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教學實訓總結

小學語文教學實訓總結

發布時間:2020-12-18 07:30:07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研究

八都中心小學 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課題組

一、問題的提出

在傳統教學中存在著片面追求知識技能,割裂語文學習與生活的關系,割裂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密切聯系的現象,嚴重阻礙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阻礙了語文素養的提高,這是傳統教學的弊端。目前小學教學第一線還沒有對「語文綜合性學習」進行深入研究,也少有可操作性的實踐的現狀,提出此課題,主要原因有三:

1、 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需要。《語文課程標准》大力突出「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和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首次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意在「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及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同時專列「綜合性學習」的目標,且對不同學段的綜合性學習提出了不同要求,並在教學建議和評價建議中進行了專項說明。這一切都表明語文綜合性學習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中的重要地位,在學生發展中的特有功能。

2、 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由於我們的教育長期受傳統教育思想束縛,對人的價值、人的地位、人的發展的問題的重視是不夠的。《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正是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

3、 語文教育改革的需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是綜合性學習的價值所在,它正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

同時,我們應該明確認識到「語文綜合性學習」和「綜合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有區別,它應該具備語文學科的特點,旨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概念的界定

什麼是「語文綜合性學習」?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程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為了改變語文教學相對封閉的狀態,為了改變課本是惟一的課程資源的狀況,更是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學習的弊端,在語文課程改革上採取的一個重要的舉措。《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綜合性學習應強調合作精神,注意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提倡跨領域學習,與其他課程相結合。

綜上所述,綜合性學習具備這樣特點:開放性;主體性;合作性;實踐性;統整性;生存性。

三、實驗目標

本課題實驗研究的目標有三個:

1、 育科學和語文科學的理論與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在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現象與問題進行研究,探索和認識小學語文教育和語文學習的內在規律及本質特點,推動小學語文新課程前進的步伐,確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2、 通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探究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最佳途徑和方法,為小學語文課程的實施提供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可操作性模式和優秀的教學案例及可資借鑒的經驗。

3、 通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研究,凝聚並帶動一批科研型的教師,在教育科研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創造性的實踐活動,提高教師素質。

四、實驗原則

1、 實踐性原則

與傳統意義上的語文學習相比,綜合性學習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實踐性。綜合性學習重參與,重體驗,重語文實踐活動。在人人參與、全程參與之中,在豐富多彩的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體驗什麼是綜合性學習,怎樣進行綜合性學習。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相比,更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樂趣,得到的感受、體驗,習得的方法,形成的能力;注重在實現綜合性學習目標的過程中,逐漸加深的對語文學習和現實生活密切關系的認識,對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自覺,以及逐漸形成的語文的綜合運用的能力。

2、 協同性原則

以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哈肯提出的「協同性」理論為指導,注重諸教育要素的協調,形成適合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新教學體系,促使多種要素之間產生互補作用,提高作文教育效率。

3、 漸進性原則

小學階段的綜合性學習不可要求過高。由低年級到高年級要體現階段性和漸進性。本實驗將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分層要求,分階段實施。

4、 開放性原則
綜合性學習和一般意義上的語文教學相比,有更大的開放性。內容上的開放——一切語文課程資源均可為「我」所用;途徑上的開放——廣闊的時空均可成為綜合性學習的「課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要從當時、當地的實際出發,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要在語文學習上有所收獲。

五、實驗基本策略

1、 開拓生活領域策略

對於小學生來說,由於年齡、生活閱歷、教育背景等因素,他們的生活空間是「有限」的,尤其是在應試和傳統觀念的包裹下,一些學校考試與分數的「雲霧」 遮天蔽日,兒童的生活空間越來越窄,甚至到了「只留兩個鼻孔出氣」的地步。可見,孩子的學習完全與生活隔離了,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我們的語文學習,必須開拓生活領域,讓學生在廣闊的生活背景中進行綜合性學習,確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培養智力技能策略

綜合性學習,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這個過程,也是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過程。學生提出學習專題、策劃學習活動、表達學習收獲、交流學習成果,都是一種理性思考活動。

3、合作學習策略

合作學習是現代學習的顯著特點。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根據本實驗的特點,將採用建立學生個人信息平台,通過文化角、生活專欄、校內網路等形式,為學生間相互交流學習的心得,從而以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目的。

合作的形式: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師師合作,校內外合作。

通過討論、交流,傳遞信息,溝通情感。不僅能提高分析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提高他們的策劃能力,觀察體驗能力,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

六、實驗時間

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准備性階段(2006年4月—2006年6月)。主要目標:做好准備工作,包括:組織工作、現狀摸底(問題診斷,需求分析等)、制訂課題研究目標和計劃等。主要措施:由課題組長牽頭,各位組員配合,收集整理各種相關的信息資料,請上級以及有關專家指點、論證,然後完成關於「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研究」的總課題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06年7月—2007年9月)。主要目標:按照課題方案,分階段實驗研究。實驗中及時調整實驗計劃,認真歸納總結「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途徑與方法。主要措施:1.組織課題研討會每學期不少於5次;2.寫出階段性實驗研究報告;3.聘請教育專家來校作現場指導;4.強化組織領導,經常督促、檢查和指導,保質保量完成實驗研究的任務;5.做好成果整理收集展示等工作。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07年10月—2007年12月)。這一階段的的主要工作目標是:回顧總結實驗研究總情況,整理實驗中得到的各種材料,通過對比、分析,得出相關結論。小結本課題實驗研究中的得失。並請上級和有關專家對本實驗研究進行鑒定。

七、成果形式

1、師生作品展示:(1)學生語文綜合學習的體會、感受文章集,編寫《水袖飄舞的語文綜合學習》;(2)、開展語文綜合學習展示的主題班會;(3)、教學案例專輯展示。編寫《小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案例集》。以上內容的匯集與展示,籍以進行校內外交流。

2.撰寫學術論文或實驗報告,如條件成熟,將編印一本《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論文選》。

3.以課題匯報會的形式,全面展示本課題的實驗和研究成果,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更深入的新一輪的研究。

⑵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青年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的實驗研究

學生學習目的明復確,制學習態度端正,是對提高學習積極性長時間起作用的因素。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結合實際,不斷向學生進行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看到實際價值,誘發其學習動機。

