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quot第1課堂quot

小學語文quot第1課堂quot

發布時間:2021-03-13 21:32:25

㈠ 求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竊讀記》的預習

林海音,抄原名林含英,襲小名英子,原籍台灣省苗栗縣,父母曾東渡日本經商,林海音於1918年3月18日生於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當時台灣已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其父林煥父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長大。曾先後就讀於北京城南廠甸小學、北京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任《世界日報》記者。不久與報社同事夏承楹結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帶著三個孩子回到故鄉台灣,任《國語日報》編輯。1953主編《聯合報》副刊,開始文藝創作,並兼任《文星》雜志編輯和世界新聞學校教員,1967年創辦《純文學雜志》,以後又經營純文學出版社。

林海音的創作是豐厚的。訖今為止,已出版十八本書。散文集《窗》(與何凡合作)、《兩地》、《作客美國》、《芸窗夜讀》、《剪影話文壇》《一家之主》、《家住書坊邊》,散文小說合集《冬青樹》,短篇小說集《燭心》、《婚姻的故事》、《城南舊事》、《綠藻與鹹蛋》;長篇小說《春風》、《曉雲》、《孟珠的旅程》,廣播劇集《薇薇的周記》、《林海音自選集》、《林海音童話集》,編選《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此外,還有許多文學評論、散文等,散見於台灣報刊。

小學語文第一課堂五年極上學期第一課的全部內容

第一課是:《竊讀記》
內容是:轉過街角,看見飯店的招牌,聞見炒菜的香味,聽見鍋勺敲打的的聲音,我放慢了腳步。放學後急忽忽地從學校趕到這里,目的地可不是飯店,而是緊鄰它的一家書店。
我邊走邊想:「昨天讀到什麼地方了?那本書放在哪裡?左邊第三排,不錯……」走到門口,便看見書店裡仍像往日一樣擠滿了顧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擔憂那本書會不會賣光,因為一連幾天都看見有人買,昨天好像只剩下一兩本了。
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著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卻找不到那本書。從頭來,再找一遍。啊!它在這里,原來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我害怕被書店老闆發現,每當我覺得當時的環境已不適宜再讀下去的時候,我會知趣地放下書走出去,再走進另一家。有時,一本書要到幾家書店才能讀完。
我喜歡到顧客多的書店,因為那樣不會被人注意。進來看書的人雖然很多,但是像我這樣常常光顧而從不購買的,恐怕沒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隱藏起來。有時我會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彷彿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兒。
最令人開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傾盆大雨我越高興,因為那時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書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總不好意思趕我走吧?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裡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當飯店飄來一陣陣菜香時,我已餓得飢腸轆轆,那時我也不免要做白日夢:如果口袋裡有錢該多好!去吃一碗熱熱的面條,回到這里時,已經有人給擺上一張沙發,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著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撐著,有時又靠在書櫃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每當書店的日光燈忽地亮了起來,我才發覺已經站在這里讀了兩個多鍾頭了。我合上書,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後才依依不捨地把書放回書架。
我低著頭走出書店,腳站得有些麻木,我卻渾身輕松。這時,我總會想起國文老師鼓勵我們的話:「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㈢ 小學語文"1+x"教學模式適不適合農村學校

「興趣是學習之母」,沒有興趣是學不好語文的。因為有興趣,學生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為滿足好奇心,學生就要看、要聽、要想、要問,思維也被激活。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在成功的體驗中使學生的興趣收到保護和激勵。教師要善於通過各種手段,找准教學的切入口,誘發學生的求知慾。

㈣ 請問,小學課文第一課時的重難點分別是什麼

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這是一篇描寫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魯迅的《朝花夕拾》當中。這部集子收錄的都是他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

從文章題目可以看出,本文包括兩個部分,兩部分之間表現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戲、玩樂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

作者先從百草園生活寫起,點出那裡曾經是「我的樂園」。為什麼說是「我的樂園」呢?「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一句式將兒童眼中百草園的無限趣味全都包容其中了。油蛉、蟋蟀、蜈蚣、斑蝥,還有何首烏,等等,這些看似毫無趣味的小東西,在作者的眼裡卻充滿了勃勃生機,更不用說那些在一般人眼中也有無限情趣的東西了。雖然這么有意思,但是有一處誰都不敢去,是什麼地方呢?這就是長著很長的草的地方。為什麼呢?「因為相傳這園里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於是,作者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長媽媽講的美女蛇的故事。故事本身雖然讓人有點害怕,有點擔心,卻強烈地吸引著孩子們,引發了他們的好奇心,也給百草園增添了幾許神秘色彩。百草園的冬天又是怎樣的呢?「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於是作者又想到雪地里捕鳥,那快樂、那情趣,自在其中了。這是百草園的生活,作者抓住「我的樂園」來寫,滿溢著生機和活力。

慢慢地,「我」長大了,家裡人要送「我」去讀書,「我」不得不離開「我的樂園」了。這里,作者用一個過渡段,巧妙地將自己的百草園生活過渡到了隨先生讀書的學習生涯。

文章接著寫在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魯迅曾經在三味書屋生活了7年,他對當年三味書屋的陳設記憶猶新,對老師的「和藹」、自己的「恭敬」歷歷在目,從中不難體會到他對這段生活的深情。這一部分,作者選取了幾個片段,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私塾教育的若干側面。從先生來說,一是知識淵博,但拒絕回答「怪哉」一類的問題;二是教學認真,不斷增加教學內容,讀書很投入,但不太束縛也基本上不體罰學生。從學生來說,一是敬慕老師的淵博,喜歡提問,願意了解新知;二是一有機會便跑出去玩,尋找讀書以外的樂趣;三是趁老師讀書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種游戲、畫畫兒等。從這幾個片段不難看出,當時的私塾教育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嚴厲,孩子們還是有相當多的自由的。

