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語文習作說課稿
一、 教學內容和學情分析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第七冊第八單元的筆下生輝。這次的習作要求是把自己搜集的民間傳說寫下來,這既是與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相符合,又是這次口語交際的延續。從教材的安排來看本次的習作設計並非某一節課實施過程的具體設計,而是要把這次習作融在一個「大過程」中,這個過程既包括了課外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又包括了跟大家交流信息,最後才是寫作。
本單元學習課文有神話、童話和傳說故事,學生對於這三類傳說故事的區別有了一定的認識。四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寫作能力。進行獨立寫作文是可以實現的。而傳說故事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所以根據教材和學生學情的分析,以及 「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教學維度我設計以下的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知道民間傳說中要介紹清楚:主人公是誰?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兒?
2、激勵學生大膽想像,從而編寫出有趣的、感人的民間傳說。能把語句寫通順、流暢,把有趣、感人的部分寫具體。
3、能相互修改和自己修改民間傳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喜歡讀、講民間傳說。
2、使學生喜歡寫民間傳說。
3、願意把自己編寫的民間傳說講給別人聽。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制定教學重點:如何抓住傳說故事的主要情節來寫。教學難點:如何把傳說故事有趣、感人的部分寫具體。二、說教法為了創設一個良好的說、學氛圍,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圓滿的完成這次的教學任務,我採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1、激趣法:先通過談話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寫作慾望。2、 點撥法:學生在說的過程中適當點撥、誘導。幫學生指出、歸納編童話的方法,而不是將寫作方法強加給學生。3、分組合作法:學生分成4人小組交流,暢所欲言。三、說學法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完成這次寫作任務,我將採用以下幾種學習方法:1、自主學習法:教師盡量少說,大量讓學生說,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寬松的氛圍。2、互說互評法:學生講好的故事,無論句、段、篇,哪怕是一個詞,教師也要及時予以表揚鼓勵。3、學生修改法:說中改、評中改,提高學生口頭修改作文能力,在相互修改中進一步錘煉自己的語言,提高自己的寫作表達技巧。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寫作教學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應減少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因此,習作教學應該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課堂,啟迪他們的寫作靈感,大膽想像,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從而使學生們快樂的寫作文。為此我打算這樣來安排教學:
四、教學過程設計課前准備 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渠道收集民間傳說故事。(一) 激趣導入 興趣是學生作文的一種內驅力,習作指導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所以,一開始我就興奮地告訴學生:咱們班這段時間有好些同學都在搞創作,出了好些書,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今天。我准備集合全班的智慧共同編一本書叫《美麗的民間傳說》。這樣就會在一開始緊緊抓住學生的興奮點,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緊接著我的話題一轉,告訴學生:要編好這本書,可不容易。首先,咱們得要收集這些民間傳說。順著這個話題,問學生:課前大家已經收集了不少的民間傳說,誰能給大家說說這個傳說的名字,你又是通過什麼方式收集到得。這樣既檢查了課前學生的准備工作,又讓學生了解了可以從什麼地方尋找寫作素材,可謂是一舉兩得。(二) 言語交際,引導自主表達,教給寫作方法在導入部分學生的寫作興趣已經被很好的激發出來了,所以整個習作課我會順著編書這根線在教學過程中因勢利導。告訴學生:咱們第一步已經選好了要寫的材料,那麼第二步就是要把它寫下來。那怎麼的故事你才會喜歡讀呢?