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語文書中有什麼是寫蘇州景點的課文
蘇州園林。
2. 蘇州林園的語文課文
在文中的第二段,作者極其明確地指出上述特徵。然後,作者從蘇州園林的不講究對稱,以至迴避對稱,說明了它的自然之趣;從假山、池沼堆疊、配合,說明了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從樹木的栽種與修剪說明了著眼在畫意;從花牆、廊子的設置說明了景緻的層次與深度;從每一個角度的花草樹木說明了無處不在的圖畫美;就連門、窗、梁、柱等都能讓人稱心滿意,引起人們安靜閑適的感覺。
3. 小學語文課文中出現的風景名勝有哪些
課文 景點所在地 《長城》 北京
《人民大會堂》 北京
《蘇州園林》 蘇州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浙江紹興
《五彩池》 四川黃龍
《鳥的天堂》 廣東
《挑山工》 山東泰山
《桂林山水》 廣西桂林
《威尼斯的小艇》 水城威尼斯
《觀潮》 浙江錢塘潮。
4. 蘇州園林課文
蘇州園林據說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其他地方的園林我也到過一些。倘若要我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因此,誰如果要鑒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個不同。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台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唯願游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美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了他們的願望,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裡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麼樣,右邊也怎麼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迴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迴廊。這是為什麼?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築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
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 :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
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游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牆和廊子。有牆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緻就見得深了。可是牆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緻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的位置裝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游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牆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牆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諸如此類,無非要游覽者即使就極小范圍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蘇州園林里的門和窗,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功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大致說來,那些門和窗盡量工細而決不庸俗,即使簡朴而別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綜合起來看,誰都要贊嘆這是高度的圖案美。攝影家挺喜歡這些門和窗,他們斟酌著光和影,攝成稱心滿意的照片。
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梁和柱子以及門窗欄桿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牆壁白色。有些室內牆壁下半截鋪水磨方磚,淡灰色和白色對襯。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這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引起人們安靜閑適的感覺。花開時節,更顯得各種花明艷照眼。
可以說的當然不止以上寫的這些,這里不再多寫了。
(4)小學語文課本蘇州園林擴展閱讀:
1、《蘇州園林》是著名作家葉聖陶的代表作之一。葉聖陶,江蘇蘇州人。原名葉紹鈞,字聖陶。現代作家、教育家、編輯家。1911年11月,改為現名葉聖陶。筆名有葉錦、聖陶、斯提、桂山、秉丞、郢生等。1911年中學畢業後,成為鄉鎮小學教師。1916年進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尚公學校執教。
2、蘇州古典園林,簡稱蘇州園林,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蘇州古典園林素有「園林之城」之稱,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譽,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
3、蘇州古典園林始於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形成於五代,成熟於宋代,興旺鼎盛於明清。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170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60多處,對外開放的有19處,主要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怡園等園林。
5. 求:在我們的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哪些文章是關於介紹蘇杭風景以及園林建築的,有人能說出來嗎
《蘇州園林》
