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趣味性作業

小學語文趣味性作業

發布時間:2020-12-17 03:22:29

1. 淺析小學語文教師如何科學布置作業

作業的目的不外乎有兩個:一是通過練,掌握並加深理解學過的課堂知識。二是運用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所以,作業的設計應當形式多樣,並留有思考的餘地,給學生以想像的空間,讓學生自己選擇、計劃、探究、體驗。因此,教師設計作業,既要顧及作業的一般作用與功能,更要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改革作業的形式與內容,從而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都得到提高。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變機械重復的作業為實踐型的作業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作業的功能定位於「知識的鞏固」和「技能的強化上」,導致作業陷入了機械重復、單調封閉的誤區。教師布置作業總是本著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則,認為學生做得越多,記得越牢,將來學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學語文要培養的是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因此,這種單一的書寫作業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單調的書寫工作也常常是一些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做或不完成作業的原因之一。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經常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和特點,設計形式多樣的課外作業,爭取使作業富有創造性,使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都得到切實的訓練。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認知水平,我設計了許多類型的作業。有的是隨堂練習;有的是課前的預習;更多的是學習課文時的動手動腦作業;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說一說等許多實踐性很強的作業。
例如,在教學古詩《獨坐敬亭山》時,為了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我布置了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畫一幅彩色畫的家庭作業。當時學生們的熱情特別高漲,情緒也很激動,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畫交上來了,看著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畫,對我而言,與其說是在批改作業,不如說是在欣賞作品。
二、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變硬性統一的作業為自主性作業
學生是有差異的。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這樣,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發展就會受到遏制。承認並尊重這種差異性,是主體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特點。
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作業有一定的層次性和發揮性,便於學生選擇練習的量度和難度。在教學中,我經常把作業設計成「快餐」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選擇。如a套餐的題型靈活多樣,偏重於理解、想像、運用;b套餐的題型再低一層次;而c套餐多為比較簡單的鞏固性作業。這樣的作業布置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能力強的可選擇較難做的,能力弱的,可以做簡單的。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在作業形式上實行了多樣化,使作業從「寫」的單一形式中走出來,聽、說、讀、寫全面開花,將聽、說、讀、寫與演、唱、畫、游戲以及參觀、訪問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巧妙結合,讓作業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另外,一刀切的作業往往是後進學生的課業負擔,如果學生自己選擇作業,就可以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作業的針對性,讓學業負擔停留在適當的位置上。對於作業,過去片面強調獨立思考,沒有把「合作」作為必要的素質來培養。自主性的作業應當允許學生選擇完成的方式,可以在與爸爸媽媽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同學合作完成。
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變封閉性作業為開放性作業
愛因斯坦說過:「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人。」獨立性是創造者的必備品質,但在具有獨立性的同時,創造者還應具有合作精神。作為語文教學內容重要之一的作業,也不能局限於課內學習內容中,拘泥於課本知識中。小學語文課本的內容雖然豐富,但是知識畢竟有限。語文學習的天地很廣闊,語文教學的觸角要伸向小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學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營養。

