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教學規律包括

小學語文教學規律包括

發布時間:2020-12-17 15:07:04

⑴ 2015秋季的人教版小學語文書是不是改版了

2015年江蘇的一年級語文課本將從秋季 學期開始改,難度也會降低,但不會刪除 古詩部分。蘇教版的小學三至六年級數學 ,都用上了新改版的課本,難度降低;五 六年級的英語教材也變臉了,增加了童話 和環保板塊,課文也變短了。[1]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二年級教材修 訂,已經通過了教育部的審查,2015年 入學的小學一年級新生將會採用新修訂教 材。其中的古詩部分不會刪減,但選文應 該會有調整。蘇教版教材執行的是語文國 家課程標准,而上海有自己的課改方案。 [1] 蘇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在全國的使用量排 第二,近20個省市自治區的至少1000萬 小學生在同時使用,此次是根據新課程標 准全面修訂。其中會刪去一些毫無童趣, 或過分陳舊的篇目,語言也會更具時代性 ,更加生活化,不過,網路語言不會收錄 ,比如『有木有』等詞彙。[1] 新老課標均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應認識3 500個左右常用漢字,但新課標降低了小 學生會寫漢字的要求,三、四年級學生會 寫的漢字從2000個減少到1600個左右, 一、二年級學生會寫的漢字從800到1000 字統一成低限——800字左右。「多識少 寫」成為方向。[1] 數學 2015年蘇教版的小學數學教材,從三至 六年級書變成16開本的,整體難度都降 低。[1] 難度有降低,但思維要求沒降低,增加了 與生活的聯系。教材將二、三年級的「可 能性大小」整合到四年級上冊,並降低了 教學要求,不再要求用分數來表示可能性 ,只要求說出可能性大還是小。五、六年 級新教材中,「可能性大小」的教學內容則 刪除,放到初中教材中。新教材還將統計 中位數和眾數這些內容刪除了。[1] 「找規律」單元教學內容被刪除,增設了「 探索規律」專題活動。過去要花三五節課 來講,三至六年級現在都有「探索規律」專 題活動,而以前的「找規律」單元,是四五 年級的內容。新教材中還刪除了與奧數相 關的內容,比如舊教材中,紅紅有3件上 衣,2條裙子,一共有幾種穿法」這樣的搭 配問題,新版將會刪除。這些刪除都是根 據難度等因素考慮的,以前的教材里,就 沒有明確地加入奧數的概念。[1] 英語 2015年五六年級英語換了新教材。英語 新教材增加了環保板塊以及童話故事板塊 。[1] 六年級上學期教材新增了兩個單元,分別 是保護我們的城市、保護我們的地球。舊 教材中,第一章都是對話板塊,新版將變 成了童話故事板塊,包括《皇帝的新裝》 《金發姑娘和三隻熊》等。在五六年級英 語教材的故事實踐中,增加了閱讀理解活 動,可以很好地進行學習反饋。此外,新 教材精簡了課文,每篇文章的單詞比原來 少了10多個,選文更活潑,更貼近學生 興趣。[1] 讀本 2015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讀 本」將走進江蘇中小學。「讀本」預計2015 年11月免費發到學生手中,並於2015年1 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確立後的首個紀念日前學完。這套「讀本」 預計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確立 後的首個紀念日前,免費發到學生手中。 因為學習需要課時,所以最遲在2015年1 1月份,就應該能夠和學生見面。讀本分 小學、初中、高中三個版本,具體的學習 年級預計是小學五年級、初中二年級和高 中二年級。

