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語文怎樣滲透德育
德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1世紀的學生,首先是愛國、守法,有健全的人格,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其中把「德」放在首位。可見「德」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一個人道德品質不好,而智力很高,學富五車,對社會的危害比一般人要大得多。而反之,一個人道德品質很好,而智力較差,對社會是有益的。因此,從小學開始加強這方面的教育,打好思想政治基礎是新世紀的需要,也是新世紀賦予我們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教材應該是主渠道。語文是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學科,小學語文大綱要求:語文教學要在進行語言訓練的同時,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政治思想教育,根據小學語文學科的性質特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明確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的廣泛性
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如《日月潭》《黃山奇石》《葡萄溝》《我們的祖國多麼廣大》等,反映我們祖國山河壯麗、物產豐富、幅員遼闊;《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是反映新世紀祖國嶄新的新風尚的,《英雄王小二》《珍貴的教科書》《小英雄雨來》等反映祖國人民遭受帝國主義侵略時英勇反抗的民族氣節,《北京亮起來了》反映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建設的輝煌成就等等。這一篇篇教材,構成一個個德育教育整體。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材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通過祖國的山、水、物等一個個事例,逐步加深對我們偉大祖國和人民的了解,深化對祖國人民的認識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培養他們建設祖國的責任感。
二、小學語文教材是語言文字和思想情感的結合體
(一)語言文字是思想情感的載體
小學生學習語文,是通過課文的語言文字,領會思想內容。因此,我們德育教育的內容滲透到語言文字訓練的每一個環節中。對於課文中那些准確、生動而蘊含著豐富情感的語言,重點指導學生進行品析就能很好地把德育教育的內容滲透到語文教學之中,從而陶治學生的情操。但是,在語文教學中要想做好德育的滲透就應該明確:語文教材是通過描繪具體人物形象或景物來反映社會、反映生活,提示事物的某種屬性的。這種形象的、直觀的教育,比抽象的說教更有力、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因此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要潛移默化,要在滲透上下工夫,要在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政治思想受到洗禮。
有些課文,可以通過講解中心句、難句,去啟發學生思考、分析、對比,在領會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接受教育,如《邱少雲》一文中「我不忍心看,但又忍不住看」一句,通過第三人的心理活動描寫,寫出了邱少雲為祖國的解放,為了完成人民交給他們的任務,他寧可被大火活活燒死。表現了他遵守紀律,對祖國的熱愛。在幫助學生理解邱少雲行動的過程中,英雄人物對祖國愛的火種,也會點燃學生心靈中愛國的火花。再如《難忘的一課》中「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一句,在文中重復出現三次,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領會作者的感情一次比一次加深,而第三次,強烈的愛國之情達到了高潮。學生在理解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就會受到愛國激情的感染,從中接受教育。
(二)通過教學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的共鳴
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要充分重視情感教育,在課前教師就應該深挖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內容和能夠激發學生情感的內容,讓學生在富有情感的、積極向上的德育教育素材中體驗什麼是情什麼是理,什麼是美和丑、是與非、愛與憎,從而陶治情操、凈化心靈、豐富精神世界。這種激發情感式的教學應讓學生多說、多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的情感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去。
三、小學語文進行德育滲透要注意教育信息的含蓄性
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觀點較為含蓄,教育信息往往隱含在語言文字之中,讓讀者自己去深思、去挖掘。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自覺地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的素材,但不可以隨意撥高,更不能牽強附會。
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場景,特別是採用了以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手法或採用了比喻等修辭的,既形象又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些都要求我們根據教學要求引導學生細心閱讀。同時,還要抓住詞、句、段的講解,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四、小學語文教學進行德育滲透要注意教育途徑的立體性
教育途徑的立體性要求既重視課內以延伸課外。語文課的教學形式多樣。但是,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展開也並非僅限於課內,課堂是語文課德育滲透的主要場所,教師要抓住理想、道德、情操和審美觀念等具體的內容,通過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地把這些形象化了的德育因素遷移給學生。這在課堂教學的各種形式、各個過程都能體現。如閱讀課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與學生思想實際恰當地選取重點、難點和疑點,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啟迪。通過這樣的教育可以把學生原來的具體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發展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文章中的人物、事物,體會德育內涵,進行德育教育。
延伸課外就是將語文課的德育滲透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活動與廣闊的社會活動中去。如開展語文課外調查、了解社會新人新事、收集廣播電視的社會新聞。正確認識現象,深挖德育因素、陶治情操,廣泛地接受德育教育,提高自身素質。
