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教版八年級下語文期末課內閱讀重點文章
八年級下冊文言文重點篇目練習
一.閱讀《岳陽樓記》,完成1—13題
1.本文作者 是我國 代的政治家、文學家。(1分)
2.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每句只標一處)(2分)
①前 人 之 述 備 矣。 ②然 則 何 時 而 樂 耶?
3.下列加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檣傾楫摧 傾家盪產 B.憂讒畏譏 樂以忘憂
C.去國懷鄉 觸目傷懷 D.或異二者之為 神情異常
4.解釋下面加點詞語的意思。 (2分)
(1)山嶽潛形 ( ) (2)薄暮冥冥 ( )
(3)把酒臨風 ( ) (4)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
(5)謫守巴陵郡 ( ) (6)百廢具興 ( )
(7)朝暉夕陰 ( ) (8)去國懷鄉 ( )
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1)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2)微斯人,吾誰與歸?
(3)商旅不行,檣傾楫摧。
6.用原文語句填空。(2分)
選文第③段「是進亦憂,退亦憂」一句中,「進」指的是 ,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夠做到「進亦憂,退亦憂」的原因是 。
7.根據你的積累,請寫出文中的「前人」描寫洞庭湖景色的一個完整詩句。(2分)
8.登樓者面對兩種不同景色產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寫這一內容的目的是什麼?請結合選文回答。(2分)
9.文章第二段作者用神來之筆再現了岳陽樓的宏偉景象,照應了文題,此外還有什麼作用?(2分)
10.作者用兩段文字來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其用意是什麼?(3分)
11.請在文章第三、四段中任選一段,就其內容或寫法寫一段評注性文字。(3分)
12.世上因好文好詩而聞名的景觀很多,岳陽樓就是因文質兼美的《岳陽樓記》而名滿天下的。然而與眾不同的是,岳陽樓更令許多仁人志士嚮往。閱讀全文,根據你的理解說說其主要原因是什麼?(2分)
13.岳陽樓風景管理處擬在門票上印製「岳陽樓簡介」,請你根據文章內容代寫一段說明性的文字。(3分)
二.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14~17題。
【甲文】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選自《岳陽樓記》)
【乙文】
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依,再適①長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②,日昃③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節選自《宋名臣言行錄》)
註:①再適,改嫁。②饘(zhā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③昃(zè),太陽偏西。
1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2分)
①或異二者之為( ) ②去之南都入學舍( )
15.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微斯人,吾誰與歸?
②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
16.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句在甲、乙兩文中都起 的作用;但兩文採用的表達方式不同,甲文主要運用了 的表達方式,乙主要運用了 表達方式。(3分)
17.從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偉大抱負的思想基礎是什麼? (3分)
三.閱讀《小石潭記》,回答後面的問題。
1.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學家 (人名)。(1分)
2.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2分)
①潭 中 魚 可 百 許 頭 ②其 岸 勢 犬 牙 差 互
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1)潭中魚可百許頭( ) (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
(3)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每小題2分,共4分)
①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②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
○3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5.作者抓住小石潭的________________特點,寫出了自己_______________的感受。(2分)
6.請從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並說明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7.為了發展旅遊事業,當地擬開發小石潭景點,請你根據文章內容為該景點寫一則簡介。(4分)
8.理解填空。(2分)
課文多角度描寫景物,其藝術手法主要有:①點面結合。如寫石:「 」是面,「為坻、為嶼、為嵁、為岩」是點。②遠近交錯。如寫潭:「聞水聲」是遠,「下見小潭」是近。⑧動靜結合。如寫魚:「影布石上」是靜,「 」是動。④虛實相生。如「潭中魚可百許頭」表面寫 ,實為寫 ,以實寫虛,虛實相應成趣。
9.讀了第②段文字,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0.古詩詞中,有許多像本文一樣將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繪中的名句,請寫出你最喜歡的相連的兩句,並簡要賞析。(5分)
四.閱讀《醉翁亭記》選文,完成第1——2小題。【本題滿分8分】