⑵ 如何利用漢字規律進行小學語文教學

教學目的: 1、掌握長、短、方、圓這四種字形的構字規律與寫法特徵,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2、培養學生細致敏銳的觀察力,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3 、培養學生書寫名人名言的格式,以及如何珍惜時間。教學用具:小黑板、卡片。教學過程:一、出示例字,揭示課題。 1 、出示小黑板: 身 之 正 會 2、齊讀,這四個字的字形各有什麼特點?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第一個字屬於長形字。第二個字屬於短形字。第三個字屬於方形字。第四個字屬於圓形字。今天我們來學習「字形特點 (一)」。二、指導書寫。出示卡片: 身仔細觀察,這個字怎樣寫才好看?學生邊議論邊試寫。指名學生發言,談談自己試寫的感受。(即:怎樣寫好「身」字)指一名學生上台邊說邊寫。師生評議。學生自由練習同一類的字三個。 2、出示小黑板:(貼有寫字的圖片)想一想:這些字個有什麼特點?如何寫好它們?字形較短: 血 之字形較方: 正 畫字形較圓: 會 香 3、名人名言行款練習。學生讀一讀,講講這句話的意思。分析名人名言的書寫格式。學生試寫,要求注意語句中的長、短、方、圓不同字形的寫法。 4、師小結。三、學生進行鋼筆字練習。P4 第二課 字形特點(二)教學目的:掌握大、小、偏斜三種字形的寫字規律,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品質,規范書寫的習慣。繼續練習名人名言的書寫行款。教學准備 :寫有字的小黑板。教學過程:出示字例,導入新課。出示小黑板: 天 口齊讀。想:這兩個字有什麼特點?仔細觀察,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所佔比例的大小有何區別?指名說,老師板書:字形較大 字形較小指導書寫。較大字形:要點:撇、捺或長橫、長豎要舒展。老師寫: 發生試寫: 天年較小字形:要點:要寫在格的中心位置,字中的筆畫較短。師邊將邊示範: 白學生試寫: 口 日 3、偏斜字形:左斜字 主筆不可過於左斜。范寫: 夕 勿學生試寫。右斜字 主筆不可過於右斜。范寫: 戈 飛生試寫。名人名言行款練習。生讀名人名言。討論:寫這一段話應該注意什麼?小結:格式、字:學生邊聽音樂邊寫名人名言。老師針對在巡視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糾正。生繼續練習。第三課 整齊平正 教學目的:掌握字的書寫規律— 整齊平正。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培養學生對書法的熱愛,提高他們對書法的鑒賞能力。教學用具:寫有華羅庚名言的小黑板。教學過程:出示寫有名人名言的小黑板,導入新課。出示小黑板,讓學生仔細觀察。邊看邊想:這一段話寫得漂亮嗎?為什麼?小結並板書:整齊平正。指導書寫:指導寫「衛」字。橫向筆畫較平,豎畫要直。范寫: 衛生試寫一個。指導寫「不」字。橫較平,豎宜直。撇、點相稱。范寫: 不生試寫。生自學自悟。學生看書P9—10。討論如何寫好「 革、尋、歪 」這三個字。指名談並演示:革 橫向筆畫上下對正,長豎居中。尋 長橫較平,上下部對正。歪 橫較平,上下兩豎對正。〈 4 〉學生試寫「 里、至、目、墨 」。名人名言練習。讀 想含義。討論:如何寫好名人名言?學生試寫。同桌之間互相欣賞、指正。生邊聽音樂邊練習 P9 — 10 的字各兩個以及第二條名人名言。教師創意設計及反思:第四課 分配勻稱教學目的:掌握要使字端正、美觀,應將筆畫安排勻稱的寫字規律。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品質,規范書寫的習慣及濃厚的寫字興趣。繼續練習行款練習。教學用具:寫有字的小黑板(一個字美觀,一個字分布不均勻)教學過程:復習舊課,導入新課。展示上節課同學們寫得好的作業。評論:好在哪裡?(整齊平正)出示小黑板:讓學生觀察黑板上的字是否達到要求了?哪個好些?為什麼?不太好看的字毛病在哪?指名發言並歸納板書:分布勻稱一個字寫得美觀、端正,不僅要將筆畫寫得整齊平正,而且筆畫的分配要勻稱。指導書寫。學生看書P13—14。理解「勻」與「稱」。勻—筆畫間隔均勻 稱—筆畫左右相稱 3、討論如何寫好「 主、衣、回、困、言、京、再、奮、傑、春、事、帶 」這十二個字。 4、討論發言歸納: 「主」 橫的間距均勻;示範: 主 「衣」 內外筆畫間隔均勻;示範 : 回 「京」 左右筆畫相稱;示範: 京 「奮」 撇捺相稱,下部筆畫間隔均勻。示範: 奮 「事」 橫的間隔均勻;示範: 事 「傑」 撇捺相稱,四點間隔均勻;示範: 傑 5 課堂練習:生隨音樂試寫以上十二個字,一字寫兩遍。三、行款練習。生讀兩則名人名言,明其含義。試寫第一則名言。同桌交流。師指正存在的問題。生繼續練習第二則名言。四 、作業:將書上P13—14的字各寫三個。 第五課 比例適當 教學目的:掌握在寫字時,應使各結構單位的長短寬窄比例適當的寫字規律。培養學生細致敏銳的觀察力,養成他們良好的觀察事物的心理品質。培養學生對書法的熱愛,提高他們對書法的鑒賞能力。訓練行款練習。教學用具: 字卡片、小黑板。教學過程:一、 1 、以小故事導入新課。問:如果一個人頭大身子小或頭小身子大 ,他走在大街上,你看到他第一個反應是什麼?(想笑)為什麼想笑呢?(上下不對稱,即比例失調)小結:我們寫字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一個字的各結構單位的長短寬窄比例不適當,那麼寫出來很難看。如: 孟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如何將一個字的比例處理適當。板書:比例適當二、指導寫字。 1、出示貼有字卡的小黑板讓學生細致觀察,想:這些字的結構有什麼特點以及在寫它們時應注意什麼?苗 孟 籃 封 睡 謝 2、看書P17—18 3、指名回答並歸納:〈1〉上下結構的字:上寬下窄:苗(上、下長短相等)上窄下寬:孟(上部長度佔三分之一)上下相等:籃(上中下長短相等)〈2〉左右結構的字:寬窄相等:封(右部稍長)左寬右窄:到(左部佔三分之二,右部稍長)左窄右寬:睡(左邊佔三分之一,右部佔三分之二)〈3〉左中右結構的字:如「謝」(左中右寬窄相等,左部較短)三、隨輕音樂,生將以上的字各寫兩個。四、行款練習。 1、生讀,明其含義。(第一則) 2、生試寫。 3、同桌交流。作業:將書上P21—22的字各寫三個以及第二則名言。第六課 重心平穩 教學要求:掌握漢字書寫中「重心平穩」這一規律,書寫中注意寫字「平穩」的要點和細節。繼續進行行款練習,在練習中既體會這一規律又能兼顧整體。培養學生細致敏銳的觀察力及對書法的鑒賞能力,激發學生對書法的熱愛。教學過程:復習舊課:上節課我們學習的是什麼書寫規律?怎樣才能使漢字的比例適當呢?二、新課學習。過渡:漢字不僅要各部分比例適當,還要做到重心平穩才美觀。(揭示課題,齊讀)對比寫兩個「鄉」字,重心穩:「鄉」,反之「鄉」讓學生感悟。閱讀書中「概述」,記號,交流。認讀本課例字,慢讀一遍,初步感知字形。以「手」字教學為例:自己閱讀領悟要求,對照例字體會後說說。指名寫一個「手」下面同時練習一個。點評學生板演,同桌依此互查互評。改進後再練習寫一個「手」。以下的字可一齊指名書寫,如一人寫兩個字,集中點評,全班每字各練寫兩個。每個例字的最後一個字臨摹一起進行,要求盡量不看要求,心領神會,熟練掌握「重心平穩」這一規律。行款練習。認讀行款內容。觀察行款整體,要注意哪些問題。交流: a、字居格中 b、字間距勻稱(包括標點) c、每個字的結構要注意,如:礎(√) 石出(×) 筆畫之間要互相兼顧。〈4〉書寫練習,教師輔導。三、作文展評。同桌互評,將結構最好、整體最美的漢字記號,如「手」互相比一比,誰寫得好。四人小組展評。 3、交流感受。四、布置作業繼續進行行款練習。找一些名言進行課外練習。行款要有一定速度。了解顏真卿的故事(見書)

