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發布時間:2020-12-17 16:37:22

㈠ 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許多教學研究者都在不斷進行課堂觀摩,在觀摩中捕捉學生學習靈感,激情,興趣火花之於何時,何情,何景下閃現。然後進行科學研究,推廣。他們也細心發現課堂教學中微有不足之處,將這一教學片段進行剖析,重新構設新的教學設計。這一系列的教學研究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在短暫的課堂中,如何學得更多,學得更輕松,學得更快樂,有效地促進他們身心各方面的發展。因此,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為了學生實切的發展而進展的教學設計。也就是課堂教學一定要有它的實效性!
對於小學語文課程來說,每一個階段的課程標准都是不同的,但是從低到高,肯定是層層遞進的,循序漸進。因此,想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熟悉課程目標,清晰教材目標,清楚單元目標是關鍵的前提。在此基礎上,就應該在課堂教學上狠下工夫。
一 教師方面:根據學生,制定科學,適切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不僅是一個教師在教授這一課時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其實,它的設計,不是單純從教師,文本的角度出發的。更多的,應該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結合教師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與教學風格合而成之。所以,教學目標要設立科學,適切。
我們都知道,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有差異性,而不同區域的學生的差異性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繁華城市與普通城市的教育,城鎮教育與鄉村教育,由於地理差異,家庭環境,師資力量,教學環境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已習得的知識,視野的開闊面,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等等都是間接影響學生接受新知識的影響因素。
去年,筆者聆聽了幾節上海市區的小學語文公開課。有作文指導課,閱讀教學課,語文教學展示課。聽完之後,我想到一個問題:是市區的教師在教學理論上掌握得比郊區教師多點,還是市區的孩子突出的表現成就了老師呢?這個真的很難說。我記得上海外國語學校有一個境外班,這個班大多是外國人的孩子在裡面學習中國課程。為了便於教學,教師給他們分別取了一個簡單,小朋友自己挑選的,容易記住的外國名字,有peter,Andy,Tom, Jone……上的是二年級的看圖寫話。課堂上,站著是中國的語文教師,坐著的是外國的學生,叫出的是外國的稱謂,說出的是標準的中國話,寫出的也是方方正正的中國字。課堂上,學生表現非常好,說得具體又生動。老師指導得也相當不錯。同是二年級的學生,如果把這堂看圖寫話拿到我的課堂上,某些說話訓練就不可能達到那種程度。這是一種必然的現象。所以,適度地降低教學要求,無論是對於我,還是我的孩子們都是有利無裨。太高的要求,學生達不到,教師有一種挫敗感,學生也有一種沮喪感,從而雙方都失去對教學的信心。
而我們的教學,並不是為了打擊學生,也並不是為了拔苗助長,適當的拔高是希望學生能跳起來試一試。是為了幫助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抵達他們的「最近發展區」。
所以,有效的課堂教學,適切的,科學的,合理的教學目標至關重要。它會讓你的孩子真實的掌握了他們需要的,想要的知識。而做好這一切,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就應該全面考慮,合理篩選,科學設計!
二 學生方面:有所側重地,關注所有學生的發展
一堂有效的語文課,不僅要看優等生的收獲情況,更為重要的是那些學困生是否也有收獲。小學低段語文,注重深層理解還不是學生重點掌握的。因為,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解能力除了跟智力,學習有關外,還跟一個人思想的成熟有關。有些知識,任憑你怎麼講解,若他的思想在這一方面若沒有成熟,都收效甚微。譬如:人的情感。許多調查表明:那些少年天才雖然在學業上精湛過人,但他們的情感智商似乎十分低下。一個14歲的少年才子,坐在大學愛情課堂里,聽著老師講解著那位失戀之人是如何痛苦,如何悲傷,讓學生細細品位字里行間的情感時,對於他來說,這些僅僅是一些凄美的文字而已,他走不進作品當中,因為他從來沒有經歷過,甚至他還不知道什麼叫愛情,所以讓他去深刻體會愛情的滋味,他很苦惱。所以,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關注學困生的學習進展,不是看他是否和好生最終一同站到起跑線的終點。因為他們一開始就不是同一條起跑線,怎麼會同時站到一塊呢?而是相對於以前他的未知領域,他是否有了新的認識,有了新的進展。而教師應根據自己已有的了解,盡自己最大的能力,讓他加快一點步伐,再快一點,再快一點,縮小與優等生的差距為目標。
如果一節課一味地關注學困生,對於教學開展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它會讓你的教學計劃滯留,讓你的課堂變得沉悶,讓你的心情受挫,對於那些優等生,雖然他們也會有所收獲,但是你忽略了他們表現的情感,淡卻了他們的學習激情。長此以往,那些平時敢於舉手,想要發表自己想法的人就會習慣於安靜聆聽。我想這樣的教學也不是我們教育者所期待的。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關注所有學生的發展呢?
1)不同的教學任務,對不同的學生做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課堂訓練與檢測,選擇互動的學生應有所側重。如:小學低段語文教學,字詞的掌握是重點,因此,字詞的訓練盡多地照顧學困生,多給他鍛煉,展示的機會,讓他有種成功感,喜悅感,讓他保持對語文課堂強烈的學習興趣。而那些好學生,字詞對於他們來說,已不是他們十分想要挑戰的項目;而對於朗讀方面,應體現一個層次性,先讓讀得不夠好的同學讀,老師適時點撥,讓他有所進步後,再請好同學展示讀,這樣一來,不僅讓差的有了進步,又給好生搭建了一個自如展現的平台。也使整堂課有了不斷進步的過程;而對於那些教學難點,則需要集體的智慧結晶。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探究與討論的興趣。往往在這個時候,學困生,可能會不知所措,毫無頭緒。如果老師不給他們創設一個思維過度的階梯,他們會有畏懼,煩躁,乏味之感。害怕和老師互動,擔憂自己被老師抽中,煩躁自己很迷惘。這些情緒在課堂上都是消極的,我們應該盡量避免。所以在處理教學難點的時候,想要關注那些差生,討論交流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讓他們在小組里,學會傾聽,其實,傾聽也是一種學習。至少可以讓他們有了一絲頭緒。會明白一點。而且在小組討論交流中,也讓他學會了與人合作。經過討論之後的交流,好學生理解的更深更透,而那些學困生也會得到進步。這就是一種關注所有學生的發展。
2)教學的整體有效進程還要顧全大局。在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會有這樣的現象:有些老師為了能讓學困生能在課堂中有鍛煉的機會,所以無論什麼問題都要挑挑他們回答,可結果是他們往往不知道該怎樣回答。有的差生答非所問,老師啟而不發。折騰了半天,答案還是未見雛形。可是下課時間已經到了。一節課就在教師啟發與等待中消磨殆盡。可以說,這不是有效課。所以,要想在一節課,讓教學設計順利地進展下去,顧全大局的意識一定要有,我們的課堂不是個別人的課堂,而是所有學生的課堂,這節課,該要完成的內容還是要完成,個別學困生遇到障礙沒關系,我們要換一種方法讓他們知道問題的答案。不能因為他們而熟視無睹那一雙雙渴求,等待知識的眼睛。
三 課堂方面:調動學生學的積極性,切忌課堂結構的單一性