《楓橋夜泊》
《西湖》
《憶江南》,版也算吧(白居權易在蘇杭為官,追憶江南而作)
《題臨安邸》(臨安,即杭州)
《西湖的「綠」》
《西湖名堤》(滬教版)
《美麗的集郵冊》(北師大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長城和運河》(蘇教版)
《美麗的「三潭印月」》
《錢塘湖春行》(錢塘湖,就是西湖)
6. 誰整理過小學語文課文中出現的風景名勝
課文 景點抄所在地 《長城》 北京 《人民大會堂》 北京 《蘇州園林》 蘇州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浙江紹興 《五彩池》 四川黃龍 《鳥的天堂》 廣東 《挑山工》 山東泰山 《桂林山水》 廣西桂林 《威尼斯的小艇》 水城威尼斯 《觀潮》 浙江錢塘潮。
7. 預習課文《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
一、整體把握
本文先總括蘇州園林從整體上呈現出的特點,再從各個方面分別加以說明。盡管文中沒有提到任何一個園林的名字,沒有描述某一處具體的景色,但讀者得到的關於蘇州園林的知識,是全面、明確的。同時,讀者也從中獲得了一些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
蘇州園林的特點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換句話說,也就是「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蘇州有許多名園,如拙政園、網師園、留園、滄浪亭、獅子林等是其中最突出者,即以這些園林而論,它們的建築、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點,這些名園也從而具有了各自的風格與生命力。如何從這些面貌、風格各不相同的園林中概括出共同點來,大非易事。作者巧妙地從游覽者的角度,從蘇州園林給遊人留下的印象著眼,「硬」是從不同中找出同來。中國園林藝術和詩、畫藝術相通,中國園林一向被譽為如詩如畫,因此,作者的這種作為游覽者的感受是精當的、恰切的,這也表明作者深厚的藝術修養。另外,對於「圖畫」,我們也應該深究一下,才能更好領會蘇州園林的特點。一般說來,圖畫中描繪的景緻既來自自然,又高於自然,畫家將自然天成的景色進行抽取、提煉、集中,然後創作出既不悖於自然之理又更具有美感的畫圖來。據此,我們可以領會到,蘇州園林的美是經過精心安排而又不損自然的美。「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眼前總是」強調了蘇州園林是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
蘇州園林的整體特徵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講究亭台軒榭的布局。亭台軒榭在布局上「絕不講究對稱」,作者將蘇州園林的布局與中國傳統建築作比較,以圖案畫與美術畫打比方,說明蘇州園林具有充滿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疊有自然之趣,讓人忘卻其為假山。池沼則「大多引用活水」,是因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往往安排橋梁」,講的是因地制宜,印證了前面所說的「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兩座以上的橋梁,決不雷同,講的其實也是避免對稱,講究自然之趣。細處也不放過,如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布置幾塊石頭或種上花草。這些安排,使得蘇州園林中的假山與池沼雖出自人工,卻能宛如天成,這也正是園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花草樹木的映襯同樣「著眼在畫意」。作者先介紹花草樹木栽種的良苦用心:既講究樹木的錯落有致,又照顧到季節的變化。再介紹花草樹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寶塔那樣的松柏」「閱兵式似的道旁樹」作比較,以「古老的藤蘿」作例子,說明花草樹木的栽種與修剪符合中國畫的審美觀。
(四)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巧妙運用花牆和廊子,使蘇州園林顯得層次多,景緻深,景物不是一覽無餘地展現在游覽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覽者可以領略到移步換景的樂趣,獲得的審美享受也更為深長。
最後,作者又從園林的細部著眼介紹蘇州園林的圖畫般的美,即講究每一個角落的構圖美,門窗的圖案美、雕鏤美,園內建築的色彩美等。這是對蘇州園林的特徵的再次強調。
二、問題研究
文中多次提到繪畫,把繪畫和園林建築聯系起來,以繪畫原理分析園林建築,或以園林建築印證繪畫原理,試找出幾處加以簡要說明。
1.「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2.「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
3.「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這是不足取的。」
4.「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
5.「……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
以上語句中所說的「畫」「圖畫」,應該是指中國畫。第1、3句的議論,是以中國畫的審美觀為依據的,而第2、4、5句作者隨手摘取的幾幅小景,我們覺得很熟悉,因為它們原是在中國畫上常見的。
練習說明
一、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是什麼?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說明這個特點的?
設題意圖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並認識到說明事物要抓住特點。
課文從游覽者的角度來概括蘇州園林的特點,這就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文章是先從亭台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等四個主要方面,再從每一個角落的構圖美、門窗的圖案美、建築的色彩美等三個細微方面來具體說明這個特點的。
二、揣摩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回答問題。
1.倘若要我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
(「標本」在這里是什麼意思?)
2.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
(「藝術」與「技術」有什麼區別?)
