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二下冊人教版語文第24課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明初文學家,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也稱宋學士,祖居浙江金華,明初著名文學家。他家境貧寒,但自幼好學,曾受業於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等。他一生刻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順帝曾召他為翰林院編修,他以奉養父母為由,辭不應召,修道著書。
至正二十年(1360),與劉基、章溢、葉琛同受朱元璋禮聘,尊為「五經」師。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學士承旨知制誥。後因牽涉胡惟庸案,謫茂州,中途病死。有《宋學士全集》、《孝經新說》等。
明初朱元璋稱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學提舉,為太子講經。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誥。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全家流放茂州(現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縣),途中病死於夔州(現在重慶奉節縣)。
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宋濂與劉基、高啟並列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他以繼承儒家封建道統為己任,為文主張「宗經」「師古」,取法唐宋,著作甚豐。他的著作以傳記小品和記敘性散文為代表,散文或質朴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國,朝廷禮樂制度多為宋濂所制定,朱元璋稱他為「開國文臣之首」,劉基贊許他「當今文章第一」,四方學者稱他為「太史公」。著有《宋學士文集》。
宋濂是「開國文臣之首」。他堅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經師古,強調「辭達」,注意「通變」,要求「因事感觸」而為文,所以他的散文內容比較充實,且有一定的藝術功力。
有明一代,開私家藏書風氣者,首推宋濂。
宋濂藏書始於青年時代。當時,他因元末戰亂遷居浦江,於青蘿山中築室讀書,因名其樓為「青蘿山房」。兵禍之後,官私藏書毀損嚴重,而宋濂因隱居山中,仍能坐擁書城。明祁承漢《澹生堂藏書紅》說:「勝國兵火之後,宋文憲公讀書青蘿山中,便已藏書萬卷。」清載殿泗《風希堂文集》卷二《宋文憲公全集序》則說宋濂「始自潛溪徒浦江,得卷氏藏書之富,首推宋濂 」。
原文 送東陽馬生序
余幼時即嗜[1]學。家貧,無從[2]致書[3]以觀,每假借[4]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6]。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7],益慕聖賢之道。又患[8]無碩師[9]名人與游,嘗[10]趨[11]百里外,從鄉之先達[12]執經叩問[13]。先達德隆望尊[14],門人弟子填其室[15],未嘗稍降辭色[16]。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17],俯身傾耳以請[18];或遇其叱咄[19],色愈恭,禮愈至[20],不敢出一言以復[21];俟[22]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23]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24]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25]而不知。至舍[26],四支[27]僵勁不能動,媵人[28]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29],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30],燁然[31]若神人;余則縕[32]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33]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後,日待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於余者乎?
今諸生學於太學[37],縣官[38]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39]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40]甚稱其賢。余朝京師[41],生以鄉人子謁余。撰[42]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43]。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也。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詆我誇際遇之盛[44]而驕鄉人者,豈知余者哉!
注釋
[1]嗜:特別愛好。
[2]無從:沒有辦法。
[3]致書:得到書,這里是買書的意思。
[4]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鬆抄書.「之」是「怠」的賓語,指「筆錄」這件事。
[6]走:跑。
[7]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
[8]加冠:古時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束發戴帽)禮,表示已經成年。這里即指二十歲。
[9]患:擔心,憂慮。
[10]碩師:才學淵博的老師。碩,大。
[11]嘗:曾經。
[12]趨:奔向。
[13]先達: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
[14]叩問:求教。叩,問。
[15]德隆望尊:道德高,聲望重。又作德高望重。
[16]門人弟子填其室: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門人、弟子,學生。填,塞。這里是擁擠的意思。
[17]辭色:言語和臉色。
[18]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引,提出。質,詢問。
[19]俯身傾耳以請:彎下身子,側著耳朵(表現尊敬而專心)請教。
[20] 叱咄:訓斥,呵責。
[21]至:周到。
[22]復:這里指辯解。
[23]俟:等待。
[24]負篋(qiè)曳屣(xǐ):背著書箱,趿拉著鞋子(表示鞋破)。
[25]窮冬:嚴冬。
[26]皸(jūn)裂:皮膚因寒冷乾燥而破裂。
[27]舍:這里指學舍,學校。
[28]支:同「肢」。
[29]媵(yìng)人:陪嫁的女子。這里指女僕。
[30]湯:熱水。
[31]沃灌:澆水洗。通「盥」。
[32]寓逆旅:住在旅店裡。逆旅,旅店。
[33]容臭:香袋。
[34]燁(yè)然:光彩閃耀的樣子。
[35]縕(yùn)袍敝衣:破舊的衣服.縕,舊絮.敝,破.
[36]口體之奉:指衣食的享 用.