⑶ 如何提高自己的記憶力和思維力

下面介紹增強記憶的10種方法:

1.注意集中記憶時只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排除雜念和外界干擾,大腦皮層就會留下深刻的記憶痕跡而不容易遺忘。如果精神渙散,一心二用,就會大大降低記憶效率。

2.興趣濃厚

3.理解記憶理解是記憶的基礎。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記得牢記得久。僅靠死記硬背,則不容易記得住。對於重要的學習內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誦相結合,記憶效果會更好。

4.過度學習即對學習材料在記住的基礎上,多記幾遍,達到熟記、牢記的程度。

5.及時復習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後慢。對剛學過的知識,趁熱打鐵,及時溫習鞏固,是強化記憶痕跡、防止遺忘的有效手段。

6.經常回憶學習時,不斷進行嘗試回憶,可使記憶有錯誤得到糾正,遺漏得到彌補,使學習內容難點記得更牢。閑暇時經常回憶過去識記的對象,也能避免遺忘。

7.視聽結合可以同時利用語言功能和視、聽覺器官的功能,來強化記憶,提高記憶效率。比單一默讀效果好得多。

8.多種手段根據情況,靈活運用分類記憶、圖表記憶、縮短記憶及編提綱、作筆記、卡片等記憶方法,均能增強記憶力。

9.最佳時間一般來說,上午9~11時,下午3~4時,晚上7~10時,為最佳記憶時間。利用上述時間記憶難記的學習材料,效果較好。

10.科學用腦在保證營養、積極休息、進行體育鍛煉等保養大腦的基礎上,科學用腦,防止過度疲勞,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能大大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這是提高記憶力的關鍵。

⑷ 小學語文斷句規律

1. 意群停頓

句子可以按照它的意思和結構分成小段,這樣的小段就叫做意群。

在說話和回朗讀時,意群的作用是:如果答感到句子很長,一口氣說不下來,可以在意群和意群之間有一個很短的停頓(換氣)。正確的停頓應該在意群和意群之間。同一個意群內不應停頓。

語文長句停頓方法

意群之間的停頓不是固定的,而是靈活的。可以按照個人的需要,可停頓也可不停頓,可多停頓也可少停頓。

2. 句中上升

在一個長句子中,如果有許多重讀音節,按照降調的規律,應該逐個遞降。但由於重讀音節很多,聲音會越來越低,不論是自己還是別人,都會感到不舒服,聽起來會很單調,說到最後嗓音會低不下去。

因此,我們可以在句子中間選擇任何一個你認為重要的重讀音節,將嗓音提高,好像又開始了一個從高到低的遞降過程。我們把每一個從高到低的遞降過程的語調組合叫語調群。句中某個音節上升的現象叫做句中上升。

只有一個從高到低的語調群,聽起來比較單調。

有一個句中上升,因此就有了兩個從高到低的語調群。聽起來比較生動。

⑸ 小學語文規律,怎麼尋找描寫對象的特徵

很高抄興為你解答!
寫景:可以由近及遠襲,有上到下或由遠及近,有下到上。主要是看你自己想怎麼寫。 可以寫顏色,特徵。
寫人:。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方面最好從與人物有關的事情入手,在事情的選擇上要注意,首先明確你想突出己所寫的人物的哪方面的特徵,還有就是注重心理方面的刻畫。作文的最後可以寫出自己對所寫人物的個人感想。

寫物:
1.要抓住典型,突出重點,具體描寫。

2.要細致描寫。描寫任何一種小動物,都要細致描寫,認真刻畫。無論是寫外形樣子,還是寫生活習性,都不能幾筆帶過,概括敘述。特別是在描寫小動物生活習性時,要注意准確地使用動詞,再現出小動物活動的情景,給人以「狀物如在眼前」的感覺。

3.要條理清楚。描寫一種小動物也和寫其他作文一樣,不能東一句,西一筆,缺乏章法。在動筆之前先想好先說什麼,後說什麼,再說什麼。句與句之間怎樣掛連,層與層之間怎樣聯系。怎樣開頭,怎樣結尾,全篇文章怎樣組合。把這些想好之後再動筆,才能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純手打!
請採納!
祝你學習進步!!!

⑹ 小學語文學科,請進入

課標中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理念

新一輪課程改革是我國教育領域的一次深層次的徹底改革。在「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新課程目標下,語文學科的教學理念自應有其全新的內容。本文試圖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新課程標准下的語文教學理念予以通俗化的闡釋,從感性層面上幫助廣大一線教師理解新課標,從可操作性方面增強其實施新語文的信心。

強化教材資源意識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材是教學的媒介、學習的材料。教師應著眼於課程目標,對教學材料要放出眼光來拿,應有所取捨,有所增刪。一方面要通過拓寬課外學習資源,如選用報刊圖書、電影電視、網路等資源,對教材進行必要的補充,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教材的隱性信息資源。在某種程度上,隱性資源於學生的成長更為重要,諸如培養健康的心理,塑造高尚的情操,培育科學的思維,學會做人與處事,學會求知與審美,學會謀求生存與發展,等等。①

教材的信息盡管豐富,卻是靜態化的。由於教材隱含信息的豐富性與隱秘性,教師與學生雙方對教材信息的開發都具有能動性。因此,教學過程中對教材信息資源的開發是教與學雙方互為作用的動態過程。教師要明確開發教材隱含信息的意義,在思想上重視對教材信息資源的開發,要有廣博的知識,獨立鑽研與處理教材的能力,善於對教材作深入的研究與開發,要善於總結研究與開發教材信息的方法,並通過由淺入深的適量的訓練,讓學生逐步掌握這種方法,從而真正促成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一方面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一方面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虛心接受教師的指導與點撥,努力掌握研究與開發教材的方法。