3.可是牆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緻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麼意思?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這是怎樣的情形嗎?)
設題意圖是讓學生理解文中內涵較豐富而作者沒有詳細解說的詞語。
1.「標本」在這里是典範、樣本的意思。
2.「藝術」是強調個人獨創性的活動,其成果能給人以審美愉悅,並且無法被復制;「技術」,意味著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實際效用的東西,一般可以大量復制。
3.「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盡管猛一看上去花牆和廊子把景緻分開了,但因為牆壁是鏤空的,廊子兩邊無所依傍,所以景緻並沒有被真正隔開,而只是緩沖了一下視線,使得景物不是一覽無餘地呈現在游覽者眼前,而是逐次展開,這樣就使游覽者在心理上覺得園林中景緻繁復、有層次了。
三、說明文中常用一些說明方法,如下定義、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畫圖表、列數字、引用等,看看本文以及《中國石拱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並結合實例說說其作用。
設題意圖是讓學生大致了解說明文常用的說明方法。這些說明方法如何運用及其作用都不難理解,在找出具體實例的過程中,學生就能獲得一定的感性認識,老師不必過多講解。
有關資料
一、假如我教《蘇州園林》(葉至善)
初中語文課本第四冊選了我父親的一篇文章——《蘇州園林》。
假如我是語文教師,在教同學們學習這篇文章之前,我要先給他們說明這是一篇「序文」——為一本攝影集寫的「序文」。這本攝影集就叫做《蘇州園林》。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紹蘇州園林的攝影集,約我父親寫一篇序文。為一本書寫序文,總得先看一看這本書的內容,為攝影集寫序文當然也應該如此。可是那家出版社還沒有把攝影集編好,說是收集到的照片不太滿意,准備重拍。內容還沒有看到怎麼能寫序文呢?好在我父親從小生長在蘇州,幾處有名的園林他都熟悉。還有,他書架上有一本陳從周教授編撰的《蘇州園林》,是二十多年前同濟大學出版的,雖然是學術性的著作,卻附了195幅精美的照片,可以作參考。有了這兩個條件,寫序文就不會憑空亂說了。我父親寫這篇序文,開頭就從陳教授的《蘇州園林》說起,還說這本書中的照片使他回想起他的童年;而且在最後一段,交代了這篇文章是為將要出版的《蘇州園林》作的序文。
序文寫好後就交給香港那家出版社了,不知什麼緣故,這本新的《蘇州園林》遲遲不見出版。《網路知識》雜志編輯部知道了我父親有這樣一篇文章,要求讓他們先發表,於是就以我父親贈陳從周教授的詞《洞仙歌》中的一句——「拙政諸園寄深眷」為題目,發表在《網路知識》1979年第4期上。發表的時候刪去了最後的幾句話,是得到我父親的同意的。但是這樣一刪,讀者就不明白這是為一本攝影集寫的序文了。後來,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編入語文課本,又刪去了這篇文章的第一段,也是得到我父親的同意的。「拙政諸園寄深眷」這句話在第一段里,第一段刪去了,題目只好改了,改成了《蘇州園林》。編者作了一條注,交代了這篇文章的出處和原來的題目,可惜沒有說明這是一本攝影集的序文。如果說明了,讓語文教師了解了我父親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教起課來一定會切合實際得多。
我是知道這段經過的,所以假如我是語文教師,在教這篇課文之前,我先要告訴同學們這是為一本攝影集寫的序文。接著,我要給同學們說明一本書為什麼要有序文。序文有由本書的作者自己寫的,也有由別人寫的。由作者自己寫的,大多表明他為什麼寫這本書、怎樣寫這本書之類;由別人寫的,大多介紹這本書的內容,或者加上一些評論,也有給讀者介紹作者的。我說「大多」,等於說並非全都如此。但是不管序文寫些什麼,對理解這本書都是有幫助的。我父親的這篇《蘇州園林》既然是為一本攝影集寫的序文,那麼對讀者欣賞這本攝影集有沒有幫助呢?在布置預習的時候,我就提出這個問題來讓同學們考慮和討論。我應該把攝影集拿出來,供給同學們比照。香港的那一本至今還沒有出版,我可以取父親所藏的陳從周教授的那一本來代替;還有個辦法,就是從各種畫報上去找蘇州園林的照片,找那些跟文章最相配合的,當然越多越好。現在各種畫報上蘇州園林的照片極多,收集並不困難。
