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運用語文課堂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首先,語文教師要更新觀念,轉換角色,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就意味著老師一定要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變傳授者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協調者。在閱讀教學中自覺為學生創設自由、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要學、想學、樂學,積極有效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善於組織、引導,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初步整體感知課文。
「自主學習」能喚醒學生的主動意識,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獨立性、積極性、主動性等良好心理品質的發展,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真正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要將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地交還給學生,導學案的模式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每份導學案都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這就為學生指明了方向,學生可根據目標,結合課文前的預習提示和課後的「研討與練習」,以及手頭所具備的資料,認真閱讀課文,搜集信息,做上記號,初步整理。同時教師可在導學案「自主測評」這一塊設計一些題目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自學課文。以小說為例,可安排這幾方面的問題:文學文化常識、生字難詞、故事情節等。同時再給學生一個自由學習的空間,即設計一個題目,指導學生就閱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提出來,放到小組中去討論,如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及形象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小說的主題、寫法揣摩等。並對有創新性的問題給予鼓勵,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增強自信,體驗成功的喜悅。學生在此基礎上,逐步掌握了初步感知小說的方法,為以後閱讀小說打下了基礎。
三、指導學生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全面、深刻地理解課文。 傳統的教學只是師生單項交流,就我們這種大班式的課堂,根本不可能關注到每位學生,真正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就不常參與課堂互動。這樣,就造成很多學生濫芋充數,不懂裝懂,也就越發失去學習的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先小組討論自主學習中提出的有價值的疑難問題以及導學案「合作探究」中設計的問題,比如,小說的主要人物形象,小說是如何刻畫的,文中有哪些環境描寫、各有什麼作用小說的主題是什麼,你認為文中最精彩的段落與語言是哪些等等問題。然後各小組在班上展示,全班同學討論交流。這樣,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方式的交流,使每個學生都有了語言實踐和自我表現的機會並將自己的閱讀信息在小組中交換,互為補充、修正,從而獲得更全面、更系統、更深刻的閱讀知識。
小組討論中,教師絕不是旁觀者,而應是學生合作的指導者、組織者,並且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其中。
四、指導學生探究學習,探討信息內涵,拓展知識外延。
「探究」是指在實踐中進行學習,要求教師在課堂學習中,藉助課文情景,創設主動、互動、生動的學習氛圍,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給各類學生提供適合各自發展的聽、說、讀、寫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培養探究問題的意識。
當然,要達到這一目的,首先要學生學會質疑。質疑是學生主動求知、主動學習的生動體現,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啟發學生學會質疑方法。(1)抓住課題質疑。揭題時,讓學生抓住課題關鍵詞質疑,有利於學生運用推測,猜想的方法去理解課文思路,以進一步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如教《星星變奏曲》一課,就可質疑題目中的「變奏」是什麼意思?作者為何用「變奏」一詞?這樣,學生能去查閱資料,從而解決兩節詩的結構和語言上的異同。(2)從課後精心設計的問題學習質疑,
這些都是質疑的典範,學生可以思考這些問題提出的角度方法,學會提問。(3)抓重點語句質疑。對語言的揣摩賞析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要多讓學生在品詞賞句中提出問題。(4)從矛盾中質疑。如教《死海不死》一文,教師應啟發學生從矛盾處提問,讓學生猜一猜為何稱「死海」,為何又說「不死」。(5)從課文寫作特點上質疑。
學生學會了提出問題,還要知道怎樣解決疑難問題。這時教師可對學生啟發引導,讓學生自行解答。方法有:(1)聯繫上下文讀讀想想,從課文中找到解疑的依據;(2)展開想像;(3)新舊知識結合;(4)運用比較,區別異同;(5)舉一反三。
同時,在解決了問題後,在深刻理解信息內涵的基礎上,根據課堂容量及授課時間適度拓展知識的外延,有助於形成學生的能力。如:在理解了以物喻人的表現方法後,要求學生就「粉筆、蠟燭、楊柳、梅花」等事物展開聯想嘗試在課外練筆中運用;以線索貫穿全文組織材料的寫法在《台階》、《背影》等課文中均有運用,啟發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並在今後的寫作中加以運用;在綜合了不同文中環境描寫的不同作用後,可以讓學生的運用在習作中。
探究式的教學改變了學生接受式學習的被動局面,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感受了成功的喜悅,充滿自豪感,並從探究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合作、學會探究。
最後,教師歸納總結,學生整理內化,使知識系統化。
教師對全文的歸納總結,一方面依據教學目標,一方面結合課文的文體特點,再一次讓學生明確學習該類問題的課文從哪些方面突破。因此,此步驟不僅是對本課的總結,更是交給學生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學生的課堂筆記的整理,是內化所學知識,形成能力的一個有效措施。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語文的閱讀教學不應為教而教,而是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所以教師應更新觀念,轉變角色,靈活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閱讀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真正讓學生喜歡語文、會學語文。
⑵ 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開題會議記錄
摘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倡導自主、合作學習是課程改革提倡的學習方式。教師需要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精心設計主體活動,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氛圍,注重學生的學法指導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培養 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能力 《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引導學生調整學習方式,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自主、探究性的合作學習」是根據對時代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改變目前教育中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 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以適應未來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一、培養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必要性 這里所說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能力」不是指學生自己去學習研究,而是指學生在教師科學指導下的學習,它包括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學生自主整理知識、學生自主總結復習、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探究、學生自主進行課外研究等幾方面,整個教學過程的展開都遵循「從學生中來,到學生去,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老師著重起到領導、協調和指向作用,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研究學習的教學目的。 