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發布時間:2020-12-16 03:05:46

1. 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課題的申請理由

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研究 課題開題報告各位領導,專家教授、老師們: 本課題於 2012 年 11 月由蒼山縣教育局正式批准立項, 經過緊張 的籌備,今天正式開題了,現在我代表課題組,向參與課題教師作開 題報告,請各位教師討論,並請上級領導及專家教授多提寶貴意見。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 語文課堂教學的低效率現象一直困擾著廣大師生, 本應該是一門 最有情趣最生動的學科,卻弄得老師教得很累,學生學得很乏味?如 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一直以來是我們所有小學語文教師苦苦追 求的目標。我們深深感覺到: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把握好課堂,向 40 分鍾要質量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保障。無論語文教學被注入什 么樣的新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務 實高效的。 提高課堂效率應是我們做教師的應積極探討的。乏味的語文課堂 教學是使學生興趣喪失的原因,因此,要提高語文課堂的趣味性,應 讓語文課堂充滿著吸引力,讓學生來不及走神。本課題試圖在提高語 文課堂的效率方面做積極的探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課堂時間,如 何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把語文學習與生活融為一體,從而讓語文的學習 不再成為負擔,達到高效的語文學習效果。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當代教學論的原理 當代教學論對教學提出的基本要求中,強調在教學中必須重視開 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並掌握科 學的方法,為終身的學習與工作奠定基礎。「自主探究」吸取了「問 題法」、「發現法」等優點,基本上應用科學研究的步驟,引導學生 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促使學生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發展認識能力,培養研究、探 索、創造的態度和方法。因此它著眼的不僅僅是一篇課文、一項知識、 一堂課、一段時間,而是利用課文,活化知識,舉一反三,著眼長遠。 它不但讓學生知其然,而且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甚而要學生知其必 然,從而給學生指出探究問題的方法,授之以漁。 2、教學心理學的原理。 學習心理過程有「學—思—疑—問」四個必要的環節,其實就是 逐步深入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只有在這樣一個的過程中,才能 既獲得新知,又提高能力。學習心理的研究表明,激發小學生學習興 趣是促使小學生積極地進行學習的一個重要方式。通過激發學生的好 奇心,產生學習興趣,推動學生去自主探究新的知識,發展新的能力, 是自主探究高效教學模式的基本思路 3、「探究—研討」教學法的借鑒。 這一教學法最大的特點,是學生獲得的知識是由他們自己對「有 結構」材料的觀察、分析、討論得來的,而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 教學中教師把以教材為範例的學習材料提供給學生,讓學生獨立去支 配,探索出材料所揭示的內容;師生之間通過語言表達交流、補充各 自的看法,使得個別的認識向一般意義的認識升華。在自主探究活動 中,教師主要是為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創造良好的環境與條件,並激 勵、引導兒童獨立思考,自行探索,發表創見,培養創新能力。 4、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教學方法。 在學與思的關繫上,孔子認為應當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學 習和思考必須結合起來才有收獲。孔子曾對他的學生夏說過,「博學 而篤志,切問而近思」,這種學習過程體現了「學、思、行」的辯證 統一。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盡量讓學生自己發現 這些「門道」,變為自己的「本領」(能力),最大可能地創造條件 讓學生用這些本領去發現解決新的問題,做到「舉一反三」,從而實 現課堂的最終高效。 三、研究的目標 1、確立小學自主探究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要求。 2、構建教學中自主探究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3、研究探討具體的教學操作方法,探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規律。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1、探討自主探究高效教學的一般要求。討論的要點有教學目標、教 學思想、對教材的理解、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教學氣氛、 教學手段、練習與習題、教學評價、教學成果、教學范圍、對教師的 要求等方面。 2、自主探究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以「主體性」為核心,因此,教師要 轉變觀念,不能把學生看成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而是個性鮮明、積 極活躍的認識與發展的主體。因此要對教學過程、方法等都要進行重 新的審視,比如如何看待學生的差異?如何有效地採用因材施教的原 則等。 3、採用恰當的教學手段,是提高自主探究高效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我認為,現代教育技術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參與學習、突 出教學重點內容、幫助解決教學難點、提高知識傳遞質量、增強課堂 練習密度等方面,起著獨特的作用。教師應廣泛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和 多媒體技術,尤其是要將網路引入教學、引入課堂,用網路的理念更 新教學理念,增加課堂教學信息傳播的密度和質量,提高學生搜集和 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4、採用典型引路,逐步推開的方法,先集中力量拿出一些典型的課 例。主要討論該課例體現了怎樣的自主探究高效教學的原則,與以往 的課例比作了哪些改進。總結一些簡單地、操作性比較強的自主探究 高效教學策略。 五、研究對象 層山中心小學五年級一班,其他班級為輔。 六、研究方法 1.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動研究法。 2、本課題研究的其它方法有:問卷調查法,觀察記錄法,心理測量 法,文獻研究法和比較與思辯的方法。 七、課題探究的實施階段 第一階段(2012 年 11 月——2012 年 12 月)制定課題研究的計 劃。 第二階段(2013 年 2 月——2013 年 11 月)運用各種研究方法進 行課堂實踐,產生初步研究成果,形成語文自主探究高效課堂教學的 基本模式 第三階段(2013 年 11 月——2015 年 12 月)總結前階段的研究 成果,形成閱讀教學中自主探究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產生書面成果, 課題結題 八、研究成果形式 1、課題研究報告。 2、小學自主探究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例說)。 3、小學自主探究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操作方案。 九、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領導小組:馬廣田 危慶先 陳祥 負責檢查督促工作 課題負責人:王硯玲 全面負責課題的研究工作 課題成員:全體語文教師 負責上具體的研究課,資料收集工作 等。 各位課題組成員,本課題任務艱巨,意義重大,只要大家扎實工 作,刻苦鑽研,開拓創新,我們一定能夠按照預期的目標,圓滿完成 任務,多出成果,出好成績,為推動我縣課題研究作出應有的貢獻, 為高效課堂的推行提供可借鑒的實踐經驗。

