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萬寧市後安鎮壩頭小學陳垂文語文課程基本理念中有一條提到: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此理念要求在語文教學中應致力於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有的放矢地實施教學。與此同時,還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那如何才能在語文教學中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呢?下面,我就結合近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具體的做法吧。 一、 精心營造導入情境,誘發學生探索動機。 新課文新知識的導入方法不一而足,但是無論運用哪種方法導入新課,歸根結底,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學生更好、更主動地學。因此,應注意導入技巧,多在導入方面花點心思。 1、導入應盡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生活背景。語文課程的內容雖然很廣泛,涉及的知識領域也比較多,然而大多數的知識內容跟學生的生活經驗還是有聯系的。從這點出發,設計生活化的導入情境,能夠激發學生去探索未知語文知識的慾望。像學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和《童年的發現》這樣的文章就可以這樣設計導入。 2、導入要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學習經驗聯系起來,這樣新舊知識就能夠實現鏈接,學生就會順利走進新課文,學習新知識,不至於望文卻步了。例如教《七律•長征》和《文言文兩則》這兩篇課文時,可據此導入。 3、導入要富有啟發性,在導入時故意巧設懸念和質疑設障。這樣一來,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帶著疑問主動去學習新課文,自主釋疑解惑。學生望文興嘆的無奈盪然無存了,課堂定會呈現出一派喜文樂學的氣氛。在教《新型玻璃》和《只有一個地球》這樣的課文時,如此導入,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導入要講求趣味性和故事性,因為學生都比較喜歡聽有趣而新奇的故事。這樣導入,學生就能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積極主動,熱情高漲。比如教類似《草船借箭》和《賣火柴的小女孩》這樣富有故事情節的課文時,以這樣技巧導入,教學效果甚佳。 二、強化學生的實踐參與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鼓勵學生合作學習。 1、強化學生的實踐參與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內容需要學生親身實踐和參。比如遨遊漢字王國和輕叩詩歌的大門這兩次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就需要安排學生投身到實踐活動中去,在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提高學生搜集資料、辨析歸類、協作、閱讀、書寫等能力。而口語交際的教學內容則需要鼓勵學生踴躍參與,敞開心扉,各抒己見,在交流互動中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努力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誘發學生產生自主探究的求知動機,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比如:教學《跨越百年的美麗》一課時,我讓學生在學完整篇課文後獨立思考,解答以下問題:課題中的美麗表現在哪些方面?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讀後的感悟,以及知識經驗來綜合思考。學生經過深入思索,紛紛舉手發言。生1說:我認為課題中的美麗主要表現在她對科學執著的追求,為科學獻身的精神以及對名利的淡泊這三個方面。這種美麗是長久的,所以說是跨越百年的美麗。生2說:我覺得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僅是指她的端莊美麗的容貌,也不光是她對人類作出的巨大貢獻,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學精神課堂氣氛極為活躍,好不熱鬧。最後,我接著發言學生的話茬,略作小結。至此,本文的重難點迎刃而解。 3、鼓勵學生合作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要根據課程內容特點,因材定教。因此,我會根據課文內容知識結構,按知識層次等級,把全班學生合理搭配分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當中,指導學生合理分工,既要各司其職,又要充分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群策群力優勢。在這其中,藉助於生生之間的積極互動,不僅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 著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孔子曰: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可見,人的思維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探究問題時,應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多問幾個為什麼,嘗試著用不同的思路去探索問題,盡力做到求異。例如我在教完《鹿和狼的故事》一文後,出示了本文一個開放性的重點問題:誰是毀壞森林的罪魁禍首?要求學生根據對課文內容的深刻理解,從不同的思維角度,多說出幾個理由觀點來。學生被我這么一激發,思維的火花猛然迸發,全然沉浸在對這個問題的探究當中了。最後,在全班交流評議環節,學生個個熱情高漲,踴躍發言,觀點獨到精闢,可謂眾說紛紜,百家爭鳴。課堂教學效果極佳,收獲頗豐。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有助於學生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堂教學會收到奇效。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持之以恆地貫徹實施。
『貳』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自主 合作 探究學習
一、更新觀念,轉換角色。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要想實現這一理念,我們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而尊重學生的同時也就意味著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只有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才可能培養孩子樹立頑強的自信心,從而挖掘孩子各方面的潛能,這就要求教師去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使每一位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淋浴的都是陽光與雨露。
