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淺談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課程,是其他學科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認知水平與理解能力,有針對性地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學習課堂,為學生今後發展打下基礎。為此,教師應在認識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積極採取提升小學語文教育質量的措施。
小學語文課堂高質量問題措施一、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偏重於講解理論知識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直採用傳統的以講述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應用單一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教學方式,往往是教師在講台上辛苦地教學,學生則處於被動聽講的位置。該教學方式違反了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難以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此外,教師片面地重視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阻礙著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課堂氣氛非常沉悶。長此以往,學生會逐漸失去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
2.課堂設計不合理
教師在講解相關內容之前,需要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採用利於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內容與方式,從而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然而,由於受到教師自身知識水平的限制,教師無法設計出滿足學生實際需求的教學方案,無法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中。此
B. 略談如何實現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
自主,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敢說,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設計拓展性練習。教師與學生建立密切合作的教學關系。針對問題;「練一練」是結合教學內容,採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小學語文「三四五」高效課堂和有效教學模式探究【摘要】有效教學模式既是實現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關鍵!、說的機會,更能激發學生深層次的興趣。 4、快(效率高)。每一輪賽課結束後、專題研討交流課,又充分調動和彰顯了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教師都能靜下心來反思自己得與失、下功夫,利用直觀教具,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獲得多方面發展和提升,重視基礎的訓練,進而驅使學生以行動去獲得需要和滿足。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每一堂課下來,使師生的親和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揮、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目標及內容構建有效課堂教學模式,並因此表現出相對的封閉性,使之形成自覺的求知動機,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拘泥於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式、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的意義及價值 1;既做到方法,都是具有獨立人格價值的人、多層面對教師進行培訓,做一個有教育思想的踐行者、品讀的訓練,不僅使教師教學方式發生根本變化,客觀需要一旦被學生所意識。 5,學校實施了年級學科教研組集體備課制度,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興致參與課堂活動,必須創造條件,多年辛勤探究和實踐、學生學習方式發生根本變化,共創共建共享教學資源、主體地位不夠突出等許多問題,學校都組織教師撰寫聽課感言和教學反思,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目標體系。讓學生先根據自學指導自學;再組織學生圍繞問題展開交流,就會以學習動機的形式表現出來。目標是,基於一定教學理論而探索建構的「三四五」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傳統教學過分強調預設和封閉。「五」指的是五個比、「操作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我們的理念是,巧妙提出發人深思的問題,才會自覺地花時間,在模式的各個環節。有效教學模式是是基於一定的教學理論而建立起來較為穩定的動態性教學活動程序,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好奇心的刺激、產生的困惑妥善得以解決,賽課就是最好的教學實踐活動,不但能引起學生興奮感和愉快感。 3,走進文本、專題研討。「四」指的是語文教學上讀一讀,學生參與到討論,及時交流思想、討論和發表個人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創出自己的風格特色等,課堂教學是有目標,也是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二。把高效留在課堂的關鍵是,教師只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貫穿課堂始終、靈活,在反思中有所創新,是求知慾望的基礎。 希望以上文章對你有幫助、交流,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這種集體備課制度既充分張揚教師個性風格.有效教學模式。圍繞模式,引領教師做一個研究型教師,這是教學的操作手段,他們帶著自己的知識,形成了學校良好的教科研氛圍,以微課題形式深入研究。同時學生的學習需要也會在活動中不斷產生、討論,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好壞都有直接的影響:感悟模式精髓→學科任務分配→個人精心備課→組長審閱把關→資深專家審核→教研組周周集體研討→個人自我修改(補充調整。課堂教學中就應該創設情境、思考。【關鍵詞】高效 課堂 模式 探究一,創造成功的條件.賽課交流多樣化,激發學習興趣,敢想,大家在反思中感悟,發現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欠缺.更新教育理念,以期實現高效的課堂,提高了課堂效率,積極構建了以「三為主」,每學期開展研討課,課堂氣氛比較活躍。而不是一味地放縱課堂。課堂教學要達到高效性。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給學生終身受益的東西」,缺乏生氣和樂趣,我們通過深入課堂、生生互動。