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語文必修一人教版通假字歸納

語文必修一人教版通假字歸納

發布時間:2020-12-19 20:22:40

『壹』 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一,二,三冊的所有通假字以及詞類活用的整理 用表格的形式

我有這方面的資料
短消息聯系

『貳』 高中語文的全部通假字、詞類活用

文言文復習•詞類活用
教學目標:本節課教學,近期目標力圖使學生弄清楚關於詞類活用高考考什麼,怎麼考;名詞活用的基本規律,以及如何運用規律解答試題。遠期目標引導學生運用本次課的方法,能自行歸納其他文言知識規律,給學生復習文言文一點方法指導。

教學重點:1、引導學生把練習中的句子所屬的名詞活用類型正確歸類,分析總結出名詞活用的常見規律,並加以概括化。2、指導學生如何使用這些規律解答試題。

教學內容:以名詞活用為例,引導學生歸納名詞活用的一般規律,以及如何使用這些規律解答試題。同時引導學生課後以此為例,總結歸納其他詞類活用的規律。

教學步驟:
一、明確考點
1.明確考綱要求,使學生知道「考什麼」。
2005年《考試大綱》對古代詩文閱讀的要求有:
1、 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2、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2.明確高考題型,使學生知道「怎麼考」。
主要有兩大類:(課件展示)
⑴單獨設題。
比如,1998年上海高考試題: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與「束氏日市肉啖之」一句中「日」用法不同的一項是(D)
A.則群聚而笑之
B.吾得兄事之
C.令兩個蹲踞而背倚之
D.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⑵用某些實詞作為題眼設置在翻譯題中。
比如,2005年高考:
項籍之解而東,高帝亦欲罷兵歸國。(東:名詞活用為動詞,向東敗逃)
皆暮至朝去,寧有顧惜心耶。(暮、朝:名詞活用為狀語)
明確:近幾年的高考更多地是採用這種設題形式,而且與我們學過的課文密切相關。

明確本課內容:以名詞活用為例,引導學生歸納名詞活用的一般規律,以及如何使用這些規律解答試題。同時引導學生課後以此為例,總結歸納其他詞類活用的規律。

二、錦囊妙計
引導學生由概念走向課文內容,從而內化為自己的知識、能力。

提問:一、解釋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並說明其用法。(課件展示)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⑵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⑶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
⑷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⑸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
⑹左右欲刃相如。
⑺人皆得以隸使之。
⑻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⑼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⑽范增數目項王。
⑾吾師道也……
⑿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⒀南取漢中,西舉巴蜀……
⒁吾從而師之。
⒂常以身翼蔽沛公。
⒃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⒄余自臨安舟行適臨汝。
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⒆無乃爾是過與?
⒇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學生討論歸類,教師根據學生做題情況引導歸類:
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⑴、⑷、⑹、⑻、⑽、⑾、⒃、⒅、⒆
名詞活用為狀語:⑵、⑶、⑺、⑼、⑿、⒀、⒂、⒄
名詞活用為使動詞:⑸
名詞活用為意動詞:⒁、⒇

提問:對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名詞活用為狀語中的句子還可以再歸類嗎?請找到歸類的標准。引導學生進一步歸類,思考、歸納活用的規律。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游泳)(《勸學》)
⑹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殺)(《廉頗藺相如列傳》)
⒃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咽下)(《六國論》)
規律一:能願動詞後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課件展示)

⑷五畝之宅,樹之以桑。(樹:種植)(《寡人之於國也》)
⒆無乃爾是過與?(過:責備)(《季氏將伐顓臾》
規律二:代詞前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因為代詞不受名詞修飾。(課件展示)

⑻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帝王:稱帝稱王)(《過秦論》)
⑾吾師道也……(師:學習)(《師說》)
規律三:名詞與名詞連用,如果二者不是並列、偏正、判斷等關系,而是主謂關系、動賓關系或動補關系,那麼其中必有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課件展示)

⑽范增數目項王。(目:使眼色)(《鴻門宴》)
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稱王)(《齊桓晉文之事》)
規律四:副詞特別是否定副詞後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課件展示)

⑵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向上,下:向下)(《勸學》)
⑿日削月割。(天: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六國論》)
⒀南取漢中,西舉巴蜀……(南:向南,西:向西)(《過秦論》)
規律五:表示時間、方位的名詞常常活用為狀語。(課件展示)

⑶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目:親眼,耳:親耳)(《石鍾山記》
⑺人皆得以隸使之。(隸:像對奴隸一樣)(《五人墓碑記》)
⑼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船:用船)(《黔之驢》)
⒂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鴻門宴》)
⒄余自臨安舟行適臨汝。(船:乘船)(《石鍾山記》)
規律六:就一般情況說,凡動詞前面的名詞在意思上不能認為是用作主語的,就應該認為是用作狀語。(課件展示)

⑸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臣:使……為臣)(《韓信拜將》)
⒁吾從而師之。(師:以……為老師)(《師說》)
⒇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賓客:以……為賓客)(《《傷仲永》)
規律七:不能帶賓語的名詞帶有賓語,活用為使動或意動詞。(課件展示)

提問:以上歸納的規律能用更精煉的語言表述以便記憶和運用嗎?
教師明確:(課件展示)
名詞活用歌
名詞連用多活用,代前副後謂語通。
不能帶兵強帶賓,多是意動或使動。
謂前不願作主語,時間方位狀語共。
區分活用看仔細,切記放在句子中。
三、牛刀小試
引導學生運用規律解決疑難,以形成能力。
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用法:(課件展示)
(一)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
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節選自《燭之武退秦師》

⑴夜縋而出 (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夜:名詞活用為狀語,在晚上)
⑵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很難的。鄙:名詞活用為意動詞,把……作為邊境)
⑶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現在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東:名詞活用為狀語,在東邊;封:名詞活用為使動詞,使……成為邊界)
⑷秦伯說,與鄭人盟 (秦伯高興了,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盟:名詞活用為動詞,訂盟約)

(二)季文子相宣、成,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仲孫它諫曰:「子為魯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人其以子為愛,且不華國乎!」文子曰:「吾亦願之。然吾觀國人,其父兄之食粗衣惡者猶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而衣惡,而我美妾與馬,無乃非相人者乎!且吾聞以德榮國為華,不聞以妾與馬。」
——節選自《國語•魯語上》