⑶ 「小學生學習對聯,提高語文素養」 實驗報告

1、實驗背景及意義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 》指出: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認識中華文化 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社會 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 祖國的語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寶庫,對聯是這精神寶庫里璀璨奪目的明珠。我們所處的 東莞地區,有可園、榴花公園、旗峰公園等包含豐富對聯文化內涵的歷史文化景觀。我們學 校所在地周圍有許多字畫店,活躍著一批愛好楹聯文化的人,這些都是學生進行對聯綜合性 學習的優質資源。近幾年,東莞各界越來越重視文化建設,打造文化新城需要發揚傳統文化, 「國際花園城市」更需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因此,我們倡導傳統文化正順應了我市的發展潮 流。 我們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立足教育教改前沿,充分挖掘校本資源及傳統文化資源, 開展對聯綜合性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切合課改精神,符合學校實際,具 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可操作性,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培養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紮根民族文 化沃土、全面發展的現代復合型民族人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實驗目標
2.1 圍繞「對聯」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引導孩子們關注傳統文化,激發他們對傳統文 化的興趣,培養其高雅的情趣愛好,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讓優秀的民族文化浸潤他們的心 田,幫助他們樹立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2 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創新意識、實踐意識、自主意識、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各種 語文實踐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探究習慣,培養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發現自己,學會與人合作交 流,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主題活動的樂趣,樹立研究性學習的意識,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提 高正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為以後的終生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3、實驗對象及時間 我們以東莞市東城區花園小學六年級二班 48 個學生為實驗對象。實驗時間從 2008 年 9 月至 2009 年 5 月,歷時九個月。
4、實驗方法 (1)學習對聯知識 (2)社會調查 (2)創作實踐
5實驗步驟
5.1 學習對聯知識 5.1.1 查閱資料,了解對聯的悠久歷史,學習對聯的有關知識。 對聯世界豐富多彩,每一副對聯都有它的用途。 「興趣是學習之源」 。互聯網為學生提供 了廣闊的學習平台,我讓學生到互聯網查閱《對聯大觀》 《對聯世界》等多個網站,了解對聯 的起源、發展,認識對聯的特點、對聯的故事以及一些趣聯妙對。我又指導學生訂閱、購買 了許多關於對聯的課外讀物, 如浙江文藝出版社的 《對子對對對》 、 湖南文藝出版社的 《對聯》 、 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小學對課》以及《楹聯報》 、 《對聯學刊》等書報雜志,並建立了對聯學 習博客《放飛 2009》 。我們還舉行了對聯知識搶答賽,學生對對聯有了初步的的認識,興趣也 越來越濃。 5.1.2 快樂朗讀,領略音韻之美我們舉行了三次對子歌朗讀比賽,第一次是「對子歌朗誦小能手比賽」 ,同學們充分展現 了個人的朗誦才華; 第二次是「對子歌小組朗誦比賽」 ,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性;最有趣的是 第三次的「對子歌藝術朗誦比賽」 ,因形式人數不限,真是百花齊放,有音樂伴奏讀,有掌聲 伴奏讀,有的用快板的形式讀??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們收集、欣賞了大量有趣的對子歌 , 充分領略漢語語言獨特的美,學習對聯的興趣更濃了。 5.1.3 了解用途,學會運用 按照對聯的用途,我們把對聯分成若干類:迎春對聯、行業對聯、賀婚對聯、名勝對聯、 宅第對聯、祝壽對聯、格言對聯、題贈對聯、哀輓對聯?? 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對聯的分類, 學會運用 ,我們先讓學生認識了對聯的分類,又欣賞了每一種類別的十多副對聯,接著舉行 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行業對聯競猜活動」 、 「實用對聯分類比賽」 、 「對聯分類對對碰等, 這些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對聯應用廣泛,無事無物不可入聯,為如何應用對聯打下基礎。
5.1.4 名聯欣賞 對聯世界豐富多彩,趣聞軼事很多,有的還成為歷史佳話,千古傳頌。我們通過舉行名 聯解讀、名聯故事比賽、看圖猜對聯、看對聯猜意思、聽故事猜對聯等活動,激發學生對對 聯的濃厚興趣,培養了學生收集、積累資料的能力,為學生撰寫對聯打下基礎。 5.1.5 學會區分上下聯。 學生已經掌握了對子的特點:字數相等、詞性相同、意義相關、平仄相對。老師適當點 撥:上聯最後一個字一般為仄聲,下聯最後一個字一般為平聲。學生應用對聯的一些技巧,嘗 試區分上下聯。這是對學生對聯綜合知識的檢測,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語 文實踐能力得到鍛煉。 5.2 社會調查 教育應與生活密切結合,在生活中學習,讓兒童的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擁有豐 富的對聯學習資源和社會文化氛圍 。我們充分利用這些優質資源,引導學生去欣賞身邊的對 聯。我們開展了四次參觀活動:分別是「游名勝,賞名聯」 、 「 大街熱鬧對聯多彩」 、 「家鄉春 聯欣賞」和「尋找文化聯的足跡」 。活動前,全班同學先分成四組,分別是名勝聯組、春聯組、 行業聯組、文化聯組,每組大約 12 人。出發前,每組制訂好活動計劃,設計好訪問卡片。 秋高氣爽的九月,名勝聯組的同學參觀了東莞可園、榴花公園、旗峰公園、中心廣場等 名勝古跡,欣賞、收集了三十多副名勝聯;十月初旬,行業聯組的同學到附近繁華的花園商 業大街參觀了酒店、茶肆、木器、字畫等店鋪,收集了四十多副行業聯,訪問了許多對聯愛 好者。十月中旬,春聯組到樟村欣賞家鄉民居的春聯、宅地聯,收集了春聯、宅地聯五十多 副,訪問了當地的書畫名家??十月下旬,文化組到東城第六小學參觀了校園藝術長廊上的 對聯,並采訪了校長和書法老師,又到嶺南藝術館欣賞了書畫作品展覽,同學們收集了五十 多副文化楹聯。 參觀活動結束後,同學們採用各種方式匯報,如寫調查報告、采訪記,繪畫,編對聯集, 做對聯手抄報??本環節選擇學生自己熟悉的探索內容,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 感受美、創造美,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培養了學生觀察、思維、 收集的能力,語文實踐能力大大提高,同時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自理能力也得到提高。 5.3 對聯創作實踐 學語文是為了用語文, 語文學習的核心是能力構建, 而能力的構建主要通過活動來實現。 我讓學生在了解、掌握對聯技巧的基礎上,進行一系列的由簡到深、由易到難的對聯創作活 動,

5.3.1 師生、生生互對 我先出上聯「紅」 ,學生則對出下聯「綠」 「黑」 「白「藍」 「黃」等,我又出上聯「南轅」 , 學生很快對出「北轍」 , 「聲東」 「擊西」 「左鄰」 「右舍」??。接著學生出上聯,老師對下聯, 還有男女互對,小組互對等。通過有趣的語言游戲,學生初步感受對聯創作的樂趣。 5.3.2 填寫對子比賽(由各組組長抽簽,在規定時間內小組合作完成) ,如: 冬對___,暮對___,走獸對___,魚唇對__,虎爪對___ 悲對___,愛對___,地北對__,乘舟對__,射日對___ 5.3.3 舉行征下聯比賽,如: 芝麻開花步步高,_______________。 冬去山明水秀,__________________。 (這兩個環節只是一個階梯練習,為撰寫對聯作鋪墊。 ) 5.3.4 對聯創作比賽 同學們可以根據主題自創對聯:如山水名勝聯、春聯、題贈聯、宅地聯、行業聯等,也 可仿古詩、名聯描校園美景?? 5.3.5 自創對聯書法比賽 同學們在規定的兩小時內完成自創對聯書法作品,軟筆和硬筆至少各一份,材料不限, 可寫春聯、題贈聯,可做成書簽、賀卡?? 同學們不但在活動中展示了自己的創作才能,書法水平也得到提高。 5.3.6 贈送對聯 (1)春聯贈鄉親:春節前夕,班上的書法高手周瑞欣、周鑒華等五位同學寫春聯贈送 給樟村的老人。 (2)題贈聯贈校友:悠悠六載情,畢業何忍別,依依惜別意,滿懷師生情。小小一副 對聯,贈母校,懷感恩;贈老師,表謝意;贈同學,存友情?? (3)格言對聯廣贈天下朋友 四小組分頭行動,分別到花園大街、中心廣場、富怡花園社區、旗峰公園四個地方書寫 並贈送對聯。 (4) 心意對聯贈家人: 學解縉, 自創春聯門上掛; 家人生日贈壽聯; 書房掛聯勉自己?? 本環節屬應用環節,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學生充 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在特定的語言情境中進行創作,這樣既鍛煉了每個學生的語言運用 能力,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和關心家人、熱愛學校、關愛社會的情感。

6.實驗成果
這次實驗活動碩果累累,全班同學共寫了 48 篇對聯調查報告,其中王雲豪同學的研究報 告《古今對聯對比》最出色。同學們還寫了 48 篇采訪記,出了三期手抄報共 144 份,春聯組 的同學共編寫了 12 本《春聯集》 ,其中鍾俊偉同學搜集編寫的《傳統春聯》內容最豐富。四 個小組還合編了四本《對聯集》 ,這些《對聯集》圖文並茂、內容豐富,是同學們心血的結晶。 周鑒華等五位同學寫了十多副春聯分別贈送給樟村的十位老人,周瑞欣同學利用自己的「隸 書」為小區的鄰居寫了大量的春聯,受到鄉親們的贊揚,畢業前還送給老師一副。馮曉敏同 學的畫文配《花園對聯一條街》等作品頗有創意。十位同學的對聯書法作品在學校櫥窗展覽, 受到師生好評。下面是幾副孩子們創作的受到好評的對聯: 以夜繼日笑灑熱汗千滴,沐雨櫛風喜建廣廈萬間(陳曉標同學為身為建築師的父親 創作) 百花吐艷綠如茵 滿園碩果紅似錦(盧麗娜同學為果園創作) 室有仙風常載譽 人因寶扇早知秋(樂德勝同學為家電商店創作) 藏古今文章瑰寶 聚中外學術精華(袁雪妮同學為圖書館創作) 師指千條路 燭明萬里程(姜珉宇同學為學校創作) 本次實驗活動注重理論聯系實踐,從學校走向社會,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活動豐富多 彩,知識容量大,趣味性濃,充分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和社會資源,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 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大大增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的語文 素養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同學們廣泛吸收民族文化精華,培養熱愛祖國 語言文字的情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 的價值觀,正逐漸成為學習和生活的真正主人。

⑷ 小學語文 研修小結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研究

八都中心小學 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課題組

一、問題的提出

在傳統教學中存在著片面追求知識技能,割裂語文學習與生活的關系,割裂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密切聯系的現象,嚴重阻礙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阻礙了語文素養的提高,這是傳統教學的弊端。目前小學教學第一線還沒有對「語文綜合性學習」進行深入研究,也少有可操作性的實踐的現狀,提出此課題,主要原因有三:

1、 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需要。《語文課程標准》大力突出「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和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首次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意在「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及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同時專列「綜合性學習」的目標,且對不同學段的綜合性學習提出了不同要求,並在教學建議和評價建議中進行了專項說明。這一切都表明語文綜合性學習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中的重要地位,在學生發展中的特有功能。

2、 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由於我們的教育長期受傳統教育思想束縛,對人的價值、人的地位、人的發展的問題的重視是不夠的。《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正是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