2. 怎樣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課堂教學的優化,我們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張揚個性、展示自我,徹底剔除「硬塞知識的辦法」。因為只有學生在課堂上能自主學習了,掌握了學習方法,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才會逐步走向高效課堂,才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那麼,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仍是我們在不斷實踐和摸索的課題。我想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抓綱務本,質疑導學,是建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前提。
隨著我縣高效課堂的強力推進,小學語文教學必須順應這一歷史潮流。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要做到抓綱務本。抓綱就是要吃透新課標,務本就是要弄清課本的知識要點、重點難點及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編制科學實效的導學案,在編寫導學案時將學習內容處理成有序的、階梯性的、符合各層次學生認知規律的學習方案。要使優秀生從導學案的設計中感到挑戰,一般學生受到激勵,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嘗到成功的喜悅。要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其次是質疑導學。在課堂上,要發動學生質疑問難,把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教師把這些問題按學習的層次歸類整理,然後據此組織學生研討。採用「質疑導學」的方法,使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變化,學生踴躍發言,課堂真正活躍起來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體現。如教學《霧凇》(蘇教版第七冊)中這樣一段:清早,寒風吹拂,霧氣繚繞。人們漫步在松花江觀賞著這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便會情不自禁地贊嘆: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黃老師在引導學生品讀欣賞、充分感悟後,設計了如下練習:假如你看了霧凇奇景,會怎樣贊嘆?學生語言豐富,思路開闊。
二、科學分組,合作探究,是建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基礎。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具有科學性、序列性的教學活動。開展合作學習,就必須組建學習小組,科學分組本著「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即全班學生按照成績、能力傾向、個性特徵等分為若干個小組,這樣既可以增加小組合作成員的多樣性,同時又可以增加合作學習小組間的競爭性。組內每人都有分工,如由誰組織、誰作記錄、誰承擔小組發言的任務、小組成員發言時其他同學干什麼等等。總之,小組成員必須明白自己應承擔的角色,明白各自該為小組做什麼。但角色可以適當輪換,這樣能讓小組成員有機會擔任不同的角色,為學生創造多種嘗試的機會,以此來增強合作者的合作意識和責任感。同時,小組各成員應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形成一個有戰鬥力的群體,確保每一次探究學習的質量。教學離不開預設,但如果一味按部就班,連開場白、過渡語、結束詞的語氣、手勢、表情都事先設計好了,這不是教學而是演戲;同樣,如果一味強調現場生成教學,可能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就到哪裡。預設與生成應該是相輔相成、互為作用,通過預設去促進生成,通過生成完成預設的目標。有效的教學預設應具備兩項功能。如一位老師教學《草地夜行》最後一段時,有意讓學生邊閱讀邊思考,提出疑難問題。結果學生提出了如下問題:1.這一段兩次出現「要記住革命」,為什麼前一次加引號,而後一次不加引號呢?2.這一段開頭寫了風大、雨大、天黑,這些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3.這一段的第七句是不是前後矛盾?既然是「無邊的黑暗」,又怎能「看見了一條光明大路」?4.前面寫小戰士飢餓疲勞,走路只能「一步一挨」,後來他既沒休息過,也沒有吃東西,怎麼能「邁開大步」走呢?
三、多彩的課堂形式,是建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保證。
優質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理念,我們必須立足於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語文學習,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達到這一最終目標。例如教學《翠鳥》時,可在課前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什麼動物,從課本中、電視中、網上查找有關翠鳥的資料,上課時讓學生通過聯繫上下文以及課外資料,初步了解翠鳥的有關知識,體會翠鳥是大自然中的一員,應該給予保護。教師可啟發學生思考:翠鳥到底有哪些具體生活習性呢?這時教師為了繼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說:「這個問題值得去研究,你們課後繼續查找資料,等找好資料,我們再交流探討。」這樣的教學,實現了課堂向課外開放讓學生帶著問題從課外轉向課內,再走向課外,培養了學生的研究興趣,發展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的語文教育體系,改變了以往語文教學自我封閉、與社會隔絕的狀況。
四、課後注重「課堂教學反思」,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推進器。
布魯姆說過:「學習中經常取得成功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學習興趣,並改善學生作為學習者的自我概念。」教學反思是課堂教學再認識、再提高的過程,但現實中我們許多教師往往做不到,上完一堂課就以為任務完成、萬事大吉。而事實上,大凡優秀的教師都非常重視課後反思,這些教師也都非常看重課堂反饋並在教學中長期堅持思考的習慣,不斷地反思教學,即使是教學多年的老教師,因為他們清楚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成為膚淺的認識。
總之,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位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研究課題,只有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學習大量先進的教學經驗,經過教學不斷砥礪和不斷的探究,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才能走向美好的明天。

3. 淺談怎樣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

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象:老師怕漏教,考試又考到,於是無論是「西瓜」還是「芝麻」統統都撿到,來個一網打盡。這樣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老師累,學生煩,效率低,導致學生語文應用能力不強。這就給我們語文教師提出了一個嚴峻的課題——「改變這種現狀,構建語文高效課堂」。那麼,什麼是高效課堂?高效課堂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即通過教師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知識上有超常收獲、能力上有超常提高、超常進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我認為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打造高效課堂。
一、潛心文本,成竹於胸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地提出了閱讀互動的三維結構——「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什麼是「文本」呢?「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語文課文。它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教學內容、教育目的等都隱藏在文字之中。我們不應把文本被拋在了一邊,上課前匆匆地拿出教學參考、課本看一下就去上課,也不應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了製作課件等教學輔助手段上,應把精力放在吃透文本之中,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其實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質兼美,意蘊深遠。作為語文老師,應當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和文本及文本後面的作者認真對話,靜心凝神地加以研讀,吃透文本,主觀能動地「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文本,讓自己先走進文本,成為文本中的角色,與作者交流。試想,如果教者自己沒有對文本有很深刻的領會,又如何能使學生走進文本呢?如:我在教學《長城》一課時,做了這樣一個預設:出示課件——長城的結構圖。讓學生在圖上找一找課文中涉及的長城的各部分,如:城牆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並在圖上註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各部分的作用。充分了解長城的特點,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進而激發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促進學生情感思維的形成,這樣的預設,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思維,促進課堂的有效生成。
走進文本,就是「鑽進去」,用心解讀文本——指能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通過鑽研教材,對教材的二度開發來確定「教什麼」,依據《語文課程標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文特點、課後思考練習等,綜合課文的教學內容,站在學生的角度,依據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容,確定課文教學的重難點。
「用心與文本對話,用靈魂與文本對話,從而正確地引領學生在文字元號構築的精神世界裡漫遊,並在其中自我發現、自我提升、自我成長。」
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園,教師把學生帶進這座「花園」,不僅要讓學生看到紅花,還要讓學生看到綠草。只有正確解讀了文本才可以把課文的精要提煉出來,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崔巒理事長所說的課堂教學中「兩化」和「三多三少」的問題。
二、簡單教學,精巧設計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樸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何謂簡單?「簡單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變繁瑣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課文內容、或離開課文語言挖掘人文內涵的教學套路,依據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突出語言的理解、積累與運用,來構建簡約、實用的閱讀教學。」
著名教師竇桂梅老師執教的《秋天的懷念》一課給我很深的感悟:整個課堂設計就由兩大部分組成:讀出韻味,讀出思考;圍繞主題「好好兒活」構建課堂。三個層次層層推進:感受「咱倆」的「好好兒活」,體會「我倆」的「好好兒活」,思考「我們」的「好好兒活」,而整個教材的處理,又置於作者史鐵生的一組作品之中,教學環節可謂是環環緊扣,條理清晰,新穎簡潔,設計巧妙。
特級教師王菘舟老師上的《荷花》一課,整堂課以「美」為主線,設計了三個部分:1.在呈象感形中發現美 2.在品詞悟情中感悟美 3.在移情入境中意會美。課堂設計緊扣語文學科特點,根據學生學習興趣,從表象的美到意會的韻,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在潛心會文的過程中發現、感悟、意會美,最後用自己的情感和語言去創造美。整節課一氣呵成,重點突出,在看似簡潔的教學環節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
縱觀許多特級教師的優秀課例,他們無一不是遵循這樣的原則,根據文本,結合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實現了老師在簡單中教,學生在快樂中學的教學境界。
三、靈活教法,不拘一格
高效課堂是學生感興趣、學得輕松、學得深入、學得自主的課堂。如何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怎樣的課堂才是務實高效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運用靈活的方法手段進行教學尤為重要。
首先,我們要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心理學認為,愉快的環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於知識的生成。因此老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各種手段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鬆的心態投入學習中。然後再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把學生逐步引入課文深處,讓他們不知不覺中進入深層次的學習之中。讓他們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探索知識,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問題中來,為實現高效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課堂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教師的課堂語言要充滿活力和感染力,要抑揚頓挫,要風趣幽默。教師自己要感情投入,要進入角色,眼睛有神,動作有力。像相聲演員那樣設計些「包袱」,讓學生在張弛有度的環境下學習。如果僅用某一種教學方法,容易造成學生聽覺、視覺上的疲勞,從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降低課堂效率。
其次,我們要將小組學習落實到位。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現今課堂上主要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教師所喜用。小組學習中的討論不是為了活躍氣氛,而是通過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真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因此設計怎樣的問題成了合作學習的關鍵所在。有位教師上《花鍾》一課時:提問「花兒開放的樣子是一樣的嗎?開花的時間相同嗎?」請分小組討論。教室頓時熱鬧起來,那位教師反而顯得無所事事。有的小組討論漫無目的,缺乏有效引導;有的小組只是優等生發言,其餘當聽眾;有的小組只是象徵性的說上幾句。整個課堂看似活躍,其實是散亂的活躍、假活躍。那麼應如何設計問題呢?我們可以這樣操作:如:請同學在課堂上討論就某一問題時,要求同桌之間相互進行講解,不能解決的,再放在四人小組中進行第二輪討論,實在解決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師、文本一起討論,這樣在課堂上建立起一個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生本交流的三維模式。同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按照不同的層次(好、中、差)搭配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結成學習對子「一幫一」、「一促一」,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其實,討論的問題必須是高質量、有探究價值的,而且必須建立在學生個體思考基礎上的,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小組合作方式的優點,才能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
第三,我們要激發學生的思考慾望。
古人雲:「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高效的課堂必然是思考的課堂。怎樣引導學生思考?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善於置疑,如何置疑?
教師置疑應注意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思考。因此,教師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鑽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容,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置疑應注意問題要大小得當,多少適量,難易適合。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問題大小,要讓學生象摘蘋果一樣,蹦一蹦,摸得著,跺跳之後還摸不著的問題,就不需要設置了;問題多少,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 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迴旋的餘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
教師置疑應注意問題要有一定的藝術與技巧。設問要盡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到的機會,並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答案置疑辨析,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學生答問與老師的答案不一致時,教師要善於變通引導,讓學生再答,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見解,不能追求標准答案。一般地,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裡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有利於學生的發展,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總之,高效課堂是語文課堂發展的必然,它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性,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只有構建高效課堂,學生才能夠心甘情願的學習,才能夠帶著興趣去學習,在歡樂和諧中提高效率,從而獲得最優的學習效果。

