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具備哪些技能
1、閱讀技能
需要教來導小學生的,源所以你作為老師一定要提前把要上課的文章通讀了解,才能更好的更透徹的解釋給學生聽。
2、說話技能
因為是小學的而且是語文老師,所以說話很重要,在很多人的小學時代語文老師都是一個天使的形象,而保持就需要做到:說話輕柔,有耐心,可以一句句的說明學生不懂的問題。還有就是對待家長,也一定要耐心在耐心
3、書面表達能力
一定要有好的書面表達能力,因為小學是基礎,基礎打好了什麼都會很容易的,所以在給學生布置寫作或者閱讀理解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說明每個地方的不懂的問題,在修改學生作業的時候也要把每一個錯的點都寫清楚寫明白。
4、設計和組織教學的能力
在每次上課前一定要做好該課程如何講解的教案,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到方法,不能只是死學,課堂氣氛也很重要,所謂寓教於樂。
Ⅱ 如何體現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魅力
您好!近年來,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但社會各界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不僅僅需要強硬的專業技能、豐富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吸引學生的教學魅力,能夠深深吸引到學生的目光,使學生在教師魅力的感染下奮力學習。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將結合自己多年小學語文實踐教學經驗從影響語文教師個人教學魅力的因素出發,展開對提升教師自身教學素養的策略進行探討,望為更多語文教師提供參考。具體內容如下:
一、真情流露,教學走心
語文教育與其它學科不同,有著自己的學科特點。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教學不僅僅傳遞知識,還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這一切都是圍繞讓學生學會「做人」而展開,所以,在進行語文教學時難免會有真情的流露,會有情感上的共鳴。此時,語文教師所展示的教學魅力應為走心,走心教學更加真摯、更加真誠,更易打動學生的心靈,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心理因素,促進語文教學順利高效地進行。教師教學走心有兩條必經之路:一為教師鑽研教材必須走心,先讓教材感動自己,自己再加上一定的渲染能夠感動學生,用心探究教材、細化教材,這就要求教師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能夠對教材進行細致的分析,真正用心感知教材,用心去解讀教材,用心與教材進行對話;第二條必經之路為教師課堂教學設計必須走心,課堂教學手段不宜追求花哨,圍繞課堂主體也就是學生展開,給學生留有充分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探索力,讓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得以實現。
二、平等和諧,相處走心
語文教師教學魅力的展示不僅僅通過教學,與學生在學校生活中的相處也能將教學魅力得以體現。讓學生感知教師教學魅力的前提是教師和學生共處一個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能夠和諧融洽地進行溝通與交流,打破以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鴻溝,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走心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說到這一點,部分教師想要進行反駁,他們認為教師與學生無法在一個平台進行溝通與交流,那樣教師的權威性將被打破。事實並非如此,教師的權威並不是通過師生之間的距離來保持,恰恰是通過師生之間平等和諧的對話來鞏固,彼此進行走心的交流、真情的互動,教師能夠做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學生也會為之感動更加尊敬教師,對教師所傳遞的知識能夠重視。教師的權威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得以確立,學生對教師魅力的感知觸手可得,並不是遙不可及,教師的個人魅力與教學魅力能夠在學生的面前充分展示。
三、獨具魅力,教學走新
社會的發展速度迅猛,各個領域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教育領域中的各科教學也不例外。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變化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調整,課改的不斷深化、教改的不斷進行都是教學作出調整的表現。在此背景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也應從各個方面出發,不斷進行探索,尋求更新穎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帶來新鮮的感受,將無聲的語文知識進行全新的講解,去除學生長久的課堂疲怠感,通過各種新穎的、特色的教學設計、教學活動、教學模式等為學生帶來新的感官刺激,激起學生渴望探索知識的熱情,喚起學生內心深處的學習內驅力,在教師的帶領下能夠積極學習。雖然新課改下各科有效教學的初步探索已取得一定的成功,但語文教師不要盲目跟風,將較為優秀的教學模式不加分析與調整直接挪用到自己的教學課堂。語文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學生特點等進行大膽探索與創新,開發獨具風格又適合本班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打造語文教學特色化,讓學生充分感知到自己的教學魅力。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影響語文教師教學魅力的因素諸多,例如專業知識、教學技能、教學語言、教學肢體動作、教師才藝、教學方法、師生關系等等,都能顯示出教師的魅力所在。語文教師首先要認識到提高自身教學魅力的價值所在,然後大膽探索提升教學魅力的方法,敢於進行大膽創新,將自己的教學特色融入其中,用心對待教學生活中的各個細節,做走心的教育,成為一名幸福的教師,培養各方面素質俱備的精英人才,為祖國的未來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