[37]太學:即國子監,設於京城,是全國最高學府。
[38]縣官:這里指朝廷。廩稍:廩食,即伙食費用。
[39]司業、博士:指國子監司業、國子監博士,都是教官。
[40]流輩:同輩的人。
[41]朝京師:這里指去官後進京朝見皇帝。
[42]撰:同「撰」。長書:長信。贄:初見面時表敬意送的禮物。
[43]夷:平和。
[44]際遇之盛:謂好的遭遇。這里指官位之盛
② 八年級下冊語文24課課下注釋!(最好附圖)
第一面:①選自《宋學士文集》。東陽,地名,在今浙江省。②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浙江義烏西北)人。明代文學家。③假:借用。④弗之怠:不懈怠,不放鬆。⑤走:跑,趕快去。⑥加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⑦碩師:才學淵博的老師。碩:大。⑧從鄉之先打執經叩問;拿著經書向鄉里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⑨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提問。質,詢問。⑩叱咄:訓斥,呵責。⑪ 至:周到。⑫負篋曳屣:背著書箱,拖著鞋子。⑬窮冬:深冬。⑭皸裂:皮膚因寒冷乾燥而開裂。⑮舍:指學舍,書館。⑯支:通「肢」。僵勁:僵硬。⑰媵人:指婢僕。⑱沃灌:澆洗。⑲寓逆旅:寄居在旅店裡。⑳被綺綉:穿著漂亮的絲綢衣服。被,通「披」。21,朱纓:紅色的帽帶。22.腰:帶在腰間。23.容臭:香袋。臭,氣味,這里指香氣。24.燁然:光彩照人的樣子。25.縕袍敝衣:破舊的衣服。縕:新舊混合的絲綿絮。26.略無慕艷意:毫無羨慕的意思。27.以中有足樂者:因為心中有足夠使人快樂的地方。28.口體之奉:供養口和身體的意思,是吃的穿的。29.耄老:年老。30.預:參加。31.承天子之寵光:蒙受天子的寵愛。寵愛,寵愛、看重。32.綴公卿之後:跟隨在公卿們的後面。這是作者自謙之詞。綴,連接,引申為跟隨,追隨。謬稱其氏名:不恰當地贊揚那個名字。這是作者自謙之詞。氏名,姓名。
第二面:①太學:明朝時全國的最高學府,即國子監。在太學讀書的學生稱諸生,又稱學員。②縣官日有廩稍之供:朝廷每天供給糧食。③葛:夏布,指夏天穿的衣服。④司業、博士:太學的老師。⑤君則:馬生的字。⑥流輩:同輩的人。⑦朝京師:進京朝見皇上。⑧以鄉人子謁余: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謁:拜見。⑨贄:古人初次拜見尊長時表示敬意送的禮物。⑩夷:平和。
③ 八年級下冊語文24課《詩詞五首》
人教版: 詩詞曲五首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2.赤壁
杜牧
3.過零丁洋
文天祥
4.水調歌頭
蘇軾
5.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④ 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23、24課原文 各位美女帥哥 幫幫額
人教版第23 馬說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 「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24
送東陽馬生序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偏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忻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珠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余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余。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辯,言和而色怡;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譯文:
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讀書。家裡貧窮,沒有辦法買書來讀,常常向藏書的人家去借,(借來)就親手抄寫,計算著日期按時送還。天很冷時,硯池裡的水結成堅硬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寫完了,跑著送還借書,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願意把書借給我,我於是能夠閱讀很多書。到了成年以後,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才學淵博的老師和名人相交往(請教),曾經跑到百里以外向同鄉有名望的前輩拿著書請教。前輩道德、聲望高,高人弟子擠滿了他的屋子,他從來沒有把語言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一句話不敢回答;等到他高興了,就又請教。所以我雖很笨,終於獲得很多教益。
當我去求師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刮著凜冽的寒風,大雪有幾尺深,腳上的皮膚凍裂了都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凍僵了不能動彈,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洗手暖腳,拿被子(給我)蓋上,過很久才暖和過來。在旅館里,主人每天只給吃兩頓飯,沒有鮮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館的同學們,都穿著華美的衣服,戴著紅纓和寶石裝飾的帽子,腰上佩帶白玉環,左邊佩著刀,右邊掛著香袋,閃光耀眼好像仙人。而我卻穿著破棉祆舊衣衫生活在他們中間,毫無羨慕他們漂亮的心思。因為我心中有自己的樂趣,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別人了。我求學時的勤懇艱辛情況大體如此。
現在這些學生在大學里學習,縣府天天供給膳食,父母年年送來冬服夏裝,(這就)沒有挨凍挨餓的憂慮啦;坐在高大寬敞的房屋之下讀著《詩》《書》,這就)沒有東奔西走的勞累啦;有司業、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問而不告訴,求知而得不到的啦;一切應有的書都集中在這里,(這就)不必像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別人借來然後才能看到啦。(要是)他們學業(還)不精通,德行(還)有不具備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像我那樣專注罷了,難道是別人的過失嗎?