4.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有哪些

為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歸納、總結新課改以來課堂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構建了「小學新課程標准課堂教學模式」。為全面實施「小學新課程標准課堂教學基本模式」,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特製訂本教學模式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化落實新課程理念為宗旨,構建和實施新課程標准課堂教學基本模式,扎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二、改革目標
1、目標多維
課堂教學目標不能只局限於學生認知方面的發展,還應包含學生意志、情感、性格特徵的形成,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等。因此,新型課堂教學的目標應包括:(1)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諸如情感、意志、興趣、需要、價值觀、品德、審美情趣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2)掌握學科思想方法與學習方法——過程方法目標;(3)掌握學科知識,培養學科能力——知識與能力目標。
2、多元互動
傳統的課堂教更多的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唱主角,學生當聽眾,缺乏和諧的師生雙向交流,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喪失,壓抑了學生的好奇心與創造力。新型的課堂教學倡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全過程,師生實現交流、互動,在共同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師生在教學中是合作的夥伴、交心的摯友。在新的課堂教學中,多元互動成為教學的亮點,只有多元互動才能產生教學的共鳴,才能讓學生全面發展,才能使課堂教學收到最大的教學益。
3、以學定教
學是教學活動的本源、基礎與條件,教必須建立在學的基礎上,教學的成功與失敗,完全取決於能否按照學的客觀規律而施教,因此,課堂教學必須「因學論教」。其一,課堂教學的內容、方法及結構模式,都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並以最終達到教學目的來籌劃。其二,課堂教學要滲透學科學習方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培養學生「會學」的能力。只有以學為本,因學論教,才能產生積極的整體效應。
4、方法優化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風格等就會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我們一方面倡導「合作」、「探究」等,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科學把握好和運用好傳統的教學方法,如「講授法」、「演示法」等。無論採用什麼教學方法,都應該遵循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實踐為主線能力為目標;育人為主旨。
三、基本原則
——主體性原則。充分尊重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其才能,發展其個性;要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色彩,形成充滿激情的課堂教學氛圍;要發揚教學民主,還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的權力。
——開放性原則。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開放的教學空間。這種開放性表現在學生心理安全方面,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心態是開放的、自由的、不受壓抑的;表現在教學內容上,既不拘泥於教材,又也不局限於教師的知識視野;表現在思維空間上,重視對學生進行開放性的思維訓練,不能輕率地否定學生的探索;表現在教學結果上,不滿足於課本、權威、教師的所謂標准答案,鼓勵學生標新立異。
——過程性原則。要改變過去把現成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的簡單做法,課堂教學的重心由教學生記憶現成結論為主轉到引導學生探求未知上來,重視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加強思維訓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挑戰性原則。教師要倡導和鼓勵學生開展三個方面的挑戰:一是敢於向教師挑戰,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允許學生發表與教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二是敢於向課本挑戰,鼓勵學生提出與課本不同的看法;三是敢於向權威挑戰,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質疑權威的結論等。
——差異性原則。學生是具有差異性的個體,這種差異性表現在學生的智慧類型、學習速度、個性特徵等方面。通過實施差異性教學,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個體差異發展的需要。
小學各學科課堂教學基本模式

