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理解能力
語言運用能力
思維能力
初步審美能力
『貳』 小學語文四大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四大核心素養:
1、語言建構與運用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及其運用規律,形成個體的言語經驗,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正確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
2、思維發展與提升
思維發展與提升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思維能力發展和思維品質的提升。語言的發展與思維的發展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因此,思維發展與提升也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的重要表徵之一。
3、審美鑒賞與創造
審美鑒賞與創造是指學生在語文活動中體驗、欣賞、評價、表現和創造美的能力及品質。語文活動是人形成審美體驗、發展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
通過閱讀鑒賞優秀作品、品味語言藝術而體驗豐富情感、激發審美想像、感受思想魅力、並逐漸學會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表現美和創造美,形成自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養成高雅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因此,審美鑒賞與創造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的重要表徵之一。
4、文化傳承與理解
文化傳承與理解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能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理解、借鑒不同民族和地區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文化視野、文化自覺的意識和文化自信的態度。
『叄』 語文素養八方面具體是什麼 審美與情感
什麼是真正的「語文素養」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巢宗祺
在今天這個由蘇教版小語教材編輯部和江蘇教育出版社組織召開的國家課程標准實驗總結研討會上,我想圍繞「語文素養」談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語文素養」的內涵是什麼?
「語文素養」是2000年修訂版「大綱」提出的一個概念。過去都提「語文能力」,「課程標准」改成了「語文素養」,而且放在四個基本理念的第一條。許多老師對此有些陌生,有些不習慣。那麼,什麼是
『素養』」詞典解釋為「平日的修養」。這里的「語文素養」,指學生平時在語文方面的修養,包括對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語言的積累、語感、思維,也包括一些語文能力,如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能力,另外還有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等。這些都涵蓋在語文修養的范圍內。在此,我著重談談語言積累和語感。對於語言積累,從「修訂大綱」提出這個問題之後,現在已經引起了廣大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過去的語文教學之所以搞得不好,效率不高,就是忽視了語言的積累。對於「語感」,蘇教版小語教材編寫組的老師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在編寫教材時把「朗讀和背誦課文」放在首要地位,我們在修訂「大綱」時也把「語感」放了進去,現在我們又將之寫進了「課程標准」。對此,有人表示歡迎和贊賞,也有人表示不理解:語感是什麼?看不見摸不著,而有些能力通過訓練卻往往可以立竿見影。在這兒,我想講講這個問題,主要講語感的兩個方面。一方面,語感包括人對語言的結構模式和運用模式的掌握。光有結構模式還不行,還必須掌握運用模式。我們e巴說漢語說慣了也許不覺得有什麼,其實漢語包含了許多規律在裡面。除了結構以外,還有一些背景(上下文背景、文化背景等)。最近從報紙上看到一則趣聞,一位日本學生到中國考托福,一些題目讓他們很困惑,如:這個歌星最近很 ?後面提供了四個選項,分別是紅、黃、藍、白。這位日本留學生選了個「白」。因為按他的理解,「白」就是很純潔,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緋聞,可標准答案卻是「紅」。這就是文化背景的問題。所以,語感既有結構模式的掌握,也有運用背景。另外一個方面,語感還是一個語言反應機制。有的人語感好,想到什麼馬上就能流暢地表達出來,沒有任何障礙,語言與語言的組合非常通暢,往往不加思索就說了出來;有的人雖然記憶了很多東西,但一般說來不能很快地反應出來,表達跟不上思維。這就是語言反應機制的差別。語感就應包括這兩個方面。我們的語文教學如果能重視語言的積累和語感的培養,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將會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要用「語文素養」:這個提法?
