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語文教育論文
相關資料,僅供參考
淺談語文教學中情境創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如何進行語文情境的創設就是一個焦點問題。最初,很多語文教師將語文教學中的情境創設局限在課堂導入的范圍之內,於是語文課出現了熱熱鬧鬧開場,匆匆忙忙結束的怪現象。幸好,現在這種錯誤傾向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扭轉,人們對於語文教學情境創設問題的理解和研究也有了可喜的進展。如,人們這樣給語文情境創設下定義: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製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他們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地發展,提高教學效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語文情境的創設可以包括以下2個方面:1. 利用導入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程學習;2.引導學生有效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那麼到底怎樣才能達到我們的預期目的呢,我主要談以下幾個方面的認識:
語文情境教學的幾點認識
摘要 情境教學具有情感性互動性等特點,能較好地帶動學生投入課堂氣氛中來。本論文主要從情境教學的特點、方法出發,結合平時教學實踐及點滴感悟,融入自己的分析總結,切實地提出有關情境教學的認識。
淺談「情境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情境教學」是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應運而生的一種現代教學方法。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認為,「情境教學」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和學生無意識的心理特徵,通過圖片、音樂、文學語言等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再現教材情景、背景或環境,從而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反應,給學生以強烈的真實感,以更好地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語文新課程標准》明確要求,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即情景、背景或環境)。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以現代教學手段為媒介,積極開展「情境教學」使學生自融其中,融情入境。「情境教學」具有以下的主要作用:
情境化教學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一、語言描繪,帶入情境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導語設計的好與不好,將直接影響整節課的課堂效果。可以說,好的導語是開啟學生興趣之門的鑰匙。教師如果能通過巧妙的導語設計,把學生的感情引入到課文情境中來,那將會為這堂課的成功奠定基礎。
語文情境教學初探
一、「情境教學法」的內涵
情境教學簡單地說就是創設一定的情境,激起學生的情,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的需要,創設一定的場景或氛圍或提供具體的活動場景,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能夠主動學習,迅速而准確地理解教材內容,促使他們的心理機能和諧、全面地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
關於語文情境教學的幾點經驗
一、導入情境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課伊始,教師如果能通過巧妙的導入設計,調動學生,創造出學習、競賽、思考、優美等等各種於課堂教學目標相對應的情境,那就為一堂好課奠定堅實的基調。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常有這樣的體會,當一節課的開始學生們積極發言,那被調動不僅是學生,甚至還包括我們自己。可以說,好的導入,是打開學生興趣之門的鑰匙。可是萬事開頭難,以下是我參考眾多名師結合個人教學實踐後的一點感想。
語文教學中的情境設計
一、情境教學的界定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書先生灌輸式的教授方式在中國延續了千年之久,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可否認同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思想有很大的聯系。如今中國千百年來的封建制度的影響雖然已經減弱,但在教育領域內起的消極作用仍然不可忽視,現在的教育中還存在著「教師教是為了應考,學生學也是為了應考」的觀念。
『貳』 求一篇小學語文論文,急用!不要在網上或媒體發表過的。
用讀和寫來帶動語文學習
內容摘要:
《語文新課程標准》規定:中學語文教學必須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一言以蔽之,即聽說讀寫能力,即培養有語文素養的人。學語文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四者之間,聽說讀是基礎,寫是關鍵,是核心。十多年的語文課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把聽、說、讀、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尤其是把讀和寫有機結合起來,能盡快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關鍵詞:聽說讀寫、語文 、朗讀、寫作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綜合運用能力。聽、說、讀、寫是人們通過語言進行交際的重要形式,是人類認識世界、獲得知識、智力、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這四種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學語文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聽,即能迅速接收復雜的語言信息,有較強的語感能力;說,即通過大腦的思維整理,能有條有理地表達出來;讀,即有一定的閱讀、分析、理解能力;寫,即寫作能力。四者之間,聽說讀是基礎,寫是關鍵,是核心。十多年的語文課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把聽、說、讀、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尤其是把讀和寫有機結合起來,能盡快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大家都知道一句話,叫「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可是我們有些語文老師並沒有完全在課堂上落實這句話。有的老師怕失去課堂霸主地位仍然搞一言堂,不給學生留下一點兒讀課文的時間,有的也只是讓學生默讀一遍後,就開始理解課文的重點、難點,即使七年級的重點篇章也是這樣,使學生一下子感到語文課的難度增加了許多,甚至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語文教學重點培養的是學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而這兩種能力的獲得所依靠的就是學生在讀中的體驗和感知。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的「三本五重教學法」(以人為本、以讀為本、以創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就強調了學生「讀」的功效。他說「語文教學就是要以學生誦讀原文的練習為主線,就是通過多種方式聯系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去領悟課文的內涵。」有的語文老師講,現在的學生雖說聰明了一點,但是玩心太重,不想學習,費了一天的時間,講的東西一點兒也記不住。為啥會這樣?原因在於老師,就是給學生的時間太少了,自由的時間太少了,自由讀課文的時間太少了。現在仍然有些老師認為,講得少了他記不住,只有反復強調,才是幫助學生記憶的好方法。這是對學生缺乏信任的一種表現,認為把時間交給學生更是一種完全浪費,因為他們不知道重視時間。這是又走到了另一極端的理解。把時間交給學生,並不是老師放任不管,躲到辦公室里喝茶去,而是要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讀前要設計好明確而具體的問題和任務,讓他們通過讀自己解決,這樣給與充分的信任,使其有事可干,他們是不會浪費時間的。
有的老師也讓學生讀了,一般是默讀,再就是自由朗讀,當然這也是讀文章的方式,可是也要根據文章的內容和學情靈活處理。還可以老師范讀,學生領讀,師生齊讀(可以只讀某個段落或句子),分小組讀,分大組讀,還可以讓學生單個誦讀,還可以針對具體課文分角色朗讀,等等。
在語文教學中,聲情並茂的朗讀,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引導學生進入藝術境界,同時,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經常朗讀語言優美的文章,還可以豐富詞彙,增強語感,提高駕馭語言的能力。那麼,語文教學應該怎樣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呢?
