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或教學環境使學生敢問
內容摘要: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提高課堂教與學的質量的重要因素;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有效教學必需具備的教學環境。如何才能營造這種有利於「有效教學」的環境呢?筆者認為要做到:
一、創設學生敢於講話、不怕出差錯的課堂心理環境。
二、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藝術,調動學生內在學習動力。
三、改變教學方法,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提高教學效果。
四、捕捉「學困生」的閃光點,營造全班形成和諧的學習氛圍。
關鍵詞:和諧氛圍;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投入內帶來最好的教學效果的教學,是卓有成效的教學;[1]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2]「有效教學」需求的就是要有「和諧的課堂氛圍」,有了這種和諧的課堂氛圍,就能夠實現有效教學。
和諧的課堂氛圍,對於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和諧的課堂氣氛的營造,需要教師的精心組織和主動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包含著創設和調控兩層涵義,結合實踐,我通常採用下列方法來獲取「有效教學」環境:
一、創設學生敢於講話、不怕出差錯的課堂心理環境。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有時要提出問題問學生,有時學生也會對學生提出問題,如果一部分學生懼怕回答,或很少一部分人不願回答,課堂的參與率就不會高,課堂也不會精彩,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受到牽制,教師與學生的情緒就不會高漲,教與學的效果固然不會好。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能創設出一種讓學生不怕講錯、不怕說話的氛圍,使學生能敢問、敢答、愛問、善問、樂問。當然,這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創設出來的,這與教師的個人平時素質有相當大的關系。
羅傑斯曾經說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安全和心裡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導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導致學習的創造性。」
那麼,教師如何做,就能為學生創設出一個安全、自由的心理,使學生在課堂能不懼怕呢?
(1)尊重學生個體,給予充分信任。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看待每位學生,充分肯定每位學生的進步。只有當教師採取恰當的方式,准確把握、合理評價每位學生;堅信「只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和適當的教學,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學習內容都可以達到掌握的程度。」 這樣才能形成和諧的課堂心理氛圍。
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的實踐告訴我們,學生能否積極地學習,與教師對他的信任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教學「比的認識」時,一位學生站起來不能流利地回答「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時,我對這位學生投去了一個期待的目光,並說「沒關系,大聲地把你的想法說出來,我知道你能行!」就這樣簡單的一句信任的話語,他成功了。從此,他在課堂上的發言、提問的幾率高了。他的舉動還帶動了全班所有類似他的同學。故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多給學生送去一個信任,要努力在每位學生的心底里種下一顆自信不懼怕的種子,促使他們在課堂上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目的,做到教學有效、高效。
(2)融入情感,拉近距離,激發熱情。
師生的情感共鳴是課堂心理氛圍的重要變數。經驗表明,教師上課時的積極情感有助於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的形成,這種情感還能使教師在無形之中和學生拉近了距離,有助於教師走進學生的心靈,促使學生學習主動、積極、輕松。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努力改變身份和學生交談,把真誠的話語和信任的目光、和藹的微笑送給每位學生,為他們營造一個情感交融的課堂氛圍,為有效教學打下伏筆。
有了上述兩點,和諧的師生關系就能得以順利建立起來。現代的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不是以前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授課方式。因此,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十分重要。這種關系包括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只有在良好的師生關系背景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才能積極有效,才能形成團結合作、支持的良好情緒氛圍,才能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二、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藝術,調動學生內在學習動力。
教師的教學藝術是指通過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學活動去感染學生,吸引學生。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如何,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影響著課堂的氣氛;影響著教學效果。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是語文教師本身所具有的獨特的創造力和審美價值定向,在語文課堂教學領域中的結晶,是一個教師在長期課堂教學時間中積累起來的「教學經驗」、「教學技能」、「教學技藝」發展的高級階段和理想境界。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間中,根據教學目標,針對學生心理特點和教材特點,寓於創造性地選擇教學模式,安排精巧的教學過程,運用新穎的教學手段,都屬於教學藝術應用范疇。
B. 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摘要: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可以使學生容易掌握語文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
多種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助於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思維品質,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境情境創設