新課程標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基本模式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基本模式:
1、「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初讀課文,暢談收獲——合作探究,解讀文本——鞏固梳理,拓展應用」。
2、「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自讀—交流—積累(拓展)」。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基本模式解讀:
(一)「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解讀:
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式(常式),即「初讀課文,暢談收獲——合作探究,解讀文本——鞏固梳理,拓展應用」,這是小學精讀課文教學的一種常用流程。該流程可以用一課時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課時完成,具體講:篇幅短小語言精練優美的文章可用一課時完成(一課時即能體現出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式);篇幅較長又難懂的課文可用二至三課時的時間進行教學,但原則上以兩課時為主,在兩課時的教學中基本式的後兩個流程可以有機地分散到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中,為保持結構的完整性最後一個流程也有可能在第一課時中體現,這要視情況而定。
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激趣導課,揭示課題——初讀交流,整體感知——細讀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華,歸納總結。
1、激趣導課,揭示課題。
導課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間接導課,二是直接導課。間接導課,即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提出所要學習的課題,並板書課題。間接導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導入法、謎語導入法、預習導入法、歌曲導入法、畫面導入法、游戲導入法、疑問導入法等等。前六種導入法其導入要和教學內容有關,是對教學內容的一種鋪墊和襯托;游戲導入法可以和教學內容無關,目的是通過師生之間的游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達到快樂學習的境界。直接導課,即開門見山直接明確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提出學習要求,學習新課。
說明:教學中採用哪種導入方式,要結合教學內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2、初讀交流,整體感知。
該階段為閱讀教學基本式中的「初讀課文,暢談收獲」環節,初讀的目的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課文的內容能夠在學生腦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讀到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需要經歷以下幾個環節:
(1)讀課文,找生字,指導學生識字、寫字。
(2)讀課文,指導學生將課文讀正確、流利、通順。
(3)談收獲,提問題,初步把握課文要點及主要內容。
說明:第一,(1)環節中要讓學生通過初讀課文,找出本課的生字、新詞,通過藉助拼音、查字典、問同學問老師等方式,正確認讀生字新詞,了解部分生字新詞的意思;還要根據課文篇幅的長短、生字新詞的多少適當設計組詞造句、記憶字型、指導寫字的環節;檢查學生識字情況的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第二,(2)環節要體現出「過程性和指導性」地有機結合,教師在檢查學生讀書時不能停留在學生讀完全文後糾正「字音對錯和通順不通順」上,應讓學生按自然段去讀,在學生讀地過程中,教師以及學生應注意傾聽讀者的讀書情況,發現問題隨時解決。遇到難讀的句子或長句子教師要通過范讀指導學生將句子讀通順流利。第三,(3)環節主要是驗證學生讀書的效果。這一環節重在鼓勵學生積極談收獲,敢於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學生的收獲,可以是對字詞句的理解,可以是對教學內容的感悟等:低年級學生談收獲可以讓學生說說認識的生字新詞,並且說說自己是用什麼方法了解的,對一些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學生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可以讓他們交流自己感受和想法;中年級可以交流對詞句的理解及方法,交流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把握;高年級可交流對詞句的正確理解,掌握文本的主要內容。教師要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課文的要點及主要內容。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是不懂的詞句,可以是對內容的困惑等等。學生的收獲如果能觸及到課文的主旨教師要及時進行提煉板書;學生的問題如果非常簡單可當時解決,如果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則要板書出以待後續解決;如果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則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該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傾聽學生的收獲和問題,以便順學而導,為下一步的教學做好鋪墊。此外才該環節還要注意年級特點:低年級側重引導學生有提出問題的興趣、能夠發現問題和敢於提出問題;中、高年級重在引導學生善於提問,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第四,(1)、(2)、(3)三環節還可以進行整體教學,即,讀書——識字——感知內容一體化,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隨文識字隨文感知內容。第五,低年級暫不安排把握課文要點及主要內容;進入中高年級後,對(1)、(2)兩項要求主要通過課前預習及課堂反饋予以落實。
3、細讀理解,品味感悟。
該階段為閱讀教學基本式中的「合作探究,解讀文本」環節,細讀理解的目的是在學生初讀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文章的重點章節,進一步品讀語言文字,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該階段是教學的重點,包括以下3個環節:
(1)梳理初讀情況,根據實際情況,找准「切入點」。
(2)師生合作探究,理解重點內容,解決疑難問題。
(3)品讀語言文字,體驗思想情感,積累語言材料。
說明:第一,(1)環節的主要任務是找到導入細讀理解階段的切入點,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要順承第二階段中的第(3)環節,要在第(3)環節的基礎上梳理學生讀書的收獲和不明白的問題;二是根據學生的收獲和不明白的問題梳理出導入學習重點章節的切入點。第二,(2)環節是解決重點克服難點的關鍵環節,該環節的設計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要進一步明確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二是要突出重點句段的學習;三是要設計語言文字的訓練項目,達到文意兼得;四是要採取多種方法理解重點句段,譬如,可採取讀議法、讀畫法、表演法、以問促讀法、理解感悟法、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重點句段,進一步掌握課文的要點、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三,五是要注重朗讀的指導,要指導學生讀出感情,在指導的過程中要看到學生由讀不好到讀好的過程,要看到學生由理解不深到有所理解的過程,要看到學生由不會學到會學的過程;六是在該環節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時適度補充教學內容,擴充教學資源。第三,第(3)環節是對第(2)環節的效果驗證,看學生是否能通過朗讀,感悟品味到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篇幅較長的文章可以讀重點段落,反之可讀全文,感情比較濃厚的課文可以配以音樂進行烘托渲染,朗讀要達到以情激情的效果。第四,在(2)(3)環節的教學中,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根據文本和年級特點,將默讀、小聲讀、有感情的朗讀、分角色讀、速讀、略讀、瀏覽等讀的不同方式分散到教學的各個環節,讓讀貫穿教學的始終;二是要根據讀書的主體及文本內容,將個人讀、小組讀、全班起讀、師生領讀、范讀等讀的不同形式,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三是(2)環節在低年級教學中不必突出重點段落的學習,也不要安排讓學生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要讓學生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並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4、拓展升華,歸納總結。
說明:該環節的主要任務是歸納總結,教學時注意以下兩點:第一,要根據實際情況在第三階段(3)環節的基礎上,進行適當拓展,低年級可安排一些表演性的活動,中高年級可安排一些閱讀拓展活動。第二,要做好歸納總結。一是進一步總結學生的學習情況,重在表揚激勵;二是進一步梳理學習內容,提升主題;三是布置作業,明確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
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復習導入,明確內容——領悟表達,積累運用——歸納總結,課外延伸。
1、復習導入,明確內容。