首先,在朗讀作品之前,必須整體感知作品,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認真分析作品的思想內容,理解中心思想和藝術形象,理清思想感情發展的脈絡,從而把握感情基調。如:《春》就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和難得的朗讀材料,學好這篇文章的關鍵是通過朗讀領會作者對春天的喜愛。朗讀這篇散文時,就應該始終把握一種充滿激情、昂揚向上的感情基調。而同樣是散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卻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把父子之間的真摯感情表現的淋漓盡致,字里行間透著一種淡淡的哀愁。朗讀這篇文章,應該用低沉、緩慢的語調和真摯的感情來打動聽眾和自己,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要用完善的語言技巧准確地反映作品的思想內容,細膩地表現感情。在這方面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教師的范讀要正確標准。范,就是標准模板,老師必須使用普通話,吐字清晰,讀音標准,朗讀准確無誤,語言流暢。否則會把學生的讀音引到邪路上去,使他們經常跑調,或者根本不沾邊調。用土話讀課文的味道,也確實不太好聞。有的老師很難改變方言土語,或者是羞於改變,可以在范讀時放錄音,或者下載現成的課件,或者請普通話好的老師和學生課前幫著錄好音。只要我們用心去想,肯定會有提高范讀的更好辦法。
(二)注意句子的重音和停頓。重音是朗讀過程中,為了表現意境和中心思想,對文中的某些詞或短語加以強調,重音的確定關鍵在於對所朗讀文章內容的理解。例如:「那本書是我的。」在這句話里,如果重音在「書」上,表示那裡除了書還有別的東西;如果重音在「我」上,表示書不是別人的。因此處理重音要結合上下文。而停頓是在朗讀過程中,為了把思想感情表達的鮮明,突出而調節氣息的一種方式。朗讀中的停頓,往往不受標點符號的限制,而以表情達意為主要依據,比如在抒發強烈的感情之後,可作適當的停頓。
(三)讀中要體現感情。我們常要求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者的感情可以體現出對課文的理解程度。老師要指導好學生,用心去感知課文,體會每一個字詞,每一句話中滲透的作者情感因素,從而更好的體會作者的深刻用意,這樣就實現了學生、老師、作者三者的心靈互動,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會更加深刻,掌握得也會更加牢固。
(四)要及時糾正好學生在讀中出現的問題。「唱讀」還在各年級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七年級中非常突出,這使對文章的理解和體會作者的意圖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學生在單個讀時,老師要認真聽,對出現的錯誤 ,重點是讀音方面和詞語破讀現象,要及時糾正。
(五)要引導學生邊讀邊解決問題,讓他們感到讀是可以解決問題的,從而增強其閱讀的興趣。
讀,對說、寫、聽都會有促進作用。因為學生自己讀懂了的東西會真正變成他們自己的知識儲蓄,日積月累,到寫作的時候便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了,語文老師省的勁兒不就更多了嗎?在教學中,我不僅重視學生的讀,還重視自己和學生的寫。當老師十幾年了,我一直保持著一個習慣,那就是試著用筆跟學生交流。
記得當初懷著青春的夢想與憧憬初次走上講台的那一刻,面對著下面50多雙充滿稚氣的眼睛,我就在心底對自己說:「我不要做高高在上的『嚴師』,我要與學生平等的交流,我要成為他們的朋友。」可接下來的日子,我卻慢慢發現,跟學生交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有些學生總與老師保持著一段距離,很少有學生主動去找老師談心。於是我便利用課外的一切時間盡量去接近學生,同時我開始嘗試著用筆跟學生交流。
每一次班會,我都會讓學生給老師寫一封信。信的內容很隨意:可以反映上周班內存在的情況,可以給老師委婉地提意見,也可以向老師傾訴自己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學生們的每一封信我都會細細品讀。對於信中所反映的班內普遍存在的問題,我會在課堂上給予他們答復。對於那些有特殊情況的個別學生,我會很認真地給他們回信。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後,我嘗到了書面交流帶來的樂趣。多數學生慢慢消除了與我的隔閡,開始在信中敞開心扉跟老師訴說自己的心理話。甚至有些學生在平時遇到問題時,也開始主動給老師寫信傾訴。
