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至必修五、《中國古代詩歌散文鑒賞》上的重點實詞及虛詞
http://bbs.pep.com.cn/index.php
上這個論壇找內吧容
② 高中 語文必修一 必修二 的文言虛詞解釋 和用法 乃 乎 何
乃 基本字義
1. 才:今~得之。「斷其喉,盡其肉,~去」。
2. 是,為:~大丈夫也。
3. 竟:~至如此。
4. 於是,就:「因山勢高峻,~在山腰休息片時」。
5. 你,你的:~父。~兄。「家祭無忘告~翁」。
詳細字義
1. 你,你的 [your]
余嘉乃勛。——《左傳·僖公十二年》
幾敗乃公事。——《漢書·高帝紀上》
誰謂乃公勇者?——《史記·淮南衡山傳》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父親)。——陸游《示兒》
2. 又如:乃父(乃翁。你的父親);乃祖(你的祖父;先祖);乃公(你的父親);乃兄
3. 他的 [his]
乃心在咸陽。—— 曹操《蒿里行》
4. 又如:乃眷(他的妻子);乃尊(尊稱別人的父親);乃老(他的父親);乃堂(他的母親)
5. 此,這個 [this]
吾聞之,五子不滿隅,一子可滿朝,非乃子耶?——《晏子春秋》
6. 又如:乃今(如今;從今);乃者(往日;從前)
7. 這樣,如此 [so]
子無乃稱。——《莊子·德充符》
8. 又如:因山勢高峻,乃在山腰休息片刻;乃爾(如此;這樣);乃若(至於)
〈動〉
1. 是,就是 [be]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 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2. 又如:真乃英雄好漢;失敗乃成功之母;乃是(卻是)
〈副〉
1. 剛剛,才,表示事情發生得晚或結束得晚 [just now]
九月…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春秋經·定公十五年》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聊齋志異·狼三則》
2. 只,僅僅 [only then]。如:唯虛心乃能進步
3. 竟,竟然 [unexpectedly;actually]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唐· 韓愈《師說》
4. 卻 [at the same time]
乃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卻每天尋找可買的合適的土地房屋。)——漢· 劉向《列女傳》
5. 於是;就 [then;whereupon]
屠乃奔倚其下。——《聊齋志異·狼三則》
乃令張儀佯去 秦,厚幣委質事 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婉貞揮刀奮斫…敵乃紛退。——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6. 又如:乃遂(就,於是);乃其(於是,就)
〈連〉
1. 可是,然而 [but;however]
乎 基本字義
1. 文言助詞,表示疑問:汝識之~(嗎)?
2. 文言嘆詞:陛下與誰取天下~(呀)!
3. 文言介詞,相當「於」(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後):在~。無須~。異~尋常。
4. 古形容詞或副詞後綴:巍巍~。鬱郁~。
5. 古同「呼」,嗚呼。
詳細字義
〈動〉
1.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號表示聲音上揚,下面的符號表示舒氣。「乎」是「呼」的本字。當「乎」借作語氣詞、介詞用之後,就另造了一個從「口」的形聲字「呼」。本義:吐氣)
2. 同本義 [exhale]
3. 「呼」的古字。呼喚;召喚 [call]。如:乎號
〈語〉
1. 表示疑問或反詰
汝識之乎?——蘇軾《石鍾山記》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近者大乎。——《列子·湯問》
遠者涼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後漢書·列女傳》
斷斯織乎。
不亦精乎。
2. 相當於「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
可乎。——《列子·湯問》
不聞藏書者乎。——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學有難易乎。
3. 表示感嘆語氣或呼告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論語》
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左傳》
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賢人乎,賢人乎!非質有其內,惡能用之哉?——《史記》
有甚是者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天乎。——清· 袁枚《祭妹文》
