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七年級下冊(人教版) 實詞虛詞有哪些
太多了,你買本文言文全解,後面就有,實在不行,上網路文庫
②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虛詞表
文言虛詞用法(超詳細版)
而
1.用作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
(一)表示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二)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三)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如: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石鍾山記》)
(四)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五)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六)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如: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2.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例如:
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
3.復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以
1.用作介詞。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用」「拿」「憑借」「依據」「按照」「用(憑)什麼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察今》)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乃入見。問:「何以戰?」(《曹劌論戰》)
余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記》)
(二)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於」。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
時操軍兼以飢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戰》)
(四)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於」,可譯為「在」「從」。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於泰安。(《登泰山記》)
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漢書·西南夷傳》)
(五)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例如:
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戰國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信陵君竊符救趙》)
2.用作連詞。用法和「而」有較多的相同點,只是不能用於轉折關系。
(一)表示並列或遞進關系,常用來連接動詞、形容詞(包括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短語),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二)表示承接關系,「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
(三)表示目的關系,「以」後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為「而」「來」「用來」「以致」等。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斂貲財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記》)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四)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五)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3.復音虛詞「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發展或推斷的結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
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鍾山記》)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庖丁解牛》)
為
「為」在文言中經常用作動詞和介詞,也可以用作助詞。用作動詞,意思是「做」。還可作判斷詞「是」用。這些都屬於實詞范圍。下文介紹作虛詞用的幾種用法。
1.用作介詞。除表被動外,一般讀去聲。
(一)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向」「對」等。例如:
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二)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可譯為「替」「給」等。例如:
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
公為我獻之。(《鴻門宴》)
(三)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例如: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為著」、「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序》)
(五)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例如:
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動關系。讀陽平聲,可譯為「被」。「為」所引進的是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有時亦可不出現主動者;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例如:
有決瀆於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赤壁之戰》)
2.用作助詞。讀陽平聲,放在疑問句之末,表示詰問,前面有疑問代詞跟它呼應。可譯為「呢」?例如:
如今人方為刀俎……何辭為?(《鴻門宴》)
乃
1.用作副詞。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就」「這才」等;也可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是逆轉相背的,可譯為「卻」「竟(然)」「反而」「才」等;還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才」「僅」等。例如: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曹劌論戰》)
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鍾山記》)
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
2.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例如: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3.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
嬴乃夷門抱關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乃」有時還作連詞用,釋為「若夫」、「至於」「如果」等。例略。
於
「於」是介詞,總是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合,構成介賓短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系。
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於」「給」「由於」等。例如:
得復見將軍於此。(《鴻門宴》在)
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公輸》在……方面)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在……中)
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向)
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赤壁之戰》到)
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雲。(《左忠毅公逸事》從、自)
故燕王欲結於君。(《廉頗藺相如列傳》跟、同)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對、對於)
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於侍臣……(《記王忠肅公翱事》給)
2.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例如:
良曰:「長於臣。」(《鴻門宴》)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有時則只是表示對象的性質和狀態,可不譯。例如:
非常之謀難於猝發……(《五人墓碑記》)
3.放在動詞之後,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例如:
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五人墓碑記》)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4.復音虛詞「於是」,用法與現代漢語的「於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現代漢語也這樣用。
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
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
(二)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後,「於是」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可根據「於」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在這」「從這」等。
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在這職業上」《捕蛇者說》)
之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勸學》,代物,作兼語。)
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二)結構助詞,補語的標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如: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四)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如: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捕蛇者說》)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五)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其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例如: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整個主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修飾語)應譯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其破壁」作賓語。)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其聞道」作主語。)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賓語。)