現代教育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學生的學習積極是教師教學中逆向思維在教學活動中的再現,是質疑、創設教學情境、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大膽創新的結果,是探索與研究的必然,同時也是學生學習中自主創新的最終體現。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方法 當前,國家正在著手對教學課程進行改革,指出:「改革教育過程中過分注重接受記憶,模仿學習的傾向,倡導學生參與合作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進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並對物理教學大綱進行了修訂,自主學習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日益受到關注和重視。自主學習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強調學習者在學習中的自主地位和情感因素,提倡學習者要有自我修改、自我思考、自我認識、自我發展的空間。其根本目的是要調動人的主觀因素,發揮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進行物理自主學習模式探究,能使學生獲得探究未知世界的積極態度,提高從事研究的必要的研究能力。優化影響學生創新意識發展的因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和關注社會,關注人類發展的意識,以適應信息社會的需要。如何在操作層面上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呢? 1.重視課本閱讀,善於提煉發現 雖然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知識結構復雜,許多的定理、概念、結論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實驗驗證和嚴密的邏輯推理,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仍然離不開課本。在課堂教學時,我們發現學生看書時有浮躁心理,往往匆匆瀏覽一遍就萬事大吉,找不到課本中的重點、知識點和解決問題的關鍵。那麼怎樣培養學生物理學習中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呢?在教學中,尤其是名師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有的教師每次上新課前,有針對性地布置兩三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仔細閱讀課本找出答案,這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如「電場強度」教學中,教師同樣可以給出幾個題目,先讓學生認真閱讀教材,為學習後續課程打下基礎。(1)電場是如何產生的?(2)電場具有怎樣的性質?電場的這些性質會通過一種「什麼神秘物質」表現出來?(3)電場有無強弱之分?若有,電場的強弱是如何表現出來的?(4)電場力既然存在,單一的電場能否有電場力?等等, 這樣不僅對電場強度有了本質的了解,重要的是分化了教學難點,突出了教學重點,培養了學生善於發現問題、尋求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自主研究學習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2、營造和諧課堂,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在課堂上建立民主、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教師要親切,語言要有感染力,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慾,激勵學生勇於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使學生在課堂中既感到積極緊張,又感到輕松愉快。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究、嘗試的過程中來,從而發揮他們的想像力,挖掘他們創新的潛能。 給學生多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從牽著學生一步一步地過河,到讓學生趟著石頭過河。通過學生的預習自學,經學生自己的思考、體驗,在個人探索的基礎上,讓學生發表各自的見解,並展開學生之間的討論,互相補充與糾正,通過師生共同總結,歸納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師以肯定、鼓勵為主的形式來滿足學生的成功慾望。 鍛煉學生發言的膽量和語言表達概括能力。對於性格內向、不敢舉手的學生要注意觀察其表情,盡量創造機會讓他發言,消除其膽怯心理。 3.鼓勵提問質疑,鍛煉思維敏捷力 在課堂上,教師應改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凡事多問一個為什麼,老師給學講題,進行概念分析或定理論證,如果只把題目的解法過程和推理步驟一步一步講清楚,哪怕再細致明白,不講解題依據和思路,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效果是不大的,甚至起消極作用,嚴重阻礙學生創造性思維活動,甚至將學生的學習引向極端,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研究學習能力。現在高考,選擇題的解法訓練有許多,有的是通過計算才能得出結果,有的用到排除法,有的用圖象法,有的是根據概念選擇正確答案,還有的是多個概念或定律的交差判斷題。在解題時,讓學生養成多問幾個「為什麼」的良好習慣,在已經得出某個選項答案後,還要進一步搞清其他幾個選項的錯誤原因。所在,這樣才能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提高解題的正確率,鞏固所學知訓,提高質疑能力,鍛煉思維敏捷力。 現在中學教師為什麼組織學生討論的少,甚至課堂上只是自己講,不給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時間和機會,我們認為這仍然是應試教育的病因。教師們普遍認為,如果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進行討論式教學,會大大影響到教師的講課,學生的學習,甚至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高,這完全是一種誤解!新課程體系中,始終貫穿一個主題,就是讓學生參與教學、學習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並不是學習的主體。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始終讓學生處於一種提問、質疑和猜想的環境中,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思維敏捷能力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比如講電場時,教師首先提出幾個帶有普遍性的自然現象讓學生討論。在高壓線下面打手機,為什麼信號不好?當我們走在高壓線下為什麼會聽到「吱吱」的聲音?你所見到的手機、蓄電池等變壓器為什麼都用鐵皮包裝得很嚴實?學生會通過回顧、討論、反思、猜想這些現象,並結合對電場的學習逐一做出解答,使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從而達到培養思維敏捷力的目的,也為學生善於提出問題、發現問題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間接地進行自主研究學習能力的培養。 4.學會融會貫通,培養逆向思維能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從物理最簡單的問題出發,引導學生注意追根究底,尋找知識之間的聯系和規律,在比較中學習新知識,幫助學生找到新舊知識的結合,使之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以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 5.