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研活動記錄《怎樣做好小學低段語文說話訓練教學》
在構建表象思維、心理相冊兩概念的基礎上,根據小學低段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專小學語文的學屬科特點,提出一組通過言語活動中的表象思維訓練進行全腦開發的策略,通過為時一學期的實驗表明:1.表象思維訓練,可顯著提高小學低段兒童的字詞學習水平和說話能力,對小學低段兒童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其中,特別是中等生受益最大;2.表象思維訓練能激發小學低段兒童的語文學習興趣,也有助於他們形成穩定、積極的語文學習態度;3.本實驗所採用的表象思維訓練的策略是可行的、有效的,表象思維是可以訓練和培養的;4.本實驗所採用的表象思維訓練的方式與途徑能提高不同類型學校的語文教學質量與效率,這為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方法與技術。
B. 怎樣抓好小學低段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一、自讀與教讀相結合,提高課堂閱讀教學的質量。 自讀是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獨立地鑽研課文、理解課文。教讀是由教師對學生作必要的啟發、點撥和講解,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並進行閱讀訓練。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教讀是為自讀服務的。自讀既是教讀的基礎,也是教讀所追求的目標。一方面,通過教讀,教師給學生以必要的講解、釋疑、示範和講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掌握基本的閱讀技能技巧和正確的閱讀方法。另一方面,學生自讀能力的提高,又強化了自己的主體地位,並給教師以反饋信息,從而使教師及時調整、改進後繼教學內容、步驟、方法和進度,促進教讀取得更好的效果。當然,自讀要明確學習目標,深入鑽研,積極思維,質疑問難,展開討論。教師要在閱讀方法、步驟、規范、心理訓練等方面作合理的安排,讓學生進行充分的練習和實踐。自讀和教讀是課堂閱讀教學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它們兩者的作用在於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教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運用朗讀、默讀、速讀、口頭復述、背誦、精讀、評析等多種形式對中學生進行閱讀技能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1.朗讀。它是閱讀的最基本方式,是眼、口、耳、腦並用的創造性閱讀活動。它要求學生在掌握語音、詞彙、語法規則的基礎上更豐富、更完美地表情達意。掌握朗讀的方法,一般要經歷正確清楚的朗讀、准確流暢的朗讀和傳情達意的朗讀三個依次遞進的階段。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2.默讀和速讀。默讀時大腦將視覺獲得的文字信息轉化為內部的思維活動和言語活動,這既有利於提高理解水平。速讀也叫快讀,是在一定時間內迅速地獲取文章內容的一種快速閱讀方式。速讀可以節省時間,加快理解,增強記憶,豐富知識,提高閱讀能力。默讀與速讀都要有專題訓練,分階段進行,從而使學生不斷提高有效的閱讀速度。3.復述和背誦。復述是學生對課文內容保持原樣或重新組織語言敘述的一種閱讀方法。它有利於對課文內容加強理解和記憶,培養和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提高學生的想像力、概括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背誦有利於強化記憶,鞏固閱讀成果,積累語言材料,提高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語文課發展學生的記憶力,主要是通過復述和背誦訓練而實現的。4.精讀和評析。精讀是逐章、逐段、逐句、剖析字詞的閱讀方法。評析是閱讀中的鑒賞活動,要求對文章的突出特點做出恰當的評價。精讀與評析往往是同時進行的。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通過示範講解使學生獲得系統、完整、深刻的閱讀知識,把握閱讀要領。通過精讀和評析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想像能力和鑒賞能力。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1.多思考、勤動筆的習慣。在閱讀過程中,要教會學生如何發現問題,養成通過深入思考、認真分析,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要訓練學生養成做各種類型的讀書筆記的習慣,如圈點批劃、摘抄要點、製作卡片、會做筆記等。2.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善讀者善用工具書。要教會學生在預習、自讀、自學過程中,運用工具書,解決遇到的疑難問題。3.閱讀衛生的習慣。要教育學生正確處理好閱讀與環境、閱讀與自身健康的關系,講究閱讀衛生。 四、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 自古以來,教育家們就十分重視課外閱讀。課外閱讀不僅是課內閱讀的補充,而且對課內閱讀會起到強化和促進的作用。同時,學生在大量的、多種方式的課外閱讀實踐中反復運用課內學到的閱讀知識和方法,就能逐步形成較強的閱讀能力。課外閱讀的自由性強,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認真的指導。1.有目的有計劃地推薦讀物。