首先,我要說一下「修訂大綱」與「課程標准」的關系。2000年「修訂版大綱」頒布,為什麼接下來又要搞「課程標准」?其實,「教學大綱」是研製「課程標准」過程中的產物,是階段性成果,所以,「大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課程標准」的思想,而「課程標准」又比「大綱」更詳盡、更具體、更成熟。
現在來談語文教育。過去的語文教學,強調的是知識與能力這兩條線,但語文教育中有些東西是無法納入這兩條線中去的。比如「語感」,它就不僅僅是一種能力;又如,過去將「語言積累」放在「知識」一
塊,也是不妥的。因此,用知識和能力還不足以概括語文教育的全部。過去強調「語文能力」,包含了一個思想,就是偏重於「用」,即解決實際問題的實用,所以大家都重視這個『能力」。「課程標准」中強
調語文的「工具性」也是這個思想,也是強調「實用」。我們這個民族很久以來就非常講究「實用」,「學以致用」便是一例。比較一下,古希臘則不同,她追求的是「真、善、美」,具有「唯美」傾向,至於有用與杏則不加考慮。對於這一點,我們就顯得很薄弱。而在教育上,如果一味偏重實用、追求功利,就會導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只能塑造一批精於技能、文化淺薄的工匠。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不是始於今天,前北大校長蔡元培就不贊成大辦職業教育,而是主張提高學生素質,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今天強調素質教育,也是出於這種考慮。「課程標准』沖採用「語文素養」,就是出於對學生整體素質在語文方面的表現,以及對這種目標的追求而提出來的。
第三個問題:提出「語文素養」的意義及影響
提出「語文素養」這個概念,它的范圍自然比「語文能力」變廣了,增加了文化品位及修養,體現了語文的特點,體現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體現了現實能力與前瞻能力的綜合性的追求。這種提法的改變,並木僅僅局限於范圍的增加,它意味著語文教育模式的重大突破與變革,是非同小可的。現在「課程標准」中提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已經綜合了這樣的思想,並嘗試在當前的課程改革中構建語文教育的
新的模型。近幾十年來,語文教育經歷了由「知識利益」向「能力利益」的教育模型發展的階段。在「知識利益」模型階段,語文教學追求的目標是知識,重視的是知識的記憶。而死記硬背那些「關於語文」的知識,對學習語文毫無益處。在對這種現象進行反思之後,有人便提出對「能力」的追求。「能力利益」的教學模型,其重要特徵便是重視訓練,它是在行為主義、結構主義心理學背景下產生的「刺激—反應」的教學模型。
這次「課程標准」的出台,就是要在上述兩種模型的基礎上建構起「語文素養」的教育模型。記憶與訓練仍然需要,只不過記憶的目的、內容和地位與原來不一樣。這應該說是教育範式的一種根本性的變革和突
破。原來「大綱」中提語感、.感悟、熏陶,許多人都不能接受,現在接受的人多了。像蘇教版教材編寫組的同志在使用蘇教版教材的地區,他們就感到這種提法非常符合語文教育的規律,他們早就在編寫的教材中體現了這樣的精神。「課程標准」系統地提出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也就立體地構建了語文教育的模型。過去的兩個階段,記憶也好,訓練也罷,構建的是一種線性的模型;現在是三個維度,構建的是立體的模型。目前,在建構新模型的過程中,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注意和考慮:
第一,語感、感悟、積累仍是語文教育的基本點。對此,不要害怕有人指手劃腳,要理直氣壯地讓孩子記憶對他們的終身發展有用的東西,要讓學生廣泛閱讀,要加強誦讀,包括背誦。拿誦讀來說,許多人想不通:外國的「標准」中不提「背誦」,為什麼我們的「標准」要如此重視?這個問題我們不能跟在外國人後面跑,我們提倡「背誦」,注意的不僅僅是一種結果,我們還注重過程。「課程標准」中不是提出了「過程和方法」這個維度嗎?在讓學生記住一些內容的同時,使他們形成一定的語言反應機制,「背誦」是一個重要途徑。另外,在背誦過程中,還讓學生經歷了審美體驗,受到了情感及文化的熏陶。因此,背誦,是一種體驗的過程、感悟的過程。接受熏陶的過程。為什麼那些書讀得多的人,其言談舉止跟別人不一樣呢?道理就在這兒。我們中國語文的學習過程,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這一點。
第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問題,是語文課程本身應有的目標。語文課程不僅包含語言、文字、文章、文學這些東西,其情感態度價值觀我們也要關注。在實施的時候,我們不能脫離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進行,不能搞思想道德的說教,應跟語文實踐緊緊結合在一起。因此,有人擔心,強調了情感態度價值觀,便可能會在課堂上大講特講,這種擔心不是多餘的。
第三,「課程標准」對我們觸動最大的是「過程」,即我們要關注過程。過去,我們並未將「過程」看成是一種目標。現在,我們明白了這一點:關注「過程」,就是關注隱性的目標、長遠的目標。對於小學教