馬生君在大學學習已經兩年了,同輩的人稱贊他賢能。我進京朝見皇帝,他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寫了一篇長信做見面禮,言辭很流暢通達。同他辯論,(他)語言委婉、神色和悅。自稱小時候學慣用功、刻苦,是可以稱得上愛好學習的人。他將要回家鄉探視他的雙親,我特意講自己求學時的艱難來勉勵他。
蘇教版23課送東陽馬生序 24課我驕傲,我是一棵樹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
我是長在黃河岸邊的一棵樹;
我是長在長城腳下的一棵樹;
我能講許許多多的故事,
我能唱許多許多支歌。
山教育我昂首屹立,
我便矢志堅強不仆;
海教育我坦盪磅礴,
我便永遠正直地生活;
條條光線,顆顆露珠,
賦予我美的心靈;
熊熊炎陽,茫茫風雪,
鑄就了我斗爭的品格;
我擁抱著——
自由的大氣和自由的風,
在我身上,意志、力量和理想,
緊緊的,緊緊的融合。
我是廣闊田野的一部分,大自然的一部分,
我和美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
我屬於人民,屬於歷史,
我渴盼整個世界
都作為我們共同的祖國。
無論是紅色的、黃色的、黑色的土壤,
我都將頑強地、熱情地生活。
哪裡有孩子的哭聲,我便走去,
用柔嫩的枝條擁抱他們,
給他們一隻只紅艷艷的蘋果;
哪裡有老人在呻吟,我便走去,
拉著他們黃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繭的手,
給他們溫暖,使他們歡樂。
我願摘下耀眼的星星,
給新婚的嫁娘,
作她們閃光的耳環;
我要挽住輕輕的雲霞,
給辛勤的母親,
作她們擦汗的手帕。
雨雪紛飛——
我伸展開手臂覆蓋他們的小屋,
作他們的傘,
使每個人都有寧靜的夢;
月光如水——
我便彈響無弦琴,
撫慰他們勞動回來的疲倦的身子,
為他們唱歌。
我為他們抗擊風沙,
我為他們抵禦雷火。
我歡迎那樣多的小蟲——
小蜜蜂、小螳螂,小蝴蝶,
和我一起玩耍;
我擁抱那樣多的小鳥——
長嘴的,長尾巴的,花羽毛的小鳥,
在我的肩頭作窠。
假如有一天,我死去,我便平靜的倒在大地上,
我的年輪里有我的記憶,我的懊悔,
我經受的隆隆的暴風雪的聲音,
我腳下的小溪淙淙流響的歌;
甚至可以發現熄滅的光、熄滅的燈火,
和我引為驕傲的幸福和歡樂……
那是我對泥土的禮贊,
那是我對大地的感謝;
如果你俯下身去,會聽見,
我的每一個細胞都在輕輕地說:
讓我盡快地變成煤炭
——沉積在地下的烏黑的煤炭,
為的是將來獻給人間
純潔的光,
熾烈的熱!
⑤ 八年級上語文書21課22課23課24課全文解釋。和加點詞
21.桃花源記
117頁
①選自《陶淵明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②〔太元〕東晉孝武帝的年號(376~396)。③〔武陵〕郡名,現在湖南省常德市一帶。④〔落英〕墜落的花瓣。⑤〔繽紛〕繁多交雜的樣子。⑥〔異之〕對此感到詫異。
118頁
①〔林盡水源〕(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②〔才通人〕僅容一個人通過。③〔儼然〕整齊的樣子。④〔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遇。阡陌,田間小路。⑤〔雞犬相聞〕(村落間)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⑥〔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⑦〔黃發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黃發,舊說是長壽的特徵,所以用以指老人。垂髫,小孩垂下來的頭發,用以指小孩。⑧〔要(yāo)〕邀請。⑨〔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⑩〔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為具言〕為(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說出。〔為〕對,向。〔便扶向路〕就順著舊路(回去)。扶,沿、順著。〔郡下〕郡里,指武陵。〔尋向所志〕尋找原先做的標記。〔劉子驥〕名驎之,《晉書》有傳,說他「好游山澤」。〔規〕計劃。
119頁
①〔未果〕沒有實現。②〔尋〕不久。③〔問津〕問路,這里的意思是探訪、訪求。津,渡口。
22.口技
121頁
①節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虞初新志》是清朝張潮編選的筆記小說。林嗣環,字鐵崖,福建晉江人,清代順治年間進士。②〔會〕適逢,正趕上。③〔廳事〕大廳,客廳。④〔施〕設置,安放。⑤〔屏障〕指屏風、圍帳一類用來隔斷視線的東西。⑥〔撫尺〕藝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⑦〔團坐〕圍繞而坐。⑧〔少頃〕一會兒。⑨〔聞〕聽見。
122頁
①〔滿坐寂然〕全場靜悄悄的。坐,同「座」。②〔欠伸〕打呵欠,伸懶腰。③〔囈(yì)語〕說夢話。④〔既而〕不久。⑤〔撫〕撫摸,安慰。⑥〔乳〕餵奶。⑦〔嗚〕指輕聲哼唱著哄小孩入睡。⑧〔絮絮〕連續不斷的說話。⑨〔一時〕同一時候。⑩〔眾妙畢備〕各種妙處都具備,意思是各種聲音都摹仿得極像。畢,全、都。〔側目〕偏著頭看,形容聽得入神。〔默嘆〕默默地贊嘆。〔未幾〕不多久。〔齁(hōu)〕打鼾。〔作作索索〕老鼠活動的聲音。〔傾側〕翻倒傾斜。〔意少舒〕心情稍微放鬆了些。少,稍微。舒,伸展、鬆弛。〔俄而〕一會兒。〔間(jiàn)〕夾雜。〔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力拉,擬聲詞。〔曳(yè)屋許許(hǔhù)聲〕(眾人)拉塌(燃燒著的)房屋時一齊用力的呼喊聲。曳,拉。許許,擬聲詞。
123頁
①〔凡所應有〕凡是(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有的(聲音)。②〔雖〕即使。③〔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種(聲音)。形容口技摹擬的各種聲響同時發出,交織成一片,使人不能一一辨識。一端,一頭,這里是「一種」的意思。④〔名〕說出。⑤〔奮袖出臂〕揚起袖子,露出手臂。奮,揚起、舉起。⑥〔股〕大腿。⑦〔戰戰〕哆嗦的樣子。⑧〔幾(jī)幾乎,差點兒。