2. 淺談如何優化小學語文作業

一、作業設計要體現個體差異 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實踐能力都可能有所不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差異,設計形式多樣的,有層次、有梯度的作業,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
教學中,我把作業分成兩類:必做題﹑選做題.下面以《盧溝橋的獅子》一課為例.
全班學生必做題:
1.抄寫課後生字詞.
2.多音字組詞.
3.用「有的……好像」造句.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部分段落.
選做題:1.用總分的形式圍繞一個主題寫一段話.
這樣,遵循了教學規律,作業具有針對性,使學習較好的學生「吃得飽」,自動消化;一般學生「吃得下」,逐漸消化;學習差一點的學生「吃得消」,慢慢消化.
二﹑作業設計要新鮮有趣 學生的作業負擔減輕了,並不意味著教師所布置的作業就有了分量.對小學生來說還須布置一些他們感到新鮮有趣的作業來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比如,寒假裡,我布置一項作業:學生把各家的春聯抄下來,比較一下誰家的春聯有特色.再如,上學期以來,我布置課外作業:收集佳句妙語競賽.學生把平時看課外書學到的精彩詞句摘錄在自己的《佳句妙語》上,每天由一位同學精選部分自己摘抄的再抄在班級「佳句妙語角」,全班共同欣賞,教師按時督促﹑檢查,完成一輪進行一次評比.這樣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學生也能從中汲取不少知識,豐富了作文素材,提高了他們的閱讀能力﹑自學能力和作文能力.
三﹑作業設計要體現發展特長 發展特長,這是素質教育對課堂教學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改進布置作業的方法,優化作業結構,要讓作業對發展學生的特長起促進作用.對喜歡小製作的學生,我在班上組織小製作展覽,指導學生寫小製作說明文;對喜歡集郵的學生,我組織大家交流體會,了解集郵方面的知識,寫好心得體會,對喜歡朗讀的學生,我組織朗讀誦會;對喜歡作文的學生,我在班上開辟「習作園」.
在教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要給學生一塊自由的天地,讓他們在這塊天地里自由地展現自己的才能和潛力,不再為作業發愁,這也是廣大學生和教師的共同願望

