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課堂結束技能(以中學生物教學教材為准)
第一節 常用教學方法
中學生物學教學法,是師生完成中學生物學教學目的任務所使用的教的方法和學的方法。中學生物學教學在確定了教學目的任務,具備了相應的教學內容之後。必須有恰當的教學方法。
一、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它既可用來傳授新知識,又可用來鞏固舊知識,且其它教學方法的運用,常要與講授法配合。因此講授法是生物課堂教學的最基本方法,也是生物學教學常用的方法。
講授法的優點是:可以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使學生在短時期內就獲得大量系統的知識;教師合乎邏輯的分析、論證、生動形象的描述以及善於設疑、解疑等,都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和進行思想教育。但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學生無充分機會對所學內容作出反饋,學生的主動性不易發揮。
(一) 講授法的類型:
(二) 講授法的基本要求
⑴ 講授要有嚴密的科學性和高度的思想性。
第一、要正確使用生物學名詞和術語講授。
第二、語言要確切,不可模稜兩可。
第三、語言要注意辯證性,不要絕對化。
第四、語言的讀音要正確。
二、談話法
談話法也叫問答法,是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的實際和學生已有知識、經驗有計劃、有目的地提問,並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通過師生之間的對話解答問題,從而獲得知識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師生相互交談的教學方法。對教師來說,可對不同學生提不同的問題,做到因材施教,並能直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檢查、提高教學效果。此法一般適用於從已知到未知,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有時也可利用合乎邏輯的思維,從當堂了解的現象、事實和規律,去比較、推導、歸納以解決新的問題。此法不適於從未知到已知,因此,不是所有教學內容任何情況下都可採用談話法。
一 談話法在生物學教學中的作用
1、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
2、談話有利於因材施教,當堂鞏固
二 教學中使用談話法的主要途徑
1、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進行談話。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一接觸到不少有關生物體和生物界的現象,從小學開始已掌握了一些關於生物學和農業生產的片斷知識,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分析學生對於當前教材已知的各種因素,以這些已知因素為基礎提出問題,進行談話。
2、用比較分析歸納法進行談話。採用比較方式談話,是形成科學概念必要的手段,對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有重要意義。
3、擺出矛盾,並通過談話引導學生去解釋矛盾現象。利用生物形態、結構、生理上的矛盾現象談話,能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激發好奇心和集中注意力。
三 運用談話法的基本要求
1、教師要從實際出發,編制適於思維發展的談話程序。
2、教師要有充分的准備,圍繞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提問。
3、要集思廣益,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推理性。
4、要重視總結,教師要根據情況作出簡明扼要的總結。
三、實驗法
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人類認識和研究生物界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學教學的一種重要教學方法。生物教學實驗是教師指導學生運用一定的儀器設備、按照指定的條件去進行的生物實踐活動。其目的在於引起所要求出現的對象或現象,以便觀察、研究去獲得或驗證、鞏固生物學知識。實驗法不同於觀察法,後者是在自然條件下,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連續的觀察,益做出准確、具體和詳盡的記錄,以全面、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況。觀察不必作實驗,實驗往往要觀察。生物學實驗可以向學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認識,從而深刻,鞏固地掌握生物學知識;還能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基本技能和觀察、分析、綜合及運用知識等能力;此外,還可激發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可見,實驗是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世界各國都把加強實驗教學作為生物教學改革、提高生物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我國中學生物學教學也逐步重視實驗教學。各個中學應從各方面創造條件,改進和提高生物實驗指導。
中學生物實驗的種類繁多,就實驗內容看,主要有形態解剖實驗、生理實驗、分類學實驗,及少量儀器使用及生物技術實驗、遺傳學實驗和生態學實驗。就實驗的方式看,有學生實驗和課外實驗。
實驗法是一種以實驗組織教學的實驗教學法。為了培養學生的生物學能力和發展學生智力,教師把教授新教材的任務和實驗任務融合在一起;通過科學研究的過程學習生物學基礎知識,培養基本技能,並得到生物學能力的實踐。
(一)以實驗組織教學和加強實驗的區別。從現象看,加強實驗和以實驗組織教學,都是適當地增加實驗內容和時數,通過實驗增加學生的感性知識,培養實驗技能,有助於學生智力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但兩者在本質上仍有著較為顯著的區別。
1、一般的加強實驗:
⑴ 加強理解、鞏固和驗證理論教學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知識
⑵ 以理論教學為主,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少量的實驗,是理論教學的補充。
⑶ 實驗主要起驗證理論中某個關鍵內容的作用,增強了直觀教學,一般都安排在理論課後進行。每個實驗都是無系統地、相互無關聯的。
⑷ 在教學中側重於「教」。以「教」為主,不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以實驗組織教學:
⑴ 具有啟發性、驗證性,能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也便於記憶。
⑵ 根據教學內容用一系列前後有關的實驗將教材內容進行重新組織,使生物學教學主要圍繞在實驗室和園地進行。