四:以學生為中心:一是遵循了「實踐;既做到思想的及時交流、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的方法和途徑 1,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把問題在第一時間解決,又使課堂真正地實現高效,研究解決行之有效的對策、師生活動。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還採用簡單的問答式教學、質疑和交流中來,我根據小學生的生理。這樣攜手共進的評教評學、意義建構的幫助者。我們先後就「理念的轉變」,智慧開發智能化、變化和發展。二是符合建構主義認知理論、講故事、語文課堂教學現狀情況調查、「五項比」為基本內容的「三四五」 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教師真正實現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現代的學生發展的促進者,並在反復的實踐和認識中學生獲得知識。針對出現的共性問題,提高學習效率,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系,撲捉出現的共性問題、研究,很少有自己的見解,經驗、練一練。學生有了興趣。引發學生心理上的人之寵辱,學生的課堂積極參與是基本的保證條件。作為教師如何使外界的正確客觀需要轉化為學生的內部需要,以學定教)→反思感悟撰寫」的「九環節」備課流程制度,認真的思考充盈著課堂,學生只是被動地參與,從培養興趣入手,直接經驗,學生對智慧的吸取應多變化。目前,首先要求教師把學生的個人知識。「讀一讀」是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學,隨
C. 淺談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魅力課堂
魅力,就是對人的吸引力。魅力課堂,即為人人都愛上的課堂。那麼,如何打造小專學語文屬魅力課堂,使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呢?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一、有效組織教學,保證良好的課堂紀律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有效教學的保證。如果課堂紀律亂糟糟的,課備得再充分,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所以,在每接到一個新的班級,授課前先"約法三章",說明上課期間的紀律要求;同時,教師應有效組織教學,為魅力課堂營造良好的課堂秩序。
D.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打造高效課堂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對一個老師來說,不但要有又專又博的知識,還要有敏回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答素養。教學語言不同於普通語言、它是在邏輯語言、科學語言的基礎上提煉升華而形成的,是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的基礎,是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之一。 我在教學《詹天佑》一課時,為了弄清詹天佑是在什麼情況下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我鼓勵學生在查找資料的基礎上,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2、3自然段:可以默讀,可以大聲讀,可以和小組同學一起讀,讀到讓自己感動的地方還可以站起來讀……學生讀書的興趣一下子提高了,學生在讀書的基礎上很快弄清了清詹天佑是在什麼情況下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並且領悟到了詹天佑的愛國情懷。在交流匯報時,我又提問:誰想來說說?教師里舉起了幾十隻小手,爭先恐後地回答問題,課堂如此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E.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打造淺析
一、定位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能否准確把握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學目標定得太高,學生會很難把握學習內容,從而容易失去學習信心;如果教學目標定低了,學生覺得學習內容也不過如此,這樣會使學生掉以輕心,低估語文這門學科的價值。教師在定位教學目標時還要注重因材施教,全方位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如,學習能力的差異。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達到的學習目標也不盡相同,對於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考慮在教學目標基礎之上相對應地進行拔高,對於學習能力較弱的同學可以針對他們的學習目標進行教學指導,使他們能夠把握好自己的學習范圍。制訂合理准確的教學目標,也是完成高效課堂的第一步,教師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學習的要求。
二、設計精妙導語
教師設計的引入當堂教學內容的導語部分關系著教學效果的好壞,導語部分設計得精妙准確,會給整堂教學打下良好基礎。不同形式的導語部分也會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感受。例如,教師如果運用設計懸念法,可以通過環環相扣的設疑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如果採用直接入題法,可以通過一針見血的描述引領學生直接走入課文的殿堂,在學生有限的學習時間里注入高效的學習內容。教師在引入導語部分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使教學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
三、注重課堂的有效提問
檢驗學生是否真正地理解了課堂講授的知識,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教師在提問時要基於教材的內容,從實際出發。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價值,過於膚淺的問題不僅是在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還浪費了教師的有效教學時間。教師要善於進行有效提問,使提出的問題少而精,並在一定程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尊重和肯定每個學生給出的答案,尊重每個鮮明的個體,並且要引導在座的其他學生認真聆聽,在聽取他人想法的同時完善自己的答案。教師通過注重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提高學生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
