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初二下(人教版)語文全部文言文和古詩的翻譯~~
21.與朱元思書
沒有一絲兒風,煙霧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樣的顏色。小船隨著江流飄飄盪盪,時而偏東,時而偏西。從桐廬到富陽桐廬在上游,富陽在下游一百來里的水路上,奇山異水,獨一無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魚和細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那驚濤駭浪勢若奔馬。
江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透出一派寒意。重重疊疊的山巒各仗著自己的地勢爭相向上,彷彿要比一比,看誰爬得最高,伸得最遠,由此而形成無數的山峰。山間的泉水沖擊著岩石,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兒彼此嚶嚶地叫著,十分和諧。蟬不停地叫著,猿不停地啼著。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極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於世俗事務的人就會流連忘返。樹枝縱橫交錯擋住了上面的天空,雖在白晝,林間仍顯得昏暗;在枝條稀疏的地方,有時還能見到陽光。
22.五柳先生傳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用它做了自己的號。他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高興得忘了吃飯。他天性嗜酒,家裡窮,經常沒有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情況,有時擺了酒叫他來喝。他一去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並不裝模作樣,說走就走。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遮不住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經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從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這樣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評論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做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他大概是無懷氏時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統治下的百姓吧?
23.馬說
世上有了伯樂這樣的人,在這以後才能有了千里馬。能日行千里的名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貴的馬,也只是在僕役的手中受盡侮辱,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不能憑借日行千里的能力而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當作普通馬來喂養。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特長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驅使它不按照正確的方法,喂養它又不能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鳴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握著鞭子對著千里馬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他們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呀!
24.送東陽馬生序
我小時就愛好讀書。因為家裡窮,沒有辦法得到書來讀,於是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日子按期歸還。天氣十分寒冷,硯池裡的墨水結成堅冰,手指不能夠彎曲、伸直,任然不敢放鬆抄。抄寫完畢,跑著把書送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為這樣,許多人都願意把書借給我,於是我能夠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當我 成年時,就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說,後來擔心沒有大師、名人與我交往,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捧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道德高聲望高,向他求教的學生擠滿了他的書房,他(卻)從不稍微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站在旁邊侍候著,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斥責,(我的)態度愈加恭順,禮數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來還言;等到他高興了,就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於能夠有所收獲。
當我從師求學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節刮著猛烈的寒風,積雪有好幾尺厚,腳和皮膚凍裂了還不知道。到了書舍,四肢僵硬不能動彈,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洗手暖腳,用被子給我圍裹蓋上,很久才暖和過來。我住在旅店裡,我每天只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味道好的東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學,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有紅纓裝飾的綴著珠寶的帽子,腰間掛著白玉環,左邊佩著刀,右邊掛著香袋,光彩照人的樣子彷彿神仙一般;而我雖然1穿著破舊的衣衫生活在他們當中,卻毫無羨慕的意思,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感到吃的穿的不如別人。我求學時的勤奮和艱苦大概就是這樣。
26.小石潭記
從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互碰擊發出的聲音,(我的)心情高興起來。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澈。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坻、嶼、嵁、岩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翠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動、連結,參差不齊,隨風飄拂。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也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獃獃地一動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遊人一同歡樂。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看得清清楚楚。溪岸的形狀像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不能知道它的源頭在哪裡。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寂靜極了,幽深極了。 因為這里的環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於是記下了所有的景色後離開了。
同游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作為隨從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27.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於是(滕子京)重新修整岳陽樓,擴大它舊時的規模,刻唐代和現代(宋)名人的詩詞文章在上面,囑托我寫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在洞庭湖。連接遠處的山,吞沒了長江的流水,水勢浩大,寬闊無邊;早晚間的陰晴變化,氣象萬千。這些就是岳陽樓雄偉的景象,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既然這樣,那麼北面直到(至)巫峽,南面遠通瀟水、湘水,降職遠調者和詩人,大多在這里聚集,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的心情,難道沒有不同嗎?