人乎。
4. 表示祈使或命令語氣。相當於「啊」、「呀」
勉速行乎!無重而罪!——《左傳》
5. 表示推測語氣
宋其亡乎?幸而後敗。——《左傳》
願見之乎。——《三國志·諸葛亮傳》
得無苦貧乎。——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6. 表示呼喚人的語氣。相當於「啊」、「呀」
參乎!吾道一以貫之。——《論語》
7. 表示商榷語氣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 宰予。——《韓非子》
8. 表示肯定語氣
故曰:「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乎。」——《韓非子》
9.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頓,舒緩語氣,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認識一致以後,於是乎就大幹起來;不外乎兩點,一是鬥志,一是斗膽
〈介〉
1. 於;在 [in;at]。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
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屈原《離騷》
今雖死乎此。——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於;從 [from] 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
「春秋」何以始乎隱?——《公羊·哀十四年》
3. 於;在 [in]。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處所
楚人生乎 楚,長乎 楚,而 楚言。——《呂覽·用眾》
4. 於;從 [from]。介紹行為、動作發生的地點
叫囂乎東西。——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隳突乎南北。
先率遇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戰國策》
5. 於;因為;由於;在於 [because]。介紹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
不動乎眾人之非譽。——《荀子》
德盪乎名,知出乎爭。——《莊子》
6. 於;按照;根據 [according to]。介紹動作、行為遵循的准則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禮記》
7. 於,對。引進動作產生的對象 [to]
何 基本字義
1. 疑問代詞(a.什麼,如「~人?」b.為什麼,如「~必如此?」c.哪樣,怎樣,如「~不?」「~如?」d.哪裡,如「~往?」e.發表反問,如「~樂而不為?」)。
2. 副詞,多麼:~其壯哉!
3. 姓。
詳細字義
1. 什麼 [what]
何節奄忽,蹄足灑血?——《文選·宋玉·高唐賦》。注:「何,問辭也。」
何調翰之喬桀?——《文選·潘岳·射雉賦》。注:「何,疑問之辭也。」
何以自繪。——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子何恃而往?——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何異斷斯織。——《後漢書·列女傳》
2. 又如:何人;何物;有何困難;何干(有什麼相干)
3. 怎麼樣 [what]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湯問》
如土石何。
問女何所思。——《樂府詩集·木蘭詩》
得錢何所營。——唐· 白居易《賣炭翁》
何苦而不平。——《列子·湯問》
何不以鋸中。——三國魏· 邯鄲淳《笑林》
何憂令名不彰。——《世說新語·自新》
羌笛何須怨楊柳。——唐· 王之渙《涼州詞》詩
4. 又如:何居(何故);何者(為什麼);何意(為什麼,何故);何緣(為什麼)
5. 哪裡,什麼地方 [where]
笑問客從何處來。——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何處得秋霜。——唐· 李白《秋浦歌》
6. 又如:何往;此行何去?;何從(哪裡);何止(哪裡止,不止)
7. 誰 [who]
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萬章下》
不知何氏之女。——《後漢書·列女傳》
8. 哪樣,哪點 [which]
何有於我哉?(哪一樣我能有呢?這是孔子自謙的話。)——《論語》
〈動〉
1. 問,盤問,詰問 [ask]
陳列兵而誰何。——《史記·秦皇紀》
2. 又如:誰何(盤問是誰)
3. 通「訶(呵)」。譴責;呵斥 [berate;excoriate]
何,與訶通。——《正字通》
又下令不何止夜行;使民自便,境內以安。——《新唐書》
故其在大譴大何之域者,聞譴何則自冠氂纓。——《漢書·賈誼傳》
〈副〉
1. 豈:怎 [how]。如:何以這樣?;幾何?