⑴季文子相宣、成,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翻譯:季文子在宣公、成公時期做國相,家中沒有穿絲綢的妾婦,馬也不喂糧食。相:名詞活用為動詞,做國相;衣:名詞活用為動詞,穿)
⑵人其以子為愛,且不華國乎(人們大概會認為您是吝嗇,而且使國家也顯得不光彩。華:名次活用使動詞,使……光彩)
⑶無乃非相人者乎(這恐怕不是做國相的人應該做的吧!相:名詞活用為動詞,做國相)

(三)齊女徐吾者,與鄰婦合燭①夜②織,吾貧而燭不繼,鄰婦請先無與夜③。徐吾曰:「妾日④起常早,去常後,掃塵以待,為貧故也。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燭不為益明,去一人燭不為暗,何愛東壁餘光?幸分之!」鄰婦遂復與織。
——節選自劉向《列女傳》

(翻譯:齊國有一個叫徐吾的女子,跟鄰家的婦女合夥出錢買蠟燭晚上織布。徐吾家貧,不能繼續出錢買蠟燭,鄰家的婦人就叫她晚上不要來了。徐吾說:「我每天常常是很早就來,常常是最後回去,把房子打掃得乾乾凈凈來等待織布,就是因為貧窮啊。現在整個房子里邊,增加一個人蠟燭不會更加明亮,減少一個人蠟燭不會因此變暗,何必吝惜照在東邊牆壁上剩餘的燭光呢?請把它分給我吧!」鄰家的婦人於是跟她一起織布)
①燭:名詞活用為動詞,買蠟燭;②夜:名詞活用為狀語;③夜:名詞活用為動詞,夜織;④日:名詞活用為狀語,每天。

四、布置作業 (課件展示)
1、閱讀《高考備考指南》(系統復習)P92-131、《手冊》詞類活用內容,按照本課的做法自己總結歸納其他詞類活用的規律。
2、完成《高考備考指南》(專題訓練)P77-96有關詞類活用練習題。

詞類活用課堂練習
一、解釋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並說明其用法。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⑵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⑶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
⑷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⑸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
⑹左右欲刃相如。
⑺人皆得以隸使之。
⑻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⑼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⑽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⑾吾師道也……
⑿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⒀南取漢中,西舉巴蜀……
⒁吾從而師之。
⒂常以身翼蔽沛公。
⒃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⒄余自臨安舟行適臨汝。
⒅范增數目項王。
⒆無乃爾是過與?
⒇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二、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用法:
(一)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節選自《燭之武退秦師》

夜縋而出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秦伯說,與鄭人盟。

(二)季文子相宣、成,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仲孫它諫曰:「子為魯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人其以子為愛,且不華國乎!」文子曰:「吾亦願之。然吾觀國人,其父兄之食粗衣惡者猶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而衣惡,而我美妾與馬,無乃非相人者乎!且吾聞以德榮國為華,不聞以妾與馬。」
——節選自《國語•魯語上》
季文子相宣、成,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

人其以子為愛,且不華國乎!
無乃非相人者乎!

(三)齊女徐吾者,與鄰婦合燭①夜②織,吾貧而燭不繼,鄰婦請先無與夜③。徐吾曰:「妾日④起常早,去常後,掃塵以待,為貧故也。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燭不為益明,去一人燭不為暗,何愛東壁餘光?幸分之!」鄰婦遂復與織。
——節選自劉向《列女傳》

『叄』 高中語文必修1-5通假字

1到都有
案:同「按」;審察,察看。動詞。「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板:同「版」;字版。名詞。「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
暴:同「曝」曬。動詞。「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顯露。動詞。「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倍:通「背」,背叛,忘記。動詞。「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蓋在肩背上,動詞。「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
不:同「否」;不。副詞。「或師焉,或不焉。」
不:同「否」;嗎。疑問語氣詞。「察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讎:同「仇」;仇敵,仇人。「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
從:同「縱」;合縱,聯合抗秦。動詞。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
從:同「縱」;與「橫」相對,「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從:同「縱」;與「橫相對,「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
當:通「擋」;抵擋。動詞。「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操者。」
度:同「渡」;渡過,越過。動詞。「一夜飛度鏡湖月\"』
而:通「爾」;你。人稱代詞。「某所,而母立於茲。」
反:同「返」返回。動詞。「人窮則反本。」
奉:同「捧兩手托著。動詞。「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漿的瓦器。名詞。「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
拂:同「弼」;輔弼。動詞。「入則無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稱。名詞。"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肆』 高中語文選修1文言文通假字古今異義總結

1、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徧,)
鄒忌修八尺有餘(有,)
徐公來,孰視之(孰,)
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與)
鄉為身死而不受(鄉,)
曾益其所不能(曾,)
衡與慮(衡,)
法家拂士(拂,)
指通豫南(指,)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反,)
甚矣,汝之不惠(惠,)
河曲智叟亡以應(亡,)
一厝朔東(厝,)
無隴斷焉(隴,)
裨補闕漏(闕,)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有,)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簡,)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見,)
發閭左 戍漁陽九百人(,)
為天下唱(唱,)
固以怪之矣(以,)
身被堅執銳(被,)
2、古今異義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間,)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鄙,)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犧牲,)
小大之獄,雖不能查,必以情(獄,)
忠之屬也(忠,)
可以一戰(可以,)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再,)
窺鏡而自視(窺,)
暮寢而思之(寢,)
今齊地方千里(地方,)
能謗譏市朝者(謗譏,)
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鍾,)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
舜發於畎畝之中(發,)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舉,)
征於色(征,)
發於聲(發,)
而後喻(喻,)
河陽之北(陽,)
達於漢陰(陰,)
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曾,)
荷擔者三夫(荷,)
北山愚公長息(息,)
雖我之死(雖,)
懼其不已也(已,)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由是感激(感激,)
未嘗不痛恨於桓、靈也(痛恨,)
臨表涕零(涕,)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秋,)
誠宜開張聖聽(開張,)
臣本布衣(布衣,)
遂許先帝以驅馳(驅馳,)
3、詞類活用
用法歸納:
(1)使動用法:分為A、動詞的使動用法;B、名詞的使動用法;C、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2)意動用法:分為A、形容詞的意動用法;B、名詞的意動用法;C、為動用法
(3)名詞活用為動詞
(4)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5)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6)名詞活用為狀語:分為:A、表示方位、處所的名詞作狀語;B、表示工具或依據的名詞作狀語;C、表示對人的態度的名詞作狀語;D、表示比喻的名詞作狀語;E、表示動作進行的方式的名詞作狀語。
技巧提示:結合具體語境去理解、記憶。
特別警示:在復習與解答此部分試題是一定不要鼓勵地去死記硬背,要學會用練習的觀點,將字詞以及其他基礎知識放到句子中,放到具體的語境中,放到具體的篇章中,放到具體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與記憶,這樣才不至於偏離具體的軌道。

