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生怎麼能學好語文

小學生怎麼能學好語文

發布時間:2020-12-16 03:53:54

❶ 如何讓小學生學好語文課

現階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與過去的「一言堂」「滿堂灌」,學生是聽眾,是知識的「容器」,任憑老師往裡塞的現象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教師能夠以一個指導者的身份出現,盡量創設民主的氛圍,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上來。特別是試行新課程標準的地區,學生在課堂上經常能夠享受到作為一個「學習者」的充分權利,在小組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通過多次朗讀去感悟,能夠按自己的理解去和老師及其他同學、老師、教材平等的對話。但在有些地區,有些課堂的大多時候,這種平等的課堂對話還僅僅流於形式,老師在課堂上沒有讓學生說自己的話,說的都是實現編排好的「台詞」。這樣,課堂就缺少了激情與思維的碰撞,也沒有了師生之間的心與心的交流。那麼,如何讓讓學生在課堂中有話可說、敢說、能說?這是一個頗值得研究的問題。一、培養學生表達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培養表達能力的基石之一。經常看到有些人跟朋友,親人聊天談笑自如,但在公共場合眾多人前說話卻語無倫次,顛三倒四臉紅耳赤。哪怕講稿再熟練,事前准備再充分,也亦如此。歸根結底,膽量不夠,信心不足。因此,一開學,我就有意識培養學生表達的自信心。讓他們按學號逐個上台介紹自己,哪怕只介紹自己的姓名,只要聲音響亮,讓大家聽得清,就給予鼓勵的掌聲。一回生二回熟。以後就能表達自如了,而對於特別膽小的,在課堂上多請他們回答簡單的問題,及時給予肯定,增強他們表達的自信心。二、變「備課」為「設計」,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說,即是讓學生有說話的內容。新課程標准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就是說教師要做的首先是構建學習主題,給學生一個能充分讓學生發展的、自由度極大的學習空間。構建學習主題的實質意義在於明確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學到什麼」以及「怎樣學才是最有效的」。這就要求我們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分析學生的興趣需要許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已漸漸地感悟到:構建學習主題首先要研究學習者本身,要把教學目標的制定建立在分析學習者「起點能力」、「學習方式」以及「學習需要」的基礎上,從而解決不同層次的學生真正具有自主選擇最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學習目標。「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是學生最有積極性的,相反,「不跳就能摘到桃子」或「跳了也摘不到桃子」同樣都將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構建學習主題還要考慮到「學生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蘊涵著怎樣的探究意義」,「學生感興趣」和「探究」是構建學習主題的兩個主要因素。構建學習主題絕不能僅僅憑借教材與教師的主觀想像,要充分珍視學生對直接的學習內容或相關內容所產生的特殊興趣,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生才能和老師的問題產生共鳴,才會有源源不絕的真心話可說。2.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要讓學生有真心話可說,教師還要充分使用好我們手中的教材。教材是達成課程標準的中介,它只起參照物的作用,可另一方面,教材又是學生認識世界的媒介物,它是以一定的教學內容為前提,具體地載負著某種價值的學習素材。如果完全拘泥於教材,將使教學刻板化、程式化;完全脫離教材呢,又將使教學彌散化、無序化。在教學中要採取最恰當的做法:「緊扣教材又超越教材」。尋找某個最佳結合點,通過對文本含蘊的充分開掘,創造性到研究拓展、有效整合教材,使學習內容「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實現「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轉變。如: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自讀完課文《三片落葉》,讀懂了三片落葉都有了各自的用處,分別成了小螞蚱的渡船,小魚兒的涼傘和小蜻蜓的板凳。看著同學們讀得那麼入神,老師趁勢引導,把大家的「興趣點」從課內流向課外。師:同學們,在你們讀書的時候,老師看見又有一片落葉落下來了,它隨風飄呀飄,飄進了我們的校園。老師現在就給你二十分鍾,趕緊去校園找找,看看這第四片落葉到了哪裡?它又成了什麼?它現在在干什麼呢?……生:我出去的時候,這片落葉才剛剛落下,好象專門等我把它撿回來當書簽用呢!生:我找到了這片落葉,但我沒有驚動它,因為它正在給一群小落葉當老師,它們上課的樣子可認真了!生:我在一棵大樹下找到這片落葉,它被許多泥土壓著,都快喘不過起來了,於是,我就把它救出來了,帶回了教室。師:你真有愛心,是個善良的孩子,其實,落葉被泥土壓著也沒關系的,過一段時間,它腐爛了,正好給大樹當肥料呢!生:我手裡捧著的這片落葉成了小螞蟻溫暖的小床,老師,你看,小螞蟻在上面睡得可香了……師:同學們辛苦了,可你們的收獲真多呀!誰能把你找落葉的經過寫下來呢?題目就叫《第四片落葉》或《找落葉》,怎麼樣?有困難嗎?三、貼近生活,創設情境,讓學生有景可看,有話可說作為個體的,最終要成為一個社會人而融入到多彩的社會,學校教育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使學生逐漸社會化。我們在構建學習主題時理所應當地應該將學生校內外的生活經驗與需求作為一個重要的來源和依據,當課堂情景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景發生聯系時,課堂學習將變得更像是真實的生活情景,在真實生活中,學生是最有真心話可說的了。如:三年級某班兩位男生吵得不可開交,就差點動起手來,班幹部怎麼勸都沒用,一直到上課鈴響了,兩位男生還沒有停的意思。該班班主任兼語文教師正要上課,見此情景,有點為難了,急著處理這件事情,肯定會耽誤大家的學習時間,可不處理吧!全班同學都等著這件事的結果,不會有心思上課的。怎麼呢?突然想到,下周將要上的課文中,有一篇叫《爭吵》,講得就是同學之間鬧矛盾的事,為什麼不能把這篇課文提前到這節課來上呢?主意已定,簡單安撫了那兩位男生的情緒,便讓他們回班上課,老師馬上調整課程計劃,決定提前上《爭吵》一課。課後,事實證明是成功的,不但通過討論交流解決了兩位男同學的吵架問題,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眼前剛發生活生生的事件,就顯得特別貼近生活,學習成了一件快樂而簡單的事。因此,如果把學生的學習過程置於豐富的日常生活情境中,使日常生活的情境化推理進入問題發現與解決的思維路徑,則不但有助於學生興趣與思維積極性激發。而且有助於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發現、解決能力的提高。四、變「權威」為「朋友」,讓學生有話敢說在課堂上,教師如果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自由的心理環境,學生的學習就會顯得更加有效,他們在課堂上就能夠形成這樣的一些特徵:承認自己而不怕別人笑話或譏諷;實話實說,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尋常的方式來運用其思維與想像。這些特徵也是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學生的真心話的基本條件。那麼,如何才能創設安全自由的心理環境,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1.允許甚至鼓勵學生出錯教師一定要有這樣的認識:「出錯是學生的權利」。對於學習者,出錯是正常的,不出錯才是不正常的。小學生的思維缺乏完整性,學科知識也還沒有達到一定量的儲備,要想沒有錯誤,那肯定是不真實的。所以,在我們的課堂中,教師首先要實行說話「五允許」的開放政策,鼓勵學生大膽講話。