2. 甚;多麼 [very;how]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唐· 李白《古風》
水何澹澹。——曹操《步出夏門行》
〈語氣〉
1. 句中語氣詞,相當於「啊」
隱隱何甸甸。——《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另見 hè
③ 高一語文必修一、必修二的文言文,虛詞:「而」表目的。有哪些句子 求幫助
「而」表示目的關系,
①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而,連詞,表目的。
④ 高一語文必修一 勸學 實虛詞
《勸學》知識積累
文言實詞
文言實詞 興 文言翻譯 xīng
起;興起.《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3]焉.」
文言實詞 就 文言翻譯 jiù 接近;靠近;趨向.《勸學》:「木受繩則直,金~礪則利.」
文言實詞 望 文言翻譯 wàng 遠望;遠看.《勸學》:「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文言實詞 長 文言翻譯 cháng 長,與「短」相對.《勸學》:「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文言虛詞
而
1.表修飾關系.《勸學》:「吾嘗終日~思矣.」
2.表示遞進關系.《勸學》:「君子博學~日參省乎己.」
3.表假設關系.《勸學》:「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焉
(1)兼詞,相當於「於是」、「於之」.《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
於
(1)介紹比較的對象,可譯為「比」.《勸學》:「冰,水為之,而寒~水.」
也語氣助詞,用於句中
1.表陳述或解釋.《勸學》:「君子生非異~,善假於物~.」
乎相當於「於」
1.連詞,表遞進.《勸學》:「君子博學而日參省~己.」
之[4]
(1)定語後置的標志.《勸學》:「蚓無爪牙~利.」[5]
通假字
輮以為輪,其曲中規(「輮」通「煣」或「揉」,用火烘木使彎曲)
生非異(生,通「性」,資質、天賦)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曬干.)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智慧)
古今異義
博學
古義:廣博地學習,廣泛地學習.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今義:知識、學識的淵博.
2.參
古義:檢驗.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今義:加入.
3.假
古義:憑借,藉助.例:假輿馬者.
今義:與「真」相對.
4.金
古義:金屬制的刀劍.例:金就礪則利.
今義:金子,黃金.
5.爪牙
古義:爪子和牙齒.例:蚓無爪牙之利.
今義:壞人的黨羽、幫凶.
6.用心
古義:因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今義:讀書用功或對某事肯動腦筋.
7.繩
古義:墨線.例:木受繩則直
今義:繩子,繩索.
8.跪
古義:腿腳 .例:蟹六跪而二螯
今義:跪下
9.疾
古義:疾勁,強,大,這里指聲音宏大 .例:聲非加疾也
今義:疾病
10.致
古義:達到(而致千里)
今義:贈送,給予
11.寄託
古義:這里指藏身(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今義:大致指心靈、精神的某種依靠
詞類活用
①名詞做狀語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名作狀,每天)
2.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下:名作狀,向上、向下)
②名詞作動詞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詞用作動詞,游水)
③動詞的使動用法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輮: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彎曲)
④形容詞作名詞
1.其曲中規(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高:形作名,高處)
3. 積善成德 (善:形作名,善行)
⑤形容詞用作動詞
故木受繩則直(直:變直,形容詞用作動詞)
⑥形容詞作使動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快,走得快)
⑦數詞作形容詞
用心一也(一:數詞用作形容詞,專一)
⑧動詞作名詞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流:流水)
一詞多義
1.於:
(1)寒於水 (比)
(2)善假於物也 (介詞,不譯.引進作用)
(3)取之於藍 (從)
2.而: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遞進關系,並且)
(2)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遞進關系,而且)
(3)終日而思矣 (表修飾)
(4)而見者遠 (表轉折)
(5)鍥而舍之 (表假設或承接)
(6)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表承接)
(7)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連詞,表轉折關系,卻)
(8)鍥而不舍 (表假設,如果)
(9)蟹六跪而二螯 (連詞,表並列)
3.者:
(1)假舟楫者(代詞,指……的人)
(2)不復挺者(……的原因)
4.焉:
(1)風雨興焉(兼詞,「於之」,意為在這里)
(2)聖心備焉(語氣詞)
5.利:
(1)金就礪則利(形容詞作動詞,變鋒利)
(2)非利足也(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快,走得快)
6. 之
(1)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音節助詞)
(2)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代詞代青)
(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定語後置的標志)
(4)非蛇鱔之穴 (的)
7.假
(1)善假於物也 (藉助)
(2)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假裝)
(3)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借)
(4)因求假暫歸 (假期,休假)
(5) 假以雄權 (授予,給予)
8.疾
(1)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 (強)
(2)君有疾在腠理 (疾病)
9.絕
(1)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口技》) (停止)
(2)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 (與世隔絕)
(3)以為妙絕(《口技》) (極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 (橫渡)
(5)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屈原列傳》) *斷絕關系)
10.強
(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強壯)
(2)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木蘭詩》) (有餘)
(3)乃自強步,日三四里(《觸龍說趙太後》) (勉強)
11.一
用心一也 (形容詞,專一)
騏驥一躍 (數詞)
⑤ 跪求!語文必修一到必修五文言文整理 實、虛詞 要全!! 跪謝
以:
1.用作介詞.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用」「拿」「憑借」「依據」「按照」「用(憑)……身份」等。
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察今》用)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拿)
乃入見。問:「何以戰?」(《曹劌論戰》憑借)
余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按照 )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記》憑……身份)
(2)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
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3)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於」。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
時曹軍兼以飢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戰》 )
(4)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於」,可譯為「在」「從」。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於泰安。
(《登泰山記》在)
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漢書·西南夷傳》從)
(5)引進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
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戰國策·周策〉〉跟)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信陵君竊符救趙》率領)
2、用作連詞。用法和「而」有較多的相似點,只是不能用於轉折關系。