在新課程的實話中,教師是直接的參與者,老師一定要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要放下「架子」走向學生,做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在教學中,自覺為學生創設自由、民主、和諧、安全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要學、想學、樂學,積極有效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把學習看作是一種有趣地活動,通過聽故事、聽錄音、演課本劇、看錄像、做游戲等形式,激發學生輕松地進入學習狀態。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老師不是旁觀者,要善於組織、引導,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引導學生學會質疑,掌握學習方法,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新課程的理念,也是素質教育的具體表現。「自主學習」能喚醒學生的主動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真正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1、和藹的課堂氣氛,是自主學習的前提。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單靠教師的積極性不夠,首先必須調動起全體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要多給一點微笑,對學生出色的表現給予微笑,是一種欣賞、一種激勵,學生即使出錯,做錯了也不訪「容錯」,給予其熱情的鼓勵,引導其「改錯」。其次,要給予學生信任,尊重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信任,調動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上,多用新用語,如「請選擇你喜歡的內容學習」、「讓我們一起分享你的發現」、「相信你,你能行。」等,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保證高漲的熱情。
2、體驗成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成功是學生繼續學習的動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每一個學生經常獲得成功的喜悅,尤其是在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收獲,哪怕是極其微小的。特級教師王蘭說:「不是聰明的孩子常受到表揚,而是表揚使孩子更聰明。」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對學生要和善,耐心傾聽學生的發言,不輕易否定學生奇怪的觀點、莫名的想法,經常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增強自信,體驗成功。
3、激發學生想像的翅膀,拓展自主學習的空間。
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的想像力,主要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學生的想像力越豐富對課文的理解就越有創見,在課堂中注重挖掘發展學生的想像力,激發學生想像的翅膀,拓展自主學習的空間。如教《盧溝橋的獅子》課時,我讓學生討論省略後的內容,展開想像,說說盧溝橋獅子還有哪些形態?有的說:「有的獅子抬頭望著遠方,好像喜從天降。」有的說:「有的獅子抬頭望著遠方,好像在思念故鄉。」有的說:「有的小獅子伸著手,好像在向我握手。」
三、合作學習。
「合作」是指學習的組織形式,在以班級授課制為主的教學形式下,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改善傳統的師生單項交流的方式,我把它理解為生與生、生與師、生與家長、生與一切人的合作,通過多項互動的交流,使每個學生語言實踐和自我表現的機會,既讓每一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心得,也養成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啟迪、互相幫助,以解決各種問題,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小組學習只是合作學習的一種具體形式,師生互動、自學交流、小組學習、全班討論等都是合作學習。目前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國內流行的一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但是如何使語文課堂上的小組學習取得最佳效果,值得探討。
1、建立合作小組,分工明確。
以前後兩桌,四人為一組,盡量考慮到學生性格、個性特徵、學習成績等因素,合理搭配。組內成員要有角色分工,每個小組推薦一名組長或學生輪流擔當組長,以安排任務,監管過程,其他成員或是發言人或是辯論人或是記錄人,或是其他角色。
2、精選合作內容。
並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採用合作學習的形式,一個沒有合作價值的問題,合作是一種重復的勞動,會使學生厭倦。因此,精選合作內容是開展小組學習的實施前提,內容要有一定的探究價值。這樣的內容應該具有一定難度,答案多樣,學生感興趣,愛參與的內容。如我在教《盧溝橋的獅子》一課,先由學生讀第1-3自然段,找出概括盧溝橋獅子特點的一句話,反復讀這句話,體會這句話概括了盧溝橋獅子的哪些特點?小組合作學習「文中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這三個特點?哪些語句你最喜歡或很有感受?為什麼?」這樣的學習內容,由於是學生關心的問題,參與討論有興趣,再加上其答案不止一個,幾乎每位學生都能談出一點,中下生不至於產生畏難情緒,因此,小組學習的積極性很高。
3、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形成獨立見解。
合作學習是建立在個體需求的基礎上的,只有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學習才能有堅定的基礎,這樣的合作學習才會有成效。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決不能是旁觀者,而應該是學生合作的指導者、組織者,教師應該將合作的觀念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師生合作帶來生生合作。
4、在匯報中體現合作意識。
擴大小組學習的成果,全班交流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具體組織交流時,一般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匯報,也可以由教師指定那些在巡視中發現的特有典型的問題或不同意見的學生交流。如第七冊第二組口語交際《購書談體會》,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一個小品,交流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上台演一演,這樣提高了小組合作意識,學生參與性很高。