Ⅲ 小學語文教師怎樣進行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與探索,筆者認為,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下一些細節上入手;
一、充分預設,提高教學准備工作有效性
進入新課改以來,「無法預設的精彩」——「課堂生成」被很多教師盲目拔高,導致很多教師不致力於課前的梢心預設,而將課堂實際效益更多的寄希望於課堂上的隨機生成,從而導致課堂上教學時間的浪費。其實對於更多的一線教師,尤其是更多的年輕教師來說,課前充分的預設對提高課堂實際效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提高程序預設的有效性。備課強調獨立鑽研、自主備課與合作研究、集體備課相結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讀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內涵,自主備課時還要考慮到適合任教班級學生學法的研究與設計。在此基礎上,帶著自己的思考,加強同教研組教師的集體備課,共享收集的教學資料,擬定教學的重點難點訓練點,商討有效高效的教學策略。自主備課與集體備課的有機結合,能切實提高程序預設的有效性,為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高效奠定堅實的基礎。
2.提高課前預習的有效性。一直以來,課前預習這個環節最易被很多語文教師忽視。沒有學生高質量的預習准備,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課堂教學。實際教學中,尤其是對中高年級的學生執教者應該教給學生一些預習的方法,如「不動筆墨不讀書」,並通過課堂反饋提高預習質量的達成度;二是有針對性地提出某些預習題,比如熟讀課文,學會生字詞等,讓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節省課堂上寶貴的時間:三是進一步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教學即可以從預習入手,以學定教。四是指導學生學會採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既有助於學習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與運用能力。
二、多元整合,提高課堂實施的有效性
教學准備工作只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教師能駕馭課堂,把預設變成精彩的呈現,才是關鍵所在。在課堂教學中,應把握住以下幾個元素,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l.教學目標:首先,教師應有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目標應根據教材、課時、班級學情正確定位,三維一體的目標落實到課堂應有所側重;其次,教師應根據課堂的動態發展恰當地調整預設目標和生成新的目標,預設目標和生成目標應有所側重;再次,教師應主動對目標的達成度自我評估。
2.師生角色: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同時教師也是自我專業成長的主體。沒有教師的專業成長,就難有學生的自主發展,課堂中雙主體在不同層面上不斷協調和共同發展。課堂中教師應正確地定位自己的角色,並努力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角色感。
3.教學結構:有效的課堂教學結構應是線性教學設計和組塊教學設計的有機結合。前者代表傳統的教學設計觀,以教師的教為出發點,以教學主線為軸貫穿全課,教學設計嚴密,教學步驟細致具體,師生的教和學較多地受制於預設的教學方案;後者代表現代的教學設計觀,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以「教學塊」或言之「學習單元」來組合構建課堂,一堂課可能是「多塊」,也可能只是「一塊」,更體現一種主題學習的風格,凸現課堂中師生的交往互動,凸現課程資源的創生開發及教學目標的動態生成。我們倡導多元的組塊教學設計,但也不放棄一定范圍內的線性教學設計。
4.教學方式:傳統的課堂,往往只注重教師教法的研究與選擇,有效的課堂教學包括教師科學地教與學生科學地學的兩重標准。語文教學現行常用的方式有問題教學法與讀書感悟法。我們要根據不同文章的特點來選擇教學方式。問題教學法重視教師的引領,較適於比較理性的文章,較適於對文章作相線條的處理,以導讀之:讀書感悟法重視學生的自讀自悟,較適於比較感性的文章,較適於對文章的精彩細部進行教學,以研讀之。
5.教學資源:有效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資源的過程。教學資源包括文本資源(教材資源與擴展閱讀資源)、媒體資源以及人的資源(主要指師生的資源)。課堂中教師應重視師生共有資源的開發,更應重視開發教師自身的資源。
三、自覺反思,提高教學監控行為的有效性
教學監控行為主要是指對課堂教學活動過程與結果做出的系列的價值判斷行為。課堂教學監控行為一方面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整學習方向的一種手段;另一方面也是促進教師自覺形成教學內省力的一種方式。教學監控行為應該始終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而不僅僅是在教學活動之後的一個教學反思。
教學監控行為主要涉及對學生課堂學習實效的監控與對教師教學專業活動的監控。
對學生課堂學習成效的監控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評價。這種評價首先是一種完整的評價,包括激勵和批評;同時也是一種針對性很強的評價,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機械頻繁地評價;還應該是一種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發揮評價的激勵和指導作用,不傷害學生的自尊。