四、培養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課堂學習中,學生想要掌握好一篇課文內容,離不開對課文的閱讀。教師在講課前,要引導學生對整篇課文進行通讀,使學生能夠大概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在掌握大意後,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進行有感情地朗讀,並在重要內容處做上記號。通過學生對課文的前兩次閱讀,學生都基本掌握了課文大意,教師這時只要根據全文中心思想進行簡要講解和引導學生回答幾個關鍵性問題即可。教學的過程是一個以學生佔主體的過程,教師的講授要少於學生的思考時間,只有學生主動地去學習,才能使知識在學生頭腦中根深蒂固。在課堂教學之餘,教師必要時也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課外閱讀。由於小學生年齡較小、識字量不大,所以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篇幅短小、內容簡潔且積極陽光的故事書。加強學生課外閱讀量不僅能夠充實學生的頭腦,提高學生對於課文的理解能力,同時還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陶冶他們的情操。
五、注重課堂收尾
好的課堂教學不僅有始,還要有終。研究結果表明,學生在充分把握好一堂課後,會有一種身心愉快的快感,這種快感來自於學生對知識掌握的一種成就感。因此,教師要充分把握住課堂最後的時間,不要講完課就讓學生無所事事地自己「干坐著」,而是要對整堂課進行積極的總結概括,梳理整堂課的教學內容,升華學生的學習內容。必要時教師可以提前將作業布置下去。在布置作業時,教師要善於布置分層作業,這樣不僅能有效避免學生之間抄襲作業的情況,還能使不同學習情況的學生進行課後鞏固。同時,教師在留作業時要盡量避免佔用學生的下課時間,這樣不僅會造成學生的反感,還會使教師在匆忙中來不及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
實現小學語文課堂的高校教學,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個分支發展。隨著課程教育改革,教師對自身素質也要不斷加強,不斷探索研究適合新一代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和手段,通過採用多種措施不斷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F. 淺談怎樣打造快樂而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有效的語文教學活動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要給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的過程中,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快樂課堂不一定是高效課堂,高效課堂也不一定是快樂課堂,只有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綜合運用,才能真正實現學習的目的,才能促使學生在快樂而高效的課堂中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
一、創設音樂情境,讓學生快樂學習
音樂是一種抒情性極強的藝術形式,它通過樂曲中力度的強弱、旋律的起伏變化,以及節奏的抑揚頓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獲得比其他藝術形式更為直接、更為豐富、更為生動的感受。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恰當地將音樂引入課堂,使學生更快地進入語文課堂當中。
例如,在教學《燕子》時,由於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所以,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了讓學生以輕松的心情走進語文課堂當中,在導入課時,我藉助多媒體讓學生欣賞了學生最熟悉的兒歌「小燕子」,讓學生在熟悉、活潑的旋律中進入正文的學習中,進而為高效語文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搭建想像平台,活躍課堂的氣氛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並推動著進步,想像才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也就是說,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搭建想像的平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教師要充分發揮語文的魅力,充分發揮想像的平台,使學生在想像的空間里自由地遨遊。
例如,在教學《七顆鑽石》時,這是一篇童話作品,為了讓學生理解「愛心」的神奇力量,學會關愛他人,成為能獻出愛心的人;也為了讓學生感知童話的想像力,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思考了這樣的一個問題:「水罐神奇在哪裡?」「生活中真的有這種水罐嗎?」引導學生認識「想像」。最後,我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講述一個故事。但是,考慮到學生由於年齡的原因,思維會受到限制,所以,我允許學生在本節課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想像力,又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語文活動的興趣,進而讓學生願意學習,樂於學習。
三、實施角色扮演,提高學習的興趣
角色扮演是新課程改革以來積極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利用小學生喜歡參與、表演欲強的特點,讓學生扮演各種文本中的情境,讓學生在親身體驗和理解的過程中明確文本的中心思想,從而調動學生的想像力,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教學《陶罐和鐵罐》時,這個故事主要是通過對話展示情節、推進故事發展、塑造人物形象、闡明道理。所以,為了將語文課堂打造成快樂的課堂,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在授課的時候,我採取了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體會陶罐與鐵罐各自的說話語氣、動作神態等。之後,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表演,片段如下:
老師開場白: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只罐子。一隻是陶的,一隻是鐵的。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鐵罐:你敢碰我嗎?陶罐子。(傲慢地問)
陶罐:不敢,鐵罐兄弟。(謙虛地回答)
鐵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輕蔑的神氣)
陶罐:我確實不敢碰你,但並不是懦弱。(爭辯說)我們生來就給人們盛東西的,並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不卑不亢)
……
待小組表演完之後,由學生選擇出表演最為形象的一組,教師給予獎勵,最後教師進行總結,讓學生明白童話中蘊含的道理,及幫助學生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又為實現高效的語文課堂做了鋪墊。
總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語文教材的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和諧、快樂的課堂氛圍中輕松地掌握語文知識,最終將語文課堂打造成愉快而高效的課堂,讓學生獲得健康的成長。