引導學生明白一個故事首先必須是完整的,然後還要寫得生動具體,大家才會喜歡。寫作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基礎上,還得讓學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本單元學習的民間傳說就是學生可仿可學的範文。接著,我讓學生回憶本單元學過的《重陽節的傳說》《牛郎織女》兩個故事,想像它們都有哪些內容?我相機引導學生歸納出一個完整的故事肯定有人物、時間、地點和事件這些要素,而這個事件又是由事情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組成的。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寫作中寫出一個完整的故事。當然故事寫完整了,還是不夠的,要吸引人這個故事必須是生動有趣或者感人的。如何讓學生把民間傳說的有趣感人的部分寫具體呢?這是本次習作的難點。為此我讓學生再回到《牛郎織女》這篇課文中,知道作者之所以把這個故事寫得生動、感人做到了以下幾點:1.主人公只有兩三個,不多,選擇主要的情節寫。2.能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言語寫得生動,把故事的經過寫得很具體。3、大膽的想像,加入了自己創作的情節。接著要求要學生把自己收集的故事在小組內說說,並按照上一個環節歸納的一個生動的故事要注意的幾點去說故事和聽故事。最後小組選出一個講的最生動的同學在班裡說。學生說中評,評中說,充分發揮群體學習的優勢,取長補短,在互議互評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在這一環節中,我也適時提出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下一步寫故事的自信心,並進一步鞏固寫作方法。這一環節的設計既能讓學生明確寫作要求,激發學生對寫傳說故事的喜愛,又能進一步讓他們感受到說故事的快樂。同時鼓勵好生在說的基礎上大膽想像,可以加入自己的設想,又讓後進生生在聽了其他同學的故事後,有內容可寫,讓他們覺得寫作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三) 課上評改在解決了寫什麼,怎麼寫?這兩個問題後,學生對於民間傳說的編寫自然是水到渠成的。新課標說:要重視學生的評價和修改作文能力的培養,這對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是大有益處的。所以在學生寫好後,我告訴學生,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現在把你們寫的故事編成書還不行,必須要進行多次修改。接著指導學生在小組內評改,並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個步驟: 1.組內交流:互聽、互評,看誰寫得最有趣、最感人。
聽評要求:
是否聽清楚主人公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篇故事有趣嗎?感人嗎?你最欣賞編寫的哪部分內容?
有沒有介紹不清楚的內容?有沒有說得不通順的地方?幫助同學改一改。
2.根據同學建議,修改自己的傳說故事。
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能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取長補短。聽的同學能夠有目的的聽,並且在聽過之後幫助同學修改故事;讀故事的同學則能夠將他人提出的建議認真聽取並努力改好自己的小故事。而這些也恰恰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必備的好品質。
(四)成果展示
1.裝訂民間傳說故事集:以小組形式進行,在全班交流,傳閱。讓學生體驗到寫作的成就感。
2、給家長讀一讀自己的傑作,這樣對於激發學生寫作慾望和建立學生寫作信心都會有很好的幫助。
總之,整節課我都注意給學生自由的空間,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盡量激活學生練筆的積極性,讓學生樂說、善說,進而達到樂寫、善寫。
② 小學語文說課稿範文
一。先從大的方面著手
寫說課稿離不開課程標准即教學大綱,如四年級的,你首先要認真閱讀課程標准,知道課程標准對這一年級段的教學提出怎樣的要求,知道這一點有什麼好處呢?教學目標可離不開它。其次還需要認真閱讀的是對應的教師教學用書。了解本冊課文在整個年級當中的地位和作用,具體有哪些要求。對於精讀課文的教學有什麼要求。這一點很重要。所定的教學目標必須要緊緊地圍繞著它。
二。明確知識點
所謂知識點就是說在這篇課文當中你重點要教給學生什麼知識。也就是你要定的知識目標。這一點還可以定為教學重點。就比如《中彩那天》這篇課文,知識點應該是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為什麼父親中獎時他的神情是嚴肅的,那是他正處於思想矛盾之中。他在面臨著道德的難題,所以他高興不起來。為什麼要把這個定為知識點呢?那是因為新課標對於中年段的學生提出的習作要求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去描寫人物。有些老師往往會混淆這一點,有可能會把情感目標錯當成知識點來講,比如也可能會認為這一課的知識點在於教學生懂得誠實守信是一筆財富這一道理。其實不是,這只是情感目標,而不是真正的知識點。那麼既然是知識點我們就要把它滲透到教學過程當中去.
