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如何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一堂成功的課教學不應是停留在知識的表面,而是要深入挖掘其內涵;不應是僵死的知識灌輸,而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B.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師學科素養
人們常說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學英語教師的器又是指什麼呢?成為一個稱職的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哪些方面的積累和准備呢?許多中小學英語教師在自身專業發展中還不是很清楚應該學習哪些知識,提高哪些方面的修養。因此,討論基本修養的問題對中小學英語教師的自身發展,對於提高教師培訓的效率都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從語言能力、語言學基礎理論、二語習得與語言教學法、跨文化交際常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的運用以及師德修養等方面談一談這個問題。雖然成為一個優秀的中小學英語教師需要的素質還不止這些,這里談到的幾點可以看作是一些最基本的前提。
一、英漢語語言技能修養
首先是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英語課程標准對小學畢業生的要求是至少達到二級,那麼小學英語教師自身的語言水平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比這個二級要求再低。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師隊伍構成中,轉崗和兼課教師占相當大的比例,無論從學歷水平還是語言能力,恐怕離對小學英語教師的基本語言要求都還有相當大的距離。許多教師的語音很成問題,說和寫的能力也普遍需要加強。對於剛剛開始學外語的小學生來說,先入為主的印象對他們以後的學習影響很大,尤其是語音語調和對外語的基本認知。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首先能做好。現在很多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上不去,可能不是不會教的問題,而是自身的知識積累就很欠缺,是沒啥可教的問題。因此,在組織各種形式的培訓時,對教師進行課標理念、教學法、教學技術等培訓的同時,非常有必要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幫助小學英語教師把英語語言水平提高到起碼的底線。語言素養非一日之功,教師也應該利用一切機會,逐步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此外需要強調的是,漢語修養也不可忽視。雖然英語教師教的是英語,即使有能力全英語授課,良好的漢語的表達能力也應該是英語教師必不可少的素養。況且,從目前情況看,要求小學英語全英語授課,在多數地區還不現實。
二、普通語言學理論修養
這是更進一步的要求。語言學基本理論的修養可以幫助教師在更大的背景上理解和認識英語語言,增強教學中的自覺性。使教師教學不但知道該怎麼做,還知道為什麼那麼做。中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幫助他們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和對教學有直接幫助的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常識。比如語言的本質和屬性,語言的發展與變化,世界語言的簡單類型分類和親屬分類,語言結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語言的對比,語言的精確與模糊,語言和言語,語境對言語意義的影響,語用學常識,以及語言的內部結構(包括語音學知識,詞彙學知識,語義學知識,句法學知識和語篇結構知識)等。然而,眼下適合中小學英語教師自修語言學的文獻資料很不容易找到,如果能組織編寫一些內容通俗、形式簡明的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讀本,對提高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效果應該會有幫助。
三、跨文化交際知識與文化修養
語言從來就不可能離開文化,離開了文化的語言教學往往既不能深入又沒效率。教英語當然離不開英語文化。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習者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單靠語音、詞彙、語法、句子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學習了解語言形式之外的更豐富的文化內容。跨文化交際知識、語用意識、文化敏感性是英語教學由死到活的橋梁。我們知道,任何兩種語言中看似對等的東西實際上很少有完全對等的。舉最簡單的例子,比如一個詞什麼意思,一句話什麼時候能說什麼時候不能說,對誰能說對誰不能說,這裡面都大有講究。因此,英語教師應該具備跨文化意識,並且在教學中時時向學生滲透這種意識。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英語課堂教學更有效,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文化敏感,為以後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還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里也需要特別指出,英語教學中的文化不僅包括英美文化,更應該包括中國的文化,無論從教師的自身修養,還是從英語教學的需要來說,基本的中國文化修養都是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必修課。
四、二語習得與教學法修養