23.孫權勸學
125頁
①選自《資治通鑒》卷六十六(中華書局1957年版),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現在山西省夏縣)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孫權(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現在浙江省富陽縣)人,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②〔呂蒙〕(178~219)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③〔卿〕古代君對臣、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以及朋友之間、夫妻之間的愛稱。④〔當塗〕當道,當權。
126頁
①〔辭〕推辭。②〔孤〕古時王侯的自稱。③〔治經〕研究儒家經典。經,指《易》《詩》《書》《禮》《春秋》一類書。④〔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⑤〔涉獵〕瀏覽群書,不作深入研究。⑥〔見〕知道。⑦〔及〕到了……的時候。⑧〔過〕到。⑨〔尋陽〕縣名,在現在湖北省黃梅縣西南。⑩〔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於和謀略。〔非復〕不再是。〔吳下〕指吳縣,在現在江蘇省蘇州市。〔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親昵的意味。〔更〕重新。〔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眼。〔大兄〕長兄。這里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見事〕認清事情,識別事勢。
24.傷仲永
127頁
①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中華書局1959年版)。傷,哀傷。②〔金溪〕地名,現在江西省金溪縣。③〔世隸耕〕世代耕田為業。隸,屬於。④〔嘗〕曾經。⑤〔書具〕書寫工具,指筆、墨、紙、硯等。⑥〔旁近〕附近,這里指鄰居。⑦〔自為其名〕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⑧〔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系。收,聚、團結。⑨〔自是〕從此。⑩〔立就〕立刻。〔文理〕文采和道理。
128頁
①〔邑人〕同縣的人。②〔稍稍〕漸漸。③〔賓客其父〕請他父親去做客。賓客,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以賓客之禮相待。④〔乞〕求取,意思是花錢求仲永題詩。⑤〔利其然〕就是「以其然為利」,把這種情況看作有利(可圖)。⑥〔扳(pān)〕同「攀」,牽,引。⑦〔環謁(yè)〕四處拜訪。⑧〔明道〕宋仁宗年號(1032—1033)。⑨〔先人〕這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親。⑩〔稱(chèn)〕相當。〔泯(mín)然〕消失,這里是毫無特色的意思。〔王子〕王安石的自稱。〔通悟〕通達聰慧。〔受之天〕「受之於天」的省略,意思是先天得到的。受,承受。〔賢於材人〕勝過有才能的人。賢,勝過、超過。材人,有才能的人。〔受於人〕指後天學習所得。天、人對舉,一指先天稟賦,一指後天學習。〔不至〕沒有達到(要求)。〔彼其〕他。〔得為眾人而已耶〕能夠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意思是比普通人還要不如。
25.詩五首
130頁
送村少府之任蜀州
①選自《王子安集》(《四部叢刊》本)。少府,官名,即縣尉。之任,去上任。蜀州(一作蜀川),現在四川省崇州市。王勃(650~675),字子安,絳州龍門(現在山西省河津市)人。唐代初年的詩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一起,被稱為「初唐四傑」。②〔城闕輔三秦〕三秦護衛著京城。城闕,這里指京城,當時的京城是長安。闕,原意是城樓。輔,輔佐、護衛。三秦,指關中(陝西省潼關以西)地區。項羽滅秦以後,把關中分為三區,因此關中也稱「三秦。③〔五津〕四川省泯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
131頁
①〔宦遊〕出外做宮。②〔海內〕四海之內,天下。③〔無為〕無須,不要。④〔岐路〕岔路,指分手的路口。⑤〔沾巾〕沾濕手巾,形容落淚之多。
黃鶴樓
⑥選自《全唐詩》(中華書局1960年版)。崔顥(?~754),汴州(現在河南省開封市)人,唐代詩人。顥,念hào。黃鶴樓,故址在湖北省武漢市蛇山的黃鵠磯頭。⑦〔昔人〕古人,從前的人。傳說仙人曾騎鶴到這里,「黃鶴樓」之稱即由此而來。⑧〔悠悠〕浮盪的樣子。⑨〔睛川歷歷漢陽樹〕陽光照耀著漢水平原,(對岸)漢陽鎮四周的樹木顯得格外分明。川,平原。歷歷,分明的樣子。漢陽,地名,現在湖北省武漢市的漢陽區。⑩〔芳草萋萋鸚鵡洲〕鸚鵡洲上,芳草長得極其茂盛。萋萋,草茂盛的樣子。鸚鵡洲,長江中游的小洲,在黃鶴樓東北。〔鄉關〕故鄉。〔煙波江上〕江上的霧氣波濤。
132頁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①選自《全唐詩》(中華書局1960年版)。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現在河南省洛陽市)人,唐代詩人。他曾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政治改革,失敗後,一再遭貶。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被罷去和州刺史,北歸京師,途經揚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對劉長期遭受貶滴表示同情,劉禹錫寫了這首詩答謝他。酬,答詩。使君,是對刺史的稱呼。②〔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帶。