㈡ 怎樣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許多教學研究者都在不斷進行課堂觀摩,在觀摩中捕捉學生學習靈感,激情,興趣火花之於何時,何情,何景下閃現。然後進行科學研究,推廣。他們也細心發現課堂教學中微有不足之處,將這一教學片段進行剖析,重新構設新的教學設計。這一系列的教學研究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在短暫的課堂中,如何學得更多,學得更輕松,學得更快樂,有效地促進他們身心各方面的發展。因此,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為了學生實切的發展而進展的教學設計。也就是課堂教學一定要有它的實效性!
對於小學語文課程來說,每一個階段的課程標准都是不同的,但是從低到高,肯定是層層遞進的,循序漸進。因此,想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熟悉課程目標,清晰教材目標,清楚單元目標是關鍵的前提。在此基礎上,就應該在課堂教學上狠下工夫。
一 教師方面:根據學生,制定科學,適切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不僅是一個教師在教授這一課時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其實,它的設計,不是單純從教師,文本的角度出發的。更多的,應該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結合教師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與教學風格合而成之。所以,教學目標要設立科學,適切。
我們都知道,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有差異性,而不同區域的學生的差異性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繁華城市與普通城市的教育,城鎮教育與鄉村教育,由於地理差異,家庭環境,師資力量,教學環境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已習得的知識,視野的開闊面,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等等都是間接影響學生接受新知識的影響因素。
去年,筆者聆聽了幾節我鎮的小學語文公開課。有作文指導課,閱讀教學課,語文教學展示課。聽完之後,我想到一個問題:是市區的教師在教學理論上掌握得比郊區教師多點,還是市區的孩子突出的表現成就了老師呢?這個真的很難說。課堂上,學生表現非常好,說得具體又生動。老師指導得也相當不錯。同是二年級的學生,如果把這堂看圖寫話拿到我的課堂上,某些說話訓練就不可能達到那種程度。這是一種必然的現象。所以,適度地降低教學要求,無論是對於我,還是我的孩子們都是有利無裨。太高的要求,學生達不到,教師有一種挫敗感,學生也有一種沮喪感,從而雙方都失去對教學的信心。
而我們的教學,並不是為了打擊學生,也並不是為了拔苗助長,適當的拔高是希望學生能跳起來試一試。是為了幫助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抵達他們的「最近發展區」。
所以,有效的課堂教學,適切的,科學的,合理的教學目標至關重要。它會讓你的孩子真實的掌握了他們需要的,想要的知識。而做好這一切,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就應該全面考慮,合理篩選,科學設計!
二 學生方面:有所側重地,關注所有學生的發展
一堂有效的語文課,不僅要看優等生的收獲情況,更為重要的是那些學困生是否也有收獲。小學低段語文,注重深層理解還不是學生重點掌握的。因為,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解能力除了跟智力,學習有關外,還跟一個人思想的成熟有關。有些知識,任憑你怎麼講解,若他的思想在這一方面若沒有成熟,都收效甚微。譬如:人的情感。許多調查表明:那些少年天才雖然在學業上精湛過人,但他們的情感智商似乎十分低下。一個14歲的少年才子,坐在大學愛情課堂里,聽著老師講解著那位失戀之人是如何痛苦,如何悲傷,讓學生細細品位字里行間的情感時,對於他來說,這些僅僅是一些凄美的文字而已,他走不進作品當中,因為他從來沒有經歷過,甚至他還不知道什麼叫愛情,所以讓他去深刻體會愛情的滋味,他很苦惱。所以,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關注學困生的學習進展,不是看他是否和好生最終一同站到起跑線的終點。因為他們一開始就不是同一條起跑線,怎麼會同時站到一塊呢?而是相對於以前他的未知領域,他是否有了新的認識,有了新的進展。而教師應根據自己已有的了解,盡自己最大的能力,讓他加快一點步伐,再快一點,再快一點,縮小與優等生的差距為目標。
如果一節課一味地關注學困生,對於教學開展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它會讓你的教學計劃滯留,讓你的課堂變得沉悶,讓你的心情受挫,對於那些優等生,雖然他們也會有所收獲,但是你忽略了他們表現的情感,淡卻了他們的學習激情。長此以往,那些平時敢於舉手,想要發表自己想法的人就會習慣於安靜聆聽。我想這樣的教學也不是我們教育者所期待的。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關注所有學生的發展呢?
1)不同的教學任務,對不同的學生做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課堂訓練與檢測,選擇互動的學生應有所側重。如:小學低段語文教學,字詞的掌握是重點,因此,字詞的訓練盡多地照顧學困生,多給他鍛煉,展示的機會,讓他有種成功感,喜悅感,讓他保持對語文課堂強烈的學習興趣。而那些好學生,字詞對於他們來說,已不是他們十分想要挑戰的項目;而對於朗讀方面,應體現一個層次性,先讓讀得不夠好的同學讀,老師適時點撥,讓他有所進步後,再請好同學展示讀,這樣一來,不僅讓差的有了進步,又給好生搭建了一個自如展現的平台。也使整堂課有了不斷進步的過程;而對於那些教學難點,則需要集體的智慧結晶。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探究與討論的興趣。往往在這個時候,學困生,可能會不知所措,毫無頭緒。如果老師不給他們創設一個思維過度的階梯,他們會有畏懼,煩躁,乏味之感。害怕和老師互動,擔憂自己被老師抽中,煩躁自己很迷惘。這些情緒在課堂上都是消極的,我們應該盡量避免。所以在處理教學難點的時候,想要關注那些差生,討論交流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讓他們在小組里,學會傾聽,其實,傾聽也是一種學習。至少可以讓他們有了一絲頭緒。會明白一點。而且在小組討論交流中,也讓他學會了與人合作。經過討論之後的交流,好學生理解的更深更透,而那些學困生也會得到進步。這就是一種關注所有學生的發展。
2)教學的整體有效進程還要顧全大局。在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會有這樣的現象:有些老師為了能讓學困生能在課堂中有鍛煉的機會,所以無論什麼問題都要挑挑他們回答,可結果是他們往往不知道該怎樣回答。有的差生答非所問,老師啟而不發。折騰了半天,答案還是未見雛形。可是下課時間已經到了。一節課就在教師啟發與等待中消磨殆盡。可以說,這不是有效課。所以,要想在一節課,讓教學設計順利地進展下去,顧全大局的意識一定要有,我們的課堂不是個別人的課堂,而是所有學生的課堂,這節課,該要完成的內容還是要完成,個別學困生遇到障礙沒關系,我們要換一種方法讓他們知道問題的答案。不能因為他們而熟視無睹那一雙雙渴求,等待知識的眼睛。
三 課堂方面:調動學生學的積極性,切忌課堂結構的單一性
1)課堂活動應動靜交替
課堂活動多樣化,並不意味著整堂課是喧嘩的,熱鬧的,一直像表演某個情景劇那樣讓學生興奮不已。課堂的確需要活躍的東西出現,但也需要安靜的東西在裡面交替填充,動靜結合的課堂不僅讓學生有個思維的空間,也讓他短暫的注意力有一個分散的時間。一個孩子,要讓他整整坐一節課認真地思考,認真地學習,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這是很難做到的,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也是不利的,長期處於思維狀態中,這是單調枯燥的。所以,教師有責任,有義務為學生創設動靜皆宜的課堂教學方式。我們可以這樣構思:你這節課,你認為哪些教學環節需要小朋友靜下心來思考的,需要仔細品位的內容,你就要給他們安排一個安靜思考的時間,當這個問題不能通過個人的讀讀想想感悟出來,說明這個問題對於孩子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如何降低這個難度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呢?如果繼續讓他們自己思考下去,他們會感到煩躁,疲憊,不太願意再次思考。在這種情境下的再次思考,效果甚微。所以老師在這個時候,應給學生一點點撥,一點提示,也可以換種思考方式改變這種沉重的氣息,讓學生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四人一小組相互說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給學生一個自由提出閱讀過程中產生困惑的地方,讓他們在合作的,質疑,探究的氛圍下共同解決這個問題,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增添孩子學習的興趣,緩和一下課堂的緊張,沉悶的氣氛。讓孩子在合作的氛圍中學習,消除因個人不會解決問題的無助與挫敗感。二是為了讓孩子在課堂中不僅學到了知識,懂得了道理,還能感受到團結,合作,交流的幸福與成功體驗。如今的國際教育提倡的就是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新。這些觀點的提出,真的值得我們所有教師深思:作為老師,在課堂上,我們如何做才能提高學生這些能力呢?如何做,學生們在課堂上或多或少地了解社會生活的一些必要的規則呢?我們很容易聽見這樣的大學畢業心聲:「學校跟社會真的是大不相同啊!」「生活真的很累啊!」「與人交往真難啊!」「社會怎麼跟學校不一樣啊!」……我想這種結果的誕生跟我們教師,教學,教育有著必然的聯系。正是因為教師在課堂上的一種缺失,缺失對孩子未來步入社會生存,合作,交際,溝通的引導與教育。從而導致學生走出校門,就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產生,教師應該有一種長遠教育意識,以小見大的概念,小課堂,大道理,大學問,大益處!做到這樣了,教師問心無愧!