一是允許說錯,在課堂答問、與老師談話時,說走了嘴,老師不嗔怪,不諷刺挖苦;二是允許補充,如果突然想到一些原先沒認識到的問題,或是聽別人發言後,覺得有感而發,那就可以舉手要求補充發言;三是允許修正,如果發言含混,教師可讓他補充得明確一些。對自己講錯的話,如果發現有漏洞或有毛病,可以公開修正自己的發言。四是允許質疑,允許學生對教師講授的任何問題進行質疑問難,也歡迎對其他學生的見解提出質疑,辯論,也允許別人對自己的質疑進行申辯。五是允許保留,如對教師或同學的見解持不同意見,那教師允許他保留,直至想通為止。其次,教師要盡量讓出錯的學生再次嘗試,甚至是多次嘗試的機會,因為當學生發現自己出錯時,往往會忐忑不安,並期望有改正錯誤的機會,如果我們老師漠視學生的這種心態,就會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傷害,並使因出錯產生的不安得以延續。長此以往,將會使他感受到心理環境的不安全,容易導致自卑、厭學、不想多說,不敢多說等不良情緒的滋生。再者,出錯並非都是問題,而有時恰恰是一宗寶貴的教學資源。2.尊重並肯定相異的意見成人和孩子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對某種事物、某個問題的看法有時會產生很大的差異,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經常有可能會提出一些不同於教師對教材內容的常規理解,讓老師未曾料及的問題或看法,也就是所謂的「真話」。教師對此要給予積極的支持與鼓勵,即便應此而打亂了原來的授課計劃,也應該如同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那樣:「真正的教學藝術和技巧就在於一旦有這種必要,教師就能隨時改變課時計劃。」珍視學生的發言,具體表現為對學生的發言能夠認真傾聽,給予尊重,並用商量的口吻加以積極引導。在新語文課程中,我們要將自己完全置身於學生的活動情景之中,成為他們中間的一員。當學生的意見出現較大的差異時,教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真實的內心體驗和獨特的感悟。即便是有缺陷的表述,或不被其他同學所理解時,也不要隨意中斷,不要急於作出「權威性」的評價與選擇,並以商量的方式,引導學生梳理思路、自我完善,還可以將自己的所思所慮直率地告訴學生,以合作者的身份適時地提出某些帶啟示性的的建議,幫助學生在體驗與交流中不斷發現、不斷提升。教師,尤其是我們語文教師,不尊重學生的發言,其中的消極影響是很大的。首先,學生想發言或發言得不到老師的重視,只能把答案藏在自己心裡。其次,學生的發言得不到老師的重視,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教師產生厭倦情緒,甚至發展到不想動腦,聽過算過。第三,如果學生的發言得不到老師重視,學生就會產生自卑心理,以為老師看不起他,甚至會影響他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當然,我們在耐心傾聽學生發言的同時,還應給予積極的引導。學生說得有理,說得精彩,可點頭,微笑,說:「你真棒!」「你真行!」「嗯,真不錯!」等;學生答得不準確,不夠完整,可進一步誘導,或與其他學生交流,請他們補充;如學生的答案和老師的想法背道而馳,甚至是離題萬里,不著邊際,教師也不要生氣或斥責,而應說:「有意思,你為什麼會這么想呢?」「我們再聽聽其他同學的意見」等。3.鼓勵學生說自己的話讓學生用心說話,就是指教師不以統一的意志要求學生,使學生處於自主而非強制的學習狀態。學生能不能用心說話,關鍵在於教師能否深入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不僅理解學生的表面行為、態度,而且理解較深層的、本質的情感,並以咨詢者的身份去去體驗學生最初一刻所感受到的情感,富有愛心地與他們進行情感溝通,使他們能充分感受到尊重、信任和關愛。讓學生用心說話,教師還要以寬容的心態對待學生有異於常規理解或文本解析的看法,並抓住其中具有生成意義的情感與思想火花,引導他們由此出發進行拓展性的延續思考,讓他們在淋漓盡致地戰線內心世界過程中得到新的領悟和發展。長期以來,由於教師的權威意識太強,就連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也學會並養成了揣摩教師心理,迎合老師意圖的習慣,很多時候,孩子們心裡想的是一套,最里說的又是一套。在這種狀況下,學生不敢說真話,想達到「我口說我心」的境界是很難的。這就需要教師敢於放權,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不盲目迎合老師,展示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發自內心的真話。4.還學生以「話語權」,允許學生「插嘴」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的發言必須舉手並得到老師的允許,「不舉手不說話」這是維持教學秩序的必要措施。殊不知這是學習本體的不尊重及其對生命發展的限制,這也是對學生「話語權」剝奪,而在學習中失去了應有的「話語權」,則就意味著學習不再是一個充滿生命發展意義的過程,學生不再具有思維發展的自由,他們只能成為按指定規格鑄造的「標准件」,而非一個充滿自由和靈性的具有強烈創造精神的活的靈魂。五、變「講授」為「訓練」,讓學生有話會說教師和學生親近了,也營造了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敢說,這是第一步。再通過我們教師對教材進行的藝術處理,選准了刺激學生說話的興奮點,讓學生感到心裡涌動著千般激情,有許多真心話可說或者非說不可,但有時卻又有一種有話想說而又說不出來或不知從何說起的茫然之感。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能說會道的訓練。讓學生有話會說,就要使學生具備有聲音信息的傳遞能力,要有話語的組織表達能力,要有運用表情、姿態、手勢等以增強話語表現力的能力。說話能力的培養,要從多方面入手。1.樹立正確認識,開闊學生眼界讓學生明確,能說會道不等於油嘴滑舌,它是現代社會人際交往必備的能力之一,是現代人綜合素質的體現。要讓學生樹立自信意識,相信自己,幫助學生消除說話時的緊張心理。要通過開展「每日談」、「編演課本劇」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實踐的機會,借說話表演時動作的演示,語言的定位,情景的創設,體驗或再現語言的精妙。2.在教學的進程中隨時進行答問訓練答問訓練是課堂教學中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激發學生興趣的啟動器。訓練內容應緊扣教材,在重點難點處設計提問,可從無疑處設問,從已知處設問,從矛盾處設問,從阻滯處設問。然後針對學生回答問題時或不得要領,或缺乏條理而作訂正指導。訓練的步驟一般為教師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有足夠的思考問題的時間,然後回答難度較大的問題,讓同桌或同一個學習小組的同學討論,用小組競賽的形式。3.進行思維訓練語言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思維紊亂的人,一定說不好話。只有思維清晰而又有層次,語言才會清楚而又有條理。所以,思維訓練和說話訓練應是同步進行的。4.進行語音、語調和語速的訓練語音語調的變化會帶來語義的變化。語調的不同,語音輕重位置的不同,表達的意思便有較大差別。說話的快慢、急緩與表達的語意關系密切,喜、怒、哀、樂,各有所異,說話對象不同、內容不同,語速更應有異。所有這些,都應具體訓練。5.結合具體課程進行學生提問水平的訓練問,不應該是教師的專利,還應該是學生不可或缺的基本權利之一。「一個不好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弟斯多惠語)。新課程標准也提倡把問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還教學以本來面目。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問,卻不能抓住主題,而是支離破碎、不得要領,或只是在一些細枝末節上糾纏不休,偏題離題,甚至與主題背道而馳。這時,教師千萬不要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可從提問的角度和方式以及提問的思路和內容兩個方面進行指導。啟發學生如何表述問題,要問得有物、有據、有序,把思維轉化為語言,反復訓練強化。此外,因說話時目的、對象、場合的不同而應採取什麼樣的措辭變化,如何把話說得大方、得體、有條理、切合語境,如何在說話時充分利用「身體語言」和「副語言」等,這都要在訓練過程中有所側重。這樣,學生掌握了這些說話的基本技巧,他們便會因時因地因人而異,變得會說了,到後來就能達到「心靈嘴巧」的最高境界了。