「畫蛇添足」是一種發掘教材信息資源的好方法。②所謂「畫蛇添足」就是跳出教材談認識,師生以教材為引子,談對人生、對社會的新的認識,談思想上、感情上的新的收獲。它最為顯著的效果便是能極大地促進學生思辯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認知水平與思想修養的提高。教材學完了,教學目標達成了,師生再就教材中的某個或某幾個問題作一番「橫看成嶺側成峰」式的見仁見智的探究。這種探究完全是自由發揮,獨立闡析,不受教材局限,沒有統一議題,無方向指點,沒有統一的思維模式與現成答案。長期這樣「畫蛇添足」訓練,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機敏的論辯能力、科學的認知水平必定日見提高,學生的精神世界與處世經驗必定日見豐富。

體現教學民主化

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人格、情感與學習權力。為此,要倡導並實施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交往互動,要實現教師、學生、教材、教學環境四因素的對話與交流。為促成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順利開展,應突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要善於設計具體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情境,感受作者與作品中人物鮮活的心靈。這樣,尊重學生的情感,體現學生的意志,彰顯學生的個性,有利於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閱讀文學作品要善於讀出作品的生活情境來。③比如閱讀小說,只有對人物的言行舉止、興趣愛好、思想品質、性格特徵等把握清楚,才能給人物准確定性,進而較好地理解作品的意義。而要取得這種閱讀效果,閱讀時必須入境,閱讀者要積極調動起直接的或間接的生活經驗,將作品的情節想像成活動的生活鏡頭,讓人物「活」在特定的生活情鏡里。按照這樣的方式讀完小說《老楊同志》後,一個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心靈敏感、感情豐富、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作家形象便在我們心中鮮活起來了。閱讀文學作品,還要善於讀出作者鮮活的靈魂來。④不但要讀活作品中的人和事,還應從作品中的敘述、描寫、議論、抒情中讀出作者鮮活的靈魂,並藉以純潔我們的思想,凈化我們的靈魂。楊朔的《荔枝蜜》是一篇飽含作者激情和理性思維的優秀散文,細心閱讀,我們就能真切地感受作者楊朔那跳動的思想脈搏,洞悉他鮮活的心態,我們會因此得到一次崇高思想的陶冶,接受一次靈魂的洗禮。

提升學生的主體性

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更為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應完全是平等式、朋友式的,學生要能獲到充分的信任與尊重。為此,我們的課堂教學要充分保證學生的「三權」,即學生的讀書權、思考權、討論權。只有這樣,課堂教學中才既能重視教師的啟發、點撥,又會突出學生的討論、參與,這樣的課堂教學少了一味盲從與謹小慎微,多了獨立鑽研與質疑問難,少了思維被禁錮的煩惱,多了自由創造的喜悅。

筆者在教學李清照的《如夢令》一詞時,通過啟發式提問,鼓勵學生認真讀書、積極思維,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⑤學生圍繞教師的提問「女詞人為什麼『常記』溪亭日暮、沉醉晚歸、迷路驚鷗這樣一個生活事件」,先後找出了八種答案。學生每找出一種答案,教師均予以及時評點、肯定,學生自然倍受鼓舞,積極思維,爭先恐後舉手答題。在興趣盎然的熱情探討中,學生對女詞人的內心活動、思想情感有所洞悉,能真切體會到女詞人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嚮往自由的熾烈情懷。

重視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培養創新思維

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價值取向,倡導在「活動—體驗」模式下的「生成本體論」。因此,它更為重視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更為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品質。

請看下面一個研究性學習課例,它由前後連貫、循序遞進的五個部分組成。

活動一:把學生分成6個小組,聽寫下列詞語。①分一杯羹 ②江郎才盡 ③世外桃源 ④後羿射日 ⑤風聲鶴唳 ⑥篝火狐鳴⑦不求甚解 ⑧嫦娥奔月 ⑨約法三章 ⑩揭竿而起 ⑾投鞭斷流 ⑿夢筆生花傳閱,互相糾正錯別字。3、評論:誰的字最美觀。

活動二:1、分組討論,這些詞語涉及到哪些歷史人物或神話人物?2、將有關人物用線連接起來。3、講述連接的理由。4、評論理由是否成立。

活動三:每組一人,分別扮演上述人物。2、扮演者講述自己所扮演人物的故事。3、評論:表演者語言、神態、演技。

活動四:分別以上述中的一個人物為話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體不限。2、傳閱,互提修改意見,作者自改。3、當眾宣讀作品。4、評論。

活動五:每組推薦兩篇文章供發表。2、以編輯的身份寫採用或退稿信,說明採用或退稿理由。3、評論信的質量。

上述這個研究性學習課例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學理念,有利於發展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課堂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敏銳性、廣闊性、深刻性與創新性,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應是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與追求。⑦思維的創新性是建立在思維的敏銳性、廣闊性、深刻性基礎之上的。課堂提問要注重學生思維的異質同化、同質異化,引導學生善作換位思維,敢於破常規,立新論,要積極鼓勵學生敢於異想天開、敢於標新立異。一個人的興趣與潛智常常處於沉寂、待開發的狀態中,需要依靠外界的刺激與誘發去引爆。興趣是創造的胚芽。興趣能否長久保持、持續強化,取決於問題意識與問題能力的強弱。要想有問題,必須勤於思索,必須學會「疑」。所謂「疑者,覺悟之機也」。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要能夠會「疑」,不但要主動「尋問題」,深入理解與鑽研。還要有批判眼光、求真精神。在探討事物的來龍去脈和規律時,要服從於客觀事實,堅持真理,不能輕信書本,盲從權威。

關注學生體驗與生活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注重從學生的體驗出發,建立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不斷地深入觀察和體驗真實的社會生活,積極、主動地參與學校和社區的種種活動,在實際活動中體驗、發現並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去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參與社會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豐富的教學情境中體驗和感悟生命的價值和生存的意義並內化為個人的態度、價值和信念,轉化為個人教養。體驗性教學強調學生對學校生活及社會生活的參與,關注學生對學習活動的體驗和反省,突出學生的個體性、獨特性、多樣化和差異性。