要給學生推薦那些思想內容健康、能鼓舞學生上進、語言文字規范堪為楷模的讀物。讀物的內容和形式,盡可能與課文有聯系,使課內課外相互促進,同時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和閱讀水平。讀物的種類和類型盡可能要廣泛多樣,使學生廣采博收,擴大知識面。2.及時檢查評比課外閱讀的成績。其形式大致有:調查統計閱讀篇目、字數、筆記、卡片等;舉行閱讀競賽、讀書報告會、經驗交流會等;展覽優秀的讀書筆記、卡片、經驗,評比表彰課外閱讀積極分子。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的語文學習能力。3.有針對性地指導閱讀。針對不同的閱讀內容、目的和水平,教師要採取不同的指導方法。如集體指導,個別性指導,指導寫讀書筆記等。 五、課外精練 課後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指導、有組織的學習活動,它是教學的基本環節,有助於所學知識的鞏固,深化,有益於技能、智力和創造才能的發展,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載體。 精練就是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在課後練習中選取與課文重、難點有關的練習,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出發,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重點訓練項目的有關知識,真正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課外練習並非只是對課堂教學知識的鞏固,更應該是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和提高的大舞台。教學實踐中,我精心設計和布置作業。
C. 小學語文低段教研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語文教研組認真學習貫徹上級教育部門、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以《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立足校本教研,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狠抓實效,大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教研工作以校本為中心,努力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緊緊圍繞學校本學期工作目標,進一步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規范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研質量,提升教師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
二、工作目標
( 一)、學好理論,更新觀念,提高素質
語文教學應按照語文和語文學科的特點,適應的社會需求,強化語文的人文性、實踐性、實用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了適應這種新形勢,不被淘汰,我們全體語文老師在理論學習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 ,通讀一、二本理論專著。 結合語文教學實踐,通過專題學習和討論,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學生觀。
2、 及時了解語文教學的動態和語文教改趨勢,開拓視野拓寬語文改革思路;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吸收並消化他人的先進的教育經驗,不斷練好自身的語文教學「內功」。
3、緊密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和課題研究,並根據自身的需要,確定學習重點,講究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二)、狠抓常規,改革教學,提高效率
1、對照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真正樹立教師的服務意識,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革陳舊、呆板、單調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和設計科學、新穎、活潑、開放型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語文課堂要注重激活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堅決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照顧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要,研究和實施分層分類教學;努力促使課堂教學結構的最優化,大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2、加強常規調研,確保減負增效。青年老師每學期每人至少上一節教研課,學校將請專人負責製作每位教師的精品課錄像,供教師自我琢磨不斷提高。教研組成員,非特殊原因,盡量參加,課後,及時評課。
(三)、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學生素養