師而言,對此尤其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小學生不可能一下子將學習成果呈現在你的面前,很可能要在幾年以後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表現出來。因此,我們不要奢望立竿見影,不能急功近利。有人要問,上課的時候,學生積極參與了,但方法一種也沒掌握,怎麼辦?我覺得,學生處於學習階段,有一些方法掌握不了並不奇怪,只要他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了,嘗試了~些方法,一段時間之後,他自然會有所收獲,甚至還會創造出新的方法來。現在我們老師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送「魚」給學生,「魚」吃完了就什麼也沒了;另~種就是教會學生「打魚」。從我們這次的「課程標准」所體現的精神,我們僅僅教「打魚」還不夠,還不能超越時代,因為我們教的方法也很有限。如果我們讓學生自己去體驗,說不定還會有所創造。因此,方法不~定要靠傳授,我們不妨用「課程標准」的精神來審視這個問題,立足於讓學生積極參與,因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方法的體驗和創造要比教師的授予有意義得多。
第四,注意觀念、方法、情感的體驗。「體驗」具有多重涵義,語言的運用需要體驗,光靠講規則不行,必須在運用的實踐中領悟。我們自己在教學中也碰到這個問題,研究生們常說研究課題找不到。過去呂叔湘先生跟年輕的研究人員也探討過,他讓他們去跟外國人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自然就會發現關於漢語的很多問題。因為外國人是帶著自己的規則來學習漢語的。我們的孩子很小就學會了語言,這是為什麼?是因為語言不僅靠習得,也要靠在實踐過程中體驗,有對生活的體驗,對思想、觀念的認識也靠體驗。剛才我在看課本劇的時候,就想了很多問題。按過去的觀念,崇尚理性分析,會覺得花這么多的時間、添置這么多設備、投入這么多精力搞課本劇實在沒有必要,一講不就懂了嗎?但是我們問問學生,他們參與課本劇的排演,所得到的就不僅僅是對課文字面的理解,收獲是多方面的:他們參與其中,很多方面得到了鍛煉,表現欲得到了滿足。不經歷這樣的過程和體驗,他們站到台上也許會瑟瑟發抖;現在他們扮演了某個角色,他們會全身心地投入,盡力演好自己的角色,這對學生來說不是難得的表現機會么?因此,我們的語文老師在這上面應該走出幾步,多為學生創設這樣的情境和機會。
「課程標准」強調,不要用唯一的答案去限制學生、束縛學生。有些老師片面理解了這一點。不是說不要用唯一答案框住學生嗎?他就想兩個答案、三個答案,還是想讓學生往他那個「圈套」里鑽。為什麼不讓學生把他們的想法都說出來呢?學生所要的不是你所給予的一個答案,而是要在與老師的交流中經歷一次語言實踐的過程。老師完全沒有必要苦思冥想現成的答案,也不能居高臨下,而應將自己視為學生中的一員,與學生展開平等的對話。這時,學生會在與老師的對話中得到提升。
第五,「課程改革」必須重視學生的「探究」。實施新的課程以後,不是不要訓練。但是,訓練的地位、訓練的目標設計與原來的理解大不一樣。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教育的時代,那種「能力中
心」的時代已經過去,已經不再適應今天教育的發展。現在我們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許多問題都應該讓學生自己去探索。他們自己探索出來的方法,有的跟老師傳授的一個樣,有的可能不一樣。這里的「探究性學習」,有的地方走入了一個誤區:一提到「探究性學習」,就要求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去搞研究課題。他的目標是什麼?是希望通過一學期或一年搞下來,能夠在「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評比中獲獎。因此,老師就帶著幾個學生在那裡做課題、搞攻關。這是「研究性學習」中的一個誤區。這種做法,把一部分乃至絕大部分學生撇在一邊,只用了幾個學生,有的甚至這幾個學生也是做做樣子的,大部分事情實際上都是老師在做。因而,這種「探究性學習」沒有什麼價值。「探究性學習」的價值取向應該是讓我們的孩子將來個個都有探究能力,個個都有探究的習慣,這是關繫到我們教育質量的問題,關繫到我們全民族素質的問題。因此,「探究性學習」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不是面對少數學生。「探究性學習」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探究的意識。探究的習慣,並讓他們在探究過程中體驗。摸索「探究」的方法。對此,我們的教育觀念必須有一個轉變。
第六,課程改革要注重跨領域的學習。自語文課設置以來,經歷了由重知識向重能力轉變的發展過程。如果向前追溯,古人重什麼?古時候沒有專門設語文課,但古人仍去讀很多東西、背很多東西,實際上這裡面就有個跨領域學習的問題。他們去考秀才。考舉人、考進土,雖然只是考~篇文章,並不是像我們現在考《校園一角》《我的老師》之類的文題,他們要寫好文章,必須運用各方面的知識,有語言的、歷史的、文學的,有的甚至涉及國策的討論,這不就是跨領域的學習和運用嗎?用現代學科分類的目光來看,在這個學科學的東西到那個學科用上了,它就是超學科的。所以,如果用原來的目光和觀點來看現在的語文課,就會發現很多的語文課都不大像心目中的語文課了,有了非驢非馬的味道。我覺得這是正常的,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在課程中體現了國家的意志。我們這次的課程改革也正是要體現跨領域的學習和運用。在語文課上安置一些原來我們認為不是語文該做的事,讓學生做一些綜合性的學習,這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也是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其實,各門學科里都有一些超出自己學科、與其它學科有~定聯系的東西,在學科與學科之間搭建相互溝通的平台,這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是大有好處的。
第四個問題:構建「語文素養」的教學模型;對我們的語文老師提出了什麼新要來?