5、評價合作,建立獎勵機制。
積極的評價能促進小組更加有效地進行合作,對於要表揚的合作小組,更要關注的是小組成效的合作程度,可採用個人自薦、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等形式,每周評出優秀合作小組獎流動紅旗,調動每一個學生都為集體做出貢獻,激勵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幫助、互相配合,培養他們的協作精神。
四、探究學習。
「探究」是指在實踐中進行學習,要求教師在課堂學習中,藉助課文情景,創設主動、互動、生動的學習氛圍,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給各類學生提供適合各自發展的聽、說、讀、寫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培養探究問題的意識。
1、學會質疑。
質疑是學生主動求知、主動學習的生動體現,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啟發學生學會質疑方法。(1)抓住課題質疑。揭題時,讓學生抓住課題關鍵詞質疑,有利於學生運用推測,猜想的方法去理解課文思路,以進一步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如教《飛奪盧定橋》一課,一生質疑題目中的「飛奪」各是什麼意思?文章重點寫什麼?「飛」與「奪」這兩部分怎麼連接?這樣,學生能對自己的猜想,主動有效地自讀課文了。(2)從課後精心設計的問題學習質疑,這些都是質疑的典範,學生可以思考這些問題提出的角度方法,學會提問。(3)抓重點語句質疑。語句教學在小學語文是十分重要的,要多讓學生在品詞賞句中提出問題。(4)從矛盾中質疑。教師應啟發學生從矛盾處提問。(5)從文章開頭質疑。(6)從課文寫作特點上質疑。(7)從文中標點符號上質疑等。
2、釋放質疑。
提出問題並不是目的,學習的目的是解決疑問,把不懂的弄懂。那麼怎樣解決疑難問題呢?當然不是學生提問,教師解答,而是在教師啟發引導下,學生自行解答。方法有:(1)聯繫上下文讀讀想想,從課文中找到解疑的依據;(2)圖文結合,展開想像;(3)進行假設,推想;(4)新舊知識結合;(5)運用比較,區別異同;(6)小組討論,互為啟發、共同探究;(7)舉一反三;(8)聯系課外知識,找到相似點。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更新觀念,轉變角色,靈活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真正讓學生喜歡語文、會學語文。
『叄』 如何實現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自主合作學習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
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
新課程標准》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力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如果教師再用老觀念去教授語文,那無疑將扼殺課程改革那鮮活的生命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在學習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那麼,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他們學習能力,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激發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贊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
1、引入情境,激發探究心理
一堂課上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於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創設情境尤為關鍵。在進行《小小新聞發布會》的口語交際時,我創設了錄像情境。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的:「同學們,我們生活的今天,時時處處感受到新聞的存在。聽廣播,看電視,讀報紙,上網,這些既方便、又快捷,使我們隨時可以了解到國內外的新聞。現在就讓我們來召開以此新聞發布會吧!每人將自己搜集的新聞在組內講一講,並要求小組內選出最佳新聞發布人選上場,同學們評價、質疑。依次廣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無論是因好奇,還是因為關注,都是他們形成一種努力探究的心理,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2、利用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動機是活動的原動力。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心理動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引入情境後被激起。如果教學還是那樣刻板,按老辦法、老觀念去教。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的學習動機定會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後,根據課文情節的不同、內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續。教師應不斷創設情境,開成連動的整體情境。無需教師分析,就強化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引導探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
要想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能保持下去,關鍵在於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教師應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去領會、去發現,在自主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1、小組合作開辟自主空間
教師作為引導者,應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我覺的小組合作學習值得提倡。如何使這一組織教學不流於形式我首先給學習小組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如我在教學《可貴的沉默》時,我提出這樣的學習目標:(1)我會讀:大聲朗讀課文,讀准字音,可自由讀,也可小組合作讀;(2)我會問:在學習小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讓小組夥伴共同交流解決;(3)我會講:把你讀文後的感受說給小組夥伴聽。長此以往,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在以後的讀文中就會自覺的給自己小組提出學習要求。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那學習的興趣可想而知就會更濃了。