對教師課堂教學專業活動的監控,應從自我評價、問題反思、教學重建三個方面來入手,建立有效的教師反思機制,引導教師對自己的活動進行評價,一方面個人勤思考、勤動筆,養成教學反思習慣;同時,根據教學情況適時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預案;另一方面加強反思的交流與研討,從反思中得到啟迪和升華,取得進步。
Ⅳ 小學語文教師主要工作有哪些
你好:抄
一、認真履行任課教師崗位職責。
二、學習語文新《課標》,能正確把握新《課標》規定的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目標和學年度教學目標。以新《課標》教材為依據,結合學校班級實際,認真制訂好語文學期教學計劃。注意德智滲透,目標明確,內容具體,切實可行。
三、正確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抓住課文特點制訂出課時教學目標,根據目標設計具體的訓練內容和訓練方法,並分課時制訂教案,教案要完整、規范。
四、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圍繞目標展開教學。加強科研,努力改進教法,面向全體,加強雙基,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優秀率和合格率。
五、按學期教學要求,制訂好作文教學計劃。每學期大作文應完成教材編排的篇數,並安排適量的小作文(包括小練筆)。大作文應有總批眉批,加強面批,及時進行講評。
六、加強課外閱讀及指導,努力向各級各類報刊推薦學生作品,積極開展讀書活動。
七、積極參加上級、學校組織的語文學科教師、學生的競賽活動。
八、 認真批改作業,做好考試命題、閱卷工作;
九、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熱愛學生的同時嚴格要求學生。
Ⅳ 語文教師教學特色
突出語文特色 盡顯學生個性 使教、學成為快樂
形象地說,初中《語文新課程標准》的頒布,對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是一次「福利」——為我們每一個敢於改革課堂教學的語文教師提供了一個大舞台。回首以前的語文教學,教師難教、學生厭學,語文教學竟成了學校教學質量提高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新課程標准》的實施,給語文教學吹來了改革的春風。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探索,不斷的積累經驗、總結教訓,我覺得語文教學應突出語文的特色,盡顯學生的個性。就此而言,我認為語文教師的教學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 教師的口語要藝術化,體現漢語言的魅力。
《語文新課程標准》要求:「九年義務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這就對語文教師的語言表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說普通話,口語更要藝術化,要體現漢語言的獨特魅力。具體有那些要求呢?
蘇霍姆林斯基明確指出:「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語文教學除了要用簡明、准確的語言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外,還兼有對學生進行規范語言的訓導和陶冶任務,所以語文教師在平日和學生交往時,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用語的規范性和自身語言的示範性,達到言簡賅,最大限度的提高教育教學工作的效能。此其一。
其二,通俗生動,富有幽默感。由於教材用的是規范化的語言表達嚴整的知識體系,學生看過後未必能理解記牢,這就要求教師盡量用直觀性很強的語言表述得具體形象。例如議論文中論據間應有針對性的分析並做到有理有據這點,很多學生不明白這樣做有何好處。我就形象直觀的將寫議論文比做蓋房子,事實論據好比磚,若事例堆砌,毫無分析,就如同將干磚壘在一起,無水泥粘合一樣,一推就倒,站不住腳。這一比喻,學生豁然開朗,清晰的理解了這一難點。同時,語言還應幽默風趣,易於引起聽者的興趣。
其三,條理清楚,富有層次感。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各有不同、千變萬化的活生生的學生,是一個個信息復雜的小世界,因此,教師必須從學生的特點出發,或條理清楚連貫,或准確鮮明、形象生動,或語氣莊重,或語氣平和。總之,必須做到條理清楚,富有層次感。
其四,點播啟發,富有激勵性。魯迅曾說過「音美以感耳」這樣一句話。的確,語文教學是一門語言的藝術,要使人感動,聽起來入耳,要收到音美之效。語文教師要用語言去打動學生,這就需要讓自己的語言富有情感與激情,使學生在充滿感情的語言世界中去接受知識,得到啟發。教師的一句點撥話語有時能讓學生茅塞頓開;一句激勵之言,有時能讓學生終身銘記。要做到這些,關鍵教師要情真。情語動人,既可以策人奮發,又可以催人淚下,這應是教師口語藝術的最高境界。
其四,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課堂上的口語音速要快慢適宜,節奏分明適度,使語句的斷續疏密、語氣的剛柔與內容的轉換、感情的變化起伏一致,做到抑如平湖秋水,揚如天女散花,頓是金戈鐵馬,挫象雷霆萬鈞。這樣,才會在學生的內心深處掀起波瀾,使課堂教學深刻形象、生動感人。