醉翁亭記(節選)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訝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名之者誰 有仙則名
B.其西南諸峰 諸郡縣苦秦吏者
C.醉翁之意不在酒 賓客意少舒
D.故自號日醉翁也 公問其故
2.文言文閱讀重在積累。請依據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將「文言文閱讀積累卡片」填寫完整。(6分)
文言文閱讀積累卡片 編號:068
字詞 意思 例 句 譯句
蔚然 茂盛的樣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遠遠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玡山。
環
翼然
五.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3——6題
【甲】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隔絕。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節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然白發,頹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節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3分)
(1)悉如外人 悉:
(2)無論魏晉 無論:
(3)臨溪而漁 漁:
4.翻譯下面句子。(4分)
(1)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2)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
5.根據選段內容,在下面的空格處填入適當的成語。(4分)
欲脫塵網,陶淵明志寄□□□□;
□□□□,歐陽修情醉滁西琅琊。
6.【甲】【乙】兩段文字都描寫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請說說它們所表現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處。(4分)
六.閱讀《醉翁亭記》選文,完成第7——9小題。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①飲少輒醉。 輒:
②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翼然:
8.翻譯下面句子。(3分)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9.根據作者對文中飲酒賞景的描述,下面對「山水之樂,得之於心而寓之酒也。」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欣賞山水自然景色的樂趣,必須藉助喝酒才能在心裡領會得到。
B.山水的景色領會在心裡,陶醉於喝酒之中。
C.欣賞山水得到樂趣,心中暢快,自然酒興大發。
D.欣賞山水自然景色的樂趣,領會在心裡,寄託在喝酒之中。
七.閱讀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選段),回答10—14題。(13分)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0.下面加點的詞語,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B.已而夕陽在山 遊人去而禽鳥樂
C.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 D.頹然乎其間者 在乎山水之間也
11.解釋加點的詞語。(2分)
①負者歌於途 負: ②雜然前陳者 陳:
③觥籌交錯 觥: ④山餚野蔌 蔌:
12.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 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
②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13.文中不僅寫了太守與眾賓客的游樂,還寫了滁人的游樂。這樣寫有什麼作用?(2分)
14.文中極力渲染了一個「樂」字,表達了作者怎麼樣的思想感情?(3分)
參考答案:
《岳陽樓記》
1.(共1分,每空0.5分) 范仲淹 宋(北宋)2.(2分)①前人之述/備矣。②然則/何時而樂耶? 3.D
4.(1)隱沒 (2)迫近 (3)持、執 (4)曾經(5)古代官員降職或遠調(被貶) (6)同「俱」 (7)日光 (8)離開
5. (1)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3)商人和旅客無法通行,桅桿傾斜,船槳折斷。
6.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2分)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示例二: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8.寫登樓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9.(共2分)領起下文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或為寫法下文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作鋪墊。
10.(3分)意在與「古仁人之心」作對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胸懷和高尚情操。
11.(共3分,「內容和寫法」寫一方面即可,鼓勵有創意的表達,不要求面面俱到。)
第三段內容提示:寫遷客騷人在陰雨連綿之時登樓覽物而產生的感傷之情。
第三段寫法提示:多用駢句,句式工整,語言簡潔生動;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排比、對偶);與下段文字形成對比。(說出其中一點即可)
第四段內容提示:寫遷客騷人在春和景明之時登樓覽物而產生的喜悅之情。
第四段寫法提示:多用駢句,句式工整,語言簡潔生動;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排比、對偶比喻、借代);與上段文字形成對比。(說出其中一點即可)
12.(共2分)《岳陽樓記》道出了許多任人志士的心聲,即曠達的胸襟、遠大的政治抱負、憂國憂民的情懷。(答案體現胸懷、抱負、情懷其中一點即可)