第二段的寫景,非常精彩。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石井欄之所以「光滑」,是因為井經過了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為童年的魯迅多次好奇地摸過它。說黃蜂「肥胖」,不僅是它的體態較別的昆蟲肥大,而且體現了兒童特別的感覺。叫天子忽然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也不單寫出這種鳥兒的機靈輕捷,還表現出兒童的羨意。至於寫油蛉「低唱」、蟋蟀「彈琴」,更是兒童特有的感受。第二,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菜畦的「碧綠」,桑葚的「紫紅」、菜花和蜂的「黃」是寫顏色,「肥胖」「高大」「臃腫」「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是寫形狀,這兩者都從視覺上寫;鳴蟬的「長吟」,蟋蟀的「彈琴」,是從聽覺上寫;覆盆子「又酸又甜」寫的是味覺:這真叫有聲有色、有滋有味。這里實際上包括了春、夏、秋三個季節的景物,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蟬鳴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這與下文寫到的冬天的百草園合起來成為完整的四季圖,可見作者構思的精巧。第三,層次井然,條理分明。先用兩句「不必說……」寫百草園整體,再寫局部的「泥牆根一帶」,這是一種順序。第一個「不必說」由低到高寫靜物,第二個「不必說」由高到低寫動物,這又是一種順序。整體是從植物寫到動物,局部是從動物寫到植物,這又是一種順序。這幾種順序配合起來,使寫景不僅有序,而且活潑多姿。

本文善於聯想。作者寫何首烏根而聯想到成仙,寫傳說的赤練蛇聯想到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寫捕鳥便提到閏土的父親,寫學生讀書而提到先生讀書等。這些必要的聯想,使文章放得開,富有情趣,又收得攏,為表現中心服務,也使文章更加生動活潑,多姿多彩。

二、問題研究

1.本文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兩部分之間是什麼關系?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於這個問題,有三種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對比關系,用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同三味書屋枯燥陳腐的生活相對比,一個是多麼適合兒童心理,表現了兒童的廣泛的生活樂趣,一個是多麼妨礙兒童身心的發展,表現了兒童對它的厭惡。另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襯托關系,用自由歡樂的百草園生活來襯托枯燥無味的三味書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束縛和損害。還有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和諧統一的關系,貫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歡樂的回憶,是對自然的愛和對知識的追求,是一顆天真調皮的童心,這是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韻味美之所在。

對本文結構的不同理解,實際上表現了對文章主題思想的不同理解。對文章的主題思想,可以允許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2.為什麼要寫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本來與文中提到的百草園中的赤練蛇毫無關系,但作者卻由此生發聯想。對於為什麼要寫這一內容,歷來看法不一。有的說是表現長媽媽的迷信思想,有的說是寄託善良制服邪惡的願望,有的說表現百草園里存在著惡毒的事物。教學時可以撇開這些不同的觀點,重點讓學生想一想:童年魯迅對這個故事是不是很感興趣?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這一聯想對作者闡述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是否有幫助?最後讓學生明白:不管別人的爭論如何,有一點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訓,悟出一些道理,同時也給百草園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3.童年魯迅對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麼態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對他淵博的知識感到信服。同時也很愛他,因為學生雖然很調皮,很貪玩,但先生很少體罰他們,通常總不過是瞪瞪眼睛而已。

練習說明

一、按照要求閱讀課文,討論下面的問題。

本題要求學生在讀懂全文的基礎上,從整體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也引導學生了解閱讀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驟。首先是讀題目,看看題目能給我們閱讀提供哪些信息;然後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了解文章的結構和主要內容;最後再整體把握作者的主要觀點或感情。

1.本文題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你從這個題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從……到……」表示這篇文章大致包括兩部分,同時也告訴我們文章前後兩部分的內容。

2.快速閱讀課文,分別找出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語句以及中間的過渡段。

從開始「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到中間「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 是寫百草園的部分;從「出門向東」到文章結尾「這東西早已沒有了吧」是寫三味書屋的部分;中間「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裡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是兩部分之間的過渡段。

3.細讀課文,邊讀邊把前後兩部分聯系起來思考,討論:這篇文章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種說法可供參考。

①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襯托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③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這道練習旨在幫助學生從整體與部分的結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由於課文內容復雜,初一學生難以理解得很深刻。只要有所理解,也就達到目的了。

這三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學生無論贊成哪種說法,都要給予適當肯定。第一種說法,根據是魯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過封建私塾教育的陳腐,扼殺兒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寫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種說法,是對第一種說法的修正,比第一種說法合理些。第三種說法,最易為現在的人們接受,似乎最為合理。理由可參見「有關資料」。

二、揣摩下面的文字,回答括弧中的問題。

本練習旨在引導學生能夠根據上下文弄懂語句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文章的語意重點。

1.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中哪個內容是強調的重點?請你仿寫一段話。)

「單是」以後的內容是作者強調的重點。

2.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吧,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吧,……

(「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我」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因為說到原因時是用表示猜測語氣的「也許」。

三、下面這段話中連續使用了一系列動詞,准確地描述了雪地捕鳥的過程。仔細品味,然後自己寫一段話,或敘述做某個游戲的過程、或描寫螞蟻搬家的經過,也試著用上一系列動詞。

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本題是從課內向課外的延伸練習。要引導學生在體會這段話准確使用動詞的基礎上,學著用一系列動詞准確地描述一個游戲。可以用題目中提出的那些游戲,也可以自行選擇游戲。

教學建議

一、教師在課前可簡明扼要地介紹魯迅生平,結合魯迅童年生活講述與課文有關的部分,自然導入對課文的分析,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可從反映魯迅童年生活的一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中)引出本文的教學。讓學生想一想:文中的生活經歷在童年魯迅的成長過程中可能會有哪些影響?