❷ 小學生怎樣學好語文

在學校里,學生最重要的學習是學會學習;最有效的知識是自我控制的知識。要學會學習,就有一個掌握學習方法和使用學習策略的問題。而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

一、小學生語文的學習方法

做任何事情就要講方法,方法得當就做得快,做得好。學習也是一樣。微觀具體的做法叫做學習方法,宏觀整體的做法叫學習策略。語文學習有具體的方法,也有整體的策略。我們先來談學習方法。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在未來社會里,「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埃德加o 富爾《學會生存》)因此,對學生進行有關學習方法的指導是十分必要的。語文的學習方法,有涉及語文整體的,有涉及語文局部的;有基本的,也有具體的。關於語文整體的基本學習方法,中外教育家、學者、作家都有這樣或那樣的論述。多閱讀、多觀察、多練習和多思考看起來似乎是老生常談,但卻是學好語文的基本功。

關於對小學生具體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分為字詞的學習方法,句子的學習方法,段的學習方法,篇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寫作文的方法等。如:字詞的學習方法有:運用漢字的構造規律來理解字的方法,組詞法,造句法,查字典法,用詞素分析理解詞語的方法,同義法的比較法,根據語言環境理解詞義的方法,追根溯源理解詞義的方法,等等。

句子的學習方法有:擴寫、縮寫句子的方法,變換句式的方法,用關聯詞語理解簡單復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方法,等等。段的學習方法有:找中心句的方法,給段分層的方法,調整段中語序的方法,等等。

篇的學習方法有:分段的方法,歸納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

學習寫作文的方法有:審題的方法,立意的方法,選材的方法,組織材料的方法,修改文章的方法,等等。

二、小學生語文的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心理學研究的新興領域,也是當前語文教學心理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所謂學習策略,主要是指在學習活動中,為達到一定的學習目標而學會學習的規則、方法和技巧;它是一種在學習活動中思考問題的操作過程;這是認識策略在學生學習中的一種表現形式。

我們在這里要強調的是四個問題:一是學生學習的目的性;二是學生的學習方法,在一定意義上說,學生的學習策略主要是指其學習方法;三是學生的思維過程;四是學習策略和認識策略的關系。

如何理解學生的學習策略呢?首先,重視學生的學習策略,就是承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積極作用和能動作用。第二,學生的學習策略是學會學習的前提,學會學習包含著學生運用一系列的學習策略;學生的學習策略是造成其學習個別差異的重要原因,對學生實行"因材施教"要考慮到他們學習策略的差異。第三,學習策略是一系列有目的地的活動,它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選擇、使用、調節和控制學習方法、方式、技能、技巧的操作活動。最後,學生的學習策略實施的過程,也是實行決策的過程。

通過對學習策略的分析,我們看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是一種理性的認識或認知活動,一種思維或信息加工的的過程,這也是學習活動有別於人類一般認識活動的特徵。

知識有簡單和復雜之分,簡單知識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是詞彙學習,其難點不在於理解而在保持,因此,如何依據記憶規律,促進知識的保持成為促進簡單知識教學的主要問題。復雜知識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指概念、規則的學習和閱讀、寫作的學習,其關鍵是理解,而理解的實質是學生知道新知識內部各要素之間及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學習策略。

(一)注意策略。語文教師可以採用外部手段來控制學生注意,並激發學生採用適當的注意策略,以促進學習與保持。如"帶著問題讀書"可能並不是一種最佳的閱讀方法,而"讓學生先讀書,然後思考問題",可能是一種更有價值的學習策略。

(二)編碼與組織策略。人們注意了的信息要想能夠長久地保持,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對信息進行編碼和組織。無論是拼音、識字、閱讀教學,語文老師都需要經常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分類排隊,找出規律,就是這種策略的運用。

(三)精細加工策略。如在閱讀和聽講時,一邊聽(或一邊看),一邊做筆記,這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策略,應注意從小培養學生的這一習慣。但真正要使筆記成為一種促進學習的技術而單純的信息記錄,卻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為了培養學生做筆記的良好習慣,教師講課時應注意語速不宜太快,復雜的、重點的內容要適當重復,對講課內容的結構、層次和重點應進行板書。

(四)復述與復習策略。如,學生為了記住漢字,必須一遍遍地讀寫生字。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注意教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邊閱讀邊背誦,將閱讀和嘗試背誦交替進行。另外,對於復雜知識的學習,復習策略包括邊看書邊講述材料、在閱讀時對材料的重點、難點和要點用畫線、圈點、加註符號等方式將其突現出來等。

這些都是已被無數事實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應有意識地對學生加以訓練。

三、小學生語文的學習能力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在於通過語文教學發展學生正確理解和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也是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所謂能力是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個性心理特徵,可分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兩類。語文能力是一種特殊能力。林崇德先生經過多年的研究,提出:小學生的語文能力是以語文概括為基礎的,由四種語文能力與五種思維品質組成的,有20個交結點的、開放性的動態系統。

概括是語文能力的基礎。對於小學生語文的聽、說、讀、寫諸方面而言,概括有以下表現:聽的關鍵是"聽得好"。即會聽,聽得准確,抓住別人講話的中心,理解所聽內容的實質。這是在"聽"中的概括能力的表現;說的關鍵是"說得清"。即逐步地掌握准確、鮮明、生動的口語表達特點,能做到用詞准確、詞達意明、語言通順、層次分明、修辭恰當、邏輯性強。這是在"說"中的概括能力表現。讀的要素較多,一是朗讀與默讀的閱讀形式,二是理解詞、句、段、篇和修辭結構的閱讀內容,三是分析段落層次、獲得中心思想、掌握文章脈絡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三個方面都以學生的概括能力為基礎。寫作能力發展也是一個概括化的過程。小學生從「說」到「寫」,從「讀」到「寫」(仿寫)兩個過渡,都要通過書面語言條理化地、生動地表達出事物的內在聯系。這里就有一個綜合提煉的過程,即概括過程。