我記憶最為深刻的是這樣一件事。有一個學期結束後,馬上要放寒假了,班內進行了「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等一系列的評選活動。評選結果揭曉後,班內有一名學習成績每次都遙遙領先的學生李琳卻未被評上「三好」學生。盡管「學習好」並不是評選「三好」學生的惟一標准,但這樣的結果還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等結果公布後,我發現李琳趴在桌子上,情緒有些低落——可能她也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第二天早上,我一進辦公室,便發現一封信工工整整地放在我的辦公桌上。我急忙拆開一看,原來是李琳寫的。這是一封長信,足足寫了5張稿紙。一口氣讀完了這封信,我終於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原來,李琳出身於一個貧困的家庭,由於家庭的貧困,她從小就有一種自卑的心理,致使她總是獨來獨往,很少與同學們交流。這種自卑在學習上轉化為一種動力,使她產生了一種一定要超過別人的信念,這使她又非常要強,凡事爭先。可是優秀的成績並沒有使她從自卑的陰影中走出來,反而使她有些清高。於是多數同學對她都有偏見,很少有人跟她交朋友。
拿著這封信,我感到心裡沉甸甸的,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子居然背著這么沉重的心理負擔。我想:作為她的老師,我有責任讓她從陰影中走出來。於是,在這封信的末尾,我給她回復了這樣一段話:家庭的貧困是不幸,同時也是一種財富,關鍵是看你怎樣去對待。很多的時候,我們總喜歡把自己關在一所封閉的房子里,固執地認為全世界都是黑暗的。其實,輕輕打開門,卻驀然發現,原來外面是陽光明媚、鳥語花香。親愛的同學,請試著打開心靈之門,與老師、同學交流吧。你將會發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擁有朋友的日子很快樂。從封閉的房子里走出來吧,13歲的臉上寫滿的應是純真的微笑。新的一年就要開始了,讓自己用嶄新的面貌迎接它的到來吧!
春節返校後,我便有意觀察李琳的一舉一動。我欣喜地發現,她確實是在慢慢轉變。自習課上不再一個人悶著頭做題,而是開始主動幫助學習較差的同學;課後不再總是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教室里看書,而開始跟同學們一塊活動。漸漸地,她的身邊多了幾個形影不離的夥伴,她的臉上終於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
初中畢業時,她給我寫了這樣一封簡訊:
老師:
就要離開您了,真有點捨不得。永遠忘不了,是您領我走出了那所封閉的小房子,讓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快樂。如果沒有您,我也許會永遠生活在孤獨的沙漠里。老師,真的謝謝您。
畢業以後,李琳經常給我來信,儼然把我當成了她的朋友。今年元旦前夕,我收到了她從高中寄來的賀卡,上面寫道:
老師,走過了人生的一段旅程後,驀然回首,竟發現在心靈的最深處,除了父母,您是最重要的人。雖然我們相距遙遠,但我相信思念可以穿越空間。祝您新年快樂,生活幸福!
簡短的語句,濃濃的情誼。在這寒冷的冬天裡,我分明感到心裡升騰起縷縷的溫暖。作為一名教師,還有比學生的理解與愛戴更令人感到欣慰的嗎?試著用筆跟學生交流吧,你將會發現其樂無窮。
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基本技能,這四種技能是密不可分的,也應該是相互促進的。為此,把寫與讀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形成一個和諧發展的能力系統,就是我的指導思想。不片面地割裂聽說讀寫,在寫的同時發展多種能力,讓一種語文訓練語文活動起到綜合發展的作用,使多種能力同時養成,提高效率,同時利用富於變化的方式調動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習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走進新課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寫,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2、《簡明中學語文學科教育學》(張楚延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
3、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
4、《現代語文教育漫談》雲南民族出版社
5、《現代教育理論》雲南教委委員會編
6、《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的作用》
『叄』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的文獻資料
關於高效課堂的16個問答
關於高效課堂,近日接受了中國教師報馬朝紅記者的書面采訪,共16個問題,簡答如下,一孔之見,識者教正。——盧志文
馬:您所理解的「高效課堂」應該是怎樣的課堂?
盧:高效的「效」,首先是「效果」,其次是「效率」,根本上指的是「效益」。
高效課堂要關注兩個度:精力流失度和目標達成度。精力流失度考察效率,目標達成度考察方向和程度,即效度。
課堂的高效,始於教師,源於學生。高效課堂是一場「圍繞學生、服務學生、激發學生、在於學生、通過學生、為了學生」的改革。
需要我們注意的是,高效只是理想課堂的價值取向之一。高效課堂不一定是理想課堂,但,理想課堂一定是高效課堂。
馬:高效課堂某種程度上徹底改變了師生關系,高效課堂應該建立一種怎樣的師生關系?