2) 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應多樣化,新穎化,合理化,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節課,如何有效地讓學生的注意力保持相對集中,不分散,也是有效課堂的一個指標。如果學生對於你所談,所授,所展示的課件,所呈現的方式感到有興趣,則他們在這節課的收獲肯定比較多。那麼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首先,教師要充分研讀教材,對於不同的教學內容做出一個適宜的,恰當地呈現方式。譬如在小學語文《人間仙境九寨溝》里,對於某些詞語的理解採取的呈現方式就可多樣化:「攀吊」這是一個新詞,但在閱讀的過程中,小朋友可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老師就可以讓學生想像一下猴子攀吊樹枝是怎樣的呢?然後教師可以隨時拿出一個教棒做樹枝,讓學生演示一下既可。這樣一來,既提高小朋友學習的積極性,又在演示的過程中理解了這個詞語,從而達到了積累的作用。當然,一堂課,需要演示的詞語不能多,一多就會適得其反。而對於「雪峰插入雲霄,銀光閃閃」則可以藉助畫面來感受,當小朋友看到那麼高的雪山在陽光的照耀下,是那麼雄偉,壯觀時,他們是多麼的驚訝,多麼震撼啊!他們會把這樣的一種畫面深深地印到腦海里。可能我們一時是看不出這些畫面的呈現對學生的學習有什麼幫助和提高,但是待他稍大一些,等基本掌握了語言的表達之後,遇到想像寫景時,相信他在調動大腦里儲存的材料時,一定會有這一幅畫面的閃現。這就是一種素材的積累。而積累不僅是語言文字的積累,也需要畫面的積累。為什麼那麼多的作家想要創作,想要激發靈感,不顧千辛萬苦,跋山涉水,穿越撒哈拉沙漠呢?游覽祖國邊境西藏呢?因為親眼所見的東西,可以激發他們的靈感。有了眾多的素材,靈感自然會出現。
其次,語文課堂要注意讀想,讀誦,讀說,讀寫,等語文素養的綜合
語文課堂,光聽,光看,光說是不行的。語文是一種綜合素養。以前聽別人說:「有的人會寫但不會說」,「有的人會說但不會寫」。看似合情合理。其實,這裡面肯定有原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是教育的一種欠缺,還是教育的忽視呢?學生欠缺的是什麼?教師忽視的又是什麼呢?如果,每一位老師在課堂上都能扎實抓好學生讀、說、聽、寫每一環節,還會有這樣的情況嗎?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給學生創設一定的展示平台,鍛煉他們的機會,提高在眾人面前展現的心理素質,還會有這樣的局面嗎?據我調查:會寫的人,但不會說的人,主要有這幾點原因:1 膽小,在私下和朋友討論時,很能說。可是一旦站在眾人面前,可能說得就會很少。為什麼?一方面是心理素質,另一方面是語言組織能力,還沒有完全想好。再者就是平時積累有關的信息太少,從而導致心理緊張,忘記已經想好的話。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教師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著手:鍛煉學生的膽量,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素材,提高學生組織自己想要說的話的能力,理清要表達的先後順序。也就是說一堂課要不僅要讓學生讀,還要把自己讀到的感悟通過自己的組織表達出來。這種表達可以是書面的,口頭的,也可以是肢體的!這種表達可以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年級特點有所針對地安排進展。如果是一年級的小朋友,你讓他把自己讀出的東西用文字表達出來,那不是故意給他設置障礙嗎?故意挫敗他學習的積極性嗎?如果二年級的學生,你還不讓他嘗試讓他寫一寫,你這就是一種忽視學生表達的需要,低估學生表達的能力。萬萬不可,到了哪一個年級,我們老師都可以讓學生跳起來,嘗試一下「摘蘋果」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長得更快,跳得更高,得到的果實又多又好!
語文素養的提高,是一個內化到外化的過程。當你吸取了太多的知識,你能在你的生活中,學習中准確地,恰到好處地運用它,這就是一種外化過程。而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是為了學生能夠將自己學到的知識,不僅外化到那一張張試卷上,更為重要的是要為學生的將來著想。
3) 課堂上注重評價的多元化,多樣化
有效的課堂,學生的回答,教師的評價很重要。無論學生回答是否到位,到點,教師都應該根據教學進程需要給予他們及時亦或有目的性的滯後評價。而激勵,肯定的評價會讓學生興致勃勃,提高學習興趣!我們不難發現:經常得到別人肯定與表揚的孩子,一般都比較外向,活潑,開朗,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受老師的表揚的孩子則不是很大膽,回答問題的時候,如果自己不能肯定答案是否正確,他們往往聲音很小。我們還可以從自己身上深深體會到:當你在某一方面乾的出色,被別人認可,贊賞的時候,可能成人在表情或肢體上沒有孩子那樣太大的反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當時,你很開心。也許這種表揚更加激發了你對被別人肯定的這方面的發展。由此不難看出,大人的成長需要激勵,更何況小孩?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應做一個細心的人,善於發現學生的亮點,真誠的鼓勵他,肯定他!
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一個問題的答案表述往往是因人而異,有的人回答的得體,有的人回答的有靈性,有的人回答的很智慧,有的人回答的很淳樸,有的人回答的很妙!這些答案之中,可能某些說法是不可取,但是語文是一個綜合素養的體現。教師應該抓住學科的特性,靈活的評價學生。《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個方面進行評價。」「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因而量化和客觀化不能成為語文課程評價的主要手段。」
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堂上,是學生積累生字和詞語的主要階段,他們在表達上相對於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過於簡單化,面對這樣的回答,教師想要做到多樣化確實需要動一翻腦筋。如何不重復使用一句表揚語,如何發現孩子回答問題時的特別可取之處,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口頭表揚?什麼情況下使用書面評價?什麼時候使用肢體語言的肯定,譬如:眼神的肯定,期待,鼓勵,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個撫摸,身體的靠近,握手,掌聲的鼓勵等等,這些形式各樣的肢體語言都是一種對學生的評價。教師千萬不要忽視這些小小的動作或表情,其實,這些給予孩子的力量是強大的!因此,做一個有心,有情的語文老師,你的課堂就會心心相印!
課堂,是教師和學生教學相長的一個平台,如何在這個平台上,使我們師生雙方的收益都達到最大化,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所企盼的。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思想,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學習的獨立體,因此,沒有固定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只要你在你的崗位上再多一份愛心,多一點細心,多一點熱情,多一點執著,多一點鑽研,多一點付出,多一點反思,相信你的課堂一定會比現在的課堂更精彩,更充滿教學智慧!而我們的教育也就是在不斷的付出中,不斷的反思中,滾滾向前!