由於語文能力的基礎是概括,所以,我們在培養小學生語文能力時,要自始至終地突出對其概括能力的訓練。

傳統將學生的語文能力歸納為聽、說、讀、寫四種基本能力,這種提法是正確的。如果說聽、說、讀、寫反映了小學生語文能力的基本內容,那麼,不同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差異則與他們在語文學習中思維品質的差異密切相關。思維品質是智力活動中,特別是思維活動中智力與能力特點在個體身上的表現,它體現了每個個體思維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異。通常包括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五個方面。這五種思維品質,是一個彼此聯系、不可分割的辯證統一體。林崇德教授將這四種語文能力與五種思維品質結合起來,構成一個開放性的動態系統進行研究。

❸ 論文:淺談小學生怎樣學好語文

一、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地進行學習。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課時,我先在課前精心地製作了各種鳥的圖片,在導入新課時,我採用了故事導入法,告訴學生今天老師給他們請來了一群可愛的鳥朋友,然後出示鳥的圖片,把它們貼在黑板上,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被激起。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這樣的教學,學生就會容易入情入境,展開想像,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全面展現自我

新課程標准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課時,揭示課題後,我先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然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直線劃出,不明白的地方用問號標出。自學時要求學生做到邊讀邊想邊動手。通過這樣動手、動口、動腦訓練學生,能促使他們在最大限度里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因此,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三、放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的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文時,我問學生:「學了這個故事你們明白了什麼道理?」大部分學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虛心、認真地學習,才能學到真本領。可有一個學生卻回答的不同,他說是鳳凰老師教搭窩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鳥沒有學會搭窩。他的回答激起千層浪,學生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並列舉了一些好的教學方法。最後,我在學生們討論的基礎上作了全面的總結,使他們對課文的寓意有了比較正確的理解。這樣做,保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張揚。
四、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反復朗讀,像朗讀比賽,組織讀書會、朗誦會,寫讀後感等,以發掘每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發揮學生的一技之長。在朗讀過程中,理解內容,積累詞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如:我在教學《群鳥學藝》一課時,讓學生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各種鳥的語言進行反復誦讀,以悟出它們內心的想法和學藝的態度。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自編自演了課本劇,他們那逼真的形象、豐富生動的話語、獨特的表演手法,體現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的教學讓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得到升華。
五、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品味成功的喜悅

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仔細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觀察那些學困生的言行。教師應該有一雙善於發現的學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學生某一方面的優點、亮點,引導他們參與合適的學習,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如果教師的冷淡、責怪、不適當的批評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當然對語文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如何有效提高弱勢群體的學習積極性呢?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分層教學,即經常讓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一些很淺顯的、在書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做一些簡單的基本題和練習作業,如果答對了或者做對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揚,表揚他進步了。然後逐步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訓練要求,讓學習困難生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取點滴的長進,體驗成功的快樂。另外,對於學生我還經常做出一些激勵性的評價。例如:「其實你很聰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會學得很棒。」「這個問題你說得很好,證明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學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學得好!」「你的看法很獨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諸如此類的評價,不但承認了學生的進步,而且強化了學生的進步,並使學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進步。由此喜歡上語文老師,也喜歡上語文課。

❹ 小學生怎樣學好語文

一.課前預習法:
預習很重要,你只有課前預習了,才能提前了解課文內容。
1. 預習之前准備一本字典,先把生字詞過關。這樣方便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2. 標自然段。
3. 熟讀課文三遍(以上)。
4. 概述課文大致內容,了解中心思想。
5. 課後題試著做一做,最好不用參考書,這樣能提高閱讀能力,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課後在和老師、同學一起交流、解決。
二.上課聽講法:
聽,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學會傾聽的人走到哪裡都會得到別人的贊賞。培養聽力首先從聽課開始:
1.老師講課時,不要東張西望,要集中精神這是培養聽力的第一步。
2.耳朵邊聽要邊記重點,這樣方便回家、考試前的復習(筆記最好記書上)。
3.同學回答問題時,不要插嘴要聽取別人的意見改善自己的不足。即使同學回答得不夠完美,也等同學說完再補充。
三.課後復習法:
我個人認為復習沒預習重要,你預習做好了,復習起來就自然跟著容易:
1.復習也要拿筆,第二次看要又有收獲,把第二次的收獲和看法另外寫下來。
2.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要「一目十行」,要同時記重點、生字等知識內容。
四.課外閱讀法:(文言文,現代文)
閱讀是學習的重點,多閱讀能提高我們自身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
1.選書。選一本好書也是一個人的能力。
2.閱讀時拿一支筆,在讀的過程中把好詞好句句畫出來,不一定要背下來,只要了解一些句型,恰當的運用到作文中去。
3.摘抄就是把你畫記的那些好詞好句摘抄下來,用於作文,專門找一個本子。摘抄和閱讀又不一樣,它要更深一層。摘抄的內容,語言優美是不夠的,有時一些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也能寫下來、記下來。
4.課外積累的多,課內閱讀你自然得心應手。

❺ 怎樣才能讓小學生學好語文

一.基本知識
一些基本功課必須要做好。如:生字、課文以及每個單元後的一些讀讀背背。該記牢的生字要記牢,要能掌握,需要背誦的課文、內容一定要背好!
二.理解
課堂筆記要多一點,這樣才能理解課文。我們要充分理解課文,試卷上許多題目是根據課文的理解來填空等。
三.閱讀
閱讀要多。要多多看書,也可以讓去看看一些閱讀題,增強閱讀能力。可以自己選一些文章閱讀,家長如果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可以讓家長問題目,讓孩子口頭作答。當然,也可以讓家長買專門練習閱讀題的書去給孩子做做。如果孩子不愛看文學書籍,可以多找一些適合他的兒童書籍,引起讀書興趣!
四.作文
作文是十分重要的,想必大家都知道。要多閱讀,增多好詞好句。有時間可以讓家長看看作文,指出一些錯誤,糾正一下,還可以講講怎麼寫作文的一些方法!
五.鞏固
知識要鞏固、記牢,一定要把知識鞏固一下,這樣學習才能更加輕松,信手拈來!
六.勤奮
這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勤奮起來,不要懶惰。可以早一點起來,讀讀書。
七.培養興趣
學習興趣也很重要。知道該學習不如喜歡學習,以學習為快樂的人。所以,培養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有了學習興趣,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語文成績自然而然就好上來了的!
八.課外知識
平時可以拿一些有趣的語文題以及一些難題做做,一些網路知識可以多了解了解。
相信採納我總結的幾大點,語文成績一定會有所提高的。祝:語文成績步步登高!

❻ 小學生學好語文的方法

准備一個漂亮的小本子,把你在看書聽課遇到的好詞好句好段落記下來,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像英語一樣形成語感,這時你的作文水平就會有所提高的。
語言的學習,其實不是考生硬的背誦的,是要用心和靈活的。如果你喜歡上網,有自己的空間的話,就多多的寫寫東西,用上你平時積累的優美的語句。
至於字詞之類的學習,我覺得還是平時積累練習才能提高。自己做一個剪貼本,把你錯題難題剪下來貼到上面,經常翻閱就會取得很大進步的!