二, 學生的閱讀要個性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學生隨著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對知識的需求量增加,閱讀范圍進一步擴大,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那麼,閱讀教學應注意那些呢?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做出自己的評價」。有人說: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作者與讀者的關系,就其本質而言,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精神聯系,閱讀行為也就意味著在人與人之間確立了一種對話和交流的關系。這種理論下的閱讀教學應是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的主體間和文本主體間對話過程。因此,讀者的閱讀,尤其是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是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共同參與以至共同創造的動態過程,是主體與主體之間的立體交叉、互動、互為依存條件關系。在閱讀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應充分顧及到學生閱讀態度的主動性、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就是對話閱讀理念的基本要求。在此要求下,個性化閱讀教學就必須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第一,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也是閱讀中的對話者之一。教師作為文本與學生的中介,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準、人生經驗、審美水平要高於學生,他可以起到向導的作用,但絕對不能取代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如上所述,在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多重對話關系,這些都為學生的個體閱讀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但對話的中心是學生個人。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從這層意思說,我們的語文課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讀本。
第二,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薩特說:「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既然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氣質都不一樣,就應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如對文本中自己特別喜愛的部分作出反應;確認自己認為特別重要的問題;作出富有想像力的反應,甚至是突發奇想,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作者的意圖進行比較,為文本的內容和表達另作設計,等等。在文學作品閱讀教學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標准答案。不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消極地接受、索取意義,而是積極主動地發現、建構意義,甚至創造意義。
三,課堂的形式要多樣化,教、學都是一種快樂。
回顧以前,語文教學之所以成為一個難點,課堂形式單一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教師一本教科書,學生一個筆記本,一個講:文章大意,大家記:段落層次。千篇一律,課課如是,想來也覺得枯燥無味,面目可憎。春節晚會之所以為大家所期盼,所回味,是因為裡面的節目形式多樣,精彩紛呈。語文教學如果也形式多樣的話,語文也會成為教師願教,學生樂學的科目。那麼,語文課可以採用那些形式呢?
1, 詩歌,散文朗誦會。適合詩歌、散文的學習,因為這種文章語言優美,富有感情,節奏感比較強,最適合朗誦。
2, 主題辯論會。適合議論文的學習,在辯論中,既豐富了大家的知識,而且也提高了嚴密的思維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
3, 戲劇演出。適合小說、戲劇的學習,把書面的文字變成活生生的舞台形象,既提高了表演能力,又掌握了文體知識。
4, 受抄報展評。適合培養大家的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以及圍繞中心選材的能力。
此外,還有演講比賽、書法比賽和成語接龍等形式。課堂形式多樣化的實施,不僅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增長了知識,提高了能力,何樂不為呢?
語文學科是所有學科當中最富有創造力和激情的學科。那麼,語文教師理所當然要成為一名最有激情,最有人格魅力的教師。在語文課堂上,老師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有鮮活生命的個體,是一個個有活力,有尊嚴的個性存在。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應當正視乃至珍惜學生的富有生命價值的語文學習活動,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對學生的成長充滿期待,以極強的責任感,幫助學生構建完美的人生,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充分考慮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精心設計,給學生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的智慧、潛能和好奇心最大限度地處於激活的狀態。只有具有這樣的「生態關懷」,學生們才會在學習體驗中充分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生活中的人,一個自主學習的人,一個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的人,一個滿足看生命成長需要的人。這樣的語文學習,有誰會說不快樂呢?其實,語文課堂上,老師們在對學生進行有機滲透生命情感的同時,也在不斷拓展著自己的生命空間,不斷實現著心靈的轉換,不斷創造著的自我,展現著自己生命的價值。這樣的課堂,有誰會說不是充滿快樂呢?