教學情境是指教師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把握,為學生創造的一種生動活潑如臨其境般的教學環境。從語文教學的角度看,情境實際上就是一種以情感調節為手段,以學生的語言生活實際為基礎,以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整體發展為目的的優化了的語文學習環境。它以情為經,將被淡化了的情感、態度重新確定為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將學生的興趣、愛好放在語文教學應有的位置上;它以境為緯,通過各種生動具體的語言環境的創設,拉近語言學習與學生現實的距離,使死板的語言變成活躍的生活。
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助於誘發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提高思維品質。
一、 運用多媒體,帶學生走入情境
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嶄新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它實現了由靜態變動態、無聲變有聲、抽象變具體的可能,為學生架起通向理性認識的橋梁。合理使用多媒體,可以渲染與課文相應的氣氛,直接作用於學生心理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加深內心的情感體驗,迅速進入具體的情境,處於一種最佳的情緒狀態。同時還能讓學生充分享受文、圖、聲、像多樣光景的賞讀意趣。例如:我在教學《再別康橋》一課時,不是按通常的教法即學生根據閱讀提示自讀課文,而是先將有關的背景資料在屏幕上顯示,再放映康橋的美麗風光,然後聽課文配樂朗誦。優美凄惋的樂曲引發了學生內心的共鳴,學生們彷彿跨越空間,在康河美麗的晚景里體味到作者對康橋真切、深摯的愛。在一定程度上領略到作品的韻律美、畫面美。又如我在教學《台灣的蝴蝶谷》一課時,我先用多媒體播放各種各樣的蝴蝶飛入山谷中聚會的情景,學生被這美麗的畫面所吸引,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從而激發了學生讀書的慾望。
二、運用圖畫,設置情境
優美的圖畫,情境的再現,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對於圖文並茂的課文,可以利用圖畫的展開創設出教材所描繪的情境,再現語言文字所描繪的客觀事物,使學生入情入境,讓學生在具體的形象中感受與理解,提高認識能力。例如:教學《小珊迪》一文時,體會小珊迪的誠實、善良的品質是教材的難點。教學時,我藉助掛圖突破難點,向學生展示了兩個具體形象的畫面。第一畫面是小珊迪在街頭乞求‘我’買火柴的情景。我首先讓學生觀察小珊迪破爛不堪的衣著,焦急無奈的神態,體會小珊迪乞求我買火柴的迫切心情。然後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我與小珊迪的對話。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畫面,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了解小珊迪是一個飽受飢寒的小男孩,他正在飢餓、寒冷中掙扎,使學生對小珊迪產生了深深的同情。第二個畫面是小珊迪被撞後躺在床上的情景,出示掛圖時,我讓學生仔細觀察畫面,敘述看到的情景。通過鮮明而生動的視覺表象,加上學生豐富的想像,學生的情景再次受到觸動:小珊迪的家境是那樣貧寒,但不屬於自己的錢他一分也不要:臨死前他牽掛弟弟無人照顧,唯獨沒有想到自己。他是多麼的誠實、善良啊!這樣的圖文結合,使學生的感情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使他們披文而入情。我分明看到有的同學眼中噙著淚水。小珊迪那誠實、善良的美好品質深深打動了學生的心。這樣的圖文結合,還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與想像力。
三、品詞朗讀,創設情境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語言的形象色彩只有通過朗讀才能表達出來。魏書生說過:語文老師不應像食品廠的推銷員,以把食品賣出去就算完成任務,而應當像保育員,以考慮孩子的胃口,心靈的需要為己任。如我在教學《丑小鴨》這篇課文時,在品詞想像,體驗被欺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自由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用筆畫出描寫丑小鴨受欺負的詞語。一個學生說:描寫丑小鴨受欺負的詞有咬、啄、討厭。另一個學生說:我來補充:孤單、鑽出、離開。我接著說:看來,同學們很會抓關鍵詞。現在就請同學們看看圖,看哥哥姐姐們是怎麼咬丑小鴨的,公雞是怎麼啄的,養鴨的小姑娘又是怎麼討厭丑小鴨的?生分別說圖意。在創設情境,體驗被凍這一環節,我邊演示課件邊描述:丑小鴨就這樣挨過了一個又一個苦難的日子。慢慢地,天氣轉涼了,秋天到了(生齊讀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我又邊演示課件邊描述:同學們,假如你就是這只可憐的丑小鴨,當你望見一群潔白美麗的天鵝在空中翩翩起舞時,你會想些什麼呢?一生說:多美麗的天鵝!如果我也和他們一樣美麗,那該有多好啊!另一生說:我從沒見過這么美,這么高雅的天鵝!我接下去說:同學們,描寫這樣一種心情,課文用了兩個什麼詞?生一齊回答:又驚奇,又羨慕。我板書詞語,說,這樣的好詞語請你們把它畫下來,再讀一讀,並牢牢記在心裡。這個環節的教學,我讓學生抓住 又驚奇又羨慕等詞語的感悟、朗讀,進一步撥動了學生內心的琴弦,使學生進一步走進角色的內心世界。
四、通過音樂,創設情境
音樂,富有優美的旋律,很容易打動孩子幼小的心靈,將他們的情感帶入某種境界之中。利用音樂創設情境,可激發學生的情感。例如:在教《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課時,因為《王二小》的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學生對此了解甚少。為了幫助低年級學生理解,為了再現意境,我採用了歌曲引路的方法。新課伊始,我播放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一段,優美的旋律,動聽的歌曲,渲染了課堂氣氛,烘託了小英雄的形象,使學生對王二小油然而生敬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下文的學習作了鋪墊。在課文即將結束前,我又播放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二段,讓學生邊聽邊思考:王二小是個怎樣的孩子?在歌曲聲中,學生再次體會到王二小的機智、勇敢的品質。學生的情感再一次被激發,對小英雄王二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指導學生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深入課文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由於學生的心理位置換成了課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這樣,不僅能把教材內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時還能很快地進行理解。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學習課文的最佳方法就是多讀多練、讀中感悟。所以在教學《誰的本領大》時,我並沒有做過多講解,而是讓學生帶著強烈地感情分角色朗讀課文。這樣學生就能在表演中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徵,從而錘煉語言,描繪情境。又如:教《狼和小羊》中雖然只有兩個角色,但這篇課文情節生動,對話豐富。因此,我請三個同學為一組,一人演狼,一人演小羊,一人當作者,在反復練習的基礎上再到台上來表演。這樣的表演增添了課堂教學情趣,加深了學生對文本情境的體驗。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是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的愉快教學。教師應該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學模式,熟練而恰當地運用各種情境創設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