劉禹錫被貶後,遷徙於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邊遠地區,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這些地方。③〔二十三年棄置身〕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至寶歷二年(826)冬應召,約22年。因貶地離京遙遠,實際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說23年。棄置身,指遭受貶謫的詩人自身。④〔聞笛賦〕指西晉向秀所作的《思舊賦》。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滿當時掌握政權的司馬氏集團而被殺。一次向秀經過亡友稽康的舊居,聽見鄰人吹笛,不勝悲嘆,於是寫了《思舊賦》。⑤〔翻〕反而。⑥〔爛柯人〕指晉人王質。據《述異記》載:王質入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便停下觀看。等到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柄已朽爛。回到村裡,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⑦〔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133頁
泊秦淮
①選自《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現在陝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詩人。秦淮,河名,發源於江蘇省深水縣東北,橫貫金陵(現在江蘇省南京市)流入長江。相傳秦時鑿鍾山以疏淮水,所以叫秦淮河。秦淮河兩岸曾是酒家林立的繁華地區。②〔籠〕籠罩。③〔商女〕以賣唱為生的樂妓。④〔江〕指秦淮河。古時江南稱河為江。⑤〔後庭花〕又名《玉樹後庭花》,是南北朝時陳朝最後的國君陳後主(陳叔寶)所作的舞曲,詞調淫靡凄傷,被稱為亡國之音。
夜雨寄北
⑥選自《李義山詩集》(《四部叢刊》本)。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現在河南省沁陽市)人,唐代詩人。詩人當時在巴蜀(現在四川省),他的親友在長安,所以說「寄北」。⑦〔巴山〕這里指作者居留的巴蜀山地。⑧〔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兩句是作者身在巴山設想回歸長安,與友人剪燭夜談的情景。何當,什麼時候。「剪燭」,剪去燒焦的燈芯,使燈光明亮,這里形容深夜秉燭長談。卻話,回敘。
26.愚公移山
136頁
①選自《列子·湯問》(中華書局1979年版)。②〔太行、王屋二山〕太行山在山西高原和向北平原之間。王屋山在山西省陽城縣西南。③〔方〕見方。古代計算面積,用截長補短的辦法,把不規則的邊長變成正方形,再計算它的面積。④〔高萬仞〕形容極高。⑤〔冀(jì)州〕古地名,包括現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黃河以北、遼寧省豐河以西的地區。⑥〔河陽〕古地名,在現在河南省孟縣西部,南臨黃河。
137頁
①〔且〕將近。②〔面山而居〕向著山住著。面,向著、對著。③〔懲(chéng)〕這里是"苦於"的意思。④〔塞(sè)〕阻塞。⑤〔迂(yG)〕曲折,繞遠。⑥〔聚室而謀〕集合全家來商量。室,家。⑦〔汝〕你,這里是「你們」的意思。⑧〔畢力平險〕盡全力鏟除險峻的大山。⑨〔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豫州,古地名,現在河南省黃河以南。⑩〔漢陰〕漢水南岸。〔雜然相許〕紛紛地表示贊成。雜然,紛紛地。許,贊同。〔獻疑〕提出疑問。〔曾(zēng)不能損魁父之丘〕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曾,用來加強語氣,常與「不」連用,可譯為「連……都……」。損,削減。魁父,小山名。丘,土堆。〔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山)怎麼樣呢?「如……何」,「把……怎麼樣」。〔且焉置土石〕況且把土石放到哪裡去呢?且,況且。焉,哪裡。置,安放。〔投諸渤海之尾〕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去。諸,就是「之於」。〔隱土〕古代傳說中的地名。〔荷(hè)擔者三夫〕(能)挑擔子的三個人。荷,負荷、挑。〔箕畚(jīběn)〕簸長春,一種用竹篾或柳條編成的器具,這里是用箕畚裝土石的意思。〔京城〕姓。〔孀(shuāng)妻〕寡婦。〔遺男〕遺孤,孤兒。〔始齔(chèn)〕剛剛換牙,指七八歲。此,換牙。〔寒暑易節〕冬夏換季,指一年的時間。易,交換。節,季節。〔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同「返。焉,用於句末,有加強語氣的作用。
138頁
①〔叟(suǒ)〕老頭。②〔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聰明了。這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裝句,先說「甚矣」,有強調的意味。甚矣,太過分了。惠,通「慧」,聰明。③〔曾不能毀山之一毛〕連山上的一根草都不能毀壞。這是誇張的說法。毛,指地面上生長的植物。④〔其〕加在「如……何」前,有加強反問語氣的作用。⑤〔長息〕長嘆。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徹,通。⑦〔雖我之死〕即使我死了。雖,即使。⑧〔窮匱(kuì)〕窮盡。⑨〔苦〕。⑩〔亡(wú)以應〕沒有話來回答。亡,同「無」。〔操蛇之神〕神話中的山神,拿著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拿。〔懼真不已〕怕他不停地幹下去。〔帝〕神話中的天帝。〔感其誠〕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誇娥氏〕神話中力氣很大的神。〔負〕背。〔一庴(cuò)朔東〕一座放在朔東。厝,同「措」,放置。朔東,朔方東部,現在山西省北部一帶。〔雍〕雍州,現在陝西省、甘肅省一帶。〔隴斷〕即壟斷,高而不相連的山丘。
27.短文兩篇
141頁