像那連綿的雨下個不停,接連數日不放晴,陰冷的風怒吼著,渾濁的波浪沖向天空,太陽和群星隱去了光輝,大小山峰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不能出行,桅桿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陰風濁浪的聲勢猶如老虎怒吼,猿猴哀啼。登上這座樓,就會有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讒言,害怕譏諷的情懷,滿眼望去,一片蕭條的景象,感慨萬千,十分悲傷。
又如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沒有驚濤駭浪,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游著泳;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香氣很濃,顏色很青。然而有的時候大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浮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漁夫的歌聲一唱一和,這樣的樂趣哪有窮盡!登上這座樓,就有心情開闊,精神愉快,榮耀和屈辱一並忘了的感覺,在清風吹拂中端起酒來喝,那是快樂到了極點。
唉!我曾經探求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為什麼呢?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為那百姓擔憂;不在朝廷做官,就為那君主擔憂。這樣在朝廷做官也擔憂,不在朝廷做官也擔憂。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吧?哎!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28.醉翁亭記
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許多山峰,樹林、山谷尤其秀美,望過去那樹木茂盛而幽深秀麗的地方,就是琅琊山。沿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從兩山之間奔瀉而下的,就是釀泉。山勢回環路隨山轉,有座四角翹起,像鳥兒展翅欲飛,緊靠泉邊的亭子,就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人是誰?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的。太守與客人到這里來飲酒,喝一點就醉了,而且年齡又最大,所以自己取了個別號叫醉翁。醉翁的本意不在於酒,而在於山水之中。游覽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裡,而寄託在喝酒上啊。
至於太陽一出,樹林中的霧氣消散,煙雲聚攏岩谷山洞變得昏暗,或暗或明變化無定,這就是山中早晨和傍晚的景色。野花開放散發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郁的綠陰,天氣高爽霜色潔白,水位低落山石顯露,這就是山裡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歸來,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樂趣也無窮無盡。
至於背著東西的人在山路上唱歌,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喚,後面的人應答,彎腰而行的老人和被攙著走路的小孩,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這是滁州人在游山。來到溪水捕魚,溪水深而魚兒肥,用釀泉釀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純,野味野菜,各色各樣擺在面前,這是太守在宴請賓客。宴會上暢飲的樂趣,不在於音樂,投壺的投中了,下棋的得勝了,酒杯和行酒令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這是賓客們在歡樂。容顏蒼老頭發雪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夕陽已掛山頭,人影四處散開,這是太守歸去賓客跟隨著他。這時樹林里一片濃蔭,鳥兒到處鳴叫,遊人離開連禽鳥也高興了。但是禽鳥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人的樂趣,遊人只知道跟隨太守游山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喝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了能夠用文章記述的這樂事的,是太守。太守是誰?就是廬陵人歐陽修。
29.滿井游記
北京一帶氣候寒冷,花朝節過後,冬天餘下的寒氣還很厲害。冷風時常颳起,颳起就飛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風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二十二日天氣略微暖和,偕同幾個朋友出東直門,到滿井。高大的柳樹夾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濕潤,一望空曠開闊,(覺得自己)好像是逃脫籠子的天鵝。這時河的冰面剛剛融化,水光才閃爍發亮,像魚鱗似的浪紋一層一層,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明鏡剛打開,清冷的光輝突然從鏡匣中射出來一樣。山巒被晴天融化的積雪洗過,純凈新鮮,好像剛擦過一樣;嬌艷明媚,(又)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梳好的發髻一樣。柳條將要舒展卻還沒有舒展,柔軟的梢頭在風中飄盪,麥苗破土而出,短小如獸頸上的毛,才一寸左右。遊人雖然還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著酒杯唱歌的,身著艷裝騎驢的,也時時能看到。風力雖然還很強,但走路就汗流浹背。舉凡(那些)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魚,都悠然自得,羽毛鱗鰭當中都透出喜悅的氣息。(我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嘗沒有春天,可住在城裡的人(卻)不知道啊。
大概說是不能因為遊玩而耽誤公事的,流連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間的,只這個官兒罷了。而此地正好離我近,我將從現在開始出遊,怎能沒有記錄?(這是)萬曆二十七年二月啊。
Ⅱ 人教版初二下冊語文文言文翻譯全部不要網站。
馬說
世間有了伯樂,這樣以後有了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所以即使有了名貴的馬,也只是在僕役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
能日行千里的馬,有時一頓能吃下一石糧食。喂馬的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人不懂得(要根據)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領)去喂養(它),(所以)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德(也就)不能表現在外面,想要跟普通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能夠日行千里呢?
驅使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喂養馬,又不能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面對著千里馬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確實(是他們)真不認識(千里)馬啊!