同學們經過這樣的預習,就用不著我再說什麼了。我只要問:「你們讀了文章,再看這些圖片,是不是覺得圖片上的景物更有意思了?」同學們一定同聲說「是」,這是可以預料到的。光這樣回答很不夠,我要請同學們說一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同學們的回答一定各有不同,有的從文章說到照片,有的從照片說到文章,我只要在一旁隨機指點幾句就成了。在必要的時候,我可以拿出一些圖片來讓同學們比較,例如對稱的宮殿式建築、西方園林中的行道樹、北京的宮廷園林等等。作這樣的比較是為了幫助同學們辨別異同,絲毫不含褒貶的意味。各種建築設計和園林布置都各有長處,文章中也並沒有說世界上的園林惟獨蘇州的好。經過這樣一番討論,同學們鑒賞造型藝術的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藝術鑒賞能力的提高是修養方面的事,看不出痕跡,也沒有止境,需要的是不斷地訓練。我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把這個道理貫穿在教學工作中,但是不必向同學們明說。
如果同學問我:「在寫作技巧方面,從這篇文章可以學到一些什麼?」我就告訴他們:介紹任何一件事物總得抓住這件事物的特點,這篇文章就是抓住了《蘇州園林》這本攝影集,其實就是抓住了蘇州園林的特點來寫的:第一段說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第二段總說蘇州園林布置的匠心,以下的四段說容易被人們注意的大處,再往下的兩段說容易被人們忽略的小處,第九段把蘇州園林跟北京的宮廷園林作了比較,最後一段說可以說的還有,意思是讓讀者自己從攝影集中去尋找。文章的結構很平常,沒有什麼「技巧」可言,但是這樣的結構很容易使人接受。
有一點倒可以說一說:這篇文章原題為「拙政諸園寄深眷」,課本上是註明了的。「寄」是「寄託」的意思,「眷」是「眷戀」,也就是「深切的懷念」。我要請同學們說一說,他們讀了這篇課文有沒有體會到這種「深切的懷念」的感情。假如他們回答說體會到了,我就進一步問:「文章中並沒有一句動感情的話,你們是從哪兒體會到這種感情的?」對這個問題能談到多麼深就多麼深,我不強求他們。
現在還要告訴同學們:讀一本書一定要讀序文,如果書中有序文的話。最好讀兩遍:讀正文之前讀一遍,可以心中有數,知道讀正文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地方,應該如何去理解;讀完了正文再讀一遍,可以回憶一下正文的內容,加深記憶和理解,同時判斷序文對這本書的評論有沒有說過頭和沒說夠的地方。如果布置作業的話,我就請同學們找一本曾經讀過的課外讀物,重讀它的序文,用實例說一說讀序文的好處,寫下來也可以,開個討論會談談也可以。
許多語文老師常常採用這樣的辦法:教過一篇課文就讓同學們仿照這篇課文寫一篇習作。我以為這個辦法不太好,因為有些課文,或者從內容說,或者從形式說,並不適宜於同學們仿作。這篇《蘇州園林》,要仿作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從實際出發。我想同學們不論住在哪裡,本城本鄉總有一兩處可供游覽的地方。我就挑選同學們常去的一處作題目,讓同學們開個會,大家來說說這處地方有什麼特點。如果向不曾去過的人作介紹,哪些是非說不可的,哪些是可說可不說的;怎樣說才能說得明白,怎樣說才能打動人……討論過後,可以集體合寫一篇,也可以每人寫一篇。如果同學們負擔太重,不寫也可以,因為已經討論過了,他們已經受到了一次訓練。
可是我並非語文教師,我沒有一點兒實踐的經驗。我的設想到底行得通行不通,完全沒有把握,恐怕只是紙上談兵,說說罷了。
二、情趣兼備匠心獨運——讀《蘇州園林》(秦兆基、浦伯良)
蘇州園林,名聞全國,譽滿世界。距今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館娃宮,便是蘇州第一座園林。現存的園林近則四五百年,遠則上千年,可謂源遠流長。蘇州園林究竟有幾處,尚無確切的統計,現存園林尚近二百處,無怪乎人們稱蘇州為「園林城市」。蘇州地處江南水鄉,湖光山色,旖旎動人。這里文人薈萃,能工巧匠,代代相傳。園林設計者和匠師們將大自然優美的景物,根據他們自己的藝術趣味和美好理想進行概括、提煉,創造出富有詩情畫意的園林,使它成為傑出的藝術品。
歷來介紹蘇州園林的文章,或從建築學角度寫,或從園林歷史寫,或從導游角度寫,各盡其妙。葉聖陶的《蘇州園林》以精練的語言、嚴謹的結構,從欣賞者的角度,抓住蘇州園林的藝術特點,條分縷析地作了全面、深刻的介紹。
葉老曾說:「大凡讀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緊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徹。」(《評改兩篇報導》第33頁)這是夫子自道。讀他的文章自然也可以從抓思路著手。本文的思路很清楚,先說明寫作的緣由,指出蘇州園林總的特點,然後根據園林的組成部分,分類加以說明,最後推出一道餘波,使人感到含意不盡。
全文11節(指未經刪改的原文),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節)是引子,說明寫作動機。(此節在教材中已被刪去)
文章從陳從周教授的《蘇州園林》寫起,娓娓道來,自然親切。這本著作多照片,葉老工作余閑,常常翻看,這固然帶來一次次的「愉快的享受」,更使他想到他的童年。