①選自《全唐文》(中華書局1983年版)。陋室,室名,意思是簡陋的屋子。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②〔有仙則名〕有了仙人就著名了。古代傳說,仙人多住在山上。③〔有龍則靈〕有了龍就成為靈異的(水)了。龍,古代傳說中能興雲致雨的一種神奇的動物。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斯,這。惟,這里是「只」的意思。吾,我,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⑤〔苔(tái)痕上階綠,草色人簾青〕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⑥鴻儒(rú)〕博學的人。鴻,大。儒,有學問的人。⑦〔白丁〕原意是平民,這里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⑧〔調素琴〕這里指彈琴。調,調弄。素琴,不加裝飾的琴。⑨〔金經〕指佛經。⑩〔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案牘(dú)〕月官府的公文。〔勞形〕使身體勞累。形,形體、身體。〔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雲的亭子。這句話是說,諸葛廬和子雲亭都很簡陋,因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南陽,現在湖北省襄陽縣一帶。諸葛,諸葛亮(姓諸葛,名亮,字孔明),三國時蜀國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西蜀,現在的四川省。揚雄,一作楊雄,字子雲,西漢時的文學家。〔何陋之有〕有什麼簡陋呢?語出《論語·子罕》。
142頁
①選自《周元公集》(《叢書集成》本)。周敦頤(1017~1073),道州(現在湖南省道縣)人,字茂叔,宋代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後居廬山蓮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學者就稱他濂溪先生。②〔蕃(fán)〕多。③〔李唐〕指唐代。唐代的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④〔淤(yū泥)河溝或池塘里積存的污泥。⑤〔染〕沾染(污穢)。⑥〔濯(zhuó)清漣(lián)而不妖〕在清水裡洗滌過,但是並不顯得妖媚。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微披,這里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重。⑦〔不蔓不枝〕牽牽連連的,不枝枝節節的。⑧〔亭亭凈植〕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裡。亭亭,聳立的樣子。植,樹立。⑨〔褻(xiè)玩〕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⑩〔隱逸者〕指隱居的人。在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願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而隱居避世。〔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貴的(花)。因為牡丹看起來十分濃艷,所以這樣說。〔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噫(yī)〕嘆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唉」。〔菊之愛〕對於菊花的愛好。〔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直乎眾矣〕人該是很多了。宜,應當。
28黔之驢
144頁
①選自《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有刪節。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解(現在山西省運城縣解州鎮)人,唐代文學家。黔(qián),地名,包括現在四川、貴州等省的部分地區。②〔好(hào)事者〕喜歡多事的人。③〔船載以入〕用船裝運(驢)進入(黔)。船,這里是用船的意思。以,而。④〔則〕卻。⑤〔龐然〕巨大的樣子。⑥〔以為神〕把(它)當作神奇的東西。「以」後邊省去「之」字。⑦〔蔽〕隱藏。⑧〔窺(kuī)〕偷看。
145頁
①〔稍〕漸漸。②〔怒愁(yìnyin)然〕小心謹慎的樣子。③〔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④〔駭(hài)〕驚懼。⑤〔遁(dùn)〕逃走。⑤〔以為且噬(shì)己〕認為將咬自己。且,將。噬,咬。⑦〔然〕然而,但是。⑧〔覺無異能者〕覺得(驢)沒有什麼特殊本領似的。者,這里相當於「H·H·似的」。⑨〔搏〕撲,擊。⑩〔猾(á)〕親近而不莊重。〔盪倚沖冒〕形容虎對驢輕侮戲弄的樣子。盪,碰撞。倚,倚靠。沖,沖擊。冒,冒犯。〔不勝怒〕非常惱怒。不勝,不禁、不能承受。〔蹄〕踢。〔計之〕盤算這件事。之,這,指上文所說驢生了氣只能踢的情況。〔技止此耳〕本領不過這樣罷了?止,只、不過。耳,相當於「罷了」。〔跳踉(láng)〕跳躍。〔口闡(hǎn)〕虎怒吼。〔去〕離開。
29.工之僑獻琴
147頁
①選自《誠意伯文集·郁離子》(《四部叢刊》本),題目是編者加的。工之僑,虛構的人名。劉基(1311~1375),字伯溫,元末明初青田(現在浙江省文成縣)人。輔佐朱元璋平定天下,任御史中萃,弘文館學士。封誠意伯。②〔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③〔斫(zhuó)〕砍削。④〔弦〕琴弦,這里是「裝上弦」的意思。⑤〔鼓〕彈。古代多說「鼓琴」。⑥〔金聲而玉應〕發聲與應和聲如金玉之聲,形容琴聲清亮優美。⑦〔天下之美〕天下最美好的(琴)。⑧〔太常〕太常寺,掌管祭祀禮樂的宮署。⑨〔國工〕最優秀的工匠,這里指樂師。⑩〔弗吉〕不古老。
148頁