二、課文容量大,難點多,但用於教學的課時卻有限,這就要求處理好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的關系,對教學難點的處理更要多斟酌。描寫三味書屋的部分是教學難點。難在兩點:一是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困難,二是有些難解的詞語。關於內容,主要是有些分歧意見。只要是從課文本身出發,聯系時代背景和作者思想全面考慮,見解不同是正常的。教師適當引導,學生理解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

三、本文的寫景極為精妙,此中筆法,學生未必都能一一學會。但寫景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手法,諸如要抓住事物特點,有恰當的順序等,應該指導學生掌握。另外,「此文景是兒童心理的景,情是兒童心理的情」(李何林語),從語言入手理解課文中的寫景和抒情,學生是能夠接受的。

四、「這故事很使我覺得做人之險」等語是作者有意諷刺當時社會上那些「正人君子」的,但說得較含蓄,學生不易理解,但這並不妨礙對課文主要內容的理解,對這類句子不必過多講解。

有關資料

一、《朝花夕拾》小引(魯迅)

我常想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然而委實不容易。目前是這么離奇,心裡是這么蕪雜。一個人做到只剩了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要算是無聊了罷,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中國的做文章有軌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幾天我離開中山大學的時候,便想起四個月以前的離開廈門大學;聽到飛機在頭上鳴叫,竟記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繞的飛機。我那時還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覺》。現在是,連這「一覺」也沒有了。

廣州的天氣熱得真早,夕陽從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強穿一件單衣。書桌上的一盆「水橫枝」,是我先前沒有見過的:就是一段樹,只要浸在水中,枝葉便青蔥得可愛。看看綠葉,編編舊稿,總算也在做一點事。做著這等事,真是雖生之日,猶死之年,很可以驅除炎熱的。

前天,已將《野草》編定了;這回便輪到陸續載在《莽原》上的《舊事重提》,我還替他改了一個名稱:《朝花夕拾》。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便是現在心目中的離奇和蕪雜,我也還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轉成離奇和蕪雜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雲時,會在我的眼前一閃爍罷。

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蠱惑。後來,我在久別之後嘗到了,也不過如此;惟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存留。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

這十篇就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與實際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現在只記得是這樣。文體大概很雜亂,因為是或作或輟,經了九個月之多。環境也不一:前兩篇寫於北京寓所的東壁下;中三篇是流離中所作,地方是醫院和木匠房;後五篇卻在廈門大學的圖書館的樓上,已經是被學者們擠出集團之後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魯迅於廣州白雲樓記。

(選自《魯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二、關於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幼年讀書的地方。他於12歲那年到這里上學。第二年秋後,因祖父下獄,少年魯迅離家去紹興農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難,故學業中斷。1894年夏間回家,仍返三味書屋。這樣一直到大約1898年往南京水師學堂學習前半年才離開,首尾竟達六年……

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舊如魯迅回憶時寫的那樣:「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匾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這匾和畫,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後,黨派幹部想盡辦法才找回來。當年和魯迅一道念書的同學,解放初還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這三位老同學的回憶,三味書屋恢復了原來的布置。屋子裡,好像是中國舊式的客廳,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來,是會感到奇特的。學生的座位一共有11個;魯迅的座位排在北牆邊,是一張帶抽屜的長方形桌子,桌子後面放著一張略嫌低些的椅子。這兒光線很暗,空氣也顯得潮濕。他的書桌右角,至今還刻有一個約一寸見方的「早」字,刀法簡朴挺直,它是魯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極為珍貴的木刻文物。至於它的來歷,據說是這樣的:有一天,魯迅上學遲到了,受到塾師的責備,他就用小刀刻下了這個方方正正的「早」字,來督促自己。從此,他再也沒有遲到過。

三、關於私塾

私塾乃我國古代私人所設立的教學場所。它在我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對於傳播祖國文化,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啟蒙兒童,使學童在讀書識理方面,起過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學生多六歲啟蒙。學生入學不必經過入學考試,一般只需徵得先生同意,並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聖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個頭或作一個揖後,即可取得入學的資格。私塾規模一般不大,收學生多者二十餘人,少者數人。私塾對學生的入學年齡、學習內容及教學水平等,均無統一的要求和規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我國古代通行的蒙養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千字文》,以及《女兒經》《教兒經》《童蒙須知》等等,學生進一步則讀四書五經、《古文觀止》等。其教學內容以識字習字為主,還十分重視學詩作對。

私塾的教學時數,一般因人因時而靈活掌握,可分為兩類:「短學」與「長學」。教學時間短的稱為「短學」,一般是一至三個月不等,家長對這種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學生日後能識些字、能記賬、能寫對聯即可。而「長學」每年農歷正月半開館,到冬月才散館,其「長」的含義,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齡也長,二是指學生學習的時間長,學習的內容也多。

