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1.教學結構是否清晰
2.教學重點是否突出
3.學生參與是否活躍
4.老師教態是否自如
5.教學任務是否完成
示例:
注重發揮好教師的及時評價作用,通過教師的及時評價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縱深處發展。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有強烈的啟迪性、熱切的鼓勵性和精當的指導性。同時又落實好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主體地位,做到為學而教,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鼓勵學生自己解讀文本,允許學生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
從課堂教學實際來看,兩位教師都具有扎實的語文教學功底,能很好的駕馭課堂,教態莊重自然負有感染力,師生情感十分融洽,教學語言生動形象又精當簡練,有啟發性。能熟練的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做到用多媒體而不畏多媒體,演示的能容和時機緊扣住課堂教學實際需要,如講授《蘇州園林》中通過展示實際圖例,使學生對「隔而未隔,界而未界」有個清晰的認識和了解。教學思路設計能緊扣教學實際內容,有一定的獨創性,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結構安排上看,時間分配較合理,密度適中,模塊之間的過渡自然,做到環環相扣。如教師在講完蘇州園林大處注重四個布局後,問學生「完美的圖畫」中「完美」含義是什麼,是否做到「注重四個布局」就完美了?從而很順利地過渡到園林的局部地方如角落、門窗、色彩等方面也做到了完美。
從教學效果來看,兩節課教學效率較高,課堂教學容量較大,學生思維一直處於活躍狀態,討論氣氛亦較熱烈,教師既注重了對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的落實,又注重了對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達成和培養,如《都市精靈》執教者在和學生探討完課文,學生了解了到人要和自然和睦相處之後,布置了這樣的作業:課後同學們去觀察一下,隨著新區西部開發,我們的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同學們擬幾條保護環境的宣傳標語。整體上感覺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
提出幾點思考,與在座的各位同行探討商榷:
1、感覺課堂上教師預設的太多,學生動態生成的太少。學生的思維一直禁錮在教師事先設計好的條條框框之中,對於課堂中學生碰撞出來的思維火化,教師沒有及時的把握住,並使之得以充分燃燒。
2、課堂上留給學生思考問題、解讀文本的時間不是太充足。教師有時多次的催促學生,必將影響到學生的思考效果。
3、課堂上熱鬧有餘而寧靜不足。同所有公開課一樣,教師一味的追求課堂的喧鬧,充塞語文課堂的是學生琅琅的讀書聲,七嘴八舌的討論聲,熱情四射的演講聲,而忽視了學生思考問題時的寧靜的美麗,沉思的美麗。其實學生自主學習時需要一份寧靜,傾聽時需要一份寧靜。我個人以為缺少了傾聽,缺少了沉思的語文課堂不能說是完美的課堂,
4、教師所設計的一些問題雖能緊扣住文本,但是顯得較零散,沒有一個能起著串起全文的好的問題,問題缺乏一定的層次性開放性和創新性。
5、教師賦予一節語文課的教化功能太多,感覺上目前絕大部分語文公開課都有一種非語文的語文課現象。
另外生命在於運動,堅持不下來可以嘗試減肥葯,那麼2011年到底哪種減肥葯效果好,什麼減肥產品好呢?你只需要網路輸入197197減肥網排在第一的網站就是收集了淘寶最好的減肥葯,綠色健康輕松瘦身,被消費者評為是最有效減肥葯排行榜!
