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科學領域數學活動數龍舟說課稿
教學內容:《賽龍舟》是六年制小學語文教科版課標實驗教材,第六冊第四單元第七課。
教材分析: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賽龍舟是我國民間傳統的體育活動,本課寫就是在端午節這天中午,某地的人們盼龍舟、看龍舟、賽龍舟、爭上游的經過。作者用精煉、生動的語言記敘了龍舟競賽的過程。抒發了自己的感受——龍舟競賽體現了一種公平競爭、積極向上和力爭上游的精神。
學情分析:現在的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爭強好勝,卻又有點自私,
不善於與人合作。當今社會處處也充滿了競爭,缺乏競爭能力與合作精神,就難以迎接新世紀的挑戰。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同學們明白只有
團結合作,才能取得勝利和成功。告訴學生只有集體中的每個成員都
聽從指揮,動作協調一致,才能使龍舟的前進速度加快,從而取得最後的勝利。
教學目標:
1、 通過讀課文,體會賽龍舟的熱鬧場面,感受競爭、向上的精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3、 認識11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重點、難點:學習課文是如何描寫賽龍舟的熱鬧場面的,豐富積累語言。
二、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准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我在教學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創設學習情境,營造閱讀氛圍。重視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體驗,讓學生在朗讀中了解課文內容,感受賽龍舟的緊張氣氛,體會積極向上、公平競爭和力爭上游的精神。
三、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五個環節: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通過老師的課余愛好(看書積累)來培養學生善於積累的好習慣。
2、通過《端午》這首古詩引入新課,讓學生猜猜這首古詩是寫哪一個節日的。然後,讓學生說一說我們北方端午節時的習俗,教師及時點播端午節的由來和端午節時那些習俗的含義。
3、由此引入到我國南方每到端午節時的一個重要習俗賽龍舟,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賽龍舟的熱鬧場面。
(通過由淺入深的談話導入,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閱讀期待,較快地走進文本。)
(二)、初讀感悟、理清思路。
1、初讀課文:自由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再讀課文: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並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你讀完這篇課文後的感受。
3、三讀課文:部分同學自由讀課文,(你喜歡讀第幾自然段你就站起來讀第幾自然段)邊讀邊想你所讀的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能不能用一個小標題來概括一下。請同學們再一次快速瀏覽你喜歡的段落,想一想這一段的小標題是什麼?如果沒想好的同學可以和你喜歡同樣段落的同學討論一下。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幫助歸納並書寫板書:盼龍舟、看龍舟、賽龍舟、爭上游。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預設:時間順序)教師板書:時間順序
(通過三次不同形式的讀,使學生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並在三讀課文時抓住了課文著重描寫的4個方面,幫助學生理清了寫作思路,並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設計三讀課文,環環相扣、循序漸進,達到讀通文本,了解大意的目的,為後面進一步感悟文本做鋪墊。)
(三)、精讀感悟、體會寫法。
我們先來看一看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介紹盼龍舟這部分內容的,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第一自然段,看看第一自然段都向讀者介紹了什麼。(多媒體出示第一自然段)(預設:介紹了具體的時間、地點和觀看賽龍舟的人很多,也向我們介紹了人們盼龍舟時焦急的心情。)你從哪裡看出觀看龍舟比賽的人很多。(人山人海)那你能不能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呢?(在這里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一自然段雖然只有兩句話,但卻把要交待的事情交待得清清楚楚,文章就要這樣的開頭。
人們的翹首企盼,終於迎來了龍舟的到來,如果你在場,想像一下你的心情是怎樣的?(非常的激動、非常的高興)帶著這種感受細讀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一邊畫,看看哪些語句寫出了賽龍舟的熱鬧場面?(生自由讀、匯報)誰來說一說你是從哪些語句看出賽龍舟的熱鬧場面的?
❷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賽龍舟一課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熱鬧場面的
課文是從龍復舟的樣子、船手、比制賽情況、圍觀者幾個方面,多角度地再現了當時的熱鬧場面。
解題思路:課文的主體部分在文章的第1段,它描述全茶峒人在端午日這天,爭相到長潭觀看賽龍舟的歡樂場景.在這個重點部分,作者主要寫了河邊看劃船、河上賽龍船和勝利者領賞三個場面.這三個場面又是按照賽龍舟從開始到結束的時間順序來記敘的,顯得脈絡清楚,條理分明.
❸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說課稿 主題:端午節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是來自X年級班的XXX,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端午節。
今年的5月28日是農歷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等形式來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哀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身體。有的漁夫拿出飯團、雞蛋等食物丟進江里,希望魚龍蝦蟹吃飽了,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有的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希望暈倒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為棕子。(轉載自第一範文網http://www.diyifanwen.com,請保留此標記。)
郭沫若評價屈原為「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浪漫主義詩歌之先河,創立了「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的楚辭文體;發明了「惟草木之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香草美人傳統。他奔流肆意的想像,源源不絕的才情,似河流匯聚成海一般,浩瀚無垠。我國文史上最長的抒情詩——《離騷》,就是他集畢生心血所成的作品。
屈原死了已有23XX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作為一個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當時客觀殘酷的社會條件而失敗了。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卻成功了。「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是他的氣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偉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蓮的聖潔,強大的精神力量,為後人頌揚,激勵感染了無數中華兒女前行的腳步!
屈原的偉大,不僅是他刻骨銘心的詩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燦爛的中國文學史少不了屈原。
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永遠上生活在歲月的長河裡,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謝謝大家,我的講話完畢。
我小學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