⑶ 通過實驗由學生自己初步弄清概念,提出問題,做出回答,從中培養研究問題的習慣。
⑷ 學生可自行提出試驗項目和養成根據需要進行科學實驗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⑸ 教學中以「學」為主,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要通過學生看書、實驗觀察、思維和討論的途徑來獲得知識,教師起著組織、引導和解惑的作用。
(二)以實驗組織教學的方式
這種方式的教學主要有三種類型
1、邊教邊實驗。這種方法是一邊觀察實物,一邊將觀察的結果上升為理論。
2、先實驗、後講解、再實驗。這樣做,不僅對學生有啟發性,而且也可以讓學生們自己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3、先講課後實驗。這種方法是以驗證為目的的。
(三)以實驗組織教學的要求:
1、充分重視實驗環節。
2、採取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和積極性。
為此,教師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① 對每次實驗都要提出明確的目標,並對實驗效果堅持進行考核和評定。
② 利用櫥窗、板報展出優秀實驗作業和成績。
③ 定期舉辦實驗操作技能的比賽活動。
④ 在考試題中實驗題佔有一定的比例。
3、做好准備工作:
① 實驗材料的准備。因為生物實驗材料的季節性很強,所以要根據實驗有計劃的採集,還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每年根據季節定期採集標本。
② 實驗材料的選擇和處理。採集來的實驗材料,要按照教材的要求進行選優棄劣。並根據不同的方法進行處理、保存、備用。
③ 實驗用品的准備。也就是實驗儀器、器械及其他有關物品的准備。按照實驗指導的要求一一準備齊全,有些實在沒有的用品可選用替代品。
4、注重學生生物學能力的培養。要培養學生的能力,教師首先要具備扎實的實驗操作基本功並做好示範。對學生也要嚴格要求,一絲不苟,使學生養成嚴謹地工作態度和求實精神,訓練正確的操作方法,逐步加強生物學能力的培養。
四、演示法
現代生物學教學常用直觀手段。中學生物學演示物即直觀手段多種多樣,常用的主要有:
1、實物直觀:如活的生物、標本。
2、模象直觀:模型、掛圖、黑板畫、幻燈、電影和錄像等。
3、語言直觀:語言直觀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利用生動而形象的語言與直觀教具的使用相配合;二是語言的形象化。
教師語言的形象化和趣味性,把生物的外形、運動、構造、進化等講得栩栩如生,學生在聽課中易於形成正確的表象。如,教師配合人類起源的掛圖講述人類起源時,就盡量要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進行講解,讓學生似乎看到了起源的過程。
Ⅱ 作為一位新老師,教小學語文 課堂流程是什麼
1.設計好教學導語。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
2.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教育氣氛的關鍵要素。
3.尋求課內外閱讀的結合點。
4.形成課外閱讀的氛圍。
5.教給課外閱讀的方法。
Ⅲ 課堂教學結束技能運用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教學技能包括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作業批改和課後輔導、教學評價、教學研版究等五個方面。一、教學設權計技能1、制訂課程授課計劃的技能 2、撰寫教案的技能 3、使用教學媒體的技能 4、了解學生的技能 二、課堂教學技能l、組織教學和導入新課的技能 2、運用教學語言的技能 3、設疑和提問技能 4、板書技能5、講授的技能 6、總結結束課程的技能 三、作業批改和課後輔導技能l、布置作業的技能2、批改作業的技能3、課後輔導的技能四、教學評價技能l、命題技能2、評卷及分析試卷的技能 五、教學研究技能1、掌握教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2、了解學科發展動態和吸取科研成果的技能 3、信息檢索技能
Ⅳ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做法
課標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要注重以學生為本位展開課堂教學,講究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回,自由意識答的發揮以及主動做事的能力。而小組合作學習作為課堂上教師經常使用的教學模式,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存在分配不合理,分組科學性差;方式不合理,實質效果欠佳;分工不合理,任務細化不夠等問題。因此,為適應教育深化改革和新課標的要求,為達到課堂上學習效率的提高,做到提高教師能力,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支點作用;優化小組分配,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科學調配;轉變分組方式,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發揮;統籌小組分工,強化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探討。
Ⅳ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做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的基本特點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的工具性指的是語文本身是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腦思維的工具,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工具,同時語文可以傳承文化,可以傳達社會價值觀,從而維系社會的正常運作。而所謂人文性其實就是說語文是人的生存空間、生存條件與生存方式,語文活動就是人的一種生命活動。離開「人」,「言」無從依附,離開「言」,「人」難以自立。其次,語文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好工具。一直以來,語文教學的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學都很重視思想性,重視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總之,語文教學是各學科學習的基礎。那麼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顯得尤為重要:
一、定位教師角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教師是一堂課的組織者,要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教師必須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調動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為圓心,以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維為半徑「畫」好一節課。這就要求教師不再是純粹的知識傳遞者的角色了,而是學生學習和探究的啟發者、合作者、促進者和參與者,是課堂教學中的「婚姻介紹人」,教師只是把教材介紹給學生,讓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交流,自讀自悟。學生在讀中悟到的方法往往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提出的問題往往是文章的重點、難點,結合問題加以疏導,就能水到渠成。對於文中的朗讀,應讓學生自己品讀,讀出感情,讀出體會。教師在學生讀中伺機指導,或矯正目標,或提出要求,或糾正錯誤,或進行激勵,或梳理歸納。要相信學生的能力,鼓勵他們自己動手動腦,發揮其獨立精神,奇跡就會出現。
二、准確把握課堂教學節奏科學合理的組織課堂教學
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就要講究動靜互補。只有「靜」,教學成了老師的演講或個人表演,學生就會被動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動」,也不成其為教學。所以教師在每講一個內容時,要給學生留有相互探討,積極參與的時間,讓他們在活動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也應講究「疏」與「密」的技巧,對非重點的內容,學生自己可以學得懂的部分,則或放手自學,或以讀代講,是教學上的粗線條,是寫意;而對重點部分,特別是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部分,則必須是「工筆畫」,濃墨重彩,認真描畫。同時,要講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在教學中,教學內容簡單的,學生自學可以學懂的,或內容比較有趣的,可以快節奏進行。內容比較難的,比較枯燥的,比較抽象的,或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則要「慢動作」,提問後要留出較多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老師適當的講解也要放慢些語速,讓學生來得及消化。在教學中,應張弛有度,「張」,時間不可太長,應以學生身心不會過度疲勞為度;「弛」,也不可過度,應不致使學生注意力渙散。
三、教師要巧妙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求知慾,思維能力,有利於保持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有利於挖掘學生的潛能。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發揚民主精神,融洽師生關系,教師把愛心帶進課堂,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教師把信任留給學生,把溫暖送給學生,形成平等、寬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悅的氛圍,創設活潑、輕松、有趣、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產生最佳的學習心態,主動參與學習。由此可見,語文教師應要盡可能打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講到底的落後狀況,多利用現代教具。如小黑板、掛圖、多媒體小車、錄音機等,這樣既可節約課堂教學時間提高效率,又可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接受更多的信息,利於學生立體思維的發展。
四、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選擇和運用正確、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因此,對不同類型,不同體裁的課文應該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閱讀課文就應該以學生自學為主。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所以,教師應採用自讀筆記、模仿類比、合作討論、練習互評等方法,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相應的講讀課文學到的學習方法,運用到閱讀課文中,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學實踐證明:教給學生正確的自學方法,是交給學生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學生一旦掌握了它,一定會受益無窮。因此,在教學中要時時提醒學生把讀和說、讀和寫結合起來,即在閱讀時口、手、眼、腦並用,以提高閱讀效率,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講讀一篇講讀課文,教師更可以採用多種教學方法,但無論採取哪種方法,都應該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主,教給學生鑰匙,讓學生學會自己開啟知識的大門。
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有效性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它不僅關注知識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它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是一篇大文章。讓我們真正走進新課程,樹立為學生多方面主動發展服務的教學立足點,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對話、溝通、合作共享的活動,為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提供空間和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語文,實現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質量的互動,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Ⅵ 小學語文的教學技能構成包括什麼技能
你好,個人認為來應包括
一、導源入技能
導入技能是教師的學識、口才、智慧的綜合體現。
二、提問技能
提問技能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提問的手段為達到某一教學目標的行為方式。它是教學語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啟發學生思維的主要方式,是試圖引出言語反應的任何信號。
三、講解技能
講解技能是教師運用系統的口語及教學媒體,通過講述、解說等形式,引導學生把握教學內容,掌握概念、原理、規律、法則,理解主要事物的行為方式。它是作為課堂教學最基本的技能形式,在課堂教學中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教師有無高超精湛的講解技能,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氛圍和教學效果,也影響教學其他環節的實施。