(1)表示並列或遞進關系,常用來連接動詞、形容詞(包括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短語),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2)表示承接關系,「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 (《游褒禪山記》)
(3)表示目的關系,「以」後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為「而」、「來」、「用來」、「以致」等。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而)
斂貲財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記》來)
不宜妄自菲薄…… 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以致)
(4)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5)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兮辭》)
3、復音虛詞「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發展或推斷的結果。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
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鍾山記》)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庖丁解牛》)
因:
1.用作介詞。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依據、方式,可分別譯為「因為」「由於」,「趁著」「憑借」,「經過」「通過」。
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後漢書 .張衡傳>>)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連詞.表示順接上文,可譯為「於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
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藺相如列傳>>)
與:
「與」在很多情況下作實詞:
1.給予,授予 則與斗卮酒(《鴻門宴》)
與爾三矢(《伶官傳序》)
2.結交,親附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六國論》)
yǔ 3. 對付。 龐暖易與耳《史記·燕召公世家》)
4.贊許。 朝過夕改,君子與之。(《漢書·翟方進傳》)
引申為「幫助」 君不與勝者,而與不勝者( 《戰國策·齊策一》)
5. yù 參加。
蹇叔之子與師。( 《崤之戰》)
作虛詞主要有下列用法:
1介詞,「和」「跟」「同」
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陳涉世家》)
yǔ 2連詞,「和」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伶官傳序》)
3 yú 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嘆,同「歟」。
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於
介詞,總是跟名 詞、代詞或短語結合,構成介賓短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系。
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 「在……方面」、 「在……中」、 「向」、 「到」、 「自」、 「 從」、 「跟」 、 「同」、 「對」、 「對於、」 「給」、 「由於」 等 .
得復見將軍於此( 《鴻門宴》 在)
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公輸》 在……方面)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在……中)
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向)
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赤壁之戰〉到)
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雲。(《左忠毅公逸事》 從、自)
故燕王欲結於君(《廉頗藺相如列傳》 跟、同)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對、對於》
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於侍臣……(《記王忠肅公翱事》給)
2 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
良曰:「長於臣」(《鴻門宴》)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勸學》)
有時則只是表示對象的性質和狀態, 可不譯。
非常之謀難於猝發……(《五人墓碑記》)
3、放在動詞之後,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 」;有時動詞前還有「見」 「受」等字和它相應。
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五人墓碑記》)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4復音虛詞「於是」,用法與現代漢語的「於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現代漢語也這樣用。
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 )
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
(二)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後,「於是」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可根據「於」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在這」「從這」等。
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捕蛇者說》 「在這職業上」)
則:
1.用作連詞,可表示多種關系。
(1)表示承接關系。一般用來連接兩個分句或緊縮復句中的前後兩層意思,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上、事理上的緊密聯系。可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鴻門宴》就)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便)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鍾山記》原來是)
(2)表示假設關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設的內容,相當於「假使」「如果」;有的用於後面的分句,表示假設或推斷的結果,相當於「那麼」「就」。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果 )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那麼)
(3)表示並列關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之間(不是表示兩個詞之間)是並列關系。可譯為「就」或不譯。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
子燦寐而醒,客則鼾睡炕上矣。(《大鐵錐傳》已經是)
(4)表示轉折、讓步關系。
表示意思有轉折時,「則」字用在後一分句,可譯為「可是」「卻」;表示姑且承認一件事(讓步),預備下句轉入正意時,「則」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譯為「雖然」「倒是」。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卻)
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詩經·鄭風·東門之墠》雖然)
2用做副詞。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者:
助詞,主要有兩種用法:
一種是附在別的詞或短語之後 ,組成名詞性短語。
將藏之於家,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指南錄>後序) 用葉者取葉初長足時,用芽者自從本說,用花者取花初敷時,用實者成實時采.(<采草葯>)
另一種用法是放在一個詞或一組詞後邊,起提頓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說明的事物,稍微停頓一下,然後說明或論斷.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五人墓碑記>)
古之讓天子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五蠹>)
2 用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
其皆出於此乎?(《師說》,表測度,大概)
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表反詰,難道)
汝其勿悲(《與妻書》,表婉商,還是)
爾其勿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可要)
3 用作連詞。作連詞用時,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設,可譯為「如果」,或表選擇,可譯為「還是」。如: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故哉?(《送東陽馬生序》,表假設)
「者」有時放在時間詞之後,起語助作用,可不譯.