另外小組學習的內容可以選擇。語文教學中,如能讓學生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後在小組內交流,那學生的學習興趣定會大大提高。而教師只是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參與其中起到引導的作用。一個問題提下去,如果不給足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那將會給課堂帶來冷場。作為教師不要讓小組合作流於形式。學生還未充足地去討論,更不可能產生創造性思維與真情流露,教師就草草收場,勢必起到反作用,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對於小組學習的結果,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評價可多方面,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反饋的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評價都要有詳細地分析。我設計了一些表格進行每月評價,在學期結束對每月評價製作統計表來向學生展示小組學習的結果。我認為作為教師只要精心付出,學生定會還你一個驚喜。
2、質疑問難,發現問題自主學習
創造性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首先要鼓勵他們敢於和善於質疑問難。中國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要培養學生善於從無疑處生疑,從看似平常處見奇,這是發現問題的起點。如教學《她是我的朋友》時,學生問:「課題為什麼是她是我的朋友?」在初讀課文後學生又問:「課文寫的是阮恆獻血的故事,與他的朋友有什麼關系?」教學學生共分兩組進行辯論賽,雙方討論激烈,不僅鍛煉了口語能力,又極好地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學生躍躍欲試,整節課學生都處在積極的自主學習中,創新思維的火花在這里閃耀。課堂教學是屬於學生的,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質疑釋疑,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
三、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點
語文教學應創設讓學生活動的機會,以實踐活動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教師在語文學習中應多提供學生活動的機會,在語文學習中注重學生說的訓練。還可將課文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因為愛表演是學生的天性,學生希望老師給予他們表演的機會,使他們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華。
自主學習使新課程標准真正進入課堂。我們的課堂充滿樂趣,才會使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去完成學習任務,使真正的創新思維火花常開不敗。
『肆』 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
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
新課程標准》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力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如果教師再用老觀念去教授語文,那無疑將扼殺課程改革那鮮活的生命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在學習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那麼,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他們學習能力,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激發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贊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
1、引入情境,激發探究心理
一堂課上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於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創設情境尤為關鍵。在進行《小小新聞發布會》的口語交際時,我創設了錄像情境。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的:「同學們,我們生活的今天,時時處處感受到新聞的存在。聽廣播,看電視,讀報紙,上網,這些既方便、又快捷,使我們隨時可以了解到國內外的新聞。現在就讓我們來召開以此新聞發布會吧!每人將自己搜集的新聞在組內講一講,並要求小組內選出最佳新聞發布人選上場,同學們評價、質疑。依次廣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無論是因好奇,還是因為關注,都是他們形成一種努力探究的心理,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2、利用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動機是活動的原動力。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心理動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引入情境後被激起。如果教學還是那樣刻板,按老辦法、老觀念去教。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的學習動機定會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後,根據課文情節的不同、內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續。教師應不斷創設情境,開成連動的整體情境。無需教師分析,就強化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引導探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
要想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能保持下去,關鍵在於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教師應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去領會、去發現,在自主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1、小組合作開辟自主空間