3. 小學語文作業趣味性的作業有哪些

小學語文作業趣味性的作業有哪些
(一)化抄抄寫寫為搜搜查查. 以低年段識字教學為例,傳統的教學為了鞏固學生對漢字的掌握,大多安排抄寫生字詞語、辨字組詞等類型的作業.這種機械呆板、事倍功半的訓練,容易使學生對作業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煩和抵觸情緒.因此我將近年來都把這比較類乏味的抄寫變為「收集」,引導孩子結合生活實際,搜集感興趣的廣告詞、店名、標語、包裝袋上的產品名、報紙上認識的字等,並開辟識字角,展示學生收集的生字,引導學生交流共享識字所得,結果學生個個興趣盎然,在輕松、愉悅地活動中鞏固了熟字,同時也在不經意間認識了更多的生字.其次,為了避免孩子寫錯別字,我把較單調的辨字組詞變為尋找錯別字,並發給學生人手一本「錯別字對照本」.作業布置下去後,大家興趣盎然,紛紛行動,尋找到了大量生活中寫錯別字的事例和笑話,在課堂、課間、課後與同學交流,樂此不疲,並且主動將易寫錯、易混淆的錯字與別字記錄下來,有效地幫助孩子正確辨析、識記、使用漢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化死記硬背為游戲鞏固. 以人教版第六冊詩歌《太陽是大家的》為例,這首詩共分成四小節,課文要求背誦.在學完全詩的基礎上,我指導學生課後以小組為單位,把四節小詩分成四個部分,採用游戲「擊鼓傳花」來強化記憶,從而降低背誦難度,提升學習趣味.學生在游戲前積極地熱身准備──熟讀背誦,游戲中興奮地專注傾聽──強化復習,愉快地鞏固了記憶,熟練地背誦了詩歌,而教師也寓背誦檢查於游戲娛樂之中,達到了教學目的,師生皆大歡喜. (三)化被動預習為主動求知. 在布置預習作業時,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我變換單一的預習模式,根據文本特點創造性地布置預習任務.以人教版第六冊兩首古詩《乞巧》和《嫦娥》的預習指導為例,我結合本組教材的導語來引導:在夏夜的星空下,在冬日的爐火旁,我們也許聽過爺爺奶奶講那些古老的故事.這些古詩常常會引起我們美好的遐想.古詩《乞巧》和《嫦娥》包含著兩個美麗的神話傳說故事,大家可以通過預習試著讀讀古詩了解內容,也不妨找點相關的神話故事和傳說來讀一讀,感受古人豐富的想像力,下節課老師將分別在四個小組內各推選一名同學上台為大家介紹你們喜歡的神話故事或傳說,評出這篇課文的『預習能手』.這樣的預習作業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上課伊始,學生便爭先恐後地上台講故事,為開展課堂教學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柔」中見趣 柔性作業主要體現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是集觀察、調查、參觀、游覽、實驗、閱讀、口語交際、討論、交流、點評於一體的活動,形式多樣.在布置柔性作業時,應根據教學內容需要,設計學生喜愛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社會、走進生活,通過作業激發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一)「草船借箭」,以教材為載體,設計運用性作業. 人教版第四冊《北京亮起來了》這篇課文詞句優美、脈絡清晰,根據文章特點我分四步設計了如下作業:首先以課文為載體,引導學生摘抄課文中喜愛的好詞佳句(如「金碧輝煌、燈光閃爍、絢麗多彩、燈的海洋、光的世界」等);其次,讓他們再去查找、搜集課外關於描寫夜景的好詞與好句,並把喜愛的摘抄下來;然後跟爸爸媽媽帶上相機去領略廈門美麗的夜景,把喜愛的夜景拍下來;接著讓學生帶上照片,用上積累的好詞與好句模仿課文表達方法在班上介紹一處最喜愛的廈門夜景,教師及時對用詞准確性給予正確引導.最後,指導學生「草船借箭」,模仿課文成功的寫法,運用搜集積累的好詞佳句,以《廈門亮起來了》為題練習寫話.整個學習過程由引導學會積累──口語表達──書面表達,均以學生「喜愛」為前提,孩子有物可寫、有話可說、有詞可用,寫起話來興致勃勃,我發現班上四分之三以上的孩子均能自發模仿課文總分式的寫法,分成若干個段落,用上較准確、生動的詞句洋洋灑灑進行「習作」,在培養「寫話」興趣的同時也為三年級過渡為「習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順水推舟」,結合教材所涉及的其它學科知識領域,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活動、探究、體驗的機會. 如人教版第三冊《太空生活趣事多》,這是一篇深入淺出的科學說明文,學生很感興趣,趁著這股東風順水推舟、趁熱打鐵,緊扣課後兩個啟發性的學習提示:(1)「太空生活太有趣了!我還想多了解一些.」(2)咱們去圖書館,看看有沒有介紹宇航員生活的書.」