如果說前面的三點主要是幫助中小學英語教師把握英語教學教什麼的問題,那麼第二語言習得知識和教學法修養則是為了幫助教師解決怎麼教更好的問題。要成為一個比較合格的英語教師,除了自身的語言文化修養之外,教師還需要了解熟悉第二語言學習的基本理論和一般規律,了解歷史上影響較大的一些外語教學法流派,包括語音教學、詞彙教學和句法結構教學的常用方法以及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常用技巧。教師再結合教學實踐,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形成一些有效的教學技巧。有了這些理論指導,在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時就會有更多的根據,安排教學步驟設計教學活動時也會更靈活多樣。
理性的態度應該是在了解熟悉各種理論方法的基礎上,具體分析當地的教學實際,包括教師本自身的條件、教學環境、課時、教材、學生的接受能力和需求等,對各種方法進行篩選和合理吸收,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嘗試、不斷調整,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策略和風格。
五、教育學與心理學修養
教學工作的性質決定了教師不可能一廂情願地安排和實施自己的教學計劃。要達成教學目標,教師的努力最終還必須通過學生來實現,只有學生愛學又會學,教師的教才有效。這就要求教師掌握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和技能,這樣就等於掌握了一種與學生溝通的有效工具。比如要讓學生愛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從多個側面入手,讓學生喜歡英語老師、激發動機和內驅力、引起注意、培養和保持興趣、正確運用批評與表揚、保護學生自尊心、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特徵因材施教等等。再如,要解決讓學生會學的問題,教師需要針對學生認知發展水平進行學習策略的指導,合理分配注意、利用遺忘規律安排復習、形象思維的運用、多感官的刺激等等。這些都依賴教育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學習心理學和語言心理學的知識。比如兒童發展心理學知識有助於教師了解各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特徵,包括記憶、注意、興趣、愛好、動機水平、意志品質、創新能力、夥伴關系、個性特徵與家長的關系等。這些又是指導中小學英語教學中一些具體問題的重要根據。比如小學語音教學中教不教音標,什麼時候以怎麼樣的方式教,什麼時候開始要求寫,語法講不講,講到什麼程度等等具體問題,都需要有教育學心理學的依據。
教育學心理學素養不僅在微觀的技術層面為教師的教學行為提供支持,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原則有深層的影響。它實際上是上面所談到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的理論基礎,幫助解決為什麼這么教的問題。另外,與其他學科的教師一樣,中小學英語教師在教書之外同樣肩負著育人的重任,如果沒有一定的教育學和心理學修養,恐怕很難勝任這一工作。而且,這一修養也有利於教師更客觀地了解自己,提高反思能力,有利於教學相長和教師自身的終身學習和發展。
六、人格魅力與師德修養
以上談了教師的能教和會教的問題,最後談德的問題。德者,才之帥也。沒有師德,教師的能教和會教之才便沒有了帥,教師的其他修養也就因此失去了靈魂。教師勞動的一個重要特徵是他對被教育者施加的任何影響都不可避免地伴隨著某種情感因素,師生的交流是靈魂與靈魂的交流,真教育是心心相應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才能打到心的深處(陶行知)。作為一種精神生產,教師的勞動對學生的影響往往是自然的,不易察覺的。教師的品德和智慧、教師的綜合文化素養具有巨大的教育價值。師德修養是所有修養的第一前提,在各個層次的教師培訓中都應該佔有重要的位置。然而目前的教師培訓重視技術層面的東西更多,對師德修養似乎有所忽視。對此也曾有人疾呼:教師培訓所注重的不應該是一招一式,不應該是教學的技能、教學的模式,而主要應該是教育的理想、教育的信念、教育的境界、教育的追求,是不斷地去喚醒、激活和弘揚存在與每個教師心中的教育智慧。
師德修養的內涵豐富而深遠,難以簡單地言說,這里只舉其一二。(1)高尚的品德。沒有崇高品德就不可能有吸引學生的人格魅力,即使專業知識和能力很高,也不足成為優秀教師。健康的身心,積極的人生態度,是教師品德的基礎。有調查顯示,目前中小學教師隊伍中有各種心理問題的比例之大已經到了令人擔憂的程度。這一方面需要全社會對教師和教育事業更多的支持和關注,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師自覺地學習和鍛煉,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和精神境界。(2)永恆的愛心。愛是一切教育的起點,關愛每個學生是對教師的起碼要求。陶行知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實際教學中,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遵循這一原則並不容易。賞識教育和理解教育引起的巨大反響,正能說明社會對愛的教育的企盼。(3)嚴謹與敬業。學生對教師不只是聽其言而信其道,而更重要的是觀其行而親其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效仿的榜樣,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嚴謹的教師才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只有敬業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責任心的學生。(4)開放的心態與創新的意識。知識和信息時代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跟上時代的發展。腦筋僵化、知識陳舊的教師不可能抓住學生的心。教學相長不是教師被學生的需要逼著學習,而是教師自主學習。終身學習不僅是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對每個教師的要求。
六個方面雖然是分開來陳說的,教師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階段性地學習和訓練。但實際上它們在教學實踐中起作用的時候是綜合在一起的,在教師的能力結構中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六個方面都很重要,其中語言能力是基礎,而師德是其他所有修養的靈魂。