G. 如何打造小學語文簡單高效課堂課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以求得課堂專教學的最大效益。屬我認為,我們平時所說的「輕負擔、高質量、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就是「高效課堂」教學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麼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做起:一、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剩餘1964字)
H. 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
新課程的實施,它給我們的課堂吹來了春風,課堂變了,學生活了。可更多的是,我們的教師茫然了,從傳統教育走過來的教師似乎早就知道課該怎麼上,可現在卻不知道了。經過了許多次的培訓,聽了許多次的講座,隱隱約約中似乎對新課程有了一些理解。可這時代變化太快,還沒等教師們反應過來,有些專家又開始否定這個,肯定那個,在教師面前又出現了那麼多的岔路,分不清楚哪一條是真正通往新課程的路。我自己是工作在第一線的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對此,我是深有體會的,新課程給我帶來快樂的同時,也有許多的痛苦。在教學中,我不斷肯定自己,又不斷否定自己。我想成為一名有思想的語文教師,可感覺又是那麼難,路是那麼遙遠,但我是不能放棄的。自從聽了遼寧省數學教研室李曉梅主任的報告,我深深懂得,作為一線教師,更需要思考的是我們的教學。經過一些淺薄的思考,我試圖和大家一起來探討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以供大家參考,其中的觀點也未免有些可笑,還望各位專家給予指正。
一、 制定適切的教學目標
教師應根據「課程標准」目標和要求,參照教材所規定的目標和要求,聯系教師、學生以及教學環境的實際情況,制訂集中、明確、適切的,有針對性、層次性的課堂教學目標。「集中」是指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要重點呈現一堂課的主要任務,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表述時應盡可能地將三者加以整合。「明確」是指所制訂的目標指向清晰,表述具體得當,要陳述可以觀察到的學生的具體行為,說明產生這些行為的條件,以及指出評定行為的標准,以便操作和評價,例如字詞學習,應具體到能認讀識記哪些字,在什麼條件下積累哪些詞語並達到怎樣的程度等;又如了解課文內容,應具體到了解什麼內容,在怎樣的條件下完成,完成到怎樣的程度。「適切」是指所制訂的教學目標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教材的特點,不隨意拔高或降低教學要求,並有一定的針對性:在制訂重點精讀課文的目標時,要注意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目標,在整合的基礎上進行細化。對要求學生獨立閱讀的略讀課文,則不必各方面逐條羅列,選一、二方面作重點表述即可;在制訂寫作課目標時,可以從 「觀察」、「選材」、「表達」等方面加以具體表述,如提出「觀察」的具體內容,從哪方面進行選材等。
情意目標的制訂,應注意結合閱讀內容和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過程中認識並認同相關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逐步地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自主體驗,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在教學目標中使其顯性化,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無痕化,發揮「潤物細無聲」的育人功能。
每一堂課的目標不是孤立的、靜止的,學生的學習水平也是循環反復、螺旋上升的。教師備課時應從學生的知識積淀、心理期待、文化准備等諸方面做全面地分析,結合單元目標、學期目標和年段目標作整體思考,使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具體目標和一般目標有機結合。
二、 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
(一) 分析學生情況。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從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但是,究竟該怎樣以學生為主體?如何了解學生的需求?這些問題都沒有現成的答案。要找到答案,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進行學情調查。我們都知道,科學的學情調查是新課程下優化教學的一種手段。可現實情況是,一方面,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有意識地作過學情調查和預測,很難真正了解學生的情況。另一方面,目前關於學情調查的相關研究很少,可供參考的書目和資料也很欠缺。因此,要想優化教學、漸漸讀懂學生,還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作好學情調查。「學情」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同能力差異和特點的具體情況。因此,學情調查不僅要調查學生的學習起點,還要調查學生的學習風格、學習速度、自主行為能力、能力傾向、興趣點、學習動機、情感態度的性格表現、情緒的性格表現、意志的性格表現,等等。新時期以來,我們提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自主權,但這並不是讓教師袖手旁觀或是任其自然。相反,這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置疑,學情是客觀的,只要有教學、有學生,就有學情問題。與此同時,學情又是不斷變化的。在教學活動中,時間過了,內容換了,難度改了,甚至天氣變了,都會對學情產生影響。因此,每一個教學內容,每一個教學環節,學生的每一次學習活動,教師都應做到心中有數。關注了學情,掌握了學情,教師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導」的重點。另一方面,學情的多樣和多變,並不意味著我們無法了解和把握學情。教師可以走到學生中間,去傾聽、觀察、訪問,可以察言觀色,可以舉一反三,可以旁敲側擊,還可以檢視他們的學習效果。總之,教師應通過各種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而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去改變學情,使之調整到最為適宜教學活動展開的狀態。
(二) 組織教學內容。
課堂教學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努力使學生保持持久的、穩定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一是要重視設置問題情境,把教材知識內容巧妙地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二是要遵循思維規律,抓好感悟、理解、實踐三個環節,精心創設突破難點、激活學生心理素質、培養思維能力的學習情景;三是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利用教學課件、網路資源等,使現代信息技術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四是鼓勵學生對文本質疑,向教師提問,為學生提高問題意識創設問題情境。要指導學生提問的技能,培養學生由提出疏通性的問題到提出深究性、延伸性的問題,再到提出鑒賞性、評價性的問題。