引導學生交流:你還想了解些什麼?打算用怎樣的方式去了解?從而激發了學生了解當今科技成果的興趣,調動了學生主動了探索科學奧秘的熱情. (三)「借雞生蛋」,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向生活擴展和延升的語文練習. 以人教版第三冊《識字1》為例,本課全是關於秋天的四字詞語,這些詞語既描繪了秋天的美麗景色,又描繪了秋天的氣候特點和豐收景象,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很喜歡.課後我根據本文特點借雞生蛋、以點帶面,舉辦「我愛四季詞語拼盤」活動,來豐富學生詞彙積累.首先,根據學生對四季的喜好將他們分成春、夏、秋、冬四個小組;接著指導學生根據所在組別分頭搜集描寫四季的四字好詞;然後指派各組組長將搜集到的好詞做成卡片在詞語拼盤上展示,最後評出優勝小組.這樣的活動讓詞語的積累變得生動、有趣又高效. (四)「順藤摸瓜」,以專題為「藤」,圍繞專題,通過開展系列活動提升學生語文實踐能力. 如在三月份的「學雷鋒、樹新風」活動中,我設計如下實踐作業:第一步,查找關於雷鋒的故事,開展「雷鋒故事會」;第二步,尋找身邊的活雷鋒,並引導學生通過日記、手抄報、照片、文字資料來記錄活雷鋒的事跡;第三步,以「我身邊的雷鋒」為主題開展班會活動,交流記錄下的活雷鋒事跡;第四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評價,評選出「活動之星」.又如在寒假布置的「過年」這項作業中,我引導學生用心感受節日氛圍,了解傳統知識,並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式(如寫日記、拍照片、抄寫對聯、了解民俗、製作手抄報……)來表達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感受.這樣做,就把作業重心由單純的書面習題訓練轉移到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方式,要求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做到學以致用,以用促學.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語文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習興趣也更濃了,一舉兩得. 三、「剛柔搭配,和諧生趣 (一)作業設計剛柔搭配. 教師在作業形式上要剛柔搭配,剛性作業與柔性作業互為補充、相輔相成.既要布置一些基礎的積累、識記、抄寫等相對剛性作業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與技能外,同時又要布置拓展延伸課內知識等相對柔性的作業,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綜合能力. (二)作業要求剛柔分明. 教師在作業內容設計上要剛柔分明,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到不同層次學生需求,明確作業要求,分層設計作業.因此作業布置具體可分為A、B、C三級作業,即A級作業面對優秀生,他們完成基本技能訓練之後,再力爭完成綜合性廣、概括性強、靈活性大的練習;B級作業面對中等生,在他們完成基本技能訓練後,再練習一般綜合題;C級作業面對學困生,重點布置與教材相關的最基礎的知識和最基本的技能訓練,並適當減少數量,降低難度,對基本題進行強化訓練.這樣一來,學困生也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習上增強了自信心,中等生減輕了心理壓力,有了「跳一跳也能躍上龍門」的機會,同時也滿足了優等生更高的求知慾,使學有餘力的他們有用武之地. (三)作業評價剛柔並舉. 教師在作業評價上應剛柔並舉,對於分層布置的作業應有相應的評價標准,然後再根據不同層次學生採取相應的評價標准給予評價.評價時只要學生完成相應層次的作業,便可以得到肯定.以作業「練習書寫生字」為例:全做對的,即可得一面小紅旗;書寫工整的,在小紅旗後面再加一顆五角星;有進步的,再畫上一個笑臉娃娃或寫一兩句評語.到學期末分別給A、B、C三個層次的學生統計紅旗、五角星、笑臉的總數,頒發「進步」獎、「優秀作業」獎、「小小書法家」等獎狀.這一面面紅旗、一顆顆五角星、一張張笑臉、一句句富有期待、鼓勵的話語,一張張光榮的獎狀,會使學生產生成就感,會讓學生更加喜歡做作業. 總之,教師布置作業應以提升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目的,盡可能讓我們的語文作業內容更生動有趣些,形式更豐富多彩些,評價機制更靈活多樣些,讓我們的學生愛上作業,愛上語文,滿懷興趣地把語文學好、用好.