過去,我們注重的是老師的教學技能;現在進行的課程改革則要求我們將關注的目光轉移到教師的教學素養上來。過去我們常講「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有些老師認為這太原則了,教學中無法進行具體操作,說到底還是「素養」有所缺陷。在語文課程發生了根本性變革的今天,對我們語文老師的素養要求就大大提高了。首先是觀念的轉變,要有現代意識和創新精神。我們要求學生必須具備創新意識,老師自身首先要有創新意識。其次是語文老師自己的功底。我們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感,我們老師就應該既要有良好的語感,又要有理性分析的能力,這樣才能很好地指導學生。因此,語文老師就要有語言功底、文學功底,有豐富的積累,有寬闊的視野,有良好的悟性。第三,在情感、態度上也應該有所發展。這種「情感」就是我們對發展主體所具備的愛心,是我們對新課程、對主體發展過程中的行為、問題的情感和態度。「課程標准」強調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就是要求我們在情感、態度上有所轉變。還有,對如何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需要老師去為他們創設一種好的氛圍,因為學生的創造性靠我們「訓練」是訓練不出來的。現在有許多書籍談「訓練創造思維」,外國人就迷惑不解:能夠被訓練出來的「創造思維」還叫創造嗎?因此,歸根到底是要創造一種利於創新的氛圍和文化。對學生的思維成果,我們要給予理解、寬容。為什麼要寬容?因為你要讓學生有所創新,使他們敢於標新立異、樂於標新立異,就必須給他們松綁。你想,其所標之「新」中很可能99%是沒有多少意義的,但假如你不寬容他的這個沒有意義的99%,也許就不能產生那1%有價值的創新
的成果。小孩有時做出不可理喻的舉動,無非是想表現得與眾不同罷了,其中包含了一些合理的、積極成份,我們對之就該持相應積極的態度。我們這個社會對創新。標新立異的行為,有時是不夠寬容的。如:上海某一高校里有一個女孩剃了光頭,許多女孩紛紛仿效她,結果引起了社會的一片嘩然,老師來教育她,報紙上也展開了討論。這個女孩嚇壞了,趕快套上了帽子。我雖然也不贊成女孩的這種行為,但我想:她為什麼做出這樣的舉動?無非是嘗試一下與原來木同的模樣罷了!法律並沒有規定不許她這樣做,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寬容她一下呢?我們這個社會表現出的創新能力木強,應該說缺少寬容是個重要原因。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做出超出成人想像的事情,我們就應該多寬容一些。第四,語文老師應該有生活的情趣。現在,我們的老師工作很忙,壓力很大,非常辛苦。學校領導能不能寬容一些,解放一下老師;老師自己也寬容一
些,既解放自己,也解放學生。在自己的工作以外,老師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愛好,應該尋找生活的樂趣。一個有生活情趣的老師,其審美能力自然會高別人一籌,在教學中不自覺地就會派上用場。最後,就是要優化教學方法。一方面,我們必須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另一方面,我們應該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這樣,各人有各人的特色,我們的語文教學才會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在這次的課程改革中,我們的老師任務很艱巨。我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的語文課程改革~定會搞成功。我們中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也就在今後的一、二十年內;如果錯失這么個機遇,我們
的國家將會扮演替發達國家打工的角色。因此,這次的課程改革意義非同尋常。而要抓住機遇,最根本的就是靠教育。我們的國家在面臨的經濟轉型中能不能濟身世界的前列,關鍵就要看我們的教育。
最後,我要感謝江蘇教育出版社、蘇教版小語教材編輯部為這次課程改革提供了優秀的教材!感謝全國各實驗區的老師和即將參加實驗的老師,你們積極投身改革的精神令人欽佩!祝願蘇教版小語教材與各實驗區在課程改革的互動過程中結出更為豐碩的成果!
『肆』 小學生審美素養有哪些方面
審美素養包括審美經驗、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審美理想等各種因素。
審美素養既專體現為對美屬的接收和欣賞的能力,又轉化為對審美文化的鑒別能力和審美文化的創造能力。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審美是事物對立與統一的極好證明。審美的對立顯而易見,體現為個體性,審美的統一則通過客觀因素對人們心理的作用表現,即在每個時代或階段,人們所處的環境,或多或少會對人們的審美觀造成影響。
審美素養的要求
審美的距離,太近、太遠都會破壞美感,達不到良好的審美效應。太近,就極容易發覺審美對象的白璧微瑕,在審美態度上也易失之於輕慢,有時在心裡就會產生「不過如此」的念頭。太遠,沒有準確清晰地觀賞到審美對象、勢必影響美感的產生,審美效果肯定不佳。
除此,審美還存有「心理距離」的問題。「心理距離」,是指人在審美時,由於經驗功利,主觀情感等不同,而對同一審美對象產生不同的審美感受。審美「心理距離」產生於人的思想意識。
『伍』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審美情趣
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發展學生個性是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規定的指導思想和教學目的之一,也是高中語文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指出,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高中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情感的發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可見,審美情趣的培養和提高在語文教學中已處於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了,也是語文科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什麼是審美情趣呢?依照美學論述,就是指審美主體在審美愛好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對審美客體的較為獨特的審美追求和審美趣味。它是人的審美情感、審美理想、審美態度、審美能力的一種綜合表現。其實,語文教學中的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就是師生和課文。如何培養並提高學生對課文的審美趣味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 誘發美感
語文是一個充滿美的魅力的學科,中學語文教材簡直就是一個琳琅滿目、充滿情趣的美的世界。尤其是現行高中教材更是選取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學作品,以此著重陪養學生初步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這就為廣大學生提高審美情趣提供了直接的第一手審美客體。同時,新課標也要求,要重視審美教育,要注重培養學生自覺的審美意識,要幫助他們意識到客觀世界、精神世界處處存在美,處處需要美,時時注意把實用目標、科學規律和審美要求結合起來,提高學習、工作、生活的質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應當也必須想方設法誘導、啟發學生對課文產生好感,培養學生對這些精品美文的審美愛好,形成他們自己獨特的審美追求和審美情趣。也讓當今的學生擺脫電視、互聯網、電子游戲對他們的誘惑,在學生可能接受到的文化產品中,學會識別和自覺抵制那些低級趣味、甚至有毒害的東西。從而真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語的規范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學生有了這種美感和愛好,就為他們提高審美情趣打下了基礎。