在崗教師積極培養和提高自主學習、自覺反思的意識和能力就可能成為及時的補償。
C. 如何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
新課程標准對英語教學要求的核心是:貫徹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小學英語作為基礎教育學科和其他學科一樣,肩負著提高全民思想道德修養和文化素質的責任,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為學生提供富有情趣、內容健康的語言材料,同時盡量設計真實的語言情境,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多數農村小學生對英語既沒有熱情也沒有信心,更為嚴重的是,有些學生對英語學習已經產生了厭煩的心理,他們英語基礎較差,長期以來英語成績差,大大地挫傷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在英語教學中,如克服上述困難滲透素質教育呢?本人通過幾年的英語教學實踐,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將德育教育寓於教學中
縱觀目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造成英語成績差的原因有很多,如智力、情感、行為習慣、學習態度、性格等方面。作為英語教師要仔細研究自己的學生,分析造成他們不愛學英語的主要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英語教材中有許多德育載體,其中不少對話、日常用語、都具有豐富的德育知識,教師用這些教材實施教學,在傳授英語知識、培養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要自熱而然地滲透人文性、思想性教育。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聽、說、讀、寫的過程中,要善於發現教材內容中的德育價值,完成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另外,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活實際,找出教材中學習的內容和思想教育內容的結合點,以防止德育空泛化。因此,我認為在英語教學中要講究教學藝術。緊扣教材、適當補充、合理發揮,使英語教學有新意、有創新、有激情,使素質教育得以落實,使教育教學功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開辟第二課堂,將英語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
素質教育要求「以人為本」,我們在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更要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品質的培養,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新世紀的英語教師我們應該以更高的姿態去迎接挑戰,去學習、研究新大綱,體會其精神和要旨,並落實到實際的教學中去。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可能在英語的某方面有優勢。教師要會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開辟第二課堂,如朗誦比賽、默寫單詞競賽、聽寫競賽、日常口語交際競賽、英語黑板報、根據課文內容自編短劇、讓學生參加英語角活動等,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趣味性。與此同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按照教材體系和學生認識水平,使學生養成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語音為首的聽說習慣、按時預習新課習慣、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課習慣、主動參與課堂實踐活動習慣、聽說讀寫齊頭並進習慣、及時復習所學知識習慣等,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滲透各國文化知識,增強學生英語文化素養
從目前農村學生學習英語的狀況來看,學生的視野太小,從而制約了學生的學習,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在教學中增強文化素養的教學。我們的教材涉及的內容、語言風格和時代背景是相當廣泛的,其中包含著許多外國歷史的、人文的、文學的、科學的甚至經濟的知識,我們只要在課堂上勻出一定時間,有意把課文的內涵展開。那麼,我們的英語教學就會變得豐富,就會產生無窮的樂趣,學生的求知慾便會多方位地延伸。
農村的學生勤奮、刻苦,如果能使他們意識到探求外語背景文化的重要性的話,他們便會提出更有質量的問題。因此,外語教學有責任也有條件努力去做這方面的引導和培養。通過英語教學,使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社會風俗習慣,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學好英語,擴大他們的視野,還有助於他們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為此,在進行日常教學時,我們應處理好語言和文化的關系,達到輕松學英語的目的。
四、創設交際情景,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藝術學科,是一種交際工具。實踐證明學習語言除了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外,還要有一個真實的語言交際環境。在教學實際活動中,即使沒有一個真實的純英語交際的大環境,我們也要營造、創設一個基本接近於說英語、用英語的交際小環境。大自然的千姿百態,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優美動聽的英文歌曲,勇於探索創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現代教育技術在語言教學中的運用等無不給語言教師提供了豐富的交際素材。如問候、指路、購物、看病、打電話、邀請親友、日常生活及學習活動等題材,教師可以通過實物及教具演示、看圖及投影會話、扮演角色形象、詩歌故事演講、日常生活小事對話等課堂活動,運用聽錄音、放錄像、繪制簡筆畫等手段、創設語言交際情境,提高學生綜合技能。教師還要不斷調查研究,掌握交際動態,力求面向全體學生,克服部分中差生不敢說、害怕說錯、羞於啟齒的語言心理障礙,盡可能多地為中差生提供交際機會,分層、分組組織他們進行情景會話表演,使轉化中差生工作上一個台階。這樣,將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和學生實際相聯系,通過動耳、動口、動手、動腦組織大量聽、說、讀、寫等交際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了初步語感,並內化知識,形成技能,增強了語言實踐運用能力。