三。教法要與學法統一起來
有些教師在寫說課稿時往往會忽略這一點,即把教法和學法分開來寫,兩者走不到一塊兒來。也就是講一套做一套。比如這篇課文你明明是想通過創設情境法進行講解,以講解為主,而你說的學法卻是自主學習法。這就自相矛盾了。除此之外,還必須注意無論是教法還是學法都必須要滲透到整個教學流程當中。不要讓人感覺到你在說一套做一套。
總之,寫說課稿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精透的過程,要寫好它,就必須要先把課文熟個透。
③ 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
各位老師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XXX》。下面我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地位與作用)
《XXX》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XX單元第XX個課題。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XX,這為過度到本課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因此,本課題的理論、知識是學好以後課題的基礎,它在整個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XX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3.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本著XXX新課程標准,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重點的依據是只有掌握了 ,才能理解和掌握 。
教學難點:難點的依據是 較抽象,學生沒有這方面的基礎知識。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我學法上談談。
四、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XX是一門培養人的XXX能力的更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XX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設置情景教學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周邊的客觀事物,發展思辯能力,注重濱心理狀況。當然老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並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基於本課題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 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 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 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語境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由於本課題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系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並思考,例舉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經濟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框題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學習的真正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最後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 導入新課:(2~3分鍾)
由上節課演過的知識和教材開頭的情景設置導入新課。導語設計的依據:一是概括了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溫故而知新,使學生的未知慾望。這是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2. 講授新課:(35分鍾)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難點。還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設備的情況,我選擇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華。還重視教材中的疑問,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 課堂小結:(2~3分鍾)
課堂小結的目的是強化認識,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XXX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並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
4. 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地、系統的板書設計,並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設計是:
5. 布置作業。
針對XX年級學生素質的差異,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我布置的課堂作業是:XXX
七、說小結
1. 對教材內容的處理。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容的增有減。
2. 教學策略的選用
(1) 運用了模擬活動,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教材這部分知識所對應的XXX現象,學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但是缺乏對這種體驗的深入思考。因此在進一步強化這種體驗的過程中我進行了思考和認知,使亂放從學生的生活中來,從學生的思考探究中來,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興趣,有助於充分調動學生現有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也有助於實現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交融。
(2) 組織學生探究知識形成新的知識。我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運用案例等形式創設情境呈現問題,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做既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像等創新思維能力,又有利於學生表達、動手、協作、等實踐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力求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並重,知識與能力並重的目標。也正是由於這些認識來自於學生自身的體驗,因此學生不僅「懂」了,而且「信」了從內心上認同這些觀點,進而能主動地內化為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並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去,有助於實現知、行、信的統一。