語文教學要為生活服務,將語文教學作生活化處理應該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⑧語文教學的生活化,要求將課文學習、語文訓練同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將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同教會做人、教會生存有機統一起來。所謂社會生活,一方面指生活實際,包括生活事件與社會現狀;一方面指思想實際,包括學生的志趣、心理需求以及社會思潮等。無論是密切同生活實際的聯系,還是密切同思想實際的聯系,都是為著要激發和強化學生積極的學習內驅力,求得語文教學的優質高效。語文教學的生活化要求教師積極創設小課堂大社會的寬松教學環境,鼓勵學生大膽演練「社會角色」,讓學生在興味盎然的「社會角色」演練中既長知識,又增才幹,既高效完成課文學習與語文訓練任務,又切實增強處事能力。教師既可以創造性地將語文小課堂模擬、還原為生活大舞台,為學生提供表現與增進才乾的機會,諸如改編課本劇、即興講演、情景對話等,也可以將學生帶出課堂,深入社會,開展系列語文活動。這樣,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訓練化成了學生內在的生存需求,因而「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學習」。

筆者在教學韓愈的《馬說》一文時,注意引導學生關注、評論現實社會,培養其自覺的社會參與意識與責任感,從而激發出更大的學習、生活熱情。⑨為了架通課文學習與社會生活之間的橋梁,激活學生的思維,筆者投「石」激「浪」,向學生提問:「千里馬為什麼不跳?」要求學生不拘一格,自由發表意見。果然,一石激起浪千重,學生的思維火花被這個問題引發出來了。學生從教材內容出發,既結合當時歷史,又關注當今現實,將討論的話題不斷推向縱深。

注重人文與科技教育

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更注重人文與科技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形成健康的情趣品位,對於學生的終身學習與有個性的發展意義重大。

語文教學要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大家已深有同感,有所重視了。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無非是要培養學生正直的品質,高尚的情趣,健康的情感,純潔的心靈,樂觀的態度,培養其高度的責任心,深切的同情心,頑強的進取心,培養其大局意識、協作精神與奉獻精神。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科技教育,應把握三個重點。⑩首先要引導、幫助學生破除迷信觀,樹立科學觀,培養他們相信科學、尊重科學、熱愛科學的思想意識。要善於充分發掘語文教材中的科學因素,正確引導學生科學地解釋自然現象,客觀地揭示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教給學生科學的認識論;要善於結合教材內容,運用有關科學原理進行闡述,給學生灌輸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無神論思想。第二,要依據教材內容並有所補充,讓學生懂得一些科學史,盡可能多地掌握一些先進的科學知識,增強他們的科學意識。第三,要著眼於提高學生的科技素質。為此,必須更新語文教育觀念,拓寬語文教學思路,實行開放式語文教學,廣辟語文教學渠道,切實激發學生的科技創造熱情。

注釋:

①拙作《加大教材信息資源的開發力度》,刊於《冷水灘教研》總第24期,在全國中語會青年語文教師研究中心第3屆年會上獲優秀論文二等獎。

②拙作《語文教學應提倡「畫蛇添足」》,刊於陝西師范大學《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1年第3期。

③拙作《讀出生活情境來》,刊於河南鄭州大學《語文知識》1999年3月號。

④拙作《讀出作者鮮活的靈魂來》,刊於湖南教育報刊社《初中生》總第153、154期。

⑤拙作《<如夢令>教學三讀》,刊於《冷水灘教育研究》總第32期。

⑥拙作《課堂提問應突出思維品質的培養》,在全國中語會教學藝術研究中心第12屆年會(2000年4月·昆明)上獲優秀論文一等獎。

⑦拙作《試論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刊於《冷水灘教研》總第20期,並以《語文教學的生活化意味著什麼》為題摘要刊於《湖南教育》1998年15期。

⑧拙作《巧投激「浪」之「石」》,刊於河南鄭州大學《語文知識》2001年2月號。

⑨拙作《語文教學應加強科技教育》,刊於1996年9月13日《湖南教育報》第243號,「課堂」專刊第25期。
六個改變新教育方針

「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二、「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勞動者和建設者。」

三、「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我們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為人民服務,堅持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十七大關於教育方針的論述,體現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思考學校的發展和改革。黨的十七大報告對科學發展觀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述,明確指出了,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對於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附:十六大教育方針

「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師的八條職業道德,
1、擁護四項基本原則,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不得有違背四項基本原則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言行。

2、宣傳普及科學知識;不宣揚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說,不參與邪教活動。

3、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恪盡職守;不因循守舊,不曠職、失職。

4、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5、為人師表,廉潔從教;不利用職務謀取私利,不從事有償家教。

6、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語言規范健康,行為舉止文明禮貌;不賭博,不酗酒,言行不違反社會公德。

7、密切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堅持進行家訪;不指責、訓斥學生家長。

8、關心集體,尊重同事;不做有損集體榮譽和不利同志團結的事。

⑺ 小學語文教學規律有哪些

教課文 明顯是局限於某抄一篇文章,著眼於一篇文章的話,可能忽視教育本身。

教語文 思維范疇更大,廣度更高。選定的篇目本身就是一些優秀的文章,而由點及面,由一篇文章的教學引發學生對此類文章的思考,進而舉一反三,逐步形成自己處理文章的能力,這才是語文教學的初衷。

⑻ 小學語文教材教法有哪些

丁有寬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材教法新體系

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傳統經驗是極其豐富的,但是如何把語文教學的傳統經驗從現代教學理論上提高呢?丁有寬老師在他40多年的教學實踐和實驗中,不斷探索這個問題,建立了獨具一格的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材教法新體系。