五、英語教學中教師也應提高自身素質,改進教學方法
素質教育要求必須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思維、學會選擇、學會審美、學會健體,具有終身的學習能力、發展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一改只顧「教」而不顧「學」的做法,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首先應大力提倡並實行「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真正把傳授知識的過程當做學習交流和自主探索的過程,教學重點應放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上,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方法,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為主體,注重學習水平層次和個性差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肯定要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有些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往往與老師有隔膜,存在抵觸或逆反。較強的溝通能力有利於和學生的交流,消除學生尤其是英語「學困生」對教師的戒備之心,及時了解學生內心世界,從而能更有效的進行教學工作。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質,在學生中,樹立威信。烏申斯基曾說:「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在學生中樹立威信,有利於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
此外,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必須充分尊重愛護學生,絕不能損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蘇霍姆林斯基強調,對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會環境條件不良影響而表現異樣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的態度和方式對他,因為只有對學生發自內心真摯的愛,才能給他們以鼓舞,才能使他們感到無比的溫暖,才能點燃他們追求上進、成為優秀生的希望之火。情感轉化將在這里發揮巨大的威力。
對學生過多的表揚或批評,容易讓學生產生心理疲勞。但是對學生尤其是英語「學困生」的表揚和批評要掌握好度,對學生寬容但絕不能縱容,嚴格但絕不能苛刻。
總之,小學英語實施素質教育,尤其在農村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一次教育改革的重大問題,使我們英語教師面臨的極大的挑戰,我們要在以後的英語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實踐。
D. 如何對小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培育
這段時間里,關於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專家論談、專家視角等方面的文章已經是比比皆是了,大多數老師也都明白了學科核心素養的涵義。我個人覺得,這學科核心素養也不是什麼全新的東西,只是將原來的一些要求進一步理論化,提升到另一個高度罷了。
我們且來看我國當前提出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語言能力;
文化品格;
思維品質:辨析語言和文化表現的各種現象;分類、概括信息,構建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更改表達自己的觀點。形成英語思維習慣,提高多元思維能力。
學習能力。
魯子問大師對我國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見解是:
英語語言作為工具能力與品格:以英語為工具獲取信息、分析價值、做出判斷、開展行動、進行學習等的能力與品格
跨文化行動能力與品格:基於英語社會文化特性開展跨文化行動(領導、合作、執行等)的能力與品格
英語特性思維能力與品格:運用英語語言思維特性進行思維的能力與品格
綜合國家的要求和魯大師的觀點,我個人覺得這與之前我們在課標中看到的「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的要求有許多共同之處。我們英語教學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
可是在最近的聽課中,卻聽得頗為郁悶。
部分老師,還是剛剛參加工作時間不長的年輕老師,竟然也學起了某些老得不能再老的老師的做法,直接採取翻譯式教學。整節課中,老師一直在使用漢語組織教學,無論是指令語,還是講解文本、知識點,除了教材的文本中的原文外,全是漢語。
這樣的教學,何談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
其實,我覺得,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關鍵在老師,但現在的問題是,老師自身都沒有英語思維的品質,沒有運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與意識,又如何去培養學生呢?
所以,當前我們面臨的任務,不是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而是如何培養老師的英語核心素養!