㈢ 淺談如何提高農村低年級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在訓練中促進師生的交流與合作
接手班級之後,等到班級秩序穩定,我就開始對學生進行了讀書、說話、小組合作等方面的訓練。訓練學生怎樣以正確的姿勢看書讀書,訓練學生說完整的話,說標準的普通話,還有就是站在自我的角度練慣用「我認為……我感覺……我想……」進行說話,樹立學生學習的自我意識,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奠定基礎;訓練學生小組合作怎樣學,怎樣匯報,怎樣評價,並且注重每一個細節。當然一開始是很不讓人滿意的,小孩子很難正確表達自己的話語,需要我不時地提醒,為他們補充完整,但長期堅持,你再回頭看看學生,他們能完整的回答問題,雖然有時候回答是錯誤的,他們知道小組合作學習時要怎麼做,能夠簡單地對別人的回答做一定的評價。雖然項訓練都要花不少的工夫和時間,但看到目標落到實處,學生養成了這種良好的習慣,還是覺得很值得的。
二、讓學生在積累中豐富語言
豐富的語言來自於積累。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我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字詞、古詩、名言諺語、課外閱讀等方面的積累。我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分三步驟展開這方面的教學。第一步,我首先抓住教材語文園地中的「日積月累」,通過記憶比拼、開火車、快速接龍等游戲活動,讓學生體驗到積累的樂趣和收獲。第二步,使學生能用課本中教給的識字方法來識記生字,例如把簡單的熟字,也就是已經認識的字加一加,減一減,變成另外一個字。或是熟字加偏旁減偏旁。小孩子在認識新字的時候很容易接受這些識字方法,也很容易用他們在生活中認識的字來做「加減法」,對一些識字面比較廣的學生來說這還是個很好的表現的機會。第三步,圍繞「日積月累」這個主題,我組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的語文實踐活動,「比比誰認識的字多」,「摘蘋果」「登山」,通過這些游戲來讓學生認識字詞,不但調動學生積極性,而且表現好的學生或是小組還有獎勵,能夠作到讓他們在樂中學。我想,只要我們教師都用心引導、幫助學生學會積累,那麼學生的語言就會越來越豐富起來。
三、在朗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語感,是指對語言的感悟能力,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重要因素。培養學生語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新課程改革大力提倡「讀中感悟」。
一年級的課文是富有時代氣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的,而且文章篇幅不長。用來鍛煉朗讀是很好的材料,加上錄音教學,讓學生先模仿錄音跟讀課文,在了解了課文後再試著自己朗讀,一些重點的句子和段落還可以幾個學生來比賽讀,讀完評價再讀,看看有沒有進步。採用這種教學方式,每一篇課文的閱讀都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來引導學生理解,並且注重了朗讀的指導。記得我對學生進行過這樣一次語感訓練,出示了一句非常簡單的話「這是我的」要學生讀出不同感情來。學生反復讀,反復品位。一句簡單的話被學生讀出了豐富的感情,有自豪的,有驕傲的,有疑問的,有害羞的,有毫不在乎的。就這樣,只要我們注重對學生進行朗讀的指導與訓練,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就會越來越強。 四、通過開展多種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動態的,只有在活動中興趣才能發揮其對認識和活動本身的推動作用,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限制甚至剝奪兒童的活動,他們很快會對學習感到厭倦,乏味,從而降低學習積極性。如教《漢語拼音漢字》可以設計郵遞員阿姨送信的游戲掌握「a,o,e」的讀音。在教學《公雞的臉紅了》第5小節時,讓學生扮演公雞,表演「風雨交加,雷電轟鳴」的背景時,請小朋友分別扮演鴨子,兔子,松鼠等幫助公雞搶修屋頂,通過游戲,不僅理解了課文內容,懂得了集體力量大,朋友,鄰居之間相互幫助,互相關心。
低年級學生具有很明顯的爭強好勝的心理傾向,在課堂上如能恰當的採用競賽等激勵手段,可以提高學生對目標刺激作出迅速反映的水平,從而使有意注意得到加強,思維更加靈敏,而且通過競賽可以加速知識內化,提高學習效果,在一些對話較多的課文教學時,要學生分組分角色進行朗讀比賽,看誰讀的流暢讀的有聲有色,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果。
五、改革評價方法,讓學生更有信心
教師的一句稱贊,對孩子們來說,就是一種興奮劑,能樹立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課堂上,對學生的發言,盡量避免用「不對、不行、錯了」這樣很否定的詞語來評價學生。因為我感受到,孩子們很渴望得到老師的贊揚,很在意老師對他的評價。對學生的上課表現可以用這樣的語言來評價:謝謝你,給老師帶來了驚喜,你真像個小老師,你為同學帶了個好頭,你的想像好奇特,你的朗讀很動聽,你真會觀察,你的小腦瓜真會想問題等,如果學生答問有偏差,可以說,你的想法不一樣,沒關系,老師很欣賞你積極發言的表現,再靜下來想想一定會找到答案了。學生往往在得到這樣的評價之後,表現都更加踴躍,更加主動大膽。孩子們的表現告訴我,教師善於用親切的語言來評價學生,能帶給學生學習的快樂,讓他們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敢想敢說,更加充滿自信,從而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更高。
另外,可以積極引入課外知識。愛聽故事是兒童的天性,上課開始,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選擇一些有針對性的故事作為引題,,也能把學生的注意離集中到學習上,巧妙運用故事導入,常常能調節課堂氣氛,引起興趣,使學生產生「樂學」情緒。低年級兒童對於語文課本的鍾愛是我們無法體會的,當一本嶄新的語文課本發到手中,他們都會津津有味的閱讀每一篇課文,盡管對課文深層的知識無法體會,但每個故事都會在腦中留下一定印象,而且往往能在上課之前背的滾瓜爛熟,如此,課堂中單純地學習課文知識,無法全面激發學生興趣,同時,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教育影響下,小學兒童興趣廣度逐步擴大到課外學習興趣。