一建立起小學語文知識結構及教學目標體系

丁有寬的小學語文教材教法新體系是以讀寫結合為特徵的。讀寫結合是我國語文教學的傳統經驗,如,「熟讀成章」「勞於讀書,逸於作文」等,都說明讀寫的自然結合。讀寫結合不能理解為閱讀和作文機械地、生硬地結合。研究讀寫結合,首先必須明確閱讀和作文都是語文教學要完成的目的任務。其次必須研究閱讀和作文兩個過程的關系,讀與寫是對等的,又是彼此聯系的,讀與寫之間有著共同的「聯系點」。丁老師的讀寫結合特點,就是緊緊圍繞以下三條線索找到了相應的讀寫「聯系點」,構成了讀寫結合的語文知識和教學目標體系。

(一)突出了語言構造方法

語言本身是有規律的,是按一定的方法構造的。語言構造的各因素之間的關系是極密切的;由字組成詞,片語成句,句組成段,由段成篇。不論是理解語言還是表達語言,除理解和表達語言反映的內容外,還要理解和掌握語言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尤其是重點段與其他各段之間的關系,例如,要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就要理解各段之間的關系;要理解段的含義,就要理解段內句子及句與句之間的關系;要理解句子,就要理解一句之中的詞語及詞與詞之間的關系。所以閱讀一篇文章,在初讀全文基礎上,一般是先由字詞理解,再到句、段、篇。作文一般是先有內容材料和要表達的思想,擬出提綱,構思各段之間的關系,再按提綱逐段寫下去;寫每一段話時,還要把句子的先後關系表達清楚;最後考慮詞語運用是否恰當。閱讀與作文正是兩個相反的過程。在這兩個過程中都要考慮語言構造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語言構造是有方法的,字、詞、句、段、篇都有一定的構造方法。因此,在讀與寫過程中,還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語言構造方法。只有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語言構造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及其構造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讀書、作文能力。丁老師的讀寫結合教材、教法特點之一,就是體現了語言構造方法。

1.體現出語言構造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及方法。從句子結構法開始—句群結構法—段的結構法—篇的結構法。既體現了語言構成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又突出了語言構造方法。

2.創造了以「四素完整句」作為讀寫結合語言訓練的開端法。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從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句子—進行訓練,這也是語言訓練的傳統方法,如,古代的「屬對」訓練,就是作文的基礎訓練;近現代的說話、造句訓練,也是為作文打基礎的。但丁老師提出以「四素句」作為語言訓練的開端,是具有創新意義的。因「四素句」是記敘文的基本知識結構,從「四素句」訓練,會為學習記敘文奠定牢固的基礎。

由「四素句」—連續句—並列句—總分句,四種構句法作為語言訓練的基礎。由四種構句法擴展到四種句群構造法:連續句群、並列句群、總分句群、概括與具體句群。再由這四種句群構造法,擴展到這四種段的構造法。以句段訓練作為篇章的訓練基礎。

(二)體現了文章構造方法

文章構造方法很多,根據小學生的特點以記敘文為主,突出記敘文的四要素,並從「四素句」訓練起;還有記敘順序,文章的開頭、結尾;記敘文的寫事、寫景、寫人等文章構造方法。

(三)滲透了思維邏輯體系

語言體現思維,思維邏輯體現於語言之中,就形成語言邏輯。丁老師的教材、教法滲透了語言邏輯關系。在語言構造方法上,丁老師並不是教小學生單純的語法知識,而是在語言構造方法上突出地體現了幾種主要的思維邏輯關系,如連續關系,並列關系,總分關系,概括與具體的關系等。

由於語言構造方法與思維邏輯的結合,自然地把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學習語言有法可依,學後思路清晰,學習效果提高。

以上三條線相結合,構成小學語文知識結構網路,並分層次構成小學語文訓練目標體系。以這三條線為支柱編寫教材,進行訓練,將讀寫密切結合起來。這就是丁有寬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材、教法新體系的根本特點。

以語文知識結構為基礎編寫語文教材難度是很大的。所選的課文,既要內容健康,題材多樣,又要考慮到語文形式是否合於訓練目標。在這方面,丁老師是下了很大的工夫的,也是小學語文教材編寫的創新之舉。

二體現了語言規律的指導作用和遷移規律

語言規律,也可稱為語言法則,或稱語言組織方法。不論閱讀或是作文都涉及到語言的組織問題。語言法則包括詞法和句法,漢語主要傾向於研究句法,從句法研究用字、組詞、造句。擴大言之,語言規律知識還應包括修辭及篇章方面的知識。丁有寬老師總結的讀書「三十法」,七條讀寫對應規律以及句群結構法等,都是讀寫方面的基本規律知識。以語言規律知識為指導進行教學,顯著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增強了小學語文教學的科學性。

傳統的語文教學,重視語言感受,不大注意運用語言規律。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成章」等,都是傳統的學習語文的經驗談,就是靠多讀書。魯迅先生也曾指出過,先前的學古文,「教師並不講解,只要你死讀。自己去記住,分析、比較去。弄得好,是終於能夠有些懂,並且竟也可以寫出幾句來的,然而到底弄不通的也多得很。」《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6卷,第233頁。就是說,傳統的語文教學就是用多讀、多寫的方法,也可稱為語感教學法。這是非常寶貴的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但是這種方法費時間較多,能夠學出來的人不多。少數人之所以學出來,一是靠讀得多,感知得多;二是要經過自己不斷地分析、比較。魯迅先生指出,這個過程是在「一條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而且要經過「年深月久之後」,終於摸索出點方法來;再用已掌握的方法去讀、去寫,就會提高讀寫效果。從這個學習過程分析,是經過了感知語言、掌握語言規律知識、記憶語言及其規律、運用語言及其規律的過程。只不過學生所掌握的語言規律知識,是經過自己在一條暗胡同里摸索到的。大多數人之所以沒有學出來,恐怕是只靠語感,死記語言,而沒有能夠從中摸索到一定的語言規律和方法的緣故。丁有寬老師教改經驗的可貴之處,就是他沒有停留在多讀、多寫的傳統語文教學經驗的水平上,他不是讓學生自己在暗胡同里摸索語言規律和方法,而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將語言規律和方法教給學生。正如他所講:「我把這來自課文的『三十法』,作為幫助學生學習範文,了解作者如何敘事、狀物、寫人,表達思想感情和篇章結構的一把鑰匙,同時又作為學生練習作文的借鑒。」他強調語言規律的指導作用,不僅體現了教學的理論指導原則,而且為探索語文知識結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這是使小學語文教學走向科學化的途徑之一。

