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語文是教師資格證學科之一,在小學教師教師資格考試中,《題西林壁》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這是蘇軾在1084年游廬山時題在西林寺牆壁上的一首詩,我們需要用這些常見資料進行教學設計,所謂教學設計,其實就是進行教案的編寫,在教師資格證面試和筆試中都有涉及,教案是教師上課的依據,也是課程進行的參考,所以做好教案就顯得尤為重要的,需要分四個部分進行,分別是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課程和板書設計,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古詩兩首-題西林壁》,一起來看看吧。
簡要介紹
詩中描繪了廬山雄奇壯觀的景象,但這首詩沒有過多地描寫廬山的美麗景色,而是另闢蹊徑,分別從大處和小處著眼,告訴了我們一個認識事物時,要站在客觀立場上的深刻哲理。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並背誦下來。
2.通過朗誦理解詩句的內容,體會作者的心境。
3.感悟詩歌中所蘊涵的「要從客觀出發、多角度出發認識事物」的哲理。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內容。
教學難點:感悟詩歌中所蘊涵的「要從客觀出發認識事物」的哲理。
三、教學方法
情景設置法、朗讀法、問答法、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假期都去過哪裡旅遊呀?(生舉手自由回答)老師去了江西省的廬山。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相信很多同學都對廬山十分嚮往吧,那麼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的腳步,一同去探訪廬山,看看蘇軾在廬山的旅途中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吧!讓我們進入今天的學習——《題西林壁》(板書:題西林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過課前預習,哪位同學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文學家蘇軾呢?學生舉手回答後,教師出示ppt中蘇軾的文學常識。
2.學生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詞,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自學生字詞,然後提出不理解的詞語,教師作適當的點撥。
3.教師范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分小組比賽朗讀、男女生賽讀。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學生舉手朗讀。舉手說一說:我們能看出詩人在廬山之中視角和觀察地點的變化嗎?你是怎麼發現的。
明確:詩人的視角和觀察地點都在變化。從「橫」「側」「遠」「近」「高」「低」這幾個字可以看出。(板書:視角:橫側、遠近高低)
2.全班齊讀前兩句,學生思考回答:
①通過讀第一個句子,詩人都描繪了廬山怎樣的景象呢?
明確:橫著看,廬山形成了山嶺,側著看又看到了一座座山峰。(板書:變化:嶺、峰、不同)
②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畫楊桃》嗎?為什麼會呈現不同的景象呢?
明確:詩人的視角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同。
3.學生齊讀三、四句,分成小組討論:
①作者為什麼會說「不識廬山真面目」?
明確:因為每一個角度看廬山,都會看到不同的景象,所以觀賞者會不明確廬山真正的樣子是什麼,就是我們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板書: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②「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緣」是什麼意思?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明確:「緣」是因為的意思。只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啊。
③結合這兩句詩,談談怎樣才能看到廬山的「真面目」呢?從中我們可以得到怎樣的道理?
明確: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賞廬山,不能局限於一個角度。
道理:要從客觀出發認識事物,要對事物有全方面的了解再下判斷,不能盲目做判斷。言之有理即可。
(四)拓展延伸
1.出示並比較兩首寫廬山的名詩:《望廬山瀑布》和《題西林壁》。比較這兩首詩的側重點。
明確:引導發現這兩首詩不同的構思:前者在於景,後者在於理。
2.詩人在寫詩時,往往在詩歌中蘊涵著自己的經歷與情感,能夠了解詩人的創作背景,對於理解詩歌內容和分析詩人的情感是有極大幫助的。ppt出示蘇軾被貶黃州的資料,體會本詩的獨特視角。
(五)小結作業
小結:全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贊美,而且還蘊含著人生的哲理,內涵深刻,耐人尋味。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正如俗語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作業:背誦《題西林壁》。
五、板書設計
題西林壁
視角:橫側、遠近高低
變化:嶺、峰、不同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六、教學反思
本課在教學時,由於學生經驗不夠,詩中所蘊含的哲理是現階段的學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所以應該在教學中多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哲理,例如提出「在生活中,我們碰到過因為觀察角度不同,結果也不一樣的情況嗎?」等問題,並在進一步的交流中不斷加深體會。
以上就是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古詩兩首-題西林壁》,教案教學設計是教師的一項必備技能。在教師資格面試前的備課階段,撰寫一篇質量較高的教案是試講成功的一項重要影響因素。以上的六個部分都是教學的重點,缺一不可,更多小學教師資格證報考指南,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❷ 《題西林壁》中前兩句詩人是從什麼角度進行觀看的,這兩句詩的含義是什麼
詩人從橫、側兩個角度看的。
處在遠、近、高、低的角度觀看。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游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❸ 《題西林壁》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2]
注釋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北麓。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緣:同「原」因為;由於。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各不同:不相同。
題:書寫;題寫。
側:從側面看。 識:看清楚。 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
題:書寫,題寫。 註:是只緣身在此山中,不是只願身上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看廬山的山嶺連綿起伏,從其他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面目,是因為本來自己就身在廬山之中。
作品鑒賞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游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
❹ 題西林壁-
題西林壁的意思是: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游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❺ 《題西林壁》全詩
《題西林壁》
【北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專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屬: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側:側面。
各不同:不相同。
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
緣:同「原」,因為;由於。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譯文:
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里牆壁上的。
從正面看廬山、從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❻ 題西林壁
《題西林壁》是蘇軾游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內,並借景說理,從容中揭示一種生活哲理來啟發讀者的思考和領悟。這首絕句的長處不在於形象或感情,而在於富有理趣。
注釋
《題西林壁》
【北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側:側面。
各不同:不相同。
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
緣:同「原」,因為;由於。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譯文:
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里牆壁上的。
從正面看廬山、從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❼ 古詩《題西林壁》的全部詩意,小學三年級能理解的。
西林來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自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注釋]
1. 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里牆壁上的。
2. 緣:因為。
3. 此山:指的是廬山。
[簡析]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游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