13.(3分)示例:岳陽樓位於湖南嶽陽,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之一。登上此樓,可以觀賞洞庭湖的壯美景象。歷代文人墨客登臨抒懷,留下了許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學家范仲淹曾寫下千古絕唱《岳陽樓記》,岳陽樓因此聞名天下。
14.答案: ①為:心理活動,心情;②去:離開,離家。
評分:本題共2分,答對一個得1分。
15.答案:①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②有時夜裡昏沉睏倦,常常用冷水沖頭洗臉。
評分:本題共4分,譯對一句得2分,意思對即可。
16答案:揭示主題(點明文章中心) 議論 記敘評分:本題共3分,答對一空得1分。
17.答案提示:從家世貧苦了解人民的疾苦,從小立志苦讀大通六經之旨奠定了儒家「仁愛」思想 等方面回答。評分:本題共3分,意思對即可。
《小石潭記》
1.(1分)柳宗元
2.(2分)
①潭中/魚可百許頭(或:潭中魚/可百許頭) ②其岸勢/犬牙差互
3.①大約(表數目不確定)②像蛇一樣③使……寒④離開
4.(4分)
①砍掉一些竹子,開出一條路來,往下走就看見一個小潭,水特別清澈。
②四周被竹子和樹木環抱著,寂靜冷落沒有來往的人。
○3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莖蔓,覆蓋、纏繞、搖動、連接著,參著不齊,隨風飄動。
5.(2分) 幽靜。(1分)幽深冷寂,孤凄悲涼。(1分,語意相近即可)
6.(3分)示例:句子:佁然不動;俶而遠逝,往來翕忽
理由:這幾句描寫游魚,動靜結合,充分顯示出遊魚的情趣;也間接地表現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7.(4分)示例:小石潭位於小丘西南面120步,這里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周竹樹環抱,環境十分優美,是觀光旅遊、愉悅心情的好去處。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來過這里,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優美散文《小石潭記》。小石潭由此聞名遐邇。
8.①全石以為底③俶爾遠逝④魚 水
9.(2分)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能寫出自己的獨特體驗和個性化的感受即可)
示例:看到游魚的怡然自得,我的靈魂彷彿得到了凈化。
10.(5分)答案不唯~:寫出相連的兩句寫山水的古詩詞2分,能合理賞析3分。
示例: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
用「隨」「入」兩字將「山」、「江」、「半野」、「大荒」四個意象貫穿,抽繪出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抒發了詩人離家漸遠、鄉情漸濃的思鄉情。
《醉翁亭記》
1.B(2分)
2.(共6分,字詞解釋各1分,大意正確即可得分,出現錯別字該項不得分;例句各0.5分,出現錯別字該項不得分;譯句各1.5分,大意正確即可得相應的分,每句有2個或2個以上錯別字該句不得分)
文言文閱讀積累卡片 編號:068
字詞 意思 例 句 譯句
蔚然 茂盛的樣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遠遠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玡山。
環 環繞,圍繞 環滁皆山也。 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滁州城四面環山)。
翼然 像鳥張開翅膀的樣子(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一個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上邊的,是醉翁亭。
3.(3分)(1)「全」或 「都」 (2)「不要說」或「更不必說」 (3)釣魚 (每小題1分)
4.(4分)(1)村中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
(2)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每小題2分)
5.(4分)世外桃源 與民同樂 (各2分)
6.(4分)共同之處: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風淳樸。③人與人和樂相處。(答出兩點就得滿分,意思對即可)
7.①就②象鳥展開翅膀的樣子
8.遠望那長滿茂盛樹木的山峰和顯得幽深秀麗的山谷,就是琅琊山。 9.D
10.B 11.背 擺放 酒杯 蔬菜 12.①背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 ,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② 遊人們知道跟隨太守遊玩快樂,而不能知道太守把他們的歡樂當作樂趣。 13.為下文寫太守樂作鋪墊,反映歐陽修治理有方,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樂業。14.寫歐陽修與民同樂的思想。
課內的現代文重點閱讀篇目都有可能出,最好都看看
② 人教版初一語文上冊課內現代文閱讀題,附答案
(一)最貴的蛋是「笨蛋」
阿瓜是個弱智的小孩。
在三年級(1)班裡,他的成績是倒數第一。同學們常取笑他,說頭大不中用。每天放學後值日生搞衛生,他都會主動留下來幫忙倒垃圾。更絕的是,白天上課,每隔兩節課,他就會條件反射似地把垃圾桶拿到洗手台前認真刷洗。碑最臟最臭的角落,因為阿瓜的負責,成了教室內最醒目的凈土。
他總是微笑著,並純真地看別人以怪異復雜的眼神看自己。
有一次,老師出了一個腦筋急轉彎:「世界上最貴的蛋是什麼蛋?」
有人說是金蛋,有人說是原子「彈」,有人說是臉蛋,這時,阿瓜也舉手發言,高興地說:「是笨蛋,因為大家都我笨蛋!」
同學們笑了,老師卻沒有笑,她走過去輕拍阿瓜的腦瓜說:「是的,你最貴!」
阿瓜的母親每天放學後都會騎摩托車到校門口接他。一個冬天下雨的傍晚,在回家的路上,阿瓜看見一位踽踽獨行的同學,他知道該同學的家離學校較遠,便央求媽媽順道載同學回家,可惜因機車後座裝了個鐵藍子,無法再多載另一個人而作罷。
回家後,媽媽忙著在廚房做飯,卻隱隱約約聽見門外傳來一陣奇怪的聲音,出門一看,原來是阿瓜正滿頭大汗地用老虎鉗拆掉鐵籃子……
媽媽深深地嘆了口氣,但眼裡卻湧出了淚花。
多麼笨的孩子啊,又是多麼善良的寶貝!是因為笨才善良,還是因為善良,才顯得笨?