E. 什麼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進行了界定,就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為9大素養,具體為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
很多英語教學專家在談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時有各自的見地。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龔亞夫在第19期羊城教育大講堂「學生英語核心素養體系的構建與培養途徑」專題講座中提到,英語核心素養應當包括兩個方面,即認知的與非認知的。認知方面指的是學術、知識,非認知方面則是指價值觀、情感態度等。
批判性思維能力、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創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屬於今後培養核心素養中應包括的內容。龔亞夫還認為,中小學英語教育應改變單純以語言運用能力為核心的目標,設計多元的目標,如「社會文化目標」「思維認知目標」和「語言交流目標」,把語言學習與思維認知、個人素質培養等結合起來,體現英語教育在促進人的品格與思維發展方面的價值。
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外語教育與教師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王薔提出,「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由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方面構成。學生以主題意義探究為目的,以語篇為載體,在理解和表達的語言實踐活動中,融合知識學習和技能發展,通過感知、預測、獲取、分析、概括、比較、評價、創新等思維活動,構建結構化知識,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一)三個方面
1.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包括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語言知識包括語音、詞彙、語法、語篇、話題、功能等,它是語言能力的基石,沒有語言知識的鋪墊,就無法實現語言技能的培養。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譯等,它是語言能力的載體,是形成語言理解(聽、讀、譯)和語言表達(說、寫、譯)的途徑。語言各技能相互依託、共同促進。語言理解是對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一種內化,而語言表達則是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語言理解基礎上的最終輸出。
2.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主要指個體在思維活動中智力特徵上的差異,是衡量一個人思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英語思維模式在語法、語義、語篇、語用等方面與漢語言思維模式有差異。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英漢兩種語言思維模式之間的異同、聯系、轉換、互補會給學習者以跨地域、跨文化的思維想像空間,幫助學習者拓寬視野,為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識打下堅實基礎。
3.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上的突破。在英語教學中,文化主要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等。任何語言都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利於對英語語言知識的理解和使用,有利於在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的基礎上培養世界意識,最終具備面向世界的國際視野。
(二)兩個關鍵
1.學習能力
一般來說,學習能力就是有效運用學習方法與技巧的能力。學習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礎,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同時學會運用多種媒體和信息資源,拓寬學習渠道。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中,學習能力是其他素養的「催化劑」。
2.情感態度
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中,情感態度是其他素養的「潤滑劑」。人的發展是自我發展,它不是靠教育直接發生,特別是在語言學習中,學生的成長發展靠的是來自於與情感態度緊密相連的動機。只有調動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生才有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在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的「情感態度」達到和諧共鳴,才能創造出課堂活力。
(5)小學英語文化素養是什麼擴展閱讀:
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教學策略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為了促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如果原有經驗不能同化新知識,則要引起「順應」過程,即對原有認知結構進行改造與重組。語言能力是一個整體,不能碎片化,培養語言能力要建立在一個整體性的語言學習活動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創設緊密聯系真實生活和社會實際的英語教學情境,作為學生語言能力培養的橋梁。
(二)問題導向引領學生的思維品質
思維是智力與能力的核心,智力品質是智力活動中、特別是思維活動中智力與能力在個體身上的表現,因此它又叫思維的智力品質或思維品質。思維品質主要包括敏捷性、靈活性、創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五個方面。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引領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獨立思考、推理和探究,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
(三)加強交際擴展學生的文化意識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語言只有通過交際才能習得,而文化意識的培養更需要交際來實現。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利用教材以外的網路信息資源來引導學生更多地了解和接觸英語國家各方面的信息很方便,因此本文所指的交際是突破了以往的僅僅是「面對面的真實」的交流,而是藉助網路平台實現與國外的「面對面的虛擬」交流。
(四)以融合貫穿學習能力和情感態度
以合作融合催化學習能力
合作融合的關鍵在於學生在完成小組任務的過程中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共同負責,從而達到共同的目標。它需要學生的分工與合作,也需要學生彼此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用合作作為催化劑,使學生在共同完成相關學習任務的時候,不斷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隨著學習能力的增強,又反過來對其他核心素養的培養起到了助推作用,讓其他的核心素養能得到更好的發展。總之,合作實現了學生間智慧的互換、心靈的接納,是培養文化領域中語言溝通素養的有效途徑。
2.以知情融合潤滑情感態度
知情融合即認知和情感的融合。現代教學把課堂視為一個由認知和情感交織共生的生活世界,一方面認知為情感的產生和發展提供理性基礎,另一方面情感對認知活動又具有動力、強化和調節作用,情感和認知在課堂教學中存在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關系。