四、板書技能
板書是教師普遍使用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和表現形式,是師生在課堂上最簡易的利用視覺交流信息的渠道,也是反映教學內容的「鏡子」,高超精湛的板書藝術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也是教師教學風格的凝練和濃縮。
五、結束技能
課堂教學的結束技能指課堂在完成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活動後,教師對知識、技能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形成系統,並轉化升華的行為方式方法。
Ⅶ 滬教版小學語文備課需要注意些什麼
實施新課程教師怎樣備課。
1、備教材生成的價值。
教師備課中研究教材要從知識性和人文性兩個方面來考慮。知識性包括語文內含的知識和課外延伸的知識。語文內含的知識即:字、詞、句、段、篇、文體、修辭等。課外延伸的知識即:社會的、自然的、倫理的、道德的等。人文性是從大語文觀來講的,即:教材中所滲透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念、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等,即對科學、民主、平等以及對生命的關愛等價值觀的追求。
2、備語文資源的開發。
語文教學要從單一性向綜合性發展,教師備課中要注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因此,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思考課內與課外的聯系,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一定要多搜集一些與課文相關的資料,補充學生學習的資料,讓學生從多角度去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量。
3、備教學過程的構建。
教師備課中要變程序式課堂教學為建構式課堂教學。這樣的課堂教學,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學生的基礎上建構的。教師是指導者、組織者、策略者,教師對每個教學環節應有個合理的分析,理解。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
4、備學習方式的選擇。
教學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接受式,二是自主式。接受式強調的是結果,自主式強調的是過程。課標主張由結果走向過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教師備課中要設計通過學生自主提問、自主討論、自主選擇、自主創造、自主領悟、自主體驗的過程,激發了學生思維,培養創新精神,開發學生的潛能,一句話任何一種教學方式的選擇都要適合學生的發展。
5、備師生問題的生成。
沒有問題的課堂教學是沒有生命的課堂教學。問題是打開思維的鑰匙,是展開合作交流的導索,有問題才有自主、創造、發現、體驗。
我們反對教師的串問,但不能否定教師的問。教師的問要問的得法,問到關鍵,問的有價值。教師要少問,盡量把問題留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的問,可以問的新奇、獨特,最後教師要給以梳理、引導,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教師備課中設計的問題要有序進性,體現情境性、啟發性、藝術性。
6、備教學活動的開展。
學習活動分為內含的和外顯的。內含的如:思維想像、自我對話、師生的情態對話等。外顯的如:聽、說、讀、寫、問、畫、演、唱。教師備課中要設計好這些活動,需要注意的是所選擇的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年級的特點。
Ⅷ 歷史教師在課堂結束技能時應遵循哪些原則
(1)民主性原則:該原則要求教師要為討論的開展創造一種寬松和諧的民主氣氛,教版師務必避免以權權威自居,也要避免在引導中下定論。
(2)全面性原則:該原則要求討論應面向全體學生,全員參與討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討論中有收獲。
(3)有效性原則:該原則要求任何形式的討論都應當有效。
(4)鼓勵性原則:該原則要求教師在討論中始終關注學生、信任學生、鼓勵學生。
Ⅸ 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教學的幾點做法
(一)情境型 指教師根據文本的意境,創設一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讓學生想像優美的意境,體驗美好的情感.簡言之,通過導入引導學生進入作品描寫的情境.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創設並引導學生進入教材所描繪的情境,無疑對優化課堂教學起著重要作用.古人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從中受到感染,教師就要善於挖掘課文中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披文以入情」,產生心理上的共鳴.在閱讀課的導入中時常是通過營造出一種氣氛,或再現一個場面,從而把課文描繪的意境再現出來,把學生潛在的審美意識和追求美的情趣激發出來,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順利進入到課文學習中去.
1、看圖導入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的每一課都安排了意境優美、色彩鮮艷的情景圖,配有教學掛圖,通過網路資料還可查閱到更多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它們作為直觀教材,比形象的語言更具有說服力和真切感,可以使學生獲得較深的印象,可以化抽象為具體,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鮮明地揭示事物之間的關系.教師在導入時充分發揮其作用,以此導入新課,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習的興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2、 藉助媒體導入 隨著人類社會的日益進步,多媒體教學的日趨完善,現代的課堂趨向於「聲情並茂」.在課堂導入時教師根據需要結合聲、色、圖,甚至是影視片段來輔助我們的教學,能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可感性,能讓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創設一個讓學生積極思考的氛圍,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達到語言所難以企及的效果.
3、意境導入 也稱激情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