語文教學應當在教給語言知識的同時,著重於引導應用,培養學生的言語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及時轉變過去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舊教育,而到著眼於培養學生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穎教育。為此,我們要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培養青年教師,促其健康成長
青年教師是我們語文教研組的中堅力量,而教研組、備課組正是培養新教師的主陣地。 各語文教師之間要加強交流,資料共享,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尤其是使新教師能盡快提高、成熟,使青年教師發揮他們的主動力。
(五)、開展科研,突現重點
1、 通過每周一次的聽課——評課的研究方式及時與教師進行討論、反饋,評析課堂教學的成功與不足,共同商討教改方向和教改措施,提升教師課堂教學的智慧。教師要按時參加活動,參與討論,提高專題研究的效益。
2、加強教研論文撰寫工作,寫好有質量的實驗經驗論文,多寫實踐中有自己思考、實踐的文章,加強對課堂教學行為的反思。提升水平,提高修養。
3、創設濃郁的教研氛圍,組織教師認真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業務學習、教研活動,組織校「大課堂、跨學科」、 語文大組課堂教學活動,組織一年級教師對家長開課,圍繞主題,開展「同課異構-連環改進」校本教研活動。學期初確定本教研組的活動專題,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活動,提升教科研活動的質量和品味,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根據班級實際,制訂好語文教學計劃。
2、進一步抓好學習規范養成性教育。
3、第一次教研活動,討論並制訂教研組工作計劃。
4、一年級教師家長開放日公開課。
5、學生詩歌朗誦比賽。
十月份
1、學生寫字比賽。
2、集體備課的聽課、評課活動。
3、學生作業檢查,評比。
4、學生班級內朗讀比賽
5、組內教師互聽課、評課活動。
十一月份
1、 學生班級間課文朗誦比賽。
2、 組內教師互聽課、評課活動。
3、 討論期中全面素質評估事項,期中檢查
6、 語文新課程實驗教師開課。
8、 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活動。
十二月份
1、 集體備課。
2、 「一課多上」,組內教師互聽課、評課活動。
3、 組內老師專題座談會。
4、 課外閱讀知識競賽。
一月份
1、制定復習計劃。
2、教研組整理活動資料,撰寫工作總結。
3、教研組上交工作總結
4、組織學生期末考試
5、期末試卷分析
D. 小學語文低段整課教學怎樣才能有效進行
策略一 有效備課是有效課堂的前提條件
1.設計有效的教學目標
每學期開學前,我都要認真學習新課標,領會本冊教材的編排特點,明確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鎖定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抓住本冊教材的重、難點,進行系統的三級備課。做好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進度計劃、必背課文目錄、單元檢測情況統計一覽表。然後做好單元備課,再進行課時備課。這樣一來,本冊教材的所有內容在我心裡已經一目瞭然,如何進退,我已成竹在胸。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我明白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在教學活動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著課堂教學的運作,對保證課堂教學有效開展至關重要。現代教學理論和實踐都證明:有效的教學必先具備有效的教學目標。而有效的教學目標的設計首先要求是准確和明確。
2.創設有效的教學環境
教育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像,才會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心理學家羅傑斯曾指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其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由此看來,語文課堂教學要實現有效教學,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必不可少。我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把教給學生知識放在第二,把關愛學生成長放在第一。做學生的老師,做學生的朋友,做學生的家長,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一起活動,一起說笑,學生對我不是敬畏,而是依戀,他們喜歡我的課堂,喜歡和我在一起。因為在我的課堂中,沒有批評只有賞識,沒有強加只有啟發,沒有一問到底只有自己的發現。他們在課堂上是充滿信心是樂觀上上的。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孩子們感到安全感到自由!他們最喜歡在下課的時候問我:「老師,下節什麼課?」我要是回答:「語文。」他們就會跳起來說:「耶!又是語文課!」
3.安排有效的教學環節
現行的語文課堂,教師安排的無用環節太多,課前了解好學生的實際需要,根據學情定教法,剔除對學生學習無用的教學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小學低段的語文教學,我把字詞作為知識重點教學,把朗讀作為能力重點培養。但是字詞的學習離不開語言環境,因此,我把字詞放在文本的學習中進行教學,一邊讀課文,一邊學習生字新詞,一邊理解語句的內容。這樣,簡化了單純的讀字、讀詞、寫字指導環節,節省了時間,還扎實了字詞的認識和理解。學生不但會認、會寫還會運用這些生字新詞,識字、學詞和說話、寫話緊密結合起來,環節簡單而高效,事半功倍!