『貳』 研究怎樣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研究對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目前針對相關問題的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以此為視角對相關問題展開研究。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德育教育 滲透方法
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相關問題展開研究對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高效實施具有重要作用,現階段針對相關問題的研究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本文以此作為重點研究內容。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滲透德育教育
應該說語文學科本身蘊含諸多德育教育元素,但是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師更多的是以應試教育理念引領小學語文教學,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成績上,在教學中只重視語文知識的傳授,很少深入挖掘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元素。在以往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工作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即便是在教學中有意無意地滲透了一些德育教育的內容,但是,這樣的德育教育的滲透只是流於形式,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滲透德育教育,不僅是現階段小學生語文教育的需要,而且是小學生德育培養的客觀需要。從這個意義上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非常必要。
2.小學德育教育內容和手段的創新需要
小學德育教育主要包括熱愛自己故鄉的教育、立下遠大志向努力成才的教育、孝順父母長輩的教育、熱愛和關心集體的教育、懂得做人道理的教育、養成文明習慣的教育、熱愛環境和勞動的教育、愛國教育,等等。這些德育教育的內容雖然是比較豐富的,但是,只是從大的方向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在上述德育教育的內容實施中,主要集中在思品學科中,因此,德育教育無論從內容和手段的運用方面都比較片面,難以滿足現階段小學德育教育的客觀需要。應該看到在小學語文課文中,有許多優秀的語文學習篇目,都是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文化遺產,在這些語文教學內容中,具有豐富的德育教育資源,這些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資源,極大地豐富了小學德育教育的內容,也為小學德育教育的高效開展提供了更多創新實施的手段。與此同時,在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中雖然一些內容不是明顯的德育教育內容,但是能夠有效強化小學思想品德的教學效果,有效促進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因此,以小學語文教學為平台滲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效的德育教育手段。
3.小學德育目標的實現需要
新的小學德育教學標准倡導實現的小學德育教育目標主要包括:幫助小學生形成五愛情感,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幫助小學生強化法律意識,形成法律觀念,幫助小學生樹立集體意識,讓小學生認識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使小學生懂得團結同學和關愛同學,懂得勤儉節約和講究衛生,懂得遵守紀律和文明禮貌,等等。通過分析小學德育教學的目標我們發現,小學德育教學的目標有許多地方與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相一致。二者有許多交叉點與相互融合之處,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根據小學生德育教育目標的實現需要,選取一些具有德育教育內涵的語文教學內容滲透德育教育,可以有效促進小學德育教育目標的實現,促進小學生德育素養的全面提高。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1.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滲透德育教育
應該看到,課堂教學是提高小學生德育素質的重要陣地,因此,要通過小學語文開展德育滲透,教育課堂教學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平台[1]。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以小學語文課堂為主戰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滲透德育教育。首先,要通過講解知識滲透德育教育。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採取那種知識灌輸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只要是將應該講解的知識點讓同學們記住了,在考試中能夠答對了,就會認為是教學取得了成功,所以在教學中很少滲透德育教學的內容,錯失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機會。要改變這樣的狀況,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語文知識時,就要盡可能幫助學生理解語文知識中所蘊含的德育教育內容,讓學生在無形之中受到思想的啟迪,提高道德素質;其次,運用情感熏陶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主要是結合具有豐富情感元素的教學內容創設情感教學的情境,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的有效運用,烘托充滿真情實感的教學情境,給予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在情感教學的熏陶中,促進學生健康情感的形成,以此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再次,運用榜樣學習的方法開展滲透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身教重於言教,單純進行講述式的說教是難以收到預期的德育教育效果的,只有讓學生看到道德的榜樣,才能夠讓小學生受到心靈的啟迪,才能夠真正讓小學生思想得到凈化,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要做到這一點,教師不僅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榜樣,讓教材中人物的道德力量充分感化學生,讓這些榜樣的高尚情感深入每一個孩子的心靈深處,而且要結合現實中一些先進人物的榜樣對學生進行教育,這也是提高學生道德素質的有效途徑。
2.通過語文課外活動滲透德育教育