小石潭記
從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聽到水聲,就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互碰擊發出的聲音,(我的)心情高興起來。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向下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成為水中的高地,小島,大石。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動、連接,參差不齊,隨風飄動。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也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魚兒獃獃地一動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得輕快敏捷,好像和遊人相互取樂.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有的地方露出來,有的地方被掩沒了,隱隱約約可以看得見。溪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裡。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景色)使人心情凄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這里的環境太凄清,不可以過久留,於是我記下小石潭的景色便離開了。
一起遊玩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著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做恕己,一個叫做奉壹。
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1044年)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很多長年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從前的規模,在上面刻上唐代賢人和今人的詩賦,(他)並囑咐(我)寫一篇文章用來記述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麗的景色,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連接著遠處的群山,吞吐長江的江水,水勢浩大,寬闊無邊。或早或晚一天里時陰時晴,景象千變萬化。這就是我登上岳陽樓所看到的雄偉壯麗的景象。前人對它的描述已經很詳盡了。(既然)這樣那麼這里往北面通向巫峽,南面直達瀟水、湘水,被降職遠調的官吏和南來北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觀賞景物的感受,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如果遇上陰雨連綿的日子,連著整個月不放晴,寒風怒吼,濁浪沖天,太陽和星星隱藏了光輝,山嶽也隱沒了蹤影;商人和旅客無法通行,桅桿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哀啼。(此時)登上岳陽樓,就會產生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讒言,害怕譏諷,放眼望去,盡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極點萬分悲傷的心情。
至於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風平浪靜,天色湖光上下相接,一片碧綠,無邊無際;沙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在湖中游來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顏色青翠。而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湖水波動時,映在水面上的月色閃耀著金光,湖水平靜時水中月影好似沉下一塊玉璧,漁夫的歌聲一唱一和,這樣的樂趣哪有窮盡!(此時)登上岳陽樓,就會有一種心胸開闊,精神愉悅,榮辱得失全部忘卻,舉起酒杯麵對和風,這是多麼喜氣洋洋的感覺!
唉!我曾經探求過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它們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這是為什麼呢?這種人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個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那在朝廷當高官就為百姓擔憂;在僻遠的江湖就為君王擔憂。這樣的人做官時也擔憂,不做官時也擔憂。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它們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後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記
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優美,遠望到的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沿著山谷走了六七里,漸漸地聽到潺潺的水聲,又看到一股水流從兩座山峰中間飛流而下,是釀泉啊。山勢回環,路也跟著拐彎,有個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人是誰?是山中的和尚智仙啊。給它取名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的。太守和客人來這里喝酒,喝了少許就醉了,而年齡又最大,所以給自己取了個別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而在於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裡,寄託在喝酒上。
至於太陽出來樹林中的霧氣消散,煙雲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山谷就顯得昏暗了,這明暗交替變化的景象,)就是山間的早晨和晚上的景色。野花開了,散發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秀麗,而一片濃郁的綠蔭,秋高氣爽,霜露潔白,水落下,石頭就裸露出來,這是山裡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於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喚,後面的人答應,老老少少的行人,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的人們出遊啊。到溪邊來釣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水釀酒,泉水清酒水香,山中的野味野菜,雜亂地擺放在前面,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暢飲的樂趣,不在於音樂,射箭的人射中了,下棋的下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起來坐下,大聲喧嘩的,是眾位賓客歡樂的樣子。臉色蒼老,滿頭白發,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陽落山,人影散亂一地,是太守回去,賓客跟隨著。樹林枝葉茂密成陰,鳥兒到處鳴叫,是遊人離開後鳥兒們在歡暢。然而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人的樂趣,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遊人的快樂為快樂。喝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快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人歐陽修。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為住宅旁邊植有五棵柳樹,於是就用「五柳」作為自己的別號了。五柳先生安閑沉靜,很少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五柳先生)喜歡讀書,但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讀書有所領悟的時候,就會高興得忘了吃飯。(五柳先生)生性喜歡喝酒,但因為家裡貧窮不能經常喝酒。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境況,有時擺了酒席就叫他來一起喝酒。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離開,竟沒有捨不得離開。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破舊得連風和太陽都無法遮擋,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盛飯的碗和飲水的工具經常是空的,而他卻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寫詩作文章當娛樂,稍微抒發自己的志趣。他能夠忘掉世俗的得與失,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贊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為自己確定的志向而感到快樂,他也許是無懷氏時期治理下的人吧?也許是葛天氏時期遺留下來的人吧?