今者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者」有時放在數詞後邊,可譯為「個」「樣」之類.
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戰>)
之: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 可以代人、事、物,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 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勸學》代物,做兼語)
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2)指示代詞,表近指 ,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 如: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2 . 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1)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2)結構助詞,補語的標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如: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
宋何罪之有 ?(《公輸》)
(4)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的作用,譯時可省去不譯。
師道之不傳也久已,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捕蛇者說》)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5)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
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 強於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我已發了一份到你郵箱
⑥ 語文必修一中 虛詞焉的用法
文言虛詞「焉」的用法2009-10-30 18:34文言虛詞【焉】的用法
(一)兼詞。
1.相當於「於之」、「於此」、「於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其中)。(《論語》)
②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從這里)。(《勸學》)
③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子被逮,激於義而死焉(在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記》)
2.相當於「於何」。譯為「在哪裡」「從哪裡」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齊桓晉文之事》)
(二)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之」,他,他們。
①惟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②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記》)
2.疑問代詞,哪裡,怎麼。
①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②割雞焉用牛刀(《論語》)
(三)語氣詞。
1.句末語氣詞,了,啊,呢。
①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②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齊桓晉文之事》)
③則牛羊何擇焉?(《齊桓晉文之事》)
2.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於「也」。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師說》)
②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赤壁賦》)
(四)助詞,作詞尾,相當於「然」,譯為「……的樣子」「……地」。
①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②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鍾山記》)
虛詞「焉」的用法及答案
一、規律:
1.助詞:①用在完整的句子後面 ,作語氣詞,主要表示直陳語氣,相當於「了,啊,呢」, 可不譯。②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於「也」。 ③形容詞詞尾,相當於「然」、「……的樣子」
2.代詞:①疑問代詞,用在動詞前面,「哪裡」; ②指示代詞,用在及物動詞後面,相當於「之」,可譯為「他」、「它」。
3.疑問副詞,「怎麼」、「哪裡」。
4.兼詞:用在非及物動詞後面,譯為「於之」,兼有介詞和代詞兩種詞性
二、詳解:
1.雖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①
2.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靈公》)①
3.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師說》)②
4.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赤壁賦》)②
5.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阿房宮賦》)③
6.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鍾山記》)③
7.姜氏欲之,焉能辟害?(《左傳•隱公元年》)⑥
8.其子焉往?(《孟子•離婁上》)④
9.眾惡之,必察之;終好之,必察焉。(《論語•衛靈公》)⑤
10.故為之說,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⑤
11.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⑤
12.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記》⑤
13.未知生,焉知死(《論語》)⑥
14.割雞焉用牛刀(《論語》) ⑥
15.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曹劌論戰》)⑦
16.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⑦
1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其中)。(《論語》) ⑦
18.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在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記》)
部分語句翻譯:
1.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呢。
2. 君子只怕自己沒有才能,不怕人家不知道自己。
7.姜氏想要這樣,怎麼能避開這禍害呢?
8.他的兒子會往哪兒去呢?