倡導合作交流,提升創新思維才華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物理的概念、定律、定理、結論都是實驗結果的體現,也需要經過實驗來驗證。因此,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最好手段。比如,我們在教學中,可以適當增加課堂演示實驗,通過課堂上的分組演示和教師的科學指導,激勵學生開展討論,並通過集體的智慧提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雖然是短暫的討論、演示和探索,但凝聚了各個小組集體的智慧,是合作的結晶,智慧的體現;學生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採取開放實驗室的方法,讓學生分組設計實驗方案、讓學生通過網路查詢實驗方案或單獨完成實驗,然後開展實驗設計與實驗結果大辯論,比較實驗的優越性,以此推廣小組合作實驗經驗,教育學生學習也是一種有效的集體活動,尤其是實驗,它是同學間集體智慧的結晶。課外探索性實驗是目前學校課外實驗教育的一種新方法,物理教學可組織學生課外實驗小組或課外研究課題,讓學生藉助家長、同學或其它機構的力量完成自己的實驗作品,以體現合作交流的優越性,提升創新思維才華的培養,拓展物理教學改革新領域。 6.注重總結反饋,強化自主研究學習能力的提高 教育學認為,回顧和總結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環節,不僅教師在課後需要反思重建課堂教學,小結課堂教學的感想,學生的學習也需要回顧、總結、反思。教師對學生的課後復習環節可以提出明確的要求,比如說可以指導學生寫「一課一得」;讓學生對同一類物理的解題方法進行歸納;要求學生總結自己作業或試卷中出現的錯誤,並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要求學生建立學生實驗討論記錄,定期回顧實驗方法和探索的思路;要求學生人人建有物理自然規律現象的觀察筆記,以記錄發生在自己身邊且與物理知識有關的事或現象,以此作為自己進行物理探索和研究的素材等等。由於物理教學不同於語文教學,這種做法開始可能遇到一定的阻力,教師和學生都感到比較困難,學生不容易寫,但經過教師的指導和正常的學習訓練並堅持一段時間後,學生會逐漸得心應手,總結反思的能力會大大加強。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力的幾個誤區 1.自主學習流於形式 例:某位教師在上《磁生電》這節課時,通過奧斯特實驗導入課題,讓學生逆向思維磁是否也能生電,學生討論後緊接著提出磁什麼情況下才會生電,然後就讓學生自主探究什麼情況下磁會生電。結果實驗室里熱鬧非凡,學生亂七八糟開始動手了,有的把線圈塞入磁體中,有的連好電路後線圈亂動後發現電流表動了,就高興的說有電產生了,但究竟要滿足什麼條件呢,卻沒有結論。因此匯報時大部分學生都回答動了就會產生電,偶爾有幾個成績好的學生通過看書會說線圈作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時會產生電流,但也只是會說結論並沒有真正理解. 許多教師對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缺少思考和研究,盲目跟風,把自主探究作為物理課堂的點綴,使其淪落為蒼白的形式。於是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些現象:課堂上又是自主探究,又是討論,又是研究成果展示,課堂氣氛很活躍。但是,在這個課堂上,學生能學到什麼?體驗到什麼呢?最後的結論還不是靠老師實驗演示得出,學生被動的接受,該堂課的自主探究等於是表演,流於形式。 2.自主學習教師包辦 例:另一位教師在上《磁生電》這節課時,同樣通過奧斯特實驗導入課題,讓學生逆向思維磁是否也能生電,學生猜想能,緊接著提出自主探究課題「磁什麼情況下才會生電」,探究開始老師先介紹器材,然後讓學生連接電路,思考一:磁性的強弱是否影響電的生成。學生就動手實驗;然後匯報實驗結論;老師又提出思考二:不同的載體單根導線,匝數很多的線圈是否影響電的生成,學生又動手實驗,然後又匯報實驗結論;老師又提出思考三:當導線朝不同方向,上、下、左、右、前、後運動時,是否會有電產生呢。學生又開始實驗。最後老師引導學生畫出磁體的磁感線,引導學生歸納得出磁生電的條件。 這種自主探究實際上是教師包辦探究,學生在驗證探究。究其原因,首先在於有的教師認為,只要讓學生做了實驗,讓學生動手了,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了,就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生的實踐能力就得到了培養。但象這樣為學生選好了實驗器材,規定了實驗步驟,學生只要按要求去做就行了。這方式,造就了學生不會提出問題,不會猜想,缺乏實驗的設計能力,並沒有真正體驗到探究的過程,學會自主探究,學生的能力也沒有提高。其次是教師在觀念上還沒有改變,總認為學生不會自己探究,不敢放手,事事包辦。其實這也是一種變相的滿堂灌。因此我們應充分相信學生,使學生主動參於,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耗費課堂時間 在新課標實行的初期,學生因為不是很適應新的教學方式,所以和老師的合作有一定的困難,他們也還不能熟練把握新的教學理念。所以很多老師都認為新新課標施行起來慢,嚴重影響教學的進度或者深度,有時一節課解決不了幾個問題,而且學生能解決的也只能是幾個表面的問題。其實,我們應該看到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的潛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會得到大大的提高,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如果我們從學生入學開始著手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到了高中階段或者以後的人生,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會有明顯提高,整個國民的素質也得到加強。
⑶ 如何指導小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自主探復索、親身實踐、合製作交流、勇於創新」是現代教育新理念。那麼,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呢?一、教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現代教育是素質教育、創新教育,要求學生不僅學會具體的學科知識,還要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能力,發展智力。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如在培養小學生識字能力的識字教學中,教師首先必須把握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材體系,遵循漢字本身的規律,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學生熟練地運用漢語拼音、漢字的零部件、字典這三套識字工具獨立識字的能力,提高識字效率。識字能力的形成決定於學生知識經驗的積累,即掌握漢字的筆畫、筆順、常用偏旁部首和一定數量的字,會使用輔助工具等。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把學習和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方法教給學生,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教師除了教學生憑借工具書進行學習外,還要教給學生預習課文的方法,以及「讀、議、講、練」的基本方法,要根據具體教學實踐活動的特點,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
⑷ 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
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
新課程標准》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力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如果教師再用老觀念去教授語文,那無疑將扼殺課程改革那鮮活的生命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在學習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那麼,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他們學習能力,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激發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贊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
1、引入情境,激發探究心理