4. 小學語文實踐性作業有哪些

考察探究復:深入社會進行參觀制訪談,走近大自然進行考察探究,並仿照課文運用實物實地考察法、文獻資料論證法、展開合理想像寫出科技小論文或考察報告。
采輯編創:採集、剪貼、展評與課文有關的圖文資料,編輯專題手抄報、電腦報、黑板報,根據對詩文的理解進行書法、繪畫創作。
讀寫積累:名篇名句摘記,寫讀書心得,仿寫精彩片段。
演說交際:演課本小品劇,看圖講故事,課文內容的續說、漫談,詩文吟誦。

5.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創新的幾種類型

1、實踐體驗型作業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只要靈活把握時機,巧於創設種種情境,引導學生在課外有效地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就能促使學生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從而逐步培養起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同時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也鍛煉了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還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收集信息、學以致用等多種綜合能力。 ﹡動手體驗式作業 學習課文後,讓學生動手畫一畫,演一演,做一做,強化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例如給古詩《草》配畫。學生筆下的草兒長勢茂盛,搖動的姿態優美,由此看出,學生已讀懂了詩中草兒「離離」,被「春風」吹拂的意境美,達到了「以畫代講,盡在不言中」的效果。又如學習《撈鐵牛》,做做小實驗、學習《春蠶》後,養養蠶,寫寫觀察日記,學完《中國石》,讓學生用陶藝做中國石,標明祖國的名山大川。 ﹡情感體驗式作業 體驗使學習進入精神生命領域,使學習過程成為身心和人格健全發展的過程。如在教師節、母親節或特殊紀念日,要求學生用贈送小禮物、唱歌、寫兒歌的方式表達感激之情,或把自己做這件事的感受,母親、老師收到禮物時的神態、動作、語言等寫成一篇好文章,讀給父母、老師聽,或用書信、談話等形式與父母或他人進行坦誠交流;學了《誠實的孩子》,讓學生大膽承認隱瞞過的錯事,並把感受寫下來,這樣,給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能大大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他們不再為無話可說而感到苦惱,使做文與做人達到和諧統一。 ﹡社會實踐活動作業 知識只有在實踐中才能體現其實用性、價值性,才能轉化為實際的能力。社會處處皆語文,哪裡有生活,哪裡就有運用語文的天地。我們結合「 3.15」消費者權益日,讓學生搜集劣質的「產品說明書」,進行分析、批判、改正;布置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到大街小巷開展「錯別字大掃除」活動;學習《只有一個地球》後,布置學生在世界環境日,為電視台「廣而告之」欄目想製作一檔集音樂、文字、圖畫為一體的公益廣告,寫下創意,學生表現出研究新事物的濃厚興趣,有效地成為社會的積極參與者。2、拓展素養型作業 語文課程資源無處不在,在大語文觀的指導下,小學語文作業打破了死扣書本、煩瑣地抄寫、分析課文的局面,重視學生對課文的感悟,重視學生有意識地查找資料的能力,重視學生能夠有效地把已有資料運用到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去,從而利用自己已有的課內外知識去理解課文。這些都是在明確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以促進學生適應信息社會,廣開學習資源,拓展知識面,開闊視野。 ﹡閱讀課外書籍 要提高寫作能力,必須多讀多寫。這是有效的經驗。課程標准也對此提出具體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在400萬字以上。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帶著學生走進閱覽室;在班級辦了「小圖書館」有多種兒童讀物,供大家課余時間閱讀;充分利用每周去校圖書館借閱的時間,幫助他們找好書、看好書。教完《草船借箭》、《景陽岡》,學生意猶未盡時,老師乘勢推薦《三國演義》、《水滸》,另外周敏老師編撰了「名著導讀100篇」(已入編湖南少兒出版社出版的《少年1000個早知道》一書),讓學生 「親近書本,走近大師」。這樣從天文、地理到花草、鳥禽;從歷史人物到現代英雄等等,使學生不僅開闊了眼界而且增長了知識。現在,學生已養成經常讀課外書籍的良好習慣。我們還指導學生建立個人閱讀檔案,當學生看到自己所讀過的書名成為長長的一串時,心中便有了一份小小的成就感。 此外,我們還注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學作讀書筆記,鼓勵大家摘抄好的詞、句、段;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點評,使課內外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為了使閱讀興趣得到強化,我們注意給學生以展示閱讀成果的機會,我們舉辦故事會、讀書演講比賽,評選「讀書能手」,每星期抽一節語文課,由老師或同學介紹一兩篇好文章,師生共同細細欣賞,從而達到學寫作方法,品好詞好句,練寫作能力目的。我校讀書能手謝冰心同學在三個月內讀書35本次,每閱讀一次,她都細心思索,記錄真實的感想。她的讀書評論言語自然朴實,思想有深度,令人愛不釋手,被總課題組評為特等獎中的第一名。 ﹡搜索網上資訊 網際網路是信息的海洋,也是尋找資訊的一條捷徑。如就語文閱讀教學某一課文相關的某一主題,都可迅速有效地從網上搜尋更多的閱讀材料加以整理與閱讀,從而對課文描述的事件所處的大背景,或者某個特定的視角形成自己的認識,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針對學生不知去哪查資料,查哪些方面的資料,查到資料後不知如何篩選的現狀,我們注重培養學生確定信息、獲取信息、整理、集成信息的能力和素養。以《圓明園的毀滅》一課為例,確定信息任務為:最初的圓明園美嗎,是什麼樣的?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為什麼會被毀滅?……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明確:圓明園的美麗可以查找相關圖片以及古代對圓明園贊美的文章;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為什麼會被毀滅?則可以查找有關的歷史資料以及下載電影《火燒圓明園》中的有關片段,讓學生把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資料摘抄下來,或者用筆勾畫出來。學生了解了圓明園被毀滅的歷史史實,老師可追問:圓明園為什麼會被毀滅呢?有人提議重建圓明園,對此你有何看法?從而引發學生根據已掌握的資料進行探討。 ﹡觀看電視節目: 學生饒有興趣。3、文本再創型作業 「貴能令反三,觸處自引申」,在新的情境中能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或方法寫出新的文字作品、解決新的問題,那麼學到的知識才有意義。文本再創造一般經過「仿編——改編——創編」這三個過程。這種「仿」是一種有意的接受性學習。例如,讀完《雪地里的小畫家》,學生仍沉浸在美妙的想像之中,老師順勢給出圖畫,讓學生仿編兒歌,一首《草地上的歌唱家》就這樣誕生了!再如,學完一系列歌頌春天的古詩後,學生紛紛創作配畫新詩,汪雅璇同學在《頌迎春》中寫道:「閃閃迎春顏似金,滿山鑲綴燦如星……」,足足過了一把當詩人的癮。