9.眾人都厭惡他,一定要考察他;眾人都喜歡他,也一要考察他。
10.所以為這事寫了這篇文章,等待那些觀察民情風俗的人得到它。
15.大國是難以猜測的,恐怕在那裡有埋伏。
⑦ 能否幫我整理下高中語文必修一到必修四文言常用的實詞與虛詞各30個
虛詞:1.蟹六跪而二鰲 而:表並列2.吾嘗跂而望矣 而:表修飾3.大王來何操 何:什麼4.開國何茫然 何:多麼5.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乎:相當於「於」,介詞,比的意思6.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乎:。。。。。的樣子7.今其知乃反不能及 乃:竟然8.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乃:你的9.其皆出於此乎 其:大概,也許10.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其:是。。。。還是。。。。。11.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所:所字結構1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所以:用來。。。。的13.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焉:之於,於此14.且焉置土石 焉:在哪裡15.猶且從師而問焉 焉:之,代詞16.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 焉:語氣詞17.盤盤焉,囷囷焉 焉:。。。。的樣子18.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憑借19.夜以繼日,秋以為期 以:按照20.做《師說》以貽之 以:用來21.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因:通過22.因利乘便 因:依靠23.相如因持璧卻立 因:於是24.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趁著25.青,取之於藍 於:從26.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於:比27.蚓無爪牙之利 之:定語後置28.咸與維新 於:參與29.吾與徐公孰美 與。。。孰。。。:跟。。。相比,。。。。30.無乃爾是過與 無乃:恐怕是。。。。
⑧ 高一必修一二文言文虛詞
安 而 爾 夫 蓋 故 何 或 乎 即 既 莫 乃 其 且 然 若 安
安
1.君安與項伯有故?(《鴻門宴》)
2.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記》)
[例解] 用作疑問副詞。出現在疑問句中,置於動詞之前。作狀語。相當於「怎麼」「怎樣」。
3.皮之不存,毛將安傅(附)?(《左傳·僖公十四年》)
4.沛公安在?(《鴻門宴》)
[例解] 用作疑問代詞。在疑問句中作賓語,置於動詞之前。相當於「什麼」「哪裡」。
而
1.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例解] 用作連詞。表示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例解] 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3.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石鍾山記》)
[例解] 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4.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例解] 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5.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例解] 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6.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7.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例解] 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8.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
[例解] 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9.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
10.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例解] 復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爾
1.爾何知!(《餚之戰》)
2.中壽,爾墓之要拱矣!如有營,(《餚之戰》)
3.且爾言過矣(《季氏將伐顓臾》)
4.胡瞻爾庭有縣貆兮(《伐檀》)
[例解] 用作代詞。第二人稱代詞,相當「你」「你們」「你的」「你們的」。
5.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孔雀東南飛》)
6.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飲酒》)
7.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出師表》)
[例解] 指示代詞,相當於「此」「如此(這樣)」「那」。
8.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孔雀東南飛》)
[例解] 用作副詞,用來修辭動詞,相當「這樣(地)」。
9.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待坐》)
10.子路率爾而對曰:……(同上)
11.聞兩童子音琅琅然,不覺莞爾……(《祭妹文》)
12.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魚我所欲也》)
[例解] 用作助詞。作形容詞、動詞的詞尾,和「然」的用法相似:相當於「的」「地」「著」。
1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不辱使命》)
[例解] 表限止語氣,相當於「罷了」「而已」。
14.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例解] 作語氣助詞,用於句末,同虛詞「耳」的用法相同。表敘述語氣,相當於「了」或不譯。
夫
1.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2.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岳陽樓記》)
[例解] 用作代詞。表近指,相當於「這」或在「這」後加適當的量詞。
3.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游褒禪山記》 )
4.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例解] 用作代詞。表遠指,相當於「那」或在「那」後加適當的量詞。
5.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眾數雖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戰》)
6.且夫不好問者,由心不能虛也;心之不虛,由好學之不誠也。(《問說》)
[例解] 用作助詞。用在句子開頭,表示議論或敘述的開端,稱為「發語詞」,也可用復音虛詞「且夫」,不必譯出。
7.聞之:一人飛升,仙及雞犬。信夫!(《促織》)
8.然則古人所深恥者,後世且行之而不以為恥者多矣,悲夫!(《問說》)
9.嗟夫!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例解] 用作助詞。用在句末,表示感嘆。相當於「啊」或「了」。
蓋
1.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禪山記》)
2.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季氏將伐顓臾》)
[例解] 用在句首,作副詞,表示下邊說的一些話,是帶有推測性的斷定,相當於現代漢語中「大概」推想」的意思。
3.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與妻書》)
[例解] 表示這種意思的「蓋」,也有用於句中的。
4.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游褒禪山記》)
5.謝靈運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歷殆遍,獨不言此山,蓋當時未有雁盪之名。(《雁盪山》)