除了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以外,小學語文課外活動也是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相比較,有自身優勢,課外活動教學的方式比較靈活,活動的內容不死板,更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年齡特點[2]。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外活動時,要引導學生收集有關德育培養的語文教學資源,通過一系列小學語文課外教學活動將這些教學資源有效滲透進去。這些教學資源中的德育內涵,在一系列的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的實施中得到有效挖掘。學生在課外活動的開展中,語文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時,道德素質也得到很好的培養。課外活動的開展要盡可能貼近學生生活,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外活動方式,創新小學語文課外活動形式,這是實現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有效途徑。
3.通過課外閱讀滲透德育教育
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以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中教師更多關注的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對於學生在閱讀中德育得到了怎樣的熏陶則很少關注,這就讓課外閱讀淪為技能的訓練,這樣的課外閱讀活動對於學生思想和道德素質的培養非常不利。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在課外閱讀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實現小學生德育培養的重要手段,通過內容豐富的課外閱讀,不僅可以有效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還可以砥礪學生的思想,啟迪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培養頑強的意志品格,從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優秀的課外閱讀材料,尤其是選擇那些學生歡迎的充滿人文色彩的閱讀材料,這些閱讀材料的選擇,對於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的內容,是促進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實效開展的重要方式。
開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研究對促進小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目前針對相關問題的研究還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因此,本文開展相關問題的研究極具現實意義。
『叄』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學校的主要教育形式是課堂授課,學生在校受教育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課堂里度過的.因此,廣大教師結合日常教學內容,找准道德教育的切入點,不失時機地滲透德育教育是學校德育最基本的而且是切實有效的途徑.而語文課程在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中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語文是生命之聲,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園,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語文教材中每篇精選的課文內容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藍本,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現結合自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體會,談淡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一、利用小學語文課文中的插圖及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語文教材思想內容豐富,插圖及電教配套設施直觀新穎,符合兒童觀察特點,對兒童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插圖及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直觀感受,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陶冶學生情操的作用.如:第三冊語文教材中《識字學詞學句(一)》第一課,書中有八幅關於祖國的首都——北京建築物的插圖,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觀察插圖,認識這些建築物,然後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天安門、故宮、天壇、頤和園等建築物的資料,並進行適當的講解,引起學生對首都北京的嚮往,激發學生熱愛首都的思想感情.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都涉及到愛國題材的內容,如《我愛祖國》、《北京》、《看雪》、《北京亮起來了》等,這些篇章都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素材.因此,我在講授這些課文時,除了讓學生掌握本課的基礎知識外,還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思想教育.我在教學《北京亮起來了》一文時,結合文章內容,播放介紹北京夜景的資料,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北京的亮麗、輝煌,課後許多學生產生嚮往北京、熱愛祖國的理念. 二、將課文中關鍵性詞句的理解與實踐相 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語文教材中,揭示課文思想內容的關鍵性詞語、句子或段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悟點」,它是入「道」之門.要找准「悟點」,十分重要的是把握教材的個性,不僅在深入挖掘每篇課文內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的基礎上把握課文的總體,而且把握課文的局部,即對每個關鍵性詞語、句子、段落的個性均有所領悟.共性寓於個性之中,個性把握得准,把握的深,德育教育的點就越能落實.如:在講授人教版第四冊第二十一課《清澈的湖水》中「船靠岸了,小潔手裡還是緊緊地攥著麵包紙.」這一句時,我先讓學生表演攥著麵包紙的動作,理解「攥」的含義,再進一步提問,小潔為什麼緊緊地攥著麵包紙,如果她把麵包紙扔進湖裡,湖水會怎麼樣?通過誘導啟發,學生充分認識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然後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帶著學生到堵河邊撿垃圾,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環保意識.再如:在教學第五冊第八課《一次成功的實驗》,理解實驗成功的關鍵原因——小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這句話時,我讓學生先聯系前文,想一想「先」的意思,接著提問:「從『先』字,你體會出什麼?」