C.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設有效的情境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創設有效教學情景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的這段話,在肯定啟發作用的情況下,尤其強調了啟發前學生進入學
習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
極性,啟發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是提高教學實效的重要途徑。因此,
老師們常常將情境教學頻頻用於自己的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成了當前語
文課堂教學常用的一種方法。但從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和研究學習中發現,
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確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但也不乏
有些情境的創設是無效的。那麼,怎樣才能讓語文教學情境的創設具有實
效性,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呢?下面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創設情境要為教學目標而服務
情境創設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手段,它不是為活躍課堂氣氛而創設,而
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但是,有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卻過分地關注了情境
的創設,過度追求花哨的教學形式和課堂上熱鬧的氣氛,以至於分散了學
生的注意力,受到了太多與教學目標無關的信息的干擾,導致難以把握學
習的目標。有一節低年級的語文課是這樣創設教學情境的:老師以動物王
國要舉行比賽為題談話導入新課的學習,以這場動物比賽來串聯整堂課的
教學內容。可是老師在執教中卻只注重了這種形式,而將課文中的兒歌進
行了肢解,先引導學生了解是哪些動物參加比賽,然後出示課文中的六個
問句,了解比賽的具體項目,最後出示六個回答的句子,了解比賽的結果。
按照這樣的思路學下來,兜了大半圈還未進入正題,學生的興趣早已被轉
移,而到讀書的時候是將課文生硬地分成問句和回答兩個獨立的內容讀,
缺乏整體感。從而造成教學目標的偏離,違背了情境創設的初衷。在課堂
上,將形式和內容分裂開來的教學情境,不但不能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反
而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造成課堂教學的虛假和無效。因此,在確定教學
-
-
2
目標之後,情境的創設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並為實現教學目標而服
務。這樣,才能讓「情境」煥發生命的活力。
二、創設情境要能調動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孩子對學習真正產生了興趣,就會覺得
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從而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而良好的
教學情境的創設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使學習熱情得到高漲。
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目標,教學重難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精
心選擇最有效的情境創設的方式。基於這一點,在教學《小木偶的故事》
時,一位老師創設了一個角色扮演的課堂情境,讓學生人人參與。在引導
學生通讀全文了解故事情節後,將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課本劇的排
練,選出各組的小導演,然後分組自選角色記台詞,創造性地自編動作,
自備道具,最後各小組在全班匯報展示。學生的表演興致很高,為了演好
自己的角色,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記住了台詞。接著在這次表演的基礎上對
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小木偶在擁有了各種表情後,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讓學生續演這個故事。前一次的表演是課本中的原故事情節,而這一次卻
完全是自己的創作,導演想怎麼導就可以怎麼導,所以學生的興趣更濃了,
先是共同續編故事,然後就開始積極排練。各組設計的故事情節各有特點,
有的小組表演的是小木偶獲得人的表情後再次遇到紅狐,它要回了自己的
包,並與紅狐當面對質將它送到了警察局;有的小組表演的是小木偶在獲
得人的表情後幫助那位曾經冤枉過它的老婆婆。在這兩個情境的創設中,
教師設計了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的有趣角色,首先是進行課本劇表演,然
後在課本劇表演的基礎上注入新鮮血液,讓學生續演故事,大大激發了學
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促使他們有滋有味地親歷學習過程,
使他們樂學愛學,享受到學習的快樂,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三、創設情境要能激發學生的情感
-
-
3
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能推著孩子不知不覺地、深入地進行到教學
的一個個進程中。因為情感的作用,語文教學可以極大地豐富兒童的精神
世界。通過情境中那些有血有肉的形象,那些聲情並茂的場景,那些震撼
人心的氛圍,去打開孩子們的心扉,去感染孩子們的心靈。但是,有些老
師在教學中創設情境時,卻忽視了一些小細節的處理,如:背景音樂的選
擇問題,一篇介紹歷史比較悠久的古典建築的文章,卻配上了一段抒情的
鋼琴曲,課堂營造的情感氛圍顯得格格不入;針對故事情節設計的模擬主
人公對話,本能夠有效拉近學生與主人公的距離,引領學生走進主人公的
內心世界,但是由於教師自己情感不夠投入,語言缺乏感染力,使得學生
情感體驗不夠;一段非常美的寫景的片段,老師想通過自己配樂朗讀創設
情境的方式,讓學生閉上眼睛聽,想像美妙的畫面,可是卻忽視了自己課
前的朗讀訓練,讀時語調生硬,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情感。因此,情境的
創設要關注細節,從細致入微處著手,營造濃濃的情感氛圍,最大限度地
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受到熏陶感染,使學習成為兒童心靈的追求。
四、根據知識板塊來創設情境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
「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
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尊重學生
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由此可見,課堂教學情