至於私塾的教學原則和方法,在蒙養教育階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養教育,強調蒙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習慣。如對蒙童的行為禮節,像著衣、叉手、作揖、行路、視聽等都有嚴格的具體規定,為我國教育的傳統。在教學方法上,先生完全採用注入式。講課時,先生正襟危坐,學生依次把書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後侍立一旁,恭聽先生圈點口哼,講畢,命學生復述。其後學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讀。凡先生規定朗讀之書,學生須一律背誦。另外,私塾中體罰盛行,遇上粗心或調皮的學生,先生經常揪學生的臉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四、對本文主題的分歧意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主題是什麼?眾說紛紜。就其主要分歧來說:一種意見認為,本文的主題在於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另一種意見認為,不在於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1.主題在於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李何林認為:本篇的中心思想是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用樂園似的百草園生活來和陰森、冷酷、枯燥、陳腐的三味書屋相對比,一個是多麼適合兒童心理,表現了兒童的廣闊的生活樂趣;一個是多麼妨礙兒童身心的發展:像《論語》《幼學瓊林》《周易》《尚書》這些宣揚封建毒素的古書,艱深難懂,逼著學生死記硬背,不懂也不能問。

重點在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殘害兒童的身心發展,但百草園畢竟不是學校,不是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的課堂,不過是能引起兒童樂趣的地方,所以這不是寫兩個課堂。

作者寫這個私塾老先生,說「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朴,博學的人」,這是傳言,並不是作者的看法。作者的看法已滲透在全篇的敘述中:通過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生動的對比;通過對這位老先生一面教學生死讀書、讀死書,一面自己在課堂上搖頭晃腦地欣賞無聊文章的描寫;特別是通過寫學生按規矩如何先拜孔子後拜他,魯迅如何抱著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真的問題去請教他,而碰了一鼻子灰……說明了他是一個體現孔孟之道的、不學無術的典型腐儒。不過作者還不是把他寫得很兇。他對學生也「大叫」「瞪眼」「怒斥」,偶爾也打「戒尺」「罰跪」,但這些都不常用。對這位老先生,作者是用輕松幽默的筆調予以揭露。

這篇散文不僅寫景細致,且景中有情。景是兒童心理的景,情是兒童心理的情,使讀者感到此情此景親切可愛:使人愛文中的景,更愛景中的情,更愛有這種天真感情的兒童,從而也就更憎惡奪去兒童「好景」的封建教育。

(選自李何林《北京市中學語文課本中十五篇魯迅作品的問題試答》,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雪步認為:「作者通過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兒童時代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寫,所表達的主題則是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從而表現了魯迅對封建社會及其教育制度的徹底否定。」

(選自山東師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圖書館編《魯迅教學手冊》)

2.主題不在於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張碩城)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主題思想,歷來的概括是:通過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和三味書屋裡枯燥無味的生活相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快樂的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束縛和損害。這一概括,源於許欽文《語文課中魯迅作品的教學》(上海教育出版社1961年),為歷年來的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資料所沿襲。

筆者認為,這一概括的前半部分是正確的;後半部分則不符合作品實際,也不符合魯迅的創作本意。這篇散文,沒有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意旨。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原題《舊事重提》之六)。對於《朝花夕拾》全集的寫作緣起和本意,魯迅有過明確的說明。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說道,這本散文集是在北京至廈門這段時間寫的,在廣州編定。其時正是魯迅生活中最輾轉流徙,心情最苦悶的時候。為了「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魯迅只能借回憶舊時的美好的事物,來排除目前的苦悶,尋一點「閑靜」,寄一絲安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正是在廈門大學的圖書館樓上寫的,當時他「是被學者們擠出了集團之後」,只好借這樣一朵兒時的「小花」,來排遣寂寞。這是一。第二,《小引》還說明,原來集名是《舊事重提》,編定時,「我還替它改了一個名稱:《朝花夕拾》」。這一改動,是為了更符合這組散文的內容實際。因為,在苦悶失望中的魯迅,當時常常回憶起兒時的故鄉的瓜果。這組散文,正是浸透著兒時故鄉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魯迅書桌上的那盆「水橫枝」,樹葉青蔥得可愛。所以魯迅把這美好的回憶散文,比做一組晨光里綻開的花朵。拾來自賞、自慰,而並不是直接為了戰斗。可以說,《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時代生活的戀歌,而不是投向敵人的投槍和匕首。《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其中的一篇,它的創作思想不可能游離於《朝花夕拾》之外。