丁老師總結的讀寫「三十法」,每一法都體現讀與寫相聯系,也都是讀寫知識結構。尤其是讀寫對應規律:解題、審題與擬題;歸納文章中心思想與表達中心思想;分段、概括段意與編寫作文提綱;掌握文章的主次與作文的詳略得當;理解文章品評詞句與作文的遣詞造句等,都體現了讀與寫的對應關系,將讀與寫有目的、有計劃地結合起來。當學生理解和掌握了讀寫之間的對應關系,讀寫會更加自覺。這其中學習遷移規律起著決定作用。

學習遷移是心理學中的一條古老的學習規律。近年來,由於知識結構論的興起,才被一些人重視和運用。遷移是指學習知識、技能甚至方法和態度之間的積極影響(消極影響稱為干擾)。這里首先必須搞清楚什麼是學習?認知心理學認為新知識和學生認知結構中的觀念發生聯系和同化,就是獲得新知識。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這已有的知識結構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支架。丁老師提出的讀寫對應規律及讀寫「三十法」,都是通過教給學生一些語言規律和方法,使學生掌握讀寫的知識結構,為學習遷移創造條件。

形成遷移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客體的共同因素,二是主體的概括能力。讀寫對應規律及讀寫「三十法」,就是利用讀與讀、讀與寫之間所具有的共同因素,通過讀建立起一定的讀、寫認知結構,再閱讀新課文時,就會同原有的有關知識聯系起來,經過同化,納入已經掌握的有關讀、寫認知結構之中,鞏固和提高已有的閱讀能力。這是讀與讀之間的遷移,同時也會遷移到作文中去。例如,當學生通過數課學習劃分段落、概括段意的知識和方法之後,再閱讀新課文時,就會運用已掌握的分段方法及概括段意的能力,對新課文進行分段和概括段意,同時,在作文中就會懂得如何編擬作文提綱。產生以上兩種遷移時,要求學生能在讀與讀、讀與寫之間概括出共同因素,這種訓練也會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因為學生建立起讀、寫認知結構,可以用來同化新知識,就會比較快地提高讀寫能力,也會避免機械地學習。

三初步形成讀、寫結合教學過程模式

丁有寬的讀寫結合教學是先有教法後有教材,在他幾十年的教改實驗中形成一系列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系列;在教法基礎上編出教材;又在教材基礎上豐富和完善了教學方法體系,形成了讀寫結合的語文教學過程模式。

語文教學過程模式是設計、組織和調控語文教學過程的一整套語文教學方法體系。即要解決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做什麼,怎樣做?又要確定教與學的先後順序、教學重點,以及師生的相互作用等。丁老師在教學實踐中根據教材特點,形成了「單元導練教學過程模式」。

丁老師的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材是以單元編寫的。每單元有七八篇課文,分精讀篇、略讀篇、自學篇、綜合練習四類。而每一單元又分兩組課文:第一組課文重點是認識訓練目標,第二組課文目的在於強化、深入理解和掌握訓練目標。這是丁有寬教材的又一特點。這樣做有兩個根據:(1)根據讀寫知識的特點。每項讀寫知識作為訓練目標其內涵是比較豐富的,不可能在一兩篇課文中都體現出來。例如,第五冊第二單元,學習並列結構段。第一組課文精讀篇《美麗的小興安嶺》是景物並列,通過學課文,初步認識並列結構段的含義。第二組課文精讀篇《在艱苦的歲月里》是兩個人物並列;《第一次會見》既有一個人物的外貌並列,又有景物(方位)並列。後兩篇課文不僅體現出並列事項的內容不同,而且逐步加深難度。目的在於加深理解和強化鞏固並列結構段。(2)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特點。學生掌握知識需要有一定的過程和階段。如上例學生讀完《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後,初步認識景物並列知識,還要經過略讀課文《朝天椒》、自學課文《生物角》的讀寫練習之後,才能初步掌握景物並列結構段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學習並列結構段的新內容,即人物並列和人物、景物並列於一文中的構段知識。再通過略讀篇《松竹梅》、自學篇《三個小雨點》進行鞏固練習。學生這樣掌握知識才能有消化吸收的過程,掌握才能牢固。

關於精讀課的教學過程模式,一般採用以下的過程:(1)導自學,初步感知課文。(2)導精讀深究,深究重點段。要求達到五會:會理解、會復述、會背誦、會品評、會應用。(3)導練習,鞏固加深。指導學生總結和運用學習方法,進行多層次練習,達到基本掌握訓練目標。

「單元導練教學過程模式」重在學生理解基礎上指導其自學練習,提高學生獨立的聽說讀寫能力,基本符合建立語文教學過程模式的理論要求。

(一)符合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過程

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過程是建立在學生一般認知過程基礎上的。根據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學生的認知過程一般由感知、理解、鞏固、應用幾個基本因素構成,各因素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據此,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一般是:初讀感知語言,細讀、深讀理解語言,品評欣賞語言,熟讀記憶語言,練習運用語言。「單元導練教學過程模式」,從全單元來看,通過精讀課理解訓練目標,由略讀課加深理解和鞏固訓練目標,再由自學語文和綜合練習達到基本掌握訓練目標。從精讀課的教學過程看,也符合這樣的認知過程。

(二)符合教與學相互作用的關系

語文教學過程是由教師、學生、語文教材三個基本因素構成的相互作用的統一的活動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憑借教材,遵循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使學生理解、掌握和發展語言的過程。「單元導練教學過程模式」要求充分體現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學和練習。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於發揮主導作用。