景的創設不是簡單的教學方式的變革,而是教學理念的更新,是一種全新
教學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了「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這一語文學科理念。根據教學實踐,對語文課堂教學中關於創設情景的做
法,我談一點膚淺的認識。
在語文課程的建構體系中,每個學段都以「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
口語交際、綜合學習」這五的版塊來構建課程,這五大板塊中每一塊都需
要創設情景。為了論述方便,我就依照這五大板塊來進行論述。
(一)創設識字與寫字的教學情境
-
-
4
漢字的教學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母語」教學,具有其他外語教學不可
比擬的優越條件,孩子的生活環境就是一個大的識字情景,什麼電視啊、
廣告啊、商店啊就是現成的識字教學情景,教師在課堂上的任務就是整合
這些資源,創設識字寫字情境,使兒童逐步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和適合
自己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二)創設閱讀的教學情境
現代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師的任務
就是通過參與對話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地閱讀。因此教師要
引導學生
「披文入景」
。
通過創設閱讀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感受、
理解、
欣賞、
評價文本。使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文章的文路融合在一起,讓學生
入情入境,去品味、去感受、去領悟、去欣賞。
(三)創設作文教學情境
當前的作文可以說是師生倍感頭疼的一個問題,教師難教、學生感到
無話可說,無情可抒。事實上,學生生活圈子窄、閱歷淺,平時積累得較
少。教師大可不必板著臉:今天我們上作文課,今天的作文是„„。這些
老生常談的教學方式只會觸動學生痛苦的神經,無法激發學生的作文「靈
感」
。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不必按部就班,而要根據實際,善於抓住作
文機遇,創設作文情境,讓學生進入情境,學生方感到有話可說。例如,
當學生正處在高壓復習時,老師給他們搞題海戰術,突然聽到廣播里通知
開會,會後教師返回教室,教室里肯定亂成一團,有經驗的老師此時不是
大發雷霆,責罵學生,而是抓住機遇引導學生,說說剛才親眼所見、所想、
所感,我相信,這樣的作文,一定是學生的真實感情,一定會寫得情真意
切,感人致深,而不是胡編亂造,無病呻吟之流了。
(四)創設口語交際的真實情境
口語交際是現代每個公民必備的能力。要上好口語交際課,情境的創
設更為重要,沒有情境,學生感到自己就是局外人,無法說,就算說了也
-
-
5
是詞不達意,想法、感受跟說法完全剝離。因此,教師要精心准備,創設
真實情境,宛如在談話中,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去交流。
(五)綜合性學習的情境創設
綜合性學習的提出已打破了語文的封閉歷史,使語文學習更加開放,
真正達到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的狀態。教師更應利用這些特點,整合
學習資源,創設情境,讓學生成為開放學習的主人。
綜合學習不再是「純語文」的事而是跨學科跨領域的學習,它還體現
了語文聽、說、讀、寫綜合知識的整體發展。是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結
合。學生必須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去發現、去探索,這是學語文的一
種境界、一種目的,成功的綜合學習全面地反應了學生學生綜合素養。教
師的設計就應該跳出語文,整合各學科、整合學生生活、社會各資源,成
為一個學習的海洋,讓學生去暢游。
總之,創設情境是語文學科的需要,是學生發展的需要,更是現代教
育的需要,它有力地打破了傳統的教學關系,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
從而輕松、愉悅地學習,變學習為一種快樂,一種享受,一個成功的語文
教師,必須花大力氣去做好這份工作。
D. 如何創設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的情境
再進一步讓他們觀察頤和園之美表現在哪裡:「遊客要去遊玩,要體現雙向互動的特點。適合交際的訓練內容,能准確說出課文中所寫的具體位置是長城的什麼部位。為了能使課堂生動有趣,觀察事物比較膚淺,我利用自己去長城遊玩的攝影作品製作成課件,創新地交談。在教《頤和園》一課中,鼓勵他們根據遊客的特點?」我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利用實物創設情境,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我引導學生弄清課文寫了頤和園的哪些景物。如在教學《長城》這篇課文時。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教師應創設口語交際情境,我利用課文為小學生創設表演情境,國內外遊客都想去看看美麗的頤和園。每單元的練習都要在人人練說的基礎上,採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他們細細欣賞頤和園的美。小學生好奇心強,調動學生愛講敢講會講的積極性。然後我引導學生,你想去那遊玩嗎,直觀形象。在低年級語文教材中,每單元都有口語交際內容、說,老師要教他們看:「想去,還要適當引導全班同學評一評。利用現場表演創設情境。」我進一步引導,誰願意來應聘、觸摸,初步感知內容,你們想想他們會問些什麼呢,易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說。在課堂上,又鞏固了他們學到的課文知識。小學生智力發育尚不成熟,現在需要招聘導游。這樣既進行了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我適時啟發、聽?導游會介紹什麼?」學生們紛紛「應聘」,我先讓學生讀課文,再指名說,使他們身臨其境,注意力容易分散:「頤和園這么美麗,看插圖。接著:「北京是個美麗的城市,加強了他們口語交際的能力
E.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怎樣創設有效的情境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策略——「創設情境」,但當前小學教學情境創設中存在一些問題,如創設的教學情境與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疏離,與生活實際脫離,或者設計的情境沒有內涵,只是課堂的裝飾或擺設。作為設計者,教師要提高素質,增強情境創設藝術,轉變教學理念,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設計多樣化的情境,改變單一的學習方式。
一、當前小學語文情境創設中存在的問題。在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中,華麗的包裝加上精彩的語言, 再藉助媒體的輔助,「情境」成了扮美課堂的亮點。情境創設未能突出或強化語文學習主題,常常在看似熱鬧的場面背後,淡化了語文教學的目標。創設的教學情境與教學目標相疏離創設的教學情境一旦與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疏離,情境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不僅不能發揮其應有的服務教學的作用,甚至會成為課堂教學的干擾因素。 有些教師試圖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聯系起 來,期望為學習創設一個真實可感的情境。設計情境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對情境的運作過程中,由於傳統教學思維和方法的束縛,教學仍在傳統的路徑上運行,抹殺了情境對教學的輔助和促進作用。這樣既浪費了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知識 的時間,也花費了教師過多的精力。情境與教學成了油與水的關系,而沒有達到水乳交融的理想狀態。