❼ 小學生怎樣學好語文

對於學好語文,提供以下幾點建議:除了字、詞、句、章等基礎的識記知識掌握之外,還要做好以下這幾點。

大量閱讀

博覽群書是培養孩子語文素養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說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提高孩子語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美國心理學家克拉森的心理實驗研究表明,學生充滿興趣的課外閱讀對提高他們寫作能力的作用,遠遠大於機械的寫作訓練。

語文成績好的孩子幾乎都是特別喜歡課外書。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積累:語詞的積累、素材的積累、情感的積累等。

這樣的孩子在寫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構思、神奇的用詞,在閱讀理解方面有傑出的見地,在說話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見識等。總之,他們由於見多識廣而語文根底厚實。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在低年級,推薦給他們一些民間故事,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等來讀;在中高年級,推薦一些兒童文學,雜文隨筆,報刊雜志,科幻漫畫,歷史名著,文學名著,名人傳記等不同類型、不同內容的多種書籍來讀,並且取消種種人為的限制,允許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不同種類的書籍,從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營養。

理解能力是一種語文素養,它不會像識記能力那樣易於形成,需要耐心長期積累。

堅持閱讀是培養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多讀一些文辭優美、氣魄宏大的散文,對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幫助,比如《魯迅文集》,《讀者》雜志對培養這些能力和素養都很有幫助。

博覽群書不但是孩子語文素養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個重要條件。因為豐富的知識是創造力必不可少的一個條件,也是見識增長,智慧來源的途徑之一。

這里需要強調一點: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不能遠離名著,培養孩子閱讀經典名著要從小引導,循序漸進。

譬如,在小學階段可以讓孩子閱讀根據名著改編的連環畫,小學高年級可以讓孩子閱讀一些專門給少年兒童看的名著簡寫版。

進入初中,就應該接觸原著。我們建議一個孩子從小學到高中畢業閱讀的課外書最低應該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

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業的人物傳記,來奠定孩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基礎。同時要注意不但要閱讀,而且要寫讀書筆記或者書評。

背誦經典

背誦經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養孩子語言素養基本功之一,中學畢業孩子如果能背誦150首古今詩詞,25首白話詩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現代白話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條古今中外格言警句。

那麼,他的語文功底應該是不錯的。如果在孩子記憶的黃金時間——16歲之前,讓孩子記誦大量的語言精華,那麼,這個孩子從小就奠定了堅實的語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們閱讀背誦的「童子功」季節引導他們走向閱讀的海闊天空,讓他們在書中與歷史對話,與高尚交流,與智慧撞擊,從而打下沉實、厚重的文學素養、人文素養的基礎,將來孩子就很難成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創造性的現代人。

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日記能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別能力,增強孩子的自我約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練孩子的意志力和積累作文素材

寫日記的好處大大超過了教育者的想像。培養孩子寫日記的習慣要循序漸進,開始可以寫短些,每天一、兩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長。

內容也不拘格,什麼都可以寫,想像的,現實的,國內的,國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國家大事,小到雞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聞必記,有為必記,有見必記,有感必記。

但一定不能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哪怕一兩句也要寫上,寫得荒誕一點,不合常規也行,但必須要寫下去,目的是為了習慣的養成,終止了,就前功盡棄了。

超越課堂,走進社會生活

要孩子懂得: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語文學習應該在課堂上,但絕對不是只靠課堂就能學好的,生活也是語文學習的課堂,語文學習還要在廣闊的天地中,引導孩子睜開驚奇的眼睛面對世界,去直面精彩紛呈的生活場景,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去逛書店、旅遊、看展覽、做采訪、搞調查、看焦點訪談;討論下崗分流、西部開發、腐敗現象、庸俗文化……

讓孩子在豐富多彩的世界裡,懂得我們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變的信息社會中,感受人世間的愛與恨,美與丑。

寫好作文

作文是需要靈性的,是需要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世界各國的學校都非常重視,例如美國從小學開始,寫作就是孩子們的必修課,到博士畢業都是如此。

那麼怎麼樣才能寫好作文呢?我們提供建議如下:

1、能說出來就能寫出來

我口表我心,我手寫我口,就能打消孩子對寫作文的距離感和畏懼感。說的時候就是「話」,把它寫在紙上就是「文」,怎麼想,就怎麼說,怎麼說,就怎麼寫;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和說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說法,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說法,所以每個人寫出來的文章都不一樣,這就是寫作的秘訣。

2、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寫

所謂作文就是讓真摯的思想感情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不要給與過多的約束和限制,不要給予太多的標准,不能把大人自以為是更有「意義」和「價值」的東西強加在他們頭上,最需要的是寬容。

忠實自己的心靈和生活,是打開作文大門的第一把鑰匙。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話,多用具體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採用描述性語言。做人要直,作文要曲。

3、模仿中創新

人類能藉助模仿而飛快地學習。特別是孩子,他們非常善於在模仿中學習,如果不許模仿,他們一定舉步維艱。

剛開始的所謂臨摹,可以以記人家的結構為主,猶如偷學了幾招花拳綉腿,當然,臨摹「結構」學的是招式,偷的是初級功法。臨摹「構思」和「角度」,學的是配方,偷的是中級功法。

臨摹人家的「思維方式」,學的是精髓,偷的是高級功法。在模仿中要有創新,還應教會孩子像大師一樣思考。像大師一樣,並不困難,只要對生活的態度不粉飾、不矯情,坦誠地去表現、體味、感悟、剖析生活,特別是自己最熟悉和最有興趣表現的生活,就可以了。

讓孩子學會把自己的觀察思考整理整理寫下來。看、想、寫,往復運動,盤旋上升,久而久之,就既有生活又有思想了,思考可以帶動對生活的構思和表達。

4、給孩子展示和被認可的機會

宏湖是北京某報社的一位編輯,他向鄰居高二學生吳菲約稿,沒想到吳菲「作文在班裡較差」,但是因為稿源奇缺,他還是說服吳菲花了三天的時間寫了一篇稿子。後經他的「潤色」,文章登出來了,稿費也同時算出來,1600字的文章共得25元稿費。他想不管吳菲文章寫得好賴,畢竟耗時三天啊,25元稿費確實太少了,就自己又貼上15元,湊了個40元的整數給吳菲送去。誰知從那以後,吳菲就像一個上了發條的機器,拚命寫稿,不但是一個優秀小作者,而且在2002年的高考中,以674分的總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中文系。

孩子之所以不喜歡寫作文,不是因為他寫得不好,而是因為教育者缺少一顆寬容的心,缺少一顆發現優秀的心,缺少一顆善於激勵和欣賞的心!他們往往「只顧到學生的作文,而忽視了作文的學生。」