6. 小學語文老師如何設計課外作業

白花鎮小:肖利[摘要] 學生學業負擔過重是目前中小學教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為學生減負」是當今教育界討論的熱點話題。本文從語文課外作業的設計這一角度,探討如何設計適合學生的作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效率,達到減輕學生負擔的目的。[關鍵詞] 課外作業 設計 在我們以往的教學模式下,我們的學生都沉溺在茫茫的題海之中,費時費力又低效;如今減負之後,教師不知道怎樣做才能使學生既鞏固了知識,培養了能力,又不增加學生的負擔。所以,精心設計課外作業,是小學語文教師備課的重要內容。 一、作業設計要簡明小學語文課外作業設計要突出重點,不要面面俱到。作業要圍繞每個單元的教學重點及課文的教學重點來進行設計,要著重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薄弱問題,要減少題量,使習題少而精。其次,小學語文課外作業設計要改革題型,盡量使習題的要求、題意簡潔明了,不能用偏題、怪題、難題來為難學生,要讓學生把精力用在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活動上,而不是用在理解題意、猜測題意上。 二、作業設計要有趣味性教師的作業設計要擺脫單調乏味的重復練習,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要增加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產生一種內部的需求感,自覺主動的完成作業。知識、技能的掌握和鞏固與重復訓練有密切的關系,沒有重復練習就不能形成技能,當然,也並非重復次數越多越好,也要注意把握好「度」,在教師設計重復訓練內容時增加些趣味性,使學生在訓練中愉快的鞏固了知識,那是最好的,增加趣味性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以新引趣。好奇是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新穎的題型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教師針對這一特點,盡可能變化訓練內容出現的方式。(2)以動引趣。厭靜喜動是小學生顯著的心理特徵。設計練習時盡可能讓學生親自去畫一畫、演一演。(3)競賽引趣。小學生逞能好強,勇於競爭,訓練中適當設計競賽的練習,可刺激學生的求知慾。例如設計小故事、游戲等形式的課外作業,寓學於樂,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作業設計要有層次性學生雖然都在同一個班,身心發展有著共同的特點,但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學習習慣、認知基礎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是不盡相同的。全班幾十名學生同做一道題,顯然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作業需要,不利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教師要堅持差異理論,找准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作業內容,做到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作業需要,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以教學《鳥的天堂》為例。)第一個層次的作業(基礎題):是為了鞏固課堂知識而設置的,人人必做。這些作業雖然簡單卻是鞏固知識所必需的,學生做這些作業也不會感到多大困難,要求全班同學都必須獨立完成。如以生字、詞語、背誦等鞏固性練習為主,促進知識的內化與熟化。(如:抄寫本課生字詞語、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第二個層次的作業(應用類題目):主要是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對學生要求較高,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靈活運用要求也較高,要求大多數學生能做。教師在布置作業時,給予必要的指導,讓大多數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如:作者兩次路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景物有什麼不同?各有什麼特點?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怎樣理解文章最後一句話的意思?)第三個層次的作業(提高題):設計一些思考性和創造性較強的作業,供學有餘力的學生使用,讓這部分學生盡量保持練習的積極性,以利於對知識的強化。不管做得對不對,只要學生動腦思考了,都應給予一定的肯定,然後逐步擴大這部分學生的隊伍。如課文的比較、課文的仿寫、創意改寫、創意導游詞等。(例如:假如讓你當一個小導游,請你為「鳥的天堂」這個景點設計一個導游詞。)給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不僅可以有效地避免相互抄襲,還給學生們提供了相互學習和取長補短的機會,使課外作業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 四、作業設計要多樣化 1.積累語言的訓練題。 ①抄一抄、背一背:除一般的生字詞的抄寫以外,要求學生每學完一課就把其中自己喜歡的詞句抄寫在一個本子上,甚至還可以把一些優美的句段背下來。 ②連一連、說一說:同學之間或與父母一起完成。如:「接字組詞游戲,今天--天氣--氣候……」等,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③看一看、讀一讀:教師要求學生多看電視、多讀報刊,要求學生能從中汲取知識,擴大知識面。 ④寫一寫、練一練:要求學生學完課文後進行一些續寫、補寫、改寫等形式的寫作,不論是哪種形式,學生都會有興趣,都反映了他們的主觀意識和態度,而且也訓練了他們的想像能力和創新能力。 2.口語交際訓練題。 要求學生多參加一些活動,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要多帶孩子出去,給孩子創設一定的語言環境,比如:購物、串門、游戲等,讓他們互相交談、爭論,訓練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3.語文課外實踐活動。 讓學生辦手抄報,可以使學生養成動手動腦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讓學生利用圖書館、網路以及各種工具書查閱資料,獲取多渠道的信息,練習寫簡單的社會調查報告或研究報告等。 總之,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種認知過程,也是一種探究過程,課外作業是這個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與創造,只有不斷探索語文課外作業設計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導學生在課外作業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把學生從過多過濫的作業中解脫出來,使他們自主、生動活潑地發展。