1.丁老師非常善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願學、樂學、會學。

2.丁老師非常善於為學生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去讀、去說、去寫、去思考,在讀寫實踐中學會讀寫,提高讀寫能力。尤其對學習慢的學生更有所偏愛,善於引導,使之學習成績不斷提高,真正體現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3.符合語文學科的性質和特點。語文是工具學科,是基礎工具學科,是表情達意的工具學科。「單元導練教學過程模式」根據語文學科的性質,在操作過程上體現了如下特點:(1)安排了足夠的讀書時間並體現出全過程不同的讀書要求:初讀、細讀、深讀、熟讀。(2)體現語感和語言規律的結合,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教學生語言構造方法。(3)體現語言和思維的結合,語言和思維邏輯的結合。(4)突出讀寫結合,強調語言訓練。

四積累了一套小學語文教學的訓練方法

「單元導練教學過程模式」在教學方法上突出了單元導練方法,即按每單元的訓練重點目標,指導讀寫方法,進行語言訓練。丁老師對於語言訓練提出明確要求,即目標要明,重點要准,內容要精,時間要少,效果要高。對每項訓練目標掌握要死,運用要活。在訓練方法上有以下特點:

(一)在分項訓練基礎上進行綜合性訓練

丁老師在語言訓練上提出,既要著眼於篇,又要重視構成篇的字、詞、句、段各因素的獨立訓練。教材是這樣編的,先是句的訓練、句群訓練,再到段的訓練;不僅訓練讀句、讀句群、讀段,而且訓練寫句、寫句群、寫段,在寫的基礎上還要訓練自己修改。在句、句群、段的教學中,要依據語言構造方法訓練。這樣就形成若干個訓練點和層次;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多次反復,螺旋式上升。分項訓練為篇的綜合訓練打下基礎,再進行篇的訓練,而篇中又有分項訓練,在分項訓練中也不忘整體。

(二)注重多層次訓練

在認知基礎上,一般先進行鞏固性練習,後進行發展性練習;先進行模仿性練習,後進行創造性練習;前者目的一般是鞏固訓練目標,後者目的在於發展語文能力。尤其重視學生從讀到寫,從寫到改自己的習作,從修改自己寫的句子、句群、片段到修改文章,而且都體現在教材中。這就把讀寫的主動權和方法給了學生,不斷提高其讀寫能力和學習的自覺性、自信心。

(三)重視多角度訓練

一篇文章,多次教,多次練,每練一次換一個訓練目標。可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有目的地選擇典型篇目適當進行多角度訓練,能較快地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四)強調大面積訓練

丁老師非常重視教學要面向全班學生,尤其偏愛學習慢的學生。在他的語言訓練方法上,要求各項訓練都要落實在全班學生身上,使全班學生人人都有語言實踐的機會,實現大面積訓練。

五愛心是根,榜樣力量

丁有寬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材教法新體系的建立,是和他對教育事業的愛心分不開的。他認為「愛心是根」。丁老師的教改實驗,有一個非常可貴之處,就是他的經驗不是在優等生班,也不是在普通的學生班,而恰恰是在農村的差等生班取得的。在他任教的26個班中,22個是差生班或亂班。對這樣的班級不要說搞實驗,就是保持正常的教學也很困難。丁老師分析得很正確,認為農村的孩子並不都是那麼「蠻」,那麼「笨」。孩子們學習不好大都是由於教師對學生缺乏深厚的情感;再者,由於教學思想不夠端正,採用「灌」和「壓」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越來越厭讀怕寫,和教師的情感隔閡越來越大,甚至由不滿發展到反對教師。因此有的學生就採取逃學、退學,造成不少學生成為文盲、半文盲。丁老師認為「這個問題如果不很好地解決,要大面積提高農村學生語文水平,要實現普及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為國家培養人才,必將成為一句空話,而且將會嚴重地影響我國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正由於丁老師站得高,看得遠,看到從提高差等生學習語文興趣和能力著手,對於提高全班學生的語文水平,對於實現九年義務教育,有著重要的普遍的意義。因此,他總結出幫助差生提高語文學習成績的寶貴經驗:克服偏見,熱愛差生;轉化雙差生,重在揚長補短;轉化弱智生,重在發展智能;轉變心理變異生,重在啟發自尊等。同時,採用了「三先」(上課訓練在先、批改作業在先、評講工作在先),「三多」(多引導、多表揚、多鼓勵)和「三個有別」(教案、訓練要求和訓練方法有別)等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由於他的耐心教育,大面積訓練,成功地轉變了200多名後進生,使他們對語文課從厭讀怕寫到喜讀愛寫。有許多頑童都變成良才,這是十分了不起的工作。如果教師都像丁老師那樣愛所有的學生,我國的教育就大有希望了。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丁老師高尚的教育思想。正因為他愛所有的學生所以他是教書育人的好榜樣。他善於寓教育於閱讀、作文之中;尋美作文,在學生中開展尋美活動,教育學生熱愛生活,既練文,又練人。

丁老師認為,要教學生練語言、練思維、練思想感情,首先要練自己。他教育孩子們學做人,他自己就是一位大寫的人。他認真負責地對待工作,從過去的上課、批改作業、教育學生、轉變後進生,到現在的編寫教材,著書立說,都認認真真,一絲不苟,為學生、為教師樹立了榜樣。他那誨人不倦的精神,就是不斷地磨練出來的,他練就了一顆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兒童的紅心。教師既不掌握物質力量,也不具備任何政治權利,他唯一所有的,就是他作為教師的思想、品德、情感,作為人的人格。他能把學生感動了的,只有通過教學、教育,以自己的言行、人格力量使學生受到教育。因此,說到底,教師只有以自己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去以情感人,以理育人,以知識培養人。從丁老師身上,我們學到:作為教師要苦練自己,迅速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提高自己的人格力量,作學生的好榜樣。

參考書目

丁有寬:《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法》廣東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丁有寬:《我與頑童》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教學規律包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