在一定意義上教育者不應該把力量都放在「指導」孩子如何寫作文上,而應該研究如何給孩子展示和被認可的機會,即研究如何「發表」這些作文。「發表」是廣義的,哪怕只是當眾念一念,「製作精品作文集」、「內部出版」等都是發表。

「發表」——給孩子展示和被認可的機會是最強勁的推動力。只要公開發表過一次作文,從此就會改變孩子對作文的態度。作文的持續熱情和靈感,很大部分是靠「發表」運轉起來的。

5、多練多改

巴金說:「只有寫,才能寫出好文章。」魯迅說:「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修改是寫作文最後一個步驟,並且非常重要。文學巨匠托爾斯泰一部《復活》就改了六次之多。

6、素材積累

引導和促使孩子通過觀察、調查、訪談、上網、閱讀、思考等多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讓孩子多體驗生活。寫作成功秘訣在於寫熟悉的事,寫具體的事,寫感動自己的事,寫自己喜歡的事,寫自己體驗嘗試實踐過的事。閱讀是寫作的基礎。

多讀名家之言,多欣賞名篇做積累是根本。作文素材積累途徑概括為以下三點:A觀察,B閱讀,C體驗。

7、多觀察生活,體驗生活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萬件事。概括起來說,要寫好作文要做好以下四點:

A、玩中豐富自己的人生實踐證明,會玩的人往往容易取得成功,科學史上許多重大的發明,都和玩有關系哦。愛玩瓶瓶罐罐的愛迪生成了大發明家,終身玩炸葯的諾貝爾成了大化學家。而那些文學家、大詩人呢,似乎個個都是旅行家,遊山玩水,寫出了精美的散文、游記。所以,寫好作文的第一秘訣——會玩。玩的豐富多彩一些,自然比閉門不出好得多了。

B、讀中豐富自己的情感。立品同白玉,讀書上青雲。愛讀書的孩子,沒有壞孩子。所以,寫好作文的第二秘訣——多讀。精讀與泛讀像結合,深度與廣度相結合,變他人所知為自己所知,充實自己的頭腦,豐富自己的情感。

C、思中激發創造的靈感。魯迅先生說過:「一味只讀,就變成了書櫥。」這就是孔子警示我們的「學而不思則罔」。只有在經歷了、閱讀了之後深入地思考,才會不斷激發創作的靈感,使自己文思泉湧。所以,寫好作文的第三秘訣——會思。

D、寫好表達自己的情感。「好腦子不如爛筆頭」。清朝唐彪寫過《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穩重強調了多做文章的妙處:「多讀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實求己功夫,其益相去遠矣。」由此可見,多寫,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才能鍛煉出良好的表達能力。

❽ 一年級小學生如何學好語文

我的語文算是中上吧,我是這么認為的。
1.首先想要學好語文,要做到:多復習,抓緊時間,認真仔細,持之以恆!
2.復習語文要有計劃!
比如說,我今天計劃要看完多少多少課,但目標不能定的太高,還要記得去完成預定的計劃。如果提前完成預定計劃,但也不要心急,應該再多看一遍你看過的課文,或者拿一些練習題來鞏固(當然,做完了練習題也要多看一兩遍才能記得牢!只有平時養成良好習慣,才能在學習上有大收獲,否則就多走了比別人還要長的彎路!)
3.在復習的時候要認真,才能達到較高的效率!
復習的時候,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鉛筆做上記號,找時間問問老師或同學(上課或自習課最好別去問同學!因為可能影響到別人的學習,而且課堂上一般紀律比較好,在這段時間學習也是很好的,不要浪費時間哦~~~);
有些記不住的地方可以用一張紙抄下來,放在口袋裡,想看就看,想記就記(幾上個三五十遍,就不信記不住它)!
早晚讀也不要浪費時間,念出來總比不出聲地記好多了!一般我早晚讀都是用來念生字、文言文及其翻譯(兩者結合著一起背,雖然文言文不易學,但 勤能補拙 呀!)、古詩詞、課文小字處一些重要的 詞語注釋 。
4.上課時,老師的講課是最關鍵的,老師一般都能抓住重點來教大家復習(教了這么多年當然比較有經驗拉),做好筆記(尤其是你不懂的地方更要認真聽)
5.抽一點點時間看一下課外書(聲明必須是與學習有關的!),有什麼好的詞語、句子積累下來,但我一般都只是一周看幾篇很好的作文(爛作文看了白搭),也不用太多時間!要合理分配時間!因為不只一科要復習哦~~~~~~~

還有其他的,我想到了再說吧,現在要上學了~~~~~~~

補充:

學習語文的幾點技巧

語文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語文素質、語文能力提高的過程,而語文素質、語文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讀和寫。所以,解決了讀和寫的問題,就提高了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也就是學好語文了。

讀,即閱讀和理解;寫,指書寫和作文。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兩件事了。

讀,可以培養語感。語言學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語感。「這個語段中為什麼用這個詞而不是用那一個」,「這個句子為什麼是一個病句」,很多時候,我們無須去問「為什麼」,語感早已經告訴我們理由了。而語感的培養就來自於平時點點滴滴的「讀」的積累。

讀,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這里所說的「讀」,並不僅僅是指把文章朗讀或默讀一遍,而是還要包括思考和識記等內容。換言之,讀,應該是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過程。學習一篇文章,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概括起來就是:第一,解決「寫了什麼」的問題;第二,解決「怎麼寫」的問題;第三,記憶文章中的精彩語段和詞語。這三個方面其實就是在說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問題。在一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去解決好這三個問題,這才是「讀」。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讀,也是一個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和作文素材的手段。涉獵廣泛,見多識廣,胸中自有「丘壑」。這樣,在作文的過程中,就不會感覺自己無話可說,寫出來的文章也不會空洞乾巴,而是洋洋灑灑,言之有物了。

既然「讀」有這么多好處,那麼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就從重視「讀」開始吧。

寫,包括兩方面的內容——書寫和作文。

在書寫方面,高考考綱有明確的要求:作文一類卷書寫美觀,二類卷書寫工整清楚,三類卷比較工整清楚,四類卷書寫潦草。高考從2005年開始,山東單獨命題,語文實行網上閱卷。這就對書寫有了更進一步的要求。所以無論是高考考綱還是山東語文網上閱卷,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信息:必須把字寫好。

退一步說,要求所有的人都達到美觀的程度,也不現實,但是書寫工整清楚,避免潦草,這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也許有人拿「寫工整了會影響答題速度」之類的話來給自己的書寫欠工整找借口。是的,在你認真書寫的最初階段,它是會對你的答題速度有一點影響的。可是我們總不能因為還有下一次的「流感」,就不去治療這一次的「重感冒」了吧?明明知道書寫不過關會影響到語文成績,我們又怎麼敢不去重視呢?