學生們分組討論、交流後回答:「從先字,我體會出小女孩在危險時刻,先想到別人,後想到自己.」「那麼,你從中受到什麼教育?」學生們思考片刻,有位學生發言:「我想到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要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要心裡多想著別人.」然後,我又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談談自己是否「心裡想著別人」,學生紛紛舉手發言,其中有幾名學生對自己在生活中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為他人著想而感到慚愧,並表示今後要向小女孩學習,做到「心中有他人」.最後,我給學生布置以「心中有他人」為內容寫一篇小作文.有名學生以《獻愛心,讓我幸福》為題,寫了自己走在路上,看見一位衣衫襤褸的老爺爺跪在地上乞討,連忙把自己准備買月餅的錢捐給他的事.文章最後寫道:「是啊,給別人幸福,自己也會感到幸福的.」由此可見,她已經把「心中有他人」這一良好的思想落實到行動中去了.教學中,把學生的學習與實踐有機地相結合,既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又使學生受到了正確的思想教育. 三、利用故事啟迪學生的高尚美德.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生動有趣且內容豐富的故事,如:《誠實的孩子》、《幸福是什麼》、《丑小鴨》、《三個兒子》等,利用這些故事的意義可以使學生受到熏陶,從而啟發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養高尚的情操.在《誠實的孩子》一文中,講述了列寧在姑媽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開始不敢承認錯誤,欺騙姑媽,後來回家以後,主動寫信認錯的事.學生學習了這個故事,懂得了犯了錯誤,應該勇於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孝敬父母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如今有許多獨生子女,在家長的寵愛下,不僅不知道孝敬父母,反而把父母當成呼來喚去的「傭人」,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利用課文內有關題材,對學生進行教育,第五冊第四課《三個兒子》一文中,通過寫三個兒子在看到各自的母親艱難地提水,只有一個兒子跑上去接過 水桶幫助母親提水的事,贊揚了
『肆』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滲透德育教育
一個抄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學習成襲功的關鍵,小學語文教學也是如此,教師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情景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更是一個不錯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傳授學生語文知識,也可以培養小學生的高尚情感。因此在語文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創設出具體的語文學習環境,學生們在情景中自然地獲得道德教育。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級小學課本《桂林山水》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們在多媒體教學工具上,展現出桂林山水美麗的自然風光,同時進行真情實意的講解,使得學生們在欣賞優美的風光中更深切地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小學生熱愛自然環境,熱愛祖國美好河山的高尚價值觀。
『伍』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李金鳳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而不是一種外在的附加任務。」因此,德育應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有意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塑造他們健康的人格,促進各方面和諧發展。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現簡單談談我在語文教學中的點滴體會。 一、深鑽教材,找准教材中的德育「觸」發點。 語文是表情達意、思維交際的工具,它可以傳承文化,傳達社會價值觀,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深鑽教材,找准教材中的情感「觸」發點,引導學生去體驗、去發現、去感悟,從而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養等德育教育,促進學生德智全面發展。 1、識字、寫字教學中結合漢字本身的結構特點滲透。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很大一部分老師往往把識字教學看著是老師在前面一遍一遍地教字,學生在下面一次又一次地讀字、記字,把寫字教學看著是學生對著課本一次又一次的抄字,老師只把學生看著是識字寫字的「機器」,全然不顧學生自身的需求,不顧學生學習興趣及能力的培養,只是一味地把這些字「灌」進學生的腦海中,違背了一般的教育教學規律,忽視了學生思想品德和審美情趣的培養。我們知道,中國的漢字本身就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不僅形體優美,而且結構講究對稱又富於變化,同時追求嚴整又不失靈活,體現著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情趣。因此,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漢字本身的筆畫、結構和形體等特點滲透德育,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去觀察、發現所學漢字的特點,再讓其在討論交流中分析這些漢字與做人處事之間的關系,將識字、寫字教學同育人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趣味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筆畫、結構等,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團結友愛、謙讓互助、集體主義等方面教育。 比如:在教學「婆」這個生字時,我故意將「婆」字下半部的「女」那一橫寫得很短,讓人一看上去下面的「女」像被什麼壓得喘不氣來一樣。再讓學生跟寫得規范的「婆」相比較,看兩種寫法有什麼不同,哪種寫法好看。通過一番比較學生知道了:,要寫好「婆」這個字,寫好下面的「女」是關鍵,一橫要長,要將上面的「波」托住,這樣這個不「婆」字才站得穩,立得正。由此,我進一步點拔:漢字也和我們人一樣,他們由兩個字或三個字組成一個新字,就像我們的家庭一樣,要相互團結、合作,互相謙讓,互相幫助,這樣的家庭才會和諧而美好。再如在教學「人」字時,我讓學生明白,這個字雖然是一撇一捺兩筆組成,但要寫好這個字卻不易,因為它的結構是相互支撐的,互相依靠的,只有這兩筆相互合作,共同支撐,才能讓這個「人」字穩穩當當地站立。 2、在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中進行滲透。