策略二 有效組織課堂是有效教學的保證
1.有效的課堂語言
實踐證明,越是簡潔的教學語言,越有利於保持學生聽課的興趣,課堂效率也相應較高。精心預設提問語;壓縮錘煉講授語;點撥巧用評價語都是高校課堂語言的表現。聽特級教師上課時,總覺得他們的課是那麼的自然流暢,課堂氣氛始終是活躍和諧的。究其原因,我想除了他們精妙的教學設計、深厚的教學功底、高超的課堂調控能力外,還有他們善於適時評價,寓評價於師生交流之中。例如在前幾天參加的第九屆全國小學語文名師教學觀摩活動中,有幸聽到62高齡的黃抗美老師的《雷雨》,他在課堂上創設的幽默詼諧、輕松和諧的語言氛圍,設計的凝練有力、抓綱提領的提問語;促人奮進、激人興致的評價語無一不讓人心悅誠服,無一不讓人深受啟發!沒有批評出來的將軍,只有表揚出來的英雄,我時刻記著這一點。
2.有效的教學調控
再有預見性的教師也不可能預測到課堂上可能出現的任何情況。在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為偶發情況預先設計好解決方法和步驟。所以,有效課堂的生成還必須做好有效的課堂調控。
記得前不久的一天,教室里剛要進行《古詩兩首 絕句》的學習。忽然一陣大風夾著金黃的榆錢,從門口、從窗戶鋪天開地而來。霎時間教室里滿是飛舞的榆錢。孩子們的目光充滿了驚奇,這樣的場景就算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么優美的語言和意境也是無法相比的。我靜下來和孩子們一起盡情欣賞,盡情雀躍,直到風從窗戶吹過,榆錢隨風落定,一切恢復平靜後,我才慢慢的引導他們談談自己所看、所想、所感,談談這場突如其來的「春風得意」,談談這場不請而來的「黃花滿地」。孩子們躍躍欲試、興趣高漲;小組內七嘴八舌,手舞足蹈。隨後,還用自己語言寫出了自己的想像,有的寫著:「是春風來看望我們了,他把榆錢的種子送給我們,把快樂的種子送給我們!」有的孩子說:「春風春風,你是想和我們一起來學習嗎?不然,為啥你連門也不敲就來到我們的教室了?」還有的寫著:「頑皮的榆錢呀,等我們下課了,我就和你盡情的玩耍,現在你就乖乖的呆在我的課桌下,別迷了我的眼睛!」看著孩子們用稚嫩的文字寫出對春天的感受,我覺得,這樣的課堂才真正屬於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學,才是回歸自然的學習。不用老師聲嘶力竭的講解,不用老師處心積慮的引導,不用老師千方百計的點撥,孩子們學得輕松,學得愉快,課堂也就低能高效了。
3.提高學生有效參與的程度,加強課堂教學時間的有效管理
有專家指出:「考察語文教學效率的標准之一,應該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程度。在一堂課上,如果70%以上的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教學的全過程,這就可以說是一堂高效率的課。」所以我在課堂教學中,總是想盡一切辦法,調動一切可利因素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延長他們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參與性。比如:我發現,低段學生特別喜歡和老師比賽,我就經常在他們感覺疲憊的時候,放下身段,故意讓自己說錯話,或者故意不經意似的寫錯字,讓他們去發現,讓他們來糾正,他們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興趣來了,注意力也集中了,參與性也高了。其實,有時候一個細微的眼神,一個細小的動做,一個誇張的表情,一句不那麼經意的提醒,都會調動學生參與的興趣。我嚴格控制40分鍾的教學時間,不浪費一分,也不延長一秒,切實向40分鍾要質量。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課外還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
策略三 有效教學反思是有效課堂的得力助手
課後反思主要是教師課後對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思考性的概括。例如:當課堂氣氛沉悶時,我是如何進行有效的調控的?哪些教學環節的工作沒有按計劃進行?在授課過程中,是否出現了令我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假如我再教這個內容,教學設計方案還可以作怎樣的更改?這些問題的思考來自於我對課堂教學的反思,在回顧中總結經驗,在經驗中厚積薄發,在反思中汲取教訓,在教訓中升華提高。
教育,是思想共生、智慧碰撞的「蔚藍天空」,更是心靈溝通、情感交融的「遼闊大地」。我將努力地在這創造性的教學活動中,交流師生的情感,激發人性的快樂。不斷學習,勤於總結,把我的課堂教學回歸到人性、回歸到生活,達到真正的有效、實效!