㈣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精品

【內容摘要】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語文活動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組織開展,才能行之有效。 【關鍵詞】課堂教學法 有效性 鑽研文本 創設情境 思維發展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那麼, 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我有幾點體會: 一、深入鑽研文本。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於教師必須先鑽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並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徵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我雖然執教了八年的語文,但每每鑽研一篇新的課文,總是先通讀一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方法作出「預設」,或查字(詞)典解釋,或對照近義詞、反義詞理解,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或聯繫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聯繫上下文理解的,則在一旁作上標記。對於要通過查字(詞)典理解的詞語,自己先查字(詞)典並把義項寫在一旁。為了掃除閱讀障礙,我總是認真地把課文朗讀或默讀幾遍,發現一些難於把握停頓或比較拗口的語句,及時做上記號,備課時寫入教案,課堂上予以指導。此外,在閱讀各種教學參考書的同時,我總是把文章的結構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標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寫在段末空白處。對於重點詞句的含義,總是寫在一旁,方便課堂上參考表述。只有在對文本內容、教學重點、難點等瞭然於胸的基礎上,我才開始撰寫教案,而且幾乎是一氣呵成。課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執教,但卻不能離開教本上課。 一篇課文究竟應該怎麼上,什麼方法最好,什麼形式行之有效,我們很難有個一般的標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師個性,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沒有最好的,只有此時此地最有效的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許要花費許多時間與精力,甚至包括一些「無用功」,但它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環。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這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願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在教學<<太陽>>這堂課。針對題目引發學生發揮想像課文有可能寫什麼內容。因此學生也毫無顧慮的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如:太陽給人們帶來哪些好處?太陽給人們送來什麼?等問題。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者,一個好的問題情景,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起學生積極地思考。創設問題情境的常用方法有:(1)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2)利用演繹推理創設問題情境;(3)利用類比推理創設問題情境;4)藉助多媒體直觀手段創設問題情境;(5)藉助童話故事創設問題情境。 (二)在探究中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發現提出問題。 愛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在弘揚創新精神的今天,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顯得尤為迫切。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無論從提煉文章主題,還是分析人物形象,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會增強學習效果。美國學者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准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因此我們在課題研究課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我們通過研究總結出的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的策略。 1.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信任學生,相信學生能提出問題;要激勵學生,哪怕是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欣賞,是一種給予,一種溝通與理解;要允許學生犯「錯誤」,不輕易否定。 2.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1)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2)注意觀察比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3)組織匯報討論,引導學生發現問題。(4)開展課外實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3.重視對問題進行篩選,讓學生提出有價值問題。 (三)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嘗試解決問題。 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問題解決過程就是創造性思維的過程。當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後,教師應該是學生解決問題過程的指導者,應該鼓勵並放手讓他們通過查找資料、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等多種途徑嘗試解決問題。這對啟發、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大有好處的。三、把握學生思維發展的年齡特點,發展學生的智力。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形式新異,生動活潑的東西特別容易發生興趣,一旦有了興趣,他們就會發揮極大的主動性,對一些問題主動地多思多想,並在這個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畫畫寫寫,模仿表演.設疑質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詠柳>>一課時,我先配樂范詩,然後展示幻燈片圖.通過引導學生看體現詩意的畫面,啟發學生展開想像,在意境中體會到古詩的美.再根據學生喜歡畫畫的特點,在學生粗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行配樂作畫,並讓他們介紹自己的畫.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走進詩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詩意,而且培養了學生手腦並用能力、繪畫能力、想像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語文活動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組織開展,才能行之有效。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

㈤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新課改浪潮中,作為主陣地的課堂教學發生了巨大變化,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師生交流更加暢通,學生興趣更加濃厚……然而,不少課堂在熱鬧背後表現出放任浮躁的傾向,教學效率並不理想。如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寫減少了,琅琅讀書聲變少了,語文味也越來越淡了……作為語文教師,有必要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小學語文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一)鑽研教材——有效教學的前奏

筆者認為,要實施有效教學,首先要做到明確目標,深入鑽研教材,巧妙進行教學設計。教師應正確到位地理解文本,把握價值取向。若對文本的解讀把握不甚到位,就會大大削弱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難以進入情境。
1.鑽研課文題目——牽一發而動全身。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鑽研教材先要琢磨題目,有些題目不僅反映了課文主題,而且暗示了行文線索,是學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內容的第一級台階。利用文題設疑求答,能激發他們閱讀課文的興趣和慾望。在鑽研教材時,先和題目對話,從課題出發,扣住突出反映題眼的重點句段,以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目的。
2.琢磨標點符號——標點符號也含情。標點符號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並藉助語境產生豐富的內涵。鑽研教材時,每個標點都不該放過,要認真琢磨它的深刻含義。《望月》寫「我」和小外甥賞月背詩,並展開豐富的想像。在對詩一段中,出現了「…………」並自成一節。仔細思考,一般的省略號都是六個點,這里之所以這樣使用,是因為「寫月亮的詩多如繁星」,一個省略號不足以表達詩句很多。這樣,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並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做好鋪墊,同時為學生學習和使用標點符號打下認知基礎。
3.利用文本空白——引發學生深入思考。文本給讀者留下「空白」,在閱讀中等待讀者用想像去補充,從而充實內容,豐富內涵。文本中的「空白」,只有經過深入細致地閱讀,方能發現。因此,要引導學生從字、詞、句、段、篇章以及標點等去發現「空白」。有效地利用空白展開教學,是教師在閱讀文本時的再創造,是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如果利用得當,能夠培養學生興趣,引發學生深入思考,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鑽研教材是有效教學的前奏,透徹地把握教材可以使教師「輕松上陣」,充分發揮教材的功能,使學生獲得預期的進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創設情境——有效教學的主曲