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大都文質兼美,有明確的主題思想,都是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但小學語文教材的德育意圖卻深深地潛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間,都不採取直接表達方式。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找准語言文字的訓練點,藉助扎實有效的語文實踐,在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中進行德育滲透,從而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下面以《太陽是大家的》一課為例談:在本課的第二小節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太陽把它的金光往鮮花上灑,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我巧妙地引導學生「浮想聯翩」,隨著學生的想像之門的開啟,一句句充滿愛心的話語,一聲聲代表真誠的感謝從學生們的小嘴中流出,此時的學生彷彿已是陽光、鮮花、小樹,伴隨著這種真切的情感體驗和形象的思維、想像活動,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訓練,同時也讓學生明白了太陽對鮮花、小樹的愛護,也讓學生懂得了鮮花、小樹對陽光的感謝,此時學生的心中也埋下「愛心」「感恩」的種子。在後面的第四小節的教學中,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太陽它為什麼要到別的國家去呢?它在別的國家都會幹些什麼呢?讓學生明白太陽不僅是屬於我們的,也是屬於別的國家的,她也要把她的愛給別的國家,所以說太陽是大家的。從而也讓學生懂得愛是要分享的。最後在讓學生交流「那作為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分享太陽的溫暖的全世界的孩子,應該怎麼做呢?」使其體會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共處,加強信任和理解,人類才有更美好的明天。 3、在習作教學中觸發學生的情感火花。 作文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創造性勞動,是學生接觸生活、體驗生活,創造性地提煉生活,美化生活,融自己的情感於一體的自主創造的思維過程,是學生自我個性和內在感受的真實再現。因而在習作教學中,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在限的空間里,觀察、交流,放飛學生的思維,激發情感的火花,使其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觀所悟,結合自己的感受自由表達,並在表達中受到情感洗禮,從而達到育人目的。 二、課外延伸,德育延續。 1、加強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外閱讀,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意志性格特徵,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習成績,而且還能培養刻苦學習、戰勝困難的奮斗精神,所以應該鼓勵學生訂閱書刊雜志,使學生擴大視野,提高思想覺悟。 2、落實綜合實踐活動,推動學生德育行動。 學生的思想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要在實踐中不不斷地探索、研究和積累。讓德育教育與語文教育融為一體,真正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
『陸』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責任感和神聖感,打破「師道尊嚴」的聖框。學生是否發揮學習主體作用於教師的態度密切相關。一般學生總喜歡笑口常開、和藹可親、幽默善導、寬容賞識的良師,而心底里拒絕神情嚴肅、心胸狹隘、苛刻責備、諷刺挖苦的教師,所以教師更新理念,改變角色非常重要。
『柒』 小學語文課堂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與德育滲透是一個統一的過程,兩者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教師應以教材為主線,在課內外閱讀中、寫作中、在作業批改中滲透積極健康的德育思想。同時,在課外,鞏固正確的德育思想;以日常生活為範例,以豐富的活動為動力,推動德育教育。在語文學科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語文教師將德育教育滲透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才不會使德育成為空泛的口頭說教,從而更好地促進語文知識的學習,使語文學科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實現的水乳交融,齊頭並進。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重要使命,德育是育人的靈魂,在學校教育中應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事實上,學校里的每位教師都應是德育教育的工作者,都要參與德育教育的全程管理,要關注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問題。經濟轉型期的今天,社會發展很大變化,學校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和抓住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加強和提倡學校的即時性教育與社會後果性教育應統一起來,讓每個孩子都能深刻體會到正確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對其人生的影響,並幫助學生積極健康面對學習、生活。這是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的方法與途徑研究,不要牽強附會,更不要脫離語文課的特點,要講究自然的滲透,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滲透是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的最有效途徑,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國著名教育家於永正也說過:當老師教育學生時,如果學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敗了。因此,我想德育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當是不露痕跡地滲透,達到水到渠成而又潤物細無聲的無痕效果。
二、教材閱讀:德育教育的基本手段
如何達到水到渠成而又潤物細無聲的無痕效果?首先,教師必須要有德育滲透意識。教材閱讀是進行的與教育的很好的方法,教師幫助學生閱讀,並引導學生逐字逐句分析課文。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堅持文道統一原則,不要只注重了語文的工具性,在課堂上花大量的時間去教學生字、詞、句、段、篇、語法等等基礎知識,為了考試而教,為了教書而教,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試想我們教出來一個頂級的科學家,但他沒有愛國的情感,他又怎麼會願意為祖國作貢獻呢?一定會跑到條件好的國家去為別人作貢獻。反之,如果我們只注重了語文的人文性,在課堂上耗費大量時間去進行思想教育,而忽視了基礎知識的教學,也是不可取的。試想一個人連最起碼的字、詞都沒有學會,連課文都讀不通順,又怎能進行思想教育?