3、 語文教育改革的需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是綜合性學習的價值所在,它正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

同時,我們應該明確認識到「語文綜合性學習」和「綜合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有區別,它應該具備語文學科的特點,旨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概念的界定

什麼是「語文綜合性學習」?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程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為了改變語文教學相對封閉的狀態,為了改變課本是惟一的課程資源的狀況,更是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學習的弊端,在語文課程改革上採取的一個重要的舉措。《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綜合性學習應強調合作精神,注意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提倡跨領域學習,與其他課程相結合。

綜上所述,綜合性學習具備這樣特點:開放性;主體性;合作性;實踐性;統整性;生存性。

三、實驗目標

本課題實驗研究的目標有三個:

1、 育科學和語文科學的理論與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在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現象與問題進行研究,探索和認識小學語文教育和語文學習的內在規律及本質特點,推動小學語文新課程前進的步伐,確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2、 通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探究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最佳途徑和方法,為小學語文課程的實施提供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可操作性模式和優秀的教學案例及可資借鑒的經驗。

3、 通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研究,凝聚並帶動一批科研型的教師,在教育科研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創造性的實踐活動,提高教師素質。

四、實驗原則

1、 實踐性原則

與傳統意義上的語文學習相比,綜合性學習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實踐性。綜合性學習重參與,重體驗,重語文實踐活動。在人人參與、全程參與之中,在豐富多彩的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體驗什麼是綜合性學習,怎樣進行綜合性學習。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相比,更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樂趣,得到的感受、體驗,習得的方法,形成的能力;注重在實現綜合性學習目標的過程中,逐漸加深的對語文學習和現實生活密切關系的認識,對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自覺,以及逐漸形成的語文的綜合運用的能力。

2、 協同性原則

以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哈肯提出的「協同性」理論為指導,注重諸教育要素的協調,形成適合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新教學體系,促使多種要素之間產生互補作用,提高作文教育效率。

3、 漸進性原則

小學階段的綜合性學習不可要求過高。由低年級到高年級要體現階段性和漸進性。本實驗將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分層要求,分階段實施。

4、 開放性原則
綜合性學習和一般意義上的語文教學相比,有更大的開放性。內容上的開放——一切語文課程資源均可為「我」所用;途徑上的開放——廣闊的時空均可成為綜合性學習的「課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要從當時、當地的實際出發,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要在語文學習上有所收獲。

五、實驗基本策略

1、 開拓生活領域策略

對於小學生來說,由於年齡、生活閱歷、教育背景等因素,他們的生活空間是「有限」的,尤其是在應試和傳統觀念的包裹下,一些學校考試與分數的「雲霧」 遮天蔽日,兒童的生活空間越來越窄,甚至到了「只留兩個鼻孔出氣」的地步。可見,孩子的學習完全與生活隔離了,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我們的語文學習,必須開拓生活領域,讓學生在廣闊的生活背景中進行綜合性學習,確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培養智力技能策略

綜合性學習,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這個過程,也是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過程。學生提出學習專題、策劃學習活動、表達學習收獲、交流學習成果,都是一種理性思考活動。

3、合作學習策略

合作學習是現代學習的顯著特點。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根據本實驗的特點,將採用建立學生個人信息平台,通過文化角、生活專欄、校內網路等形式,為學生間相互交流學習的心得,從而以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目的。

合作的形式: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師師合作,校內外合作。

通過討論、交流,傳遞信息,溝通情感。不僅能提高分析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提高他們的策劃能力,觀察體驗能力,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

六、實驗時間

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准備性階段(2006年4月—2006年6月)。主要目標:做好准備工作,包括:組織工作、現狀摸底(問題診斷,需求分析等)、制訂課題研究目標和計劃等。主要措施:由課題組長牽頭,各位組員配合,收集整理各種相關的信息資料,請上級以及有關專家指點、論證,然後完成關於「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研究」的總課題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06年7月—2007年9月)。主要目標:按照課題方案,分階段實驗研究。實驗中及時調整實驗計劃,認真歸納總結「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途徑與方法。主要措施:1.組織課題研討會每學期不少於5次;2.寫出階段性實驗研究報告;3.聘請教育專家來校作現場指導;4.強化組織領導,經常督促、檢查和指導,保質保量完成實驗研究的任務;5.做好成果整理收集展示等工作。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07年10月—2007年12月)。這一階段的的主要工作目標是:回顧總結實驗研究總情況,整理實驗中得到的各種材料,通過對比、分析,得出相關結論。小結本課題實驗研究中的得失。並請上級和有關專家對本實驗研究進行鑒定。

七、成果形式

1、師生作品展示:(1)學生語文綜合學習的體會、感受文章集,編寫《水袖飄舞的語文綜合學習》;(2)、開展語文綜合學習展示的主題班會;(3)、教學案例專輯展示。編寫《小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案例集》。以上內容的匯集與展示,籍以進行校內外交流。

2.撰寫學術論文或實驗報告,如條件成熟,將編印一本《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論文選》。

3.以課題匯報會的形式,全面展示本課題的實驗和研究成果,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更深入的新一輪的研究。

⑸ 2019部編新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 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 公開課教學設計

請自己認真看題,你會發現答案的。以後這種事不要再依靠網路了!!

⑹ (急) 求小學語文主題性閱讀的 方法/講解 一篇 謝謝好心人了.

文學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小學語文主題性閱讀的研究」開題報告「小學語文主題性閱讀的研究」開題報告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在新世紀飛速發展的今天,素質教育已成為改革和發展之潮流,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它對學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學校教育如何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與課外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體系。在開放的語文教育體系中,作為課外閱讀不是游離於語文教育課程之外的「點綴」,更不是可有可無的「軟任務」,而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標准》理論:「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為了在閱讀教學實踐中落實這些基本理念,《語文課程標准》在課程目標中提出了要擴大閱讀面的要求,「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規定了具體的課外閱讀量,第一學段,閱讀量不少於5萬字,第二學段不少於40萬字,第三學段不少於100萬字。新課標的這一些理念,告訴我們語文學習內容再也不能僅僅局限於語文教材了,語文學習再也不能僅僅等同於語文學科學習了。

然而針對城鄉結合的我們學校,由於受到地域、家庭環境及應試教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閱讀現狀令人擔憂:(1)學生缺乏讀書的興趣和意識,學生對於讀書的重要性缺乏認識,不能主動地進行閱讀實踐,建構知識體系;(2)「應試教育」的思想左右著教師的教育行為,教師總是把目光盯著幾本教科書和試卷上,認為「閱讀」只能作為學生的一種消遣,學校尚未形成濃厚的讀書氛圍;(3)學校圖書室、閱覽室未發揮應有功能,多數學校圖書室只是成為一種「擺設」,學生很少有機會走進去閱讀,加上經濟條件的制約,圖書室的圖書很少有更新和補充,這些都很難滿足學生的讀書需求;(4)學校、家庭未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學校教師看好學生的成績,大搞「習題戰」,家中父母也認為孩子只要讀好語、數、外,讀課外書是「不務正業」。 (5)目前在小學六年中合計的閱讀課文才三、四百篇,幾十萬字。這又如何能培養好與時代相適應的閱讀能力?

基於此,我們提出「小學語文主題性閱讀的研究」的實驗研究,試圖通過這個課題的實踐與研究,對現行的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改革、補充、擴展與延伸,使學生能把在課堂教學中學到的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應用,並有效地幫助他們深化知識、提高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

二、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

開展學生課外閱讀是一種課外教育。從古今中外看,重視學生課外學習可謂歷史悠久。我國最早的教育專著《學記》中就提出:「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的課內外相結合,藏息相輔的教育思想。台灣從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全島實施兒童閱讀計劃。華中師范大學教科院夏家發提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外閱讀指導」,廈門市教科所蘇文木等對「小學大語文課外閱讀活動模式」進行了思考與實踐,浙江教育學院汪潮等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進行了調查與思考,浙江嘉善王春霞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作過有益嘗試。

在國外,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1998年10月簽署了閱讀卓越法案,超過了50萬名孩子從1999會計年度中撥給的2億6千萬美元中受惠,美國的兒童每天有一個小時在閱讀作業室工作。早在1995年4月,義大利教育部長就宣布了一個「促進學生閱讀計劃」。這些都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參考價值與借鑒意義。

三、課題概念的界定

課題中「主題性閱讀」是指以語文教材為中心,根據教材的編排體系(教材中各單元均有一個明確的閱讀主題),提煉出閱讀主題,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課外閱讀中引導,讓課外閱讀成為課內閱讀有憑借和依託,課外閱讀成為課內閱讀的擴展和補充,提高語文能力。

四、課題確立的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應該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之上,充分地利用這些知識發揮自己的閱讀能力去分析、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內容,從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建構主義的代表人物皮亞傑的認知結構說,認為兒童是通過自己主動的努力活動和與外界相互作用,不斷獲得經驗的豐富和重組,從而實現自我建構和發展。