㈡ 小學語文優質課評語
李元小學語文優質課評價標准
一、體現「生本高效」的課堂理念
以促進學生生命回發展為本,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答,尊重學生的生長需要,遵行語文學習與語文教育的規律,師生共建的生態的一定時間內實現教學效益最大化的語文課堂。
二、教學目標:根據語文課程標准、教材資源、學生實際設定目標,重點突出,明確具體,適度可行。
三、教學內容
1.正確深入地解讀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提供的資源。
2.要積極利用課堂上的生成性資源,恰當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源於預設,不拘泥預設,關注教材,更關注生成)。
四、教學策略:
1.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恰如其分地發揮教師的組織引導作用,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活動中學會學習。
2.遵循母語教育規律,文意兼得。
3.利用多元智能學習語文,促進思維及語言的發展。
4.教學過程簡潔流暢,方法扎實有效。
五、教學效果:氛圍寬松和諧,學生學習積極性高,發展變化明顯,教學目標達成度高。
六、教師素質:
1.教態自然親切,尊重關注每一位學生。
2.具有較強課堂調控能力和扎實的語文基本功(尤其強調教師
的文化、文學修養)。
李元小學2014
㈢ 小學語文優質課評價標准
一、優質的語文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語文課程標准中最核心的理念,傳統的語文教學實行教師主講,學生主聽,評價一堂課往往是教師教得怎樣,講得如何,很少考慮學生學得怎樣.這種以講為中心的教學,使學生處於被動的地位.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的學為主,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也就是說新課標下對語文優質課評價的前提是語文教學是否為了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發展是確定評價的根本性依據.評價一節課是否為優質課,首先要看教師能否激發出潛藏於學生身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能否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主動參與者、問題的發現者、合作探究的解決者.當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並不是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如果語文課堂上教師只任憑學生無目標地討論,對錯誤的認識一味地誇贊,這不是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的表現,這是教師主導的無作為行為,那是放羊式教學,真正的語文優質課,不但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還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要善於根據教學三維目標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對動態生成目標進行整合,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引領、點撥、糾正、提升,使語文課堂真正互動起來,朝著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的軌道健康行進.
二、優質的語文課應給學生感悟與思考的時空
在很多公開課或優質課競賽中很多教師一個問題剛提出,學生還沒有認真思考或沒有思考清楚,就急不可待地把答案強行灌給學生,或想方設法的把學生的思維往自己預設好的答案上拉,有的語文課學生甚至連課文都未認真地讀一遍就開始討論,這樣的語文課沒有給足學生感悟和思考的時空,似乎我們的語文課就是為了完成一些任務而非發展我們學生的思維,似乎我們的語文課是為了講清一個答案傳授一點知識,而非讓學生學會探索,學會去思考發現.事實上,缺少學生感悟、思考的課是沒有深度的,絕不是好課,學生學習不僅是為了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獨立思考,成為有思想的人,愛因斯坦曾說:要把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始終放在首位.不要認為表面熱熱鬧鬧的課就是一堂好課,真正的語文優質課並不取決於表面,而取決於學生腦力勞動的狀況,從這個意義上講,能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的課才是好課,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真正的課堂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一個語文教師如果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的課肯定不是優質課,真正好的語文課肯定要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養成學生善於思考的習慣,創設學生感悟和思考的時空.
㈣ 中小學優質課的評價標准包含哪幾個方面
課堂教學是目前我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陣地。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校教育教學的水平,影響著學生的發展。那麼,一堂優質小學語文課的評價標準是什麼呢?根據課程改革新理念,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能夠為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
好的課堂應當是教師創設的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探索和學習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寬松和諧的環境並不完全依靠故事、游戲或生動的情景來創設。教師形象生動、富於智慧的語言,一個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問題,一個激起學生強烈學習動機的探索活動,這些都可以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不僅學會知識,形成技能,也獲得情感上的豐富體驗。
教學方法的明確與合理
一堂好課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應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宗旨,教學內容應科學合理且具有挑戰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還應重視教學內容的文化內涵,體現科學性、人文性和社會性的融合。關注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密切聯系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實踐活動,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上的每一節課都應當有針對性,沒有一個教材和教案能適合任何學生。教師一節課的設計,實際上就是一次創造性勞動。教師應根據教學條件和學生的學習准備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師的實際出發,從教材的實際出發,確定恰當的內容範圍和難度要求,設置合理的預期目標,以此為根據確定教學的容量、重點、難點、方法、節奏等,這樣學生才能夠消化、吸收。