知情之間有層次的遞進循環,最終實現融合。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環境等潛在知情因素,啟動、維護、強化學生的認識活動,使教學過程既是認知訓練的過程,又是情感陶冶和提升的過程。同時要充分發揮教師的言傳身教,准確找到教與學和諧一致的結合點,讓發自內心深處的真誠打動學生,引發情緒與心靈共鳴,讓課堂教學成為師生情感交流、智慧碰撞、人格感染的過程。
以上是我對核心素養的界定和分類、學者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觀點以及英語學科的課程特點,來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進行解讀和對教學策略進行研究,有些觀點還不成熟,還有待商榷和補充。但不管怎樣,一線教師要以徵求意見稿為指導,在實際教學中思考和探索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與方法,讓學生真正得到全面發展,為他們未來英語的學習及應對全球化挑戰打下堅實的基礎
F.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博客
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要強調培並關注小學生的發展,培養文化品格、學習能力、思維品質、語言能力,同時要注意語言能力是融合於其他三個過程,在教學中逐層滲透,最終實現三維目標整合。
1、學生文化品格的培養:理解與認知中外文化的異同
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對中西方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認知和對比,學生才能更快更准確把握英語的語言本質和思想內涵,才能更准確地學習和運用英語。這樣的文化滲透培養了學生的文化品格,為學生的終身英語學習打下來良好的文化基礎。
2、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語言建構與合作學習的培養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改革的更替,由學會知識向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轉變,使其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所以,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素質得到全面主動的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學中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我們小學課堂上主要要提升的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合作能力。
語言能力的培養需要老師們對語言進行建構與運用,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根據教材進行單元統整與內容整合。單元單元統整與內容整合就是圍繞核心,設計任務;圍繞目標,逐步遞進;圍繞話題,整合內容。在不同主題的語言教學中逐步引導、延伸,使學生的思維被不斷激發,語言的輸出得到更大強度的鍛煉。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生接觸並學習到了學科教學中所提倡的中文美德,也由此體現了學科素養的價值型態,培養了學生的價值觀。
3、學生思維的培養:獨創性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小學英語新版教材中蘊含著知識性、思想性、教育性很強的內容,我們要善於發掘這些素材,挖掘教材的思想內涵,結合學生實際,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維品質的培養,讓他們的思維具有獨創性與批判性。同時通過我們的交流、分享,孩子的獨創性思維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應該怎樣發泄情緒,學生可能會想到去傾訴、跑步、踢球等健康的解決方式,這樣學生內心世界的東西、生活的東西、品格的東西,行為的東西全都融合到了語言教學的課堂中,這才是真正素養的培養。
G. 小學教育專業與英語教育專業有什麼區別
近兩年的在線英語學習非常的盛行,而且現在這個事物的發展也相當的成熟.假如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能每天從網上學習英語,不上補習班,輕松就能學習知識.尤其是小學英語在線教育,已經成為很多家長的首先.那麼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了解小學英語在線教育的優點.為什麼選擇參加在線教育?
(好多的書)
小學英語在線教育能夠作為孩子的一個補充,使孩子在課上沒有掌握的知識得到補充.通過對本章的閱讀你是否也了解了小學英語在線教育的優點呢?
H.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的文化素養
新課程肩負著時代的使命,新課程發展的核心理念要著眼於學生的發展,要面向每一位學生,要關注學生「全人」的發展,小學英語教學也要跟隨新課程的步伐.小學英語教師素質的提高是學生全面發展的保證.我認為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的自身素質應做好以下幾方面:一、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做一名學習型教師 過去,人們一直提倡,學生要分得一杯水,教師需要有一桶水的觀念.如今,時代在進步,有人對這句話提出質疑.第一:教師真的有一桶水嗎?第二:有了一桶水了,水質如何?第三:有一桶水了,是否能夠倒滿學生的一杯水?第四:學生的一杯水是否一定得讓教師倒呢?這一系列問題,引起我深思.作為一名新教師,一名新時代的英語教師,教好書是一門學問,我深知自己距離一名優秀英語教師很遠,但是我願意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多多請教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不斷鑽研本學科,為學生提供優質活水;反思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方式,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注重有效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努力做到低投入高產出,做一名實踐的思考者,思考的實踐者.新時代呼喚教師應做一名學習型的教育者.鄭副校長對我們提出學習三大類知識.第一:讀書,做到博覽群書.書籍包括:教育類、專業類、文化類.第二:讀圖.作為一名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應多看教育類及文化類電視、電影,以及提高信息技術修養,使得課堂教學與時俱進.第三:讀人.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因此優秀的教育者是活生生的教材.二、提升專業素養,鑽研教材教法 這次培訓,主要是教授小學英語的專業知識和傳授教學經驗.對於專業知識,及語音語調的學習,大學時學習了一年,基礎較扎實,因此在培訓中我認真復習鞏固.但是對於小學英語教材及其教法等教學實踐,是我還沒接觸到的,也是今後要不斷學習的方面.張麗珍老師和郭麗梅老師對教材進行詳細的講解使我對小學英語教材有了整體的把握;范老師解讀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要求,從中學到了英語教學中的目標要以新課標教學要求相一致,是教學的指南針.丘老師向我們傳授其課堂教學經驗,讓我受益匪淺.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向別人請教,更要自己研究,反思,才能不斷提高.三、小學英語教師應培養課堂上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的能力 傳統的英語教學以傳授知識為主,以教師講授為主,以課堂教學為主.新課程下的英語教學探索生動活潑又適應學生個性特點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小學英語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師既要關照教學內容,又要注重講授的方式方法,更要照顧學生的認知水平.由於教師講授語言受限,不能完全用漢語或者完全用英語去講解,根據小學英語的特點,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常使用的教學方法有:語法翻譯法、直接法、聽說法、全身反應法、交際語言法等,小學英語教師應在詞彙教學、會話教學、閱讀教學、語法教學、聽力教學、寫作教學中,因材施教,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新課程下的英語教學變得生動活潑.真正實現轉型.