八、結束語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XX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說果完畢,謝謝!
④ 小學語文說課稿範文
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落花生》
1、說教材內容:
《落花生》是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課。第四單元的學習主題是生活中的啟示。這單元的每篇課文都包含著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節性強,語言質朴簡潔,含義深刻。《落花生》是兩篇精讀課文中的一篇,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初次讀這篇課文,我就被課文平實質朴的語言中所薀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課文中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誇張的比喻、深奧的說法、激盪起伏的情感,但是朴實、自然、親切的行文,卻給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尋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親說的話一樣
「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進一步引導學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領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四部分內容。恰當巧妙地詳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2、分析學生情況:
五年級孩子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願意交流。他們已不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想法開始更加獨特,對生活有所體驗與感悟,思想也開始向成熟發展,正是引導他們明事理、辨是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期。學習上,他們也具有一些學習能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但是這就更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循循善誘,關注每名學生的個性體驗。用文本為學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橋梁,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生活中學習,會學習,會生活。
3、根據本課的內容及特點,學生的情況,緊緊圍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重點學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自主掌握本課的生字,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的意思。
2)、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體會課文詳略恰當地寫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以上目標分兩課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解決字詞,疏通文意,重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課時抓住重點句,理解深刻含義,體會寫作特色。
教學重點:
由表及裡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文章表達上詳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點。
4、說教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本課教學中,我將努力關注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每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創設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氛圍,讓學生自主地學,在學習中展現個性、表現個性、培養個性、塑造個性。
5、說學法:
採取「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的學習方式,讀、思、議結合,用抓住重點詞句的反復朗讀,對重點內容進行感悟,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體驗情感,用讀來表達感受,交流感受。
6、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想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檢查預習,掌握字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二課時深入理解父親的話深刻含義,體會文章詳略得當,借物喻人的寫法。下面我就分課時來談談自己的教學設計和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我分以下四個環節進行學習:一、課前布置預習,二、課上交流預習成果,三整體閱讀,概括大意,四、自主學習第一段。
一、課前布置預習:
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也不例外。葉聖陶先生也曾說過:「練習閱讀的最主要階段是預習。」好的預習,有利於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聽課效率,鞏固所學的知識。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對學生說是終身受益的事情,特別是五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已有所加強,自己有能力獨自進行課前預習,這樣不僅可以很好的掌握所學知識,而且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學的知識才會更加牢固。
基於以上認識,我在學習本課前布置了以下預習任務:
1、我會學字詞。(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本課生字、詞語,並以小問卷形式呈現。)
2、我會讀課文。
3、我會搜集。通過各種途徑查閱關於本課的作者、落花生的知識等等一切自己想了解的內容。
4、我想問。預習中有什麼問題,及時記錄下來。
四道題設計由淺入深,讓學生明確預習任務與要求,有的放矢
預習起來不盲目,不流於形式。
二、課上交流預習成果。
上課後,學生出示預習卡,在小組內交流預習成果,展示自主預習的內容,與同學分享預習的快樂,然後在全班展示。
本次課程改革評價方式的轉變是重要內容之一。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在小組內對同學預習的情況進行評價,五年級孩子的思想日趨成熟,他們不再輕信吹捧,「你真棒!」「好極了!」等教師評語已不能滿足他們,他們從心理更渴望得到同伴的肯定和認可。所以在同學評價環節中,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積極性。
三、整體閱讀,概括大意。
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我和孩子們一起共同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讀完後,再次默讀思考,並與同伴交流意見,最後共同明確:全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寫
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教師板書)