二、 培養美讀
讓學生對課文產生了美感之後,那就要適時地培養他們的美讀習慣。全國中語會理事長蘇立康曾說:「我們的許多大學生,甚至學者寫的論文語言貧乏,沒有美感。究其原因不是平時作文練習少,而是對優秀作品讀得太少了。由於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相當大的分量,我們只有側重於審美教學,才能引發學生的興趣,潛移默化學生的審美意識。學生只有美文讀多了,才能形成較高的文學修養和較高的文學品位。」可見,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一條很重要的途徑就是培養學生美讀。什麼是美讀呢?葉聖陶先生在《中學國文學習法》中指出,「敘事敘情的文章最好還要美讀。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麼,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了,無論興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獲。」因此,語文教學應將精美課文中蘊情的無聲文字化成溢情的有聲有色的語言,充分挖掘利用這些美文所蘊涵的美學因素,通過誦讀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產生審美愉悅,並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語文強大的美的魅力。當然,美讀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教師范讀,學生試讀;可以課堂上齊讀,課下單讀;可以利用多媒體音像教讀,舉辦朗誦會登台賽讀等等。總之,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學習語文的濃厚的美讀氛圍。
三、 欣賞美情
既然培養了學生們美讀的良好習慣,那麼他們在長期的美讀中,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文章的美,品位到文章的美,欣賞著文章蘊育的美情。大家知道,現行語文教材中絕大多數是文質兼美、風格多樣、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的作品,廣大師生只要多讀、多練、多品味,就一定會欣賞到無窮無盡的美情。經過長期的學習,自然就陶醉於課文中那湖光山色、飛瀑急流、長河落日、小橋流水、梅蘭松竹、鳥語花香的自然美,領略到《杜工部集》、《紅樓夢》、《四世同堂》、《人間喜劇》等文學名著高度濃縮的社會美,體味到「七月流火」、「種豆南山上」、「竹喧歸浣女」那種朴實的勞動美,認識到馬克思、達爾文、曹沖等科學家探索發現的科學美,欣賞到《女史箴圖》、《蘭亭序貼卷》、《米洛斯的維納斯》等古今中外經典的藝術美。
列夫托爾斯泰說:「人們用語言互相傳達自己的思想,而人們用藝術互相傳達自己的感情。」英國的克萊夫貝爾認為:「一切審美方式的起點必須是對某種特殊感情的親身感受,喚起這種感情的物品,我們稱為藝術品。」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教材的語言藝術品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熏陶學生,讓學生親身感受、體驗、欣賞課文中這豐富而美好的情感,從而激發起學生自主能動的審美追求和審美趣味。一旦有了這一「審美方式的起點」,那麼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真的「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四、 寫作美文
學生對語文學習情有獨鍾了,在欣賞中產生的諸多情感就會情不自禁地迸發出來,寫作的慾望、興趣和激情將會「渤然興之」。這時,教師要抓住機會鼓勵引導學生到更高境界——寫作美文。一提起作文,好多學生會感到頭痛。因為他們閱讀量小、經歷少、感情不豐富,根本是生活積累貧乏。葉聖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情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文字。」「必須尋到源頭,方有清甘的水喝。」看來,只有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充實生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材料來源問題,寫出內容充實、感情真摯、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新的美文。而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們長期蓄積的欣賞美情,無疑成為他們寫作美文的豐富而鮮活的生活源頭。因此,經常不斷地指導學生練習寫作美文,不但提高了作文的興趣和質量,而且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作文和審美相得益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達到雙贏。
『陸』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審美素養
審美教育有助於促進人的知情意全面發展。語文教材中都是精選的文章,其中包含了生活美、自然美、生命美等等,而且文學藝術的鑒賞和創作是重要的審美活動,所以語文便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高中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情感的發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
未來社會要求人們思想敏銳,富有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對自然、社會和人生具有深刻的思考和認識。高中學生身心發展漸趨成熟,所以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地探索語文世界,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探索語文未知的領域。下面,本文就針對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進行簡單的探討,以使教師能夠更好地開展語文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得到全面的發展。
一、將語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語文教材中包含了許許多多知識,涵蓋了中華五千年的精華,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積淀。然而要想真正地體現語文知識的價值,教師應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創設語文情境,使學生明白應該在什麼情況下使用什麼樣的語言,使用什麼樣的語文知識,爭取使學生能夠活學活用。
1.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喚起學生的語文應用意識