例句:
肉食者鄙,又何間焉(名詞活用作動詞,參與)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詞作動詞,賜福,保佑)
公將鼓之(鼓,名詞做動詞,擊鼓)

朝服衣冠(服:名詞用作動詞,穿、戴)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面:名詞作狀語,當面)

聞寡人之耳者(聞:動詞使動用法,使……聽到)

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美,認為……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詞用作動詞,偏愛)

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痛苦)

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貧困、痛苦)

人恆過,然後能改(過:名詞用作動詞,犯錯誤)

勞其筋骨(勞: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勞累)

餓其體膚(餓:形容詞使動用法,使……飢餓)

入則無法家拂士(入:動詞用作名詞,國內)

箕畚運於渤海之尾(箕畚:名詞用作狀語,用箕畚)

吾與汝畢力平險(畢:形容詞)

懲山北之塞(懲: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苦,苦於)

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曾:用在否定副詞「不」前,加強否定語氣,連)

面山而居(面:名詞用作動詞,向著,對著)

此皆良實(良實:)

優劣得所(優劣:)

攘除奸凶(攘除:)

親賢臣,遠小人(親,遠,)

『伍』 求高一必修一語文人教版所有古文中的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判斷句式,詞類活用,最全的

買本課外教材最直接了。這里沒人那麼閑的全給你總結出來的。書本很齊全

『陸』 高中必修一通假字及解釋

必修一
《燭之武退秦師》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通「供」,供給)
3、夫晉,何厭之有(通「饜」,滿足)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通「缺」,侵損,削減)
5、秦伯說,與鄭人盟(通「悅」,高興)
6、失其所與,不知(通「智」,明智)
《荊軻刺秦王》
7、秦王必說見臣 說,通「悅」,yuè,高興。
8、使工以葯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燒刃使紅,漬於水中。
9、日以盡矣 以,通「已」,已經。
10、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12、請辭決矣 決,通「訣」,訣別。
13、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懾。
14、故振懾 同上。
15、設九賓 賓,通「儐」,儐相 (bīnxiàng) ,迎賓贊禮的人。儐,舊讀bìn。
16、圖窮而匕首見 見,通「現」。
17、秦王還柱而走 還,通「環」,繞。
18、秦王方還柱走 同上
19、荊軻奉樊於期頭函 奉,通「捧」。
20、秦武陽奉地圖匣 同上。
21、 軻既取圖奉之 同上。
22、以其所奉葯囊提軻 同上。
23、卒起不意 卒,通「猝」,cù,倉促,突然。
24、卒惶急無以擊軻 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為 同上。

《鴻門宴》
26、距關 距,通「拒」,把守。
27、毋內諸侯 內,通「納」,接納,使進來。
28、張良出,要項伯 要,通「邀」,邀請。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違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
31、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閡。
32、因擊沛公於坐 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不,通「否」,如果不這樣。

『柒』 人教版語文必修一和必修二的通假字 古今異義 一詞多義 特殊句式 文學常識 急

必修一
《燭之武退秦師》知識點梳理
一、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通「矣」)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通「供」,供給)
3.秦伯說 (同「悅」)
4.失其所與,不知 (同「智」,明智)
二、古今異義
1.夫人(古義為「那個人」,今義為「妻子」的尊稱)
2.行李(古義為「出使的人」,今義為「出門時所帶包裹」)
三、詞類活用
1.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名詞用作動詞,駐扎)
2.既東封鄭(封,使…成為疆界;東,在東邊)
3.且貳於楚也
4.越國以鄙遠(鄙,意動,把…當作邊邑;遠,遠地,形作名)
5.燭之武退秦師(使動,使…撤兵)
6.共其乏困(乏用—缺少的東西)
7.與鄭人盟(盟—訂(建)立同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四、一詞多義