[例解] 用作連詞。連接上文,起說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確定之意。
故
1.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2.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鴻門宴》)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師說》)
[例解] 用作連詞。表示因果關系,可譯為「所以」「因此」。有時用「是故」「以故」。
4.燕太子丹者,故嘗質於趙。(《史記·刺客列傳》)
5.公子往,數請之,朱亥故不復謝。公子怪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例解] 用作副詞。有「從前」「故意」的意思。
何
1.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2.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例解] 用作疑問代詞。單獨作謂語,問原因,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
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4.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例解] 作賓語,主要代處所和事物,可譯為「哪裡」「什麼」。譯時,「何」要後置。
5.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6.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例解] 作定語,可譯為「什麼」「哪」。
7.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8.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例解] 用作副詞。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
9.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例解] 用作副詞。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麼」「多麼」「怎麼這樣」。
10.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
11.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12.君以袁某為何如人哉?(《譚嗣同》)
[例解] 「何如」常用於疑問句中,表疑問或詰問,相當於「怎麼樣」或「什麼樣」。
13.榮祿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譚嗣同》)
14.何以戰?(《曹劌論戰》)
[例解]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拿什麼」「憑什麼」等。
或
1.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2.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記》)
3.或曰此鸛鶴也。(《石鍾山記》)
[例解] 用作代詞。有時分指它前面已經出現過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時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種情況,可譯為「有人」「有的」「某人」等。
4.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岳陽樓記》)
[例解] 用作副詞。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譯為「或許」、「也許」、「可能」等。
5.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6.蛟或浮或沒。(《周處》)
[例解] 用作連詞。表示兩種(或以上)情況可供選擇或者動作行為的交替發生,可譯為「或者」「有時」。
乎
1.幾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2.豈有相公此時出見客乎?(《報劉一丈書》)
3.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
[例解] 用作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4.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例解] 表測度語氣,可譯為「吧」。
5.嗚呼!熟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
[例解] 用於感嘆句,可譯為「啊」「呀」等。
6.胡為乎遑遑何之?(《歸去來辭》)
[例解] 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7.生乎吾前……(《師說》)
[例解] 用作介詞。相當於「於」。
8.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庖丁解牛》)
[例解] 作詞尾。
即
1.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與妻書》)
2.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賈誼《論積貯疏》)
[例解] 用作連詞。用在復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讓步,可譯為「即使」「縱使」;或表示假設,可譯為「如果」「假如」。
3.(樊)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鴻門宴》)
4.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記》)
5.其無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時采。(《采草葯》)
[例解] 用作副詞。用在動詞前,表示前後兩件事緊相銜接,或表示兩種情況緊相聯系。可譯為「立即」「馬上」「就」等。
6.水旱疾疫,即天地調劑之法也。(《治平篇》)
[例解] 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
既
1.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廉頗藺相如列傳》)
2.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子魚論戰》前「既」,已經;後「既」,完全。)
3.弗聽,既,又欲立王子職而黜太子商臣。(《左傳》文公元年)
4.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五人墓碑記》)
[例解] 用作副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完結。可譯為「……以後」「已經」「完全」等,有時「既已」連用,可譯為「已經……之後」;也表示在隔了一段短時間以後,發生了某事,可譯為「不久」,有時「既而」連用,意義不變。
5.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6.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謀攻》)
[例解] 用作連詞。連接詞與詞、分句與分句,表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或者由前一分句的事實引出下一分句的推論。常和「且」「則」「又」等詞前後呼應。
莫
1.宮婦左右莫不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
2.縉紳、大夫、士萃於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指南錄〉後序》)
[例解] 用作無指定代詞,充當主語。代人時,相當於「沒有人」「沒有誰」。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魚我所欲也》)
4.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向然,奏刀 然,莫不中音……(《庖丁解牛》)
[例解] 代物時,相當於「沒有什麼」。
5.今為君計,莫若遺腹心自結於東,以共濟世業。(《赤壁之戰》)
6.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訓儉示康》)
[例解] 用作否定副詞。放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表示否定,相當於「不」。