語文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和他人交流,需要注意說話技巧,需要注意語言的語序,需要注意用詞的妥當性等等,而這一切的獲得和正確的使用,都是可以在語文學習中學到的。由此可知,語文在日常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要想讓學生能夠正確地將語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就要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會語文的價值,學會在生活中運用語文。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調動學生的語文應用意識。
例如:在教學《榮譽與愛榮譽》一節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入地探討榮譽的內涵,領會本文的論證思路,培養質疑能力,提高對榮譽的認識,增強集體榮譽感,提升人文素養,首先我給學生創設了一定的問題情境,目的不僅是要讓學生增強集體榮譽感,還要讓榮譽感支配學生以後的生活,使語文知識能夠發揮出更好的作用。我向學生提出了:你們知道什麼是榮譽嗎?我們為什麼要愛榮譽?假如我們班的某某同學在體育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這是我們班的榮譽嗎?當我們國家的神舟號成功飛天後,這是不是我們國家的榮譽呢?等一系列熟悉的問題,學生慢慢理解了什麼是真正的榮譽。在增強學生榮譽感的同時,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明白語文中包含著許多與我們生活有關的知識,只有我們學好了語文,才能真正地讀懂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的真正含義,從而喚起學生的語文應用意識。
2.讓學生在應用中感受語文知識的博大精深
語文教材中的知識,是編委會經過精心選擇的,其中每篇文章都在從不同的方面教授給學生不同的知識,都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人文素養能力等等。語文,作為社會精神的產物、人類文化素質的載體,無一不體現了它在人類生活中的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而習作便是檢測學生應用語文知識的重要
途徑。
例如:在欣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時候,學生要從中學會一些景物描寫的技巧和修辭手法。如讓學生感受「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運用了擬人、比喻的手法。在欣賞紅樓夢的有關片段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人物的描寫,如「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簡單的幾句話就將王熙鳳的外形、性格等特點描述得淋漓盡致。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去分析,去欣賞,使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將一些修辭手法、描寫技巧運用到自己的作文當中,為自己的作文增色添彩,使自己的作文水平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而且,當寫作水平得到提高之後,學生的說話技巧、語言表達能力也將會隨之提高。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運用語文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
二、利用語文知識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運用語文教材中現有的知識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使學生在欣賞一篇篇優美的文章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和文本之間進行對話的主要載體,是學生思想碰撞和心靈溝通的重要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實踐創設良好環境,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讀物,閱讀自己感興趣的讀物,展現自己的個性。但是這並不等於教師完全地放手,而是要引導學生去看一些對自己現階段的學習有幫助的書籍,真正
在寫作時,我們不能只是停留在對現象表面的理解,還要深入挖掘所選的材料,對其進行精細的加工,力求將蘊藏其中的人生之金和深刻思想提煉出來。換句話說就是要讓自己的作文在思想上更有深度,有內涵。
『柒』 小學語文教師最需要具備哪些基本素養
轉貼】1、豐厚的文化 我覺得一個語文教師首先要有文化品位,那麼文化從哪裡來?那就是從閱讀中來。一個勤奮的教師,不僅讀教材,讀參考,更重要的是博覽全書。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現在教師不是不想讀書,而是沒有時間去讀書,大部分是*以前的積累,也就是在吃老本,倘若以前積累的多,還好一些,可是,很多教師不是這樣,這可能與自身的成長有關。比如,以前,在小學任職的教師,一般是從初中再到師范,師范學校所學專業知識與高中的還不一樣,比較重視教師的特長發展,如果不是對文學特別愛好的話,對語文的學習也就是一帶而過。這樣等他們參加工作以後,面臨著再學習的問題,雖然小學語文比中學簡單,可是基礎的東西還是很廣泛的,尤其是新課程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學方式的轉變就意味著教師文化的再生產。從我的經歷來看,課改前覺得語文沒有什麼,無非是學字、解詞、背課文、分段、歸納中心,並且都有一定的標准答案。教師教起來很順手,幾乎你不用認真備課,也能教語文。現在的情況就不同了,對語文的定位,即要落實工具性,還要拓展人文性。一下子,使教師摸不著了邊際。最近幾年,我們還提倡大語文教學觀,生活處處皆語文,這就使教師更難把握語文教學了。其實,語文無論怎麼定位,語文始終是母語教學,語文始終離不開文化。那麼,一個教師缺少了文化內涵,怎麼說也不會把語文教好。小學生雖小,但是他們在課堂中,問題多,他們什麼都問,什麼都敢問,一個教師總是支支吾吾的,或者和學生「踢球」玩,也有失教師的職責。我看到一個網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不會語文也能教語文?」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怪現象,也確實,在實施新課程的時候,由於主張了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想怎麼學就可以怎麼學了,教師除了方法的組織,其他也沒什麼可做的了。教師似乎成了多餘的人。我覺得這是不正常的,是對新課程的玷污,古語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個功能什麼時候也不能丟失。轉變教師角色與教學方法,不是把教師的文化也一起扔掉了。所以,一個語文教師始終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的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不斷地從閱讀中汲取營養,這樣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2、精美的語言 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是語文教學基本任務之一。一個語文教師不能正確運用祖國語言與學生交流是不可原諒的,一個語文教師的語言不僅要用詞豐富、嚴密,而且要流暢、純正。我見到許多語文教師說話很隨意,想什麼說什麼,一句話重復幾遍,並且時常帶著口頭語,一聽到這樣的教師上課,就感到不舒服。