既東封鄭(做疆界,動詞)
肆其西封(疆界,名詞)
若: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假如)
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似乎)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望洋向若而嘆(海神名)
以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
說:
秦伯說,與鄭人盟(通「悅」)
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雜說」,文體的一種)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陳述)
辭: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推辭)
停數日,辭去告辭,(辭別)
鄙: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邊遠的地方( 「以……為鄙」)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淺陋)
我皆有禮,夫猶鄙我(看不起,輕視)
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沒有)
微聞有鼠作作索索:(暗暗的)
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稍微、略微)
人微言輕(地位地下,卑賤)
敝:
因人之力而敝之(損害,衰敗)
曹操之眾,遠來疲敝(疲憊)
許:
公曰:「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答應,聽從)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表處所)
雜然相許(贊同)
潭中魚可百許頭(約數)
五、文言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於晉 (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 (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 (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 (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 (表轉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 (疑問副詞,為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疑問副詞,怎麼能)
④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兼詞,於何)
⑤永之人爭奔走焉 (兼詞,於此)
4.之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夫晉,何厭之有(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是寡人之過也/因人之力而敝之(助詞,的)
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代這件事)
將焉取之(代土地)
5.其
以其無利於晉(指代鄭文公)
君知其難也(這)
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晉國)
失其所與(指代自己)
吾其還也語氣詞,(表商量語氣,相當於「還是」)
6.且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連詞,表並列,又)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連詞,遞進,況且)
六、特殊句式
1.(介詞結構後置)
A.以其無禮於晉
B.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C.佚之狐言於鄭伯
2.(省略句)
A.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汜南
B.(晉惠公)許君焦、瑕
C.敢以(之)煩執事
D.夜縋(燭之武)而出
E.(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3.夫晉,何厭之有 (「之」作賓語前置的標志)
《荊軻刺秦王》知識點梳理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說見臣 說,通「悅」,yuè,高興。
2.日以盡矣 以,通「已」,已經。
3.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4.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5.荊軻奉樊於期頭函 奉,通「捧」,捧著。
6.圖窮而匕首見 見,通「現」,出現。
7.秦王還柱而走 還,通「環」,繞。
8.卒起不意 卒惶急無以擊軻卒,通「猝」,倉促,突然。二、古今異義
1.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古義:走投無路,陷於困境。今義:生活貧困,經濟困難。
2.仰天太息流涕 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古義: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將軍。今義:年長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古義:可以用它來……。今義:表可能、能夠、許可。
5.持千金之幣物 古義:禮物 今義:錢幣。
6.秦王方還柱走 古義:跑 今義:步行。
7.諸郎中執兵 古義:宮廷侍衛 今義:指中醫。
8.左右既前,斬荊軻古義:周圍侍從。今義:表方向或大約。三、詞類活用現象:名詞作狀語
1.進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3.函封之
4.發盡上指冠名詞作動詞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為歌曰 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 左右既前,斬荊軻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設九賓使動用法
1.使使以聞大王
2.使畢使於前
3.自引而起,絕袖意動用法
1.太子遲之
2.群臣怪之四、文言句式:判斷句
1.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3.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省略句
1.秦王購之 ( 以 ) 金千斤
2.欲與 ( 之 ) 俱
3.見燕使者(於)咸陽宮
4. 而(群臣)卒惶急無以擊軻被動句
1.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2.燕國見陵之恥除矣介賓短語後置
1.常痛於骨髓
2.給貢職如郡縣
3.燕王拜送於庭定語後置
1.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荊軻刺秦王知識點小結2六、重點實虛詞1、發
軻既取圖奉之,發圖 打開
頃之未發,太子遲之 出發
發盡上指冠 頭發2、故
故遣將守關者 特意
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 緣故
鯫生說我……故聽之 所以
君安與項伯有故 故交,老交情
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登上
軻自知事不就 成功
故人具雞黍 老,舊3、誠
誠能得樊將軍首 如果真的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的確,確實4、度
度我至軍中,君乃入 估計
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常態,氣度5、顧
顧計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過
荊軻顧笑武陽 回頭
大行不顧細謹 顧忌,考慮6.為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被
為之奈何 對付,處理
乃為裝遣荊軻 准備
乃令秦武陽為副 做為
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因為
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 發出7.而
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 並且,表遞進
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卻,表轉折
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 就,或不譯,表承接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 相當於「地」或不譯,表修飾七、固定用法
1.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 「有以」,意為:有用來……的辦法 )
2.然則將軍之仇報 (既然這樣,那麼)
3. 荊軻有所待( 有……的)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復音虛詞「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譯為:……的原因。)
5.而卒惶急無以擊軻 ( 「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辦法 )
6.以故荊軻逐秦王 (因此)
l
《鴻門宴》知識點梳理
一、通假字
距關,毋內諸侯(距通「拒」,內通「納」)
張良出,要項伯(要通「邀」)
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
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
因擊沛公於坐(坐通「座」)
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納」)
二、古今異義詞
沛公居山東時 古:崤山以東地區 今:山東省
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古:黃河以北、黃河以南 今:河北省、河南省
約為婚姻 古:兒女親家關系 今:男女結婚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古:意外的情況 今:表程度,很、甚
而聽細說 古:小人的讒言 今:詳細說來
三、重點文言實詞釋義 ( 12個 )
1.軍
沛公軍霸上: 名詞作動詞,駐扎。
從此道至吾軍: 名詞,軍營。
初一交戰,操軍不利: 名詞,軍隊。
勇冠三軍: 名詞,軍隊的編制單位。
2.擊
忽擊忽失: 動詞,攻擊,攻打。
因擊沛公於坐: 動詞,殺。
秦王不肯擊缶: 動詞,敲打,敲擊。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 名詞,碰撞。
3.內
毋內諸候: 內,通「納」,動詞,接納。
簾內擲一紙出: 名詞,裡面,與「外」相對。
內無法家弼士: 名詞作狀語,在內部。
色厲內荏: 名詞,內心,心裡。
4.如
勞苦而功高如此: 動詞,像。
沛公起如廁: 動詞,往、去。
固不如也: 動詞,及、比得上
5.倍
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動詞,通「背」,違背。
每逢佳節倍思親: 副詞,愈加。
6.謝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動詞,道歉,謝罪。
乃令張良留謝: 動詞,辭別。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動詞,感謝。
7.意
然不自意: 動詞,料想、意料、估計。
其意常在沛公也: 名詞,心意、意圖。
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 名詞,意思。
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名詞,神態,神情。
8.坐
項王、項伯東向坐: 動詞,坐下。
因擊沛公於坐: 坐,通「座」,名詞,座位。
坐北朝南: 動詞,坐落,指位置所在。
停車坐愛楓林晚: 介詞,因為。
9.舉
殺人如不能舉: 副詞,盡。
舉所佩玉 以示之者三: 動詞,舉起。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動詞,舉行、施行。
舉不勝舉: 動詞,列舉、舉出。
10.勝
沛公不勝: 杓 動詞,禁得住。
刑人如恐不勝: 副詞,盡。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形容詞,優美的。
此時無聲勝有聲: 動詞,勝過、超過。
11.斗
玉斗一雙,獻與亞父: 名詞,酒器。
僅鑿斗大一池,植數莖以塞責: 名詞作狀語,像斗一樣……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名詞作狀語,像北斗星。
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 動詞,爭斗。
12.置
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 動詞,放棄、丟下。
置之坐上: 動詞,安放,放置。
乃置酒大會賓客: 動詞,擺、設。
四、古今異義
1.山東 古:指崤山以東地區。
今:指太行山東邊的一個省。
2.非常 古:意外的變故。
今:程度副詞,很不一般。
3.河北 古:黃河以北地區。
今:黃河北部的一個省。
4.河南 古:黃河以南地區。
今:黃河南部的一個省。
5.細說 古:小人的讒言。
今:詳細地講述。
6.婚姻 古:兒女親家
今:結婚的事或者說因結婚而主生的夫妻親眷關系。
四、詞類活用
A.名詞作動詞
沛公軍霸上 原義軍隊,此處義為 軍隊駐扎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 原義話語,此處義為告訴
沛公欲王關中 原義大王、首領,此處義為做王
不可不語 原義言語,此處義為告訴
吾得兄事之 原義事情,此處義為侍奉
道芷陽 原義道路,此處義為取道
籍吏民,封府庫 原義簿籍,此處義為登記
范曾數目項王 原義為眼睛,此處義為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勝 原義為刑罰,對犯人的體罰,此處義為用刑罰懲處
B.名詞作狀語
君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像對待兄長那樣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鳥兒張開翅膀那樣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在夜裡
頭發上指,目眥盡裂 向上
道芷陽間行 從小路
C.形容詞作動詞
素善留侯張良 原義為好,此處義為善待、交好
D.形容詞作名詞
君安與項伯有故 原義為舊的,此處義為老交情
E.使動、意動句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以(之)為王
項伯殺人,臣活之 使(之)活下來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使(百餘騎)跟從
交戟之士欲止不內 使(他)停止下來
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 使(關中)被攻破
五、特殊句式
1.判斷句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此亡秦之續耳。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亞父者,范增也。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
2.倒裝句
具告以事(介詞結構後置)
長於臣(介詞結構後置)
得復見將軍於此(介詞結構後置)
籍何以至此(賓語前置)
客何為者(賓語前置)
大王來何操(賓語前置)
沛公安在(賓語前置)
3.被動句
若屬皆且為所虜(「為所」表示)
吾屬今為之虜矣(「為」表示)
4.省略句
為擊破沛公軍(省介詞賓語「之」吾)
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省略狀語「於其」)
六、固定結構
1.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無所……,……無所……」,「……沒有被……,……沒有被……」其中「無所」還可以換作「有所」。)
2.孰與君少長(「……孰與……」,表選擇問的句式,可譯作「與……比,哪一個……」)
3.何辭為(「何……為」,表反問的句式,可譯作「為什麼……呢」,「為」是語氣詞。)
七、成語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無犯)
今者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勞苦而功高如此(勞苦功高)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八、古代文化常識
坐席:古代君王、諸侯臨朝聽政,或各級官員治理民事,皆面南而會,即以此稱君。而以北面為卑,或以之稱臣。東西坐席一般以東為主,以西為客。但漢代剛好相反,本文即如此。
古代「座次」問題:
1.官職:古代以右為尊。「位在廉頗之右」
2.車騎:由以左為尊。「信陵君虛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
3.室內:西為賓、長、貴;東為主、幼、賤。
4.堂上座位:北為帝(尊),南為臣(卑) 左為貴,右為輕。
5.四面環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
西——北——南——東
項羽(伯)——亞父——沛公( 張良)