葉老是蘇州人,1894年出生,22歲之前,他一直在蘇州生活。「想童年時常與窗侶嬉遊,蹤跡遍山徑樓廊汀岸語出葉聖陶《洞仙歌》,見《拙政諸園寄深眷——談蘇州園林》。」,道出了他對蘇州園林的深厚的感情,他和同窗顧頡剛、王伯祥等都是很要好的朋友,課余經常遊玩,欣賞園林,所以對蘇州園林的情趣和特徵有深刻的體會,盡管已入高齡(寫這篇文章時75歲),長期居住北京,但對故鄉園林卻從未忘懷,而陳從周教授的圖冊,「多年珍玩」,以此寄託思鄉之念,並進而激起寫文章的動機。
從陳從周教授的《蘇州園林》寫起,表面看來似乎起筆太遠了,實則對文章的中心扣得很緊。這本圖冊不僅使作者產生寫作要求,而且長期以來,他藉助這些圖片,經常回味、揣摩蘇州園林,從而加深了對蘇州園林特點的認識。
第二部分(第2至10節)是主體,著重介紹蘇州園林的特色。作者先提出總的看法,然後分類介紹。
第一層,包括第2、3兩節,從對我國園林總的印象談到蘇州園林設計的總的原則。先說總的印象:「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這是作者根據自己遊了蘇州十多處園林的體會,也是與其他地方的園林比較的結果。「標本」一詞,很確切地說出了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和影響,同時指出鑒賞蘇州園林的重要。前人早已說過,「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這話可以和葉老的印象印證。
說明文常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把事物的特徵講清楚。蘇州園林眾多,風格不同,比如主要園林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分別代表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園林風格,要概括它們的特點不容易。葉老有高度的藝術修養,對蘇州園林又有過長期的欣賞和研究,所以概括它們的特徵並不困難。他認為,蘇州大大小小的園林,「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突出這一點,作者用四個「講究……」,對此作了概括的說明,接著用「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作了歸納,最後再用遊客的反應證明自己看法不謬。
第二層,從第4節到第10節。分別從布局,景物處理,花木,乃至牆、廊、門、窗的設色等方面說明蘇州園林的特點。對園林這樣復雜的事物,單憑概括性的說明顯然是不夠的,還須分類加以說明。分類說明可以使讀者對被說明的事物、事理理解得更透徹、具體。下面選幾節來說一說。
第5節,介紹假山和池沼。蘇州園林離不開山和水。在這兩種景物的處理上最能體現蘇州園林的特點。作者把它們作為重點加以說明。
先說假山。蘇州園林的假山堆疊構思非常巧妙,「使游覽者遠望的時候彷彿觀賞宋元工筆畫,或者倪雲林的小品,登假山或觀賞假山時忘卻身在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獅子林的景物以山為主,全用太湖石堆疊而成,有的巍峨雄渾,有的瘦削娟秀,嵌空玲瓏,盤旋曲折。滄浪亭有幾座堆壘而成的小山,高下升降,極盡委婉之美。葉老用「重巒疊嶂」來概括這些變化多端的假山,決非溢美之辭。元代譚惟則在《獅子林即景》中寫道:「鳥啼花落屋西東,柏子煙青芋火紅。人道我居城市裡,我疑身在萬山中。」這可以作為葉老的說法的佐證。在幾座小山上種植少許竹子花木,到了春天,萬木蔥綠,益顯得山石嶙峋;到深秋,萬木蕭條,就成疏木寒山了。作者指出,這些藝術創造,是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的結果,這一見解,非常深刻。
其次說池沼。江南多水,水使園林增色。池水有空闊、明澈的特色,是構成園林幽美景色的重要因素。作者點出蘇州池沼之水「大多引用活水」,有一股生氣。各個園林的水,情況各異,富有藝術才華和創造能力的能工巧匠,根據池沼的特點,構成一幅幅動人的圖畫。一種是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網師園便是典型一例。其園甚小,但池沼周圍亭台樓閣,倒映水中,分外有趣,吸引很多遊客。一種是水面成河道模樣,如拙政園,沿著縱長的池面,點綴著少數建築物,安排靈巧的小橋,再布置一些湖石,或種零星花木,宛然有江南水鄉風味。如果沿著池邊漫步,「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在池沼中常常種植荷花,養金魚,這「又是入畫的一景」。拙政園荷花種得最多,到了夏天,萬柄搖風,香遠益清,簡直一片蓮花世界。怡園的荷花另有一種風味,「疊石疏泉不數旬,水芝開出似車輪。石幢一尺桃花雨,便有紅魚跳綠萍。」(李鴻裔《怡園》)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一幅「魚戲蓮葉圖」。