I. 什麼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語言能力就是用語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語言知識、語言意識和語感、語言技能、交際策略等等;思維品質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斷、理性表達、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等活動。
文化意識重點在於理解各國文化內涵,比較異同,汲取精華,尊重差異等方面。學習能力主要包括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交際策略和情感策略。
英語的核心素養服務於英語學習,英語學習即學習英語,主要講述學習英語的方法,注意事項等內容。學習英語貴在堅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多運用多溫故。
英語學習過程是一種觀察,模擬,認識,識記,思考,記憶等綜合的心理活動過程。建議從學單詞開始就聽寫背單詞(從簡單到復雜),建立起人對英語單詞聲音形象的條件反射能力。
(9)小學英語文化素養是什麼擴展閱讀:
學習英語
1、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指導學生上好課,做好課後復習,完成口,筆頭作業。
學生並不是個個都清楚地知道,怎樣聽老師上課,怎樣進行復習和怎樣做口筆頭練習。他們需要教師的具體指導和幫助。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偏重於自己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在大多數場合下學習方法問題主要靠學生自己去摸索。不少學生由於未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發生了困難。教師必須重視這個問題。教師應該認識到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積極的意義,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它是教學中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具體表現。
學生必須運用觀察方法,思考方法,記憶方法使自己認識學習內容,學會對它進行比較和區分,分清主次;學會把整體分為部分,把部分歸為整體;學會掌握概念,運用概念,進行推理,從而全面掌握學習內容。
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的第一種學習方法,就是學習時高度集中注意力,即所謂的「專心」。無論是上課,課後復習,或做作業,都要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順利地進行學習的必要前提。
2、鼓勵學生積極提問。
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遇到問題,不斷提出問題和不斷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就意味著在學習的道路上前進了一步,在掌握知識和技能方面提高了一步。在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由教師提出問題。這些問題基本上符合學生的情況,代表了大多數學生所存在的問題。但是,恐怕不能符合每一個學生的情況。每個學生可能有他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學生不提出來,教師就不知道,因此也就無從幫助他們解決。這樣日積月累就會嚴重影響他的學習,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時產生困難。為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一定要啟發和鼓勵學生提問,使他們把遇到的問題自己提出來,讓教師和同學共同幫助解決,使他們在學習上前進一步。
3、幫助學生掌握記憶規律,提高記憶效率,與「遺忘」作斗爭。
記憶在學習過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自覺地掌握和運用記憶的規律,對於人們學習,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正確運用記憶的規律,以提高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教師應該使學生懂得,一個人的記憶速度和記憶的牢固程度,與他本人的興趣,習慣和學習態度有關,也和記憶的要求,記憶的目的以及信心有著密切的聯系。
有些學生常常說自己記憶力差,學不好外語。他們一到讀英語單詞時就感到「頭痛」或者一邊讀,一邊不停地為記不住而焦急煩惱。要知道這種「頭痛」,「焦急」,「煩惱」的心理狀態,正是「記不牢」,「讀不進」的症結所在。
教師必須教育學生改變這種消極的心理狀態,告訴他們學習時要精神愉快,滿懷信心,相信自己能學好;同時也要讓他們集中注意邊學邊想,積極思維,尋巧門,找規律,把外語學好。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之下,才會讀得進,記得牢,記得快。
參考資料:英語學習-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