教師作為引導者,應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我覺的小組合作學習值得提倡。如何使這一組織教學不流於形式我首先給學習小組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如我在教學《可貴的沉默》時,我提出這樣的學習目標:(1)我會讀:大聲朗讀課文,讀准字音,可自由讀,也可小組合作讀;(2)我會問:在學習小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讓小組夥伴共同交流解決;(3)我會講:把你讀文後的感受說給小組夥伴聽。長此以往,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在以後的讀文中就會自覺的給自己小組提出學習要求。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那學習的興趣可想而知就會更濃了。
另外小組學習的內容可以選擇。語文教學中,如能讓學生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後在小組內交流,那學生的學習興趣定會大大提高。而教師只是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參與其中起到引導的作用。一個問題提下去,如果不給足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那將會給課堂帶來冷場。作為教師不要讓小組合作流於形式。學生還未充足地去討論,更不可能產生創造性思維與真情流露,教師就草草收場,勢必起到反作用,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對於小組學習的結果,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評價可多方面,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反饋的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評價都要有詳細地分析。我設計了一些表格進行每月評價,在學期結束對每月評價製作統計表來向學生展示小組學習的結果。我認為作為教師只要精心付出,學生定會還你一個驚喜。
2、質疑問難,發現問題自主學習
創造性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首先要鼓勵他們敢於和善於質疑問難。中國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要培養學生善於從無疑處生疑,從看似平常處見奇,這是發現問題的起點。如教學《她是我的朋友》時,學生問:「課題為什麼是她是我的朋友?」在初讀課文後學生又問:「課文寫的是阮恆獻血的故事,與他的朋友有什麼關系?」教學學生共分兩組進行辯論賽,雙方討論激烈,不僅鍛煉了口語能力,又極好地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學生躍躍欲試,整節課學生都處在積極的自主學習中,創新思維的火花在這里閃耀。課堂教學是屬於學生的,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質疑釋疑,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
三、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點
語文教學應創設讓學生活動的機會,以實踐活動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教師在語文學習中應多提供學生活動的機會,在語文學習中注重學生說的訓練。還可將課文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因為愛表演是學生的天性,學生希望老師給予他們表演的機會,使他們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華。
自主學習使新課程標准真正進入課堂。我們的課堂充滿樂趣,才會使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去完成學習任務,使真正的創新思維火花常開不敗。
遇到生冷的作文題,不要害怕,縮小其范圍,發現其核心,即可行文;
『伍』 自主學、探究學習、合作學習
一、問題的提出
1、從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看。20世紀90年代以來,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遷以及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對每個社會成員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可持續發展觀念和戰略,要求每個社會成員具有終身發展的願望和終身發展的能力,具有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2、從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來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任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一定是自主學習。因此,倡導自主學習成為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首要任務。從教與學的關系來看。教學方式決定學習方式,學生的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研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3、從當前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來看。傳統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一面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的不斷銷蝕。長期以來課堂教學沿襲滿堂灌、滿堂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變成了一種在外力強制下的被動行為、他控行為。學生常常在盲目、「無我」的狀態下進行學習和作業,很少能獨當一面地從事完全自控的學習活動。這種缺乏能動性、自覺性的被動學習,完全喪失了促進主體成長和發展的長遠價值與意義。從指導與自主的關系來看。傳統教育過於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牽得比較多,學生總是處於被動地位;實施素質教育以來,大力提倡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不敢多指導。因而,如何正確認識指導與自主的關系對推進素質教育顯得十分重要。
4、從學校自身的發展來看。我校開展立項課題《自主創新教育》研究三年來,營造了和諧融洽的校園人文環境,引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形成了教師潛心教研的氛圍。為了進一步深化教育科研成果,加強課題銜接,故提出本課題的研究。
二、課題的界定
「自主學習」是一個與「他主學習」相對立的概念,是對學習本質的概括,是高品質、高質量的學習。一般指在教學條件下學習主體自覺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或能力。
「指導」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實踐給予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指點式的培養活動,它側重於對受教育者提供一種幫助和引導。