教師在教學生閱讀文章時不能太直、太白、用法規式的命令教育,教育能否內化,能否使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內化並約束自己的行為。這就要求教師要做到潛移默化,和風細雨,無為而治,求本逐末,循循善誘,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思想品德教育不能搞得轟轟烈烈,要求穩。才能使孩子保持公正的心進入社會,這種教育不是一句話就能有效的,這需要多年的基礎,也不是一個老師能做到,而是一個循環,它是一個工程。
各科教學是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經常的途徑。語文教學要貫徹文道統一的原則,將語言文字的訓練。句段篇章的學習與思想品德教育統一於教學過程之中,充分利用課文內容中豐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使學生經常地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基於這種理念,需要我們認真挖掘教材中德育滲透點,不失時機地、潛移默化地、自然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對於任課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如何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進去?首先確定向學生教育的內容,並明確教材中德育滲透的要點,同時尋找適合的方法和途徑來進行。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孩子感受什麼?這是每位教師要研究的。其實我們的日常生活,社會實踐中都有德育,我們的教材也蘊涵著大量的德育內容。教師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德育內容,將生活中的德育與教材中的德育進行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讓我們的教育賦予生命力和感染力。教師對教材深入理解,並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在閱讀活動中體會深邃的德育內容。
三、課堂互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小學的孩子們可塑性都很強,老師的一言一行在他們心目中的分量都很重。所以教師在與他們打交道、授課過程中,自身就要注意做好表率和榜樣。首先在課堂上應當力求營造一種輕松、平等、融洽的互動氛圍,盡可能地讓孩子們成為主體,與學生平等交流,尊重、引導他們。無論是成績好的還是不好的,都要一視同仁,並能准確記住他們每一位的名字,遇到問題時,不表現出急躁和訓斥,選擇更有利於孩子們接受的方式去溝通解決。在課堂上倡導多用一些鼓勵的教學用語,如請大膽說出來、幫我指出來等等,做到不以權威者的姿態自居。在課堂外則要主動給予學生們關心和鼓勵,經常與學生有知識的交流和情感的溝通。
輕松、平等、融洽的課堂氛圍,有助於德育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教師與學生間保持互動關系。在課文講解、習題輔導等課堂環節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與教師溝通的快樂,對教師傳遞的德育信息才能充分接受。同時也應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也能發表意見,並找出理由分析具體的實際問題。
普斯朗格說: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在於它是一個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在當今新形勢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也應當更加清楚自己工作的價值取向,把思想道德教育貫穿和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真正培養出國家社會所需要的全面發展、綜合素質優秀的有用人才。
四、課程研究: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
對課程本身要進行研究。課題要進行立項,要給予指導,要組織團隊,進行團隊式的研究,必須是協作,合起伙來的干。依靠集體的智慧。對課題進行分解。德育內容的挖掘,德育方法的選擇。探索小學語文課中怎樣進行德育品德方法的探索。對提升自身專業水平有一定的幫助。分解後的子課題組,在備課時,就有思想准備,列出一個表(欄目:章節、單元、課題、挖掘的德育點、方法的選擇、課堂教學的片段、教學實錄、教學效果、師生評價、教師反思等)全書中所有的德育內容點,方法選擇,全都要列出來,進行有效研究和探索。
德育工作者要將學科滲透德育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用充分的時間要進行相關課題的研究與探索,怎樣研究、如何探索、是否有效,這需要學科所有教師的共同努力。通過語文課堂教學的展示和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互動研討,教師總結的不同方法和途徑互相間進行提示和借鑒。《語文課程標准》提出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所以我們頭腦中要樹立德育滲透意識。其次,教師必須要有意識地做好德育滲透預設,教學預設是上好課的必要條件,如果我們的教師在進行教學預設的時候,也能做到德育滲透預設,那麼,教師在課堂中就能做到敘事與明理相協調,知識傳授與德育滲透相統一,能力培養與道德品質相一致。因此,教師在做課程研究時應做到以下幾點:鑽研教材,尋找德育滲透點;課堂互動,生成德育滲透點;明理提升,落實德育滲透點。
『捌』 淺析在小學語文教學新課改中怎樣滲透德育教育
《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明確指出:「應該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課程內容的價值取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社會義榮辱觀,培養良好思想道德風尚。」
因此,在小學語文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語文學科課時多,教學時間長,學生幾乎每天接觸課本中思想性較強的課文,耳濡目染,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它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那麼,如何將寓德於教落到實處呢?
一、鑽研教材,深入備課,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點,加強德育滲透
蘇教版語文教材選取了大量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有塑造人物豁達開朗、大愛無疆,心靈崇高的;有描寫祖國大好河山,表現自然美的;有展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有表現語言音樂美,文字建築美,詩句音律美的古今詩詞等。這些課文都以不同的方式體現了作品的內在美,富有質朴美感。教材中所體現的濃濃人文氣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使他們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也接受真善美的思想。因此,作為語文老師就應該充分利用好語文學科的德育優勢,積極探索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用好語文教材。我們要深入鑽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點,加強德育滲透。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切忌空泛、枯燥地說教,人為地撥高。教師要避免在教學中走極端:既不能光講授語文知識,也不能只強調思想教育。教師要深入備課,在教學中做到寓教於情,寓教於理,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效果。如《三亞落日》這篇課文,讓學生體會三亞落日的色彩美、形態美、意境美,激發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盧溝橋的烽火》這篇課文,讓學生了解「盧溝橋事變」的史實,認清日寇侵略罪行,激發他們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英勇行為的崇敬之情。《石灰吟》這首詩,讓學生懂得詩人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高尚品質。