第7節,寫花牆和廊子。這兩樣東西看起來是附件,但也能顯示蘇州園林的特點。花牆和廊子使整個園子時而幽曲,時而開朗,有分有合,互相穿插,增加風景的層次和深度。所以作者說:「有牆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緻就見得深了。」留園多廊子,長達七百多米,兩邊無所依傍,上又有各種鏤空圖案(名漏窗,又名窗花),妙就妙在「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使游者幾經轉折,目不暇接,時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滄浪亭用的是復廊,把牆外的水和牆內的水聯成一片,是借景的佳例。
蘇州的漏窗本身便是一幅幅圖案畫,滄浪亭復廊的漏窗達一百餘種。而透過漏窗,瀏覽那若隱若現的綺麗景色,真如一幅幅出色的山水畫,使人有觀賞不盡的感覺。
園林中增置花牆、廊子、漏窗,其目的都是為了增加觀賞點,力求從有限的空間創造出更多的優美的意境,讓觀賞者感到美不勝收。
第8節,說明「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蘇州園林整體而言,布置得疏密相間,主次分明,形成完整的藝術整體;就每個局部而言,也裝飾得特別精緻,很難找到一點破綻。作者運用舉例的方法,用階砌旁邊的書帶草,牆上的爬山虎、薔薇、木香,牆下的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做例子,說明都能在極小的范圍內景物也能被布置得錯落有致,令人吟味無窮,得到美的享受。
第10節,說明建築物的顏色,也是形成美感的重要因素。樑柱、木窗、欄干是暗紅色,牆壁是白色,水磨方磚是淡灰色,屋瓦和檐漏也是淡灰色,周圍草木是綠色,這些顏色非常和諧地統一在一起,從而使人有一種「安靜閑適」的感覺。到了花開的季節,相映成趣,把花襯托得更加「明艷照眼」。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結尾。說明自己病後「心思體力還差,因而不再多寫了」。葉老的文章一向嚴謹細致,這篇文章盡管寫於病後,仍然精心構思,一絲不苟,惜墨如金。而「可以說的當然不止以上寫的這些」,文章留有餘地,使人不斷回味和思索,也想親自到蘇州園林觀賞一番,領略其中的美景。
(見《課文分析集》初中第三冊,廣東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三、《蘇州園林》教學要點(劉宗德)
本文是一篇介紹園林建築藝術的說明文。文章高度概括了蘇州園林建築的成就,詳細介紹了園林建築的布局,分析了園林建築的原理,寫得情文並茂,趣味盎然。選讀這樣的作品,既可以使學生了解我國園林建築的成就,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又可以豐富關於園林建築藝術方面的知識,受到一次生動的審美教育。
教學本文,要抓住以下兩個重點:
(一)引導學生學習本文作者經過周密觀察,准確把握園林特徵,按照園林建築的內在條理組織材料,層次清楚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寫說明文成功與否,關鍵在於是否准確把握客觀對象本身的特點。本文要介紹的蘇州園林是我國最著名的園林建築,共有一百多個,頗負盛名的也有十來個。這些園林集中了設計者和匠師們的智慧,巧奪天工,爭奇競秀,具有很高的藝術性。要在一篇短文內詳細介紹蘇州園林,一定要經過精細的觀察,才能以簡馭繁地把握它們的共同特點。
作者葉聖陶,原是蘇州人,「想童年時常與窗侶嬉遊,蹤跡遍山徑樓廊汀岸」,對蘇州園林十分熟悉,而且有比較深刻的研究。他把各個園林加以比較分析,透過各個園林獨出心裁的布局,找准了它們異中之同的特徵,以精練、簡潔、淺顯的語言加以說明
8. 八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的13課 蘇州園林原文誰知道
葉聖陶
蘇州園林據說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其他地方的園林我也到過一些。倘若要我
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因此
,誰如果要鑒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各不同。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
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
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台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
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
惟願游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美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了他們的願望,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
