」如一年級上冊《看菊花》,第二段有一句這樣的話「一朵朵,一叢叢,一片片」這三個詞疊的很有特色,形象地表達出了菊花的數量很多。對於剛進小學的孩子來說,這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教學資源,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先引導學生把這些詞和「一朵,一叢,一片」作比較,讓他們明白疊詞在這里出現是為了表現菊花很多,之後再引導學生們讀一讀這些詞,並藉助想像力想像菊花叢叢片片,團團簇簇的景象,進而,了解這些詞出現在這里的意義。又如三年級下冊《槐鄉五月》這一篇優美的文章,文章字里行間散落許多的語言訓練點:首先是比喻精妙,第一段作者運用了三個比喻來描繪槐花的色彩美,形象美和數量多——「似玉雕的圓球」、「似瑞雪初降」、「如披散在肩頭的小辮兒」。在課堂中,教師可抓住這三個比喻來引導學生們進行體會和感悟。然後是用詞准確,第一段中,作者一口氣連用了七個「香」,寫出了槐鄉被香氣所籠罩,散不開、揮不去,變成一片香氣的海洋。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適時引導學生關注這些詞語,揣摩和體會作者用詞的犀利,進而培養學生語感。 結論:想要開掘小學語文教材的教學價值,我們首先就要明確教學目標,尤其是要明白在不同學段的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教什麼」,學生又該「怎麼學」。待目標清晰後再對教材進行審視和解讀,挖掘每篇文章中「哪些可教」、「哪些可學」。最後再思考「如何教」、「如何學」。只有這樣對教材進行解讀才能夠開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實際教學價值,有效發展學生語文能力。

5. 小學語文教師對語文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個人看法有哪些

「閱讀是吸取,寫作是傾吐。」葉聖陶先生在談語文教學時如是說。閱讀與寫作猶如人體的呼吸吐納一樣,是語文教學不可分割的兩個重要部分,剝離了閱讀談寫作,無異於紙上談兵,這樣學生的文學作品鑒賞水平難以提高,缺乏足夠的閱讀儲備墊底,更無法寫出內涵豐富的文章。然而,近年來,不少語文教師偏偏割裂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為尋求常識而單純解讀文本,為應付作文考試而編制教學套路,語文教學逐漸失去了其本身的魅力。不少老師為沒有系統的寫作教材而費心勞神,往往感到作文教學難以入手,很多學生不會學以致用,不懂得從閱讀中汲取寫作的養分,寫起文章來一編二湊三造假,成了語文教學中令人頭疼的「灰色風景」。 「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就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巧。」(葉聖陶語)。其實,語文教材中選取了大量經典篇目,其文思、內容、表現手法有很多可取之處,完全應該成為學生寫作的優秀範文。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該把讀寫有機結合,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文本鑒賞能力,而且能夠有效促進聽、說、讀、寫等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 那麼,怎樣將寫作指導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呢?在教學實踐與探索中,我總結出以下幾種操作性較強的隨筆寫作形式: 一、仿寫奠基,探索寫作入門之道 模仿是人類的本能。每個人最初的語言就是通過模仿開始的。作為語言學科的語文學習也是如此,仿寫無疑是讀寫結合的最基礎、最實用的形式,是初學寫作者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徑。近年來,語文考查形式靈活多樣,知識面非常廣泛,其中「仿寫題」一度成為中考的必考項目。但是不少學生對此卻束手無策,連最基本的語句表達都掌握不好,這反映了語文教學中一個潛在的問題——讀寫兩張皮。這樣肢解文本、簡單膚淺教學的結果是,有的學生只會回答文學文體常識填空選擇類得題目,卻不會用這些常識賞析文本,更不會將這些寫作常識、方法活用於作文之中。 針對學生「死讀書」、「讀死書」的弊病,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滲透寫作訓練,從仿寫入手把好作文教學的入門關。仿寫借鑒也是一種技巧,它可以是多角度、多層次的:如語句方面的,可以做句子結構的仿寫,整、散句式的仿寫;如修辭手法的,常用的比喻、擬人、排比、對偶等仿寫;如語段方面,可以是語段結構的仿寫,表達方式運用的仿寫;如全文仿寫,可以仿寫範文的立意選材,可以仿寫範文的謀篇布局,還可以仿寫範文的表現手法…… 在閱讀教學中最常用的是仿句練習和仿段練習。遣詞造句能力的培養是寫好文章的基礎。在教學中,我常常抓住那些詞彙量豐富、句式特點明顯、修辭運用巧妙的句子讓學生仿寫,鍛煉他們精確表達的能力。