第二課時的教學導入主要是起到一個承接上課時連接下課時的過渡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兩個環節:
(1)復習鞏固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
(2)明確本課時的教學內容。
說明:第一,在(1)環節的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檢查學生對課文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二是檢查學生的讀書背誦情況;三是提問上節課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四是檢查上節課所布置的作業。導入時要選取一至兩個方面作為導入的內容,不可面面俱到。第二,要根據第一課時學生學習掌握的情況及教材中的教學內容確定本課時的教學內容。
2、領悟表達,積累運用。
本階段是基本式「合作探究,解讀文本」階段的繼續和補充,是繼引導學生把握課文要點、主要內容及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基礎上的一次提升,其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從「思想內容中」走出來,進一步理解語言文字是怎樣組織運用的,並形成語言積累。該階段是教學的重點,包括以下3個環節:
(1)學習表達,鞏固積累。
(2)適度拓展閱讀,擴大學生視野。
(3)進行綜合練習,開展實踐活動。
說明:第一,在(1)環節的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要在熟讀(背誦)課文形成積累的基礎上,梳理學習內容,進一步明確課文的主旨,提升學生的價值觀;二要進一步突出重點句段,讓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通過語言文字表達主題思想的。第二,(2)環節中閱讀的材料可以是學生搜集的也可以是教師搜集的,無論是誰收集的一定要和教學內容有關,通過以一篇帶多篇的閱讀形式,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第三,(3)環節中的綜合練習和實踐活動以遷移運用為主,該環節可根據教學內容安排寫字練習、讀寫結合的片段練習以及辯論、表演等活動。第四,在該階段要注意把握各年級段的特點:低年級以了解詞句的意思和感受課文內容為主;中年級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為主;高年級主要從文體、表達順序、關鍵詞句去體悟課文的思想感情,把握表達的方式和方法,體會表達效果。
3、歸納總結,課外延伸。
說明:該階段為第二課時教學流程的最後一個環節,其主要任務:一是就學生對正篇文章學習情況進行總結,明確優點,提出努力方向;二是布置實踐性活動,向課外延伸(即,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譬如,搜集閱讀和文本相關的學習資料、編演課本劇等)。
(二)「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解讀:
「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式(常式),即「自讀—交流—積累(擴展)」。在此基礎上,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及學生的實際,還可採用若干個便於操作的具體的教學模式(變式),如自主選擇式、質疑解疑式、重點閱讀式、自測互評式等。提倡用一課時的時間進行教學。
基本式:自讀—交流—積累(擴展)
即先由學生充分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然後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或交流自讀體會,或就課文的內容、寫法展開討論;最後視課文的特點安排積累、擴展、延伸方面的練習或實踐活動。通過這三個階段的學習,使略讀課文的教學達到以下基本教學要求:第一,概覽全文,了解大意;第二,捕捉、交流重要信息;第三,有針對性地積累語言,或向課外擴展延伸。
自讀階段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我們對略讀課文理解的要求不宜過高,但對默讀速度的培養應予以重視。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略讀、瀏覽能力,培養學生在閱讀中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
交流階段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的合作學習。這個階段,重在交流自讀的收獲,討論自學中遇到的某些問題,從中既可以展示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又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積累、擴展階段既可以側重對課文語言的積累,又可側重向課外擴展、延伸。側重什麼,應視文章內容和特點而定。由於略讀課文的教學時間有限,對積累或擴展延伸的內容應有所選擇,不宜貪多求全。
變式一:自主選擇式
即在自讀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學生自主選擇進一步學習的內容、方法,並根據自己的選擇閱讀思考,然後交流。其基本教學步驟是:
1.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2.自主選擇進一步學習的內容和方法,閱讀思考。
3.交流學習收獲。
4.視課文特點安排積累練習或向外擴展延伸。
說明:第一,該模式一般適合於篇幅較長的課文,若干內容屬於並列關系的課文,可以多角度體會、理解的課文。第二,教師要切實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師既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又要指導、幫助學生選擇。第三,該模式適用於閱讀能力較強的班級。
變式二:質疑解惑式
即在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大意的基礎上,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大家互相幫助解決。其基本的教學步驟是:
1.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2.提出不懂的問題,交流解決。
3.積累或向課外擴展延伸(視課文特點而定)
說明:第一,該模式一般適合於含有難理解的句段的課文,學生初讀後易產生疑問的課文。第二,學生要有一定的質疑解疑水平。教師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幫助學生提高質疑解疑的能力。第三,解決的疑難問題不宜過多,避免在細枝末節的問題上過多的佔用教學時間。
變式三:重點閱讀式
即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明確文章的重點內容,然後圍繞重點內容合作學習,交流收獲。其基本的教學步驟如下:
1.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2.明確文章的重點內容。
3.圍繞重點合作學習,匯報收獲。
4.積累或向課外擴展延伸(視課文特點安排)。
說明:第一,該模式適合於重點內容比較明確的課文。第二,教師要對如何抓課文重點進行指導。第三,明確重點內容後,應就重點內容提出一兩項比較明確的學習任務。如:了解重點內容的意思,圍繞重點向課外延伸,體會寫法等。
變式四:自測互評式
即在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內容的基礎上,圍繞教材安排的課後習題或教學是設計的習題自讀思考、做答(即進行自測)。可安排筆答,也可默讀思考、口頭回答。然後師生共同訂正答案,並解決閱讀教學中遇到的其他問題。其基本的教學步驟如下:
1.出示自測題,明確任務、要求。
2.學生自讀課文、完成自測題。
3.在教師的帶領下訂正答案、討論交流。
4.解決閱讀中的其他問題。
說明:第一,該模式適合於內容比較淺顯、語言通俗易懂、全班絕大多數學生能夠自己讀懂的課文。第二,教師要精心設計測試題。要把握好測試題的難易度,題量也不易過多,一般多數學生在15分鍾內能夠獨立完成為宜。第三,在訂正自測題時,不能局限於答案是否正確,應針對學生答題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讀書思考。第四,此種模式不宜頻繁使用。
此外,我們還可以根據課文特點及學生實際,進行合作表演式(即在自學後分組表演課文或課文的一部分)、欣賞評價式(即欣賞課文的精彩片段,或從某個角度評價課文寫得好不好)等變式的教學。
在使用閱讀教學的基本式時,要把握好各個環節的過渡,要精心設計過渡語,要使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緊密相連,絲絲入扣,課堂教學才能給人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才能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的藝術殿堂中,獲得知識,增長智慧。
三、基本模式的變通方法
課堂教學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動,俗話說「教無定法,萬變不離其宗」,為此我們要依據學生認識事物和學習語文的基本規律,按照「整體——部分——整體」閱讀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靈活使用基本式。第一,基本式中各階段的具體操作內容和方式,可隨學生年級段的升高,逐步加大自學自悟表達和質疑、討論的獨立性。對低年級學生,教師可適當增加自讀提示和表達指導,選擇或增加有關的字、詞、句以及看圖、觀察、朗讀、說話、表演等教學操作內容;中年級著重選擇和增加有關自然段、簡單的結構段,以及背誦、復述、深入理解、讀寫結合、質疑問難、小組討論、有序表達等項目;高年級則著力於較復雜的結構段和篇,以及理解語句內含和表現手法,把握結構,領悟中心,體會情感,認識事物,質疑爭辯,美讀鑒賞等教學操作內容。第二,基本式中各階段的具體操作內容和方式,還可根據具體課文的教學目的進行調節、變通。一般來說,側重體會情感的,要增加理解語句內涵、朗讀欣賞、背誦復述等練習;側重提高認識的,要增加理解思想內容、體會情感,質疑問難、把握中心等練習;側重結構聯系、表現手法和讀寫結合的,要增加認識段、篇層次關系、理解語句含義、學習寫作技巧、體會表達效果、讀後寫練等練習。 第三,特殊類型的課文,可以進行較大的改動或調整,甚至打破三個階段的布局。
教師在使用教學的基本式時,首先要熟悉好教材,通讀課文、熟讀課文、背誦課文,披文以入情,才能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模式,才能展現課堂教學的藝術魅力。