從作品的實際內容來看,也看不到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首先,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前後描寫無法形成所謂「相比」或「對照」,它們在敘述格調上是渾然一體,前後一致的,不存在褒前貶後的問題。百草園生活的描寫自不必說,是何等歡樂,天真。三味書屋的生活描寫又何嘗不是這樣。作者描寫剛到書屋時對里頭的陳設布置首先就充滿著新奇的情感,那「黑油的竹門」,「三味書屋」的大匾,「畫著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的畫幅,那沒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和拜先生儀式,對未脫孩提稚氣的魯迅,充滿著一種不同於百草園戲耍的新鮮感。假如說,百草園是令人留戀的,那麼進了三味書屋,則又使他的好奇心進入了一個新的天地。當然,「何曰怪哉」之類的好奇,是不可能從先生口中或書上得到解答的,但作者寫到這些時,並不認為這是對兒童的束縛,只是說「做學生是不應該問這些事的」。並認為先生是一定懂得的,只不過不願說。接著,描寫了讀書生活中的樂趣。「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人聲鼎沸」,「先生自己也念」,而他在念書時,「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這些描寫,同樣是充滿著歡樂、天真的筆調,一種懷著成年人回顧兒童們放聲唱讀的樂趣,一種從老先生略帶迂腐的神態中品出的幽默,交織在文章之中,給人以歡樂、風趣的欣賞效果。這里怎麼看得出「枯燥無味」的氣息?哪裡有批判或貶抑的格調呢?即使是寫到戒尺、罰跪這些封建師道的象徵品時,作者也是以一種輕松的口吻寫的:「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讀書!』」連續兩個「不常用」和一個「總不過」,還不足以反映出作者對三味書屋的態度嗎?至於寫到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小花園以及兒童們在園中的戲耍,寫到上課時偷偷在下面玩紙盔甲,畫畫兒,就同寫百草園歡樂生活更無二致。直到文章結尾,作者還以自己在三味書屋中畫畫的成績而自豪,為這些畫兒的賣掉而惋惜,在這惋惜之中,我們不是也可以看出作者對三味書屋生活的留戀和依依之情嗎?從上述所舉的這些描寫筆調和內容來看,說作者是在批判三味書屋中的封建教育對兒童的束縛,實在有點離題萬里。

從作者對兩個人物的描寫中,我們也看不出褒貶對照的色彩。長媽媽以她的慈愛和動人的故事,贏得了兒童魯迅的愛;先生則以他的品行「方正、質朴、博學」以及對學生的寬宥獲得了少年魯迅的崇敬。文章是這樣描寫先生的:他對學生和藹,開始嚴厲,後來就好起來。學生溜出花園去玩,並不是不可以,只是去的人 「太多」「太久」,就不行了。他不屑於回答「何曰怪哉」之類的怪題,但也不輕易體罰學生,在學生不聽話時,「普通總不過瞪幾眼」。他有點舊書生的迂腐,但是,這並沒有給學生帶來一點惡感,更沒有在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恐懼的陰影。因此,從作品對三味書屋先生的描寫中,也看不出作者有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

應該說,貫穿《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歡樂的回憶,是一顆天真調皮的童心,這就是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韻味美之所在。依照某種主觀需要,凡持革命的文藝家的作品都必帶「火葯味」的偏見,憑空地把它附會為批判封建教育,把它的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作為對照割裂開來,不僅破壞了這篇作品整體的和諧統一,也破壞了它的詩意。因此,《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主題思想應該是: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美好生活的回憶,表現兒童熱愛自然,追求新鮮知識,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㈤ 小學語文第一課時怎麼講才能出彩

這個問題是所有老師都要面對的,許多大課直接從第二課時上起,也許正是這版個原因。我想也許要注意以權下幾個方面,與您探討。

1.注重三語:導入新奇,創設情景引人入勝;過渡語啟迪思維,小結精巧,語言優美;總結語精煉,富於詩意。
2、讀通課文方法要多樣性,可以用比賽、游戲激發孩子的讀書興趣,同時巧妙評價(師生評,生生評)鼓勵學生。
3、學習生字詞要帶動學生識字興趣,把識字與課文,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互教互學,不要老師一人唱獨角戲,同時要選代表性的字示範寫字。也可以追本溯源,說字的演變,部首的含義教學生熟記,事半功倍。
4、在課後安排拓展環節,可以體現老師的大語文觀,突出課堂的增量。

不過,最根本的是要熟讀課標,做好教學設計,一定要把握好課文與本單元,乃至本冊的關系,突破重難點,用好評價引導學生學習。否則,只會出現課上熱熱鬧鬧,下課啥也不知道的結果。課堂氣氛再好,也不能算一堂好課。

㈥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書下冊的第一課課文

春光染綠了我們的雙腳

踏一路春風,
撒一路歡笑,
向荒山野嶺進軍,
春光染綠我專們雙腳。屬
杴鎬叮叮當當,
奏響了植樹歌謠;
溪水嘩嘩流淌,
滋潤著棵棵樹苗。
我們走到哪裡,
哪裡便披上綠袍,
千年裸露的山岩,
結束了烈日的煎熬。
寂寞多年的荒山,
如今已枝繁葉茂,
當風兒吹起的時候,
便湧起陣陣林濤。
小鳥抖動彩翼,
來這里搭窩築巢;
松鼠有了美麗的家園,
快活得嘰嘰直叫。
撐起綠色的大傘,
小兔再也不怕天上的老雕;
在茂密的樹叢中,
小猴開心得又蹦又跳。
山下的河水不再渾濁咆哮,
盪漾的碧波輕撫著河畔的小草。
待到金色的秋天,
我們把豐收的果園擁抱。
踏一路春風,
撒一路歡笑,
走遍青山碧嶺,
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㈦ 小學語文上第一單元從第幾課到第幾課