流沙河的《理想》中寫道:「理想是石頭,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詩句運用頂真、連比的修辭手法,把理想的意義形象地表現了出來。我要求學生以「理想」(或「信念」「友誼」等)為關鍵詞展開聯想想像仿寫句子,學生活學活用,聯系生活實際寫出了不少生動而富有哲理的句子。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經典散文,文章描繪了春花、春風、春雨、春草、迎春等美麗的春景圖,准確生動地運用了大量的動詞、形容詞和比喻、擬人、引用等修辭手法,並調動視覺、嗅覺、聽覺、觸覺等不同感官描繪春天,由實到虛,虛實結合,動靜相襯,輕靈的文字充滿了詩情畫意。我引導學生在賞讀優美語段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關注家鄉季節變化,選准某一點或一個方面,從表現手法、修辭運用等方面進行仿寫,用手中的妙筆、用自己的熱情關注家鄉的美好風光。因為題材內容距離我們的生活實際較近,學生比較感興趣,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最後涌現出許多文思俱佳的語段。 我們除了開展片段仿寫練習外,還可以開展文本整體仿寫練筆活動。教材中的選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精品,其思想立意、結構、語言、表現手法各有特色。我們指導學生在充分解讀文本的基礎上,讓學生「依葫蘆畫瓢」,嘗試仿寫練習,做到學以致用。有的課文內容淺顯易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如《羚羊木雕》、《我的老師》、《第一次真好》等,這類文章學生容易找到情感的「共鳴點」,可以指導學生借鑒課文的選材立意之法,結合自己的生活積淀,以「成長」為話題寫作文;有的課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如《背影》、《散步》、《爸爸的花兒落了》等情感類的散文小說,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教學中體驗作者的情感,並找到自己與作者的心靈契合點,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寫作文;有的文章語言優美,結構精緻,如《秋魂》、《夏天也是好天氣》、《安塞腰鼓》等,可以把鑒賞文章的語言美作為突破口,借鑒文章的語言特點和藝術手法,從而進行仿寫練筆;有的詩歌精緻雋永,清新明快,如何其芳的《秋天》、冰心的《紙船》等,可以在鑒賞詩歌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捕捉生活的「視點」,嘗試短詩寫作…… 當然,仿寫不是抄襲套用,不是改頭換面,仿寫的精髓是構思立意上的學習,是方法技巧上的借鑒,這個過程最重要的是「提煉」和「思考」。仿寫固然是初學寫作者的有效途徑,但卻不能替代根本的文學創作,寫作只有通過不斷積累、反思和總結,才能最終實現「用自己的腿走原創的路」。 二、改編擴充,文本拓展翻出新意 語文教材中有不少小說、童話、劇本、詩歌等文學作品,或描寫人物栩栩如生,或敘述故事曲折生動,或內容深刻意蘊豐富。在教學過程中可抓住文本背後的空白點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拓展延伸,合理想像,在原文基礎上續寫改寫,加深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不斷培養文學創新能力。 改編是根據原文的思想內容和表現形式,變換寫作角度將文章改成另一種體裁或樣式。它在原作的基礎上可以增刪一些情節,可以改變題目,改變敘事人稱,也可以改變體裁,改變文章順序等。這種「新瓶裝老酒」的寫作形式,能有效激發學生想像的空間,馳騁思維的野馬,不失為訓練寫作思維的一種好形式。如《木蘭詩》這首膾炙人口的樂府民歌,讀起來朗朗上口,有較強的故事性和傳奇性色彩。在學習課文時,可以補充介紹相關的史料,講解小說寫作的技法,然後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將木蘭從軍的故事改寫成一篇歷史小說。同樣的方法還可以把杜甫的《石壕吏》搬上「舞台」,把《天凈沙·秋思》、《楓橋夜泊》、《白雪歌送武斷官歸京》等古詩改寫成優美的散文,再現一段或沉重或明快的歷史;或將《最後一課》改換敘述人稱,冷靜再現普法戰爭的歷史片段,或將《皇帝的新裝》改寫為課本劇,集中刻畫統治階層與社會大眾的醜陋嘴臉……文章改編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的奇思妙想得以展示,也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但改編課文不能隨意扭曲人物的本質特點,也不能漫無目的有悖生活規律。 文本擴充或續寫也是加強寫作教學的有效形式,這主要適用於故事性較強的文章。擴充續寫是在原文基礎上的再創造,改換寫作角度,豐富寫作內容,對文本背後蘊含的語言、心理、場景和情節等方面的「留白」進行補充。