E. 如何有效進行小學語文低段教學
如何有效進行小學語文低段教學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那麼, 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我有幾點體會:
一、深入鑽研課本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於教師必須先鑽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並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徵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我每每鑽研一篇新的課文,總是先通讀一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方法作出預設,或查字(詞)典解釋,或對照近義詞、反義詞理解,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或聯繫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聯繫上下文理解的,則在一旁作上標記。對於要通過查字(詞)典理解的詞語,自己先查字(詞)典並把義項寫在一旁。為了掃除閱讀障礙,我總是認真地把課文朗讀或默讀幾遍,發現一些難於把握停頓或比較拗口的語句,及時做上記號,備課時寫入教案,課堂上予以指導。此外,在閱讀各種教學參考書的同時,我總是把文章的結構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標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寫在段末空白處。對於重點詞句的含義,總是寫在一旁,方便課堂上參考表述。只有在對文本內容、教學重點、難點等瞭然於胸的基礎上,我才開始撰寫教案,而且幾乎是一氣呵成。課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執教,但卻不能離開教本上課。
F. 淺談低段的小學語文教育
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
一 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地進行學習。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知識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課時,我在課前精心製作了各種鳥的圖片,在導入新課時,我採用了故事導入法,告訴學生今天老師給他們請來了一群可愛朋友,然後出示鳥的圖片,把它們貼在黑板上,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被激起。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這樣的教學,學生易入情入境,展開想像,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 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全面展現自我
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課時,揭示課題後,我先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然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直線劃出,不明白的地方用問號標出。自學時要求學生做到邊讀邊想邊動手。通過這樣動手、動口、動腦訓練學生,促使他們在最大限度里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因此,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三 放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充分鼓勵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文時,我問學生:「學了這個故事你們明白了什麼道理?」大部分學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虛心、認真地學習,才能學到真本領。可有一個學生回答的卻不同,他說是鳳凰老師教搭窩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鳥沒有學會搭窩。他的回答激起千層浪,學生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並列舉了一些好的教法。最後,我在學生們討論的基礎上作了全面的總結,使他們對課文的寓意有了比較正確的理解。這樣做,保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使他們的個性在課堂里得到了充分地張揚。
四 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反復朗讀,如朗讀比賽,組織讀書會、朗誦會,寫讀後感等,以挖掘每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發揮學生的一技之長。在朗讀過程中,理解內容,積累詞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如:我在教學《群鳥學藝》一課時,讓學生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各種鳥的語言進行反復誦讀,以悟出它們內心的想法和學藝的態度。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自編自演課本劇,他們那逼真的形象、豐富生動的話語、獨特的表演手法,體現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的教學讓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得到升華。
G. 小學語文低段banzhuren教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怎樣解決
1、課程改革的強大沖擊,使教師一時無所適從 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專觀念、改變教學方式、轉換教屬師角色,但到底怎麼改,怎樣把握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教師心中沒底。於是,反映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往往是忽視雙基的教學,課堂上一會兒合作,一會兒探究,在新穎的形式下,缺少實實在在的內容。我們常聽不少教師講過這樣的話:教了幾十年書,現在竟然不會教了。這是教師的心裡話,也反映了教師面對課改的困惑。
2、對教材編寫意圖吃不透,對教學重難點把握不準 教材從編寫的指導思想到呈現方式,這使得教師一時難以適應,導致對教學的重難點把握不準。如第一冊教材的拼音部分,教師由於吃不透編寫意圖,在教學中平均用力,甚至本末倒臵,把時間和精力放在了讀和理解兒歌上。拼音之後的學課文,也同樣存在忽視識字教學的情況。不少教師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大量的形式單一的讀和講解上。