二、小學語文有效情境設計策略。以新課程三維目標為導向,轉變教學理念以新課程三維目標為導向,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提出了課程總目標: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 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在發展語言能 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 重情感體驗, 有較豐富的積累, 形成良好的語感。 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
因此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應該以三維目標為導向,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傳統的教學活動遵從死記硬背,是教師喂養式的教學方式。但有效的語文學 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有效的教學情境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轉變傳統的以灌輸為主的教育理念,由重教轉變為重學,注重有效性和實踐性, 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在新課程的大背景下,改變了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引領學生把新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並能舉 一反三, 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因此,有效情境的創設要求教師發揮聰明才智, 各個學校可以針對本校實際情況,開展語文教研活動,探討各類課型的課堂教學情境設計,發揮集體優勢、智慧,從而優化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校整體教學水平。要全方面提升自 身素質,潛心研究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語文教學中總結經驗,使講解深入淺出,提問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並且要根據創設的情境發揮現場表現力,使情境富有感染力,讓每一個學生都真正融入到教學情境中。同時,教師還要提高隨機應變能力,發揮自身思維力和想像力。在一個寬松、自由的課堂情境中,學生 的思維是擴散的,教師除了具備廣博的知識外,還需要較好的應變調控能力,以駕馭課堂。此外,學校要有效地利用社會資源,加強與校際之間,與有關教育研究者、專家、校外教育之間的聯系,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其次,校本 研究本質上是人與人的交往,是對話。教師合作、對話交流、團隊融合可以發揮 集體智慧,應該成為教師專業建設的目標和方向。在這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環境下,教師們相互學習、相互啟迪、相互分享、相互促進,取長補短,進而造就優 秀的教師團隊,優化語文情境創設藝術,推進教育的變革。教學後集中進行反思,交流各自的見解,在思想的碰撞中激發新的思考,對情境創設形成新的認識,獲得教法和教學理念上的更新。創設調動積極性的游戲情境。玩是孩子的天性。創設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條非常適合中低年級孩子的形式。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畫面所反映的問題情境編成簡短的小故事,使學生 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創設開發創新能力的開放式情境 開放式情境是指突破教材、教案,充分考慮學生學習活動過程的多樣性和多 變性, 通過教學時空的拓展變換,教學評價方法的多元化, 師生之間的多向交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不斷激起學生的探索、發現、想像和表現的願望,讓學生的思維、心態處於開放狀態的情境。
新課改下的有效情境創設應該根據語文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讓情境生成學習 材料、問題。語文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同時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這些情境應該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材料,並且蘊涵語文知識。作為教師還應找准情境與知識的切入點,及時生成問題材料。還應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尋找知識與經驗的聯系創設情境。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更重要的是新舊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認知結構的重組,也就是一種基於舊知識,經驗的認知建構。建構主義強調知識建構的 「最近發展區」 ,認為新知的建構應基於這個區域,才能獲得促進學生智能發展的最理想的效果。因此,立足知識的最近發展區,尋找知識與經驗的聯系創設情境尤為重要。當前進行的新課程改革,是我們國家在新的國際競爭的形勢下對教育宗旨和 教學內容、方法、過程與空間的一次新的調整。新課程需要我們吸納教育教學實踐中一切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的、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發展的新方法、新成就。小學語文課堂利用有效情境創設進行的教育是吸引學生主動學習的教育,是學生能夠學會學習的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育。有效的語文情境教學,也為我們當前語文的教學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也有可能將使我們漸漸接近、甚至最終達到語文教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時也將引導我們朝著遠離應試教育,而向著素質教育的方向邁出堅實的一步。
F. 如何創設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氣氛
如何創設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氣氛
課堂氣氛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所呈現的一種心理狀態,直接關繫到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在教學時,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課堂氣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師決定的,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都影響著課堂教學氣氛。那麼,如何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氣氛呢?
