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課後釣魚

小學語文課後釣魚

發布時間:2020-12-18 21:22:17

『壹』 跪求小學語文某篇關於釣魚的課文

不是釣魚的啟示啦~~``~!

也不是金色的魚鉤..

魚和潛水艇??

金魚回?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看看這個,裡面答有那時書的目錄,或許對你有幫助:
http://hi..com/chaoren123/blog/item/24c0a00ea71dc4e637d12296.html

『貳』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書61頁的第三題是13課釣魚的啟示

做任何事要專心不可一心二用 ,堅持不懈。
我已經初三了,小學學得也快忘記了,錯了敬請見諒

『叄』 小學語文新課標階梯閱讀訓練中的第三天釣魚的關鍵不在釣竿中最後一道題既然釣

題目不完整。。

『肆』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童話對其有何促進作用

童話是一種從童年的視角出發,用兒童的語言敘述童年的生活場景(或模擬兒童生活場景) ,表達童年的特殊感受和體驗的一種兒童文學樣式,具有神奇性,幻想性,敘事性及兒童性等特徵.表達童心世界的天真,稚拙,勇敢,奮發向上,生氣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為其精神本質.兒童在閱讀童話時,常常會為那些鮮活逼真的人物形象所打動,被作品精彩離奇的故事情節所吸引,對種種如夢如幻的生活場景心嚮往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盡情地渲泄自己的情感,釋放自己的活躍的想像力,獲得如游戲般的快樂體驗.同時不知不覺中,在他們的內心也建立起了生活的常識,形成了為一般生存和融入社會群體的必要的價值觀念,作為方式和情感模式.因此,童話深受兒童喜愛,也是小學中低年級語文課程的一個重要內容.如第九套全國通用教科書就將童話作品主要安排在小學1~3年級,共有十幾篇.我們的語文教學雖然意識到了童話的重要性,但在很多時候由於沒有去全力理解兒童,沒有從兒童的特點和需要出發.因此,在童話教學當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功利化和表演化兩種傾向.
一 內容功利化功利化的第一種表現:受語文工具觀的影響,將童話教學作為語文知識技能訓練的手段.出於對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將語文課上成政治課的反撥, 80年代以來的語文教學將工具性提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突出了"雙基"的地位.教材編制也採取了以知識與能力為中心的邏輯序列,這種轉變對新時期以來的語文教育朝科學化方向發展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有較大的片面性.表現在童話教學中,就是忽視了作品的人文內涵和不同作品在語文教育中的不同功能.有學者按課文的類型及不同類型的功能各種方式,將課文分為"定篇","例文","樣本"和"用件"四種類型."定篇"用以學習經典的豐厚內涵,"例文"用以學習其生動顯現的關於詩文和詩文讀寫的知識,"樣本"用以學習其閱讀過程中形成的讀寫"方法","用件"則主要指"語文知識文","引起問題文"和"提供資料文"等
[ 1 ].可見,不可能在所有的童話課文教學中都進行"語言與文字的訓練",達到"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的目的.因此,要正確處理好童話教學中工具性與藝術性的關系.童話是兒童喜愛的與兒童心理為契合的一種藝術形式,在教學中,應以藝術性為主要內容,否則童話教學對於兒童來說只是一種被強迫的負擔.功利化的第二種表現:過於強調道德教化和思想教育的使命,即要在每篇童話教學中,通過分析和挖掘都要"告訴兒童一個道理",完成道德勸誡和思想教育的使命.這種傾向觀表現在教材的選編上,也表現在課堂教學之中,如《驕傲的孔雀》告誡兒童要虛心,不要驕傲,《小貓釣魚》表達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的主題,《一隻小雁》告訴孩子們不能離開集體的道理,《神筆馬良》,《賣火柴的小女孩》向503收稿日期: 2009 - 12 - 15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XJK08QJJ006)作者簡介:李宣平(1969 - ) ,男,湖南茶陵人,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研究.兒童揭露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這種重教化的童話教學忽視了童話的特點,忽略了兒童的精神活動和獨特的文化,它是從成人世界的現實原則出發的結果.它將兒童視為"不完善的人",是尚不了解世界,尚無能力,尚沒長大的人.將兒童時代設定為一個准備時期,"准備成為未來的行為者".事實上,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兒童文化是審美的,感覺的,移情的,熱情的,成人文化則更多的是科學的,理性的,冷靜的;兒童文化中充滿了想像和創造,成人文化更多的是理性和重復".