1.根據文章內容,用一句話概括阿瓜的形象。
2.你認為本文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嗎?試作簡潔的說明。
3.在材料選取上,本文運用了詳寫與略寫相結合的手法嗎?請作具體說明。
4.本文運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嗎?試舉例說明。
5.本文運用了敘議結合的手法嗎?請寫出「議」的內容。
(二)報秋
宗璞
①似乎剛過完春節,什麼都還來不及干呢,已是長夏天氣,讓人懶洋洋的像只貓。一家人夏衣尚未打點好,猛然卻見玉簪花那雪白的圓鼓鼓的棒槌,從擁擠著的寬大的綠葉中探出頭來。我先是一驚,隨即悵然。這花一開,沒幾天便是立秋。以後便是處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過了霜降,便立冬了。真正的,怎麼得了!
②這花的生命力極強,隨便種種,總會活的。不挑地方,不揀土壤,而且特別喜歡背陰處,把陽光讓給別人,很是謙讓。據說花瓣可以入葯。還有人來討那葉子,要搗爛了治腳氣。我說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種玉簪花精神罷。
③我喜歡花,卻沒有侍弄花的閑情。故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時要點草花種種。有一種太陽花又名死不了,開時五彩繽紛,雜在草間很好看。種了幾次,都不成功。「連死不了都種死了」,我們常這樣自嘲。
④玉簪花卻不同,從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長。在後院月洞門小徑的兩旁,隨便移栽了幾個嫩芽,次年便
有綠葉白花,點綴著夏末秋初的景緻。我的房門外有一小塊地,原有兩行玉簪花,現已形成一片,綠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隱約如綠波上的白帆,不知駛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葉中,會藏著一些小活物,嚇人一跳。玉簪花下卻總是干凈的。可能因氣味的原故,不容蟲豸近身。
⑤花開有十幾朵,滿院飄著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種清香。它的香比較強,似乎有點醒腦的作用。采幾雜放在有石子的水盆中,房間里便也飄散著香氣,讓人減少幾分懶洋洋,讓人心裡警惕著:秋來了。
⑥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我卻是兩手空空。一年、兩年過去了,總是在不安和焦慮中。怪誰呢,很難回答。
⑦宋代詞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曾寫過:不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
⑧我把「領取而今現在」一句反復吟哦,覺得這是一種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實不必深杯酒滿,不必小圃花開,只在心中領取,便得逍遙。
⑨領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獲得的意思。那麼,領取秋,領取冬,領取四季,領取生活罷。
1.文中有一個句子可以概括玉簪花的特點,這個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③段中寫自己種太陽花的經歷,有什麼作用?
3.試說說作者運用了什麼樣的手法來描寫、表現玉簪花之美。
4.第⑨段中使用了5個「領取」,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麼好處?