理想的語文課堂應當是快樂的,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們在平等互信的基礎上傳播著知識信息的同時也傳播著情感信息,進行著心靈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心中有學生,把學生看成是有自控能力的行為主體和夥伴;學生心中有老師,把老師當成可以信賴的導師和朋友,在溝通、合作、對話、互動、交流中,師生彼此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獲得精神的交流和意義的分享。
Ⅵ 如何評價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效果
學生帶著求知的慾望走進課堂,當他們滿懷信心地回答完問題時,非常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評價,就像是完成一次搶答後,等待評委的評判一樣,充滿期待,此時,如果教師視而不見、不予以評價,孩子就會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說的是否正確,更會影響孩子的積極性。因此,回饋性的評價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在學習字詞時,我指名讓學生讀詞語,有的學生讀對了,我會高興地告訴他:「你讀得非常正確。」相反有的學生讀錯了,我也會明確地告訴他:「你xx詞讀得不準確,請你再來讀一讀。」此時,讀對的學生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心裡充滿自信,讀錯的學生雖然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但也發現了自己的錯誤,得到了改正的機會,並沒有挫敗他的自信心。因此,回饋性的評價語猶如一盞明燈,指引著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表揚,當他們得到表揚時,精神會變得更加興奮,行為會變得更加積極,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善於表揚學生,讓他們自覺主動地進入學習情境,並將這種良好的學習狀態貫穿於整個課堂。
表揚性的評價語就像是課堂教學中的催化劑一樣,能夠有效地改善學生的聽講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要大大方方地表揚孩子,要發自肺腑地表揚孩子。
新的課程標准指出: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
Ⅶ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個特點
如何盡快地使學生把握良好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果呢,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
1.突出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
在閱讀教學中,基本的對話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但是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而不是我們教師。教師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會閱讀。所以要從各方面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必須要形成發展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為創造性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與眾不同,有創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須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發揮。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的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一年級上閱讀課文時,只要求孩子藉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就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二年級時,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准確地讀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准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三年級時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台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至理解全篇內容。
2.注意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和練習
重點進行基本功練習。指導學生用普通話朗讀,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的語調語氣、停頓及表情等,開展個人朗讀表演,師生共同評價活動,激勵學生表現自我,積極參與朗讀活動,體驗朗讀樂趣,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標准。利用抒情性課文,練習學生感情朗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例如《懷念母親》指導學生讀出作者對兩個母親的懷念,從而教育學生感受母愛,愛自己的媽媽,上升到愛偉大的祖國。《桂林山水》,指導學生讀出表現桂林山水特點的語句,讀出作者對其山水的贊美和喜愛之情。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又如,《白楊樹》、《窮人》等含對話的課文,讀中引導學生讀好對話,分角色朗讀,引發學生朗讀熱情,優化朗讀練習,重點指導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把握角色的思想感情,學生具體形象地感知了各種動物的不同本領。讓學生更充分的時間嘗試合作、享受成功。教師退居一旁,牽引、點睛,教者、學者的角色都由孩子們擔當,營造出一派濃濃的生生互動的學習氣氛。
3.注重激發學生的閱讀思維
恩格斯曾經說過:思維著的精神是人類最美麗的花朵。教師作為園丁,有責任澆灌這最美麗的花朵。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是我們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從閱讀心理看,閱讀是期待產生,期待實現,同時產生新的期待這樣一個不斷推進的心理矛盾運動過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從接受到讀物的第一個信息時,他的閱讀思維活動就啟動了。他要對這個信息進行詢問、作出猜測、產生期待。正是這種詢問、猜測、期待,成為閱讀活動得以自主、自由進行的內驅力。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被感動。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的煽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慾望,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帶頭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倍加珍視和把握學生情感活動的脈搏,使其隨著閱讀過程的推進得到強化。小學生還處於兒童時期,其感情總是處於運動的狀態,他們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開始轉向課文本身的語言,老師應從學生的面部表情、朗讀的聲調、發言的措辭,敏銳地覺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學生心頭涌動。教師要適時牽住學生的情感紐帶,引導他們去感受、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必然會漸漸地涌動起來。如教學《月光曲》中描寫《月光曲》的內容時,通過圖片、音樂引導學生進入《月光曲》的意境,從而進行感悟、欣賞,再從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走進茅屋彈奏--即興創作的情感變化中找出貝多芬創作的靈感和激情,使學生用整個心靈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感受音樂家貝多芬高超的琴技與高尚的品質,馳而神往,激起孩子極大的興趣,撥動他們的心弦。