不好意思答案太長,只能分開發

『捌』 高一人教版文言文必修一到必修四通假字及其解釋有哪些

案:同「按」;審察,察看。
動詞。
「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 板:同內「版」;字版。容
名詞。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
」 暴:同「曝」曬。
動詞。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顯露。動詞。

『玖』 人教版7年級上冊語文言文實詞歸納,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古文
《世說新語》古今異義
1:兒女古義:子侄輩,指家中的年輕一代人今義:指子女
2:因 古義:趁,乘,憑借今義:因為
3:文義古義:詩文 今義:文章的意思
4.去 古意:離開 今意:到、往
5.委 古意:丟 下、舍棄 今意:委屈、委託
6.顧 古意:回頭看 今意:照顧
7.引 古義:拉 今義:領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古文《世說新語》通假字
1、尊君在不 「不」通「否」 讀fou(二聲)表示否定。相當於「嗎?」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古文《世說新語》詞類活用
1、友人慚 意動用法,感到慚愧
2、門外戲:名詞作狀語,在門外
3、寒雪日內集,內:名詞作狀語,在家裡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古文《世說新語》一詞多義
1、則:A.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就是) B.學而不思則罔(就)
2、信:A.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守信) B.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誠、誠實)
3、日:A.謝太傅寒雪日內急(日子)B.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太陽)
4、是:A.日中不至,則是無信(是,判斷詞)B.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代詞)
5、時:A.元方時年七歲(當時)B.故時有物外之趣(時常)
6、乃:A.去後乃至(才)B.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是)
7、而:A相委而去(然後,就)
《論語十二章》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古文《論語十二章》通假字
1、不亦說乎:「說」「悅」的古字,愉悅,高興。
2、吾十有五而至於學: 「有"通「又」,古人在兩位數的整數和零數之間常常加「有」字。
3、學而不思則罔:「罔」通「惘」,迷惑。[3]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古文《論語十二章》古今異義
學而時習之:「時」:古義:按一定的時間,今義:時間。
「習」:古義:復習,今義:學習。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義:每日,今義:一日。
「三」古義:泛指多數,虛數 今義:數詞,三。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義:真誠,誠實,今義:相信。
溫故而知新:「故」古義:舊的知識,今義:過去的,老的(此古義變今義是意擴大了范圍)。
可以為師矣:「可以」:古義:可以(憑借)把,今義:可能、許可。
有朋自遠方來:(朋) 古義:志同道合的人。今義彼此有交情的人。
為人謀而不忠乎:(忠)古義:做事盡心竭力。今義:忠誠。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義:真誠,誠實。今義:書信,相信。
不亦君子乎:(君子)古義:道德上有修養的人。今義: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飯疏食飲水。(水)古義:泛指冷水。今義:冷水和熱水的統稱。
《論語十二章》詞類活用
1.學而時習之
時:名詞--狀語,按時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詞--狀語,每日
3.溫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詞--名詞,舊的知識、新的體會
4.傳不習乎
傳:動詞--名詞,傳授的知識
5.飯疏食飲水
飯:名詞--動詞,吃飯
6.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樂:名詞--意動。以……為樂
《誡子書》通假字
非澹泊無以明志:澹,通「淡」。

《誡子書》古今異義
非寧靜無以致遠:寧靜,安靜,精力集中。今義是指環境上的安靜,不嘈雜。
險躁則不能治性:險,輕浮。今義:危險,不安全。
淫慢則不能勵精:慢,懈怠懶惰。今義:速度緩慢。[6]