如學習童話《皇帝的新裝》,我們可以鼓勵學生想像「遊行大典之後」的情節發展,結合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抓住人物的特點進行續寫;學習莫泊桑的《我的叔叔於勒》後,可以引導學生對小說進行續寫,想像菲利普一家旅行歸來再遇發際後的於勒的情景,進一步揭示資本主義社會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學習魯迅先生的《孔乙己》之後,鼓勵學生打破時空界限,虛構「孔乙己巧遇范進」的戲劇般的情景,引導學生展開對中國封建教育的深層次探討;學習寓言故事《濫竽充數》後可以續寫「南郭先生逃走以後……」,學習《最後一片葉子》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補寫「風雨之夜作畫」這一情節……教學時,教師如能誘導學生去發掘那些「餘音繞梁,三日未絕」的因素作為寫作訓練的素材,無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 三、感想思悟,挖掘文本思想內涵 一篇好文章,總能給人以審美的愉悅和思想的啟迪。教材中所選的許多課文,讀完後總給人一種言盡而意無窮的感覺,讓人思索和回味。教師可「趁熱打鐵」,讓學生大膽發表個人看法,深入剖析思想內涵,尋求作品和生活中的真、善、美。 如《傷仲永》和《孫權勸學》兩篇文言文都是關於教育學習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兩文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各自的側重,學生對此深有感觸,不自覺地在隨筆中寫出了讀後感,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地分析教育與成才的關系。《斑羚飛渡》一文中斑羚們在生死關頭的偉大抉擇和從容面對死亡的悲壯,強烈地震撼了學生的心靈,很多學生抑制不住內心的情感,寫下了關於「生存」、「生命」、「愛」、「環保」等方面的隨感,還有學生寫了《給狩獵隊的一封信》,闡發了「善待生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以深沉冷靜的筆調續寫了英子的成長故事,帶著淡淡憂郁的氛圍透露出主人公對未來的憧憬,學生從文中讀出了深沉的父愛,讀出了一份堅毅和責任,更悟出了人生需要歷練的道理,這樣深層次的情感體驗觸動了學生的內心世界,於是一行行飽含情思的文字從學生的筆尖流瀉出來。安徒生的童話名篇《丑小鴨》講述了一隻丑小鴨堅守自己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撓地追求美好和光明,最終變成了一隻美麗的白天鵝。課文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以及丑小鴨所表現出的積極的思想意義,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和心靈的陶冶。學生在深入分析丑小鴨的這一文學形象的基礎上,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題詞抒寫內心的真實體驗,聯系生活實際寫出對美好人生的執著追求…… 讀後感的寫作要以原作為基礎,把重點放在「感」上。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才能真正實現「讀」 與「感」的有機結合。 仿寫,改寫,擴寫,續寫,寫讀後感,這是幾種常見的練筆方法,它既有利於深入解讀文本內涵,促進對課文的理解與消化,又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寫作興趣。藉助課本的範文作用,把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有機聯系起來,以讀帶寫,讀寫結合,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條快捷通道。如果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孤立開來,學生就會眼高手低,不能學以致用,寫作能力就難以提高;同樣,寫作指導如果脫離了閱讀教學,單獨地去訓練學生的寫作技巧,寫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至於選用哪種練筆形式,這需要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充分發揮教材文本的「導讀」「導練」作用,因地制宜地開展閱讀寫作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6.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什麼要總結課文的寫作特色

語文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從總結中讓學生體會文章如何表達思想感情、如何表達的方法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