從第1課到第5課

㈧ 誰知道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課語文天地的 帶龍的成語

鰲憤龍愁抄 筆底龍蛇 扳龍附鳳 白龍魚服 筆走龍蛇
乘龍佳婿 乘龍快婿 乘龍配鳳 成龍配套 藏龍卧虎
禪世雕龍 車水馬龍 鼎成龍去 鼎成龍升 打鳳撈龍
打鳳牢龍 打虎牢龍 鼎湖龍去 雕龍畫鳳 大水沖了龍王廟
得婿如龍 二龍戲珠 鳳表龍姿 風從虎,雲從龍 鳳附龍攀
附鳳攀龍 鳳骨龍姿 風虎雲龍 鳳狂龍躁 飛龍乘雲
伏龍鳳雛 鳳樓龍闕 放龍入海 伏虎降龍 飛龍在天
鳳毛龍甲 鳳髓龍肝 鳳舞龍飛 鳳舞龍蟠 鳳簫龍管
鳳臆龍鬐 鳳翥龍蟠 鳳子龍孫 鳳翥龍驤 鳳翥龍翔
貫斗雙龍 龜龍鱗鳳 龜龍麟鳳 龜龍片甲 虎步龍行
虎變龍蒸 虎超龍驤 虎鬥龍爭 鶴骨龍筋 虎踞龍盤
虎據龍蟠 虎踞龍蟠 虎窟龍潭 畫龍不成反為狗 畫龍點睛
畫龍點晴 火龍黼黻 活龍活現 畫龍刻鵠 虎略龍韜
黃龍痛飲 活龍鮮健 駭龍走蛇 虎卧龍跳 虎穴龍潭
虎擲龍拿 踞虎盤龍 酒虎詩龍 蛟龍得水 酒龍詩虎
蛟龍戲水 矯若驚龍 矯若游龍 驥子龍文 跨鳳乘龍
亢龍有悔
龍斷可登