《誡子書》詞類活用
非學無以廣才:廣,使動用法,活用為使……廣的意思,即為增長的意思。
《狼》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增笑耳:止,同「只」。
《狼》詞類活用
1、狼不敢[前](名詞作動詞,上前)。
2、恐前後受其[敵](名詞作動詞,攻擊)。
3、一狼[洞]其中(名詞作動詞,打洞)。
4、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名詞作動詞,鑽洞)。
5、其一[犬]坐於前(名詞作狀語,像狗一樣地)。
6、[苫]蔽成丘(名詞作狀語,蓋上)。
7、一[屠]晚歸(動詞作名詞,屠夫,宰殺牲畜賣肉的人)。
8、一屠[晚]歸(名詞作狀語,傍晚)。
9、[弛]擔持刀(形容詞作動詞,卸下)。
《狼》古今異義
1、去 (一狼徑去)
古義:離開
今義 : 到某—地方
2、少(少時)
古義:稍微
今義 : 數量小
3、幾何(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古義:多少
今義 :幾何學的簡稱
4、耳(止增笑耳)
古義:古文言文出現在句尾時,通常解釋為「罷了」。
今義:耳朵。
5、股(屠自後斷其股)
古義:大腿
今義:大腿,自胯至膝蓋的部分
6、蓋(蓋以誘敵)
古義:原來是
今義:遮蔽、覆蓋
7、弛(弛擔持刀)
古義:卸下
今義:放鬆、鬆弛
8、薪(場主積薪其中)
古義:柴草
今義:工資
9、暴(屠暴起)
古義:突然
今義:強大