盧:高效課堂中的師生關系,較之傳統課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傳統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是相對固定的,老師就是老師、學生就是學生;高效課堂中的教師,既是老師也是學生,高效課堂中的學生,則既是學生也是老師。他們的角色可以根據需要不斷轉換,從「官教兵」到「兵教兵」,再到「兵教官」,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傳統課堂中,教師和教材是學生唯一的知識源;高效課堂中,知識源變得非常豐富,除教師和教材外,每一位同學也都成了其他同學的知識源。
傳統課堂中,教師依「教案」組織教學;高效課堂中,沒有「教案」,只有「學案」,師生圍繞「學案」共同探究問題。最好的「教案」就是「學案」。
傳統課堂中,教師抱著學生走,或者牽著學生走;高效課堂中,教師激發學生自己走,或者相互攙扶著一起走。
傳統課堂中,教師是「背桶人」,學生是「敞口杯」;高效課堂中,師生都是「挖井人」。
傳統課堂中,信息傳遞的方式,是「一對多」;高效課堂中,信息傳遞方式多元,既有「一對多」,也有「多對一」,更有「一對一」、「多對多」。
馬:高效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和角色定位(這一點對改革中的教師樹立信念非常重要),這種角色定位和教師專業化發展之間有什麼關系?
盧:教師是引導者,策劃者,合作者,服務者,開發者。
教師是導游不是領導,要引導學生作自助旅遊,不是領著學生沿固定線路參觀;教師是導演不是演員,要在幕後策劃、指導學生去展示,將學生置於聚光燈下,不是自己霸佔講台說長篇評書;教師是朋友,既是精神的同道,亦是學習的夥伴,教師不是裁判兼警察左手握真理右手握大棒;教師是服務生,要俯下身子為學生服務,將姿態降低,將心胸放大,教師不是掛在牆上的聖人像,等著學子門來膜拜。
這種角色轉變更有利於課堂形成這樣的特點:由官教兵,到兵教兵、兵練兵;到兵帶兵、兵管兵;再到兵促兵、兵強兵;最終走向兵教官,官教官。這就讓我們尋找到了教師專業成長的最佳模式:實踐—反思模式;最簡捷的方法:開放課堂;最有效途徑:校本培訓、校本教研。
馬:您認為,好課的標準是什麼?
盧:好課應當有如下特徵:
充滿人文情懷,閃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長氣息。
《學記》有言「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我以為此乃好課的不二標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好課應該是預設和生成的統一,是內容和方法的統一,是主導和主體的統一,是開與達的統一,是嚴與愛的統一,是導與牽的統一。
朱永新先生提出理想課堂六度——參與度、親合度、自由度、整合度、練習度和延展度,可以作為好課的具體指標。
馬:好教師的標准又是什麼?
盧:「教師不能光追求給學生滿分,還要讓學生滿意,使學生滿足。」好教師就是那些給學生滿分、讓學生滿意、使學生滿足的教師。
一流教師教人,二流教師教書。
課堂上的好教師,就是在適當的時間,用適當的方法,講適當的問題,出適當的效果。具體而言:在內容上,目標定位精準;在時間上,機會把握精明;在位置上,結構安排精巧;在方法上,手段選擇精緻;在感受上,配合對位精確。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好教師的能耐體現在「抓住麻筋」,「捏得要害」,「恰到好處」。既有準度,又有速度、力度。
好教師應能夠著眼於誘導,變「苦學」為「樂學」;著力於引導,變「死學」為「活學」;著重於疏導,變「難學」為「易學」;著手於指導,變「學會」為「會學」。
惟其如此,學生才能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由「被動學」,變成「主動學」;由「痛苦學」,變成「快樂學」;由「孤獨學」,變成「合作學」;由「單一學」,變成「全面學」。
惟其如此,教師才能真正由主演變導演,由經驗變科研,由現成變生成,由師長變學長,由教者變學者。
馬:教育、教學、課堂等學校教育中的許多概念,在高效課堂背景下,可能還需要重新澄清和「命名」,能否談談您的看法。
盧:前已述及,傳統課堂的「教案」已經歷了從「教案」到「學案」的改變,此外,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名詞也引起了人們的重新思考:教室,將從「講堂」變為「學堂」;教學,將從「教師教,學生學」,變成「教師教會學生學」;教材,不再是「教的材料」,而是「學的素材」。
重命名的背後是理念的更新、師生關系的調整。所有這些,都體現了對教育本質的回歸。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教育的本質就是尊重人、發展人、解放人。教育即解放,教師即開發。
我是化學教師,我一般不說「我是教化學的」,我總說:「我是用化學教學生的」。
馬:您認為,一校之長,在學校課改中起怎樣的作用,承擔著怎樣的責任?