《小貓釣魚》中的小貓(代表年幼的兒童)在美麗如畫,生機盎然的大自然里,與蜻蜓和蝴蝶追逐嬉戲,而不是"專心致志"地釣魚(代表工作) ,這正是小貓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兒童文化的一個表現,我們為什麼非得要求它像貓媽媽一樣抵禦外在的"誘惑",而去從事"釣魚"這類成人世界中嚴肅而重要的事情呢 《小貓釣魚》進入語文課本,以及批評"三心二意"教學主題的確立正是成人文化中心意識的表現.這種成人文化中心意識是傳統價值觀念影響的結果.在我國封建社會以君權,父權,夫權為中心的傳統文化中,是非常輕視,漠視,甚至無視兒童的存在的.因此,盡管幾千來我國古代文學作品可謂汗牛充棟,被譽為"詩的國度","散文大國",但真正意義上的童話作品少之又少.雖然"五四"以後,隨著西方民主與科學精神的東漸,人的價值,兒童的價值開始被發現與確立,作家開始關注兒童,創作了大量兒童文學作品,有些兒童文學作品被選入到小學語文教材,但一些作品仍受傳統價值觀念的影響,站在成人的立場進行訓育,而沒有真正深入到兒童的內心世界,傾聽他們的聲音,了解他們的興趣與需要.童話教學道德教化也是對我國"文以載道"文藝理論無意識繼承的結果.在古代,文學創作和學校教育都非常強調道德教化功能.孔子對《詩經》的評價是:"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毛詩序》也說:"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漢代要求文學創作"發乎情,止乎禮義".到宋代的程朱理學更是將道推到至高的地位,認為"文皆從道中流出"(朱熹《朱子語類》) .清代桐城派始祖方苞認為,文章要闡明"義理".古代小學的教材,如《三字經》,《千字文》,《增廣賢文》等的內容也是以道德勸誡為主.這種"重道"的傳統通過幾千年的承襲還成為我們民族的心理積淀,一直影響到現在.因此,在創作童話作品,對童話作品選編和進行童話教學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教育功能.由於在教學中一些教師太急於對作品的教育意義進行提取,兒童文學課就很容易變成德育課,異化了語文課程的目標與功能.事實上,童話作為一種文學樣式,與其他文學作品一樣,不只是具有教育功能, 它還具有認識功能與審美功能
[ 2 ].所謂認識功能,就是通過閱讀童話作品,可以學到自然和社會知識,如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如果著眼於知識教學,可以教給學生關於青蛙的生長過程知識,即由卵子到蝌蚪再到青蛙的成長階段.但這也並不是語文課程的主要任務,而是常識課程的任務.因此,認識功能與教育功能一樣,只能是兒童文學教育的次要功能.我們在兒童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應更多地關注其基本的,主要的功能———審美功能.通過兒童文學教學,使學生獲得美的體驗,生命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
二 形式表演化童話作品一般具有較強的故事性,人物形象鮮明生動,許多教師在教授童話作品時,喜歡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進行表演.實踐證明,如果使用恰當,這確實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符合小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能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有助於他們理解其中的形象.也符合《語文課程標准》所倡導的理念,《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
[ 3 ]將童話課文改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可算得上是一種語文實踐活動,它能有效地彌補課文內容,向課外拓展和延伸,是課文內容的補充,也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濫用表演的現象,他們只追求表面的熱鬧與好看,特別是在一些公開課中,表演只是做給旁人觀看的.在還沒有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入對話的情況下,就急於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有的表演許多學生參加,學生加入自己的想像,表演得熱熱鬧鬧;還有的教學中,讓每個學習小組輪番上台表演,語文課上成了表演課.如《小蝌蚪找媽媽》一課,學生讀了一遍課文之後,教師讓學生記住台詞,思考小動物們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並加入自己的想像練習表演,然後組織學生表演,讓學生扮演小蝌蚪,鴨媽媽,小鴨子,青蛙,大魚,大烏龜,大白鵝.表演化還有一種表現:一些教師將童話作品製成多媒體課件完完全全搬到屏幕上,聲,光,色,形樣樣精美,頗為熱鬧與好看,但整個課堂缺乏一種內在的審美精神,缺乏與學生深度的心靈交流,難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童話教學中,應根據童話作品的具體特點來選擇恰當的教學形式,不能為形式而形式,為表演而表演.