一堂課上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於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創設情境尤為關鍵。在進行《小小新聞發布會》的口語交際時,我創設了錄像情境。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的:「同學們,我們生活的今天,時時處處感受到新聞的存在。聽廣播,看電視,讀報紙,上網,這些既方便、又快捷,使我們隨時可以了解到國內外的新聞。現在就讓我們來召開以此新聞發布會吧!每人將自己搜集的新聞在組內講一講,並要求小組內選出最佳新聞發布人選上場,同學們評價、質疑。依次廣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無論是因好奇,還是因為關注,都是他們形成一種努力探究的心理,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2、利用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動機是活動的原動力。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心理動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引入情境後被激起。如果教學還是那樣刻板,按老辦法、老觀念去教。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的學習動機定會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後,根據課文情節的不同、內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續。教師應不斷創設情境,開成連動的整體情境。無需教師分析,就強化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引導探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
要想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能保持下去,關鍵在於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教師應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去領會、去發現,在自主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1、小組合作開辟自主空間
教師作為引導者,應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我覺的小組合作學習值得提倡。如何使這一組織教學不流於形式我首先給學習小組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如我在教學《可貴的沉默》時,我提出這樣的學習目標:(1)我會讀:大聲朗讀課文,讀准字音,可自由讀,也可小組合作讀;(2)我會問:在學習小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讓小組夥伴共同交流解決;(3)我會講:把你讀文後的感受說給小組夥伴聽。長此以往,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在以後的讀文中就會自覺的給自己小組提出學習要求。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那學習的興趣可想而知就會更濃了。
另外小組學習的內容可以選擇。語文教學中,如能讓學生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後在小組內交流,那學生的學習興趣定會大大提高。而教師只是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參與其中起到引導的作用。一個問題提下去,如果不給足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那將會給課堂帶來冷場。作為教師不要讓小組合作流於形式。學生還未充足地去討論,更不可能產生創造性思維與真情流露,教師就草草收場,勢必起到反作用,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對於小組學習的結果,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評價可多方面,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反饋的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評價都要有詳細地分析。我設計了一些表格進行每月評價,在學期結束對每月評價製作統計表來向學生展示小組學習的結果。我認為作為教師只要精心付出,學生定會還你一個驚喜。
2、質疑問難,發現問題自主學習
創造性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首先要鼓勵他們敢於和善於質疑問難。中國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要培養學生善於從無疑處生疑,從看似平常處見奇,這是發現問題的起點。如教學《她是我的朋友》時,學生問:「課題為什麼是她是我的朋友?」在初讀課文後學生又問:「課文寫的是阮恆獻血的故事,與他的朋友有什麼關系?」教學學生共分兩組進行辯論賽,雙方討論激烈,不僅鍛煉了口語能力,又極好地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學生躍躍欲試,整節課學生都處在積極的自主學習中,創新思維的火花在這里閃耀。課堂教學是屬於學生的,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質疑釋疑,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
三、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點
語文教學應創設讓學生活動的機會,以實踐活動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教師在語文學習中應多提供學生活動的機會,在語文學習中注重學生說的訓練。還可將課文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因為愛表演是學生的天性,學生希望老師給予他們表演的機會,使他們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華。
自主學習使新課程標准真正進入課堂。我們的課堂充滿樂趣,才會使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去完成學習任務,使真正的創新思維火花常開不敗。
遇到生冷的作文題,不要害怕,縮小其范圍,發現其核心,即可行文;
⑸ 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研究課題方案
一、問題的提出
1、從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看。20世紀90年代以來,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遷以及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對每個社會成員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可持續發展觀念和戰略,要求每個社會成員具有終身發展的願望和終身發展的能力,具有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2、從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來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任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一定是自主學習。因此,倡導自主學習成為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首要任務。從教與學的關系來看。教學方式決定學習方式,學生的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研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3、從當前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來看。傳統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一面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的不斷銷蝕。長期以來課堂教學沿襲滿堂灌、滿堂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變成了一種在外力強制下的被動行為、他控行為。學生常常在盲目、「無我」的狀態下進行學習和作業,很少能獨當一面地從事完全自控的學習活動。這種缺乏能動性、自覺性的被動學習,完全喪失了促進主體成長和發展的長遠價值與意義。從指導與自主的關系來看。傳統教育過於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牽得比較多,學生總是處於被動地位;實施素質教育以來,大力提倡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不敢多指導。因而,如何正確認識指導與自主的關系對推進素質教育顯得十分重要。