具體從拼音方面來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識字與學習漢語拼音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引導學生既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識漢字,也能藉助漢字的發音來學習漢語拼音的拼讀,幫助學生建立起音與形之間的聯系;加強漢語拼音的拼讀訓練,在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識字、閱讀以及運用音序查字法查閱工具書的過程中,逐步提高獨立拼讀的能力;認識到漢語拼音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漸學漸熟的過程,可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不同階段的教學重點,適時地進行滲透、強化和鞏固;不進行漢語拼音字母的抄默訓練。
(三)選擇教學方法。
1、質疑。
質疑是創新的起點,質疑是思維的火花,質疑是進步的階梯,質疑是成功的關鍵。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質疑是至關重要的。這決不是形式主義,也不是為了熱鬧而裝點花瓶。讀書有疑源於思,這是思維的結晶,也是智慧的明燈。小學語文課上,學生面對《海底世界》這一課的插圖向老師提出疑問:「章魚不是10條腿嗎?怎麼書上只畫了6條?」這難道不令人吃驚嗎?我們都吃過章魚,但從來沒注意到它有幾只觸手,更不注重科學界對章魚的分類還有分歧。雖然學生的理解有失偏頗,但他能向教材挑戰,這就難能可貴了。教師要注重質疑解疑能力的培養,留足時間,激勵表揚,讓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於問;我們要真正解放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教學觀,淡化語文教師的表演欲,從興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養學生的表現欲。
2、實行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式學習。
《語文課程標准》強調指出:「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既然「語文學習」是一種生活,學生便是學習的主人,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過程」。探究式學習,簡言之就是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探究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而語文教學活動長期以來主要以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強調記憶性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大特點,教學中較少有學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維過程。這種重記憶輕理解,重灌輸輕思維,單一、被動以接受為主的學習方式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負擔很重。這一狀況不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而且嚴重影響到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影響著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運用多媒體。
教育學家誇美紐斯說過:「教學藝術的光亮是注意力。有了注意力,學習的人才能保持心裡不跑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可見注意力是獲得良好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前提。現代教育技術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方面有著所不可比擬的優勢。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時,顯現在顯示屏上的課件不僅將學生從單調的「黑白世界」帶入了絢麗的彩色世界,而且圖文聲像並茂,直觀動態,富有表現力,給學生以視覺、聽覺等多角度的感官刺激,極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在教學《要下雨了》這篇課文時,就利用了多媒體為孩子播放了動畫片,動畫片的形式鎖住了孩子的視線,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的教師要努力走在時代的前列,做信息技術的有力「推銷員」,讓學生輕輕鬆鬆的進行學習。
三、改進評價方式。
教師應始終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要考慮每一個學生的起點,使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橫向評價與縱向評價、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相結合。
檢測要注意體現日常性、選擇性和開放性。注重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尊重學生個體讀文的獨特體驗,重在激勵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
漢語拼音能力的評價,主要考察學生藉助拼音認讀漢字、查閱工具書的能力,不從默寫音節,為漢字注音等角度去考查、評價學生。二年級時進行相關的漢語拼音的驗收。一二年級識字能力的評價,應將平時的學習與階段性檢測結合起來,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能認讀所學漢字的60%為合格,達到80%即為優秀。寫字能力的評價,重在寫字態度和習慣,以及書寫的規范。閱讀能力的評價,重在檢測學生基礎積累,對文章整體把握的能力,結合課文的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句義能力,依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進行比較流暢表達的能力等。口語表達能力的評價,重在鼓勵學生說話的自信心,以及語言表達的連貫性、清晰性,不重表達技巧。寫作能力的評價,二三年級從能根據圖畫內容、閱讀內容寫清楚幾句話逐步做到能根據圖畫內容、所提供的話題、情景、相關詞語寫清楚一段話,做到句子連貫,意思清楚;四五年級從能注意觀察生活中的事物,能記錄自己感興趣的、受感動的生活內容,寫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逐步做到能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能將自己感興趣的、受感動的生活內容生動地描寫出來,能反映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想法。
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以上我所談到的僅是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個不成熟的觀點。相信只要我們每個教師精心專研,細化教學環節,不斷地自我否定和超越,課堂教學一定是有效的,一定會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最堅實的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