其實,要做到書寫工整並不難。我們的漢字是方塊字。這句話對我們就是一個啟示:方者,方也。就是要在「方」上動心思。你的字寫得橫平豎直了嗎?你的字左上角與左下角、右上角與右下角在一條線了嗎?還沒有?那就從這兩個方面著手吧。相信不用多長時間,你自己寫的字你自己都不敢認了,你都不敢相信你會寫得這么好了。

再說作文的問題。雖然說,文無定法,但是作文還是講究一點「法」的。在這里,首先要澄清一個問題。應試作文與平時寫的文章是有區別的。平時寫的文章,我們是去「品味」,而應試作文往往是瀏覽的。瀏覽與品味就有了質的區別。所以寫應試作文非注意一點應試技巧不可。比如文章開頭,單刀直入,開宗明義,一開篇先讓讀者明白你在寫什麼,這點很重要。否則,看了半天了,讀者還雲里霧里,不知道你要說什麼。這怎麼可以呢?文章主體部分一定要圍繞中心去寫,一定要言之有物,這些最起碼的要求必須做到。到了結尾部分,對所要表達的主旨最後再強調一次,加深一下讀者的印象。這樣,一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

有人把寫好作文總結為兩句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文章,寫成記敘文時,很好地解決了「動之以情」的問題,寫成議論文時,很好地解決了「曉之以理」的問題,那麼你的作文問題也就解決了。

那麼怎麼才能寫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作文呢?就寫好議論文的問題,上文已經有所涉及,所以這里重點談寫作記敘文的問題。

寫好一篇不足千字的應試記敘文,有幾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① 調動情感的問題。做好作文的准備工作,這是一個大題目,裡面大有文章可作。比如選材的問題。如果選取一些自己比較陌生的材料去作文,就很難調動起自己的創作情感,所以就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比較熟悉的材料,最好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是我們生活的環境里的一些人或事。還有一個盡快入題的問題。150分鍾的語文考試劃給作文的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那麼我們從審題立意到開始動筆,時間最多不能超過15分鍾,當然也不能少於10分鍾。在這段時間里,我們不僅要考慮文章的立意、布局謀篇,更要把自己的情感調動起來,讓自己「走進」所要記敘的場景之中去。這種「身臨其境」正是情感被調動起來的表現。

② 截取生活片斷,藉助「主旨」這根紅線,連綴成篇。這是由作文的篇幅所決定的。一篇千字文章,不可能把事情的始末全部交代清楚,就是能夠交代清楚,也只能是敘述故事的梗概。這樣,不僅內容不厚實,而且還缺乏生動性,不可能「以情動人」。而截取生活中的幾個典型片斷,進行具體細致的描寫,則可以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

③ 描寫還是敘述的問題。敘述故事情節,往往容易出現語言乾巴,欠生動的現象,這樣就達不到「以情動人」的目的。所以在記敘文的寫作中,最好採用描寫的方式,即抓住生活中的三兩個特寫鏡頭,進行具體形象生動的描繪。我們知道,對事物的描寫,越具體了就越形象,從而也就越生動。

最後,再提一個建議:充分地利用課文。

既然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讀」,那麼從這個意義上講,只要廣泛地閱讀就可以了。是的,除了快餐式的文章,還有那些垃圾式的文章之外,我們讀什麼文章都可以。

但是,讀課文有讀課文的好處。第一,課文是你的無聲的老師。我們在讀文章的過程中,對「寫了什麼」「怎麼寫的」,思考的正確與否呢?如果無人請教,我們將無法確定。可是如果我們去讀課文,就不會存在這些問題。每篇課文都有閱讀指導,課文之後還附有一些注釋,它們可以給我們解疑答惑,幫助我們積累知識。既然除了快餐式的垃圾式的作文之外,讀什麼都可以,那麼我們為什麼不選擇課文這個最有力的工具呢?第二,課文大都是一些典範作品,不需要我們再去浪費時間挑選。第三,高考的出題原則是「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就是僅僅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也得重視我們的課文啊!

綜上所述,如何學好語文呢?從讀寫入手,提高我們的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

不過如果你問考試技巧,首先要總結字詞,當然是隨堂總結。還有古文的一系列的總結,也要近早的提前做好。我那時是從高一開始總結的,作文的素材推薦書「鞋裡的沙」那種有短而有意義的文章的書來看,並最好記住,考試時才能用

其次,學習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語文學得更好。積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閱讀與背誦,當我們空閑的時候,讀一讀,好的書籍或文章不僅能豐富知識,還能陶冶你的性情。不過,不能只是讀,還要思考,我們應准備一個記錄與摘抄的本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來,並不時地看看,讓它們變為自己的東西,當遇到疑點,難點時,也要記下來,與旁人討論,聽取別人的看法。這樣才會有所長進,水平才會提高。

而且,閱讀量大,知識就會十分豐富,一個人的素質也會提高,眼界就會更廣,況且,寫作也需要素材,只有多看書,多留心身邊的事,將書中所講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起來,寫作時才會思如泉湧,寫出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古語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就是說只有多讀書,才能寫出好文章。大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做到前一句的人卻不多,真正喜愛閱讀的並能從中得到知識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能寫出好作文的人也不多。但我們要做這樣的人,也就是說,我們要學會閱讀,要喜歡去閱讀,當我們看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的時候,要去思考它的內涵,去思考它的寫作方法,去思考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取人之長以補己之短。還有,要好問,要記住不懂就要問,特別是讀課外的古文言文,古詩、詞時,其中有些字、詞、句我們不能完全理解的,這就需要去查工具書,如果工具書中查不到,或者查了之後仍然不太明白,就要及時去問老師,及時地弄明白,這樣才能學好古詩文,切記千萬不能不懂裝懂,使自己的心中留下疑惑,因為日月積累,會使心中的疑惑越來越大。

語文就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我們從讀、說、寫三方面去學習,去品味,去發揚,讀就是要去獲取知識,去欣賞。語文這門藝術,而說與寫則是我們對語文的體現,是我們學習語文真正的目的。既然就樣,我校就更應該利用空閑的時間去練習寫作,多寫才能提高,才能真正把文章寫好,在與別人的交談中,學會運用自己從閱讀中獲取的知識,這樣,我們就能將語文與生活聯系起來。

對於學好語文可謂是:積少成多,日積月累必出成績!所以,語文的學習絕對不是一日之功,要在平時多閱讀,加強閱讀的數量,可以了解書中的大意.四大名著是必讀的,再給你推薦幾本好書,而且這些書都是可以從網路上看的,如果要收藏恐怕就要買全套的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駱駝祥子\昆蟲記\很多詩次詞方面的書籍都要瀏覽一翻,這樣必定能夠學好語文!
背詩詞是要先了解這首詩的含義以及背景和壓韻,也就是平時說的平仄,這樣再背起來可謂是省事省力又省勁!
怎樣才能更好的掌握語文這門學科呢?
一、學好課本知識。
課本知識是語文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更好的學習它。有不少學生認為只要上課時專心聽講,勤記筆記,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再加上自覺復習,就能使成績提高。其實,這還不夠。學習的最重要階段是預習。也就是說在老師上課之前,你先得自己學習一下課文,在預習中要盡量運用你已經獲得的知識和方法去主動地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上課時跟老師、同學一起學習討論。課本要反復閱讀,直到把問題看的透徹了、明白了。為了鞏固知識,你最好在課下做一些練習,知識才會掌握的更牢固。這樣不僅學習效果好,而且培養了自己的學習能力。
二、注意課外積累。
知識就像海洋,課本里的知識只是海面上的一個浪花,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所以適當的課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進入了緊張的學習階段,我們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因此,閱讀時要有選擇。我們應廣泛瀏覽各種書籍和報紙雜志,從電視、廣播、網路上獲取信息,並有條理的做下筆記。要關心社會生活,了解社會動態,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斷進步。這樣不僅能使我們積累更多知識,更能豐富我們的生活。
三、加強寫作訓練。
我們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寫作。提高寫作能力要從點點滴滴做起。課外積累是寫作的基礎,要學會對文章的細讀,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誦。如果腹內空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堅持不懈的記日記,有感而發的寫隨筆,都是幫助我們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寫好的作文要反復修改,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的意見,精益求精。
希望你能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從現在開始,長期堅持,以日積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學好語文關鍵在於積累。