如果我們在課堂中多設置情景,讓孩子自然地走入文本,理解文本,營造溫馨和諧、清新活躍的語言環境,語文課將會由機械傳授、盲目灌輸變為積極地、正確地、有效地引導,學生將會由被動地接受改為主動地探索、積極地配合、熱情地參與,成為真正生動有效的課堂。
1.創設生動而和諧的學習情境。語文教學中,情境創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能調動學生感情、點燃激情,又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性思維。如特級教師王崧舟在教學《長相思》時,就是在他那充滿激情、如詩如畫的導語描述中開始的:「同學們,在王安石的眼中,鄉愁是那一片吹綠了家鄉的徐徐春風。而到了張籍的筆下,鄉愁又成了那一封寫了又拆、拆了又寫的家書。那麼,在納蘭性德的眼中,鄉愁又是什麼呢?請大家打開書本,自由朗讀《長相思》。注意,仔仔細細讀上四遍,讀前兩遍的時候,注意文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詞念得字正腔圓;讀後兩遍的時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順,注意詞句內部的停頓。」學生在充滿詩意的語言和音樂中,開始了與文本的對話,興趣盎然。
2.創設自主而創新的學習情境。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鼓勵學生質疑創新。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中如果學生主動參與越積極,教學的有效性就越大,就越有利於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要注意多啟發、多反問,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鑽研問題。只有在學生自己會思、會問、會學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與別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學生個體的潛能得到發揮時,課堂教學才變得有效。
3.創設合作而互動的學習情境。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有新問題需要解決。當學生獨立思考後還是解決不了,是知難而退,指望老師的講解,還是有意識地尋找夥伴,共同合作解決,這都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合作學習是指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在小組內討論,大家共同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發言,要相互聽取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量和質都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
心理學家羅傑斯曾指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其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同樣,語文教學也只有在師生共同營造的環境中才能更有效。

(三)完善策略——有效教學的強音

1.有效提問。有效的提問要新穎,要具有啟發性和包容性。提問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引發思維的出發點,因此提問應是經過認真推敲,能激發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思維的。通過提問要能調動學生看書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引起學生主動探索,誘發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
2.有效講授。有效講授是任何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在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課堂活動中,教師的講授也是必需的。從教學過程來看,有效講授意味著教師能夠有效地講解和指導。例如,在教學《槐鄉五月》時,從第一段到第二段的過渡,筆者是這樣設計的:「來到槐鄉,看著美麗的槐花,聞著迷人的香味,感受著孩子們的歡樂,真令人流連忘返哪!假如你們就是槐鄉的小主人,你們准備怎樣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呀?讀讀第二自然段,想想你會怎麼做,怎麼說?」這樣學生很自然地就被帶入到第二自然段的學習中去。
3.有效作業。教學中能在課堂上解決的作業決不留在課後,並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當場反饋,相機指導,做到課課清,提高作業效率。精選作業類型,避免隨意、重復、枯燥的作業。設計作業時關注學生全體,挖掘學生潛能,讓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使學生不把作業當成負擔。
總之,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時代的要求,是語文課堂教學自身發展的要求,願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成為真正的、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筆者作為一名青年教師,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探索和研究,更需要在不斷地探索和研究中來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㈥ 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許多教學研究者都在不斷進行課堂觀摩,在觀摩中捕捉學生學習靈感,激情,興趣火花之於何時,何情,何景下閃現。然後進行科學研究,推廣。他們也細心發現課堂教學中微有不足之處,將這一教學片段進行剖析,重新構設新的教學設計。這一系列的教學研究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在短暫的課堂中,如何學得更多,學得更輕松,學得更快樂,有效地促進他們身心各方面的發展。因此,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為了學生實切的發展而進展的教學設計。也就是課堂教學一定要有它的實效性!
對於小學語文課程來說,每一個階段的課程標准都是不同的,但是從低到高,肯定是層層遞進的,循序漸進。因此,想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熟悉課程目標,清晰教材目標,清楚單元目標是關鍵的前提。在此基礎上,就應該在課堂教學上狠下工夫。
一 教師方面:根據學生,制定科學,適切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不僅是一個教師在教授這一課時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其實,它的設計,不是單純從教師,文本的角度出發的。更多的,應該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結合教師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與教學風格合而成之。所以,教學目標要設立科學,適切。
我們都知道,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有差異性,而不同區域的學生的差異性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繁華城市與普通城市的教育,城鎮教育與鄉村教育,由於地理差異,家庭環境,師資力量,教學環境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已習得的知識,視野的開闊面,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等等都是間接影響學生接受新知識的影響因素。
去年,筆者聆聽了幾節我鎮的小學語文公開課。有作文指導課,閱讀教學課,語文教學展示課。聽完之後,我想到一個問題:是市區的教師在教學理論上掌握得比郊區教師多點,還是市區的孩子突出的表現成就了老師呢?這個真的很難說。課堂上,學生表現非常好,說得具體又生動。老師指導得也相當不錯。同是二年級的學生,如果把這堂看圖寫話拿到我的課堂上,某些說話訓練就不可能達到那種程度。這是一種必然的現象。所以,適度地降低教學要求,無論是對於我,還是我的孩子們都是有利無裨。太高的要求,學生達不到,教師有一種挫敗感,學生也有一種沮喪感,從而雙方都失去對教學的信心。
而我們的教學,並不是為了打擊學生,也並不是為了拔苗助長,適當的拔高是希望學生能跳起來試一試。是為了幫助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抵達他們的「最近發展區」。
所以,有效的課堂教學,適切的,科學的,合理的教學目標至關重要。它會讓你的孩子真實的掌握了他們需要的,想要的知識。而做好這一切,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就應該全面考慮,合理篩選,科學設計!
二 學生方面:有所側重地,關注所有學生的發展