2、「相似論」認為,學生頭腦中貯存的相似性信息單元(即相似塊)越多,就越有利於選擇、匹配、激活閱讀材料中的相似信息,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感悟也才越深刻。《學記》中的「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說的是教育得抓住時機,適時施教,錯過時機以後再去學習,就會事倍功半,得法於課內,及時進行同步拓展延伸,就會事半功倍。

3、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指出:「學生學習越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正象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如果我們想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那麼就應當讓他所閱讀的東西,比要求他記住的東西多兩倍。」「如果少年學生除了教科書以外什麼都不閱讀,那他就連教科書也讀不好。如果學生其他的書讀得較多,那麼他不僅能夠學好正課,而且會剩下時間去滿足其他方面的興趣。」

五、課題的意義與目的

(一)課題的意義

開展主題性閱讀的研究與實踐,對小學語文閱讀由課內向課外、由以教科書為本位向大信息、多元化知識開放、由應試教育向讀書滋養人性、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轉變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該課題的成功運作對我校學生閱讀的外部大環境的開發、整合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對小學語文學科閱讀的內容整合方式、閱讀指導方式、閱讀習慣的有效培養、讀寫結合提高語文素養等方面的理論建構和實踐操作體系的建構都很有價值,也對改善我校小學學生課外閱讀無序狀態,規范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活動,增強課外閱讀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現實的指導價值。

(二)課題的目的

1、語文教學要實施素質教育,讓學生多讀書是一個重要方面。閱讀能力在各種能力中顯得尤為重要。主題性閱讀課題的研究首先創設閱讀氛圍,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2、主題性閱讀旨在課內指導學生學習略讀、精讀、瀏覽等各種閱讀方法,提供範例,課外有計劃組織讀書活動,使課內課外有機結合起來。

3、通過主題性閱讀,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為語文實踐活動提供廣闊的空間,使知識形成知識體系。

4、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通過閱讀積累優美的詞語、精彩的語段,促進學生語言的發展,為說話和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5、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研究和探索一些拓展閱讀的操作策略,積累一定篇目的適合本年級實際情況的拓展閱讀教材,培養致力於拓展閱讀研究的師資隊伍。

六、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及方法

(一)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激發學生閱讀的原生性動力,感受閱讀樂趣;

2、用好教材這一「例子」,促使課內外有效銜接。如:

1)根據單元具體學習要求確定單元閱讀主題,推薦課外閱讀的范圍,篇目。

2)明確課外閱讀練習的具體要求。

3)不同年級、不同主題單元,教師推薦閱讀的時機選擇。

3、重視方法指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4、適時地開展讀書活動,構建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活動模式。

5、重視積累,促進寫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二)研究的方法

1、調查法。通過座談、問卷,了解教師、學生、家長對課外閱讀現狀的看法,及課題開展前後學生閱讀情況的調查。

2、文獻研究法。廣泛收集國內外關於學生主題性課外閱讀的信息和學習研究,結合本校實際採取科學有效的方法。

3、實踐行動法。召開不定期的課題研討活動,舉行觀摩課、研究課,撰寫實驗論文,開展讀書活動,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採取新措施進行修正和完善。

4、經驗總結法。及時對課題開展進行階段性總結;撰寫教學案例及相關論文的編寫等。

七、課題實施的可行性

1、課外閱讀是教育發展的要求。

開展課外閱讀,能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擴展學生閱讀面、知識面,有利於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閱讀的重要性幾乎是不言而喻的。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生活在信息社會,就要不斷的獲取知識。如何獲取?閱讀便是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因此,本課題的開展是時代的要求。

2、語文學科的實踐性是課題開展的前提條件。

《語文課程標准》理論:「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葉聖陶先生說:「教材無非是例子。」語文教材是教學的出發點,而不是終點,以語文教材入手,目的在於閱讀種種的書,語文教材實際上成了通向課外更多閱讀的橋梁。學生學語文首先要學好這些範文。再者,教師由教材作遷移,由點及面,要讓學生憑借課堂學習中認識的規律,掌握的方法,形成的技能,在課後縱向延伸,由一篇帶一批,或體裁相同的,或內容相關的,或寫法類似的,大量進行課後閱讀,既可以在延伸閱讀中鞏固所學的知識、技能,又可以在廣泛閱讀中運用所學,鞏固學法,更好地閱讀。

3、語文教材的編排特點有利於課題的開展。

現行的語文教材,以「以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加強整合」為編寫思想,即各單元均有一個明確的閱讀主題,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人們在觀察中的發現。這就有利於在課題開展中以語文教材為中心,根據教材的編排體系,提煉出閱讀主題,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課外閱讀中引導,讓課外閱讀更好地成為課內閱讀有力的憑借和依託,擴展和補充。

4、開設語文活動課,創設閱讀氛圍。

我們的學校本學期針對主題性閱讀課題在每周安排一節語文活動課,用於學生朗誦課外閱讀中學到的精華以及優秀的文學作品,組織讀書會、朗誦比賽、課外閱讀交流等,多種形式的語文活動課程的設置,使學生在沒有目標壓力前提下輕松地接受學習,主動參與學習,給每一個學生自由發揮才智的門戶。

6、具有科研能力的課題組教師是開展課題的有力保證。

主題性閱讀課題的研究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文學修養和豐富的語文知識儲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及舉一反三的閱讀篇目推薦。因此,我校重視對語文教師培訓進修,在教育教學同時,研讀各類教學雜志、網上學習,每學期還要完成一定數量的教育學習筆記等,不斷提升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

此外,我校語文教師大多是中青年教師,其中有多數從事過課題研究,有著較強的科研和改革意識,有利於課題方案在校內實施,使課題能順利地開展。

八、研究對象及實驗步驟

(一)研究對象

3——6年級所有班級的學生

(二)實驗步驟

1、准備階段:2010年3月-2010年5月

全體課題組成員進行文獻研究、現狀調查、論證課題方案並制定課題方案,各年級制定好課內外整合閱讀計劃。

2、實施階段2010年6月-2013年5月

1)各年級根據研究的內容,選擇好課內外閱讀的結合點,做好課內外閱讀的鏈接,開好閱讀篇目。

2)學習有關理論,做好學習筆記,定時組織交流。

3)把拓展閱讀落實到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4)各年級上好課內外有機整合的閱讀教學研究課。 5)開展行之有效的讀書活動

6)每學期做好階段性總結。

3、總結階段:2013年6月-2013年12月

課題研究報告、撰寫優秀課外閱讀教學案例集、教案集、相關論文集及整理。

九、預期成果形式及人員分工

(一)預期成果形式

1、推出具有成功經驗的典型課例;

2、相關論文;

3、編寫同步主題閱讀操作手冊(包括單元主題目錄;推薦目錄;操作建議)

4、編制學生讀書筆記集;