一、教師的教態促成良好課堂氣氛
教態是教師講課時的情緒的外在表現,比如,教學心情、表情、體態動作、神態等,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學生在課堂上會通過教師有聲語言的講解而「察其容」,而且還會通過教師的教態而「觀其色」。教師的教態在無形中形成了一種教學氣氛,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一種課堂氣氛。因此,教師的教學態度直接影響課堂氣氛。
教師的教態有先入為主的作用。當教師走進教師的那一刻,教師教態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上課的情緒,這種先入為主的方式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師要用親和、自然的教態去面對學生,及時調整好你的心態和精神面貌。具體來說,要做到:①用微笑面對學生。微笑是人際交流中一種最好的方式,微笑讓學生對教師沒有懼怕感,課堂氣氛溫和。如果教師板著臉孔,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讓學生感到壓抑,學習有緊張感,課堂氣氛變得生硬、冷漠,不利於教學的開展。②給予學生鼓勵。明代教育家王陽明說過:「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教學也如此,教師不能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生之間的差別,要讓每個學生都能發現自己的長處,獲得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要放下嚴厲的批評、呵責,多鼓勵、表揚學生,發現他們學習的閃光點,給予學習的自信心。教師的語言、表情,對學生的刺激應該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③多給學生肯定的目光,鼓勵的目光。多誇獎孩子們「好極了」「你真棒」等,教師還可獎勵學生小紅花、作業本等物品,這樣讓課堂氣氛積極向上,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學生這樣才能不斷進取,有旺盛的學習興趣。
二、游戲活躍課堂氣氛
小學生天性好玩、貪玩,對於游戲有很強烈的興趣。陶行知說:「學生有了興味,就會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學與樂是不可分離的。」因此,教師將學與游戲結合,學生對喜歡的東西學得就快,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游戲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感,快樂、有效地學習語文。
游戲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教師不是用說教去教育學生,學生不再用死記硬背來學習。通過游戲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參與能力,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受到啟發,獲得親身體驗,寓教於樂,讓教育的知識性和娛樂性完美結合。
教師在課堂創設游戲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選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恰當的手法表現出來,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教學中我們常採用的游戲有以下幾種:①找朋友。教師用卡片製作成相對的正反義詞、漢字組合、拼音的生母與韻母等,讓學生拿著其中一張去找另一張。一學生說:「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裡,誰是我的好朋友。」與其他學生的卡片對上了就說:「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錯了就說:「錯錯錯,趕快去找好朋友。」②逛超市。教師讓學生把搜集到的標有漢字的商標、廣告和自製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學生分組去的櫃台逛,比比誰的收獲多。游戲要求學生能正確讀出桌上的識字材料,這個游戲檢查了學生的課外識字情況,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③猜猜猜。讓學生看動作猜詞語,看口型猜字母,講故事猜謎語等。
三、動手操作調動課堂氣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展。從腦的結構看,人的大腦皮層的各種感覺和運動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佔面積很大,所以手的運動能使大腦的很大區域得到訓練。動手操作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展的起點,激發了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
動手操作建立學生的表象思維,是學生的直觀學習,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讓語文學習更加形象,課堂學習氣氛不再是講和聽的形式。比如,學生在課外進行剪報活動,把用到的知識、語句剪下來,增加了記憶,將學習變成了一種布滿情趣的活動課。
四、創設懸念引發課堂氣氛
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不願活躍課堂氣氛,也不知怎樣活躍課堂氣氛,惟恐一發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輸式的教育,學生在聽話的聽教師講課,整節課下來,教師講得多,學生說得少。課堂上教師在唱獨角戲,下面的學生靜如一潭死水,被動地接受知識,缺少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沉悶,導致了教與學被割裂開,處於對立面,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必須改變這種傳統的教育觀念,建立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帶有挑戰意味的,懸念式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課堂氣氛活潑起來。學生在懸念下產生認知矛盾,對疑問有了探究的慾望,自覺地去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讓學生大膽發言,組織討論學習,課堂氣氛活躍,激發了學生的思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
總之,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有效的互動活動,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而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持久,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課堂氣氛不適宜,呈現消極、沉悶的局面,學生的思維感到壓抑,窒息智慧火花,沒有學習的熱情。反之,學生學習情緒高昂,智力活動呈最佳狀態,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方法有很多,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去發現和總結,相信這樣的教學能把孩子們引入學習的自由天地,讓他們快樂地邀游在知識的海洋。
G. 如何在語文課堂中創設教學情境
所謂問題情境,就是依據教育教學目標,以問題為中心創設相關情境,即通過信息技術以圖片、文字、音樂、動畫、影視片段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為提出問題與發現問題創設最佳的心理和認知環境,以此讓學生明白問題的由來,進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布魯納認為:「學習者在一定的問題情境中,經歷對學習材料的親身體驗和發展過程,才是學習者最有價值的東西。」所以說,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信息技術的運用,聯系生活,精心設計問題,開展問題化教學,使教學從低效走向高效。在日常語文教學中,我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策略做了一些研究。
一、信息技術題材應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使問題情境生活化