『伍』 小貓釣魚小學一年級語文

小貓拿著釣桿坐不住,一會兒去捉蝴蝶,一會去追小兔子,一天下來沒釣到一條魚。小貓媽給它好好上了一課。

『陸』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十三課《釣魚的啟示》父親為什麼要放掉那條鱸魚

答:父親放掉鱸魚的原因是:因為當時釣鱸魚的時間還沒有到,父親想通過放鱸魚來教育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誠實守信,因為人以誠為本。
望採納!謝謝!

『柒』 小學語文有一篇文章《釣魚的啟示》,裡面有一句話寫道: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

看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地可以省略

『捌』 淺談小學語文中童話教學的資料來源有哪些

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反思
摘 要:童話是小學中低年級語文課程的一個重要內容.以往由於沒有去全力理解兒童,忽視了從兒童的特點和需要出發,使童話教學當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功利化和表演化兩種傾向.小學語文教學功利化的主要表現一是受語文工具觀的影響,將童話教學作為語文知識技能訓練的手段;二是過於強調道德教化和思想教育的使命.表演化就是不根據童話的具體特點來選擇恰當的教學形式,而是為形式而形式,為表演而表演.

關鍵詞: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反思

童話是一種從童年的視角出發,用兒童的語言敘述童年的生活場景(或模擬兒童生活場景) ,表達童年的特殊感受和體驗的一種兒童文學樣式,具有神奇性,幻想性,敘事性及兒童性等特徵.表達童心世界的天真,稚拙,勇敢,奮發向上,生氣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為其精神本質.兒童在閱讀童話時,常常會為那些鮮活逼真的人物形象所打動,被作品精彩離奇的故事情節所吸引,對種種如夢如幻的生活場景心嚮往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盡情地渲泄自己的情感,釋放自己的活躍的想像力,獲得如游戲般的快樂體驗.同時不知不覺中,在他們的內心也建立起了生活的常識,形成了為一般生存和融入社會群體的必要的價值觀念,作為方式和情感模式.因此,童話深受兒童喜愛,也是小學中低年級語文課程的一個重要內容.如第九套全國通用教科書就將童話作品主要安排在小學1~3年級,共有十幾篇.我們的語文教學雖然意識到了童話的重要性,但在很多時候由於沒有去全力理解兒童,沒有從兒童的特點和需要出發.因此,在童話教學當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功利化和表演化兩種傾向.
一 內容功利化功利化的第一種表現:受語文工具觀的影響,將童話教學作為語文知識技能訓練的手段.出於對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將語文課上成政治課的反撥, 80年代以來的語文教學將工具性提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突出了"雙基"的地位.教材編制也採取了以知識與能力為中心的邏輯序列,這種轉變對新時期以來的語文教育朝科學化方向發展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有較大的片面性.表現在童話教學中,就是忽視了作品的人文內涵和不同作品在語文教育中的不同功能.有學者按課文的類型及不同類型的功能各種方式,將課文分為"定篇","例文","樣本"和"用件"四種類型."定篇"用以學習經典的豐厚內涵,"例文"用以學習其生動顯現的關於詩文和詩文讀寫的知識,"樣本"用以學習其閱讀過程中形成的讀寫"方法","用件"則主要指"語文知識文","引起問題文"和"提供資料文"等
[ 1 ].可見,不可能在所有的童話課文教學中都進行"語言與文字的訓練",達到"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的目的.因此,要正確處理好童話教學中工具性與藝術性的關系.童話是兒童喜愛的與兒童心理為契合的一種藝術形式,在教學中,應以藝術性為主要內容,否則童話教學對於兒童來說只是一種被強迫的負擔.功利化的第二種表現:過於強調道德教化和思想教育的使命,即要在每篇童話教學中,通過分析和挖掘都要"告訴兒童一個道理",完成道德勸誡和思想教育的使命.這種傾向觀表現在教材的選編上,也表現在課堂教學之中,如《驕傲的孔雀》告誡兒童要虛心,不要驕傲,《小貓釣魚》表達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的主題,《一隻小雁》告訴孩子們不能離開集體的道理,《神筆馬良》,《賣火柴的小女孩》向503收稿日期: 2009 - 12 - 15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XJK08QJJ006)作者簡介:李宣平(1969 - ) ,男,湖南茶陵人,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研究.兒童揭露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這種重教化的童話教學忽視了童話的特點,忽略了兒童的精神活動和獨特的文化,它是從成人世界的現實原則出發的結果.它將兒童視為"不完善的人",是尚不了解世界,尚無能力,尚沒長大的人.將兒童時代設定為一個准備時期,"准備成為未來的行為者".