5、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報告和檢測報告。

(二)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組 長:韓生燕

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扎西旺姆

本校小學語文教師的理論培訓:韓生燕

具體課題研究活動的組織和安排:次仁央京

本課題研究資料搜集整理:雷雲兵

課題研究報告撰寫:扎西拉措

中年級主題性閱讀的研究 :傑美

高年級主題性閱讀的研究 :扎西拉措

⑺ 小學生六年級語文寫一篇實驗經過,結果的作文

這是期末答案 填對了絕對有好處哈

2.下面各組中沒有錯別字的是 ( )(2分)
A. 嚴歷 畸形 油光可簽 B. 隱弊 虐殺 咳人聽聞
C. 菜畦 彌漫 再接再厲 D. 桑椹 和諧 與時俱進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2分)
A.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非典疫情慢慢地被控制住了。
B.要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為既有豐富的知識又有高尚的品質。
C.從他上學的那天起,語文對他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D.我將媽媽的一張張笑臉和一句句言語攝入鏡頭,製成相冊。
4.下面有關文學常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都德和莫泊桑都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契訶夫是俄國著名的作家。
B.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中,有蘇氏三父子,他們是父親蘇洵,兒子蘇軾和蘇轍。
C.《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它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建功立業、辭官還鄉的故事。
D.林海音的散文《爸爸的話兒落了》,其中的爸爸是一個對子女嚴中有愛的人。
5.按要求寫句子(6分)
(1) 《〈論語〉十則》中與「烈火識真金」意境相同的一句是 。
(2) 寫出《木蘭詩》中與「煙籠寒水月籠沙」一句用法相同的任一句 。
(3) 我們只有不斷更新知識,開拓視野,才能提高我們的能力。正如朱熹在《觀書有感》里所說的「 , 。」
(4)《觀滄海》中曹操運用豐富的想像,抒發自己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句子是 。
(5)《過故人庄》中描寫村中優美風光的句子是 , 。
(6) 成語「撲朔迷離」出自《木蘭詩》中的「 , 。」
6.仿照例句,運用比喻,另寫一組句子。(可選擇新的本體和喻體,句意須前後關聯,字數不一定與原句相同。)(3分)
例:一棵樹,是一艘大地的船。大地的船,為春風升起綠帆。
仿句: 。
7. 請你利用中小學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詩,使上下聯完整。(2分)
某餐館門口貼著一副對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棄之可惜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8.仔細觀察右邊一幅漫畫,說說它的諷刺意義。(2分)
這幅漫畫的諷刺意義是
9.閱讀下面這段文字,回答問題。(2分)
一作曲家帶著自己創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樂大師討教。在聽演奏的過程中,這位大師不斷地脫帽。演奏完畢,作曲家連忙問道:「大師,是不是屋裡太熱」大師說:「不熱。我有碰到熟人就脫帽的習慣。在閣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麼多熟人,不得不連連脫帽。」這位大師答話的意思是:
10.說出下列對聯所隱含的年齡:(2分)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再多一度春秋。 ( )歲
閱讀(一)
把「不能」埋葬起來
唐娜是美國密歇根小學的資深教師,再過兩年便要退休了。這時她志願參加了一個旨在借著一些表達的方式來鼓勵學生對自己有信心,進而愛惜自己生命的活動。唐娜的工作是借著參與訓練進而將這些理念實現。
她教的第一堂課就是讓學生填寫自己認為「做不到」的事情。所有的學生都十分認真地填寫。有的寫道:「我無法將足球踢過第二條底線」,「我不會做三位數以上的除法」,「我沒辦法讓麥克喜歡我」;有的寫道:「我沒法做十次的仰卧起坐」,「我發球無法超過前邊的球網」,「我不能只吃一塊餅干就停止」等。
而此時,唐娜也正認真地寫著諸如「我無法讓約翰的母親來參加母子會」,「我無法不用體罰好好管教亞倫」的句子。等大部分學生都填滿了整張紙,甚至有人開始寫下頁時,唐娜告訴學生將紙對折交到前面來。學生依次到教師的桌子前,把紙張投入一個空的鞋盒內,把所有學生的紙張收齊之後,唐娜把自己的也投進去。她把盒子蓋上,塞在腋下,帶頭走出教室,沿著走廊走,學生也跟著老師走了出去。
走到一半,整個行列停了下來。唐娜進入守衛室,找尋鐵鏟、鐵鍬,帶領大家到運動場最遠的角落邊,大家開始挖了起來。
原來,他們打算埋葬「我不能」。整個挖掘過程歷時十分鍾,因為每個孩子都要輪流挖。直到洞有三尺深的時候,他們將盒子放好,用泥土把盒子完全埋葬。
三十多個十幾歲的小孩,圍繞著這剛埋好的「墓地」,每個人「力不能勝」的事情,都深深地埋藏在了三尺的泥土下。
此時唐娜開口了:「小朋友,現在手牽手,低頭默哀。」學生牽手繞墓地圍成了一個圓圈,低下頭來等待。唐娜念出一段悼詞:
「各位朋友,今天很榮幸能邀請各位來參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禮。他在世的時候,參與我們的生命,甚至比任何人影響我們還深。他的名字,我們幾乎天天掛在嘴邊,出現在各種場合:如學校、市政府、議會甚至白宮。現在,希望『我不能』先生能平靜安息,並為他立下墓碑,刻上墓誌銘。者已矣,來者可追,希望您的兄弟姐妹『我可以』『我願意』能繼承您的事業。雖然他們不如您有名,有影響力,但如果您地下有知,請幫助他們,讓他們對世界更有影響力。但願『我不能』先生安息,也希望他的能鼓勵更多的人站起采,向前邁進。阿門!」
然後她帶領學生回到教室,大家一齊吃餅干、爆米花,慶祝自己解開了「我不能」的心結。唐娜用紙剪成墓碑形,上面寫著「我不能」,中間加上「安息吧!」再把日期填上。唐娜把這個紙墓碑掛在她的教室里。以後每當有學生無意說出「我不能……,』這句話的時候,唐娜只要指著這個象徵亡的標志,孩子們便會想起「我不能」已經了,進而想出積極的 解決方法。
後來,唐娜所帶的這個班的31名學生在事業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有的還成為政治、經濟領域的領軍人物。
16.唐娜作為一名教師,也像學生一樣認真填寫好自己的「做不到」,她想用這種方式告訴學生什麼有何作用(3分)
17.唐娜為什麼沒讓學生們把所有的「做不到」寫完之後再上交 (2分)
18.唐娜為什麼讓每個孩子都輪流挖土 (2分)
19.文中的「力不能勝」具體指什麼(舉2例) (2分)
20.「我不能」還有哪些像「我可以」、「我願意」一樣的好「兄弟姐妹」(再列舉3個)
21.你認為這種活動有無意義簡要談談你真實的想法(4分)
閱讀(二)
橫向思維與心理枷鎖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試驗:拿一張白紙,用筆在上面點一個黑點,拿給人們看。接受這個試驗的所有成年人,都毫無例外地回答:「一個黑點。」 可是在幼兒園,孩子們的回答卻是多種多樣的。「這是一頂小草帽!」一個奶聲奶氣的聲音這樣說。「不,這是烤糊的麵包片!」另一個聲音喊。「不對,這是一隻捏扁的臭蟲!」第三個聲音糾正道。
為什麼孩子看到的和成年人不一樣呢?_________________隨著生活的積累和受教育的深化,人們逐漸變得遵循各種陳規去思考和行動。這樣,思維就受到種種牽制和羈絆,思路變得狹窄起來。
思路狹窄了,創造力必須受到影響。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喬奇說過這樣一句話:「發明和發現存在於在人人都看到的東西的同時,想到從沒人想到過的東西之中。」怎麼才能想到沒人想到過的東西呢?這需要對大腦有某各「震動」,就好像牛頓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想到萬有引力一樣。
面對這種「震動」,不是每個人都能萌發創造思維的。還必須鑿開鎖閉我們心靈的「心裡枷鎖」。才有可能產生萌發創造性的反應,提出嶄新的觀點和主意。什麼是限制人們創造思維的心理枷鎖呢?首先,什麼事都要找出正確答案。幾乎從入學的頭一天開始,每一個問題都有一個對應的正確答案,這話自然不錯。可是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種習慣,思考的目標是這了得到一個潛在的惟一的答案,而這個目標往往是書本上的、現成的、前人的經驗總結。思維的結果,還是別人的東西。
事實上,許多問題並不是只有一個答案,正像法國哲學家愛密勒查蒂埃說的:「世界上最糟糕的事,莫過於只有一個主意了。」
其二,「要合規矩」。有些人想問題不敢越陳規舊習半步,還有些人遇事總是告誡自己:「要實際些,別異想天開。正是這種來自心底的聲音,撲滅了許多創造理想之火。」
其三,怕被別人當傻瓜,怕出錯,強烈的自尊往往成為束縛創造力的阻力。
其四,「那不是我的專業」,「我沒有創造的天賦」,這兩種想法同樣是心理枷鎖。許多人由於不是自己的專業,停止了自己的創造性。許多人懷疑自己的天賦,不敢有創造的設想。我們處於改革的時代。改革的大潮正沖擊著這些窒息思維的心理枷鎖。只有打碎這些禁錮心靈的枷鎖,才能開拓、進取、創造,才能充分的發揮我們的創造力。
22.根據上下文,第2段橫線上應填寫的一句話是( )(2分)
A:這是因為幼稚的孩子沒有固定模式的心理枷鎖,思想沒有框框,能夠自由地馳騁。
B:這是因為幼兒園的孩子們生活積累少,文化水平低。
C:這是因為成年人生活積累多,文化水平高,能客觀地評價人和事。
D:這是因為幼稚的孩子沒有固定模式的心理枷鎖,可以隨意亂說,不受條件框框的限制而說出錯誤的結果。
23.說出文中畫線的詞語分別指代的對象。(2分)
「這樣」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兩種想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者在文中重點闡述了什麼觀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你認為如何才能打碎這些禁錮心靈的枷鎖,培養我們的創造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C 2.A 3.D4. (1)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2)「將軍百戰,壯士十年歸。」或「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中。(5)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6)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5.運用比喻修辭,兩句話意思關聯。可得3分,此題可酌情給分。示例一:一棵樹,是一位凜然挺立的哨兵。凜然挺立的哨兵,為祖國邊陲築起鋼鐵長城。示例二:一本書,是一把智慧的鑰匙。智慧的鑰匙,為成功打開大門。示例三:一種思想,是一座鮮明的坐標。鮮明的坐標,為人生指引航向。6. 盤中餐粒粒皆辛苦7.某些人只重錢財而忽視人格8.作曲家抄襲了多人的作品。9.141歲
二、(一)16告訴學生老師也有「做不到」的。或:老師也想埋葬自己的「做不到」。作用是老師的行動能消除學生的自卑感。 17.寫得越多越增加孩子的自卑感,不利於實驗活動的開展。 18.必須讓每個人都直接參與才能切身感受「做不到」已被埋葬了。(或:必須讓每個人都直接參與才能真正「解開『我不能』的心結」) 19.指「我無法將足球踢過第二條底線」、「我無法不用體罰好好管教亞倫」等。 20.我(能)行、我能夠、我希望、我會、我應該、我決心等。 21好。現代生活愈來愈注重心理調節。它能給人積極的幫助。這是一種很有創意又帶有幽默感的活動方式,它能起到奇特的效果。我們應多開展類似的實驗活動。或:不好。它僅僅是一種形式,無法從根本上消除自卑感和其它心理疑惑。形式上太假,含太多做戲的成份,達不到效果。 (三)、22.A 23.「這樣」,是指「隨著生活的積累和受教育的深化,人們逐漸變得遵循各種陳規去思考和行動」。「這兩種想法」是指「那不是我的專業」、「我沒有創造的天賦」。 24.必須鑿開鎖閉我們心靈的「心理枷鎖」、充分發揮出我們的創造力。