盧:中國教育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凡重大改革,往往發生、源起於經濟落後、地域偏遠,生死懸於一線的薄弱學校。
窮則思變。其實,不光是教育改革,其他幾乎所有的重大社會變革,也都有這樣一個共同的特點。改革都是被「逼出來」的。
其實,這個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唯有一個不變的,那就是變化本身。因此,主動變革,應該是校長的常規課題,而不是應急措施。
一流的學校,創造變化;二流的學校,順應變化;三流的學校,被動變化;末流的學校,頑固不化。
作為一校之魂的校長,無疑應該勇敢地擔當起改革的發起者和領導者的角色。
問題的關鍵在於:校長如何把自己改革意願的變為團隊的意願,把自己的擔當變為團隊的擔當?
在改革的過程中,校長要信任教師、依靠教師、發展教師。要有胸懷——權力下放;要有擔當——責任上移。
馬:教育教學離不開管理,教育改革更需要管理作保障,請您結合學校實際,談談與課堂改革相對應的保障體制。
盧:高效課堂的背後是高效管理,沒有高效管理的支撐,就不可能有理想課堂的產生。
高效管理,是簡單管理,不會折騰人;高效管理是制度管理,不是人管人;高效管理是文化管理,是激勵人、開發人、成就人,不是壓抑人、懲罰人、淘汰人。
高效管理的保障體制應該是建立起校長、幹部為首的服務體系、考評體系和研究體系。特別要警惕的是,要始終防止幹部由課堂改革的推動者變為阻礙者,幹部如果坐下來,教師就會躺下來。牢記:所有的問題都是幹部的問題。依靠幹部去解決問題,但首先應該解決幹部的問題。
馬:評價是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請您著重介紹一下貴校的評價制度。
盧:翔宇有自己的教師評價體系——「五維評價制度」。我們從「學生喜歡、家長滿意、領導信任、同行佩服、自我認同」五個維度,對教師進行「間接的」「定性的」「動態的」「過程的」「基於發展的」評價。
具體到課堂層面,我們在「五維評價」的基礎上,建立一套與新的高效課堂相適應的「監測」指標,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而不是教師的教,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參與度、精力投放度這些標桿,而不是老師自身表演的精彩度,流程設計的嚴謹度。
馬:作為一校之長,您為什麼要尋求改變,改革的動力何在?
盧:其實幾年來我們也經歷了一個「做量、做質、做品牌」的階段,從追求「又快又好」走向崇尚「又好又快」。
我們不甘心教育就是如此、就該如此。我們掙脫著走出舊有體制,向社會爭得翔宇這樣一個教育實驗園地本身,就是堅信教育應該有所不同。翔宇課堂的「二次革命」,其實在大家心頭縈繞多年了,我們有理想,但不理想化;我們有升學率,但不唯升學率。教育,是擔負著無限責任的社會原點。任何社會問題的出現都可以追溯到教育。而所有教育的問題都能夠從課堂中找到原因,也都可以經由課堂來解決。因此,所有教育改革,最終都要回歸課堂。
一個學校無論多偉大,如果缺少具備核心競爭力的課堂,將仍然行走在教育之外。拋棄浮華的「眼球效益」,我們正視的是:如何「教得有效」,「學得愉快」,「考得滿意」,「發展充分」,,如何把教育的「底線」和「理想」通過「結構化」的方式,在課堂中實現。我們深知課堂變革對學校教育將是「一樹百獲」和「綱舉目張」的,我們一直在尋找著突破的工具與拓展的途徑。
馬:杜郎口對您的最大啟發是什麼?您怎樣理解和提煉杜郎口課改的精髓?對於貴校而言,杜郎口課改最大的借鑒意義在哪裡?
盧:國家的新課改從課程開發角度切入,朱永新的新教育實驗從「六大行動」入手,每項改革都給我們啟迪。杜郎口從改革課堂結構入手,給我們的啟發更深。「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功用」,抓結構就是抓根本。把教育的「底線」和「理想」通過結構化的方式,在課堂中實現。那些來自學校的、學科的、教師的、班級的、同伴的,乃至家庭的「不確定的偶然因素」,有了「確定的必然的」歸屬。杜郎口至少讓我們懂得:最偉大的真理往往是最簡朴的,教育也是如此。
馬:「引進」杜郎口模式,老師們、家長們能否理解和支持?
盧翔宇的教育改革探索一直在進行著,向理想的目標,我們跋涉著前行,杜郎口提供給我們一個現實的成功案例,讓我們的改革變得更有信心。
改革,必須贏得學生、老師和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這需要我們去做過細的工作。改革的目標和方向,是學生、老師和家長們早就期盼的,我們一定不要低估他們的境界。至於改革的路徑和方法,則需要我們的精心謀劃。改革,一般不會敗在目標和方向上,大多失在過程和途徑上。
馬:改變教師觀念,最大的困難在哪裡?
盧:最大的困難,不是改變教師的觀念,而是改變領導幹部的觀念。
馬:據我們了解,不少學校改革都會受到家長的反對,因為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升學問題。您是否也面臨同樣問題?又是如何爭取家長的支持?