(三)活用為第一人稱。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四)指示代詞,表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如:
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五)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如
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鍾山記》)
2.用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於此乎?(《師說》表測度。)
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表反詰。)
汝其勿悲!(《與妻書》表婉商。)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表期望。)
3.用作連詞。作連詞用時,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設,可譯為「如果」;或表選擇,可譯為「還是」。例如: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故哉?(《送東陽馬生序》表假設。)
若
1.用作代詞。
(一)表對稱,相當於「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說》你)
更若役,復若賦……(《捕蛇者說》你的)
(二)表近指,相當於「這」「這樣」「如此」。例如:
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論語·憲問》)
2.用作連詞。
(一)表假設,相當於「如果」「假設」等。例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二)表選擇,相當於「或」「或者」。例如:
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
「若」和「夫」「至」結合,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層意思的開頭,表示他轉。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陽樓記》)
因
1.用作介詞。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依據、方式,可分別譯為「因為」「由於」,「趁著」「憑借」,「經過」「通過」。例如:
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後漢書·張衡傳》)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連詞。表示順接上文,可譯為「於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
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藺相如列傳》)
則
1.用作連詞,可表示多種關系。
(一)表示承接關系。一般用來連接兩個分句或緊縮復句中的前後兩層意思,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上、事理上的緊密聯系。可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例如: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鴻門宴》)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鍾山記》)
子燦寐而醒,客則鼾睡炕上矣。(《大鐵椎傳》)
(二)表示假設關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設的情況,相當於「假使」「如果」;有的用於後面的分句,表示假設或推斷的結果,相當於「那麼」「就」。例如: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
(三)表示並列關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之間是並列關系(不是表示兩個詞之間)。可譯為「就」,或不譯。例如: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
(四)表示轉折、讓步關系。表示意思有轉折時,「則」字用在後一分句,可譯為「可是」「卻」;表示姑且承認一件事,預備下句轉入正意時,「則」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譯為「雖然」「倒是」。例如: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詩經·東門之》)
2.用作副詞。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例如: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且
1.用作連詞。
表示遞進關系、並列關系。
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赤壁之戰》)
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
河水清且漣漪。(《伐檀》)
有時相當於「尚且」,先讓步,後推進一層。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古之聖人,……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2.用作副詞。相當於「將」「將要」,「暫且」「姑且」。
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
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驢》)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
所
1.用作助詞。經常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結合,組成「所」字結構。「所」字結構是名詞性短語,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如:
於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余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指南錄〉後序》)
「所」和動詞結合,後面再有名詞性結構,則所字結構起定語的作用。如:
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指南錄〉後序》)
臣所過屠者朱亥,此子賢者,世莫能知,故隱屠間耳。(《信陵君竊符救趙》)
2.在有些句子中,「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如:
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錄〉後序》)
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
3.復音虛詞「所以」。「所」和「以」連用,文言中也常見。用法主要有兩種:一種表示原因,一種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出師表》)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手段或憑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信陵君竊符救趙》)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者
助詞,主要有兩種用法。一種是附在別的詞或短語之後,組成名詞性短語。如:
將藏之於家,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 (《〈指南錄〉後序》)
用葉者取葉初長足時,用芽者自從本說,用花者取花初敷時,用實者成實時采。(《采草葯》)
「者」的另一種用法是放在一個詞或一組詞後邊,起提頓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說明的事物,稍微停頓一下,然後說明或論斷。如: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古之讓天之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五蠹》)
「者」有時放在時間詞之後,起語助作用,可不譯。如:
今者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者」有時放在數詞後邊,可譯為「個」「樣」之類。如:
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戰》)
何
1.用作疑問代詞。
單獨作謂語,問原因,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
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作賓語,主要代處所和事物,可譯為「哪裡」「什麼」。譯時,「何」要後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作定語,可譯為「什麼」「哪」。
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2.用作副詞。
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麼」「多麼」「怎麼這樣」。
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3.復音虛詞「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於疑問句中,表疑問或詰問,相當於「怎麼樣」或「什麼樣」。如:
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
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君以袁某為何如人哉?(《譚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拿什麼」「憑什麼」等。
榮祿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譚嗣同》)
何以戰?(《曹劌論戰》)
也
語氣助詞。經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種語氣。
1.表示判斷語氣的,如:
死生,晝夜事也。(《〈指南錄〉》後序))
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左忠毅歸逸事》)
2.表示肯定語氣的,如:
昔人雲:「將以有為也。」(《〈指南錄〉後序》
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詞的句子,仍然是一種表否定的肯定。如:
眾曰:「若所為誠快,然使君冤未白,猶無益也。」(《書博雞者事》)
3.表示疑問語氣的,如: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庄暴見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4.表示感嘆語氣的,如:
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庄暴見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也」表示疑問語氣和感嘆語氣,句中一般要用疑問代詞。
5.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如: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東陽馬生序》)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乎
1.用作語氣助詞。
(一)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豈有相公此時出見客乎?(《報劉一丈書》)
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
(二)表測度語氣,可譯為「吧」。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三)用於感嘆句,可譯為「啊」「呀」等。
嗚呼!熟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