⑻ 小學語文教學基礎技能綜合實訓總結報告1000字

學語文教學基礎技能綜合實際總結報告1000個字,我擦,這個東西想想都難受

⑼ 《小學語文教師》編輯朱文君和星辰實驗學校的老師們談如何寫稿、投稿

何江燕:下面我們有請《小學語文教師》編輯朱文君老師來跟我們談一談如何撰寫教學文稿,以及在投稿、發表文章方面的訣竅,她作為一名「業內人士」,一定能給我們許多的指點。另外,朱老師當過語文老師,做過語文教研員,現在成了語文雜志的編輯,可以說她把從事語文工作的角色一一體驗過來了,所以她來講的話,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朱文君:考慮時間關系,我還是站著說吧,另外當慣了老師,不習慣坐,喜歡站(笑)。何江燕老師說我體驗過多種角色,怕大家有誤解,以為我總是喜新厭舊(笑),所以得解釋兩句。我是學教育理論的,在教育局裡做了幾年教育管理工作,然後就到了學校教書,先教自然,然後教語文,和孩子們在一起,我找到了我的價值。在學校一呆就是十年,樂在其中,意猶未盡。98年因工作需要,我做了我所在的區的語文和自然兩學科的教研員,這個教研員一做就又是五六年,尤其是對語文教學教研情有獨鍾。而今我又跨入了出版行業,成為一名雜志編輯,當然,置身的小學語文教學領域沒有變。在決定轉行的時候,我一度很猶豫,在一次會議上,遇到我們武進區教育局的沈克強局長,一位博覽群書、學養深厚、視野宏闊、見解獨到的文化學者和教育專家,他鼓勵我去迎接挑戰,他說,真正具有生機和活力的地帶,不是行業內經過反復爬犁的熟地,而是行業與行業,領域與領域的交界地帶。他的話我一直牢牢記著,在新的工作領域中踐行著。 說到生機,我想說,因為沈局長的緣故,我對武進充滿嚮往。到了武進,我時時被洋溢出的勃勃生機感動著。今天一大早起來,陽光燦爛,我從住的地方出來,沿著寬闊的馬路走一段,我看到路邊林立著正在建設中的高樓,看到路邊青翠欲滴的草木,開得正艷的杜鵑,空氣中更充滿了芬芳的草木生長的氣息,我不禁感慨,武進是一片非常充滿希望的土地。來到星辰實驗學校,我沒有想到星辰這么大,是我所見到的規模最大的學校。在這樣浩如星空的學校,怎能不讓人浮想連翩呢?怎麼不讓人從心底里溢出希望呢?及至走進教室,聽到年輕的小周老師這樣的一節課,沉浸其間,我再一次感受到那寧靜中洋溢出的生機,一種充滿力量的蓬勃的希望。我被這一切感動著,我一顆漸乎老去的心受到了激勵,我想,我不用多說什麼,見到大家,相視一笑,表達我的感激,足夠了。 但奉江燕老師之命,我得說說如何投稿,怎麼投稿命中率高一些?說真的,我做編輯才兩年,經驗並不多,但是這兩年下來,感觸很多,這些感觸里,更多的是依舊從一個老師的角度產生的。我於心裡常常作著一個老師和一個編輯的激烈辯論。那我就把我零零散散粗淺的感受說一說,沒有準備,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請大家原諒。 我想把「投稿」兩個字拆開來說。先來說怎麼投。 第一、給一份刊物投稿,之前一定要了解這個刊物的特點。 不要盲目地投,嘩一下子發出去,像天女散花那樣,可不行。我常常看到我的郵箱里,有的老師給我投稿的同時,還有同時發向很多雜志,抄送欄里密密麻麻的地址,這樣不好,編輯最忌一稿多投。每一種刊物都有鮮明的辦刊特色,你的稿子不可能「放之四海皆可用」。比如說《小學語文教師》這個刊物的特點就很鮮明,它特別關注基層一線老師的教學,注重呈現教師的實踐智慧。刊物的廣告這么說:哪裡有小學語文教師,哪裡就有《小學語文教師》。《小學語文教師》發短小精悍的文章,發最貼近課改一線的文章,發信息含量大的文章,讓老師們繁忙的工作之餘,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多的信息。我這可不是做廣告(笑)。也就是說,《小學語文教師》這本刊物的用稿特點是非常強調實踐性,操作性的文章。比如課堂實錄、課例研究,案例反思,教材研讀,再比如教學隨筆,園丁故事等等。而有些刊物則不同,可能更關注理論研究,比如人教社的《課程、教材、教法》,那就是一本很強調教育前沿理論的刊物。老師首先了解了刊物的特點,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要了解欄目的特點。 既然設了欄目,那麼不同的欄目對文章內容和形式的要求就不同。欄目也是特點的。老師們可能也經常看各種各樣的雜志,不知你們是否注意了,辦得比較好的一些雜志,例如《讀者》,它的每一個欄目從內容到篇幅,從版式到插圖都有鮮明的特點,隨手打開,熟悉它的讀者立刻知道這是什麼欄目。 我做這本《小學語文教師》也盡量地保持不同欄目的不同風格。 比如教學論壇,主要是發一些教學理論性的文章,體現實踐與理論結合的文章。錢老師是我們的老作者,他作為一名資深的教育專家,站在理論的高度,密切關注實踐,以其融通理論與實踐的視閾撰寫了很多指導實踐的理論文章,幾乎每一篇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還有我們的「備課參考」欄目,今年,我把這個欄目名改了,叫做「備課室」。希望能更多地體現教師的備課過程,而不是僅僅提供資料性的參考。那麼「備課室」里需要的文章如:教法嘗試、教材解讀、備課思考等等。最常見的文章,如教學設計,教材的重難點分析及教法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整節課的教學設計篇幅太長,所以我們往往選擇一些好的、有新意的片段設計。例如,今天小周老師上了這節課,導入很有特點,就可以把它寫下來,題目可以是「談談《古詩兩首》教學的導入,不用寫很多,抓住一點,不及其餘,兩千字,就可以寫得明明白白,放在備課室里最合適。這樣的文章,給老師提供的是「半成品」似的「操作模塊」,便於讀者將其融入在自己的教學中,靈活運用。 「案例反思」欄目,其實也是為老師直接提供教學實踐信息的欄目,和備課室相比,它側重於教學案例的呈現和教師對教學行為的反思研究。比如今天大家聽了小周老師的課,有一些想法,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記錄下課堂片段,然後寫出自己的反思,我們的「案例反思」欄目的文章形式就是片段實錄加上反思。 我也會為大家精選一些名家的課堂實錄,完整地全課呈現,供老師們學習,這就是「精品課堂」欄目。不僅僅是名師的課,我還注意發掘一些在課型上、內容上、設計理念上有創意,有突破的課。或許這樣的課在目前的條件下還不太具操作性,但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不是有「概念車」嗎?課堂是否也可以提出「概念課堂」這一說?加上少許點評,讓老師們通過這個課例,受到啟發,激起思考,語文教學,再往前,我們該怎麼走。 你看,這就是不同的欄目的不同特點。再說我們的「教學隨筆」欄目,隨筆和「備課室」裡面的文章要求就不一樣了。隨筆更強調一種敘事風格的文章,文章不要長,就抓住一個事例去敘說,不見得是教學的,也可是語文教育方面的。也就是說,用敘事的方式和大家去敘談,這就是教學隨筆。老師們如果抓住了不同欄目的特點,你投稿就有的放矢了。寫了一篇的文章,看看吻合哪個欄目的要求,投過去,正中編輯下懷,命中率當然大大提高。 第三點,要了解編輯的流程。 編輯期刊有一個流程。從收到稿件到選稿編稿,再到審讀校勘、付印出刊,要經歷好幾道工序,要有兩三個月的時間跨度。你看,今天我下午趕回上海立刻要做的工作是把第六期已經三校的稿子最後驗清後發到印刷廠出片。那麼這第六期的稿子是什麼時候開始著手的呢?春節前後。那時開始策劃、組織這期稿子。三月份編稿,四月份審稿、清樣、三校。一期稿子編輯們要一個字,一個標點反反復復看上三四遍,盡可能地將錯誤率降到最低。四月底送到印刷廠出片付印,從印刷到郵局六月一日發到讀者的手裡,一個月時間,也不寬余。了解了這個過程,老師們投稿,特別是投備課類的文章,就要注意時間的提前量了,至少提前教學進度兩個月,具體地說,比如這學期我上了一節很成功的課,課的設計很有新意,課後我把設計和實錄整理出來,但現在投來的稿子,編輯肯定沒法用,你是按正常的教學進度上的,刊物兩個月之後登出來,已經事過境遷了。 