4、從學校自身的發展來看。我校開展立項課題《自主創新教育》研究三年來,營造了和諧融洽的校園人文環境,引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形成了教師潛心教研的氛圍。為了進一步深化教育科研成果,加強課題銜接,故提出本課題的研究。
二、課題的界定
「自主學習」是一個與「他主學習」相對立的概念,是對學習本質的概括,是高品質、高質量的學習。一般指在教學條件下學習主體自覺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或能力。
「指導」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實踐給予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指點式的培養活動,它側重於對受教育者提供一種幫助和引導。
「策略」,指教師為實現教學目標或教學意圖而採用的一系列具體的問題解決行為方式。
本課題旨在通過研究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達到喚醒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的目的。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1、構建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形成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
2、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得到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學習的習慣以及自主學習的品質得到培養。
四、主要理論依據及假設
(一)理論依據
1、主體性發展教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活動,即主體活動,是個體自覺地與客體(活動對象)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人只有通過主體活動,才能對客觀世界發生作用,才能主動地認識客觀事實,並在這一過程中改進發展和完善人本身。 2、統整的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由認知主體積極建構的。建構是通過新舊經驗的互動實現的。學生有特定的自然稟賦,在特定的自然社會和家庭環境中生活,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產生不同的生活體驗、知識積累、思維習慣和認知結構。應該重視學習者先前所建構的知識和經驗,並將學習者已有的知識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
(二)理論假設
通過研究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喚醒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幫助小學生在學習交往中認識自我、評價自我,並有意識地調整自我;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自主學習品質,幫助小學生深化感知力、想像力、思考力與創造力,使小學生隨時都能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角色地位和存在價值,釋放出自身的生命潛能,進而學會學習。
五、完成課題研究任務的條件分析
1、自主學習不僅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新一代人才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2、學校《自主創新教育》課題的研究為本課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因此,本課題的研究有良好的學校基礎。
3、參與本課題研究的人員有區教學能手、教學新秀,他們有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又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六、研究內容
1、研究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
2、研究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形成的指導策略。
七、實施思路、操作原則及研究方法
1、實施思路
該課題作為統領輔導區的總課題,教師人人參與研究。根據小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徵,分低、中、高三個梯度,中心以教研組為單位,村校以校為單位進行探索。同時要突出研究重點,抓住語文、數學這兩門重點學科進行攻關。具體實施時,首先從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入手,增強教師向會指導、善指導努力的意識;其次,把指導的側重點放在課內,並做到緊密聯系課外。
2、操作原則
為保證該研究的順利進行,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教師應根據課題方案和自身實際自主選擇研究內容,創造性地開展研究。教師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活動、體驗乃至創造。
(2)差異性原則。受教育者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條件差異,有環境影響的不同,也有教育條件的不同。這些差異決定了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要求有差異的個體都要達到統一的教育目標,而應當按照這種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使每個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3)師生合作原則。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據此,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
(4)整體發展原則。要把課堂教學與學生身心素質各方面看作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發展整體,使課堂教學與社會、家庭、學生生活形成一個相互協同的整體。教學力求面向學生整體素質的可持續發展。
(5)反思性原則。反思是回顧已經做過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標、進展,提出改進的方案,應用從教學中或從他人身上所學到的知識的一種能力。實驗中,教師要具備反思的意識,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指導行為。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經驗篩選法、調查法。
(1)行動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計劃,研究中實踐計劃,觀察學生反應,研究後觀察效果,反思教學活動,改進教學活動。研究周期可長可短,范圍可大可小,研究人員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集體。每一次研究都應該有計劃、實踐、觀察、反思這四個環節。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准備階段與實施階段。
(2)案例研究法。教師記錄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反思。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
(3)經驗篩選法。搜集、整理課題研究材料,篩選有用的,剔除無用的,然後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來進行總結、提煉。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總結階段。
(4)調查法。運用采訪、座談、問卷、一般統計等方法了解、掌握課題研究情況。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全過程。
八、研究步驟
1、准備階段( 2004.10——2005.1)
工作目標:
(1)制定課題研究方案,申報課題,開題論證,修定課題方案。
(2)搜集國內外關於自主學習的資料,了解自主學習研究的進展情況。
(3)按照新課程標准和教材的要求,結合學校原有課題《自主創新教育》的研究成果,形成各學段學生自主學習的預設目標。
(4)開展調查研究,弄清各學段學生原有自主學習的情況,並對照自主學習的預設目標及國內外自主學習的研究情況確定本課題研究的若干個支撐點。
(5)對課題組成員、子課題負責人進行培訓,各子課題負責人制定子課題研究計劃。
2、實施階段( 2005.2——2006.6)