一堂有效的語文課,不僅要看優等生的收獲情況,更為重要的是那些學困生是否也有收獲。小學低段語文,注重深層理解還不是學生重點掌握的。因為,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解能力除了跟智力,學習有關外,還跟一個人思想的成熟有關。有些知識,任憑你怎麼講解,若他的思想在這一方面若沒有成熟,都收效甚微。譬如:人的情感。許多調查表明:那些少年天才雖然在學業上精湛過人,但他們的情感智商似乎十分低下。一個14歲的少年才子,坐在大學愛情課堂里,聽著老師講解著那位失戀之人是如何痛苦,如何悲傷,讓學生細細品位字里行間的情感時,對於他來說,這些僅僅是一些凄美的文字而已,他走不進作品當中,因為他從來沒有經歷過,甚至他還不知道什麼叫愛情,所以讓他去深刻體會愛情的滋味,他很苦惱。所以,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關注學困生的學習進展,不是看他是否和好生最終一同站到起跑線的終點。因為他們一開始就不是同一條起跑線,怎麼會同時站到一塊呢?而是相對於以前他的未知領域,他是否有了新的認識,有了新的進展。而教師應根據自己已有的了解,盡自己最大的能力,讓他加快一點步伐,再快一點,再快一點,縮小與優等生的差距為目標。
如果一節課一味地關注學困生,對於教學開展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它會讓你的教學計劃滯留,讓你的課堂變得沉悶,讓你的心情受挫,對於那些優等生,雖然他們也會有所收獲,但是你忽略了他們表現的情感,淡卻了他們的學習激情。長此以往,那些平時敢於舉手,想要發表自己想法的人就會習慣於安靜聆聽。我想這樣的教學也不是我們教育者所期待的。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關注所有學生的發展呢?
1)不同的教學任務,對不同的學生做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課堂訓練與檢測,選擇互動的學生應有所側重。如:小學低段語文教學,字詞的掌握是重點,因此,字詞的訓練盡多地照顧學困生,多給他鍛煉,展示的機會,讓他有種成功感,喜悅感,讓他保持對語文課堂強烈的學習興趣。而那些好學生,字詞對於他們來說,已不是他們十分想要挑戰的項目;而對於朗讀方面,應體現一個層次性,先讓讀得不夠好的同學讀,老師適時點撥,讓他有所進步後,再請好同學展示讀,這樣一來,不僅讓差的有了進步,又給好生搭建了一個自如展現的平台。也使整堂課有了不斷進步的過程;而對於那些教學難點,則需要集體的智慧結晶。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探究與討論的興趣。往往在這個時候,學困生,可能會不知所措,毫無頭緒。如果老師不給他們創設一個思維過度的階梯,他們會有畏懼,煩躁,乏味之感。害怕和老師互動,擔憂自己被老師抽中,煩躁自己很迷惘。這些情緒在課堂上都是消極的,我們應該盡量避免。所以在處理教學難點的時候,想要關注那些差生,討論交流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讓他們在小組里,學會傾聽,其實,傾聽也是一種學習。至少可以讓他們有了一絲頭緒。會明白一點。而且在小組討論交流中,也讓他學會了與人合作。經過討論之後的交流,好學生理解的更深更透,而那些學困生也會得到進步。這就是一種關注所有學生的發展。
2)教學的整體有效進程還要顧全大局。在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會有這樣的現象:有些老師為了能讓學困生能在課堂中有鍛煉的機會,所以無論什麼問題都要挑挑他們回答,可結果是他們往往不知道該怎樣回答。有的差生答非所問,老師啟而不發。折騰了半天,答案還是未見雛形。可是下課時間已經到了。一節課就在教師啟發與等待中消磨殆盡。可以說,這不是有效課。所以,要想在一節課,讓教學設計順利地進展下去,顧全大局的意識一定要有,我們的課堂不是個別人的課堂,而是所有學生的課堂,這節課,該要完成的內容還是要完成,個別學困生遇到障礙沒關系,我們要換一種方法讓他們知道問題的答案。不能因為他們而熟視無睹那一雙雙渴求,等待知識的眼睛。