四、自主學習第一段。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一自然段,說一說,第一段中應抓住哪個詞,重點讀好?
指導學生抓住「居然」一詞讀出一家人收獲花生時喜悅的心情。抓住文中的關鍵詞理解整段內容,我想詞語的理解不是孤立的,而是與整句、整段、整篇課文相聯系的。所以在教學這段時主要按以下步驟:①讀整段,抓住關鍵詞。②用聯繫上下文,替換近義詞等多種方式理解「居然」的意思。③再把「居然」放在整段中品味喜悅之情。④最後自己用居然說一句話。
四個環節設計,由表到里,由理解到應用,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同時也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是本課教學的關鍵,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主陣地。在這一課時,我將用多種閱讀方式,抓住重點句來進行教學,努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創設寬松的學習情境,讓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探究。
一、復習導入,質疑激趣。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用以下方法: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開始學習了《落花生》這一課,下面請你邊默讀課文邊回憶上節課的內容,同時思考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學生默讀,提出自己的問題,進而讓學生帶著在課文中尋找答案的期待走入課文。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創造始於問題」。問題是思維的起點,興趣是求知的動力,通過學生自主提問,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同時還回憶了上節課的學習內容,幫助孩子理清了學習思路,為下面精讀課文做好准備。
二、抓住重點,細讀品味。
本環節中我想這樣設計:
1、找重點。由學習小組合作讀課文的吃花生、議花生部分。一名同學讀,其他同學畫出覺得印象最深的重點句,讀給小組同學聽,將學生內容引到重點上來。全班交流時將重點句呈現出來。(10段、12段、13段)
2、讀重點:採用多種方式:如師生對讀、小組齊讀、分角色朗讀、默讀等多種形式反復朗讀重點句。
3、品重點:個性展示朗讀三段中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師適合點撥,如:喜歡10段的同學朗讀後,可以提問: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課文中哪裡寫了?引導學生讀出花生顯而易見,盡人皆知的好處:美味、榨油、便宜。進一步問:「父親說花生有什麼好處呢?」怎樣表現出來的?讓學生通過對比朗讀,體會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表現花生內在的可貴之處,在這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小游戲叫「朗讀代表我的心」。讓學生先自己朗讀,將自己覺得父親話中最能表現花生品質的詞讀出來,其他同學認真聽,猜猜這名同學想突出哪個詞,誰猜對了,誰有權讀自己的體會。這個小環節,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我是想教給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要抓住關鍵詞的方法,同時又是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尊重他人的好機會。誰猜對了,就有權讀,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努力思考應讀好哪個詞,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父親在這里贊花生的藏而不露的品質。
「那麼,父親特別指出花生的可貴之處,目的是什麼呢?」齊讀12、13段,抓住「不好看」,「很有用」,「體面」等關鍵詞,深入理解父親教育的目的,在學生充分交流後,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出父親教育我們時的語氣。
4、悟重點。全班齊讀重點句,說說你在學習中有什麼收獲?父親的話給你什麼啟示?進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生活中有沒有像花生那樣的物或人?我們又要像這些人學習什麼?通過再次交流學習,理解借物喻人的寫法。語文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在教學中,要力求做到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所以在這里我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回憶生活中像落花生一樣的人或物,交流歸納他們身上具有的優秀的品質,最後,完成以下練習:
我愛花生 ,因為它。
我也愛,因為它。
三、再次感知,分清詳略。
巧妙的詳略安排是本文的特點,我想這樣引導學生來體會:
首先,用最直觀的方法,分部分朗讀課文,分別找四個計時員對四部分進行計時。從朗讀時間上直接感受,課文略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詳寫了議花生。再次,通過小組討論,從本文的寫作意圖,中心思想、板書等各方面理解這樣安排的好處。
採用計時法,直觀、形象地將課文的詳略呈現出來,再進一步理解,將難以理解的內容化為直觀、生動、形象、學生樂於接受的形式,讓學生易理解,樂接受,突破了本文教學上的難點。
四、板書總結,深化感情(學生談學習本課的收獲,結束本課學習)
7、說板書。
板書是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手段,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成功的板書設計,可以突出知識的重點與關鍵,給學生以啟迪和美的享受,從板書中發現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途徑。
本課的板書設計是為落實教學目標服務的。板書的主體由課文主要內容組成,最後化為「學」字,深化主題,既代表了父親的話的深刻含義,又表明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其中還寄予了老師對同學的殷切希望:像落花生一樣,做個有用的人。
、說教材內容:
《落花生》是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課。第四單元的學習主題是生活中的啟示。這單元的每篇課文都包含著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節性強,語言質朴簡潔,含義深刻。《落花生》是兩篇精讀課文中的一篇,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初次讀這篇課文,我就被課文平實質朴的語言中所薀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課文中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誇張的比喻、深奧的說法、激盪起伏的情感,但是朴實、自然、親切的行文,卻給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尋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親說的話一樣「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進一步引導學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領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四部分內容。恰當巧妙地詳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2、分析學生情況:
五年級孩子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願意交流。他們已不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想法開始更加獨特,對生活有所體驗與感悟,思想也開始向成熟發展,正是引導他們明事理、辨是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期。學習上,他們也具有一些學習能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但是這就更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循循善誘,關注每名學生的個性體驗。用文本為學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橋梁,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生活中學習,會學習,會生活。
3、根據本課的內容及特點,學生的情況,緊緊圍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重點學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自主掌握本課的生字,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的意思。
2)、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體會課文詳略恰當地寫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以上目標分兩課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解決字詞,疏通文意,重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課時抓住重點句,理解深刻含義,體會寫作特色。
教學重點:
由表及裡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文章表達上詳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點。
4、說教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本課教學中,我將努力關注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每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創設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氛圍,讓學生自主地學,在學習中展現個性、表現個性、培養個性、塑造個性。
5、說學法:
採取「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的學習方式,讀、思、議結合,用抓住重點詞句的反復朗讀,對重點內容進行感悟,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體驗情感,用讀來表達感受,交流感受。
6、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想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檢查預習,掌握字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二課時深入理解父親的話深刻含義,體會文章詳略得當,借物喻人的寫法??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設計思路: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針對學生的特點,導入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學們,現在老師帶來了什麼?學生:花生!你們吃過花生嗎?喜歡吃嗎?它還叫什麼呢?揭示課題,我希望通過這種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本課的積極性。
二、整體感知,重點導讀。要想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只有讓學生自己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探求未知事物,而教師只要給學生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就行了。如在這節課質疑的環節中,我讓學生自主質疑:其次,採用層層剝繭的方法,讓學生反復地朗讀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希望使他們在思維和表達的過程中,切實鍛煉運用語言的能力。並在此時出示句子,讓學生去讀,在讀中體會詞的意思。以此來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再者就是讓學生就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的位置、外表和給人的印象進行比較,深刻認識花生的朴實無華。最後,引導學生說出爸爸教育我們的目的。
三、課堂總結。在總結課文時首先對課文的寫作特點進行總結。課文詳略得當的選材、對比的說明方法、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必須提醒學生注意,為後面的小練筆打好基礎。其次是根據板書進行總結,讓學生知道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突破課文的重難點。
⑤ 小學語文說課稿怎麼說呀
說課
「說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
什麼叫說課
首先必須明確什麼叫說課,所謂說課,就是教師備課之後講課之前(或者在講課之後)把教材、教法、學法、授課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學設計及其依據面對面地對同行(同學科教師)或其他聽眾作全面講述的一項教研活動。
其次要說好課,就必須寫好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 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師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
怎樣寫好一篇說課稿呢?
所謂說清「為什麼這樣教」,就是平常我們所講的找理論依據。理論依據從哪裡找?一是《大綱》中指導思想、教學原則、教學要求等,這是指導我們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結構以及教法、學法的理論依據;二是《教參》中的編 排說明、具體要求等,這是指導我們把握教材前後聯系和確定具體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理論依據;三是《教育學》、《心理學》中許多教學原則、原理、要求和方法等,這也可以作為我們確定教法、學法的理論依據;四是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切合實際的考慮。
寫一篇說課稿的步驟
一般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
一、簡析教材
教材是進行教學的評判憑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①教材內容部分要求說明講稿內容的科目、冊數,所在單元或章節;②教學內容是什麼?包含哪些知識點;③本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後的聯系;④課程標准對這部分內容的要求是什麼;⑤教學目標的確定,一般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幾個方面來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的確定,教學重點是教材中起決定作用的內容,它的確定要遵循課標、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教學的難點是學生學習時困難所在,它是依據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識水平而定。