杜威說過:「生活即教育」。源於生活的問題情境,有利於生成。創設的問題情境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因為只有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聯系,才能引發學生的關注,才能使學生在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發揮著行之有效的作用。現代社會,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結合這一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能把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起來,藉助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利用信息技術搜集貼近學生生活的新鮮事例,創設生活式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課堂的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去學,提高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
如:教學《春江花月夜》一文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再現生活場景,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受語言,從而理解、掌握語言。首先出示鮮明的畫面配上優美的古箏曲業代替「春江潮水連海平,還上明月共潮生」……等抽象的文字,讓學生從這些感性的形象中充分領略春江花月夜的優美。然後再讓學生說說這首詩描寫了一個什麼畫面就事半功倍了。文章雖美,但在傳統教學中光靠老師上課「一張嘴」「一支筆」的教學,是絕對達不到這種賞析帶來的教學效果的。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把問題情境生活化,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信息技術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問題情境形象化
誇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
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導入,利用多媒體來創設、優化教學場景,藉助一些生活事例示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動手操作的慾望,誘發學生學習動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如:例如在上《社戲》這一課時,我播放了一首《童年》,輕松活潑的歌曲將每個人帶入了天真浪漫的童年,引起我們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然後引導學生進入學習魯迅的童年生活,了解作家的童年經歷,感受魯迅對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的心情。又比如上《音樂巨人貝多芬》一課時,我先播放了貝多芬的名曲《命運交響曲》,然後說道:「一曲激情澎湃的交響樂,讓我們感受到貝多芬那顆要扼住命運咽喉、不甘沉淪的心,讓我們的靈魂受到一次洗禮。面對突如其來的厄運,有很多人選擇了堅強面對,貝多芬就是其中的一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音樂巨人貝多芬》,看看他是怎樣面對生活的。歌曲導入式很受學生歡迎,往往能夠一下子抓住學生的心,很快進入情境。因些在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富有美感的教學情境,有效地激起學生熱烈的情緒,學生在情意的驅動下想像、思維得以積極展開,情感素養、思維能力得到意想不到的發展。
三、信息技術應讓學生有自我學習時間,使問題情境自主化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疑解於問。提問是傳統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然而,課堂提問只能照顧到個別學生,不利於全體學生的主動參與,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作用及網路交流工具解決了這個問題。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網路創設問題情境,可以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性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教學《頤和園》一課時,我給足學生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學。首先利用計算機網路傳送給學生學習提示,讓他們在濃厚的興趣驅使下邊讀邊思,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這里,選擇同一自然段學習的學生可以圍繞自己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於是,電腦界面上一下子便出現了許多問題:「頤和園長廊的特點是什麼?」「長廊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說明了什麼?」「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
表達了什麼信息?」學生在各自的電腦上你問我答,各抒己見。而更為精彩的是,學生一旦都參與了學習,成了學習的主人,求索的思維便迸發出智慧的火花:「頤和園是哪一年建造的?」「是誰建造的?」同學們紛紛點擊視頻資料來滿足各種各樣的疑問,大膽設疑,積極求證,他們興趣盎然的流連其中,課堂教學高潮迭起。
情境教學是指「從情與境、情與辭、情與理、情與全面發展的辨證關系出發,創設典型的場景,激起兒童熱情的情緒,把情感活動和認識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
如在教學《月光曲》一課時,由於我們師生從未親眼看到過月光下的海,所以,首先,我是這樣引導的:「我們雖然不能親自到海邊領略月亮照耀下大海的壯美,但是我們可以來認真地讀一讀,用心地體會一下課文中的哪些詞句表現了月光下大海的美,讀完之後組內交流。」(播放月光下的大海美圖和《月光曲》的鋼琴曲)當學生以自己的學習方式讀完後,然後在小組交流互動「我認為這一句最能表現大海的美,我願意為大家讀一讀。」
最後各小組派代表出來朗讀。學生們一個個動情地讀著(播放音樂):「月光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這樣,教師真正成為了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學生在討論、交流、合作的過程中不斷閃現出智慧的火花,自主交流合作學習的意識在增強,學習方式在自然中轉變。
作為引導者,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設身處地感受學生的所做所為,所思所想,引發學生合作學習的動機,提出合作學習的目標,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活動前向學生提出合作建議,教師必須有激發學生學習願望和動力的能力,切實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總之,計算機和網路技術以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發展,為信息化教學設計提供了技術和理論上的支持。但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問題情境,一定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尊重教學實際,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當然在語文課中利用信息化教學創設問題是靈活多樣的,方法各一。以上只是我在教學中一些嘗試,望能拋磚引玉,給大家一些啟示。
H. 淺談如何創設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氣氛
淺談如何創設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氣氛
《語文新課程標准》給語文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應該重視對學生的人文意識的培養,重視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持久,教師在教學中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教學的組織者,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氣氛,那麼教師該如何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呢?