「策略」,指教師為實現教學目標或教學意圖而採用的一系列具體的問題解決行為方式。
本課題旨在通過研究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達到喚醒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的目的。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1、構建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形成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
2、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得到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學習的習慣以及自主學習的品質得到培養。
四、主要理論依據及假設
(一)理論依據
1、主體性發展教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活動,即主體活動,是個體自覺地與客體(活動對象)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人只有通過主體活動,才能對客觀世界發生作用,才能主動地認識客觀事實,並在這一過程中改進發展和完善人本身。 2、統整的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由認知主體積極建構的。建構是通過新舊經驗的互動實現的。學生有特定的自然稟賦,在特定的自然社會和家庭環境中生活,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產生不同的生活體驗、知識積累、思維習慣和認知結構。應該重視學習者先前所建構的知識和經驗,並將學習者已有的知識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
(二)理論假設
通過研究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喚醒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幫助小學生在學習交往中認識自我、評價自我,並有意識地調整自我;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自主學習品質,幫助小學生深化感知力、想像力、思考力與創造力,使小學生隨時都能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角色地位和存在價值,釋放出自身的生命潛能,進而學會學習。
五、完成課題研究任務的條件分析
1、自主學習不僅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新一代人才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2、學校《自主創新教育》課題的研究為本課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因此,本課題的研究有良好的學校基礎。
3、參與本課題研究的人員有區教學能手、教學新秀,他們有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又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六、研究內容
1、研究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
2、研究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形成的指導策略。
七、實施思路、操作原則及研究方法
1、實施思路
該課題作為統領輔導區的總課題,教師人人參與研究。根據小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徵,分低、中、高三個梯度,中心以教研組為單位,村校以校為單位進行探索。同時要突出研究重點,抓住語文、數學這兩門重點學科進行攻關。具體實施時,首先從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入手,增強教師向會指導、善指導努力的意識;其次,把指導的側重點放在課內,並做到緊密聯系課外。
2、操作原則
為保證該研究的順利進行,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教師應根據課題方案和自身實際自主選擇研究內容,創造性地開展研究。教師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活動、體驗乃至創造。
(2)差異性原則。受教育者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條件差異,有環境影響的不同,也有教育條件的不同。這些差異決定了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要求有差異的個體都要達到統一的教育目標,而應當按照這種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使每個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3)師生合作原則。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據此,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
(4)整體發展原則。要把課堂教學與學生身心素質各方面看作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發展整體,使課堂教學與社會、家庭、學生生活形成一個相互協同的整體。教學力求面向學生整體素質的可持續發展。
(5)反思性原則。反思是回顧已經做過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標、進展,提出改進的方案,應用從教學中或從他人身上所學到的知識的一種能力。實驗中,教師要具備反思的意識,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指導行為。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經驗篩選法、調查法。
(1)行動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計劃,研究中實踐計劃,觀察學生反應,研究後觀察效果,反思教學活動,改進教學活動。研究周期可長可短,范圍可大可小,研究人員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集體。每一次研究都應該有計劃、實踐、觀察、反思這四個環節。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准備階段與實施階段。
(2)案例研究法。教師記錄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反思。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
(3)經驗篩選法。搜集、整理課題研究材料,篩選有用的,剔除無用的,然後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來進行總結、提煉。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總結階段。