事實上,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兒童文化是審美的,感覺的,移情的,熱情的,成人文化則更多的是科學的,理性的,冷靜的;兒童文化中充滿了想像和創造,成人文化更多的是理性和重復".《小貓釣魚》中的小貓(代表年幼的兒童)在美麗如畫,生機盎然的大自然里,與蜻蜓和蝴蝶追逐嬉戲,而不是"專心致志"地釣魚(代表工作) ,這正是小貓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兒童文化的一個表現,我們為什麼非得要求它像貓媽媽一樣抵禦外在的"誘惑",而去從事"釣魚"這類成人世界中嚴肅而重要的事情呢 《小貓釣魚》進入語文課本,以及批評"三心二意"教學主題的確立正是成人文化中心意識的表現.這種成人文化中心意識是傳統價值觀念影響的結果.在我國封建社會以君權,父權,夫權為中心的傳統文化中,是非常輕視,漠視,甚至無視兒童的存在的.因此,盡管幾千來我國古代文學作品可謂汗牛充棟,被譽為"詩的國度","散文大國",但真正意義上的童話作品少之又少.雖然"五四"以後,隨著西方民主與科學精神的東漸,人的價值,兒童的價值開始被發現與確立,作家開始關注兒童,創作了大量兒童文學作品,有些兒童文學作品被選入到小學語文教材,但一些作品仍受傳統價值觀念的影響,站在成人的立場進行訓育,而沒有真正深入到兒童的內心世界,傾聽他們的聲音,了解他們的興趣與需要.童話教學道德教化也是對我國"文以載道"文藝理論無意識繼承的結果.在古代,文學創作和學校教育都非常強調道德教化功能.孔子對《詩經》的評價是:"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毛詩序》也說:"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漢代要求文學創作"發乎情,止乎禮義".到宋代的程朱理學更是將道推到至高的地位,認為"文皆從道中流出"(朱熹《朱子語類》) .清代桐城派始祖方苞認為,文章要闡明"義理".古代小學的教材,如《三字經》,《千字文》,《增廣賢文》等的內容也是以道德勸誡為主.這種"重道"的傳統通過幾千年的承襲還成為我們民族的心理積淀,一直影響到現在.因此,在創作童話作品,對童話作品選編和進行童話教學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教育功能.由於在教學中一些教師太急於對作品的教育意義進行提取,兒童文學課就很容易變成德育課,異化了語文課程的目標與功能.事實上,童話作為一種文學樣式,與其他文學作品一樣,不只是具有教育功能, 它還具有認識功能與審美功能
[ 2 ].所謂認識功能,就是通過閱讀童話作品,可以學到自然和社會知識,如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如果著眼於知識教學,可以教給學生關於青蛙的生長過程知識,即由卵子到蝌蚪再到青蛙的成長階段.但這也並不是語文課程的主要任務,而是常識課程的任務.因此,認識功能與教育功能一樣,只能是兒童文學教育的次要功能.我們在兒童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應更多地關注其基本的,主要的功能———審美功能.通過兒童文學教學,使學生獲得美的體驗,生命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
二 形式表演化童話作品一般具有較強的故事性,人物形象鮮明生動,許多教師在教授童話作品時,喜歡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進行表演.實踐證明,如果使用恰當,這確實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符合小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能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有助於他們理解其中的形象.也符合《語文課程標准》所倡導的理念,《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
[ 3 ]將童話課文改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可算得上是一種語文實踐活動,它能有效地彌補課文內容,向課外拓展和延伸,是課文內容的補充,也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濫用表演的現象,他們只追求表面的熱鬧與好看,特別是在一些公開課中,表演只是做給旁人觀看的.在還沒有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入對話的情況下,就急於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有的表演許多學生參加,學生加入自己的想像,表演得熱熱鬧鬧;還有的教學中,讓每個學習小組輪番上台表演,語文課上成了表演課.如《小蝌蚪找媽媽》一課,學生讀了一遍課文之後,教師讓學生記住台詞,思考小動物們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並加入自己的想像練習表演,然後組織學生表演,讓學生扮演小蝌蚪,鴨媽媽,小鴨子,青蛙,大魚,大烏龜,大白鵝.表演化還有一種表現:一些教師將童話作品製成多媒體課件完完全全搬到屏幕上,聲,光,色,形樣樣精美,頗為熱鬧與好看,但整個課堂缺乏一種內在的審美精神,缺乏與學生深度的心靈交流,難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童話教學中,應根據童話作品的具體特點來選擇恰當的教學形式,不能為形式而形式,為表演而表演.