H. 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過程是一個信息交流的過程,而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過程便是語文課堂教學,所以語文課堂語言對於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便尤為重要。適宜的語文課堂語言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率提高的關鍵所在。
對於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來說,什麼樣的課堂語言才是適宜的呢?結合小學低年級學生語言認知、邏輯思維能力差而模仿力強的特點及語文學科對於語言的特殊要求,我認為能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率的適宜的語文課堂語言須是融趣味性、啟發性、規范性及靈活多樣性於一體的語言。包括我在內的很多老師都能認識到這一點,但卻由於過於經驗化和機械化的工作而忽視了對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語言的錘煉與研習。為此我將結合自己當前一年級教學實踐及之前的初中教學經驗,就其為什麼及怎麼做的問題,簡單分析一下。
一趣味性。
魯迅曾指出「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6-8歲的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正值最天真爛漫的兒童時期,他們喜好玩具,在快樂游戲中度過了幼兒時光。因此要想使他們更順利地由游戲過渡到正常的學習軌道上來,就須使自己的語文課堂語言充滿童真童趣以此提高語文課堂效率。對於這一點,我深有體會,也頗有感觸,因為之前帶了一年多的初中班,已經習慣了與十二三歲孩子的交流方式:成人化的直白、成人化的語氣甚至會有略高深的語文專業術語、復雜而冗長的句式、滔滔不絕的有些成人化的大道理等等這樣的語言交流都已然成了一種習慣。這種較成人化的課堂語言對初中生來說很好接受而且更有利於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可當我踏上小學一年級某班的語文課堂時,整個教學對象就已經變了,他們不再是已有了較豐富語文知識積淀,較豐富閱歷及有一定邏輯思維能力、一定語言認知能力的初中生了,他們變成了閱歷少,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認知能力較差的六七歲的剛入學的小學一年級新生。如果我再用之前用過的如此成人化的復雜的課堂語言和過於成人化的語氣,那麼我就會無法很好地與這些孩子溝通互動,這樣的結果必然會降低語文課堂效率。在我剛開始的一年級教學實踐中,正因為缺乏這種對學情及語文課堂語言重要性的認識,給自己的語文教學帶來了很多迷茫,也大大降低了我的語文課堂效率!記得在剛開始教漢語拼音,區分「b、d」是,我是用這樣的語言講解的「同學們,這個很簡單,b半圓朝向右,d半圓朝向左,多看幾遍就記住了。」但之後發現很多孩子仍是不能區分好。之後就與辦公室的老師交流了一下,才知道教漢語拼音是有兒歌的,像「b、d」的區分就有「左下半圓d d d,右下半圓b b b」這樣的兒歌,可以通過邊拍手邊背兒歌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孩子們在興趣中掌握知識,還充分調動了孩子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由此,我才知曉了趣味性的語文課堂語言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性所在。,不會運用趣味性的教學語言,用一年級一個七歲女孩的話說就是「老師不會說小孩話」。當然這趣味性不僅「編兒歌記知識」一種形式,還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將整堂課串成一篇童話故事及用趣味性語言引導孩子做游戲等等。這些都有待我們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老師去探索運用,以使自己的語言多一些吸引力與感染力。
二啟發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研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這就告訴我們要注意教師語言對孩子們的啟發性,而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又佔有相當重要的分量,所以如何加強課堂語言的啟發性對語文教學來說又尤為重要。這啟發性,我認為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應該包括兩點:一點是引導性,另一點是鼓舞激勵。
對引導性來說就是如何用老師的語言引導學生更好地思考問題,更准確地理解內容,這種引導性語言又與高年級學生有著明顯的不同,因為它要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恰因為我沒有弄清楚這種狀況而在一年級語文課堂上出現了很多令人哭笑不得的教學失誤,進而也影響了課堂效率。記得一年級上學期講李白的《靜夜思》時,我讓學生吟誦了古詩後,便問這篇古詩表達了遊子的什麼情感?結果孩子們先是問「遊子」指什麼,在我解釋後,他們的答案更是令當時的我哭笑不得,「激動的感情,激烈的感情」我當時就有些不知所措了,於是就結合圖畫及詩歌背景給他們灌輸了一遍詩歌那「高深」的情感,但講完之後,我發現孩子們依舊一臉茫然,我也只能草草結束。事後我又去向前輩教師請教,自己也進行了反思,才發現問題在於我沒能實現了解學情而使自己的課堂語言缺乏引導性。如果在當時的教學中,我能聯系班中因為上學或工作原因而與父母分開的現實情況,相信更有利於孩子的理解。
法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由此可以看出課堂語言的激勵性,對孩子的教育來說也是十分關鍵的一點。我們的教學實踐中會發現鼓舞遠比懲罰的作用大!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尤為如此。一句簡單的表揚都會使他們興奮不已,從而把自己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這一點我在教學實踐中也頗有體會。我們班有幾個坐不住的「小調皮」,剛開始因為他們擾亂課堂教學,我都會當堂指出他們的問題並予以訓斥,結果非但沒有改正反而有越來越嚴重之勢。一節寫字課上,偶然發現其中一個孩子課堂練習本上的字寫得很漂亮,就隨口誇了一下,之後的課堂上他不僅寫字認真了而且小動作也有明顯減少,像變了一個人一樣。通過這次經歷,我才明白一句鼓勵、一個肯定對於一年級孩子的影響竟如此之大!之後,我用心去觀察其他幾個「問題孩子」的閃光點,並在恰當時機在課堂上給予鼓勵,這種激勵之後,這幾個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美國學者卡耐基曾說:「是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賞與鼓勵。」可見要提高語文課堂效率,語言上的激勵性是必不可少的!