三 課堂方面:調動學生學的積極性,切忌課堂結構的單一性
1)課堂活動應動靜交替
課堂活動多樣化,並不意味著整堂課是喧嘩的,熱鬧的,一直像表演某個情景劇那樣讓學生興奮不已。課堂的確需要活躍的東西出現,但也需要安靜的東西在裡面交替填充,動靜結合的課堂不僅讓學生有個思維的空間,也讓他短暫的注意力有一個分散的時間。一個孩子,要讓他整整坐一節課認真地思考,認真地學習,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這是很難做到的,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也是不利的,長期處於思維狀態中,這是單調枯燥的。所以,教師有責任,有義務為學生創設動靜皆宜的課堂教學方式。我們可以這樣構思:你這節課,你認為哪些教學環節需要小朋友靜下心來思考的,需要仔細品位的內容,你就要給他們安排一個安靜思考的時間,當這個問題不能通過個人的讀讀想想感悟出來,說明這個問題對於孩子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如何降低這個難度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呢?如果繼續讓他們自己思考下去,他們會感到煩躁,疲憊,不太願意再次思考。在這種情境下的再次思考,效果甚微。所以老師在這個時候,應給學生一點點撥,一點提示,也可以換種思考方式改變這種沉重的氣息,讓學生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四人一小組相互說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給學生一個自由提出閱讀過程中產生困惑的地方,讓他們在合作的,質疑,探究的氛圍下共同解決這個問題,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增添孩子學習的興趣,緩和一下課堂的緊張,沉悶的氣氛。讓孩子在合作的氛圍中學習,消除因個人不會解決問題的無助與挫敗感。二是為了讓孩子在課堂中不僅學到了知識,懂得了道理,還能感受到團結,合作,交流的幸福與成功體驗。如今的國際教育提倡的就是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新。這些觀點的提出,真的值得我們所有教師深思:作為老師,在課堂上,我們如何做才能提高學生這些能力呢?如何做,學生們在課堂上或多或少地了解社會生活的一些必要的規則呢?我們很容易聽見這樣的大學畢業心聲:「學校跟社會真的是大不相同啊!」「生活真的很累啊!」「與人交往真難啊!」「社會怎麼跟學校不一樣啊!」……我想這種結果的誕生跟我們教師,教學,教育有著必然的聯系。正是因為教師在課堂上的一種缺失,缺失對孩子未來步入社會生存,合作,交際,溝通的引導與教育。從而導致學生走出校門,就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產生,教師應該有一種長遠教育意識,以小見大的概念,小課堂,大道理,大學問,大益處!做到這樣了,教師問心無愧!
2) 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應多樣化,新穎化,合理化,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節課,如何有效地讓學生的注意力保持相對集中,不分散,也是有效課堂的一個指標。如果學生對於你所談,所授,所展示的課件,所呈現的方式感到有興趣,則他們在這節課的收獲肯定比較多。那麼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首先,教師要充分研讀教材,對於不同的教學內容做出一個適宜的,恰當地呈現方式。譬如在小學語文《人間仙境九寨溝》里,對於某些詞語的理解採取的呈現方式就可多樣化:「攀吊」這是一個新詞,但在閱讀的過程中,小朋友可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老師就可以讓學生想像一下猴子攀吊樹枝是怎樣的呢?然後教師可以隨時拿出一個教棒做樹枝,讓學生演示一下既可。這樣一來,既提高小朋友學習的積極性,又在演示的過程中理解了這個詞語,從而達到了積累的作用。當然,一堂課,需要演示的詞語不能多,一多就會適得其反。而對於「雪峰插入雲霄,銀光閃閃」則可以藉助畫面來感受,當小朋友看到那麼高的雪山在陽光的照耀下,是那麼雄偉,壯觀時,他們是多麼的驚訝,多麼震撼啊!他們會把這樣的一種畫面深深地印到腦海里。可能我們一時是看不出這些畫面的呈現對學生的學習有什麼幫助和提高,但是待他稍大一些,等基本掌握了語言的表達之後,遇到想像寫景時,相信他在調動大腦里儲存的材料時,一定會有這一幅畫面的閃現。這就是一種素材的積累。而積累不僅是語言文字的積累,也需要畫面的積累。為什麼那麼多的作家想要創作,想要激發靈感,不顧千辛萬苦,跋山涉水,穿越撒哈拉沙漠呢?游覽祖國邊境西藏呢?因為親眼所見的東西,可以激發他們的靈感。有了眾多的素材,靈感自然會出現。
其次,語文課堂要注意讀想,讀誦,讀說,讀寫,等語文素養的綜合
語文課堂,光聽,光看,光說是不行的。語文是一種綜合素養。以前聽別人說:「有的人會寫但不會說」,「有的人會說但不會寫」。看似合情合理。其實,這裡面肯定有原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是教育的一種欠缺,還是教育的忽視呢?學生欠缺的是什麼?教師忽視的又是什麼呢?如果,每一位老師在課堂上都能扎實抓好學生讀、說、聽、寫每一環節,還會有這樣的情況嗎?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給學生創設一定的展示平台,鍛煉他們的機會,提高在眾人面前展現的心理素質,還會有這樣的局面嗎?據我調查:會寫的人,但不會說的人,主要有這幾點原因:1 膽小,在私下和朋友討論時,很能說。可是一旦站在眾人面前,可能說得就會很少。為什麼?一方面是心理素質,另一方面是語言組織能力,還沒有完全想好。再者就是平時積累有關的信息太少,從而導致心理緊張,忘記已經想好的話。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教師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著手:鍛煉學生的膽量,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素材,提高學生組織自己想要說的話的能力,理清要表達的先後順序。也就是說一堂課要不僅要讓學生讀,還要把自己讀到的感悟通過自己的組織表達出來。這種表達可以是書面的,口頭的,也可以是肢體的!這種表達可以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年級特點有所針對地安排進展。如果是一年級的小朋友,你讓他把自己讀出的東西用文字表達出來,那不是故意給他設置障礙嗎?故意挫敗他學習的積極性嗎?如果二年級的學生,你還不讓他嘗試讓他寫一寫,你這就是一種忽視學生表達的需要,低估學生表達的能力。萬萬不可,到了哪一個年級,我們老師都可以讓學生跳起來,嘗試一下「摘蘋果」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長得更快,跳得更高,得到的果實又多又好!
語文素養的提高,是一個內化到外化的過程。當你吸取了太多的知識,你能在你的生活中,學習中准確地,恰到好處地運用它,這就是一種外化過程。而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是為了學生能夠將自己學到的知識,不僅外化到那一張張試卷上,更為重要的是要為學生的將來著想。
3) 課堂上注重評價的多元化,多樣化
有效的課堂,學生的回答,教師的評價很重要。無論學生回答是否到位,到點,教師都應該根據教學進程需要給予他們及時亦或有目的性的滯後評價。而激勵,肯定的評價會讓學生興致勃勃,提高學習興趣!我們不難發現:經常得到別人肯定與表揚的孩子,一般都比較外向,活潑,開朗,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受老師的表揚的孩子則不是很大膽,回答問題的時候,如果自己不能肯定答案是否正確,他們往往聲音很小。我們還可以從自己身上深深體會到:當你在某一方面乾的出色,被別人認可,贊賞的時候,可能成人在表情或肢體上沒有孩子那樣太大的反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當時,你很開心。也許這種表揚更加激發了你對被別人肯定的這方面的發展。由此不難看出,大人的成長需要激勵,更何況小孩?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應做一個細心的人,善於發現學生的亮點,真誠的鼓勵他,肯定他!
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一個問題的答案表述往往是因人而異,有的人回答的得體,有的人回答的有靈性,有的人回答的很智慧,有的人回答的很淳樸,有的人回答的很妙!這些答案之中,可能某些說法是不可取,但是語文是一個綜合素養的體現。教師應該抓住學科的特性,靈活的評價學生。《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個方面進行評價。」「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因而量化和客觀化不能成為語文課程評價的主要手段。」
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堂上,是學生積累生字和詞語的主要階段,他們在表達上相對於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過於簡單化,面對這樣的回答,教師想要做到多樣化確實需要動一翻腦筋。如何不重復使用一句表揚語,如何發現孩子回答問題時的特別可取之處,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口頭表揚?什麼情況下使用書面評價?什麼時候使用肢體語言的肯定,譬如:眼神的肯定,期待,鼓勵,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個撫摸,身體的靠近,握手,掌聲的鼓勵等等,這些形式各樣的肢體語言都是一種對學生的評價。教師千萬不要忽視這些小小的動作或表情,其實,這些給予孩子的力量是強大的!因此,做一個有心,有情的語文老師,你的課堂就會心心相印!
課堂,是教師和學生教學相長的一個平台,如何在這個平台上,使我們師生雙方的收益都達到最大化,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所企盼的。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思想,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學習的獨立體,因此,沒有固定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只要你在你的崗位上再多一份愛心,多一點細心,多一點熱情,多一點執著,多一點鑽研,多一點付出,多一點反思,相信你的課堂一定會比現在的課堂更精彩,更充滿教學智慧!而我們的教育也就是在不斷的付出中,不斷的反思中,滾滾向前!

㈦ 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羅春娟

一、做好課前准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課前准備,我覺得似乎是原來所提「備課」的深化,更強調了「有形的」和「無形的」兩大塊。「有形的」也就是能成文看到的,比如說文本教案,是教師將准備的部分內容,付諸文字,寫於教案本上,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教案。還包括教學的生字卡片、實物、課件等。 「無形的」是指教師的本體知識、文化底蘊等的綜合表現。
課前的准備當然最佔分量的還是備課,鑽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教學三大方面都要把好關。教學設計最重要的是要強調教學目標的合理性和全面性。目標對課堂具有引領作用,是一堂課的方向,是判斷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課堂教學目標是以關注全體學生為前提的,所以在確定時要准確而合理,要符合學生的知識發展水平和心理等其它方面的發展水平,還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確定有層次的具體的目標。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還要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考慮,以更好地實現課程的總體目標。
二、根據學生,制定科學,適切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不僅是一個教師在教授這一課時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其實,它的設計,不是單純從教師,文本的角度出發的。更多的,應該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結合教師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與教學風格合而成之。所以,教學目標要設立科學,適切。
三、構建合理的課堂結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無時無刻都在變化,在這個過程中,一個班級中的幾十個學生和教師之間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尊重,共同去實現教學目標。但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 學生有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很難跟老師合作等等特點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組織調控就顯得非常必要和重要。教師必須注重採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的組織調控,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很快適應課堂學習環境,讓學生始終精力充沛,活潑愉快地學習,達到高效地實現教學目標。
四、記下課後反思是提高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延伸。
課堂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無論是行家裡手,還是年輕教師,在各自的認識層面上都會發現不足,都會留有遺憾。如果不及時反思,很多感覺稍縱即逝,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還會出現類似的問題,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果一名教師僅僅停留於上完課了事,那麼他將很快進入職業倦怠狀態。教師一旦產生生了職業倦怠,其內在潛能將難以充分發揮出來,最終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還會對教師本人及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消極的影響,更談不上教學的有效性了。因此,教學之餘,我們要留有足夠的空間與時間,讓自己像過電影似的再現課堂教學的情景,及時捕捉問題,記下得失,為以後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增添保障。
總之,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並不是神話。只要我們課前做好精心准備;課中建立良好課堂秩序,掌握學生發展動向,有所側重地,關注所有學生的發展;課後及時反思,總結得失。那麼我們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閱讀全文

與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