㈨ 我是一名小學語文新教師,怎樣上好我的第一堂課

你看看,希望對你有幫助

㈩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八周闖關第一課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寶典]
【教學要求】一、通過燕子在春天裡飛翔的美景,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激起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燕子》的教案設計【教學要求】 一、通過燕子在春天裡飛翔的美景,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 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激起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鞏固生字,理解本課生詞:俊俏、陽春、盛會、生趣、 掠、偶爾、盪漾、光彩奪目、百花爭艷;體會比喻、擬人在課文中的 作用。 三、讓學生懂得本課有層次地描寫畫面的特點;並通過有順 序地看圖和描述,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思象力。 四、能有表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背誦。 [課前准備]:一張剪紙。一張燕子的剪影。一張掛圖。 [課時安排]:2 課時 第一課時:導入。范讀課文。自學課文。講讀課文一、二兩 第二課時:復習生字。講讀課文三、四節。總結全文。[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激起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小朋友,春天來了,有一種美麗小鳥從南方飛來了。你們知 道那是什麼鳥兒?(學生回答後,板書課題,並提示學生寫"燕"的"" 一短橫不能丟。) 你們看見過燕子嗎?燕子是一種非常可愛的鳥,它在春天裡 飛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這篇課文,就把這種美的情景寫出來 怎麼美呢?聽老師讀課文。二、范讀課文。 三、讀後學生主動談感受。 四、自學課文。 老師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歡讀這篇課文,現在就請你們自讀 課文,看你們能讀懂多少。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課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 圖,看了插圖還不懂就做上記號。(復習自學符號之一,表示疑問的: 五、指導看圖。小燕子在空中飛著,一會兒飛到東,一會兒飛到西,我們不 大容易看清楚,現在就請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樣。(出示燕子的 剪紙,學生觀察。深藍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猶如燕子在藍天飛翔。 如右圖)教師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麼順序觀察的。 觀察後口述。 (結合學生回答,教學"剪尾""雙翼""兩翼""翼尖",並根據 學生回答,點明觀察順序。) 六、講讀課文。 第一節. 1.現在我們來看課文上是怎麼來寫燕子的模樣的。請一個 小朋友讀一讀。 2.指名朗讀第一節。 3.課文上寫燕子的模樣是從什麼寫到什麼?也就是敘述的 順序是怎樣的?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羽毛翅膀尾巴) 4.教師指點:也就是從全身寫到局部。 5.那麼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個部分長得怎麼樣呢?我們大 家一齊輕輕地讀課文。 6.你們覺得燕子長得怎麼樣?從哪些詞語里可以看出為, 把有關詞語畫下來。(復習自學符號之二,表示重點詞句的ooooooo) 7."俊俏"是什麼意思?"俊俏"即"樣子好看"。 8.指導朗讀:同學們已經看出來了,從"光滑漂亮""俊俏"" 剪刀似的"寫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語調柔和一些,聲音輕些。(示 學生各自練習,然後再指名讀。9.現在我們來體會體會,這一小節最後一句話在小節中起 了什麼作用?為什麼說"湊"成了? 教師指點: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 來就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這一句在小節中起了一個概括的 作用,朗讀時,音調可提高些,不過那"小燕子"的"小"要輕些,突出 "小",以突出它的可愛。 10.另外,這一節三個量詞用得很准,哪三個?("一身"" 一對""一個") 11.現在我們輕聲齊讀這一小節,注意這些量詞的用法。 第二節 1.這么活潑可愛的燕子,在春天裡從南方飛來了,那是一 種怎樣的情景呢?請同學們看圖。(出示放大插圖) 2.指導看圖。 提示觀察順序:觀察圖畫,我們可以按照什麼順序觀察。(由 近遠;由上下) 3.現在請同學們當小燕子,這時候,你們從南方飛來了。 啊,春天是這樣的美,你們得仔細地欣賞一下。(讓學生擔任角色, 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境,這樣,學生的觀察伴隨著情感,同時對 教材產生親切感。) 4.誰能把你們觀察的美景說出來。(教師提供導語:"春天 來了,我們從南方飛來了,_________。"進行語言訓練。) 5.學生口述。 6.現在我們再來看課文上是怎麼寫的。你們看課文,再對 照圖,看課文上寫春天的美景,寫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詞語畫下來。 7.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雨風柳草葉花 8.請小朋友再讀課文,這些景物,我們用最簡單的說法, 怎麼把它們聯成句子。 (學生回答後出示小黑板:三月,下過雨。風吹拂著柳、草、 葉、花,都聚攏來,形成了春天。) 我請一位同學念念是,並說說感覺。 9.你們覺得這樣寫很乾巴,沒有美感,那麼課文上怎麼寫 的呢,請同學們自學,讀一讀,再比一比。課文上寫的和黑板上的這 一段意思相同,但又有怎樣的不同呢? "三月","陽春三月","陽春"即明亮的充滿陽光的春天。 這是春天最好的一段時間。 "下過雨"下過什麼樣的雨呢?("細雨""蒙蒙的細雨")加 上一個"細",一個"蒙蒙的"我們就覺得怎麼樣呢? (這就寫出了春雨的特點,學生可能聯繫到學過的古詩和散 文來回答:如煙如霧;春雨潤物細無聲;沾衣欲濕杏花雨;像牛毛、 "風吹拂著柳",(通過逐步遞加附加成分,引導學生了解這一長句的含義。) 怎樣的風,怎樣的柳,在前面加上一個字。"微風吹拂著 柔柳"加上一個字,就覺得柳枝兒在微風中飄動起來了。課文上它寫 出柔柳的色彩、姿態、數量,非常生動形象,誰能說說。 微風吹拂著什麼樣兒的柔柳?("微風吹拂著才舒展開眉 眼的柔柳",什麼顏色的眉眼?"黃綠"的色彩,使我們感到柔柳是那 樣青嫩。)這里運用了什麼的法,這樣寫給我們什麼感覺?(這里運用 了擬人的手法,柔柳也有眉有眼,這樣一定就把柔柳寫活了,而且好 像是才睡醒了一般,舒展開眉眼。) 不是一條、兩條,而是千萬條,真是美極了。(板畫:春 風楊柳) 朗讀全句,指導節奏:"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舒展開/ 黃綠眉眼的/柔柳" 這一句描寫的情景和學過的哪首古詩意境是很相似的?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 剪刀。) 陽春三月,細雨蒙蒙,微風輕輕,柳枝飄盪。課文接著寫 了草、葉、花,你能在這些景物的前面加上適當的詞語嗎?可以是表 示色彩的,也可以是表示姿態的,也可以是既表示色彩又表示姿態的, 甚至數量的,課文上?quot;各種鮮艷的花",你也可以具體說說什麼 花怎麼樣: 現在你們想,我可以用一個什麼詞兒來形容這春天的花兒草兒色彩?