工作目標:
(1)點上實驗:如何指導小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有哪些;怎樣認識指導與自主之間的關系;從他主學習轉向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基本的規律與原則可以遵循。
(2)追因調查:弄清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應對。
(3)驗證研究:在實踐中不斷驗證並修定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
(4)課題研究中期評估。(2006.1)
(5)下階段課題研究規劃。
3、總結階段( 2006.7——2006.10)
工作目標:
(1)搜集實驗中積累的資料,從中總結經驗、尋找規律,篩選出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通過面上推廣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課題研究。
(2)結題匯報活動。(2006.10)
九、保證措施
(一)組織保證
課題負責人:陸 華
課題主持人:王 蘭
課題組成員:鄒 建、鄒 宇、費業明、鄒 英、鄒小珠
主要子課題設置及其負責人:
小班條件下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研究 鄒 英
小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指導策略研究 鄒 宇、馬紅芳
小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指導策略研究 費業明、陸建英
小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指導策略研究 鄒 慧
小學生自主學習科學的指導策略研究 鄒曉東
小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的指導策略研究 吳 靜
小學生自主學習體育的指導策略研究 鄒立新
小學生自主學習美術的指導策略研究 陳 斌
小學生自主學習品德與社會的指導策略研究 倪燕偉
(二)制度保證
(1)定期召開課題組成員工作例會。(2)落實 「教學能手、教學新秀管理意見」。(3)完善校本培訓、公開課展示、實驗經驗交流、「新綠杯」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比、教科研先進個人評選等制度。
(三)經費保證
學校保證實驗所必需的經費。如:專家講座、教師論文評比、公開課展示、外出參觀。
十、成果形式
1、課題研究報告。
2、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
3、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經驗集。指導策略分三個層次:一是帶有全面指導意義的指導策略,二是學科指導策略,三是個案型指導策略。
4、小學生自主學習情況調查報告。
5、其他有關本課題的研究活動和物化成果。
⑹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型學習;何嵐妮;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為合;第一,給學生創設一個真正學習的情境;實踐證明,學生在不平等的環境中學習是被動的,緊張;第二,教師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雖然一節課時間較短,但教師也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第三,培養學生問題學習能力;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應該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型學習
何嵐妮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羅傑斯曾說:「自由愈高的學習,身心投入程度就愈高。在實際教學中,我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面對課改,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已經作為一種教學策略被越來越多的教師用於教學實踐中,那麼,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呢?結合我們寧遠縣「四環節」教學模式,我認為可從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為合作探究學習奠定基礎。 自主學習通常是指主動,自覺,獨立的學習。新課程改革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應進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探索
第一,給學生創設一個真正學習的情境。
實踐證明,學生在不平等的環境中學習是被動的,緊張的,不愉快的。學生也容易產生厭學到心理。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期盼和希望可以產生巨大的感召力,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才找到自己,激發興趣,自主地學習。例如:上課伊始,創設一種輕松的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烏鴉和狐狸》一課,讓學生分別扮演烏鴉,狐狸,讀好它們之間的對話,了解烏鴉和狐狸的不同性格,還可以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第二,教師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雖然一節課時間較短,但教師也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去探索,使學生始終處於自覺積極的狀態之中,來進行合作條件,自主學習。如:生字詞的學習,讓學生藉助工具書,抓住音,形,義,詞幾個方面分組自學。彌補自己學習的差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共同提高到效果。
第三,培養學生問題學習能力。
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敢問,好問,善問的好習慣。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上課時,教師要注意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疑問,提出問題。在復習課上,也盡量想辦法,問題讓學生提,答案讓學生總結。
第四,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學會學習。
首先,現在的孩子普遍存在不會學習的現象,表現在:家長或老師督促學習,管著學習,不動腦思考,不動手實踐等不良習慣。作為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要讓學生會學。用啟發式點撥式的教學取代傳統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進行中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發展他們的個性。
其次,要通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成功體驗,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
如:充分利用語文教材的趣味性和實用性來激發學生興趣。像:識字中的字理演變圖,小幽默,小兒歌都能引起學生注意。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比如:藉助於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興趣通過動感聲像,美麗的圖片等吸引學生,還有,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分組討論法,小組競賽法,獎勵法···而對於那些不喜歡學習,不喜歡課堂的學生,我則是多和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學患」,把學習以外的事交給他們去做,像:取送作業本,讓他們輪流檢查室內外衛生,當一次小組長,來打開他厭學的心結,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第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受益終生,但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人的許多習慣都在早年形成(也包括壞習慣),而教師要調查學生的表現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教學的具體情況,循序漸進的培養,持續穩定地發展,比如:低年級的孩子上課要養成仔細觀察,認真聽課,課後按時完成作業,樂於和同學交流等習慣。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水平的提高,到了高年級,就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獨立思考,樂於提問額度習慣。因此,課堂上我嚴格培養,幫助,指導養成這種學習的習慣,久而久之才會見到成效。