心裡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麼樣,右邊也怎
么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迴廊,西邊決不會來一
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迴廊。這是為什麼?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築是圖案畫,不是美術
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
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覽者攀
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
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
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
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
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
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
: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
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游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牆和廊子。有牆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緻就見得
深了。可是牆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
而更增加了景緻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的位置裝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
園林翻了一番。
游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邊栽幾
叢書帶草。牆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牆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
棵芭蕉。諸如此類,無非要游覽者即使就極小范圍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蘇州園林里的門和窗,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功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大致說來,那些門和
窗盡量工細而決不庸俗,即使簡朴而別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綜合起來看,誰都要贊嘆這是高度
的圖案美。攝影家挺喜歡這些門和窗,他們斟酌著光和影,攝成稱心滿意的照片。
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梁和柱子以及門窗欄桿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
眼的顏色。牆壁白色。有些室內牆壁下半截鋪水磨方磚,淡灰色和白色對襯。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這
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引起人們安靜閑適的感覺。花開時節,更顯得各種花明艷照眼。
可以說的當然不止以上這些,這里不再多寫了。
9. 初二語文教科書第13課 《蘇州園林》的特點
本文先總括蘇州園林從整體上呈現出的特點,再從各個方面分別加以說明。盡管文中沒有提到任何一個園林的名字,沒有描述某一處具體的景色,但讀者得到的關於蘇州園林的知識,是全面、明確的。同時,讀者也從中獲得了一些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