二、在語文教學中把握好教育度,找准德育點,選好滲透法,發揮語文學科的德育功能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道德准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而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肩負「教書」和「育人」這兩大重任。因此,我們要在語文教學中把握好教育度,找准德育點,選好滲透法,充分發揮語文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的作用,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又受到生動而自然的思想品德教育,收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
1、藉助扎實有效的語文教學活動,在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中進行德育滲透。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大都文質兼美,有明確的主題思想,都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但教材中的德育意圖卻深深地潛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間,都不採取直接表達方式。因此,欣賞文章時,應該由文入情,觀於目,動於心。教學中,抓住字、詞、句,結合聽說讀寫的訓練,對學生進行扎扎實實地語言文字訓練,藉助扎實有效的語文教學活動,在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中進行德育滲透,從而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如教學《最後的姿勢》這篇課文,我抓住「拉、撐、護」三個動作,突出「撐」,引導學生理解感悟「這是怎樣的撐啊」。撐在桌上,弓著身子,意味著譚老師將用他的血肉之軀去擋住紛紛砸下的一切;撐在桌上,譚老師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撐在桌上,他要保護課桌下的那四個學生呀。再結合下面一節,反復讀這個動作,讓譚老師的人物形象在學生的心中樹立起來,高大起來。這一個「撐」,讓學生深深感動,永生難忘,並對譚老師產生崇高的敬意。
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作者流露於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容易對學生產生共鳴,能深深地感染學生,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教師要抓住課文中重點詞、句、段落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讀中悟,悟中讀。如教學《船長》這篇課文,我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在黑暗中,哈爾威船長與洛克機械師、奧克勒大副的對話,感受哈爾威船長忠於職守、舍己為人的精神。
2、語文課堂教學要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深化德育教育。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點,堅持正面啟發,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在領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傾吐自己內心的感受,相互啟發,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課文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感染。如教學《學會合作》這一課時,除了課文中合作的例子,我引導學生聯想生活中的例子,如學校里進行的各項集體評比活動、廣播操比賽、拔河比賽等,讓學生在親身的體驗中體會合作的內涵,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3、在作文教學中,抓住契機,與德育教育結合起來。
作文是學生接觸體驗生活,創造性地提煉生活、美化生活,融自己的情感於一體的自主創造的思維過程。作文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創造性勞動,體現了學生的自我個性和內在真實的感受。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塑造學生心靈的重要途徑。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與思想實際,引導學生全面地觀察社會、更深刻地認識社會,贊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擊現實中的假惡丑,培養學生正確的是非觀念,有機滲透道德教育。如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活快結束了,學生一定有很多話想對老師說,我因勢利導讓學生給自己的任課老師寫一封信。習作時,啟發學生回顧六年的學習生活中老師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誨,通過具體的事例和典型的場景來表達自己對老師的眷念和感激之情。
4、課外延伸,德育延續。
課外閱讀是語文德育實施的重要途徑。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外閱讀,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意志性格特徵,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思想實際,向學生推薦有關讀物,列出書目,引導學生去讀。要加強閱讀指導,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教給他們讀書方法,特別是評價與欣賞的方法,使學生從閱讀中有所收獲。
切實開展語文課外活動,推動學生德育行動。語文課外活動不但能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而且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課外活動的設計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要有層次性和針對性,還要堅持選擇正面良好的榜樣,以培養優良道德品質、積極進取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感。通過開展排演小話劇《負荊請罪》、「紅領巾小記者」調查身邊的環境污染、名人成功故事會、「我選我」演講、製作「我的成長冊」等活動,我把語文能力訓練與品德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寓德育於語文課外活動中。