『玖』 小學5年級語文上冊第13課釣魚的啟示課文分段怎麼分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我」和父親在鱸魚開放日前的一個傍晚去釣魚,「我」回釣到一條又大又漂亮的魚。答
第二段(第4~9自然段):父親看到捕撈鱸魚的時間還不到,讓「我」把魚放回湖裡,「我」企求父親,可是父親態度很堅決,「我」只好放回鱸魚。
第三段(第10~11段):34年後,功成名就的我,從自身成長的經歷中深深體會到「從小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
親,滿意請點擊設為滿意答案,不懂請追問,謝謝你!

『拾』 小學課文:小貓釣魚內容

小貓釣魚

貓媽媽帶著小貓在河邊釣魚。

一隻蜻蜓飛來了,小貓看見了,就去捉蜻蜓。蜻蜓飛走了,小貓空著手回到河邊,看見媽媽釣著了一條大魚。

一隻蝴蝶飛來了,小貓看見了,又去捉蝴蝶。蝴蝶飛走了,小貓還是空著手回到河邊,看見媽媽又釣著了一條大魚。

小貓說:「真氣人!我怎麼一條小魚也釣不著?」

貓媽媽看了看小貓說:「釣魚就釣魚,不要一會兒捉蜻蜓,一會兒捉蝴蝶。三心二意,怎麼能釣到魚呢?

(10)小學語文課後釣魚擴展閱讀

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和認讀課文的生字

2、給出偏旁部首:「釒」、「犭」、「心」,能列舉出已學過的字(包括本課文中的)

3、能有感情地正確地朗讀課文,在稍有提示或無提示情況下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4、能用自己的話結實課文關鍵詞語「三心二意」、「一心一意」,並舉例說明

5、通過小貓的前後變化,學習小貓知錯能改,虛心樂學的品質,體會「一心一意」在做事中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1、正確書寫和認讀課文的生字

2、給出偏旁部首:「釒」、「犭」、「心」,能列舉出已學過的字(包括本課文中的)

3、能有感情地正確地朗讀課文,在稍有提示或無提示情況下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小貓的前後變化,學習小貓知錯能改,虛心樂學的品質,體會「一心一意」在做事中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

語文第二冊_網路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課後釣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