二、闡述教法
教師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樣運用教材,引導學生搞 好學習,這是教法問題。教學得法往往是事半功倍。在撰寫說課稿時應簡要地說明:①教法的總體構造及依據;②具體採用了哪些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理由;③所用的教具、學具。教學實踐證明,一堂課根據教材特點選用幾種不同才教法結合使用,可增強教學效果。
三、指導學法
學法包括「學習方法的選擇」、「學習方法的指導」、「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在擬定時應突出地說明:①學法指導的重點及依據;②學法指導的具體安排及實施途徑;③教給學生哪些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概說教學程序
這部分內容實際就是課堂教學設計,但要與流水賬式的條款羅列區別開,既要有具體步驟安排,又要把針對性的理論依據闡述融會其中。
擬定時應科學地闡述:①課前預習准備情況;②完整的教學程序(主要是:怎樣鋪墊、如何導入、新課怎 樣進行、練習設計安排、如何小結、時間如何支配、如何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加大課堂的密度、強化認知效果);③扼要說明作業布置和板書設計;④教學過程中雙邊活動的組織及調控反饋措施;⑤教學方法、教學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學法指導的落實;⑥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及各項教學目的的實現。
在撰寫時應重點講清楚每個環節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論依據,還要做到前後呼應,使前三個方面內容落實到實處。
五、教學效果分析
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深廣度的估計,學生達成教學目標狀況的估計。
說課活動分課前說課和課後說課兩種形式,不論是課前說課還是課後說課上述內容必須闡述清楚。課前說課還應說疑點,說明在備課中自己拿不準的疑點,求教於其他教師。課後說課還應包括「學生學得怎樣」的教學效果評估。
撰寫說課稿不必拘泥於固定、呆板的模式。另外,在語言表述上,既要把問題論述清楚,又切忌過長,避免陳詞濫調,泛泛而談,力求言簡意賅,文詞准確,語言針對性強。要做到這些,並非易事,還需要認真學習,深入研究,多下苦功。
說課稿的一般格式
說課稿
一、自我介紹:姓名、單位、課題
二、說課內容
1、說教材:對教材的分析和處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①、所授學科內容在整個知識系統中的地位如何?宏觀——微觀的過程
②、與前後知識的內在聯系如何?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哪部分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對哪些知識的運用?有什麼發展?又是後面學習哪些知識的基礎?
③、對學生知識能力方面的培養有什麼作用?對學生將來的學習有什麼影響?
2)、教學目標:教學目的——與教學大綱相對應
包括:知識目標:識記、理解、運用、 能力目標、思想覺悟
在對知識掌握的基礎上上升到能力。
依據:①、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 ②、本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③、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
3)、教學重點與難點的確立
依據:①、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 ②、學生實際和社會實際
③、教材的邏輯結構和教學體系
能起到提綱挈領、舉一反三的重點;難點則是因生而異、因校而異的。
4)、教材的處理: 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善於利用教材中的輔助文、小問題......
2、說教法: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依據:①、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②、學生認知活動的規律和學生實際水平狀況
③、教師的教學實際水平,要揚長避短。
目的:掌握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
為什麼要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在具體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運用這種方法?預計達到什麼效果?
選擇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目的性、實用性、可*作性、新穎性。
3、說教學程序(說教學設計)
包括:新課導入,新課講解,評價教學效果,鞏固新課。
1)、導入:故事、歌曲、名言、明知故問(換位思考)。用什麼方法導入?有什麼好處?能有什麼效果?
2)、講解:①、教師通過什麼方式提出哪些問題?如何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教師起到什麼作用?學生參與到什麼程度?哪些是學生獨立完成的?
②、在新課講解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達到什麼目標?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會出現哪幾種思維結果?有哪些思維定勢須克服?如果學生沒有按教師的思路去做,有什麼補救措施?
③、如何使學生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讓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這是教學的關鍵,也是教學的精華。
3)、評價教學效果:(反饋)
不僅僅是課堂練習,還包括提問。練習要有針對性、系統性。針對重點、難點;系統於知識的內在聯系;可*作性。
4)、歸納總結(小結):重在把本課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系統中,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還可提出一些帶思考性的問題,承上啟下。
5)、板書
⑥ 小學語文優秀說課稿
小學語文優秀說課稿匯總《父親和鳥》這是課改實驗人教板第三冊第七單元「環保」專題中的一課。課文通過「我」和「父親」關於鳥的對話,讓我們了解到「父親」通過看動靜、聞氣味就知道林中有鳥,還知道鳥兒什麼時候愛唱歌,什麼時候最容易受到傷害,體會到父親對鳥的熱愛。在課文的最後「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可以知道我同樣也是愛鳥的。本課給人最強烈的感受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與融洽。課後的「我會讀」是一個詞語積累的練習。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願,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主動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語,練慣用「我會讀」中的詞語說句子。第一課時是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第二課時是學習課文。