三規范性。
誇美紐斯曾指出:「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裡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試想如果這「知識的溪流」不規范,還會是溪流嗎?輕了將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重了會傳遞給孩子扭曲了的知識。而低年級孩子較強的模仿力更要求老師要有規范的課堂語言。規范的課堂語言有很多標准,我認為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規范的普通話和規范的評價語尤為重要。
《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朗讀的總要求。」對於模仿力極強的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語文老師的普通話水平及語言表達能力無疑成為一種學習的模板,如果老師的語言不夠規范,必然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之前提過,教師評價的激勵性對孩子影響很大,但在語文課堂上對孩子的評價不能是一味的贊美與肯定,否則孩子會飄飄然,而不能及時發現表達上存在的問題,他們回答問題的能力也就得不到切實的提高。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指出:「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多提出鑒定明確和公開的要求。」還指出:「教師的評價不只停留於表層的簡單肯定,而是指出錯誤在哪裡,好在何處,評價語要同教學意圖結合得相當緊密。」這就告訴我們要規范我們在課堂上的評價語,如此才能切實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四靈活多樣性。
小學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注意的持久性和穩定性較差,這就要求教師充分調動靈活多樣的教學語言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此提高課堂效率。
靈活多樣的語文課堂語言除了之前提到的趣味性和啟發性外,對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教師體態語言的影響力也尤為重要,因為形象生動的體態語言更能於表演處見童心,會使語文課堂有形有情,豐富多彩。2011年寒假回來,區語文教研室在糧食市小學舉行教研活動,倉庫路小學老師執教的那堂《荷葉圓圓》就在其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了老師的體態語言,或唱或跳或舞,這樣的課堂語言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聽課興趣,提高了課堂興趣,也給了我深深的震撼!
所以語言手段與非語言手段巧妙結合,藉助姿態、表情、手勢,會使課堂語言靈活多樣,更會增強語言的表現力與感染力,這在潛移默化中必然會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一味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的學生的老師不會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選擇和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才是一名合格教師的明智之舉。為此,作為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師,我們要不斷錘煉自己的課堂語言,以此來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加適宜的語文學習環境,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荀子曰:「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為師;耆艾而信,可以為師;誦說而不陵不犯,可以為師;知微而論,可以為師。故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中國古代思想家的話也告訴我們語文教師要不斷錘煉自己的教學語言,如此才能更好地為師。而對於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老師來說其引導性和榜樣性更顯出低年級語文課堂語言的重要所在。
要想做到以上幾點,使自己的語文課堂語言融趣味性、啟發性、規范性及靈活多樣性於一體,就須博覽群書,關心時事,深鑽教材,不斷潛修兒童心理學及語文教育學;並與時俱進,細鑽學情,不斷轉變觀念,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這里我僅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簡單分析了一下什麼才是能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效率的適宜的課堂語言及怎麼做的問題,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I. 小學語文低段的教育教學重點
良好行為習慣
寫字
J. 如何提高小學低段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就要講究動靜結合。只有"靜",教學成了老師的演講或個人回表演答,學生就會被動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動",也不成其為教學。所以教師在每講一個內容時,要給學生留有相互探討,積極參與的時間,讓他們在活動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也應講究"疏"與"密"的技巧,對非重點的內容,學生自己可以學得懂的部分,則或放手自學,或以讀代講,是教學上的粗線條,是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