(四)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胡為乎遑遑何之?(《歸去來辭》)
2.用作介詞。相當於「於」。
生乎吾前……(《師說》)
此外,可作詞尾。
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庖丁解牛》)
焉
①語氣助詞。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譯出。
於是余有嘆焉。(《游褒禪山記》)
有時用於反詰語氣,可譯為「呢」。
萬鍾於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②代詞。相當於「之」。如:容貌甚偉,時人異焉。
③疑問代詞。怎麼,哪裡。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疑問代詞。什麼。如: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⑤於何,在哪裡。如:且焉置土石?
⑥於此,在這里,在那裡。如: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⑦形容詞、副詞詞尾。……的樣子。如:於我心有戚戚焉。
與
① 給予,授予。
與斗卮酒
② 結交。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③ 和、同、跟。
豎子不足與謀
④ 參加。
蹇叔之子與師
⑤ 贊許。
朝過夕改,君子與之
幫助。
君不與勝者,而與不勝者。
⑥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嘆。後來寫作「歟」
===========================================
這個還蠻好的````雖然不是很全部的````
不過也算蠻全的啦``
③ 求人教版語文所有文言文虛詞整理,還要例子,最好有實詞
古今異義詞1.或王命急宣
(或
古義:有時今義:常用於選擇復句的關聯詞)
2.至於夏水襄陵
(至於
古義:一個動詞「到」和一個介詞「於」【
連詞】承上啟下今義:常連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雖乘奔御風
(雖
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4.淚沾裳(裳
古義:古人的下衣
今義:衣服)
5.不以疾也
(疾
古義:快
今義:疾病)
6.自非亭午夜分
(自
古義:如果今義:自己)
7.飛漱其間
(漱
古義:沖盪
今義:含水沖洗【口腔】)
④ 人教版初一到初三下的語文書上的古文古今異義,一次多義,重要虛詞,
1.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古:跑。今:行下次。
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古:只有,只要。今:轉折連詞。
3.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古:經常。今:平常,一般。
4.少時,—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蒲松齡《狼》)
古:離開。今:到某—地方稱「去」(古稱「往」)。
5.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出處同上)
古:大腿。今:屁股。
6.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出處同上)
古:多少。今:數學中的一門學科。
7.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陶淵明《桃花源記》)
古:鮮艷美麗。今:食物新鮮,味道好。
8.復前行,欲窮其林。(出處同上)
古:極,盡。今:資財缺乏(古時用「貧」)
9.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出處同上)
古:交錯相通。今:交通運輸。
10.問所從來。(出處同上)
古:從哪裡來。今:從過去到現在。
1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出處同上)
(1)妻子,古:妻子兒女。今:男子的配偶。
(2)絕境,古:與世隔絕的地方。今:沒有出路的境地。
12.無論魏晉。(出處同上)
古:不要說,更不必說。今:連詞,表無條件關系。
13.便扶向路。(出處同上)
古:沿著,順著。今:扶持。
14.詣太守,說如此。(出處同上)
古:像這樣。今:這樣。
15.欣然規往。(出處同上)
古:計劃。今:規則,成例。
16.願為市鞍馬。(《木蘭詩》)
古:買。今:集市。
17.木蘭不用尚書郎。(出處同上)
古:不願作。今:沒有必要。
18.當戶理紅妝。(出處同上)
古:窗戶。今:門
19.坐我西閣床。(出處同上)
古:坐具。今:卧具。
20.出入無完裙。(杜甫《石壕吏》)
古:衣服。今:裙子。
21.天明登前途。(出處同上)
古:前面的路。今:將來的光景。
22.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古:這樣。今:量詞。
23.會賓客大宴。(林嗣環《口技》)
古:適逢,正趕上。今:會見。
24.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出處同上)
古:在這時。今:因此。
2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魏學 《核舟記》)
古:特別手巧。今:新奇而巧妙。
26.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彭端淑《為學》)
古:雇船。今:買船。
27.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出處同上)
古:及,到。今:過了。
28.邑人奇這,稍稍賓客其父。(王安石《傷仲永》)
古:漸漸。今:稍微。
29.孟嘗君特雞狗盜之雄耳。(王安石《讀〈孟嘗君傳〉》)
古:只不過。今:特殊,超出一般。
30.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愚公移山》)
古:山崗高地。今:把持和獨占。[註:隴同壟]
31.然而不能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古:這樣卻。今:轉折連詞。
32.人恆過,然後能改。(出處同上)
古:這樣以後。今:副詞,表接著某種動作或情況之後。
33.肉食者鄙。(《曹劌論戰》)
古:淺陋。今:粗俗,低下。
34.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出處同上)
(1)犧牲。古:祭祀用的豬、牛、羊等。今:為正義而獻出生命。
(2)加。古:虛誇,以少報多。今:增加。
35.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出處同上)
古:案件。今:監獄。
36.然後嘆借者用心專,而少年之歲月為可惜也。(袁枚《黃生借書說》)
古:值得珍惜。今:值得惋惜。
37.先帝不以臣卑鄙。(諸葛亮《出師表》)
古:地位低微,見識淺陋。今:言行惡劣,不道德。
38.今當遠離,臨表涕零。(出處同上)
古:眼淚。今:鼻涕(古用「泗」)
39.未嘗不嘆惜痛恨於桓靈也。(出處同上)
古:遺憾。今:仇恨,怨恨。
40.若毒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說》)
(1)若。古:你。今:像。(2)毒。古:怨恨。今:毒害,有毒的物質或事物。
41.則久已病矣。(出處同上)
古:困苦不堪。今:疾病。
42.可憐白發生。(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古:可惜,可嘆。今:值得憐憫。
湖北省京錢場一中(431818)
1、親戚:今義:旁系親屬;古義:指父母兄弟,統指家裡親人。例如: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妻子:今義:愛人(女方);古義:妻和子女。例如: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
(《赤壁之戰》)
3、中國:今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古義:中原地區。例如: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 (《赤壁之戰》)
4、非常:今義:很、大(副詞);古義:意外事故(名詞);例如: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鴻門宴》)
5、所以:今義:表示因果關系的關聯詞;古義:①緣故(名詞);例如:余叩所以。(《獄中雜記》)②表原因的虛詞。例如: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③用來,靠它來。例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師說》)
6、不過:今義:轉折連詞,古義:不超過。例如:今以實校之,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 (《赤壁之戰》)
7、用心:今義:讀書用功或對事肯動腦筋(褒義);古義:思想意識的活動(中性)。例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勸學》)
8、無論:今義:表條件關系的關聯詞;古義:更不必說。例如: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桃花源記》)
9、稍稍:今義:稍微;古義:漸漸地、慢慢地。例如: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10、無日:今義:不知還有多少時候,很久;古義:不久。例如: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赤壁之戰》)
11、其實:今義:實際上(副詞);古義:①它的果實。例如: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晏子使楚》)②那實際情況。例如: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李固與黃瓊書》)
12、春秋:今義:①春季、秋季;②時代名稱。古義:①年齡。例如:天子春秋鼎盛。(《治安策》)②一年。例如:螻蛄不知春秋。(《莊子·逍遙游》)。③書名。例如: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孟子·滕文公》)
13、美人:今義:美貌女子;古義:歌伎、宮妃。例如: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廉頗藺相如列傳》)
14、左右:今義:①大致范圍(方位詞)。②控制(動詞)。古義:侍衛人員。例如: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
15、結束:今義:事情做完一個過程的完結。古義:整裝。例如:婉貞於是率諸少年結束而出。 (《馮婉貞》)
16、大風:今義:大的風;古義:麻瘋病。例如:可以已大風。 (《捕蛇者說》)
17、前進:今義:向前行進,思想進步;古義:前,走上前去;走,奉獻。例如: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 (廉頗藺相如列傳)
18、弟兄:今義:①同輩之間。②舊時軍隊稱士兵。古義:有時單指兄。例如: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 (《孔雀東南飛》)
19、感激:今義:深深的感謝;古義:感,感動;激,奮激。例如: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出師表》)
20、初一:今義:農歷每月的第一天;古義:剛剛開始。例如:初一交戰,操軍不利。
(《赤壁之戰》)
21、即使:今義:表假設性讓步連詞;古義:即,就,讓,叫。例如: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嫗投之河中。 《西門豹治鄴》
22、至於:今義:表示另提一事的連詞;古義:終於達到某種程度。例如: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六國論》)
23、行為:今義:舉動;古義:行,品行;為,做。例如: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五人墓碑記》)
24、地方:今義:①泛指空間的一部分。②民間。③地區。古義:①當地的事。例如:在外監司牧宇,亦皆含鄙成風,不以地方為意。(《方臘起義》)②土地方圓。例如:江東雖小,地方千里。(《項羽本紀》)③大地的形狀是方的。例如:天圓地方。(《淮南子·天文訓》)
25、致意:今義:表示問候;古義:抒發心情。如: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屈原列傳》)
26、有意:今義:故意,居心;古義:①願意。例如: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文收責於薛乎?(《馮諼客孟嘗君》) ②有某種打算。例如:將軍豈有意乎?(《隆中對》)
27、故事:今義:真實的或虛構的有人物有情節的事情;古義:先例、舊事。例如: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六國論》)