4.注意讀寫結合
讀寫結合,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大規律。讀可豐富詞彙、積累語言,為寫奠定基礎;反之,寫對讀又有促進作用,能提高讀的自覺性、積極性,能提高讀的質量。為此,每學期,我都要求學生做一定數量的讀書筆記,摘錄課外閱讀中自己喜歡的詞、句、斷,甚至篇。同時指導學生出黑板報、手抄報,要求主題突出,內容豐富,這就勢必讓學生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廣泛地收集所需要的
Ⅷ 小學語文老師最應該具備的品質是什麼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教師應是素質教育的實施者,現代教育的開拓者,是現代素質教育這一出大型藝術表演的「導演」。 作為一名優秀教師可以像一名 「導演」,那麼首先應該具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多元的能力。因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一個領導者。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養成能力,提高素質的主渠道。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實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習,是新形式下課堂教學改革給語文教師提出的新課題,也是當前語文教改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他的領導不以地位,而以他的「好學」的氣質、充盈的知識、成熟的經驗和對學生的真摯的愛。那教師應該如何當好這個「導演」呢?指揮好這一出戲呢?通過《名師課堂》的學習、研究我認為,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具有以下素養:
一、具備親切幽默、富有啟發性的情感教學語言。
高水平的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藝術,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啟迪學生的智慧,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而且還能引起學生的美感,使他們得到一種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語文作為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語文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迫切地呼喚語言藝術大師。在課堂上語文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課堂教學語言去打動每一個學生,使學生對祖國的語言文字產生熱愛之情,學生就會主動、積極、熱情地去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 其次,教師運用啟發性的語言,讓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從而激發學生大腦產生興奮,多種感官協同參與,積極活動。
二、發掘每一位學生的內在潛能,因材施教。
魏書生說「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各自的閃光點,也各有自己的特點興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發展水平。要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所提高、有所發展,那麼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採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學生的個別教育。
三、緊跟時代的潮流,不斷更新自我、與時俱進。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學習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成為能運用網路信息資源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教師。
第三,具備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
當代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計算機和信息科學技術智能化、信息網路全球化、國民經濟信息化的時代已經到來,將信息技術作為現代教學手勢在必行。教師要不斷學習,掌握現代信息技術。
第四,要有多方面的藝術修養
小學語文教師,老師的「三筆」字要寫得好,只有這樣,學生的自然就好。語文教學可說是集德、智、體、美、勞、五育於一爐,小學語文教師就要多才多能,一專多長,具備多方面的涵養,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五,具備科研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要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一方面教育者對自己主管或任教的專業學科的歷史、現狀應有個較全面的了解,要學習研究本國、本省、本地區的教育歷史,了解當地教育發展的歷程,還要掌握國內外教育科研動態及發展趨勢;另一方面,積極鑽研教育科學及關聯的科學知識,如教育學、教育社會學、教育心理學等,通過理論指導教育教學實踐,找出規律性的育人方法,掌握人的成長發育規律。
Ⅸ 小學語文教師怎樣備課
先了解每冊抄教材的教學要求:襲《新課程標准》是教學的基本依據,教師應首先認真學習領會《課程標准》,明確教學目的、教學原則以及教學要求和任務,整體把握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和銜接。讀課文、讀作者、讀學生、讀自己;研:研文本、研教參、研教案;聽、說:集體備課;寫:寫書案、寫教案、課中改、寫反思。
Ⅹ 小學語文教育的特點是什麼為什麼
一、善於吸來收——做學習型教師
新課源程標准提倡學科綜合,要求教師開發課程資源,每位老師都會體會到知識的睏乏。現在的課堂是開放的,無法預見的,面對學生的暢所欲「問」,怎樣對答如流?所以,新課改要求我們終身學習,做學習型的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充實自己,不斷超越自我,改變並完善教育教學行為。
二、長於研究——做反思型教師
從先進的教育理念到課堂的實踐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一個不斷研究、不斷嘗試、不斷反思和不斷實踐的過程。上完課後,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今天這節課,學生收獲了沒有,老師收獲了沒有,課的哪一個環節處理得特棒,哪一個環節還有待提高,篇幅不限,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實用就行。如果教師能做到長此以往、堅持不懈,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個性的教育教學風格,每節課都會有新意,有亮點。
三、勇於奉獻——做敬業教師
敬業精神是對教師最重要的要求,我們不僅要把教育工作當作職業來看,更要把它當作事業從事,以孜孜不倦的工作態度,去奉獻著自己的愛心、真心、熱心,讓每個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這才不愧為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