還有的教師方言很重,語氣平淡無味,在范讀課文的時候,不讀倒好,一讀還不如一個學生。這樣的語文教師怎麼能有語文感染力。相反,一個非常有語言修養的教師,往講台一站,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說起話來,鏗鏘有力,抑揚頓挫,聲聲悅耳,從語氣和音質上就技高一籌。一個非常有語言修養的教師,應該是語言簡練、准確,字字句句,條理嚴密,並且有很強的邏輯性。一個非常有修養的語文教師,不僅注意自己的語言,也非常注意學生的語言,他總是認真地傾聽學生的語言,抓住時機去規范或矯正學生的語言。如果學生在這樣教師的影響下,那麼他們的語文能力能沒有提高嗎?語文教師的語言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是決定語文課成敗的關鍵之一。記得以前,我們很重視教師基本功的訓練,特別對年輕教師,每年都要驗收與考核,可是,近幾年這樣的活動少了,教師的基本功也放任自流了。是的,語文課誰都能教,可是教的效果如何呢,俗話說:「近珠者赤,近墨者黑。」教師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學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況且小學生正處於發育時期,他們有極大模仿傾向。我看到一個孩子,說話總帶個尾音,問其家長,家長說原來不是這樣的,後來換個班主任教師,就變這樣了,很難糾正。據了解,那個老師說話很不注意,這個孩子覺得好玩,也就模仿了,後來成了語言習慣。可見,教師的語言素養是多麼的重要。3、燃燒的激情 語文課要有語文味,這個「味」是什麼呢,我認為「激情」是語文味之一。語文是情感的語文,因為語文不僅學語文知識,還承載著傳承文化,文化具有豐富的情感色彩。一篇散文,一首古詩,一句名言,哪個不具有情感呢?要想教好語文,教師首先有情感,這種情感來自於對文本的解讀,來自於對生活感悟,來自於對學生熱愛。有人批評說,教師的激情是一種造作,我認為這樣的認識不正確的。教師是教書育人的,教師雖然不是演員,但必須能做到以情激情。舉個例子說,即使你有很多不愉快的事,那麼,你面對學生,也不能把你內心的傷感留給學生,虛偽的也是善良的。一個激情的教師始終是想著孩子所想,始終和孩子一起共享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激情需要點燃,需要走進文本與讀者的內心。我聽過很多教師講《十里長街送總理》,那是一個悲壯的場面,可是,能觸動學生傷痛的很少。一個原因是課文離學生生活較遠了,學生沒有那樣的體驗。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師自己也沒有讀進文本,語言的平白,情感的淡漠,學生就好像在了解一個故事。這樣的課文,如果說教師缺少了情感基調,怎麼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呢?學生悲與喜,不是簡單的文字就能觸發的,還要*教師滿懷激情的感染。一個語文教師,沒有情感的豐富性,也不可能教出語文的激情。4、專業的知識 對於學生來說,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那麼對於教師來說呢,現在有一種傾向,認為小學語文教學不講究系統的知識體系了,教師也無需要具備那麼多知識了,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教學觀念的轉變上,用在教學方法的研究上,有道是:「教師一碗水,就能引出源源不斷的江河。」此話完全是教師在自我推卸責任,是對新課程的曲解。的確,在當今時代,一個人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識,況且信息時代的來臨,知識可以儲存在電腦里了,但是電腦永遠也不替代人腦。知識是人腦創新的基礎。語文不講究完整的知識體系,但不等於不教知識了。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話,甚至每個詞語,每個字,都蘊涵著豐富的知識。這些知識,有的是*學生自己感悟的,有的是*教師講解的,所以教師沒有知識是不能勝任的。現在,有的小學語文教師知識貧乏的可憐,比如,小學教材中,常見的語法或修辭格都不能正確的判斷;對於寫作知識更是一塌糊塗。這也難怪教師,教材幾乎什麼知識都不講了,原來學過的,也就隨著時間淡化掉了。所以說,一個教師要是死啃教材,不注重補充鮮活的血液,連自己也變得陳舊了。一個教師始終要有知識的緊迫感,無論教材怎麼編,無論課程怎麼變,你必須是一個知識的擁有者,這樣你才無愧於自己,無愧於學生。「知識用時方恨少」,這是不變的真理。5、敏捷的思維 一個語文教師,光有閱讀積累、專業知識、豐富情感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敏捷的思維能力。所謂思維能力,就是指判斷、推理、概括、頓悟、應變等能力。思維也就是智慧。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有很大生成性。教學有預測,但又不能完全預測,尤其我們主張「以學論教」,「順學而教」,這就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挑戰。閱讀是「教師、文本、學生的對話」,「閱讀是個性化的過程。」閱讀中,教師要參與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如果教師沒有敏捷的思維能力,是很難駕馭課堂的。比如,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開讀書,而問題可能是千奇百怪的,那麼教師就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判斷,哪些是值得探究的,哪些是沒有必要的。有問題還要優化問題,把語文教學落到實處。再如教師與學生對話,教師不僅要注意傾聽,同時要迅速的分析學生的語言,要敏捷的判斷出學生發言的價值所在,然後是有針對的點撥或概括。有的教師,不能機敏的反應學生的問題,學生發言就點頭,說什麼都挺好,或者一味的要求學生自己評價,教師是十足的指揮官。我覺得這樣的教師不是非得要那樣做,而是自己的思維節奏跟不上,也就是說不能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當然,教師也就跟著學生一跑到底了。有敏捷思維能力的教師,不僅表現在對話中,還表現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和突發事件的處理上。比如,很多公開課上,教師准備的課件不能正常播放,有的教師,反復的嘗試,越著急思路越亂;可是有的教師一看不能用了,馬上改變教學思路,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也不失是一節好課。這種應變能力,應該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的 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語感、思維品質、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的有機整合。 怎樣提高語文素養: 一、拓展視野,塑造健康人格 文學作品所展示的畫面,幾乎遍及人類生活的所有領域,它的內容無不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文學對人性的塑造和對社會風尚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優秀文學作品表現出來的高尚的理想,堅強的意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真善美的心靈,無不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文學作品的教化作用是任何一門學科都無法相比的。它是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對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提高,對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作用。 