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一年級人教版《鄉愁》解析
鄉愁》作者:餘光中
1、【時間詞】:「小時侯、長大後、後來、而現在」這些詞不露痕跡地表示出時間的變化、情感的遞增;
2、【每一節的人生階段】「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呵」、「而現在」,這種表時間的時序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前面三節詩如同洶涌而進的波濤,到最後轟然而匯成了全詩的九級浪。
3、【最後一節的作用】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
4、【形式美】鄉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矚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現為結構美,一表現為音樂美。《鄉愁》在結構上呈現出寓變化於傳統的美。統一,就是相對地均衡、勻稱;段式、句式比較整齊,段與段、句與句之間又比較和諧對稱。變化,就是避免統一走向極端,而追逐那種活潑、流動而生機蓬勃之美。《鄉愁》共四節。每節四行,節與節之間相當均衡對稱,但是,詩人注意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節,從而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鄉愁》的音樂美,主要表現在迴旋往復、一唱三嘆的美的旋律,其中的「鄉愁是——」與「在這頭……在那(里)頭」的四次重復,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疊詞運用,使得全詩低回掩抑,如怨如訴。而「一枚」、「一張」、「一方」、「一灣」的數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的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⑵ 餘光中《鄉愁》教材出處 餘光中《鄉愁》是初中什麼版哪一年級哪一單元哪一課的課文
幫你找了下.是人教版初三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詩兩首的第二首詩.你可以去看下.
⑶ 鄉愁詩兩首出自人教版小學語文書哪一冊
餘光中的《鄉愁》,人教版 初中第三冊
席慕容的《鄉愁》,人教版 初中第三冊
⑷ 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所有表現鄉愁的詩句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⑸ 餘光中入選人教初中語文課本的課文都有哪些
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