28、扶老:今義:扶著老人;古義:拐杖。例:策扶老以流憩。 (《歸去來辭》)
29、一切:今義:所有的;古義:一律、一概、任何。例如:豈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夢溪筆談》)
30、鞠躬:今義:行禮。古義:①彎著身子。例如: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傳》)②恭敬地、謹慎地。例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出師表》)
通假字:
八年級(上冊)
16、便要還家 「要」(yāo) 通「邀」 《桃花源記》
17、身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有」(yǒu) 同「又」 《核舟記》
18、詘右臂支船 「詘」(qū) 通「屈」 《核舟記》
19、虞山王毅書遠甫刻 「甫」(fǔ) 通「父」 《核舟記》
20、左手倚一衡木 「衡」(héng) 同「橫」 《核舟記》
21、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簡」(jiǎn) 通「揀」 《核舟記》
22、選賢與能 「與」(jǔ) 通「舉」 《大道之行也》
23、矜、寡、孤、獨 「矜」(guāng) 通「鰥」 《大道之行也》
24、盪胸生曾雲 「曾」(céng) 通「層」 《望岳》
25、略無闕處 「闕」(quē) 通「缺」 《三峽》
⑤ 初中文言文虛詞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 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 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魚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麼我就只好)舍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想要的,大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麼我就只好)舍棄生命而選取大義了。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所追求的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追求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採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壞事,什麼不可以干呢?採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採用;採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採用。由此可見,他們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不喪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可是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飢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如果見了高位厚祿不分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益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走投無路的窮人感激我嗎?先前(有人為了大義)寧肯死也不願接受(一簞食一豆羹),現在(有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萬鍾俸祿);先前(有人為了大義)寧肯死也不願接受(一簞食一豆羹),現在(有人)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卻接受了(萬鍾俸祿);先前(有人為了大義)寧肯死也不願接受(一簞食一豆羹),現在(有人)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萬鍾俸祿)。這種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做嗎?如果這樣做了,這就叫做喪失了他的天性。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發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遂(suì)與外人間(jiàn)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wéi)具言所聞,皆嘆惋(wǎn)。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yù)雲:「不足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jùn)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後遂無問津者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捕魚為生。(有一天)漁人沿著小溪往前劃行,忘記走了多遠的路。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小溪)兩岸幾百步以內(全是桃樹),中間沒有其它的樹,花草鮮艷美麗,(風一吹來)桃花紛紛落下。漁人(對眼前的景色)感到非常奇怪,又向前劃行,想要走到這(片)桃林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的發源地,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光。漁人便下了他的船,從洞口進去。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寬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寬闊平坦的土地,排列整齊的房屋,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沼,桑樹和竹林等。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都可以互相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世人差不多。老人和孩子們都神情愉快,自得其樂。
(那裡的人)看見了漁人,都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擺了酒,又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同縣的人來到這個跟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漢朝,更不用說魏朝和晉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聽罷)他們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後,向村裡人告辭。(臨別時)村裡人囑咐他道:「(我們這個地方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來時的路劃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最終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高興興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實現,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後就再也沒有人探尋(桃花源)了。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編輯本段]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脫下衣服准備睡覺時,皎潔的月光照入窗內,(於是我)高興地起來散步。心想沒有(可以)一起游樂的人,於是我就到承天寺去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共享月景)。月光充滿了庭院,好像積水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和藻荇一樣的水草交錯縱橫,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
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xiè)於內, 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yí)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sè)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zhì )罰臧(zāng)否(pǐ),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費禕(yī)、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wèi)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bì)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zhǎng)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sù)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shù)竭駑(nú)鈍,攘(rǎng)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zōu)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譯文
先帝創立帝業還沒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現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吳三國,我們蜀國人力疲憊,物力又很缺乏,這確實是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然而,侍衛大臣們在宮廷內毫不懈怠,忠誠有志的將士在疆場上捨身作戰,這都是因為追念先帝在世時對他們的特殊待遇,想報效給陛下啊。陛下確實應該廣泛地聽取群臣的意見,發揚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揚志士們的氣概;不應該隨隨便便地看輕自己,言談中稱引譬喻不合大義(說話不恰當),以致堵塞忠臣進諫勸告的道路。
皇宮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宮吏都是一個整體,對他們的提升、處分、表揚、批評,不應該因人而有什麼差別。如果有營私舞弊、違犯法律和盡忠行善的人,陛下應交給主管的官吏,由他們評定應得的處罰或獎賞,用來表明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方針。不應偏袒徇私,使得宮內和宮外有不同的法則。
侍中郭攸之、費禕、侍郎董允等人,他們都是忠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我認為宮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陛下都應征詢他們,然後再去實施,這樣一定能補求欠缺疏漏的地方,獲得更好的效果。將軍向寵,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軍事,從前經過試用,先帝稱贊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議推舉他做中部督。我認為軍營中的事務,都應與他商量,這樣一定能使軍隊團結協作,將士才幹高的差的、隊伍強的,都能夠得到合理的排。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前漢興隆昌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所以傾覆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次與我談論這些事,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感到嘆息、惋惜痛心的。侍中郭攸之、費禕,尚書陳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這些都是忠貞賢良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麼漢室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來是一介平民,在南陽親自種田,只求能在亂世中暫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面前有什麼出名。先帝不認為我身世卑微、見識短淺,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廬里來訪問我,向我征詢對當今天下大事的意見,我因此十分感激,於是答應先帝願為他奔走效勞。後來遇到失敗,我在戰敗的時候接到委任,在危難的時候奉命出使東吳,從那時到現在已經二十一年了。