二、通過積淀,增強文化底蘊 一個人的語文素養的高低,關鍵在於個人對語文主動積淀的厚實程度。當語文積淀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在人身上形成一種富有個性的文化底蘊,而積淀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廣泛閱讀和識記背誦。在重視廣泛閱讀的同時,還要重視識記背誦。古代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視記誦,把它作為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要求學生在記憶力最旺盛的時期多讀多背,熟讀成誦。歷代的文學大師,無不滿腹經綸,具有很好的記誦功底。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拋棄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過分強調理解,輕視識記背誦。我們的改革並非要改掉傳統教育中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而是要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識記背誦,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文化素質,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 三、發展思維,提高審美能力 文學欣賞是一種審美認知活動,遵循著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一般認知規律。同時它還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它由感覺器官對作品進行感知,再調動生活積累,產生共鳴,再經過豐富的想像、聯想和分析,進而領悟到作品所揭示的生活內涵。通過理解、玩味,得到賞心悅目的、怡情養性的審美享受和思想認識。掌握並遵循這一規律,可以引導學生去發現美、認識美、創造美,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1、激發情感,增強感知能力。情感在文學教育中有特殊作用,教師的教學情感、作品的創作情感和學生的學習情感,三者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影響著教學的效果。教師要用飽滿地熱情,真摯地情感,牽引著學生步入文學殿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並創設一種和諧美好的課堂氣氛,領著他們登堂入室,去發現美、認識美。2、加強訓練,提高表達能力。審美活動是一種具有鮮明個性特徵的思維活動。在教學中,既要重視學生的個體感知體驗,又要重視學生的理性分析、口頭表達。課堂上,要求學生用口頭語描繪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分析作品美的結構、美的語言,分析文學形象的社會意義和得到的思想啟迪。通過口頭表達,使存在於學生頭腦中的模糊的、不大鮮明的文學形象,經過梳理後變得更清晰、更鮮明。在分析鑒賞的基礎上,推薦有關評論文章讓學上閱讀,讓學生了解別人對作品的評價,參考別人的見解,以啟發學生的思維。
『捌』 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應包含哪些內容
「語文素養」的內容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分為6個層次:
第一,必要的語文知識。離開知識的能力是不可設想的,輕易否認語文知識對語文學習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容易使語文教學走向非理性主義的誤區。在小學階段,教學一定的漢字音形義的知識、基本的語法和修辭知識、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結構知識、基本閱讀和寫作方法知識等,是非常必要的。語文學習必定涉及語言知識學習,知識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麼知識,如何教知識,還有很多需要我們認真研究。
第二,豐富的語言積累。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一篇篇具體的範文,這就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佔有一定量的感性語言材料,在量的積累的基礎上產生質的飛躍。掌握3500個左右常用字和漢語常用書面詞彙,背誦一定量的語段和優秀的詩文,閱讀一定量的課外書籍,是形成語文素養的基礎。
第三,熟練的語言技能。熟練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為一種能力。語文教學必須在大量的語言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查字典、朗讀、默讀、說話、聽話、作文、寫字等基本技能;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和常見的語言表達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維方式,善於把自己獨特的思維結果用規范的語言進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備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據不同語言材料和不同交際場合適當地使用語言,最終形成良好的語感。
第四,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教學必須牢記葉聖陶先生的名言「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如,勤查工具書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認真聽講的習慣,書寫整潔的習慣等。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養。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學態度;欣賞漢字的形象美,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營養。
第六,高雅的言談舉止。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儒雅氣質和文明舉止。與人交往態度要大方,談吐要文雅,能根據不同場合選擇合適的措辭。要敢於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耐心傾聽他人意見,尊重他人的觀點。要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欣賞他人的優點和長處,學會文明地和他人溝通和交際。
可見,《課程標准》中語文素養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它絕不是一種純粹的語言技能,而是一種綜合的文明素養,是個體融入社會、自我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養。語文素養概念的提出,使語文教學在弘揚科學理性精神,注重語言的准確、簡明、實用,滿足國家現代化生產的基本要求,與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這兩者的矛盾張力中尋求一種平衡。這是對《語文教學大綱》的歷史性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