5.全文在構思上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具體說說。
6.本文語言表達清新優美,請就你感受最深的一點談談體會。
【綜合閱讀】
(三)畏懼美麗
張麗君
①我說得清自己是在哪天走向成熟的,因為打從那天起我開始畏懼美麗。
②我會畏懼一朵美艷的鮮花。我會站在它面前獃獃地看上一個時辰,心中涌動著一股比愛深較妒淡的說不清道不明的熱辣辣的感覺。美麗的花朵,對善良的心靈有著一種無可抗拒的威懾力。它召喚著你卻不輕許你,謝絕了你卻不惹惱你,它讓你在它的光輝里沐浴,又讓你染著它的清香一步一回頭地離開,高尚的手永遠是臨花輕顫的手。摘走鮮花的人在傾覆美麗的同時也傾覆了自己。
③我會畏懼一雙美麗的眼睛。不管是同性的眼睛還是異性的眼睛,只要是用美麗注釋的。美麗的眼睛照耀著我。那是一些令我即則怯離又悔、不即不離不甘心的眼睛。在我貧瘠的記憶里,流失了那麼多人的姓名,卻存活著一雙又美麗的眼睛。它們或默默凝睇或顧盼流轉,一律真真切切投在我溫柔的心幕上——這時,也只有這時,我才有勇氣與它們對視。
④我會畏懼一篇精彩的文字。每每於墨香中翻開一本新雜志,在目錄上看到某個熟悉的名字,我總是不敢一下子找到相應的頁碼,生性脆弱的心禁不起那美麗的驚嚇和打擊。我把那不相乾的文章慢慢讀完,然後心裡便開始發熱發冷,發虛發酸,終於英勇地翻開那躲不開的一頁,飛快瀏覽一遍,以便讓畏懼稍稍減淡,再回過頭來細細咀嚼賞鑒——那些勾魂攝魄令我永生難忘的文字喲!它們是從一枝什麼樣的筆下流出來的?它們的誕生是艱難還是順利?這些,永遠是我願意猜測的問題。
⑤……
⑥畏懼美麗,是我最美麗的人生體驗。
1.說說貫串這篇文章的線索是什麼?
2.作者為表達自己「畏懼美麗」的感受,在②③④段中都突出了哪個方面的描寫?
3.試說說②③④段的結構特點。
4.第①段間接表達了畏懼美麗對人生的意義,請換一種說法將它直接表達出來。
5.結合具體內容,說說本文首尾兩段在寫法上的突出特點。
6.根據本文的表達特點,試寫一段文字來代替文中的省略號。
(四)讀《出師表》
聶作平
恍然,錯覺那是一個遠行的父親對留在家鄉的兒子的諄諄教誨。
然而,篇首的「臣亮言」三字,又無情地表明了這只是一個出征的臣子向君父所上的奏章而已。從指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的危機到「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的規勸,諸葛之心可謂人神共鑒。其一生擒孟獲定南方,出祁山,伐中原,的確實踐了他所許下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誓言。然而,恐怕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願相信,自己一生苦心扶持的蜀漢王國,在他死後僅二十來年,就敗在了自己曾寄予了無限希望的君主劉禪手上。
劉禪的平庸無能與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是人所共知的,連先主劉備臨終向諸葛託孤,也不得不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劉備這一欲擒故縱的手法正是把諸葛亮推向死心塌地地為他的傻兒子賣命的一條毒計,使得諸葛亮絕不敢動廢王自立的「賊心」。從此,以諸葛亮之智、之聰、之能,竟不得不聽從於劉禪之蠢、之愚、之笨,從此,一代賢相為了君臣父子那套鬼花樣,竟把自己賣給了劉家王朝,把自己的命運綁在一個平庸王朝的戰車之上……設若當初諸葛亮不為愚忠思想所囿,擇賢主而盡其能,甚或自立為蜀中之主,三分天下究竟歸誰之手,亦未可知也!]
盡管諸葛亮一生南征北戰,戎馬倥傯,事必躬親,最終也只落得五五丈原�
③ 人教版初中語文閱讀題歸類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 回復:語文答題公式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加強語氣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七)
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鑒賞中佔有重要位置,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徵法、雙關法等等。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誇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復等。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准確、生動、形象、凝練、精闢、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朴、自然等。復習時要系統歸納各種表達技巧,儲備相關知識。首先要弄清這些表達技巧的特點和作用,再結合具體詩歌進行仔細體味、辨析。
至於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局限性等。
總之,鑒賞古代詩詞,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細讀標題和注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1概括主旨;2聯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評價。
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語,力求用語准確、簡明、規范。
易混術語區分
(一)「方式、手法」的區分
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
①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②表現手法: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徵、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
③修辭:比喻、借代、誇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引用、反語、反復。
(二)「情」、「景」關系區別
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通過景物表達出來。「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後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後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後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三)描寫的角度
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味。「形」、「色」是視覺角度;「聲」是聽覺角度;「態」分為動態和靜態;「味」是觸覺角度。
④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課外閱讀書籍有哪些
《海底兩萬里》 《名人傳》 書上就要求看這么多,不過最好把《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之類的也看了吧,初三很忙的,沒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