先帝(劉備)知道我謹慎,因此在臨終前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諸葛亮)。自從接受任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擔心不能將先帝的託付的事情辦好,有損先帝的聖明。所以我在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荒涼的地方。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器已經准備充足,應當鼓舞並率領三軍,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貢獻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鏟除姦邪凶惡的曹魏,復興漢室,回到原來的都城洛陽。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忠於陛下的職責的本分。至於對政事的斟酌興廢,進獻忠誠的建議,那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
希望陛下把討伐奸賊、復興漢室的任務交給我,如果沒有完成,就請治我重罪,來告慰先帝在天之靈。如果沒有勸勉陛下宣揚聖德的忠言,就責備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露他們的過失;陛下自己也應該認真考慮國家大事,征詢治理國家的好辦法,聽取正確的意見,深切追念先帝的遺訓。如果能夠這樣,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現在我就要辭別陛下遠行了,面對奏表熱淚縱橫,不知說了些什麼了 。
與朱元思書
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piǎo)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miǎo),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líng)泠/(líng)作響;好鳥/相鳴,嚶(yīng)嚶(yīng)/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yuān)飛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經綸(lún)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江面上的風停了,煙霧都消散盡,天空和群山呈現出一樣的顏色。(我乘著船)隨著江流飄盪,向東或向西,漂漂盪盪。從富陽到桐廬大約(相距)一百里的水路,奇異的山水,是天下絕無僅有的。
江水都呈青白色,深深的水流清澈得千丈也能見底。游動的魚和細小的石頭可以直接看見,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洶涌的波浪猶如飛奔的駿馬。
兩岸的高山,都長滿了蒼翠的樹木,看上去使人頓生寒意,(這些山)憑借著(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長,這些山巒彷彿互相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筆直地向上,直插雲天,形成無數的山峰。泉水沖激著石頭,泠泠地發出聲響;美麗的鳥兒互相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樹上的)蟬兒長久不斷地鳴唱,(山中的)猿猴也時刻不住地啼叫。像鳶鳥一樣極力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那些籌劃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木在上邊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有時也可以見到陽光。
余幼時即嗜[1]學。家貧,無從[2]致書[3]以觀,每假借[4]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錄畢,走[6]送之,不敢稍逾約[7]。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8],益慕聖賢之道。又患[9]無碩師[10]名人與游,嘗[11]趨[12]百里外,從鄉之先達[13]執經叩問[14]。先達德隆望尊[15],門人弟子填其室[16],未嘗稍降辭色[17]。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18],俯身傾耳以請[19];或遇其叱咄[20],色愈恭,禮愈至[21],不敢出一言以復[22];俟[23]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yè)屣(xǐ)[24]行深山巨谷中,窮冬[25]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26]而不知。至舍[27],四支[28]僵勁不能動,媵(yìng)人[29]持湯[30]沃灌[31],以衾(qīn)[32]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33],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qǐ)綉,戴朱纓(yīng)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34],燁然[35]若神人;余則縕袍敝衣[36]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37]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今雖耄耋(mào dié),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zhuì)公卿之後,日待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於余者乎? (此段在蘇教版八下 《送東陽馬生序》 中沒有)
今諸生學於太學[38],縣官[39]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40]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41]甚稱其賢。余朝京師[42],生以鄉人子謁余。撰[43]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44]。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詆我誇際遇之盛[45]而驕鄉人者,豈知余者哉!(加粗字體人教版沒有)
[編輯本段]譯文
我小時就愛好讀書.家裡貧窮,沒辦法得到書,就常常去向藏書的人家借,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期來還書.在非常寒冷的冬天裡,硯台里的墨水都成了堅冰,手指凍得沒法屈伸,也不敢放鬆抄寫.抄錄完畢,親自跑去還對方,不敢稍微超過約期.因此人們大多願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此能夠遍讀各種書籍.
已經成年後,(我)更加地仰慕聖賢的學說;又擔心(憂慮)自己無法和大師,名人交流,我曾經跑到百里之外,拿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那位前輩德高望重,學生弟子們多得擠滿了整個屋子,(對待學生)從來沒有略微把話說的委婉一些,把臉色放溫和一些.我站在他身旁,侍候著他,提出疑惑,向他請教道理,俯下身子,傾耳聆聽;有時候遇前輩訓斥、呵責,我的臉色更加恭敬,禮節也更加周到,一句話也不敢多說;直等到他高興後,才再度向他請教.所以我即使愚笨,最後也學有所成。
當我外出求師的時候,背書箱,拖著鞋子,走在深山巨谷中.深冬季節,刮著猛烈的寒風,踏著幾尺深的積雪,腳上皮膚都凍裂卻不知道.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動彈不得,服侍的人拿著熱水讓我泡腳,給我蓋上大被子,很久才暖和起來.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闆每天提供兩頓飯,從沒享受過鮮魚肥肉的好滋味.別的同學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紅纓珠寶裝飾的帽子,腰間系著白玉環,左邊佩戴寶刀,右邊掛著香囊,光鮮亮麗好像神仙一樣;我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和他們相處在一起,絲毫沒有羨慕的念頭.這是因為我內心有足以快樂的地方(指讀書),所以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學的辛勤和艱苦就是像這個樣子啊!
現在我雖然年老昏亂,沒有什麼成就,仍然幸運地當官任職,承蒙天子的恩寵,追隨在三公九卿的後面,天天陪侍聖駕,作為皇帝備詢的顧問,天下人也都稱揚著我的姓名,何況才幹在我之上的人呢 !
現在各個學生在太學里讀書,天天有朝廷供給的公糧,年年有父母寄來的衣服,沒有挨餓受凍的憂慮;坐在大廈底下讀著詩書,不再有奔走的辛勞了;有司業,博士做老師,沒有問了不告訴,求了得不到的事情了;凡該有的書,都已搜集在這里,不必像我那樣親手抄錄,向別人借書然後才讀得到.如果有學業不夠精進,修養沒成功,那麼若非天資低劣,便是不如我這么專心罷了.哪裡是別人的過失呢!
東陽的學生馬君則,在太學讀書已經二年了,同輩的人都誇他優秀.我到京師時,他以同鄉晚輩的關系來拜見我.寫了一篇長信來當見面禮,信里的文辭很暢達.我和他討論學問,他的言談溫和臉色平夷;他自己說少年時讀書很用心.這可以說是很會求學的了!他現在要回家去省親,因此我把求學的困難告訴他,如果有人說我這是勉勵同鄉讀書,這正是我的用意;如果有人說我這是向同鄉誇耀自己際遇暢順,榮升大官的話,那怎能算是了解我呢
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編輯本段]譯文
山不在於有多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有了名氣;水不在於有多深,有龍(居住)就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因為)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眼簾。平時和我交談來往的都是博學的人,沒有無學問的平民。可以彈(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沒有嘈雜的奏樂聲使我的耳朵紊亂,沒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雲的亭子。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愛蓮說⑴
(北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⑵。晉陶淵明獨愛菊⑶。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⑷。予獨愛蓮之出淤泥⑸而不染⑹,濯清漣而不妖⑺,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⑻,香遠益(9)清(10),亭亭凈植(11),可遠觀而不可褻玩(12)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13)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14);蓮,花之君子(15)者也。噫(16)!菊之愛(17),陶後鮮有聞(18)。蓮之愛,同予者何人(19)?牡丹之愛,宜乎(20)眾矣
水上,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令人喜愛的有很多。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老百姓很喜愛牡丹花;我唯獨喜愛蓮從淤泥里長出來卻不受污染,在清水裡洗滌過卻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香氣遠播,越顯清新,筆直潔凈地立在那裡,可以在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喜愛菊花的人,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喜愛蓮花的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喜愛牡丹的人,應當是很多了!