7.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赤壁之戰》)
8.貧富之道,莫之奪予,而巧者有餘,拙者不足。(《貨殖列傳序》)
[例解] 放在動詞前面,表示勸戒或禁止,相當於「不要」「不能」。
乃
1.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曹劌論戰》)
2.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3.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鍾山記》)
4.臣乃敢上壁。(《謙頗藺相如列傳》)
5.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
[例解] 用作副詞。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就」「這才」等;也可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是逆轉相背的,可譯為「卻」「竟(然)」「反而」「才」等;還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才」「僅」等。
6.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例解] 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
7.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
8.嬴乃夷門抱關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例解] 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乃」有時還作連詞用,釋為「若夫」、「至於」「如果」等。例略。
其
1.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例解] 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2.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其破壁」作賓語。)
3.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其聞道」作主語。)
4.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賓語。)
[例解] 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整個主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修飾語)應譯為「他」「它」不能加「的」。
5.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6.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例解] 活用為第一人稱。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
7.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8.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例解] 指示代詞,表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
9.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鍾山記》)
[解] 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10.其皆出於此乎?(《師說》表測度。)
11.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表反詰。)
12.汝其勿悲!(《與妻書》表婉商。)
13.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表期望。)
[例解] 用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
14.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故哉?(《送東陽馬生序》表假設。)
[例解] 用作連詞。作連詞用時,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設,可譯為「如果」;或表選擇,可譯為「還是」。
且
1.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赤壁之戰》)
2.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
3.河水清且漣漪。(《伐檀》)
[例解] 用作連詞。表示遞進關系、並列關系。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5.古之聖人,……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例解] 有時相當於「尚且」,先讓步,後推進一層。
7.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
8.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驢》)
9.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10.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
[例解] 用作副詞。相當於「將」「將要」,「暫且」「姑且」。
然
1.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
2.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鴻門宴》)
[例解] 用作連詞。主要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可是」「但是」。
3.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例解] 「然」有時和「而」連用,「然」代指上文所說情況,「而」表示轉折,等於說「如此(這樣),可是……」。
4.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例解] 「然」還常和「則」結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實,「則」是由此進行闡述或論斷,可譯為「既然如此,那麼(那就)」,也可單譯為「那麼」。
5.輮使之然也。(《勸學》)
6.不然,籍何以至此?(《鴻門宴》)
[例解] 用作代詞。相當於口語中「這樣」「如此」。
7.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說》)
8.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鍾山記》)
[例解] 用作助詞。用在形容詞之後,作為詞尾,相當於口語的「……地」。
9.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10.而半山居霧若帶然。(《登泰山記》)
[例解] 用在名詞或短語之後,前面有「若」「如」「猶」等詞與之照應的,可譯為「的樣子」「一般」「那樣」。
11.袁曰:「然,固有所聞。」(《譚嗣同》)
12.成然之。(《促織》)
[例解] 「然」還常作應對之辭,同口語中「是的」「對的」相似。或者表示贊成、同意,即「認為是」「認為對」的意思。
若
1.若毒之乎?(《捕蛇者說》你)
2.更若役,復若賦……(《捕蛇者說》你的)
[例解] 用作代詞。表對稱,相當於「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
3.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論語·憲問》)
[例解] 表近指,相當於「這」「這樣」「如此」。
4.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例解] 用作連詞。表假設,相當於「如果」「假設」等。
5.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
[例解] 表選擇,相當於「或」「或者」。
6.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陽樓記》)
[例解] 「若」和「夫」「至」結合,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層意思的開頭,表示他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