(4)調查法。運用采訪、座談、問卷、一般統計等方法了解、掌握課題研究情況。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全過程。
八、研究步驟
1、准備階段( 2004.10——2005.1)
工作目標:
(1)制定課題研究方案,申報課題,開題論證,修定課題方案。
(2)搜集國內外關於自主學習的資料,了解自主學習研究的進展情況。
(3)按照新課程標准和教材的要求,結合學校原有課題《自主創新教育》的研究成果,形成各學段學生自主學習的預設目標。
(4)開展調查研究,弄清各學段學生原有自主學習的情況,並對照自主學習的預設目標及國內外自主學習的研究情況確定本課題研究的若干個支撐點。
(5)對課題組成員、子課題負責人進行培訓,各子課題負責人制定子課題研究計劃。
2、實施階段( 2005.2——2006.6)
工作目標:
(1)點上實驗:如何指導小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有哪些;怎樣認識指導與自主之間的關系;從他主學習轉向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基本的規律與原則可以遵循。
(2)追因調查:弄清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應對。
(3)驗證研究:在實踐中不斷驗證並修定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
(4)課題研究中期評估。(2006.1)
(5)下階段課題研究規劃。
3、總結階段( 2006.7——2006.10)
工作目標:
(1)搜集實驗中積累的資料,從中總結經驗、尋找規律,篩選出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通過面上推廣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課題研究。
(2)結題匯報活動。(2006.10)
九、保證措施
(一)組織保證
課題負責人:陸 華
課題主持人:王 蘭
課題組成員:鄒 建、鄒 宇、費業明、鄒 英、鄒小珠
主要子課題設置及其負責人:
小班條件下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研究 鄒 英
小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指導策略研究 鄒 宇、馬紅芳
小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指導策略研究 費業明、陸建英
小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指導策略研究 鄒 慧
小學生自主學習科學的指導策略研究 鄒曉東
小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的指導策略研究 吳 靜
小學生自主學習體育的指導策略研究 鄒立新
小學生自主學習美術的指導策略研究 陳 斌
小學生自主學習品德與社會的指導策略研究 倪燕偉
(二)制度保證
(1)定期召開課題組成員工作例會。(2)落實 「教學能手、教學新秀管理意見」。(3)完善校本培訓、公開課展示、實驗經驗交流、「新綠杯」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比、教科研先進個人評選等制度。
(三)經費保證
學校保證實驗所必需的經費。如:專家講座、教師論文評比、公開課展示、外出參觀。
十、成果形式
1、課題研究報告。
2、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
3、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經驗集。指導策略分三個層次:一是帶有全面指導意義的指導策略,二是學科指導策略,三是個案型指導策略。
4、小學生自主學習情況調查報告。
5、其他有關本課題的研究活動和物化成果
『陸』 談談小學語文教學怎樣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100字
隨著教育的飛速發展,各種教育理念層出不窮,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的學習能力成為了當前教育的重點。《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經成為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是現代以來國際上諸多心理學派和教育學派所共同認識並大力提倡的學習方式,它同時也對許多教學模式產生過巨大影響並成為其理論內核。在國內,隨著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但是,在各種研究中,人們對其理論研究比較多,而對其與學科特點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的研究還太少。如果我們不把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理論遷移運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去,那麼再先進的理念也只能是一種空話。因此,研究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具體操作方法已經成為當務之急。針對這點,我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做法有: 一、重視自主行為的培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主體性教育理論認為,學生的主體性具體表現在選擇性、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自主性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個人對於自己的活動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權力和能力。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現在他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自覺積吸的學習態度,能夠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獨立地感知教材、學習教材深入地理解教材,把書本上的科學知識變成自己的精神財富,並能夠運用於實踐;其次,學生還能夠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對象,對學習活動進行自我支配、自我調節和控制,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主動地去認識、學習和接受教育影響,積吸向老師質疑、請教,以達到自己所預期的學習目標。 從這一點出發,我先從道理上幫助學生轉變觀念,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參與的過程」,更注重的是為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在教學中給學生自學的機會,把課堂還給學生。注重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讓自己成為學生的朋友,允許學生提出不同見解,允許保留意見,對學生多給與鼓勵和肯定。