⑥ 七年級(人教版)上下冊文言文中的實、虛詞
文言虛詞用法(超詳細版)
而
1.用作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
(一)表示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二)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三)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如: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石鍾山記》)
(四)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五)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六)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如: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2.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例如:
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
3.復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以
1.用作介詞。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用」「拿」「憑借」「依據」「按照」「用(憑)什麼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察今》)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乃入見。問:「何以戰?」(《曹劌論戰》)
余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記》)
(二)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於」。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
時操軍兼以飢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戰》)
(四)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於」,可譯為「在」「從」。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於泰安。(《登泰山記》)
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漢書·西南夷傳》)
(五)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例如:
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戰國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信陵君竊符救趙》)
2.用作連詞。用法和「而」有較多的相同點,只是不能用於轉折關系。
(一)表示並列或遞進關系,常用來連接動詞、形容詞(包括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短語),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二)表示承接關系,「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
(三)表示目的關系,「以」後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為「而」「來」「用來」「以致」等。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斂貲財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記》)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四)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五)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3.復音虛詞「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發展或推斷的結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
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鍾山記》)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庖丁解牛》)
為
「為」在文言中經常用作動詞和介詞,也可以用作助詞。用作動詞,意思是「做」。還可作判斷詞「是」用。這些都屬於實詞范圍。下文介紹作虛詞用的幾種用法。
1.用作介詞。除表被動外,一般讀去聲。
(一)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向」「對」等。例如:
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二)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可譯為「替」「給」等。例如:
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
公為我獻之。(《鴻門宴》)
(三)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例如: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為著」、「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序》)
(五)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例如:
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動關系。讀陽平聲,可譯為「被」。「為」所引進的是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有時亦可不出現主動者;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例如:
有決瀆於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赤壁之戰》)
2.用作助詞。讀陽平聲,放在疑問句之末,表示詰問,前面有疑問代詞跟它呼應。可譯為「呢」?例如:
如今人方為刀俎……何辭為?(《鴻門宴》)
乃
1.用作副詞。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就」「這才」等;也可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是逆轉相背的,可譯為「卻」「竟(然)」「反而」「才」等;還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才」「僅」等。例如: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曹劌論戰》)
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鍾山記》)
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
2.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例如: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3.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
嬴乃夷門抱關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乃」有時還作連詞用,釋為「若夫」、「至於」「如果」等。例略。
於
「於」是介詞,總是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合,構成介賓短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系。
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於」「給」「由於」等。例如:
得復見將軍於此。(《鴻門宴》在)
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公輸》在……方面)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在……中)
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向)
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赤壁之戰》到)
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雲。(《左忠毅公逸事》從、自)
故燕王欲結於君。(《廉頗藺相如列傳》跟、同)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對、對於)
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於侍臣……(《記王忠肅公翱事》給)
2.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例如:
良曰:「長於臣。」(《鴻門宴》)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有時則只是表示對象的性質和狀態,可不譯。例如:
非常之謀難於猝發……(《五人墓碑記》)
3.放在動詞之後,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例如:
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五人墓碑記》)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4.復音虛詞「於是」,用法與現代漢語的「於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現代漢語也這樣用。
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
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
(二)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後,「於是」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可根據「於」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在這」「從這」等。
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在這職業上」《捕蛇者說》)
之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勸學》,代物,作兼語。)
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二)結構助詞,補語的標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如: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四)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如: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捕蛇者說》)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五)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其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例如: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整個主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修飾語)應譯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其破壁」作賓語。)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其聞道」作主語。)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賓語。)
(三)活用為第一人稱。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四)指示代詞,表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如:
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五)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如
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鍾山記》)
2.用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於此乎?(《師說》表測度。)
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表反詰。)
汝其勿悲!(《與妻書》表婉商。)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表期望。)
3.用作連詞。作連詞用時,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設,可譯為「如果」;或表選擇,可譯為「還是」。例如: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故哉?(《送東陽馬生序》表假設。)
若
1.用作代詞。
(一)表對稱,相當於「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說》你)
更若役,復若賦……(《捕蛇者說》你的)
(二)表近指,相當於「這」「這樣」「如此」。例如:
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論語·憲問》)
2.用作連詞。
(一)表假設,相當於「如果」「假設」等。例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二)表選擇,相當於「或」「或者」。例如:
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
「若」和「夫」「至」結合,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層意思的開頭,表示他轉。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陽樓記》)
