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小學語文課本中的神話中違背科學常識的虛構,是否會誤導學生。
我認為不會。因為中學生的科學知識水平已經比較充分了,所以不會被誤導。對於小學生來說,適當了解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還是必要的,畢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這和西方人信基督教一樣,是不必擔憂的。
⑵ 如何看待課文假不假 語文課文允許「虛構」嗎
假課文的解決辦法是搞活閱讀市場。
杭州外語試驗小學張敏校長的《還有多少假課文在侮辱孩子的智商?》一文,把「假課文」的話題,推向公眾討論的漩渦。
向左轉|向右轉
張校長說在聽課時發現,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書中的《愛迪生救媽媽》,是一篇「假課文」。
向左轉|向右轉
文中稱愛迪生用鏡子聚光,解決了媽媽闌尾炎手術中光線不足的問題,而實際上愛迪生小時候,還從來沒有人做過闌尾炎手術。張老師指出,其實多年前已經有人提出此文誤導,多少年後,此文仍在課文里沒有被清出去。後來人們又挖出了洛杉磯地震發生時間的事實錯誤。
向左轉|向右轉
在這些「假課文」引發義憤的同時,《中國青年報》采訪了一些語文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的看法是語文教材中允許一定的虛構。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教授的建議是:「教材可以批評,但是不要拿來炒作。」我覺得這些辯護是虛弱的,也沒有必要。一旦發現錯誤,理應在下一版修正過來,這是對學生對老師負責。語文教學的權威們,包括教材的編寫者,沒有必要在這些問題上辯護。美國歷史上,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後來也被人們發現是杜撰。華盛頓去世後,人們渴望了解關於華盛頓的「私德」故事,精明的傳記作者投其所好,編造了這樣的故事,去迎合大眾的期待。如今,即便小孩子都知道這故事是假的。假的真不了。這些年來,因為圖書造假而栽跟頭的人一個接一個。例如《我的成功可以復制》的作者唐駿、《三杯茶》的作者莫滕森,均被人發現書中有細節上的失實,頓時成為丑聞。華裔作者傅萍的傳記《彎而不折》,也被人扒出事實錯誤,導致此書銷量一落千丈。批評界和讀者對造假的無情,應該視為出版界的門戶清理行為。教材編寫機構,恐怕沒有新聞機構那種「事實核實員」的角色,那麼不如有些維基網路的胸襟,調動大眾的力量,放膽讓人挑刺,讓專家擔負核實的角色,這樣開放的教材編寫體系,可能效率更高。
但是更耐人尋味的問題,是為什麼教材的問題,總會成為社會熱點?教材被人發現了問題,如魯迅的篇目減少了,或是現在有人發現「假課文」了,總會引起軒然大波。這說明公眾對於教材期待過高。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是看不到別的材料嗎?照說在這網路時代,優質資源俯拾皆是,教育界怎麼會讓一些人造課文興風作浪?怎麼語文教學中,固定教材的作用還是那麼大?以至於教材出了問題,學生的智商都要受到影響,就好比嬰兒吃了三聚氰胺奶粉身體受影響一樣?這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幾年前,有人討論民國教材「有情懷」的時候,我的看法是,當今教材缺的不是情懷,而是營養。語文教材也好,英語教材也好,往往放著大量優質的原始材料不用,而為了難度安排等方面的便利,編造一些教材內容。專家「精挑細選」過的教材,變成了學生唯一的閱讀材料。在缺乏圖書館和書店的農村,情況尤其是這樣。這樣的教材,編造得再好,專家考慮再周全,閱讀量上不去,質也成問題,還是會造成大規模的營養不良。在美國,我看到小孩一個學期下來,大部頭小說看了一本又一本。有「百萬閱讀俱樂部」之類項目,讓小孩在課外大量讀各種原著。只有這樣,教材中一篇兩篇問題文章,才不會引起什麼社會擔憂。
另外一個問題,是從事語文教學的老師,不能過度依靠專家咀嚼過的教材展開教學,缺乏自主性。我這里再以我自己小孩在美國的學習為例:他們在美國讀書多年了,我幾乎從來沒有看到正式的課本。帶回來的材料,多為老師自己找來的「活頁」文選。其中我看到有的小說,是一兩年前才發表的優秀小說,我自己讀來都覺得非常有趣。比如我孩子所在學區,墨西哥後裔的孩子很多,他們還專門選了墨西哥作家作品的英譯。當然,固定的文章選本(anthology)也是有的,但這個市場很活,很多教材在競爭。這種競爭會倒逼出版商提高其產品質量。出版商為了在競爭中勝出,甚至給老師提供大量的教學資源,包括測試題、作業描述、評估量表、相關視頻等等。這樣老師也樂得去這些教材網站「淘寶」。
為了不再讓教材成為「炒作」話題,我想更好的辦法,是搞活閱讀市場,引入競爭,讓教材市場有源頭活水。同時需加強教師發展,強化教師的選擇能力,和對各類教學資源的靈活運用。如今資源過剩,不用白不用,還讓孩子們的智商受制於幾篇假課文,這簡直是一種時代錯誤。但願明年後年,我們不再有針對教材問題的大呼小叫。
⑶ 為什麼小學語文課本,故事大多數都是假的
小學課本的引用一般都是用的比較經典的呃或者是有教育意義的,而近幾年年小學語文課本偏向於增加了很多文言和古詩。二小學語文課本內容並不都是假的就像不懂就要問一樣。很多都是引用的。
⑷ 語文教材中的兩個「假故事」,為何不少人卻信以為真呢
相信不少讀者,對於語文教材的課本,記憶猶新,書上記載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同時也體現出了深刻的哲理,然而這些事情是否發生過呢?教材當中就有兩個“假故事”,其實都是虛構的,不少人卻信以為真,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第一個,節選自《戰國策》片段的《唐雎不辱使命》,整篇課文講述了唐雎代表安陵出使秦國,從而圓滿完成外交任務的故事。
最早在1940年美國拍攝的電影《Young Tom Edison》中,裡面有一段愛迪生如此救媽媽的情節,後來才被課本選用,而到了2017年,質疑過後,新版本的教材上,已經沒有選用《愛迪生救媽媽》的文章,對此網友也有很大爭議,有人認為只是一個帶有文學性的故事,能夠給孩子啟迪就行,沒必要過分當真,但是也有人認為,這會給孩子灌輸錯誤的常識,對此你怎麼看?