二、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
合作精神是綜合學習中首先要培養的,這一點無論從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和綜合性學習本身,都是必不可少的。現在不強調合作精神,不學會與別人合作,我們的學生將很難適應時代的發展,在未來激烈競爭的社會里將很難有立身之地。
1、集思廣益合作。所謂「集思廣益」就是集中每個學生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在學習人物或學習一些生活哲理時,總會問學生「他給你留下怎麼樣的印象?」「從中你領悟到什麼道理」等等,然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的實際,讓大家從各個角度去分析,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更積極,更深刻的記住了所要學習的知識點。
2、各取所長合作。「各取所長」就是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合作完成某個學習任務。「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的個性差異還是比較大的,有的學生善讀,有的學生善寫,而有的學生善畫。有時候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個性特長,我要求學生自己學習,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呈現對課文的不同理解,他們自動組建合作小組,善畫的作畫,能寫的撰文,字好的抄寫,會說的演講……20分鍾後,他們爭先恐後上台展示。看著一張張圖文並茂的海報,聽到他們繪聲繪色地解說,我知道,我的教學目的達到了。
3、優差搭配合作。有時候,我在讓學生分組學習的時候,有意識地將優、中、差三類學生結合在一起,在學習的過程中,優生自然而然地扮演著小老師的角色,在他們的帶動下,差生有了進步,而優生也更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組織、分析能力也提高了,從而達到相得益彰,優差共進。
4、分扮角色合作。兒童活潑好動,有很強的想像力和表現欲,他們非常喜愛把一些活動內容「演」出來。我國著名劇作家曹禹對課本劇表演予以了充分肯定,「學生參加演戲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演戲里的人,就必須理解他們的思想與感情,要具備活潑生動的想像,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課本劇可以啟發學生潛在的智力,使他們對聽課…」
在語文課中,我常常讓學生分角色飾演活動中不同的角色,學生對此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上《晏子使楚》一課時,我提出讓學生來表演「晏子出使楚國」的活動內容,學生都爭先恐後地要求試一試。見每個學生都這么積極,我便跟學生商量,讓他們選擇合適的人選自由組合,這樣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加表演。商量完畢,學生便分頭行事,教室頓時變成了一個排練廳。不一會兒,成果就出來了。盡管有的小組效果不佳,但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學生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了。
當然,「合作」不等於「合並」,「合作」應該是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生產生了個體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應鼓勵他們選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旨在集體探究個體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在優勢互補中使得個體對問題的理解更加豐富全
面,思維向深度和廣度發展,感受合作共事和分享成果的愉快。
三、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習過程不再是老師把知識強灌進學生的腦子的填鴨式教學,而是要學生自己找出問題,自己探討,然後得出自己的結果,再與別人或者老師的結果比較,總中學到知識和學習方法。所以不管以何種方法進行探究性學習,都必須要突出三個方面: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現在提出的具體步驟方式有很多,但是都離不開這三個。我這里舉出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智力開發研究所的陸璟提出的一種:
1、提出問題:學習者投入到對科學型問題的探索中;
2、收集數據: 學習者重視實證在解釋與評價科學型問題中的作用;
3、形成解釋:學習者根據實證形成對科學問題的解釋;
4、評價結果:學習者根據其他解釋對自己的解釋進行評價;
5、檢驗結果:學習者交流和驗證他們提出的解釋。
這裡面所說的1是典型的提出問題;2、3就屬於分析問題;4、5就屬於解決問題了。
總之,通過開放、合作、探究式的教與學,學生們既體驗到了學語文的樂趣,學會了怎樣學語文,也體驗到了競爭後成功的喜悅,更懂得了怎樣去「生活」。讓他們真正認識了語文,真正認識了自己!也懂得了如何去「做人」,去正確面對競爭!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激活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其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和研究者。需要指出的是,接受學習仍是人類重要的也是特有的學習方式。素質教育要求加強體驗學習和發現學習,但並不意味著拒絕接受學習。在新的教學方式里,語文教師仍要「講」,或是提供背景知識,或是點撥方法規律,或是交流自己收獲,或激情熏陶,不一而足。
三億文庫3y.uu456.com包含各類專業文獻、各類資格考試、外語學習資料、高等教育、生活休閑娛樂、應用寫作文書、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97等內容。
⑺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自主 合作 探究學習
一、更新觀念,轉換角色。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要想實現這一理念,們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而尊重學生的同時也就意味著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只有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才可能培養孩子樹立頑強的自信心,從而挖掘孩子各方面的潛能,這就要求教師去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使每一位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淋浴的都是陽光與雨露。
在新課程的實話中,教師是直接的參與者,老師一定要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要放下「架子」走向學生,做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在教學中,自覺為學生創設自由、民主、和諧、安全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要學、想學、樂學,積極有效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把學習看作是一種有趣地活動,通過聽故事、聽錄音、演課本劇、看錄像、做游戲等形式,激發學生輕松地進入學習狀態。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老師不是旁觀者,要善於組織、引導,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引導學生學會質疑,掌握學習方法,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新課程的理念,也是素質教育的具體表現。「自主學習」能喚醒學生的主動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真正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1、和藹的課堂氣氛,是自主學習的前提。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單靠教師的積極性不夠,首先必須調動起全體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要多給一點微笑,對學生出色的表現給予微笑,是一種欣賞、一種激勵,學生即使出錯,做錯了也不訪「容錯」,給予其熱情的鼓勵,引導其「改錯」。其次,要給予學生信任,尊重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信任,調動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上,多用新用語,如「請選擇你喜歡的內容學習」、「讓們一起分享你的發現」、「相信你,你能行。」等,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保證高漲的熱情。