盧:其實,家長不僅希望孩子當前成績好,也希望孩子未來發展好。只是,不願意犧牲眼前利益去換取未來利益。這一點,我們應予充分理解。改革,不應該讓家長去做兩難選擇,這是我們設計改革路徑的時候,必須要考慮的。
高效課堂的變革,是讓孩子走「當前成績好、未來發展優」的「輕負高效」之路,只要宣傳到位,家長都會支持。
教孩子三年,要為孩子想三十年,為民族想三百年。教育,不僅要眼前過關,還要終身過關,世代過關。
我們把家長請進課堂,讓其體會新課堂彰顯的魅力;除了讓其感受到孩子學習方式的轉變之外,更努力用過程好結果向他們證明:改革是「內外兼修」「遠近同籌」的。
改革的主產品是孩子未來更優的發展,副產品是順便提高考試成績。事實上,一些課改先鋒的出色業績也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馬:很多學校也想改革,但生怕因為改革有什麼閃失,尤其是那些升學率高的「好學校」,怕毀了「一世英名」。您有沒有這種困擾或者說顧慮?
盧:並非好學校不需改革,讓我們永遠牢記:是不斷改革才讓學校越來越好。
並非差學校才需改革,讓我們永遠牢記:是不思改革才讓學校越來越差。
我對改革的理解是:「小改革,大困難;大改革,小困難;不改革,更困難。」
當年萬里曾經講過一句話:「可以允許犯錯誤,但不允許不改革。」改革是需要一點闖勁的,「摸著石頭過河」如果變成「摸到每一塊石頭再過河」,就變成笑談了。但,改革者僅有膽識和勇氣是遠遠不夠的。教育改革就要「摸到每一塊石頭才能過河。」改革教育和做手術、修機器不同,必須在行進中進行。我們不能讓學校先休克,讓機器先熄火,然後在手術台上,在修理車間里從容地進行我們的改革。教育改革不能承受「試錯」的代價。其他改革允許「試錯」,教育不行。教育改革一旦失敗,人們要付出的代價太大,因為,教育是個「不可逆過程」,失敗了無法彌補。
因此,教育改革只能「周密地試,小心地闖」,不能「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馬:課改,您已經邁出了一步,學校也因為課改而得到了發展,也許貴校已經在當地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課改明星,課改給您和學校帶來了哪些變化,好的或壞的,您又如何認識和應對這些?
盧:翔宇課堂改革的源頭不在今天,它始終伴隨著翔宇,並推動著翔宇。早期的「兩項改革」:「基礎教案」、「基礎作業紙」,是翔宇支撐課堂行走的「兩條腿」。在大規模高速擴張時,成為與時俱進突破質量瓶頸的核心手段,有力地保障了學校質量始終跟進著規模增長,並最終實現質量發展走在規模增長之前。但教育者的眼光更多的會落在考試成績之外、落在教育的不足之中,盡管教育本身就是遺憾的事業,但責任和良知會讓我們思考:努力沒有極限,優秀沒有止境!學習性質量、發展性質量、生命性質量,哪一個質量又是可以放棄的呢?
孩子、老師、家長們臉上越來越多的笑容,就是我們的信心。我們的腳步不會停止,即便倒下,頭,也會「向著明亮那方」!
『肆』 對小學語文課改的幾點體會論文:我對小學語文課改的
如何看待小學語文課改
進入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廣大教師更進一步認識到了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所以在課改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在此過程中存在了一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徹底的解決,將會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發展非常不利。
新課改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要將學習交給學生,使學生通過自己願意採取的方式去獲得所要掌握的知識。這肯定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但有些教師擔心如果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會影響教學的進度,使教學任務不能順利地完成。教師存在這種思想,必定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流於形式,僅僅成為課堂的一種裝飾。還有些教師認為,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要將課堂徹底交給學生,教師的指導越少越好,於是,當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這些教師往往無所事事,甚至做於當堂課無關的事情。
在課改教學中,有些語文課堂上,學生就是按導學案的設計學習,學生把導學案看作是試卷對待,有些學生把課文泛泛地讀一遍,就做下面的環節,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有的教師為了合作而合作,大大小小的問題都讓學生合作討論,給人感覺學生很「忙」,課堂一場「活躍」。還有,小學課改慣用的一種教學模式是「表揚式」,學生誰回答對了,教師就讓大家鼓掌邊叫:「好,好,你真棒!」以此來激勵學生,這對一、二年級學生很管用,但對五、六年級作用不是很大。
總之,在課改中教師要明確學生學習任務,適時設計合作探究活動,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不要無所事事,要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小組中去指導,監控學生的合作。對於一些教學模式要根據自己的學生實際情況而定,不能管用一種模式。
『伍』 小學語文優秀論文題目
語文教育即我國的母語教育,語文教學一直是教育領域的重中之重,新課專標實施以來屬,小學語文教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以下是學術堂整理的20個「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題目」,為大家展現語文教育研究熱點。
1、淺論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
2、探究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3、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對策分析
4、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課堂閱讀能力的培養
5、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6、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幾個誤區
7、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應用淺探
8、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
9、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10、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成長式評價的研究
11、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12、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應注意小升初語文內容的銜接問題