7. 說說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有哪些好的做法

小學語文作業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學生獲取知識,鞏固知識,提高各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作業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我結合浙江省的經驗和自己平時設計的有效作業嘗試,談一談自己的一些感想:
一、設計自主性作業,把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有時候我們老師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形,明明自己把作業要求講的很清楚了,可是學生交的作業還是不知所雲,亂七八糟。究其原因,那是因為作業缺乏自主性,學生並不明確作業的目的,因而讓學生知道「我為什麼要做作業」「我能完成什麼作業」是讓他們有效地完成作業的關鍵。上完一節課,教師與其硬性規定學生你應該完成哪些作業,還不如放手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所學的技能,想想自己能完成課後習題或練習冊中的哪些題目。讓學生找相應的練習,為自己設計作業、布置作業,做作業的主人,不做作業的奴隸。
如教完《小珊迪》這篇課文後,同學們都被小珊迪的品質所感動,借著他們沉浸於這個故事的時候,可不失時機的問:「你覺得我們可以為《小珊迪》這篇課文設計什麼作業呢?」同學們興致高昂,有的說續寫故事,有的說分角色朗讀表演……豐富多彩的設計讓我也為之驚嘆。而學生在完成自編的作業時不僅興趣濃厚,作業質量也比老師布置的時候要高得多,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教學理念。
二、設計趣味性作業,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對學生而言,不想做語文作業的根本原因就是對作業提不起興趣。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跟時間的佔用是成正比的。興趣越濃,就越捨得花時間。所以當我們在語文課上通過種種途徑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是有趣的事情之後,還應該在作業布置的過程中也讓學生感受到作業也是一件非常有趣而快樂的事,從而激發他們完成作業的積極性。當學生的智慧與趣味化的作業設計碰撞在一起,常常會產生很多閃亮的火花,讓我們為之驚嘆。
因此在教完一篇課文後,我都力求設計一些有趣的作業讓學生做一做,畫一畫,演一演……
例如:
1、做一做。學完課文後將所學的知識動手做一做,實踐一下。如學完《祖父的園子》後,讓學生回家抽空到鄉下田窪里去做做拔草、播種、澆水或者捉蜻蜓、捉蝴蝶……感同身受地體會一下作者童年的快樂!
2、畫一畫。學完課文後,讓學生把所學的內容畫下來。如教學《畫風》這類優美的課文,可以讓學生畫圖畫再現美景。
3、演一演。教學《晏子使楚》《將相和》等故事情節較強的課文,可以讓學生編寫課本劇演一演。
4、查一查。在教學《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只有一個地球》等知識性較強的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去書店,上網等查一查相關資料,以幫助學習。
三、設計創新型作業,讓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
教師在布置小學語文作業時,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作業有一定的層次,便於學生選擇練習的量度和難度,給不同層次的學生留下適合自己地發揮空間,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收獲。比如在教學《釣魚的啟示》中,在上課前讓孩子做的課前作業是:通過各種途徑可以是翻閱書籍、上網查找資料、回憶自己的親身經歷、采訪身邊的人,「你有沒有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如果有你是怎麼選擇的?」
設計巧妙、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創新性作業,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方法,從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得到自己認為滿意的答案,較好地激發了學生探索、發現的創造意識。另外,創新性作業起點低、層次多、答案不唯一、策略多樣化,學生容易下手,能使所有的學生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切入點,進行思考,體驗成功。
四、設計針對性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
我對某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適當減少他們的作業量或適當的降低作業的難度,讓他們做一些抄寫、簡單動手、有趣味的作業,使他們易學,樂學。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適當拔高要求,設計一些積累語言文字、擴展課外閱讀、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業。這樣,學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鍛煉,而且滿足了他們渴求知識的心理。
此外,作業的人文性還要盡可能地集多項訓練功能於一題。如在學生寫句子、寫話這項作業時,我先要求學生寫完後必須自己先讀一讀,再讀給同學聽一聽,使聽說讀寫的訓練融為一體。再如抄生字與抄詞語、組詞語結合,抄字、組詞、寫句結合。還在作業本上與學生進行筆頭交流,作為一種因材施教、綜合訓練的好形式。批語有鼓勵的、批評的話,有訂正要求,有告訴學生錯誤原因的話,也有傳授新知識的內容。新知識主要是告訴學生一個使用正確,但不會書寫而用音節代替的詞語。這種形式不僅能增加學生閱讀理解的機會,還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總之,有效的作業設計是一門藝術,讓我們老師拿起我們手中的「藝術之筆」,帶領學生找到屬於他們的勝利果實。

8. 什麼是小學生語文實踐性作業

實踐性作業就是要自己動動手啊、幫助別人、做公益事、貼近大自然、從自己在生活中做的一件事中感悟到什麼,想到什麼的吧

9.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如何設計

學生語文作文設計如何的標志的話,首先你應該可以去上一下1對1的課程,然後多去理解一下大自然的美和多觀察一些這類的書,你就能夠寫得非常的好。

10.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小學語文作業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學生獲取知識,鞏固知識,提高各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作業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設計自主性作業,把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找相應的練習,為自己設計作業、布置作業,做作業的主人,不做作業的奴隸。
2、設計趣味性作業,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當我們在語文課上通過種種途徑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是有趣的事情之後,還應該在作業布置的過程中也讓學生感受到作業也是一件非常有趣而快樂的事,從而激發他們完成作業的積極性。當學生的智慧與趣味化的作業設計碰撞在一起,常常會產生很多閃亮的火花,讓我們為之驚嘆。
3、設計創新型作業,讓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設計巧妙、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創新性作業,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方法,從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得到自己認為滿意的答案,較好地激發了學生探索、發現的創造意識。
4、設計針對性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對於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鍛煉,而且滿足了他們渴求知識的心理。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趣味性作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