因
1.用作介詞。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依據、方式,可分別譯為「因為」「由於」,「趁著」「憑借」,「經過」「通過」。例如:
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後漢書·張衡傳》)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連詞。表示順接上文,可譯為「於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
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藺相如列傳》)
則
1.用作連詞,可表示多種關系。
(一)表示承接關系。一般用來連接兩個分句或緊縮復句中的前後兩層意思,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上、事理上的緊密聯系。可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例如: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鴻門宴》)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鍾山記》)
子燦寐而醒,客則鼾睡炕上矣。(《大鐵椎傳》)
(二)表示假設關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設的情況,相當於「假使」「如果」;有的用於後面的分句,表示假設或推斷的結果,相當於「那麼」「就」。例如: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
(三)表示並列關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之間是並列關系(不是表示兩個詞之間)。可譯為「就」,或不譯。例如: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
(四)表示轉折、讓步關系。表示意思有轉折時,「則」字用在後一分句,可譯為「可是」「卻」;表示姑且承認一件事,預備下句轉入正意時,「則」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譯為「雖然」「倒是」。例如: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詩經·東門之》)
2.用作副詞。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例如: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且
1.用作連詞。
表示遞進關系、並列關系。
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赤壁之戰》)
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
河水清且漣漪。(《伐檀》)
有時相當於「尚且」,先讓步,後推進一層。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古之聖人,……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2.用作副詞。相當於「將」「將要」,「暫且」「姑且」。
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
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驢》)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
所
1.用作助詞。經常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結合,組成「所」字結構。「所」字結構是名詞性短語,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如:
於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余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指南錄〉後序》)
「所」和動詞結合,後面再有名詞性結構,則所字結構起定語的作用。如:
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指南錄〉後序》)
臣所過屠者朱亥,此子賢者,世莫能知,故隱屠間耳。(《信陵君竊符救趙》)
2.在有些句子中,「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如:
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錄〉後序》)
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
3.復音虛詞「所以」。「所」和「以」連用,文言中也常見。用法主要有兩種:一種表示原因,一種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出師表》)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手段或憑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信陵君竊符救趙》)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者
助詞,主要有兩種用法。一種是附在別的詞或短語之後,組成名詞性短語。如:
將藏之於家,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 (《〈指南錄〉後序》)
用葉者取葉初長足時,用芽者自從本說,用花者取花初敷時,用實者成實時采。(《采草葯》)
「者」的另一種用法是放在一個詞或一組詞後邊,起提頓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說明的事物,稍微停頓一下,然後說明或論斷。如: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古之讓天之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五蠹》)
「者」有時放在時間詞之後,起語助作用,可不譯。如:
今者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者」有時放在數詞後邊,可譯為「個」「樣」之類。如:
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戰》)
何
1.用作疑問代詞。
單獨作謂語,問原因,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
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作賓語,主要代處所和事物,可譯為「哪裡」「什麼」。譯時,「何」要後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作定語,可譯為「什麼」「哪」。
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2.用作副詞。
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麼」「多麼」「怎麼這樣」。
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3.復音虛詞「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於疑問句中,表疑問或詰問,相當於「怎麼樣」或「什麼樣」。如:
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
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君以袁某為何如人哉?(《譚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拿什麼」「憑什麼」等。
榮祿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譚嗣同》)
何以戰?(《曹劌論戰》)
也
語氣助詞。經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種語氣。
1.表示判斷語氣的,如:
死生,晝夜事也。(《〈指南錄〉》後序))
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左忠毅歸逸事》)
2.表示肯定語氣的,如:
昔人雲:「將以有為也。」(《〈指南錄〉後序》
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詞的句子,仍然是一種表否定的肯定。如:
眾曰:「若所為誠快,然使君冤未白,猶無益也。」(《書博雞者事》)
3.表示疑問語氣的,如: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庄暴見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4.表示感嘆語氣的,如:
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庄暴見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也」表示疑問語氣和感嘆語氣,句中一般要用疑問代詞。
5.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如: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東陽馬生序》)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乎
1.用作語氣助詞。
(一)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豈有相公此時出見客乎?(《報劉一丈書》)
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
(二)表測度語氣,可譯為「吧」。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三)用於感嘆句,可譯為「啊」「呀」等。
嗚呼!熟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
(四)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胡為乎遑遑何之?(《歸去來辭》)
2.用作介詞。相當於「於」。
生乎吾前……(《師說》)
此外,可作詞尾。
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庖丁解牛》)
焉
①語氣助詞。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譯出。
於是余有嘆焉。(《游褒禪山記》)
有時用於反詰語氣,可譯為「呢」。
萬鍾於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②代詞。相當於「之」。如:容貌甚偉,時人異焉。
③疑問代詞。怎麼,哪裡。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疑問代詞。什麼。如: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⑤於何,在哪裡。如:且焉置土石?
⑥於此,在這里,在那裡。如: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⑦形容詞、副詞詞尾。……的樣子。如:於我心有戚戚焉。
與
① 給予,授予。
與斗卮酒
② 結交。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③ 和、同、跟。
豎子不足與謀
④ 參加。
蹇叔之子與師
⑤ 贊許。
朝過夕改,君子與之
幫助。
君不與勝者,而與不勝者。
⑥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嘆。後來寫作「歟」
這是初中3年的總結,中考前很有用,現在你可以看下你學的呵呵
⑦ 人教版語文九年級全冊實詞虛詞總結
建議你買一本初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或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最好是高中的。主編是薛金星。很齊,很細,很好用。
⑧ 初中文言文實詞、虛詞、句式總結,整理
1.居
①停留
②在某種地位
③居住
④坐
2.亡
①失去
②通 無
③死亡
④逃
3.絕
①極點
②停止
③非常
④隔絕
4.故
①特地
②久
③所以
④原因
5.誠
①誠心
②果真
③確實
6.易
①容易
②交換
③改變
7.顧
①看
②拜訪
③反而
8.舉
①舉起
②發動
③全
④提出
⑤推薦
9.去
①離開
②距離
10.當
①抵擋
②距離
11.益
①增加
②更加
③漸漸
④好處
12.會
①會合
②時機
③恰好
13.兵
①兵器
②軍隊
③戰爭
14.度
①揣度
②越過
15.方
①方圓
②剛
16.極
①極點
②盡
17.達
①到
②得志
18.業
①事業
②職業
③學業
19.意
①心意
②神情
20.道
①道義
②說
③道路
④方法
具體例句:(只想到這么多)
2.亡
①失去---大道以多岐亡羊(中山狼傳)
②通 無---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丷丷)
③死亡---餒不得食,亦終必亡而已(丷丷)
④逃---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3.絕
①極點---以為妙絕(口技)
②停止---空谷傳響,哀轉久絕(三峽)
③非常---佛印絕類彌勒(核舟記)
④隔絕---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
4.故
①特地--公子往,請數之,朱亥故不復謝(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久
③所以---故木受繩則直
④原因---既克,公文其故(曹劌論戰)
5.誠
①誠心---帝感其誠,命誇娥式二子負二山(愚公移山)
②果真---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隆中對)
③確實---臣誠知不如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6.易
①容易---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滕王閣記)
②交換---使人遣趙王書,願以十五城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改變--世易時移,變法宜矣(察今)
7.顧
①看---君臣相顧,泣下沾襟
②拜訪---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出師表)
③反而---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
8.舉
①舉起---肩舉驢上,引避道左(中山狼傳)
②發動---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陳涉世家)
③全
④提出---舉類邇而見義遠(屈原列傳)
⑤推薦---眾議舉寵為督(出師表)
先寫到這里,555.。。翻書翻死了呢
這樣回答是對的吧,不然,我白翻書了!!!