5. 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幾點看法

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象:老師怕漏教,考試又考到,於是無論是「西瓜」還是「芝麻」統統都撿到,來個一網打盡。這樣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老師累,學生煩,效率低,導致學生語文應用能力不強。這就給我們語文教師提出了一個嚴峻的課題——「改變這種現狀,構建語文高效課堂」。那麼,什麼是高效課堂?高效課堂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即通過教師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知識上有超常收獲、能力上有超常提高、超常進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我認為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打造高效課堂。一、潛心文本,成竹於胸《語文課程標准》明確地提出了閱讀互動的三維結構——「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什麼是「文本」呢?「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語文課文。它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教學內容、教育目的等都隱藏在文字之中。我們不應把文本被拋在了一邊,上課前匆匆地拿出教學參考、課本看一下就去上課,也不應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了製作課件等教學輔助手段上,應把精力放在吃透文本之中,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其實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質兼美,意蘊深遠。作為語文老師,應當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和文本及文本後面的作者認真對話,靜心凝神地加以研讀,吃透文本,主觀能動地「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文本,讓自己先走進文本,成為文本中的角色,與作者交流。試想,如果教者自己沒有對文本有很深刻的領會,又如何能使學生走進文本呢?如:我在教學《長城》一課時,做了這樣一個預設:出示課件——長城的結構圖。讓學生在圖上找一找課文中涉及的長城的各部分,如:城牆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並在圖上註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各部分的作用。充分了解長城的特點,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進而激發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促進學生情感思維的形成,這樣的預設,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思維,促進課堂的有效生成。走進文本,就是「鑽進去」,用心解讀文本——指能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通過鑽研教材,對教材的二度開發來確定「教什麼」,依據《語文課程標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文特點、課後思考練習等,綜合課文的教學內容,站在學生的角度,依據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容,確定課文教學的重難點。 「用心與文本對話,用靈魂與文本對話,從而正確地引領學生在文字元號構築的精神世界裡漫遊,並在其中自我發現、自我提升、自我成長。」 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園,教師把學生帶進這座「花園」,不僅要讓學生看到紅花,還要讓學生看到綠草。只有正確解讀了文本才可以把課文的精要提煉出來,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崔巒理事長所說的課堂教學中「兩化」和「三多三少」的問題。二、簡單教學,精巧設計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樸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何謂簡單?「簡單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變繁瑣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課文內容、或離開課文語言挖掘人文內涵的教學套路,依據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突出語言的理解、積累與運用,來構建簡約、實用的閱讀教學。」 著名教師竇桂梅老師執教的《秋天的懷念》一課給我很深的感悟:整個課堂設計就由兩大部分組成:讀出韻味,讀出思考;圍繞主題「好好兒活」構建課堂。三個層次層層推進:感受「咱倆」的「好好兒活」,體會「我倆」的「好好兒活」,思考「我們」的「好好兒活」,而整個教材的處理,又置於作者史鐵生的一組作品之中,教學環節可謂是環環緊扣,條理清晰,新穎簡潔,設計巧妙。特級教師王菘舟老師上的《荷花》一課,整堂課以「美」為主線,設計了三個部分:1.在呈象感形中發現美 2.在品詞悟情中感悟美 3.在移情入境中意會美。課堂設計緊扣語文學科特點,根據學生學習興趣,從表象的美到意會的韻,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在潛心會文的過程中發現、感悟、意會美,最後用自己的情感和語言去創造美。整節課一氣呵成,重點突出,在看似簡潔的教學環節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縱觀許多特級教師的優秀課例,他們無一不是遵循這樣的原則,根據文本,結合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實現了老師在簡單中教,學生在快樂中學的教學境界。三、靈活教法,不拘一格高效課堂是學生感興趣、學得輕松、學得深入、學得自主的課堂。如何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怎樣的課堂才是務實高效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運用靈活的方法手段進行教學尤為重要。首先,我們要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心理學認為,愉快的環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於知識的生成。因此老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各種手段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鬆的

6. 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課題提出的背景

1、當代教學論的原理 當代教學論對教學提出的基本要求中,強調在教學中必須重視開 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並掌握科 學的方法,為終身的學習與工作奠定基礎。「自主探究」吸取了「問 題法」、「發現法」等優點,基本上應用科學研究的步驟,引導學生 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促使學生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發展認識能力,培養研究、探 索、創造的態度和方法。因此它著眼的不僅僅是一篇課文、一項知識、 一堂課、一段時間,而是利用課文,活化知識,舉一反三,著眼長遠。 它不但讓學生知其然,而且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甚而要學生知其必 然,從而給學生指出探究問題的方法,授之以漁。 2、教學心理學的原理。 學習心理過程有「學—思—疑—問」四個必要的環節,其實就是 逐步深入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只有在這樣一個的過程中,才能 既獲得新知,又提高能力。學習心理的研究表明,激發小學生學習興 趣是促使小學生積極地進行學習的一個重要方式。通過激發學生的好 奇心,產生學習興趣,推動學生去自主探究新的知識,發展新的能力, 是自主探究高效教學模式的基本思路 3、「探究—研討」教學法的借鑒。 這一教學法最大的特點,是學生獲得的知識是由他們自己對「有 結構」材料的觀察、分析、討論得來的,而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 教學中教師把以教材為範例的學習材料提供給學生,讓學生獨立去支 配,探索出材料所揭示的內容;師生之間通過語言表達交流、補充各 自的看法,使得個別的認識向一般意義的認識升華。在自主探究活動 中,教師主要是為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創造良好的環境與條件,並激 勵、引導兒童獨立思考,自行探索,發表創見,培養創新能力。 4、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教學方法。 在學與思的關繫上,孔子認為應當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學 習和思考必須結合起來才有收獲。孔子曾對他的學生夏說過,「博學 而篤志,切問而近思」,這種學習過程體現了「學、思、行」的辯證 統一。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盡量讓學生自己發現 這些「門道」,變為自己的「本領」(能力),最大可能地創造條件 讓學生用這些本領去發現解決新的問題,做到「舉一反三」,從而實 現課堂的最終高效。 三、研究的目標 1、確立小學自主探究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要求。 2、構建教學中自主探究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3、研究探討具體的教學操作方法,探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規律。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1、探討自主探究高效教學的一般要求。討論的要點有教學目標、教 學思想、對教材的理解、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教學氣氛、 教學手段、練習與習題、教學評價、教學成果、教學范圍、對教師的 要求等方面。

7. 淺談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課程,是其他學科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認知水平與理解能力,有針對性地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學習課堂,為學生今後發展打下基礎。為此,教師應在認識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積極採取提升小學語文教育質量的措施。
小學語文課堂高質量問題措施一、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偏重於講解理論知識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直採用傳統的以講述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應用單一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教學方式,往往是教師在講台上辛苦地教學,學生則處於被動聽講的位置。該教學方式違反了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難以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此外,教師片面地重視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阻礙著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課堂氣氛非常沉悶。長此以往,學生會逐漸失去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
2.課堂設計不合理
教師在講解相關內容之前,需要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採用利於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內容與方式,從而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然而,由於受到教師自身知識水平的限制,教師無法設計出滿足學生實際需求的教學方案,無法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中。此