蘇州園林的特點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換句話說,也就是「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蘇州有許多名園,如拙政園、網師園、留園、滄浪亭、獅子林等是其中最突出者,即以這些園林而論,它們的建築、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點,這些名園也從而具有了各自的風格與生命力。如何從這些面貌、風格各不相同的園林中概括出共同點來,大非易事。作者巧妙地從游覽者的角度,從蘇州園林給遊人留下的印象著眼,「硬」是從不同中找出同來。中國園林藝術和詩、畫藝術相通,中國園林一向被譽為如詩如畫,因此,作者的這種作為游覽者的感受是精當的、恰切的,這也表明作者深厚的藝術修養。另外,對於「圖畫」,我們也應該深究一下,才能更好領會蘇州園林的特點。一般說來,圖畫中描繪的景緻既來自自然,又高於自然,畫家將自然天成的景色進行抽取、提煉、集中,然後創作出既不悖於自然之理又更具有美感的畫圖來。據此,我們可以領會到,蘇州園林的美是經過精心安排而又不損自然的美。「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眼前總是」強調了蘇州園林是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
10. 蘇州園林原文,不要課本的,那不是真正的原文,知道的請告訴我,好不好謝謝了!
全國中小學全國中小學全國中小學全國中小學「「「「教學中的互聯網搜索教學中的互聯網搜索教學中的互聯網搜索教學中的互聯網搜索」」」」優秀教學案例評選優秀教學案例評選優秀教學案例評選優秀教學案例評選 教案設計教案設計教案設計教案設計 一一一一、、、、 教案背景教案背景教案背景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中學 □小學 2,學科:語文 2,課時:2 3,學生課前准備: 一、 初讀課文,查字典解決生字詞,了解課文大意。 二、上網搜集有關蘇州園林的資料 三、 讓學生提出自學中遇到的問題。 二、教學課題 1.了解蘇州園林的特點,領略蘇州園林的圖畫美。 2.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體會文章的結構美。 3、了解文章的說明方法,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4、培養學生上網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三三三三、、、、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蘇州園林》,是一篇典型的說明文,作者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條理清晰地介紹了蘇州園林的特點。但文章介紹蘇州園林的圖畫美,到處充滿了美感。所以,我改變傳統講授說明文的方法,整堂課圍繞「美」設計,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領略蘇州園林的圖畫美,體會文章的結構美,品味文章的語言美,從而讓學生獲得美的熏陶。 教學之前用網路在網上搜索《蘇州園林》的相關教學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參考,了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然後根據課堂教學需要,用網路在網上搜索下載一段介紹蘇州園林的視頻,開始放給同學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網路搜索在中小學教程網找到課文的朗讀視頻,畫面聲音相結合給學生視覺聽覺上的美感,課堂上帶領學生朗讀課文,體會園林的意境美和文章的語言美。用網路圖片網上搜索下載有關蘇州園林和其它建築、園林的的圖片,做成ppt形成對比,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 四、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教學重點,在教學中我把讀貫穿全文。指導學生採用多種方式閱讀課文,聽讀、朗讀、默讀,片段讀,邊讀、邊圈點、勾畫、批註,反復閱讀品味,引導學生講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我在本課教學中還創設了一定的情境,讓學生結合圖片當小導游,學習氣氛活躍,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充分利用網路提供的圖片和音像資料,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體會蘇州園林的圖畫美、意境美,在美的畫面中美讀美學,有效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五五五五、、、、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第一節 教學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