2、體驗成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成功是學生繼續學習的動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每一個學生經常獲得成功的喜悅,尤其是在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收獲,哪怕是極其微小的。特級教師王蘭說:「不是聰明的孩子常受到表揚,而是表揚使孩子更聰明。」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對學生要和善,耐心傾聽學生的發言,不輕易否定學生奇怪的觀點、莫名的想法,經常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增強自信,體驗成功。
如教《高大的皂莢樹》課時,讓學生自學後提出疑難問題,學生提出:「文中對皂莢樹四季的描寫,字面上寫的是什麼?讀讀這些語句能感受皂莢樹四季生長有什麼特點?」說:「你們的問題也是的問題,讓們一起再讀讀課文,在四人一組中討論,看能不能解決。」馬上學生進入了再讀自悟的學習中去了,呢?則參與討論,適時給予點撥,一會兒學生紛紛舉手,要求解答剛才那些疑難問題。事實上學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學懂了課文,這時評價說:「你們真行,真會動腦筋,靠自己的反復讀,用心想,發揮集體的智慧,學懂了課文,還幫老師解決了疑難,真要謝謝你們。」在這環節中,教師的「導」已在小組討論中完成,只是學生感覺不到這是教師在教他們,這樣就增強了學生的自信,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也實現了真正意義的自主學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打下了基礎。
3、激發學生想像的翅膀,拓展自主學習的空間。
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的想像力,主要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學生的想像力越豐富對課文的理解就越有創見,在課堂中注重挖掘發展學生的想像力,激發學生想像的翅膀,拓展自主學習的空間。如教《盧溝橋的獅子》課時,讓學生討論省略後的內容,展開想像,說說盧溝橋獅子還有哪些形態?有的說:「有的獅子抬頭望著遠方,好像喜從天降。」有的說:「有的獅子抬頭望著遠方,好像在思念故鄉。」有的說:「有的小獅子伸著手,好像在向握手。」
三、合作學習。
「合作」是指學習的組織形式,在以班級授課制為主的教學形式下,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改善傳統的師生單項交流的方式,把它理解為生與生、生與師、生與家長、生與一切人的合作,通過多項互動的交流,使每個學生語言實踐和自表現的機會,既讓每一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心得,也養成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啟迪、互相幫助,以解決各種問題,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小組學習只是合作學習的一種具體形式,師生互動、自學交流、小組學習、全班討論等都是合作學習。目前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國內流行的一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但是如何使語文課堂上的小組學習取得最佳效果,值得探討。
1、建立合作小組,分工明確。
以前後兩桌,四人為一組,盡量考慮到學生性格、個性特徵、學習成績等因素,合理搭配。組內成員要有角色分工,每個小組推薦一名組長或學生輪流擔當組長,以安排任務,監管過程,其他成員或是發言人或是辯論人或是記錄人,或是其他角色。
2、精選合作內容。
並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採用合作學習的形式,一個沒有合作價值的問題,合作是一種重復的勞動,會使學生厭倦。因此,精選合作內容是開展小組學習的實施前提,內容要有一定的探究價值。這樣的內容應該具有一定難度,答案多樣,學生感興趣,愛參與的內容。如在教《盧溝橋的獅子》一課,先由學生讀第1-3自然段,找出概括盧溝橋獅子特點的一句話,反復讀這句話,體會這句話概括了盧溝橋獅子的哪些特點?小組合作學習「文中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這三個特點?哪些語句你最喜歡或很有感受?為什麼?」這樣的學習內容,由於是學生關心的問題,參與討論有興趣,再加上其答案不止一個,幾乎每位學生都能談出一點,中下生不至於產生畏難情緒,因此,小組學習的積極性很高。
3、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形成獨立見解。
合作學習是建立在個體需求的基礎上的,只有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學習才能有堅定的基礎,這樣的合作學習才會有成效。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決不能是旁觀者,而應該是學生合作的指導者、組織者,教師應該將合作的觀念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師生合作帶來生生合作。
4、在匯報中體現合作意識。
擴大小組學習的成果,全班交流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具體組織交流時,一般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匯報,也可以由教師指定那些在巡視中發現的特有典型的問題或不同意見的學生交流。如第七冊第二組口語交際《購書談體會》,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一個小品,交流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上台演一演,這樣提高了小組合作意識,學生參與性很高。
5、評價合作,建立獎勵機制。
積極的評價能促進小組更加有效地進行合作,對於要表揚的合作小組,更要關注的是小組成效的合作程度,可採用個人自薦、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等形式,每周評出優秀合作小組獎流動紅旗,調動每一個學生都為集體做出貢獻,激勵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幫助、互相配合,培養他們的協作精神。
四、探究學習。
「探究」是指在實踐中進行學習,要求教師在課堂學習中,藉助課文情景,創設主動、互動、生動的學習氛圍,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給各類學生提供適合各自發展的聽、說、讀、寫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培養探究問題的意識。
1、學會質疑。
質疑是學生主動求知、主動學習的生動體現,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啟發學生學會質疑方法。
(1)抓住課題質疑。揭題時,讓學生抓住課題關鍵詞質疑,有利於學生運用推測,猜想的方法去理解課文思路,以進一步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如教《飛奪盧定橋》一課,一生質疑題目中的「飛奪」各是什麼意思?文章重點寫什麼?「飛」與「奪」這兩部分怎麼連接?這樣,學生能對自己的猜想,主動有效地自讀課文了。
(2)從課後精心設計的問題學習質疑,這些都是質疑的典範,學生可以思考這些問題提出的角度方法,學會提問。
(3)抓重點語句質疑。語句教學在小學語文是十分重要的,要多讓學生在品詞賞句中提出問題。
(4)從矛盾中質疑。教師應啟發學生從矛盾處提問。
(5)從文章開頭質疑。
(6)從課文寫作特點上質疑。
(7)從文中標點符號上質疑等。
2、釋放質疑。
提出問題並不是目的,學習的目的是解決疑問,把不懂的弄懂。那麼怎樣解決疑難問題呢?當然不是學生提問,教師解答,而是在教師啟發引導下,學生自行解答。方法有: (1)聯繫上下文讀讀想想,從課文中找到解疑的依據。
(2)圖文結合,展開想像。
(3)進行假設,推想。
(4)新舊知識結合。
(5)運用比較,區別異同。
(6)小組討論,互為啟發、共同探究。
(7)舉一反三。
(8)聯系課外知識,找到相似點。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更新觀念,轉變角色,靈活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真正讓學生喜歡語文、會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