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
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注重培養創新能力。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是學生能動的發展過程,強調在教學中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一堂好課,教師應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倡導合作交流,注重培養創新能力。新課程一個重要的理念是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做」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究中學習,並倡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討論、啟發,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學習、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是有效地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還學生以學習的主動權。好課應是教師努力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情趣是一種高於興趣的,內在的學習品質),讓學生主動參與,甚至可以議論紛紛(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小組討論)。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發言聲不絕於耳,教師方式多樣,靈活多變地組織說話訓練,使課堂上人人參與,個個活躍。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都有參與的願望,使每一個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展。一節好課應該有思維的碰撞、有爭論、有遇到困難的迷茫、有頓悟後的豁然開朗等等。我們在平時看課的時候,有些課看似順順利利,實際上這樣的課沒有「起伏」,沒有思維的爬坡,不算是好課。
一堂好課的標准,應明確地顯現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身上,主要考察學生在課堂上的三種學習狀態,即:學生的參與狀態;學生的交流狀態;學生的達成狀態。這應成為教師們教學中的重點。
在體現現代教學思想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的行為,努力挖掘學生自身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並創造條件使學生經常體驗到創造的樂趣,形成獨特的創造力。
促進全體學生共同發展
一堂好課,應該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課程標准上曾經指出:「教師應視差異為正常,不能強求學生取得同樣程度的成功,企圖讓所有的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是不現實的。教師應更多的關注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態度,特別要注意保護學生尤其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性,並給予積極而善意的幫助。同時,對於學有潛力的學生,給予針對性的指導。」
好的課堂教學應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尊重不同學生的知識、能力、興趣等方面的需要,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不同類型和水平的題目,使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參加活動,並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對學習信心,相信每一個學生的回答都是智力活動的結果,都會給學生帶來啟示。在教學中,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的要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要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的發展水平,選擇合適他們的教學方法,靈活機智地應變教學中的「意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學習同一教學內容時都有不同層次收獲。
只有面向全體,教學中多邊互動,尊重學生,為學生自主學習留下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學生的參與面廣了,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才能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和情感目標達成。
學生積極地參與、投入
學生要積極參與、投入,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學以致用。
在課堂上,學生積極主動,樂於動腦、動口、動手;樂於爭論、討論、辯論,思維積極,發言踴躍,學習興趣濃,信心足,感受到成功的快樂。教師關注學生的課堂感受,關注學生的人格尊嚴,教師以對學生的良好情感引發學生的情感反應,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有效利用40分鍾,學得輕松愉快,有序、和諧,積極性高。
在課堂上,學生思維要真正地活躍起來,我們老師要站在學生思維的更高一點點處,構成「學生跳一跳、才夠得著的」,讓學生的思維層層遞進,由淺入深、一環扣一環,一環深一環,一環比一環思維活躍。在認知的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有沒有激發;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有沒有變化,有沒有與文本所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這些也是上一堂好課所必須考慮的。
一堂好課還要看在更好地促進、更好地落實課標的前提下,是否既學會了本課的知識,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將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學到課外的東西,落實了素質教育的目標。