⑸ 中小學語文課本里為什麼會存在大量思想性和文學性都很差的文章呢
思想性和文學性都很高的話,中小學生哪裡看得懂。。。
就像我初二看的《紅樓夢》,完全回不知道重答點在哪裡,只看了情節。
但是大學之後通過電影和一些小說等文學作品,才讓自己的三觀和思想確立,這樣再看書或者看電影才能體會到作者所想表達的意思。
中小學課本需要傻瓜式的文章,可能體現不了太多的思想性和文學性,但是文章存在肯定是有其合理性。中小學語文課本,最主要的目的是:熟悉中文漢字(4/5000個左右)、價值觀不要歪了。這樣就差不多了。
有些文章,看起來思想性和文學性都很差,其實對人的思想還是有影響的,這個細細想想就會懂的。我們國內需要和諧的環境,必然要有這類文字。
⑹ 為何語文教材中的兩個「假故事」,其實都是虛構的,不少人卻信以為真呢
相信不少讀者,對於語文教材的課本,記憶猶新,書上記載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同時也體現出了深刻的哲理,然而這些事情是否發生過呢?教材當中就有兩個“假故事”,其實都是虛構的,不少人卻信以為真,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第一個,節選自《戰國策》片段的《唐雎不辱使命》,整篇課文講述了唐雎代表安陵出使秦國,從而圓滿完成外交任務的故事。
課文的背景,發生在公元前225年,安陵國是魏國的一個附屬國,而秦國滅掉魏國之後,又盯准了魏國的附庸安陵,而這也是第一個邏輯不通的地方,強大的秦國,已經先後消滅了趙魏,為什麼還要對一個只有50里的安陵客客氣氣呢?
最早在1940年美國拍攝的電影《Young Tom Edison》中,裡面有一段愛迪生如此救媽媽的情節,後來才被課本選用,而到了2017年,質疑過後,新版本的教材上,已經沒有選用《愛迪生救媽媽》的文章,對此網友也有很大爭議,有人認為只是一個帶有文學性的故事,能夠給孩子啟迪就行,沒必要過分當真,但是也有人認為,這會給孩子灌輸錯誤的常識,對此你怎麼看?
⑺ 小學教科書上該不該出現虛構的名人故事
人教社先前在網上一份聲明中表示稱,愛迪生救母的故事第一次出現在中國出版物上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並於2002年被選入小學課本。
"People at that time already questioned it. We inquired with some experts, but their views were divided," the statement said. "Due to the recent controversy, we are asking more experts for suggestions."
該聲明表示稱:「當時的人們已經對其表示質疑了。我們詢問了一些專家,但是他們的意見存在分歧。由於最近對這篇課文的爭議
⑻ 【小學語文書】中 ~ 吃發霉飯長大的【小蘿卜頭】,這個故事是,虛構還是真實的
前面是真實的,後來一起被殺了
⑼ 虛構名人故事的小學語文課本合適嗎
鞋子是否合適,腳知道;課本(教材)是否合適,老師最有發言權。
現行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材「一標多版」:統一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多種版本的語文教材(課本),呈現「百花齊放」的大好局面。
文以載道。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方面,人教版教材做得最好。
虛構名人故事的小學語文課本合適嗎?——這個問題很」逗「也」有趣「。
首先,文學作品允許虛構。文質兼美的虛構的文學作品,當然可以入選教材,而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文學作品,還必須適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符合他們的認知規律。這些,教材編輯者當然都會充分考慮、統籌兼顧。
其次,名人故事能否虛構?答案是肯定的。一般地說,傳記應以寫實為主,而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大多為虛構,經過了層層」再創作「。」鐵杵磨成針「的故事能激勵人奮發學習,」蘋果砸牛頓「的傳說也能激勵人勤於思考、勇於探索。
第三,虛構的名人故事是否可以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編者心中有桿」標尺「,教者也有甄別水平。
第四,教材必須在實踐中日臻完美。即使教材中有那麼一兩篇不太適合小學生閱讀,我們也不應」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般地因此否定整冊或整套教材。教材,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綜上,我認為,文質兼美、適合小學生閱讀的虛構的文學作品(包括名人故事)完全可以入選小學語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