你說,沒關系嘛,我先發給編輯,他放著下學年再用好了。那樣當然也可以,但畢竟像食品放陳了,不那麼新鮮了。怎麼才能「保鮮」?我建議老師們寫好一篇稿子,先「雪藏」一段時間,給自己進一步思考的過程。錢正權老師就是這么做的。所以他的文章刊出來,經得起推敲,且歷久彌新。同樣,老師們現在上了的課,感覺不錯,往往過了一段時間又發現問題了,這時候如果能改進一下,一定會比現在完美得多,經得起時間的推敲。把當初寫的稿子拿出來,臻於完善,自己滿意了,編輯拿到手也會如獲至寶。這是我說的時間問題,老師要把握這樣一個流程,你的投稿命中率的「血」又上升了幾格。這是第三點。 第四點,你要學會跟編輯交流。 經常發表文章的作者,大都很善於跟編輯交流,他們在投稿前後,會給編輯打電話,交流溝通一下:朱老師,我有一個想法,我寫了一篇稿子,您看看,給我提提意見,我過一段時間再給你打電話。但不能像前段時間我遇到的一位作者,他非常熱切地想投稿,給我打來電話說:「老師,我昨天給您發了一篇文章,我2007年最大的心願,也是唯一的心願就是發這篇文章,您一定要給我發呀。」我一看他的稿子,不行,可怎麼說呢?我只好給他打電話:「我想問問,你2007年還能有別的心願嗎?」(笑) 不能用這種方式來交流。要相信編輯們是會非常重視老師們投來的每一篇稿子的。我和你們一樣是老師,我完全可以體會到老師們投出這篇稿子的滿心希望。所以我這里詳細講一下投稿方面的注意事項。普通的紙質信件投稿,只要注意一點,在稿子上寫清聯系方式:電話,單位、地址、郵編。 電子投稿有這樣幾方面需要注意: 一、一稿一投,切忌利用網路的便利一稿多投。同樣的稿子,好幾本刊物上都有不是件光榮的事,反而會引起編輯們的反感。 二、稿件以附件形式發送,不要直接貼在「正文」上。下載起來麻煩不說,原文格式也無法顯現。稿件里一定要寫清聯系電話、通訊地址,郵編。便於我們和你聯系,便於稿件刊用之後給你郵寄稿費。 三、郵件名稱不要只有「投稿」兩個字,最好直接寫明文章標題,所投欄目。也就是把文章標題作為信件名稱,寫在地址下面的「標題」欄里。讓編輯檢索時一目瞭然。最後一點還請大家原諒,老師們投稿後,都非常希望能盡快得到回復,但我們大部分情況下是沒有時間回復的。除非這個稿子需要修改,需要跟作者交流。如果不需要修改,一般會在稿子審定後通知你,或發用稿通知。這是投稿的基本常識,由於時間關系先簡單跟大家說說,掛一漏萬。其他有什麼,會後再交流。 接下來,我要說說「稿」,怎麼寫稿,什麼樣的稿才能入編輯們的「法眼」。 我確實很想和老師交流這個問題。我們刊物每天的來稿量很大,但不需要怎麼修改,拿來能用的不算太多。原因在哪裡?我一直在想。原先當老師,或做教研員的時候,沒有這樣的感覺。走出來再看,看出點問題:咱們教育系統內部的論文喜歡求全、求大。喜歡追求宏大的題材,喜歡新名詞,新概念。我們的文章通常是這樣:一個宏大的標題,如《論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這樣的題目,恐怕不是你三五千字能說透的;或者一個不知所雲的標題,如《文化生命的課堂》,聽上去更像一本書的名字。 文章什麼樣呢?必定有小標題一二三四五個,沒有五個,至少也得湊齊三個。字數相等,句式相同。為此,少不了一番推敲,頗費些工夫。很多小標題放到哪篇文章用似乎都可以。框架搭好開始填內容,我之所以說「填內容」,就有「填空」的意思在裡面。為了既定的框架填內容,甚至為了框架湊內容,而非為了內容結構文章。這樣的文章看起來四平八穩,不鮮活、不靈動,毫無生氣,好像都說了,其實什麼都沒說透,讀起來味同嚼蠟。一些老師寫例談類的文章,有時候僅僅以一節課為例,也得弄出三、四個小標題,然後再把一個完整的課例一塊一塊地貼到這個標題下,再貼到那個標題下。課例變得支離破碎,好像都說了,好像都沒說。原本可能是很有價值的東西,也被弄得面目模糊了。這樣的文章,可讀性差,編輯不喜歡。老師也最好不要寫。即使教育部門論文評比需要,也盡量少寫些,它會寫壞自己的文風,耽誤自己寶貴的生命時間。 那麼寫什麼? 第一,用鮮活的事例說明問題。 前面我說了,一些小標題往往是一些概念的表述。你提出這些概念,如果不用鮮活的事例來驗證,那麼這些概念什麼也說明不了。鮮活的事例哪裡來?從我們老師的實踐中來,研究理論的專家也得向你討教實踐,你是最有發言權的,在實踐中你每時每刻經歷著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具體事例,為什麼不把這些記錄下來呢?在這里,我想說一個讓我深受啟發的例子。前段時間我有幸聆聽了一位德國著名漢學家的講座,他對中國文學的研究讓世界矚目,他是一位值得中國敬重的人。那天他的報告是關於中西方精神與身體關系的文化差異,標題很有意思,好像叫「中國人不散步嗎?」報告開場半個多小時,他一直在講述他和中國人交往中,發現中國人都不願意無目的地走路(散步)的事例。先講在中國的校園里遇到的學生如何,再講他的中國朋友去德國如何,類似的例子一個接一個,先生操著不太流利的中文,不厭其煩地講述一連串瑣碎的細節,顯得散亂而沒有條理,全然沒有通常所見的報告者無懈可擊的推理和不斷拋出的,令人眼花繚亂的觀點。難道這是一位大學者的研究?散步不散步能說明什麼?這些個別的例子又能說明什麼?看看他莊重嚴肅,若有所思的神情,我真有些詫異。 然而,一個個細節,甚至細節中的細節,不斷地疊放,鏡頭開始聚焦,共性的東西逐漸顯現出來,中國文化中對待身體與精神的態度,在「散步」這一生活細節里得到印證。此刻的我,不能不隨著他的講述思想開去,頭腦里不是被告知,而是被質疑,被激活,被開辟出一片片新的空間留待充盈。散步與不散步所體現出的文化差異孰優孰劣,這位漢學家直到報告結束也沒有作結論。隨後的交流,在座的很多學者從歷史、社會、文化、人類學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領域,提出完全不同的理解。一些問題又引出了新的問題。中西文化在這里碰撞,不同學科在這里交錯,「散步」的價值顯現出來。研究,就此開始。這段場景我終身難忘。 反觀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研究,卻鮮見這種針對細節的實質性研討。更不用說我們空洞的,充斥著課程理論名詞,甚至哲學名詞,卻鮮有說服力的語文教學論文,好像不這樣,就無法顯示我們學問的「高深」。 學問在哪裡?學問在細節中。哲學家葉秀山先生說:「沒有細節,你的學問到底有多少就很難說,因為學問要解決實際問題,而不僅僅是有一些想法,提出一些概念名詞。」事實就是如此,理論如果沒有穿過這些細節,就無法真正抵達實踐層面;而對理論的理解如果沒有透過這些細節,就不可能是全面的,是純粹的。歷史學家陳春生先生提出歷史研究要「回到歷史現場」,他認為,真正深刻的有價值的研究作品,不是我們歸納出的所謂「特點」,不是主觀臆想出的所謂「觀點」,而是所能提交和呈現的個案,具體事件等等。 聽講座回來,我寫了篇隨筆,名叫《散步與細節》,我說,研究文化的,能從「散步」這個尋常的生活細節著眼;研究歷史的,力求「回到歷史現場」去關注細小的具體事件,這應該給我們的新課程語文教學研究一些啟示的。教學也是由一個個細節組成的,恰恰是這些人們司空見慣的細節里,蘊藏著豐富的具有共性的觀念或行為特徵,如果我們能聚焦細節,放大細節,就可能使教學研究擺脫在理念的圈子裡打轉的窘困,走向實質性的突破。平凡的細節被理論穿越才會發出耀眼的光芒,而理論,只有穿越了一個個細節,才能成為指導實踐的理論。真正的研究就從眼下的細節開始。 老師們,珍惜我們身邊每一個細節,把你的細節用你的筆頭表達出來,也許事例之後你沒有說什麼,但是,事例本身就是最好的說明。這就是我說的第一點,文章首先要有鮮活的細節。 第二,要實實在在地說理。 一段時間,我們小語界興起這樣一種文風,文章中大量引用理論,堆砌概念新詞的現象尤為嚴重。比如說,「言語是存在的家」「言語生命的精神欲求」之類,這些詞語倒並非生造,而是一些哲學范疇的概念。我以為,不同范疇的概念拿到我們教育裡面,不是不可以,而是一定要慎重,更不能濫用。