9.去
①離開---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賣油翁)
②距離---去村四里有森林(馮婉貞)
10.當
①抵擋---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赤壁之戰)
②距離
13.兵
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過秦倫)
②軍隊---可汗大點兵(木蘭詩)
③戰爭---兵旱相乘(乘:交加),天下大屈(論積貯疏)
14.度
①揣度---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②越過---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
20.道
①道義---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
②說---何可勝道也哉?(游褒禪山記)
③道路---會天下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
④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有些真的找不到,幫不上了
哈哈,這兩天被我翻出來了!!!
1.居
①停留---不可久居(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②在某種地位---佛印居右(核舟記)
③居住---自吾氏三世居是鄉(捕蛇者說)
④坐---令女居其上(西門豹治鄴)
10.當
①抵擋---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
②距離
11.益
①增加---有所廣益《出師表》
②更加---君之疾在肌膚,不治將益深||香遠益清《愛蓮說》
③漸漸---益習其怕,又近出前後(習:熟悉,習慣)
④好處---滿招損,謙得益
15.方
①方圓---今齊地方千里,有二十城(地方:古今異意)
②剛---時予方以討賊督師桂林(【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6.極
①極點---屋極有窗以達氣
②盡---何使我至於此極也!(孟子·梁惠王上)
17.達
①到---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列子·湯問)
②得志
18.業
①事業---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師表)
②職業---捕魚為業(桃花源記)||以是為業(賣柑者言)
③學業---術業有專攻(師說)
19.意
①心意---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記)
②神情---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齋志異·狼三則)
⑨ 求初中語文所有文言文虛詞 有課文例句的
初中常用的五個虛詞(以、而、之、其、於)以一、用作介詞,表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時間等可以譯為「把」、「用」、「拿」、「在」、「從」等,或表示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條件,譯為「靠」、「憑借」、「根據」等。如: 1.屠懼,投以骨//虎視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把 2.能以徑寸之木,為…//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用(在)
3.何以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憑借 4.雖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據5.以弱為強//今以蔣氏觀之,猶信。——由、從二、作連詞,表目的時,可譯作「(用)來」,「以便」;表順接時,相當於「而」;表結果時,可譯作「以致」;表原因,可譯作「由於」、「因為」。如:
1.屬予作文以記之 ——(用)來 2.以傷先帝之明 ——以致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為 4.卷石底以出。——相當於「三、用作動詞,可譯作「認為」。如:1. 皆以美於徐公。 2.或以為死… 3.臣以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4.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四、特殊用法:1、通「已」,已經。如: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2、動詞,如。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而一、表順接關系的連詞l.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①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十則》)②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2.承接關系,可譯作「就」「接著」,或不譯。如:①扁鵲望桓候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②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涉世家》)③環而攻之而不勝。前一個「而」就表示承接關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遞進關系,譯作「而且」「並且」或不譯。如:①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4.修飾關系,可譯為「地」「著」,或不譯。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②面山而居。二、表轉接關系的連詞,譯作「但是」「可是」「卻」。如: 1.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3.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4. 學而不思則罔之一、 作助詞用。主要用法有四種類型:
1、 相當於 「的」,是定語的標志。例如:
①故時有物外之趣。②菊之愛,陱後鮮有聞。③水陸草木之花。④覽物之情,得無異乎?2、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起舒緩語氣作用,無實義。①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②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③菊,花之隱逸者也。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譯:當政治上最高理想實施的時候。
3、 用在不及物動詞、形容詞、時間副詞後起補足調音節和舒緩語氣作用,無實義。①公將鼓之。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4、賓語前置的標志,無實義。其格式為:賓語+之+謂語。
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5、定語後置標志,無實義。為了強調定語,常把定語放在中心語的後面。如:馬之千里者。二、作代詞用:
1、 人稱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我」、「他們」、「她們」、「它」、「它們」。例如:
①具答之。②親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④又數刀斃之。2、 指示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這」、「這樣」「這件事」、「那」、「那樣」等。例如:
① 漁為甚異之。②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②曾不能損魁父之丘。3、作動詞用,相當於「到」、「往」、「去」。如:
①輟耕之壟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其一、「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問等語氣,如: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第一個「其」,表反問語氣,可譯作「難道」;二個「其」,表推測語氣,可譯作「恐怕」。) ②其如土石何?(表示祈使語氣) ③安陵君其許寡人。?(加強反問語氣)二、可作代詞,指代人、事、物,相當於「他(她、它)們」或「他(她、它)們的」,有時也作指示代詞,相當於「這」、「那」、「其中的」。如:
①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 (它們的) ②餘人各復延至其 家(他們的)
③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這里) ④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中的)為一、作介詞時,除表被動外都讀作wèi,可譯作「被」、「對」、「給」、「替」、「當」,「為了」、「因為」等。如:
①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山巒為晴雪所洗(wéi,被。 ) ②不足為外人道也。(wèi 「向」「對」)
③為楚造雲梯之械。(wèi,「給」)④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wèi,「當」)
⑤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wèi,因為,由於
二、當「為」作動詞時,讀wéi,可依據語境的不同,譯成各種相應的動詞,如 :「做」,「 當作」、 「成為」,「雕刻」,「是」等,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是 )
②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當,成為)
③為宮室、器皿。(雕刻)
④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有)
⑤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稱為,叫做)⑥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 (造)三、特殊用法: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名詞,心理活動)四、介詞於一、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可靈活地譯為「在」、 「向」、「 到」、「 從」、「 跟」、「 對」、 「給」等。例如:
①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在) ②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對)
③舜發於畎畝之中(從) ④欲報之於陛下也(向) 二、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例如:①人固有一死,或重於太山,或輕於鴻毛。 ②皆以美於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