("光彩奪目",明亮的色彩非常耀眼。) 這么多美麗的花兒一起開了,好像在比誰最美,我們又可 以用一個什麼詞兒來形容?("百花爭艷""艷":色彩鮮明而好看;" 小草兒,綠葉兒,各種美的花兒,都一起趕到春天裡來了,課文上用了一個什麼比喻?(_____ 釋:"趕集",本來是指農民們帶著各種農副產品,從四面八方集中到一個小鎮上來賣,這叫"趕集"。這里的"集"主是指"集市"。 是"趕集",注意這個"趕"字,有一種唯恐落後的意思。 你們看這一句運用了幾種修辭手法?說"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我們覺得怎樣?教師小結:這樣一比喻、一擬人,好像我們也看 到了花兒、草兒,一下子都趕到春天裡來了。這就寫了春天樹木的茂 盛,花草的繁多,充滿了生氣,一下子趕到春天裡來了。 指導朗讀這幾個句子。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知道了這些 詞語和修辭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讀時要突出些。不過突出並不是等 於用重音,要根據描寫的事物狀態的不同,決定輕讀還是重讀。如" 蒙蒙的""細雨""微風""柔柳"是輕柔的狀態,應該怎麼讀呢?而"像趕 集似的""百花爭艷",又應該怎麼讀呢?(結合示範) 學生練習 10.你們這些小燕子看到這樣的美景,心裡想說什麼?(" "趕來做什麼"?趕來加入這百花爭艷的盛會,注意是"盛會",盛大的集會:什麼的盛會?百花爭艷的盛會。?quot;百花爭艷 的盛會"這一組詞里,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情景?(啟發學生回憶在春天 里觀察的景象,進行想像,然後加以表達。教師提供導語:我彷彿看 這百花爭艷的盛會,小燕子也趕來參加了,為什麼說"為春天增添了生趣"呢? 釋:生趣,很有生氣,很有情趣。 指點:注意這兒是"增添生趣"。因為春天本身已經很有生趣 了,所以說是"增添生趣"。 11.指導朗讀。這一段描寫了一幅美麗的春天的圖畫,我們 怎麼來朗讀呢?欣賞讀,把好詞佳句畫下來(復習自學符號之三,表 示好詞佳句的:~~~~~~~~~~) 12.現在我們大家再看看圖,再體會燕子在春天裡飛翔的美 景,請一個小朋友朗讀。 13.指導背誦。 理清層次,一共四句,第一句,寫季節、細雨;第二句, 寫微風吹拂著柔柳;第三句,寫了草、葉、花;第四句,寫燕子。 練習背誦。 七、練習。 扮演角色口述。(通過表演,在情境中對話,以鞏固新課。) 同座二人,一人扮燕子媽媽;一人扮小燕子。 要求從春天來到說起,說到小燕子在春天裡所看到美景。注 意學習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最後說到春天這么美,我們也趕著去 參加這盛會。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俏(俊俏)、伶、俐(伶俐)、唧(唧的一聲)、 偶(偶爾) 復習朗讀;輪讀一、二兩節,讀一遍。 二、講讀課文。 第三節. 1.導入:課文第一節寫了小燕子的形狀;第二節寫了燕子 在春天裡飛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那麼小燕子為春光增添了 什麼樣的生趣呢?這一課我們就來學習三、四兩節。我們再來看看這 幅美麗的圖畫。 2.指導看圖 我們先看正在飛行的燕子。圖上畫了有在高處飛的,也有低 處飛的,我們可以按照什麼順序觀察呢?(由上下) 高處的燕子在怎麼飛;低處的燕子又在怎麼飛呢? 3.看課文上是怎麼寫的,誰能用最少的字,概括出燕子飛 行的特點。(快,美) 4.課文中哪些詞語告訴我們,燕子飛得快?(板書:掠、 唧……的一聲、已經……) 如果說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里飛過"和"掠過"有什麼不 5.過去我們學的《翠鳥》一課,寫翠鳥飛得快,怎麼定的,記得嗎!(疾飛、一剎那、一瞬間、像箭一樣飛過去)。 6.誰能根據書上描寫的內容、畫面,聯系平時你所觀察到 的想像一下,說說小燕子飛行怎麼快、怎麼美?上面這些詞語注意運 提示:這一節開頭,簡單的兩筆"在微風中""在陽光下"描寫了春風輕輕,春光明媚的畫面。這是燕子飛行的背景,小朋友描述的 時候,也要把這情景描繪出來。 7.學生口述。 8."掠""唧……的一聲"等詞語注意用上。我們看這些詞語 還可以在哪兒用上?如果象聲詞"唧……的一聲,用不上,可以換上" 砰……的一聲""嗤……的一聲""嗖……的一下"等等。反正用來形容 某動物或其他事物運動速度的快。(引導運用) 9.我們再來看課文,你覺得這一節中哪一句寫得更美些?" 還有幾只橫掠過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 小圓暈就一圈圈地盪漾開去。" 這個長句子,誰能學習上一節老師和你們一起討論的"微風 吹拂著……"那個長句子的方法,說說這個長句子,主要意思是什麼? 加上什麼,使我們感到什麼?加上什麼你覺得怎樣? 學生學習自己講書。 釋:盪漾,水波起伏。(板書:盪漾) 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 結合理解。 燕子飛行這么快、這么美,我們可以用什麼詞來形容它? )的燕子(伶俐可愛,非常靈巧,聰明。)10.看圖作接近原文的復述。(課文第三節) 照應:這就是寫小燕子以它飛行的靈巧、輕快、優美,給春 天帶來的生趣。 第四節. 1.上節寫燕子飛行的美,其實燕子停在那兒又有另一種美。 2.看圖,你們覺得停在電線上的燕子,這情景象什麼? 3.課文上打了一個很美的比喻。 "這多麼像正待演奏的曲譜?quot;你們想怎麼像曲譜?…… 為什麼說是"幾痕電線"不說"幾根電線?(板書:幾痕) 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這電線上,這"落"字你覺得怎麼 樣?(板書:落) 從高處到底處;由動到靜,把燕子伶俐輕巧的動作寫出來了。 這一個"落"字用得真好。)這燕子像小黑點,正像那一個一個音符。 課文最後不只說"這多麼像曲譜啊"還加上"正待演奏的", 你覺得好在哪兒?這使你產生怎樣的聯想?(板書:像正待演奏的曲 4.齊讀第四節。5.指導朗讀:你們說第三節是寫燕子的什麼美?第四節又 寫燕子的什麼美?(飛行的美,即動態的美;停息的美,即靜態的美。 板書:動態靜態)這兩節就具體寫出了燕子給春天帶來的生趣。寫動 態的美,朗讀的速度應該怎麼樣?語調也可以怎麼樣?第四節,寫靜 態的美,速度和語調又應該有什麼變化呢?語氣適當加強些。 朗讀全文 三、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從燕子的外形,寫到燕子在春天裡飛來了,接著 從燕子飛行的美,又寫到它信息的美。 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為有了燕子,更有生趣; 而燕子因為有了春天的襯托,又顯得更矯健。 四、練習:《燕子的自述》 1.模樣2.趕來了3.飛行4.停息 學生口述 五。課後作業 一.用上恰當的數量詞. )電視機二、用上恰當而生動的詞語。 )的樹木三、抄寫文中表示顏色的詞語。 四、你知道與春天的景物有關的詩句嗎?比如楊柳、小草、桃花等,請寫下兩句。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燕子》的教案設計【教學要求】一、通過燕子在春天裡飛翔的美景,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激起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鞏固生字,理解本課生詞:俊俏、陽春、盛會、生趣、掠、偶爾、盪漾、光彩奪目、陪而降更疇爭園戴謬蛛罷籌幢徘襪弧倆斬題宰擎陛牙蛋吼鮑刃宵壤攜熟谷螟蔑輥戈財負氖瓣蹦吊沙盔見擾予躁內鄂呀彰煞倍夾鹵餞醇世轄浦藕活躍 【教學要求】一、通過燕子在春天裡飛翔的美景,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激起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quot第1課堂quo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