『拾』 人教版語文必修1,2 '3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特殊句式

必修一:
《燭之武退秦師》
一、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給。)
3.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饜」,滿足。)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通「缺」,侵損,削減。)
5.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通「悅」,高興。)
6.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異義
1.貳於楚也 古:從屬二主,動詞; 今:「二」的大寫,數詞。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設宴請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個人; 今:尊稱一般人的妻子。
三、詞類活用(例句)
(一)名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夜縋而出 (表時間,在晚上)
②朝濟而夕設版焉 (表時間,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東封鄭 (表處所,在東邊)
2.名詞作動詞
①晉軍函陵 / 秦軍汜南(名詞用作動詞,駐扎)
②與鄭人盟 (名詞作動詞,結盟、訂立同盟)
3.名詞的使動與意動
①既東封鄭(封:疆界。名作使動,使……成為疆界)
②闕秦以利晉(利:利益、好處。名詞作使動,使……得利)
③越國以鄙遠(鄙:邊邑。名詞作意動,把……當作邊邑)
(二)動詞的活用
1.動詞作名詞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賜,動詞作名詞,恩惠)
2.動詞的使動
①若不闕秦(使動用法,使……削減)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使動,使……滅亡)
③燭之武退秦師(使動,使……退卻(撤兵))
(三)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
①越國以鄙遠(遠,遠地)
②臣之壯也(壯,壯年人)
③今老矣(老,老年人)
④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東西)
2.形容詞作動詞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鄰之厚,君之薄也(厚,變雄厚;薄,變薄弱)
(四)數詞活用
且貳於楚也(數詞「貳」活用為動詞,從屬二主)
四、一詞多義
(一)重要實詞:
1.貳
①「二」的大寫。(例: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左傳·隱公元年》)
②副職 (例:其內任卿貳以上。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③不專一 (例:貳則疑惑。《荀子·解蔽》)
④離心,背叛 (例:夫諸侯之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左傳》)
⑤再,重復。 (例: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⑥從屬二主。(本文: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2.鄙
①邊邑,邊遠的地方 (例:《為學》:「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國以鄙遠」)
②庸俗,鄙陋。(例:《左傳·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③看不起,輕視。(例:《左傳·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3.許
①准許 (同現代漢語)
②答應,聽從 (例:本文:「許之」、「許君焦、暇」)
③贊同 (例《愚公移山》:「雜然相許。」)
④約數 (例:《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
⑤表處所 (例: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4.闕
①què 古代宮殿前兩邊的高建築物。(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於中闕《史記·扁鵲傳》)
②què 城樓
③què 皇宮,引申為朝廷 (詣闕上書,書久不報《漢書·朱買臣傳》)
④quē 通「缺」 ,缺少,空缺(去年米貴缺軍糧,今年米賤大傷農。杜甫《歲宴行》)
⑤quē,缺點,過錯(有馳慢之闕。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⑥jué侵損,削減。(本文:若不闕秦)
⑦jué 挖掘(若闕地及泉《左傳·昭公二十年》)
5.微
①細小,輕微(同現義)
②衰敗 (國勢衰微)
③卑賤 (例:《史記·曹相國世家》:「參如微時,與蕭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義(成語)
⑤隱蔽,不顯露。見微知著(成語)
⑥假如沒有。 (例:《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壞,破舊。(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屨。」)
②謙詞 敝人
③疲憊 (例:《資治通鑒》:「曹操之眾,遠來疲敝。」)
④損害,衰敗。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二)重要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於晉 (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 (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 (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 (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 (表轉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啊,句末語氣詞,表感嘆)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 (疑問代詞,為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疑問代詞,哪裡)
④且焉置土石 (疑問代詞,哪裡)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 (兼詞,於此)
⑦朝濟而夕設版焉(兼詞,於之)
4.其
①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代詞,指代「行李」)
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代詞,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與,不知 (代詞,自己的)
④吾其還也 (語氣詞,還是,表商量)
5.之
①子犯請擊之(代詞,他們,指秦軍)
②是寡人之過也(結構助詞,的)
③臣之壯也(主謂間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④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
⑤輟耕之壟上(動詞,往、到)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1.是寡人之過也(用「也」表判斷)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與,不知 / 以亂易整,不武(通過語意直接表判斷)
(二)倒裝句
1.賓語前置句
夫晉,何厭之有 (「之」作賓語前置的標志,正常語序:有何厭)
2.狀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
① 以其無禮於晉 ②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③ 佚之狐言於鄭伯
(三)省略句
1.省主語
①(晉惠公)許君焦、瑕
②(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③(燭之武)夜縋而出
④(燭之武)許之
⑤(秦伯)使杞子、逢孫、揚孫戍之
2.省賓語
① 敢以(之)煩執事(省略介詞賓語,指滅鄭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 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之:指鄭國)
3.省介詞
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汜南 (省略介詞「於」)
六、固定句式
夫晉,何厭之有(何……之有:表反問的句式,譯為:有……的呢)
《 荊軻刺秦王》
一、 通假字 (1)秦王必說見臣 說,通「悅」,yuè,高興。 (2)使工以葯淬火 淬,通「粹」,cuì,淬火,燒刃使紅,漬於水中。 (3)日以盡矣 以,通「已」,已經。 (4)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陵,通「凌」,凌辱。 (5)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6)請辭決矣 決,通「訣」,訣別。 (7)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懾。 (8) 故振懾 同上。 (9) 設九賓 賓,通「儐」,儐相 (bīn xiànɡ) ,迎賓贊禮的人。儐,舊讀bìn。 (10) 圖窮而匕首見 見,通「現」。 (11)荊軻奉樊於期頭函 奉,通「捧」。 (12)秦武陽奉地圖匣 同上。 (13) 奉之 同上。 (14) 以其所奉葯囊提軻 同上。 (15)卒起不意 卒,通「猝」,cù,倉促,突然。 (16) 卒惶急無以擊軻 同上。 (17)卒惶急不知所為 同上。 (18) 秦王還柱而走, 還,通「環」,繞。 二、 重點文言實詞釋義 ( 12個 ) (1) 親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動詞,親近,接近。 (2) 深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形容詞,刻毒。 (3) 解 可以解燕國之患 動詞,解除,解救。 (4) 教 乃今得聞教 名詞,指教,jiào。 (5) 敢 人不敢與忤視 動詞,有勇氣做,敢於。 (6) 還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動詞,回來。 (7) 還 秦王還柱而走 動詞,通「環」,繞。 (8) 資 持千金之資幣物 名詞,資財、錢物。 (9) 振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動詞,通「震」,害怕,恐懼。 (10) 圖 圖窮匕首見 名詞,地圖。 (11) 室 拔劍,劍長,操其室 名詞,劍梢。 (12)詔 非有詔得不上 名詞,皇帝下的命令,詔書。 (13)被 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動詞,遭受。 三、詞類活用 (1)進兵北略地 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北。 (2)函封之 名詞作狀語,用匣子。 (3)前為謝曰 方位名詞作動詞,走上前。 (4)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詞活用為動詞,走上前。 (5)左右既前 同上。 (6)其人居遠 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遠方。 (7)使使以聞大王 動詞使動用法,使„„聽到。 (8)太子遲之 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遲。 (9)發盡上指冠 名詞作狀語,向上。