新課標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讀、寫、說的能力,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所以我把本課的重難點定為: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及我護鳥心願,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學情分析、教法、學法:這是二年級的課文,面對的學生已認識了許多生字,並能讀懂淺顯的童話、寓言、故等,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本課中我運用情境導入法、媒體輔助法、讀思議結合等方法教學。學生的學法採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進行指導。教學過程:一、媒體導課,激發興趣。作為低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佔主體,採用多媒體導入新課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下面的教學打下基礎。多媒體設計為:出示課文中小朋友的形象,他先自我介紹,然後出現父親的圖片,由小朋友介紹他的父親一生都喜歡樹林,喜歡愛唱歌的鳥。這時,出現課題《父親和鳥》。由師提問,這一課到底講了父親和鳥的什麼事呢?引入下一環節的學習。二、自讀課文,感悟體驗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應讓學生充分地讀,體會父親對鳥的摯愛。新課程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獨特體驗。在讀時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語氣。讀的形式靈活多樣:自由讀、同桌讀、找夥伴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反饋學生讀的情況時,指導學生感悟出父親「喃喃地說」該怎麼讀,可以先指導學生理解「喃喃」的意思再來指導。父親怕驚動幼鳥時,說話很輕,指導學生讀得輕些,學生讀不到位時,可通過教師的范讀來引導。在學生讀熟的基礎上設計小組分角色朗讀。通過分角色,體會父親深沉的愛和我的天真。反饋學情時讓學生給課件配音。課件中優美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加上學生的配音,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豐富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培養良好的語感。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新課標中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提出幾個問題,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課文,突破重難點。1、師提問:朗讀了課文,你覺得父親對鳥 怎樣?從哪裡看出?通過討論深入體會父親對鳥的熟悉和熱愛。2、讀最後一句話,與小組同學討論:為什麼說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如果父親是獵人,會怎樣?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感情。四、積累運用,拓展延伸1、交流關於鳥類的知識。在新課程中非常注重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而且注重學科的整和。通過收集資料,既培養了能力又讓學生了解了關於鳥類的知識。2、積累詞語。讓學生勾畫出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並讀課後「我會讀」中的詞語,並選擇其中的詞語練習說話。3、寫一寫。提高語文實踐能力是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通過看一看、想一想、寫一寫,使學生的想像能力、寫作能力得到提高。我設計讓學生觀看一則公益廣告《我是一隻小小鳥》,在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的歌聲中,鳥媽媽帶著小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突然一聲槍響,鳥媽媽被擊中落地。受驚的小鳥只有躲在樹林中哭泣。讓學生續寫後面的故事,可提示,如果自己碰到那隻沒有媽媽的小鳥該怎麼做?如果你看見那個獵人該怎麼做?等等。
⑦ 小學語文優秀說課稿模式
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
大家上午好!我是語文教師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 (板書:課題、作者),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是人教版-年級下/上冊第-單元的第-篇課文,該單元以「 」為主題展開。
《》是(文章體裁),主要寫了(主要內容),表達了(中心思想),「寫作特點」(一般是:語言簡煉、層次清晰;描寫生動、細致充滿詩情)」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了解本課寫作背景和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
2.整體理解文意,概括()提煉(),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整體感知要達到的』
3.品味重要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研讀賞析要掌握的』
由於(本課的一些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因為(學生的一些實際),我……難……: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准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點撥法。講授法教師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此外我准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准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 :導入新課,我設計的導語是(——)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環節2 :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首先,教師請學生藉助注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例如()。
這為學生閱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
接下來,教師請數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或者是聽范讀),教師請其他學生邊聽邊圈畫出每段的關鍵詞句,理清文章脈絡,教師根據學生板書理清文章脈絡。(教師板書)
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和概括能力,解決教學重點。
環節3 :研讀賞析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教師以多媒體出示q1,q2,教師請學生先默讀在分組討論。
q1,q2的設置一脈相承,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和討論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進而解決教學難點。
環節4 :拓展延伸
好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范圍,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等等之類
環節5 :課後作業
好處:鞏固知識點(知識類)
發揮學生想像力,理論-實踐,學以致用(作文類)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