13、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14、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想像能力
15、關於「包容教育」的理性思考
16、探究制約學校教科研發展的因素
17、對合作學習熱的「冷」思考
18、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說真話訴真情的幾種方法
19、新課程理念下作業與課堂教學的和諧統一
20、談「對話式」課堂教學
『陸』 誰給除了有關小學語文的論文 結合新課程標準的
你好,相關資料,僅供參考
淺談語文教學中情境創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如何進行語文情境的創設就是一個焦點問題。最初,很多語文教師將語文教學中的情境創設局限在課堂導入的范圍之內,於是語文課出現了熱熱鬧鬧開場,匆匆忙忙結束的怪現象。幸好,現在這種錯誤傾向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扭轉,人們對於語文教學情境創設問題的理解和研究也有了可喜的進展。如,人們這樣給語文情境創設下定義: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製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他們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地發展,提高教學效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語文情境的創設可以包括以下2個方面:1. 利用導入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程學習;2.引導學生有效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那麼到底怎樣才能達到我們的預期目的呢,我主要談以下幾個方面的認識:
原文鏈接:http://www.lunwenw.net/Html/xueke/010617640.html
語文情境教學的幾點認識
摘要 情境教學具有情感性互動性等特點,能較好地帶動學生投入課堂氣氛中來。本論文主要從情境教學的特點、方法出發,結合平時教學實踐及點滴感悟,融入自己的分析總結,切實地提出有關情境教學的認識。
關鍵詞 課堂 情境 教學 氛圍
原文鏈接:http://www.lunwenw.net/Html/xueke/010518186.html
淺談「情境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情境教學」是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應運而生的一種現代教學方法。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認為,「情境教學」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和學生無意識的心理特徵,通過圖片、音樂、文學語言等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再現教材情景、背景或環境,從而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反應,給學生以強烈的真實感,以更好地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語文新課程標准》明確要求,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即情景、背景或環境)。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以現代教學手段為媒介,積極開展「情境教學」使學生自融其中,融情入境。「情境教學」具有以下的主要作用:
原文鏈接:http://www.lunwenw.net/Html/xueke/010420136.html
情境化教學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一、語言描繪,帶入情境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導語設計的好與不好,將直接影響整節課的課堂效果。可以說,好的導語是開啟學生興趣之門的鑰匙。教師如果能通過巧妙的導語設計,把學生的感情引入到課文情境中來,那將會為這堂課的成功奠定基礎。
原文鏈接:http://www.lunwenw.net/Html/xueke/010331923.html
語文情境教學初探
一、「情境教學法」的內涵
情境教學簡單地說就是創設一定的情境,激起學生的情,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的需要,創設一定的場景或氛圍或提供具體的活動場景,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能夠主動學習,迅速而准確地理解教材內容,促使他們的心理機能和諧、全面地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
原文鏈接:http://www.lunwenw.net/Html/xueke/010255423.html
關於語文情境教學的幾點經驗
一、導入情境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課伊始,教師如果能通過巧妙的導入設計,調動學生,創造出學習、競賽、思考、優美等等各種於課堂教學目標相對應的情境,那就為一堂好課奠定堅實的基調。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常有這樣的體會,當一節課的開始學生們積極發言,那被調動不僅是學生,甚至還包括我們自己。可以說,好的導入,是打開學生興趣之門的鑰匙。可是萬事開頭難,以下是我參考眾多名師結合個人教學實踐後的一點感想。
原文鏈接:http://www.lunwenw.net/Html/xueke/010142870.html
語文教學中的情境設計
一、情境教學的界定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書先生灌輸式的教授方式在中國延續了千年之久,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可否認同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思想有很大的聯系。如今中國千百年來的封建制度的影響雖然已經減弱,但在教育領域內起的消極作用仍然不可忽視,現在的教育中還存在著「教師教是為了應考,學生學也是為了應考」的觀念。
原文鏈接:http://www.lunwenw.net/Html/xueke/005614865.html
『柒』 怎樣上好小學語文課 論文
關鍵詞:
如何教好中學語文,恐怕對於所有站在講台上的語文教師來說,都是一個不容忽視但又不易回答的問題。在中學教育中,恐怕最難教的課程就是語文課了。因為語言教學是一門只重形式主義和知識教學的學科,往往忽視了學生最最基本的語言素質的培養。對於如今的中學學生來說,他們充其量覺得選擇題比較容易解答,對於一些文言文知識、分析題等等比較難的知識,不知道怎樣去解答。對於如何上好語文課,從語文教師的自身素質、良好的課堂氣氛、學生和教師的關系以及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掌握程度幾個方面一一分析。
一、 教師必須有過硬的專業基礎知識