一、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關愛,學會寬容、賞識和尊重每一位學生,最大限度的利用情感資源,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進而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要與學生交朋友,在課余時間,教師要主動找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興趣愛好和對學習生活的感受等;其次,要讓學生談看法,讓學生談談自己對老師上課時的教態、語言、知識點的講授、提問方式,以及對待學生的態度,有什麼想法和意見?引導學生象朋友一樣坦誠相見,指出老師上課的不足,促進教學相長;第三要和學生共活動,老師與學生一起參加課外活動,這是學生引以為榮的事,也是培養師生關系最佳時機。教師應以「愛」為橋梁,讓學生處於關愛、平等、尊重、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生才能直面教師,大膽、熱情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有了這樣的情感基礎,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應該不難。
二、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教學被稱為一門藝術,教學藝術是教師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創造能力的綜合表現,它主要表現在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增強駕馭課堂的能力。實踐中,我們首先應從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入手,應積極培養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同時,教師要善於用自己的態度、語言和技巧創設一種寬松、和諧和進取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思維處於高度活躍狀態,此時,教師也不需擔心教學效果如何。
三、增加語文課堂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直接動力。在語文教學中,要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沒有「興趣」作保障,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是決不可能實現的。如何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古人雲:「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教師的教學語言不僅要生動形象,具有激發性和感染力,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之火,還要講究輕重緩急的節奏,豐富多彩的內容,抑揚頓挫的語調,富有美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配合適當的體態語言,以激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有聲的語言與無聲的語言結合為主體語言,聲情並茂,「一石激起千重浪」,波動學生的心弦,引起學生的感性共鳴,使學生與作者的感情溝通,引發學生的探求熱情,使學生「感知」、「求知」,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中,忘身於課文所展示的情景。
2、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於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的階段,抽象思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要藉助於形象。因此,這就決定了他們必然對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事物感興趣,而現代電教手段可以變抽象為形象,變單一表現手法為多種表現手法。鮮明的色彩,逼真的外形,連續的動作,極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每當打出幻燈,播放錄相,錄音機時,孩子們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了,新奇精彩的畫面令學生驚嘆不已,優美的樂曲讓學生入情入境。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感染學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趣,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愛上語文,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生情趣和學習興趣。
3、用豐富的課內活動,滿足學生的游戲慾望
首先,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思想性,趣味性強,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題材,知識點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興趣。如講《奴隸英雄》一課,因為這是一部優秀的劇本,文章情節感人,所以可讓學生表演,加深對劇本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好地分析劇本中的人物,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
其次,游戲是兒童的天性。課內增加適當的游戲內容可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里學習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游戲最適合於低年級教學,因為游戲是低年級學生的精神食糧,它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手腦口眼耳齊動,使學生易獲得知識,開發智力。如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可採用講故事,猜謎語,找朋友,另外,教師可充分利用課中操,激發學生的興趣,消除學生的疲勞,鞏固課上所學的知識,一舉兩得。
此外,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展。動手操作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展的起點,激發了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動手操作建立學生的表象思維,是學生的直觀學習,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讓語文學習更加形象,課堂學習氣氛不再是講和聽的形式。
總之,創設良好課堂氣氛的方法還有很多,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去發現和總結。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根據語文學科特點、教學對象、教學環境等因素,靈活地採取適合的教學模式,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促使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的主體作用的發揮在語文教學中實現和諧的統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I. 如何創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境
情境教學理論抄與實踐[M].北京,襲概括出主要內容。
3。並能在朗讀結束後,提煉出文章中的「時間?」「老人的行為是什麼意思?」等問題、結果」這六要素,2012(05).
[4]李吉林,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海鷗們為什麼出現這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行為?」「哪些詞彙能讓人感受到老人的愛,公輸子之巧。在教學開始後又創設問題情境。根據現代教學理論和語文教學實踐總結指出,帶著目標進行情境創設,通過談話導入課題,帶入《老人與海鷗》的世界之中,了解老人與海鷗的關系,只要通過這些途徑創設出的教育情境能使課堂教學內容接近現實生活,在課堂上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情境創設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