努力做到「五實」
「五實」:即扎實、充實、豐實、平實和真實。葉瀾在「新基礎教育」實驗研究中,針對「什麼樣的課是一堂『好課』」,提出「五個實」:
(1)有意義的課,即扎實的課。對學生來說,至少要學到東西,再進一步鍛煉了能力,進而發展到有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強烈需求。有意義的課,也就是一堂扎實的課,不是圖熱鬧的課。
(2)有效率的課,即充實的課。一是對面上來說,對全班多少學生有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沒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課。有效率的課,也就是充實的課,是有內容的課。
(3)有生成性的課,即豐實的課。即一節課不完全是預設的結果,而是在課堂中有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情感、智慧的交流,這個過程既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狀態的生成。這樣的課可以稱為豐實的課,內容豐富,多方活躍,給人以啟發。
(4)常態下的課,即平實的課。課堂的價值在於通過師生碰撞,相互討論,生成許多新的東西。這樣的課稱為平實的課。要淡化公開課,多上研討課。不管誰在聽課,教師都要做到旁若無人,心中只有學生。
(5)有待完善的課,即真實的課。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應該是真實的、不粉飾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課。只要是真實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實的指標。這種課可以稱為真實的課。
在執教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加大投入力度,不搞花拳綉腿,實實在在地付出才能獲得實實在在的效益。
總之,一堂好課,教師應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以一種滿意的情緒對待學生每一點進步,以愉悅滿意的情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寬容滿意的情緒對待學生的差錯,以興奮滿意的情緒激勵學生創造性的學習,讓學生在自尊、自信、自強中自主學習。
㈤ 如何點評小學語文公開課
一、 評價一堂小學語文課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課堂教學的靈魂。當前,在貫徹落實新一輪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情況下,評價一堂小學語文課,應看執教者是否做到了如下幾個思想觀念轉變:
(一) 重傳授向重發展轉變——樹立目標意識。
重發展,就是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在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使學生在語文課上得到人格、智力、能力、情感、態度、習慣等的和諧發展。要樹立四會培養目標(學會認識、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與發展)
(二) 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樹立個性意識。
每個學生,智力發展水平、個性特長、非智力因素、學習領域都存在差異,語文教學應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
(三) 由重教師「教」向重視學生「學」轉變——樹立主體意識。
語文教學過程,應該是在教師組織指導下,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要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只關注學習的結果。
(四) 由單向信息交流向綜合信息轉變——樹立研究意識。
單向信息交流主要是教師和學生交流,綜合信息交流是以討論研究為形式的課堂教學結構,信息在師生、生生間達到了最大限度的交流。
(五) 由居高臨下向平等和諧融洽轉變——樹立情感意識。
學生學習過程,伴隨著感受、情緒、意志等而展開,思維發展、創新意識培養需要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熏陶。
(六) 由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樹立特色意識。
教學活動是創造性的活動,教師要採用多種方法,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出個性、教出風格。
二、評價一堂小學語文課的原則
(一)實事求是原則
實事求是指對語文課的分析要以課堂的真實情況為基礎,以科學的理論為依據,不帶任何偏見,不夾雜感情因素,不分厚薄親疏,通用一把尺子,一個衡量標准。恰如其分地進行評價。
(二)坦率誠懇原則
所謂坦率誠懇就是對課的長處一定要充分肯定,看準了問題,一定要明確地提出來,不能含含糊糊,一味「好、好」無根據地唱頌歌。對缺點和不足,也不應顧及面子,遮遮掩掩,要直截了當地指出,成績要說夠,缺點要說透。
評課時要考慮教師心理承受力,對年長和心理承受力弱的教師應含蓄、客氣一些,對年輕而心理承受力強的教師可坦率直爽一些。
(三)兼顧整體原則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是一個完整的過程。評課者應樹立整體思想。通常,在分析課堂教學時常常會出現兩種傾向。一是只注意到了一節課的整體分析,而忽略對局部的分析。二是脫離整體孤立地對局部進行評價。因此,評課者應注意樹立整體意識;堅持在評課中,把點和面,局部和整體結合起來。
(四)激勵性原則
評課者科學的藝術性的評課能激發教師鑽研教材,研究教法的積極性。對於一些中青年教師如有幾次成功的課得到恰當適時的鼓勵和評價,可能使他們後來成為教學明星和能手的直接動力因素。運用激勵的導向,可以達到:聽一堂課促進多堂課,聽一個人的課激勵一批人,聽一門學科推動多門學科。
(五)差異性原則
被評的教師情況不同,對課堂的要求不同,評課的側重點也應有所不同,評課就應各有側重。在評課形式上應該因人制宜,靈活多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知導人。
(六)講究方法原則
評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應遵循人的認識規律,符合人的心理過程。首先,要充分尊重講課者的勞動。一般來說,不管是成功的課,還是失敗的課,教師都在不同程度上花費了心血,因此在評課時,評課者通過對問題的分析肯定這一點。其次,要褒貶得當。評課的褒獎與貶斥要有個「度」,決不是褒越多越好,貶越少越佳。過多而不切實際的肯定,會給人虛假逢迎之感。在談到缺點時要講分寸,應以商量和提建議的口吻與執教者交換意見。再次,要主次分明,評課時在關鍵重點問題上要多加分析,道理講透,而在一般的問題上,則可一帶而過。尤其對缺點問題要抓要害,予以分析,一般問題可輕描淡寫,留給教者自己去玩味。
㈥ 小學生對優秀語文老師的評價
1、該同志在教學中任勞任怨,認真鑽研教材,精心備課,敢於打破傳統的教育教學常規,進行大膽的教育教學新探索。她教學思維新穎,教學方法獨特,取得了顯著的教學實績。她所教的xx級班、xx級班英語在兩結合考試中位居全縣第一;級班、xx級班、xx級班、xx級班在兩結合考試中位居全縣第二。xx年月與xx年月,她指導的……、……、……等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分別獲國家級一、二等獎。學校對教師的評語。