對於一名出色的語文教師,必須有過硬的語文知識。語文知識包括的知識點比較多也比較雜亂,所以這就需要語文教師有清晰的思路去理清所有的語文知識。葉聖陶說過:「語文是交際和交流思路的工具;它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而且是一門以情動人的藝術」。所以,教師也應該把語文當作一門藝術來教,只有這樣才能是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對於語文教師過硬的專業知識,應該是不僅熟悉所有語文課本上的知識不管是文言文、散文還是議論文,都應該有能力教好學生。此外教師還應該有著豐富的課外知識。因為高中不同於初中小學,高中的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所以他們為了學好語文,不需做大量的語文練習題。如果教師僅僅懂課本上的知識,是沒有能力教好學生的,所以教師應該涉獵更多的課外知識,只有自身的知識豐富了,在教學上才能夠得心應手。
語文教師還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技巧。只有獨特的教學手段才能夠讓自己被學生喜歡和重視。同時教師還應該積極主動的和學生交流,密切關注學生的反映。
二、 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良好的課堂氣氛對於語文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氣氛良好,才能帶動學生學習的高潮。舉一個例子,教師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推銷員,然後想方設法的把自己的知識推銷給學生,當教師把自己當成一個推銷員的時候,首先要以飽滿的姿和樂觀的自信去感染學生。當教師面對學生的時候,以一種心理上的攻勢暗示學生,讓學生相信你今天所講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學生相信了自己的觀點,那麼學生就有了學習的勁頭,教師也會在語文課上滿懷激情的。這就是一種很好的課堂氣氛。
三、 教師與學生角色的互換
語文教學是一個教與學的過程,是教與學的互動。普遍來說,在語文課堂上,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過程,但是這樣的學習方式是一種比較傳統的且有些不適應新時代的課程要求的學習方式,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和學生互換角色,由教師「教」變成學生「教」。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與學生是一種互相交流,互相溝通,互相補充、互相啟發的學習。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學生也不再是僅僅一味的服從教師的教,教師如何教學生就如何學。所以,教師與學生建立了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學習整體。
對於《詩經》我們都是耳熟能詳的。現在我們就以詩經的學習為例,分析一下,教師與學生角色的互換這樣的教學模式。
1、課程:《詩經》
2、時間:一課時
3、學習內容:《詩經》簡介、內容、表現手法
一名學生站上講台,教師坐在其他同學旁邊。語文課開始。為了區分教師與學生的區別,上台講課的學生我們稱之為:小教師。
小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詩經》,同學們你們對詩經有多少了解呢?有知道的同學可以發言。
學生甲: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作者是春秋時候的大文學家孔子。
學生乙:詩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是世界文藝殿堂中的瑰寶。
學生丙:詩經共收錄了詩歌305首,反映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多年的史實和風土人情。
小教師:有沒有同學知道詩經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學生丁:詩經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
小教師:不錯,詩經確實是中國最偉大的文化寶庫,它也是中國最早的教育範本教材。它成書於公元前6—5世紀,對於詩經的三部分組成,現在由我向同學們簡單介紹一下。風,是指國風,創作於東周時期,共收納了15個諸侯國的土樂,一共是160篇,這也是詩經的精髓部分。雅是「正樂」,「正聲」,雅又分為大雅和小雅。大雅主要是頌揚贊美,小雅主要是諷刺嘲諷,共105篇。頌是朝廷祭鬼神的舞曲樂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這就是整部詩經的組成,同學們明白了嗎?
學生:明白
小教師:同學們,現在大家朗讀一下詩經的內容並思考一下裡麵包含的意思。
......
4、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可以向小教師提問。
學生1:老師,詩經最早運用了什麼樣的藝術手法?
小教師:詩經多為四言,最早運用賦、比、興三種藝術手法。詩經的成就非常大,深刻影響了兩千多年來中國文學的發展。
學生2:詩經和什麼作品並稱「四書五經」?
小教師:這個學生提的問題非常好,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五經:尚書、禮書、周易、春秋、詩經。
5、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到了很多關於詩經的知識。有詩經的組成、地位、形成等等。同學們課下好好復習一下,鞏固一下學到的知識。
這樣師生互換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因為是學生自己親身給其他同學講的,所以他的記憶會更加深刻。教師在講台下,也可以看到學生的表現,在課下及時糾正學生在課上所講的不正確或不充足的知識點。師生互換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是非常有效的。
四、 定期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一段時期的語文課結束後,教師應該及時的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教師應該及時主動的和學生進行交流,密切注視學生的反映。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就前面所學到的知識,向學生提問,這樣一方面可以檢查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在下面的教學中選擇正確的教學策略,同時,在復習舊知識的時候,學生的興致會很高,精神會達到高度集中,因為他們對以前的知識有了解,所以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會比較有自信。這樣課堂的氣氛就會很活躍,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五、 總結和歸納
每節課結束之前,教師應該為學生總結這堂課所學到的知識點,歸納出什麼知識點是本堂課最重要的,什麼知識點是僅僅需要理解的。只有學生知道了知識的主次才能更好開展學習,不至於做無用功。
對於語文課的教學來說,語文教師不僅要有充足的專業知識,還應該和學生有著良好的師生、朋友關系。和學生打成一片。只有這樣才能夠教好語文課,學生才能夠學好語文課。教師要多關注學生,了解學生,只有了解了學生,才能夠更好的為學生的學習做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