當然,我們思考教育問題,教學問題達到一定深度的時候,會需要哲學的介入,會走向哲學層面的思辨。但是,哲學范疇的東西拿到教育實踐裡面,拿到教學當中,還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不可自己也沒弄明白,還要拿出來唬人,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既然如此,倒不如我們就來實實在在地說說道理,用最通俗的話,最朴實的話說道理。這一點我們的錢老師,於永正老師為我們做出了榜樣,老師們可以去關注一下他們的文章。你們絕對找不到流行的新詞彙和新概念,但是,他們說出來的道理卻那麼深刻,那麼透徹。讓我們看到了,讀懂了語文最本真的東西。真正的大家的文章就是這樣,讀過朱光潛、豐子愷、季羨林、老舍文章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他們不是盛氣凌人的說教,你要怎樣,應該怎樣,而是像一位和藹可親的朋友、長者在和你攀談,商量,你看這樣如何?是不是這個理兒? 所以,不必去追求那些時髦的名詞術語,我們用最朴實的話說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我們以最朴實方式呈現自己最本真的東西。昨天聽我們嚴曉東校長說,我們的學校正在倡導「自己的課堂,本真的課堂」,這是做到點子上的。進而再倡導「自己的文章,本真的文章」,教風、文風勢必相得益彰。 倡導開門見山的文風,是我要說的第四點。 雖然我們是語文教師,但我們的學科刊物還是以莊重理性的敘事研究風格為主的。有的老師文筆很好,擅長抒情,寫文章一吟三嘆,柔腸百轉。但我們需要的大部分稿子還是開門見山為好,乾乾凈凈的文字最說明問題。有的老師讀了許多理論專著,寫文章時喜歡引用,我以為,理論的東西不要照搬,要內化成你自己的東西,用你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很多老師寫文章,開頭不說「《語文課程標准》雲如何如何」,就沒法說話。結尾的時候不說,「讓我們一起在新課程的路上奮勇前進」,好像就沒法收尾(笑)。而這樣的文字在編輯看來,既不中用,又浪費寶貴的版面。肯定刪掉——擠干水分。乾乾凈凈地說話,就像今天最後小周老師的說課:今天我上了一節課,我有幾點新體會——直接開始說。開門見山、乾乾凈凈。這樣的文字到了編輯那裡,是賞心悅目的,是很「養人」的。 投稿的事情就說這么多。有道是作文如做人。投稿也一樣,透過稿子,能真真切切地看到你這個人。我做過老師的,做過教研員,我不僅從一個編輯的角度看待一篇稿子,更從一個教師的角度看到你的教學思想和教育情懷,看到你在課堂上的樣子。讀你的教學設計,教例反思,我彷彿身臨其境你的課堂。當你講述你的教學經歷的時候,我彷彿能感受到你一顆真摯的心。穿越文章,我看你這個人,你就站在我面前。你真心地和大家交流,從你自己的教學實踐來,真正發自內心希望跟大家交流的時候,我便能感受到你文章的溫度,我能看文章背後一雙熱切的眼睛,一顆真摯的心。一定不能為了投稿而投稿,那樣的文字再多再美再抒情,也擋不住文字背後一雙冷冷的眼睛。老師們,讓我看到你的心,看到一位老師捕捉到教學實踐的智慧,急切和同行們分享,急切希望得到同行們幫助的熱切的心。 比投稿更重要的是養成動筆的習慣。武進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有著很好的讀書的氛圍,老師們的學養深厚,有著濃郁的書卷氣息。但是,書讀進去,內化之後,還要轉化出來。否則你只能是個書簍子,你所讀的書只能作為你茶餘飯後的談資。轉化出來,一個辦法就是動筆。事實上,閱讀就是思考,只有將閱讀、思考的內容變成文字的時候,你真正才走進自己的內心,真正把書里作者的思考變成自己的思考,系統成熟的思考,而非零散的思想的碎片,進而落實到實踐行為中去,獲得再創造的快樂。昨晚臨睡前我看的一本書名叫《幻想之眼》,作者張文質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一名教師,他教學,踐行著他的生命教育理念,也時常參加一些活動,作作講演。但他更會靜下來閱讀、反思、寫作。他說,如果一個人不時時反思的話,那麼,他的靈魂是粗糙而躁動的,他的一生是飄零而混亂的。我覺得很有道理,有一句話說得更好:我們要時常停下來,等一等自己的靈魂。老師們,如果我們能夠養成動筆的習慣,把看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及時地記下來,你可能更多地走進了自己的內心,守住自己的靈魂,在豐厚的思想積淀中,體會一份來自靈魂的充滿希望的沉靜與安詳。 第三,養成動筆的習慣很重要,和編輯交朋友也很重要,尤其是和我這樣的編輯交朋友(笑)。這么說,是覺得在跟星辰幾位老師交談時,我們共同捕捉教學中的智慧。比如,金磊老師對語文課上的一些所謂「非語文」問題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他就跟我聊聊。我就說,金磊,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你就把這點寫下來,咱們在刊物上做個茶座。這個茶座引起了很好的反響。和何江燕老師聊,她說,朱老師,我覺得「文本研讀」很有意思,我也寫了幾篇「教材研讀」的文章,不知道這樣讀可不可以。我聽她一說,覺得何老師研讀教材的角度很新,於是很快刊出了她的研讀。周艷霞老師在一次閑談中,和我談到了最近一次教研活動的「同課異構」,我覺得這樣一種教學比較,更能體現備課研究的過程,內容的可信度和形式的操作性都能給更多的語文備課以啟發。於是我立即約周老師寫出來,並在最短的時間內刊用了這篇文章。大家一起聊一聊,一起共同揣摩,這樣你的文章可能寫起來更有目的性,也能較快地在刊物上刊出。同時,也能通過和編輯的交流,你了解到現在整個學科界在關注什麼,刊物正才策劃哪方面的稿子等等,如果這方面我正好有所思考,和編輯交流一下,按照要求寫一寫。這絕對沒有開後門的意思(笑),寫得不好照樣不用。不過,如果星辰實驗學校的老師們要向我投稿,我看見稿件上寫著星辰學校某某向朱老師投稿,我感情的天平是會向這邊傾斜的(笑)。 最後,非常感謝大家。我更希望《小學語文教師》這本刊物能成為一個平台,為星辰實驗學校做一點事,讓更多的人了解有這么一所學校,有這樣一個充滿希望的團隊,有這么多洋溢活力的老師。我想,一方面,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做學問,另一方面,為了我們的成長,我們更需要放開自己。你想成長嗎,首先你要向大家敞開自己。開放的心態是獲得成長的前提。就像我今天,不管我說的觀點對也好,錯也好,我站在大家面前了,我向大家敞開自己了。我真誠地和大家交流,激起思想的火花,而我便在這樣的火花中得到淬煉。我也希望星辰學校的老師向我,向更多的同行敞開你們自己。謝謝大家! 何江燕:朱老師講話真的非常實在,但是又很受用。她是在教我們怎樣投稿,但又不僅僅在說投稿,她還在說語文,在說文學,在說人學。我覺得投稿是一門學問,我們的教學更是一門學問。兩位專家的講話裡面有大學問,學問、學問要邊學邊問。但是遺憾的是,今天的時間不允許了,好在兩位專家的講話我們安排了現場記錄,一字不漏。我們可以在這次活動以後去好好咀嚼,慢慢消化,否則會消化不良的。因為時間關系,千言萬語我們只能化作最熱烈的掌聲,向兩位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了。好在我們這次活動只是一個好的開端,這次活動雖然劃上了一個句號,但我希望它是一個逗號,後面將會有更多的機會,歡迎他們再次走進我們校園,走進我們的課堂;更希望它是一個頓號,隔的時間再短一些,來的頻率再高一些。相信兩位專家肯定會欣然應允的。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教學實訓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