①〔以歸〕即「以琴歸」,帶琴回家。②〔斷紋〕斷裂的紋理。漆面年久就會裂出小縫。③〔篆(zhuàn)工〕刻字工作。④〔古窾(kuǎn)〕古代的款識。⑤〔〔匣〕裝在匣子里。⑥〔期(jī)年〕周年。⑦〔適〕往。⑧〔貴人〕大官。⑨〔易〕交換,買。⑩〔朝〕朝廷。〔樂(yuè)官〕掌管音樂的官吏。〔傳視〕大家傳遞著看。〔希世〕世上少有。〔悲哉世也〕可悲啊,這個社會。〔獨〕只。〔莫不然〕無不如此。
30.詩詞五首
149頁
龜雖壽:①選自《樂府詩集訓中華書局1979年版》。這首詩是《步出夏門行》的最後一章。壽,長壽。②〔神龜〕傳說中的一種長壽龜。③〔竟時〕終了的時候。
150頁
①〔騰蛇〕傳說中的一種能興雲駕霧的蛇。②〔驥(jì)〕良馬,千里馬。③〔櫪(lì)〕馬槽。④〔烈士〕這里指有雄心壯志的人。⑤〔暮年〕晚年。⑥〔盈縮之期,不但在天〕意思是人的壽命的長短,不只決定於天。盈,滿,這里是「長」的意思。縮,虧,這里是「短」的意思。但,只。⑦〔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意思是只要能調養身心使之和樂,就能長壽。養怡,調養身心使之和樂。永,長、久。
石壕吏
⑧選自《杜工部集》(《四部叢刊》本)。758年,唐將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率兵平息安(祿山)史(思明)之亂。第二年,郭子儀等退守河陽(現在河南省孟縣西),並四處抽丁補充兵力。杜甫這時剛好從洛陽回華州,途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根據自己目睹的事實,寫了一組詩,《石壕吏》是其中的一篇。石壕,也叫石壕鎮,在現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東南。吏,小官,這里指差役。⑨〔投〕投宿。⑩〔逾(yú)〕越過。〔一何〕多麼。
151頁
①〔前致詞〕走上前去(對差役)說話。②〔戍(shù)〕防守。③〔附書至〕捎信回來。④〔新〕最近。⑤〔偷生〕苟且活著。⑥〔己〕停止,這里是「完結」的意思。⑦〔更無人〕再沒有別的(男)人了。⑧〔乳下孫〕還在吃奶的孫子。⑨〔有孫母未去〕(因為)有孫子在,(所以)他的母親還沒有離去。⑩〔無完裙〕沒有完整的衣服。裙,這里泛指衣服。〔老軀(yù)〕老婦。〔請從吏夜歸〕請讓我今晚跟你一起回營去。請,請讓我。〔急應河陽役〕趕快到河陽去服役。應,應征。〔猶得〕還能夠。⑩〔夜久語聲絕〕到了深夜,說話的聲音沒有了。〔泣幽咽(yè)〕(有人)隱隱約約地哭。幽咽,形容低微、斷續的哭聲。〔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詩人)天亮登程趕路的時候,只同那個老頭兒告別(老婦已經被抓去服役)。
152頁
相見歡
①選自《南唐二主詞》(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李煜(937~978),五代時南唐國主,世稱李後主,975年亡國降宋,後被毒死。煜,念yù。相見歡,詞牌名,又作「烏夜啼」。這首詞是李煜降宋之後寫的,藉以表達他的亡國哀思。②〔一般〕一種。
觀書有感
③選自《朱文公文集》(《四部叢刊》本)。朱熹(1130~1200),字元晦,婺源(現在屬江西省)人,南宋著名理學家。④〔方塘〕方形的水塘。⑤〔一鑒開〕像一面鏡子被打開。古時候,鏡子用鏡袱蓋上,用時打開。鑒,鏡子。
153頁
①〔天光雲影共徘徊〕天光和雲影一齊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動。②〔渠〕它,指水搪。③〔那〕同「哪」怎麼。④〔如許〕如此,這樣。⑤〔為〕因為。
清平樂
⑥選自《稼軒長短句》(中華書局1959年版)。清平樂,詞牌名。⑦〔茅檐〕指茅屋。⑧〔溪上〕溪邊。⑨〔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ǎo)〕不知道是誰家的老公公、老婆婆,帶著醉意,說著柔媚的吳語互相打趣。吳音,吳地的方音,當時辛棄疾居住的信州(現在江西省上饒市)是春秋時吳國的地方,故稱。媚好,悅耳動聽。媼,老婦人。⑩〔亡賴〕無賴,這里是頑皮、淘氣的意思。
⑥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24課翻譯
我年幼時就愛學習。因為家中貧窮,無法買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天氣酷寒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寫完後,趕快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許多書籍。到了成年時,愈加仰慕聖賢的學說,又擔心不能與學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遊,曾往百里之外,手拿著經書向同鄉前輩求教。前輩道德高,名望大,門人學生擠滿了他的房間,他的言辭和態度從未稍有委婉。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低身側耳向他請教;有時遭到他的訓斥,表情更為恭敬,禮貌更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話;等到他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鈍,最終還是得到不少教益。
當我尋師時,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嚴冬寒風凜冽,大雪深達幾尺,腳和皮膚受凍裂開都不知道。到學舍後,四肢凍僵了不能動彈,僕人給我灌下熱水,用被子圍蓋身上,過了很久才暖和過來。住旅館主人處,每天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學舍的求學者都穿著錦綉衣服,戴著穿有珠穗、飾有珍寶的帽子,腰間掛著白玉環,左邊佩戴著刀,右邊備有香囊,光彩鮮明,如同神人;我則穿著破舊的衣袍處於他們之間,毫無羨慕的念頭。因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興的事,並不覺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勞和艱辛就是這樣。現在我雖已年老,沒有什麼成就,但所幸還得以置身於君子的行列中,承受著天子的恩寵榮耀,追隨在公卿之後,每天陪侍著皇上,聽候詢問,天底下也不適當地稱頌自己的姓名,更何況才能超過我的人呢?