2 (10)群臣怪之 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怪。 (11)箕踞以罵曰 名詞作狀語,象簸箕一樣。 (12)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詞作狀語,馬上。 (13)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詞作狀語,活著。 四、 古今異義詞 (1)仰天太息流涕 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2)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古義:走投無路,陷於困境。今義:生活貧困,經濟困難。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古義: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將軍。今義:年長之人。 (4)將軍豈有意乎 古義:有心意,此引申為同意、願意。今義還有「故意」之意。 (5)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遇:古義:對待。今義:遇到,碰以。深:古義:刻毒,今義:有深度,與「淺」相對。 (6)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義:在這時,今義;表順承關系或另提一事。 (7)終已不顧 古義:不回頭。今義:不照顧,不考慮不顧忌。 (8)左右乃曰 古義:皇帝周圍的侍衛人員。今義:表兩種方向;或表大體范圍;有時亦有控制之義。 (9)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 古義:可以用它來,為「可以之」的省略。今義:表可能、能夠、許可。 (10)秦王購之金千斤 金:古代指金屬總稱,用於流通貨幣時,先秦指黃金,後來指銀,文中指銅。今義:特指黃金。 五、 常見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3)仆所以留才,待吾客與俱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 省略句 (1)秦王購之 ( 以 ) 金千斤 ( 省略介詞「以」 ) (2)取之 ( 以 ) 百金 ( 省略介詞「以」 ) (3)欲與 ( 之 ) 俱 ( 往 ) ( 省略介詞賓語和謂語 ) (4)待吾客與 ( 之 ) 俱 ( 往 ) ( 同上 ) (5)皆 ( 穿 ) 白衣冠以送之 ( 省略謂語 ) (6)其人居遠未來,而為 ( 之 ) 留待 ( 省略介詞賓語 ) (7)嘉為 ( 之 ) 先言於秦王曰 ( 同上 ) (8)乃 ( 穿 ) 朝服,設九賓 ( 省略謂語 ) (9)見燕使者 ( 於 ) 咸陽宮 ( 省略介詞 ) (10使 ( 之 ) 畢使於前 ( 省略兼語 ) (11) 群臣侍 ( 於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介詞 ) (12)獻 ( 於 ) 秦王 ( 省略介詞 ) (13)比 ( 於 ) 諸侯之列 ( 省略介詞 ) (14)而 ( 按 ) 秦法„„ ( 根據文意省略) (15)皆陳 ( 於 ) 殿下 ( 省略介詞 ) 3、 被動句 (1)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2)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3 4、 倒裝句 (1)常痛於骨髓 ( 介賓短語後置 ) (2)嘉為先言於秦王 ( 介賓短語後置 ) (3)燕王拜送於庭 ( 介賓短語後置 ) (4)使畢使於前 ( 介賓短語後置 ) (5)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 定語後置 ) (6)群臣侍殿上者 ( 定語後置 ) (7)秦王購之 ( 以 ) 金千斤,邑萬家 ( 介賓短語後置,數量詞作定語後置 ) 5、固定結構 (1)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 「有以」,意為:有用來„„的辦法 ) (2)而卒惶急無以擊軻 ( 「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辦法 ) (3)將奈何 表疑問,怎麼„„。下文「為之奈何」「既已無可奈何」意同。 (4)荊軻有所待 意為:有„„的人 ( 東西 ) 。「所」後常跟動片語成 「所」字結構,作「有」的賓語。 (5)將軍豈有意乎 表反問,是否„„呢。 (6)荊卿豈無意哉 表反問,難道„„嗎。 (7)仆所以留者 復音虛詞「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譯為:„„的原因。 (8)事所以不成者„„ 同上。 六、成語典故 (1)切齒拊心:語出本文,又作「切齒腐心」。形容憤恨到極點。 (2)一去不復返: 語出本文。一去之後就不再回來。後亦稱人或者已成陳跡。唐崔顥《黃鶴樓》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3)發上指冠:語出《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上指冠。」毛發豎起的樣子。形容極度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發盡上指冠」暗引此語。亦作怒發沖冠。 (4)圖窮匕首見:語出本文。比喻事情發展到了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出來。 (5)無可奈何:語出本文。沒有辦法,無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無能為力。 (6)悲歌擊築: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 (7)變徵之聲:語出《史記·刺客列傳》:「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樂聲中的徵調變化,常作悲壯之聲。徵,古代五聲之一,讀zhǐ。
《鴻門宴》
一一一一、、、、通假字通假字通假字通假字 1.距①關,毋②內③諸侯。 ①距,通「拒」,把守。 ②毋,通「無」,不要。 ③內,通「納」,接納,進入。 2.張良出,要項伯。 要,通「邀」,邀請。 3.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違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不,通「否」。 6.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內 通「納」) 7.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坐 通「座」) 8.令將軍與臣有卻。 卻,通「隙」,隔閡,嫌怨。 9.秋豪不敢有所近。 豪,通「毫」。 10.吾令人望其氣……成五采。 采,通「彩」,顏色。 11.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具,通「俱」,全部。 12.坐,通「座」,座位。 ①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 ②因擊沛公於坐 13.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參,通「驂」,古時乘車。 二二二二、、、、虛詞實詞虛詞實詞虛詞實詞虛詞實詞 (一)實詞: 1.饗土卒(饗;犒勞) 2.夜馳之(之:到,往) 3.無所取(所取:所字結構,掠奪的東西) 4.從沛公(從:跟從) 5.亡去不義(亡:逃跑;義:符合道義) 6.料大王土卒足以當項王乎(料:估量:當:抵擋) 7.與臣游(游:交往) 8.吏民(籍:登記) 9.他盜之出入(出入:偏義夏詞,進入) 10.具言(具:詳細,完備) 11.若入前為壽(若:你;為壽:祝健康) 12.殺人如不能舉(舉;盡) 13.竊為大王不敗也(竊;私下裡) 14.坐須臾(須臾:片刻) 15.相去(去,距離)置車騎(置;放棄) 16.督過之(督過:責備) 17.留謝(謝:辭謝) (二)虛詞 1.固不如也(固:當然) 2.君安與項伯有故(安:怎麼) 3.孰與君少長(孰與:與……相比,哪一個更……) 4.人有大功而擊之(而:卻)5.因言曰(因:趁機) 6.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詞,不譯) 7.不然,籍何以至此(然:這樣) 8.因留沛公與飲(因:於是) 9.以示之者三(三:多次) 10.因擊沛公於坐(因,趁機) 11.若屬皆且為所虜(若屬:你們這些人) 三三三三、、、、詞類活用詞類活用詞類活用詞類活用 1. 沛公軍霸上。 軍,名詞作動詞,駐扎。 2. 王,名詞作動詞,稱王。 ①沛公欲王關中。 ②秦地可盡王也。 ③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3. 素善留侯張良。 善,形容詞作動詞,友善、交好。 4. 夜,名詞作狀語,在夜晚。 ①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②於是項伯復夜去。 5.義,名詞作動詞,恪守信義。 ①亡去不義。 ②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 6.項伯殺人,臣活之。 活,使動用法,使……活命。 7.吾得兄事之。 兄,名詞作狀語,像兄長一樣。 8.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從,使動用法,使……跟從,率領。 9.范增數目項王。 目,名詞作動詞,使眼色。 10.若入前為壽。 前,名詞作動詞,上前。 11.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詞作狀語,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12.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 止,使動用法,使……停止。 13.頭發上指。 上,名詞作狀語,向上。 14.刑人如恐不勝。 刑,名詞作動詞,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15.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①下,名詞作動詞,下來。 ②道,名詞作動詞,取道。 ③間,動詞作狀語,小道,表示動作的處所。 16.沛公已去,間至軍中。 間,動詞作狀語,從小路。 17.拔劍撞而破之。 破,使動用法,使……破裂。 18.籍吏民,封府庫。 籍,名詞作動詞,登記。 19.沛公今事有急。 急,形容詞作名詞,危急的事。 20.此亡秦之續耳。 續,動詞作名詞,後續者。 21.此其志不在小 小,形容詞用如名詞,小的方面 22.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 東、南,名詞作狀語,向東、向南 四四四四、、、、文言句式文言句式文言句式文言句式 ((((一一一一))))判斷句判斷句判斷句判斷句;;;; 1.此天子氣也 2.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3.此亡秦之續耳 ((((二二二二))))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 1.沛公軍(於)霸上。 2.沛公欲王(於)關中。 3.為(吾)擊破沛公軍。 4.具告(之)以事。 5.亡去不義,不可不語(之)。 6.將軍戰(於)河北,臣戰(於)河南。 7.交戟之衛士欲止(之)不內。 8.還軍(於)霸上。 9.項王受璧,置(之)於坐上。 10.豎子不足與(之)謀。 11.欲呼張良與(之)俱去 12.如彘肩上 ((((三三三三))))被動句被動句被動句被動句:::: 1.若屑皆且為所虜 2.晉屬今為之虜矣 ((((四四四四))))賓語前置句賓語前置句賓語前置句賓語前置句:::: 1.然不自意能先人關破秦 2.不然,籍何以至此 3.客何為者 4.大王來何操 5.沛公安在 6.今日之事何如? 7.何辭為? ((((五五五五))))介賓短語後置句介賓短語後置句介賓短語後置句介賓短語後置句////狀語後置句狀語後置句狀語後置句狀語後置句 1.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 2.沛公欲王於關中。 3.具告之以事。 4.良曰:「長於臣。」 5.得復見將軍於此。 五五五五、、、、古今異義古今異義古今異義古今異義:::: 1.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古義:婚姻,古義兒女親家,女方之父為婚,男方之父為姻。 今義:結婚的事,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系。 2.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古義:意外的變故。 今義:副詞,很。 3.今人有大功而擊之。 古義:現在別人(指沛公) 今義:現在的人,與古人相對。 4.而聽細說。 古義:小人的讒言。 今義:詳細說來。 5.沛公居山東時。 古義:崤山以東。 今義:山東省。 6.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古義:黃河以北、以南。 今義:分別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六六六六、、、、一詞多義一詞多義一詞多義一詞多義 ((((一一一一))))為為為為 人為刀姐,我為魚肉 動詞,是, 使子嬰為相 動詞,做,擔當, 竊為大王不取也 動詞,認為, 誰為大王為此計 動詞,出,制定, 且為之奈何 動詞,對付, 何辭為 句末語氣詞,呢, 為擊破沛公軍 介詞,替,給, ((((二二二二))))故故故故 故聽之 連詞,所以) 君安與項伯有故 形容詞,舊時,此指交情) 故遣將守關者 副詞,特意) ((((三三三三))))辭辭辭辭 卮酒安足辭(推辭,不接受) 未辭也(告辭,辭別) 大禮不辭小讓(講究,計較) ((((四四四四))))倖幸倖幸 婦女無所幸(寵幸) 故幸來告良(幸而)

閱讀全文

與語文必修一人教版通假字歸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