語文融入到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故要學好語文就得把它與生活緊密結合,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我們的生活五彩斑斕,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總能從中發現和獲得無限精彩的知識和素材,並且這些都是最有生命力最富時代感的。一位外國著名作家有一次請朋友吃飯,他看見菜單上的菜名起得很有意思,就馬上拿出隨身攜帶的本子記錄起來,卻忘記了朋友的存在。其實許多有名的作家都有隨身帶個本子的習慣。記些什麼?可以記下交談中的連珠妙語,可以記下突發的思維靈感,可以記下獨特的事件等。我們不一定要這樣做,但起碼應養成一個善於觀察生活,勤於思考生活,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良好習慣。

第二個積累的途徑是聽課和練習。老師的授課是相當關鍵的,她給予我們的是經過篩選後的精華,並且有著很強的指導和啟發意義。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並且要有一定的量。我們要通過聽課和一系列同步練習或專題練習,將基礎知識和基本閱讀及寫作技巧牢牢掌握。

第三個積累的途徑是看書讀報。只要你肯鑽進書的海洋游歷一番,一段較長時間後,你可能發現曾結結巴巴的你居然能出口成章。博覽群書確實能快捷有效地積累知識,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的綜合能力。一般來說,閱讀量提高了,語文水平自然也提高了。而看書也有方法可言。首先應選擇好一些優秀的讀物;在看書時,應注意運用老師教給我們的方法去看;看後亦不妨做些讀書筆記,摘錄精彩的詞句、語段和有用的材料。

第四個積累的途徑是習作。有時會讀書的人不一定能寫出好文章,只有通過自己實踐練習,學以致用才能真正獲得了知識,知識積累的過程才算完成。而習作形式可以是日記、周記、讀後感、命題作文、隨筆等。

怎樣學好語文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也就說明了學習一定要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有興趣去學習,是學好的根本,學習語文也一樣。

只要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才會發覺其中的樂趣,發現了學習的樂趣,才有助於我們去持之以恆地學習語文,沒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根本學不好語文。有的同學認為語文很無聊,要背記的東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學,成績當然也就上不去,所以,興趣對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

其次,學習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語文學得更好。積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閱讀與背誦,當我們空閑的時候,讀一讀,好的書籍或文章不僅能豐富知識,還能陶冶你的性情。不過,不能只是讀,還要思考,我們應准備一個記錄與摘抄的本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來,並不時地看看,讓它們變為自己的東西,當遇到疑點,難點時,也要記下來,與旁人討論,聽取別人的看法。這樣才會有所長進,水平才會提高。

而且,閱讀量大,知識就會十分豐富,一個人的素質也會提高,眼界就會更廣,況且,寫作也需要素材,只有多看書,多留心身邊的事,將書中所講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起來,寫作時才會思如泉湧,寫出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古語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就是說只有多讀書,才能寫出好文章。大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做到前一句的人卻不多,真正喜愛閱讀的並能從中得到知識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能寫出好作文的人也不多。但我們要做這樣的人,也就是說,我們要學會閱讀,要喜歡去閱讀,當我們看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的時候,要去思考它的內涵,去思考它的寫作方法,去思考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取人之長以補己之短。還有,要好問,要記住不懂就要問,特別是讀課外的古文言文,古詩、詞時,其中有些字、詞、句我們不能完全理解的,這就需要去查工具書,如果工具書中查不到,或者查了之後仍然不太明白,就要及時去問老師,及時地弄明白,這樣才能學好古詩文,切記千萬不能不懂裝懂,使自己的心中留下疑惑,因為日月積累,會使心中的疑惑越來越大。

語文就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我們從讀、說、寫三方面去學習,去品味,去發揚,讀就是要去獲取知識,去欣賞。語文這門藝術,而說與寫則是我們對語文的體現,是我們學習語文真正的目的。既然就樣,我校就更應該利用空閑的時間去練習寫作,多寫才能提高,才能真正把文章寫好,在與別人的交談中,學會運用自己從閱讀中獲取的知識,這樣,我們就能將語文與生活聯系起來。

懂得了這些,再來學習語文時,便不會覺得枯燥無味了,反而會覺得是一種享受,當我們把學習當作是一種享受時,不學好也難了

❾ 學好語文的方法及技巧小學

如果小學的語文成績就不是很好的話,那是會非常容易影響到以後的學習生涯,所以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成績大家就要好好的重視起來。

在小學的時候就要做好語文的基礎掌握,這樣才能在將來的學習過程中,有一個好的學習和提升。學好小學語文需要掌握的方法:

1、要進行提前預習

在小學階段,其實就要讓學生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這樣無論是對眼前的學習還是對今後的學習都是會有很大的幫助。

而學生想要學好小學語文,那麼首先就是要做好提前預習的這一步,提前預習的重要性其實大家都是知道的,只不過真正能夠堅持做的沒有幾個人。

如果學生能夠每天堅持去提前預習語文的話,然後在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講,那麼,學生的語文成績想不好都比較難吧。

2、多閱讀大量的課外書

其實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都要多閱讀一些課外的書籍,閱讀課外書籍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而且還會讓學生增長很多的見識。

所以,如果想讓學生學好小學語文的話,那家長就要讓學生多看一些課外的書籍,這是對一些知識內容的積累的一個過程,無論是對寫作還是學習都是有很大的幫助。

3、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小學生想要學好語文作文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部分,語文試卷當中,作文得分數佔比是非常高的,所以作文的重要性其實是非常的大的,所以學生們一定要在這個部分上把握好。

家長應該讓小學生在平時的時候就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這樣是會對作文的寫作有著很大的幫助,所以,家長一定要督促學生去完成好這一內容,這對寫作是非常有幫助的事情。

4、課後認真復習

小學生平時的學習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學生也應該注重學習之後的復習,這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關乎到學生知識內容的掌握情況。

小學生本身在上課的時候注意力就不能高度的集中,所以課後復習若再不做到位,那麼想要語文有個好成績,那麼幾乎就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在這一點上家長要督促學生做到位。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怎麼能學好語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