現在學生們在太學中學習,朝廷每天供給膳食,父母每年都贈給冬天的皮衣和
夏天的葛衣,沒有凍餓的憂慮了;坐在大廈之下誦讀經書,沒有奔走的勞苦了;有司業和博士當他們的老師,沒有詢問而不告訴,求教而無所收獲的了;凡是所應該具備的書籍,都集中在這里,不必再像我這樣用手抄錄,從別人處借來然後才能看到了。他們中如果學業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養成的,如果不是天賦、資質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這樣專一,難道可以說是別人的過錯嗎!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中已學習二年了,同輩人很稱贊他的德行。我到京師朝見皇帝時,馬生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寫了一封長信作為禮物,文辭很順暢通達,同他論辯,言語溫和而態度謙恭。他自己說少年時對於學習很用心、刻苦,這可以稱作善於學習者吧!他將要回家拜見父母雙親,我特地將自己治
學的艱難告訴他。如果說我勉勵同鄉努力學習,則是我的志意;如果詆毀我誇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鄉前驕傲,難道是了解我嗎!
⑦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24課
送東陽馬生序 宋濂 明初
原文: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苦此。
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稟銷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余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余。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譯文:
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讀書。家裡貧窮,沒有辦法買書來讀,常常向藏書的人家去借,(借來)就親書抄寫,計算著日期按時送還。天很冷時,硯池裡的水結成堅硬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寫完了,趕快送還借書,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願意把書借給我,我於是能夠閱讀很多書。到了成年以後,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才學淵博的老師和名人相交往(請教),曾經跑到百里以外向同鄉有名望的前輩拿著書請教。前輩道德、聲望高,高人弟子擠滿了他的屋子,他從來沒有把語言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人斥責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一句話不敢回答;等到他高興了,就又請教。所以我雖很笨,終於獲得多教益。
當我去求師的時候,背著書籍,拖著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刮著凜冽的寒風,大雪有幾尺深,腳上的皮膚凍裂了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凍僵了不能動彈,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洗手暖腳,拿被子(給我)蓋上,過很久才暖和過來。在旅館里,每天只吃兩頓飯,沒有鮮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館的同學們,都穿著華美的衣服戴著紅纓和寶石裝飾的帽子,腰上佩帶白玉環,左邊佩著刀,右邊掛著香袋,閃光耀眼好像仙人。而我卻穿著破棉祆舊衣衫生活在他們中間,毫無羨慕的心思。因為我心中有自己的樂趣,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別人了。我求學時的勤懇艱辛情況大體如此。
現在這些學生在大學里學習,政府天天供給膳食,父母年年送來冬服夏裝,(這就)沒有挨凍挨餓的憂慮啦;坐在高大寬敞的房屋之下讀著《詩》《書》,這就)沒有東奔西走的勞累啦;有司業、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問而不告訴,求知而得不到的啦;一切應有的書都集中在這里,(這就)不必象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別人借來然後才能看到啦。(要是)他們學業(還)不精通,德行(還)有不具備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樣專注罷了,難道是別人的過失嗎?
馬生君在大學學習已經兩年了,同輩的人稱贊他賢能。去官之後進京朝見皇帝,他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寫了一篇長信做見面禮,言辭很流暢通達。同論的文相比,語言委婉、神色和悅。自稱小時候學慣用功、刻苦。是可以稱得上愛好學習的人。他將要回家鄉探視他的雙親,我特意告訴了他求學的艱難。
⑧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第24課翻譯
《禮記抄·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因此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及時婚配.(人們)憎惡財貨被拋棄在地上的現象(而要去收貯它),卻不是為了獨自享用;(也)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總要不為私利而勞動.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⑨ 初二語文人教版第24課送東陽馬生序的改寫
我從小就酷愛讀書。家裡貧窮,沒錢買書來看,就常常去向藏書的人家借,親手抄錄,和他們約定日期歸還。在非常寒冷的冬天裡,硯台都結了堅固的冰,手指凍得沒法屈伸,仍然不敢懈怠、偷懶。抄錄完畢,親自走送還對方,不敢稍微超過約期。因此人們大多願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此能夠遍讀各種書籍。
成年以後,更加地仰慕聖賢的學問;又害怕自己無法和大師、名人交往,我曾經跑到百里之外,向一住同鄉前輩請教經書里的道理。那位前輩道德很高、名望很大,弟子們生多得擠滿了整個房子,對待學生從來沒有稍稍溫和過。我站在他身旁、待候著他,提出疑惑、向他請教道理,俯下身子、傾耳聆聽;有時候遇前輩發怒、呵斥,我的臉色更加恭敬,禮貌也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來頂撞他;直等到他高興後,才再度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終也聽到了一些收獲。
當我出外去追隨老師的時候,背書箱、拖著鞋子,走在深山大谷中。酷寒的冬天、凜冽的冷風,大雪積了好幾尺深,腳、皮膚都凍裂而不知道。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動彈不得,書僮拿著熱水讓我浸泡,給我蓋上大被子,慢慢地才暖和起來。我寄住在旅舍,每天兩頓飯,從沒享受過鮮魚肥肉的好滋味。別的同學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紅纓珠寶裝飾的帽子,腰間系著白玉環,左邊佩戴寶刀,右邊掛著香囊,光鮮亮麗好像神仙一樣;我穿著破破爛爛的,和他們相處在一起,絲毫沒有羨慕的念頭。這是因為我內心有值得快樂的地方,所以不在意吃飯、穿衣服跟不上人家。我求學的辛勤和艱苦就是像這個樣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