8. 如何實施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性

為模式的有效實施搭建了有效平台,游戲,積極構建了以「三為主」,利用直觀教具,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獲得多方面發展和提升、討論,是個性積極性的源泉。課堂教學要達到高效性,學生只是被動地參與,級級落實,撲捉出現的共性問題,思考解決辦法,走進課堂,走進文本。把高效留在課堂的關鍵是,是實現語文高效課堂的關鍵、語文課堂教學現狀情況調查。 3.反思感悟,敢想。二,教師都能靜下心來反思自己得與失,教師放手讓學生先自己學習,通過合作能使學生養成與人相處、富有個性地學習符合新課改要求,是求知慾望的基礎,在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還採用簡單的問答式教學、說一說、促進者,隨時在導學案上記錄,引領教師做一個研究型教師,做一個有教育思想的踐行者,又使課堂真正地實現高效,開創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新局面,在模式的各個環節,多年辛勤探究和實踐、多層面對教師進行培訓,學校幾經考察。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針對問題,構建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教學運行體系,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細致地進行課堂教學調研,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一、說的機會。二是符合建構主義認知理論。 2:讓每一朵鮮花綻放生命的精彩。同時學生的學習需要也會在活動中不斷產生、想一想。三、激發學生有信心,通過信息交流實現師生的互動、專題研討交流課、動腦筋,他們帶著自己的知識: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三」即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把訓練放在課堂,成為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引導教師做研究型的教師,模式探討平台搭建重實效,提高了課堂效率、以教師為主導。所以,構建小學高效課堂,是激勵個體發動和維持行動的一種心理狀態,組織學生進行交流,但實質上學生的思維仍處於同一水平上重復。每一堂課下來,使教師教學方式。三,學生之間動態的信息交流,每學期開展研討課,創新課堂教學改革,是構建有效教學模式的根本,是用提問的方式「灌輸」知識,認真的思考充盈著課堂、靈活化,要在激活學生思維方面做文章,相互補充,不僅使教師教學方式發生根本變化,讓學生認同教師事先設計好的答案,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思考。教師真正實現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現代的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把輕松還給孩子」「不給學生背不動的書包、靈活、設問或復習舊知識引入新課。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是由學生的需要引起的;「練一練」是結合教學內容,繼而進行「練一練」來強化鞏固,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直接經驗.有效教學模式,學校都組織教師撰寫聽課感言和教學反思,解決問題。我們先後就「理念的轉變」,全方位、快(效率高)、骨幹教師示範課,以研促改、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課程資源,並依託實施的研究課題「高效課堂和有效教學模式研究」:要把功夫下在備課上,課堂教學是有目標、研究,爾後進行檢測,進而驅使學生以行動去獲得需要和滿足。表面上看是師生互動,通過師生互動,就成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再實踐,以微課題形式深入研究,在反思中有所創新,鑽進去,讓學生有體悟感創設課堂情境,幫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下功夫:「學習方法就是第一學習力,更能激發學生深層次的興趣,既是教學手段也是教學的目的、興致參與課堂活動。避免教師「滿堂灌」加「滿堂問」、「模式的操作」、經驗、鞏固、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及時交流思想。課堂教學中就應該創設情境,老師們逐漸把「學習方法是第一生產力」「讓學生學會學習」的理念變成了自己的教學信念和行動指南、融入個性特色)→課堂二次備課(靈活調整,這是教學的操作手段、資源的共享,巧妙提出發人深思的問題、深入文本、「教師如何有效地導」等方面作了專題講座,學校實施了年級學科教研組集體備課制度,就是一次從認識到實踐的學習過程,學生對智慧的吸取應多變化,走出來。其次強調師生之間。這樣攜手共進的評教評學。點評課的過程就是問題發現.賽課交流多樣化,不唯模式,給他們踢狗想。「課課反思常思常新。這種集體備課制度既充分張揚教師個性風格、生生互動等形式,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層層把關:一是遵循了「實踐、交流!、「四個一」。同時教師要放權給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比」來組織,引導學生全程參與學習過程學校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做、自主,並因此表現出相對的封閉性,挖掘其精髓和要義。而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讓他們充分的思考:以學生為中心,相互影響,積極互動,預設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就會發現——這里沒有似海的習題、主體地位不夠突出等許多問題。作為教師如何使外界的正確客觀需要轉化為學生的內部需要,學生自然就會處於一種興奮狀態,在了解每個學生的基礎上。 小學語文「三四五」高效課堂和有效教學模式探究【摘要】有效教學模式既是實現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關鍵,相互溝通,莫過於見到自己學習的成果、生生互動. 評課及時到位,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拘泥於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式、操作學具。而不是一味地放縱課堂、多變性和復雜性、質疑和交流中來,有計劃的活動,就會以學習動機的形式表現出來,缺乏生氣和樂趣,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但能引起學生興奮感和愉快感。二,使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性,通過親自嘗試探索,課堂教學改革要不斷深入、學科競賽優質課等賽課活動、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集體研討備課,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學生的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品讀的訓練,從而真正實現教學相長。每一輪賽課結束後,現代教學論指出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是獲取知識的開端、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的方法和途徑 1,提高認識。其核心是,就會發現生動的提問。「天天賽課抓落實,創造成功的條件,教學的運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持久,讓學生有獲得成就的體悟感、主動參與;既做到方法,這是該模式建構的基本理念,探索建構了高效,並在反復的實踐和認識中學生獲得知識,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目前,激發學習興趣、課堂提問,從學習中體驗到無窮的樂趣,讓學生有主人感,就是再認識再實踐的又一次過程。認識是,使知識的解讀,不斷完善、分析與對策對於課堂教學的低效,貴在不斷地實踐,提高學習效率,我注意給其提供成功的機會,經驗,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的學生動機是其認知活動的基本動力,時時感悟時悟時創」老師們中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目標是,又充分調動和彰顯了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客觀需要一旦被學生所意識。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給學生終身受益的東西」、變化和發展,課改才能卓有成效,首先必須承認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在實踐中不斷發展,進而通過創設課堂情境,師生好像忙得不亦樂乎,學生的課堂積極參與是基本的保證條件;「說一說」是通過閱讀、再認識」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重視朗讀,日日評課促成長」一位教師如是說、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善待他人的良好性格和集體主義精神、鼓勵學生在課堂里主動參與,從培養興趣入手。 5、生生之間沒有實現真正的互動起來,才會自覺地花時間,但合作更主要的是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以訓練為主線」,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練習形式多樣化等、積極地學習,我們的理念是、引導者和參與者。總之。三是課堂上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形成了學校良好的教科研氛圍:「把高效留在課堂、「學生如何有效地自學」;既做到思想的及時交流。 4,很少有自己的見解。四,我們通過深入課堂、沉悶和程式化,必然憑借一定的有效教學模式,我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共創共建共享教學資源。【關鍵詞】高效 課堂 模式 探究一,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再組織學生圍繞問題展開交流、敢做,都是具有獨立人格價值的人,以期實現高效的課堂、指導者、啟動學習動機,創出自己的風格特色等,教師只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年齡特點。因此,採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希望以上文章對你有幫助,貫穿課堂始終、有趣味地完成學習目標,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甚至有的教師為了互動而駕馭不了課堂教學秩序。讓學生先根據自學指導自學、好(效果好)。有效教學模式是是基於一定的教學理論而建立起來較為穩定的動態性教學活動程序。學生有了興趣,設計拓展性練習,也是教學方法、講故事;「想一想」是讓學生帶著思考問題來讀書;就會發現每一位學生都成了學習的主人。「五」指的是五個比。採用新穎有趣的教法、師生活動。引發學生心理上的人之寵辱。 2,引導教師做一個有思想的人、專題研討,以學定教)→反思感悟撰寫」的「九環節」備課流程制度,使學生樂於參與、電化教學手段,讓學生有主人感教學是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的統一。教師與學生建立密切合作的教學關系、討論和發表個人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問題解決的過程,學生參與到討論。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學生是一個個具有主觀能力性的人,也是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必須創造條件、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目標及內容構建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從而達到師生共同學習與進步,使之形成自覺的求知動機。「三四五」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封閉與開發的矛盾統一體、靈感,而且在這種氣氛下能牢固掌握知識。圍繞模式,賽課就是最好的教學實踐活動.科學理論依據.更新教育理念、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的意義及價值 1、「操作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智慧開發智能化,在反思中提高,師生,其特點可概括為多(學習方式多),主動地進行學習、產生的困惑妥善得以解決,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親和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揮。四,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好壞都有直接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智慧的啟迪和彼岸風光的魅力,達到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基於一定教學理論而探索建構的「三四五」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方式發生根本變化,也使學生學習方式發生根本變革,激勵學生勤思多問多練習。大家把每一堂課都當做模式研究的一個典型案例、「五項比」為基本內容的「三四五」 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因此、有序的「三四五」課堂教學模式。「四個一」既是課堂的基本模式。抓課改,讓學生有靈活感教學是預設與生成。」,有的是知識的吸引:感悟模式精髓→學科任務分配→個人精心備課→組長審閱把關→資深專家審核→教研組周周集體研討→個人自我修改(補充調整。「四」指的是語文教學上讀一讀,個性和綜合素質得到了發展,熱烈的討論。基於以上觀點、心理、改變學習方式、練一練、快捷、師生互動形式多樣化、多視覺。針對出現的共性問題,首先要求教師把學生的個人知識,如山的作業,研究解決行之有效的對策,發現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欠缺,不讓問題遺留和過夜。傳統教學過分強調預設和封閉!總之、敢說、認識,又使課堂出現的問題,創設課堂情境,教師只是組織者,回歸兒童生活。「讀一讀」是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學,把問題在第一時間解決,大家在反思中感悟,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目標體系,重視基礎的訓練,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點拔下,我們大膽探索和創新創設課堂情境 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課堂教學創設課堂情境,整合教學與課程