給學生看的條件,給學生想的時間,給學生說的機會,給學生創的空間,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去學習。只要學生能夠讀懂的就不再去講,只要學生能夠領悟的就不再去分析,培養學生自己動腦解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例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的程度確定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可以利用課本上的單元提示、預習提示、課後練習等理解課文,甚至有權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比如在學習《紫藤蘿瀑布》一文時,學生根據提示確定了學習目標,並選擇了每己喜歡的段落作重點學習、賞析,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暢所欲言,始終處於興奮狀態,效果比老師講給他們要好許多倍。在教學過程中, 我還注重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其才能的機會。例如,每節課堅持課前五分鍾演講制度,利用課前五分鍾,以廣闊的社會生活和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為主要素材,提高學生的素養,設置了「海闊天空」「課文質疑」「開心一刻」「佳作賞析」「心靈寄語」等內容,學生輪流來講。 二、開展以小組合作學習為特色的教學組織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也是一個交流與合作的過程。集體教學雖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但小組活動作為一種補充,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具有顯著的優勢。每個學生由於發展水平、個人家庭背景及興趣愛好不同,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一起討論和交流,可以彼此取長補短。同時,小組交流與合作也為學生提供了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懼怕說錯的心理壓力大大減輕,更利於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在教學過程中,將全班學生按照學業水平、能力、性別、個性特徵等分成學習小組,每組四人。為學生主動參與、積極交往、合作學習、公平競爭創造了條件。小組合作學習的一般程序為:首先是任務定向,教師設計適合於小組合作學習的作業內容,學生加以選擇、接納;其次是組內交往,先個體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再小組內發言交往,教師對小組學習作必要的指導和調控;最後全班交流,小組代表綜合匯報學習結果,教師小結評價。為了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特別注意以下幾點: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有一定的難度,問題有一定的挑戰性,有利於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與小組學習活動的激情,處理好集體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分配,一般情況下,一節課中有一定難度任務的小組合作學習不宜過多:小組合作學習要有民主性,要充分尊重與眾不同的思路和獨到的見解,吸納不同的觀點:適時引進競爭機制及激勵性評價,通過競爭得到共同提高,分享成功快樂。 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我經常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學生利用手中不同版本的參考資料,結合提示、注釋、練習展開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如有疑難問題,還可以全班交流,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有時,也開展小組之間的競賽活動,如在學習《中國石拱橋》一文時,以小組為單位比賽收集」橋「的資料,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分工合作,收集的資料大大增加了,豐富了同學們的知識。對於一個問題的不同理解,還可以開展小組之間的辯論賽活動,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 三、巧妙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著名教育家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一個積極的探究者,教師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種學生能夠獨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學習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記住教師和教科書上所講的內容,而是要學生參與建立該學科的知識體系的過程。所以,布魯納強調的是,學生不是被動的、消極的知識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積極的知識的探究者。心理學家也研究表明,人生來具有一種好奇的傾向,這種本能的傾向會使人們在面對陌生的現象時盡力找出其發生的原因。當他遇到困惑或矛盾的情況時,這種心理傾向會更強烈。少年兒童具有自然而又旺盛的探索精神和強烈的求知慾,會本能的對一切新奇事物感興趣,他們會想方設法弄清楚這些新奇事物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這是一種進行科學研究的可貴的動力和心理資源。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指導他們如何提問、如何收集資料、教給他們發現事物變化規律的一般思維方式,教給學生探究的方法和形成善於聽取各種不
『柒』 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自主合作學習能力
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能夠迅速提高學習成效的渠道。或許這正符合我們的老話:團結就是力量。不可否認,學生的思維和理念是處在時代的主流的,而我們有部分老師的思維和理念卻是跟不上時代的。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如果能夠正確引導加以利用,使之得到發揮,往往能使我們的教學更容易出成果,事半功倍!如何發揮學生在數學中的合作學習能力,淺談自己在教學中的幾點看法: 一、搭建合作小組 1、建立固定合作小組。這是最基本的條件,小組成員一般控制在4-6人。經過長期的合作學習之後,使之感覺到我們是一個學習小組,我是這個小組的一員,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2、進行學習方式培訓,向學生介紹各種先進的學習方式。如:介紹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優點、一般的操作方法,使學生產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