2、該同志積極參加校本教研及校本培訓,多次承擔學校的公開課,很注重教學反思,是一位上進心強的教師。在這一年裡成長很快。
3、xx老師他功底深厚,具有較高的藝術素質,為人師表,深受領導的器重,一直以來委以重任,擔任高三美術教師。他肩負重任,樂於奉獻,把青春獻給黨的教育事業;他師德高尚、默默耕耘,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績,培育出滿園桃李。善教樂教,深受師生尊敬為了完成上級、學校交給的任務,***老師全身心投入教科研工作。為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不斷探究新課標理念和教學方法,注重「示範、討論、評講、實踐」四結合,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討論式教學,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通過課內外練習,提高學生繪畫的基本功;通過參加畫展觀摩和臨摹,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質。
4、該同學在實習期間擔任副隊長職務,除了教學任務外還與隊長共同配合處理實習隊其他的相關事項,時刻關心實習隊的整體情況並且表現積極進齲在教學任務方面從備課、講課、課後反思、說課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現。學校對教師的評語。
㈦ 小學五年級語文優質課評語怎麼寫
一、優質的語文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語文課程標准中最核心的理念,傳統的語文教學實行教師主講,學生主聽,評價一堂課往往是教師教得怎樣,講得如何,很少考慮學生學得怎樣.這種以講為中心的教學,使學生處於被動的地位.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的學為主,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也就是說新課標下對語文優質課評價的前提是語文教學是否為了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發展是確定評價的根本性依據.評價一節課是否為優質課,首先要看教師能否激發出潛藏於學生身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能否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主動參與者、問題的發現者、合作探究的解決者.當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並不是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如果語文課堂上教師只任憑學生無目標地討論,對錯誤的認識一味地誇贊,這不是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的表現,這是教師主導的無作為行為,那是放羊式教學,真正的語文優質課,不但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還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要善於根據教學三維目標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對動態生成目標進行整合,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引領、點撥、糾正、提升,使語文課堂真正互動起來,朝著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的軌道健康行進.
二、優質的語文課應給學生感悟與思考的時空
在很多公開課或優質課競賽中很多教師一個問題剛提出,學生還沒有認真思考或沒有思考清楚,就急不可待地把答案強行灌給學生,或想方設法的把學生的思維往自己預設好的答案上拉,有的語文課學生甚至連課文都未認真地讀一遍就開始討論,這樣的語文課沒有給足學生感悟和思考的時空,似乎我們的語文課就是為了完成一些任務而非發展我們學生的思維,似乎我們的語文課是為了講清一個答案傳授一點知識,而非讓學生學會探索,學會去思考發現.事實上,缺少學生感悟、思考的課是沒有深度的,絕不是好課,學生學習不僅是為了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獨立思考,成為有思想的人,愛因斯坦曾說:要把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始終放在首位.不要認為表面熱熱鬧鬧的課就是一堂好課,真正的語文優質課並不取決於表面,而取決於學生腦力勞動的狀況,從這個意義上講,能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的課才是好課,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真正的課堂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一個語文教師如果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的課肯定不是優質課,真正好的語文課肯定要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養成學生善於思考的習慣,創設學生感悟和思考的時空.
三、優質的語文課應上得扎實高效
扎實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是說教師要有扎實的教學功底,教學語言簡練生動、幽默風趣,教學思路清晰,教學設計精巧,能高屋建瓴,駕馭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高效;二是說一節課下來學生學得很扎實,有些喜歡搞花架子的華而不實的課是做課,是做秀,這種課不是常規的語文教學,誤導了教師,真正的語文優質課應是常規語文課堂教學的自然呈現,有些公開課看起來很活,但上得虛無縹緲,學生所得甚少,學得不扎實,比如,文言文不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課文,自主疏通文意,積累常見文言詞語,一上文言文就開始討論,學生還沒有弄懂大意就馬上搞課外延伸;再如上《最後一課》時,還沒有反復品讀課文、品味語言及人物心理就要求學生討論愛國,甚至用大半時間進行辯論,這種不立足於文本的解讀,不立足於品味語言的課不是語文課,是思品課,更談不上優質了,真正的優質語文課應上得精實,讓學生學得扎實,上出極濃的語文味,這就要求教師要深鑽教材,把握准文本,對教學內容有明確的認識並精心選擇最佳突破口,要選擇學生語文學習中最感興趣、最棘手或久疑不解的知識點,引導學生緊扣文本,深入思考文本內涵,深入揣摩體味語言及寫作之精妙,培養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真正讓學生把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學生學得扎實,那些不實在,搞教學模式化,玩花架子的課,不能認定為優質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