三、認真研究學生,言傳身教,身體力行,深化德育效果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該以教師的宣教代替學生的德育實踐。只有珍視、尊重學生獨特的的理解、體驗和感悟,語文課堂中的德育教育才能被學生主動接受。因此,我們要認真分析、研究學生,區別對待,根據其心理狀況、年齡特徵、學習階段去進行教學,寓德育教育與教學中。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去加深理解和體驗,去感悟和思考,讓他們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體驗德育魅力。
學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師來培養。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學生直接的榜樣,教師的情感、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教師在課堂上滲透德育教育,在課後也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則,以優雅的儀表、文明的談吐在學生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發揮表率作用,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良好的學風,堅強的意志品質和文明的行為習慣,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總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研究和積累,讓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融為一體,將寓德於教落到實處,真正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境界。
『玖』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學科中滲透德育
小學語文教學與德育滲透統過程兩者密分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教師應教材主線課內外閱讀、寫作、作業批改滲透積極健康德育思想同時課外鞏固正確德育思想;日常生活範例豐富活動動力推動德育教育語文學科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過程語文教師德育教育滲透語文教學全過程才會使德育成空泛口頭說教從而更好地促進語文知識學習使語文學科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實現水乳交融齊頭並進
教書育人教師重要使命德育育人靈魂學校教育應處於極其重要地位事實上學校里每位教師都應德育教育工作者都要參與德育教育全程管理要關注德育教育實效性問題經濟轉型期今天社會發展大變化學校要樹立人本教育理念通過開展豐富多彩活動和抓住課堂教學各環節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加強和提倡學校即時性教育與社會性教育應統起來讓每孩子都能深刻體會正確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對其人生影響並幫助學生積極健康面對學習、生活德育教育終目小學語文教學實施德育方法與途徑研究要牽強附會更要脫離語文課特點要講究自滲透做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滲透語文教學進行德育有效途徑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種教育現象孩子其越少感覺教育意圖教育效越大我國著名教育家於永正也說過:當老師教育學生時學生知道教育教育失敗了因此我想德育無處無時有小學語文教學應當露痕跡地滲透達水渠成而又潤物細無聲無痕效
二、教材閱讀:德育教育基本手段
何達水渠成而又潤物細無聲無痕效首先教師必須要有德育滲透意識教材閱讀進行與教育好方法教師幫助學生閱讀並引導學生逐字逐句分析課文我們教師課堂教學要堅持文道統原則要只注重了語文工具性課堂上花大量時間去教學生字、詞、句、段、篇、語法等等基礎知識了考試而教了教書而教而忽視了對學生思想教育試想我們教出來頂級科學家沒有愛國情感又會願意祖國作貢獻呢定會跑條件好國家去別人作貢獻反之我們只注重了語文人文性課堂上耗費大量時間去進行思想教育而忽視了基礎知識教學也取試想人連起碼字、詞都沒有學會連課文都讀通順又能進行思想教育
教師教學生閱讀文章時能太直、太白、用法規式命令教育教育能否內化能否使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內化並約束自己行要求教師要做潛移默化和風細雨無而治求本逐末循循善誘要有水滴石穿精神思想品德教育能搞得轟轟烈烈要求穩才能使孩子保持公正心進入社會種教育句能有效需要多年基礎也老師能做而循環工程
各科教學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經常途徑語文教學要貫徹文道統原則語言文字訓練句段篇章學習與思想品德教育統於教學過程之充分利用課文內容豐富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使學生經常地受多方面教育基於種理念需要我們認真挖掘教材德育滲透點失時機地、潛移默化地、自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對於任課教師學科教學何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進去首先確定向學生教育內容並明確教材德育滲透要點同時尋找適合方法和途徑來進行教學過程讓孩子感受每位教師要研究其實我們日常生活社會實踐都有德育我們教材也蘊涵著大量德育內容教師要注意挖掘教材所包含德育內容生活德育與教材德育進行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積極性和創造力讓我們教育賦予生命力和感染力教師對教材深入理解並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閱讀活動體會深邃德育內容
三、課堂互動:德育教育有效途徑
小學孩子們塑性都強老師言行們心目分量都重所教師與們打交道、授課過程自身要注意做好表率和榜樣首先課堂上應當力求營造種輕松、平等、融洽互動氛圍盡能地讓孩子們成主體與學生平等交流尊重、引導們無論成績好還好都要視同仁並能准確記住們每位名字遇問題時表現出急躁和訓斥選擇更有利於孩子們接受方式去溝通解決課堂上倡導多用些鼓勵教學用語請大膽說出來、幫我指出來等等做權威者姿態自居課堂外則要主動給予學生們關心和鼓勵經常與學生有知識交流和情感溝通
輕松、平等、融洽課堂氛圍有助於德育教育活動順利進行教師與學生間保持互動關系課文講解、習題輔導等課堂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感受與教師溝通快樂對教師傳遞德育信息才能充分接受同時也應留給學生思考空間讓學生也能發表意見並找出理由分析具體實際問題
普斯朗格說:教育絕非單純文化傳遞教育之教育正於人格心靈喚醒教育核心所當今新形勢下作小學語文教師也應當更加清楚自己工作價值取向把思想道德教育貫穿和滲透教學全過程真正培養出國家社會所需要全面發展、綜合素質優秀有用人才
四、課程研究:德育教育重要方面
對課程本身要進行研究課題要進行立項要給予指導要組織團隊進行團隊式研究必須協作合起伙來干依靠集體智慧對課題進行分解德育內容挖掘德育方法選擇探索小學語文課樣進行德育品德方法探索對提升自身專業水平有定幫助分解子課題組備課時有思想准備列出表(欄目:章節、單元、課題、挖掘德育點、方法選擇、課堂教學片段、教學實錄、教學效、師生評價、教師反思等)全書所有德育內容點方法選擇全都要列出來進行有效研究和探索
德育工作者要學科滲透德育教育作項重要工作來抓用充分時間要進行相關課題研究與探索樣研究、何探索、否有效需要學科所有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