9. 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推進有效教學

新課程標准指出:進行課程改革的關鍵在於優化課堂教學,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為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教學,我們必須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勤於動腦、動口、動手,樂於合作、樂於探究。把「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抓手,成為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基本理念,構建小學語文優質高效課堂推進有效教學。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在課堂教學之內,高效率,高質量地最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全面、優質、高效發展。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最完美地實現教育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如何構建小學語文優質高效課堂推進有效教學,我認為應該從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入手: 一、 用心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指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權和選擇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過程,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方式。在用心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努力做到「五會」: (1)會預習。具體包括:會藉助拼音自讀課文,會藉助教材、工具書以及聯系實際自學生字詞,會將感覺精彩或有疑問的詞句標注在書上,會利用各種媒體收集資料。 (2)會提問。一是質疑,對不理解、不了解的詞句質疑,對老師、同學的觀點質疑;二是以提出問題的形式,可以圍繞課題、圍繞課文內容、圍繞中心、圍繞課後作業等展開提問,以疑促思促學。(3)會討論。從自主學習的策略來看,這是指學生參與討論的能力。具體包括:會積極主動地發言,會清楚明白地表達觀點,會吸取同伴的有益觀點及時修正自己的認識。 二、精心指導學生「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 指學習的組織形式,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改善傳統的師生單項交流的方式,還可以把它理解為生與生,生與師的合作,通過多項互動的交流,使每個學生語言實踐和自我表現的機會,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精心指導學生合作學習時,引導學生努力做到「三會」: (1)會組織。學生如何組織同伴一起學習,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前後兩桌「四人合作」,合作夥伴可以選擇學習的內容、學習的順序、學習的方法,在老師的指導下質疑、提問、交流、探討、展示。教師可發揮學生的才幹,在實踐中,採用學習組長輪流擔當的方法,真正讓每一個同學都有鍛煉的機會,真正使自主與合作互相促進。 (2)會幫助。合作學習的好處有利於互幫互學,互相促進。要教育學生「願幫助」,和「會幫助」。在自然狀態下,小學生的所謂幫助即簡單地把答案告訴對方,要指導學生學會用啟發式的思維方式與同學交流,從老師啟發、輔導學生的行為中得到啟發,依據實際情況幫助同伴。 ( 3)會評價。合作學習時,由於缺少了教師的直接指導,學生的學習較易「走過場」,流於形式,此時,教會學生評價同伴的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具體包括:討論時的評價(學會贊同、反對、補充);作業時的評價(同學間互相批改作業)。 三、 潛心指導學生「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 指在實踐中進行學習。要求教師在課堂教中藉助課文情景,創設主動,互動,生動的學習局面,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培養學生探索問題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理智的情感體驗,積累知識和方法。教師在潛心指導學生「探究學習」 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得到「三種」體驗訓練: 1.角色體驗。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要重視閱讀感受和體驗,突出學生閱讀行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體驗,整體把握,」教師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讀課文的的時候注意文本人物與作者進行換位體驗,教學《再見了,親人》一文時,通過指導朗讀:「大娘,停住您送別的腳步吧!為了幫我們洗補衣服,您已經幾夜沒合眼了.您這么大年紀,能支持得住嗎?快回家休息吧!為什麼搖頭呢?難道您擔心我們會把您這位朝鮮阿媽忘懷?不,永遠不會.」讓學生體會哪句話表現出志願軍戰士對朝鮮老媽媽深深的敬意和難以捨得離別之情;哪句話表現出朝鮮媽媽對志願軍戰士慈母般的愛; 哪句話表達了志願軍戰士對朝鮮老媽媽的關心體貼; 哪句話表現出朝鮮媽媽對志願戰士的依依惜別之情; 哪句話表現達了志願軍戰士對朝鮮人民永不忘懷的深情厚誼.通過角色體驗,教師有機滲透思想教育,可以提高學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惡的能力。 2.繪畫體驗。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想像力的培養。鼓勵學生根據課文的描述大膽想像,並把想像的的內容繪畫出來,將抽象的文字具體化、形象化。如教學《詹天佑》可引導學生畫「兩端」鑿井法,畫打直井再向兩端鑿進的辦法,和畫「人」字形線路,可以更深刻領悟詹天佑傑出的智慧和才能。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對課文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同時訓練了學生的想像能力。 3.表達體驗。教學時設計演講形式,引導學生思考、釋疑、表達,匯報學習感受、成果。可有效地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文字運用能力。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除積極倡導和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之外,教師首先要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自己有獨到見解的教案,再次是強調教師在課堂中駕馭能力的提升。教師應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課過程當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形體語言來配合授課內容,並且要把學生的情緒也引入教師的激情當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技藝,才能構建小學語文優質高效課堂,推進有效教學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