送東陽馬生序
我小時候就愛好讀書。(因為)家裡貧窮,(所以)沒有辦法得到書來看,就常常向藏書的人家去借,自己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期,按期歸還。天非常寒冷的時候,硯池裡的水結成堅硬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伸直,也不敢放鬆抄書。抄寫完畢,跑著趕快還書,不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大多數願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此能夠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成年以後,我更加仰慕聖人賢者的學說,又擔心沒有學問淵博的老師和名人可以相互交往(請教),(為此)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拿著經書向當地有名望的前輩請教。前輩道德聲望高,向他請教的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他(卻)從來沒有把言辭放的委婉些,把臉色放的溫和些。我站著陪伴在他旁邊,提出疑難(問題),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著耳朵向他請教;有時遇到他大聲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來辯解;等到他高興了,就又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最終還是能夠獲得(一些)知識。
當我跟著老師學習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節,刮著凜冽的寒風,積雪有幾尺深,腳上的皮膚因寒冷乾燥而開裂卻不知道。到了學舍,四肢凍僵了不能動彈,服侍的人用熱水澆洗(我的手腳),用被子給我蓋上,很久才暖和過來。住在旅館里,主人每天(只給我)兩頓飯(吃),沒有新鮮肥美味道好的食物可以享受。同屋住的同學,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紅纓珠寶裝飾的帽子,腰上掛著白玉環,左邊戴著佩刀,右邊掛著香袋,光彩照人好像神仙一樣;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當中,一點也沒有羨慕的心意。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了。我求學時的勤奮與艱苦的情況大概就是這樣了。
與朱元思書
煙霧都消散盡凈,天空和群山顯出相同的顏色。(船)隨著江流飄盪,任憑向東,任憑向西。從富陽到桐廬有一百多里,奇山異水,是天下獨一無二的風景。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見水底。游動的魚兒和細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迅猛的大浪像奔騰的駿馬。
江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使人看了有寒涼之意;(重重疊疊的)山巒憑借著(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這些山巒彷彿都在相互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形成千百座山峰。(山間的)泉水沖擊著岩石,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百鳥互相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長久不斷地鳴叫,猿猴也長時間地叫個不斷。鳶飛到天上(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那些極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還可以(從枝葉的空隙中)見到陽光。
如果有缺,請把文章名打出來
Ⅲ 人教版初二年語文下期所有文言文的原文及逐句翻譯
第5課《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tí)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環謁(yè)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chèn)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翻譯: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不曾認識筆、墨、紙、硯,(有一天)忽然放聲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以賓客的禮節對待他的父親,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裡見到他,(他已經)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的才能已經完全消失,成為普通人了。」王先生說:仲永的通曉、領悟能力是天賦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那麼,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
第15課《孫權勸學》 原文: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yé)!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翻譯:當初,吳王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身居要職掌握重權,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加以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經書而成為博士嗎!只應當廣泛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你事務繁多,哪個像我一樣多?我常常讀書,自己認為有很大的收益。」呂蒙就開始從事學習。 等到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商議,魯肅聽到呂蒙的見解後非常驚奇地說:「以你現在的才乾和謀略,已不再是當年的那個東吳阿蒙了!」呂蒙說:「與有志氣的人分別幾日,就要擦擦眼睛重新看待他,兄長為什麼知道這件事這么晚啊!」魯肅於是叩拜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後就告別了。
第20課《口技》 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翻譯:京城裡有個擅長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趕上一家擺酒席大請賓客,在廳堂的東北角安放了八尺寬的屏風,讓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風中,只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各位的賓客相聚而坐。一會兒,只聽見屏風中醒木拍了一下,在座的賓客都靜悄悄的,沒有敢大聲說話的人。 (客人們)遠遠地聽見深深的小巷中有狗叫聲,接著就有婦女驚醒後打呵欠和伸懶腰的聲音,她的丈夫說著夢話。過了一會兒,孩子醒了,大聲哭著。丈夫也醒了。妻子輕拍孩子餵奶,孩子含著奶頭哭,婦女又哼著唱著哄他睡覺。床上另一個大孩子醒了,大聲嘮叨個沒完。在這時候,婦女用手拍孩子的聲音,口裡哼著哄孩子的聲音,孩子含著奶頭的哭聲,大孩子剛醒過來的聲音,丈夫責罵大孩子的聲音,同時響起,各種絕妙的效果都有了。滿座的賓客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斜著眼睛,微微笑著,默默贊嘆,認為奇妙極了。 過了一會兒,丈夫打呼嚕聲響起來了,婦女拍孩子的聲音也漸漸停下。隱隱聽到有老鼠活動的聲音,盆子、器皿歪倒了,婦女在夢中發出了咳嗽聲。賓客們的心情稍微鬆弛下來,逐漸端正了坐姿。 忽然聽到一人高聲呼喊「起火了!」丈夫起來高叫,婦女也起來高叫,兩個孩子一齊哭。一會兒,成百上千的人高聲喊叫,成百上千個小孩哭喊,成百上千隻狗狂叫,當中還夾著劈里拍啦的聲音和房屋倒塌的聲音,著火爆炸聲,呼呼的風聲,千百種聲音一齊響起;又夾著成百上千個呼救的聲音,拉塌燃燒著的房屋時一齊用力的聲音,搶東西的聲音,潑水的聲音。凡是一切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不具備的。即使一人有一百隻手,每隻手有一百個手指,也不能指出其中一種;一人有一百張嘴,每張嘴有一百個舌頭,也不能說清其中一個地方。在這時賓客們沒有一個不變了臉色,離開席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兩腿打著哆嗦,幾乎想要搶先離開。 忽然醒木一聲,所有的聲音都沒有了。撤掉屏風再看,只有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
第30課《狼》 原文: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浪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翻譯: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裡面的肉已經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
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隻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隻狼仍然跟著他。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後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後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於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不敢上前,瞪著眼睛朝著屠夫。
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隻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夫剛想要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後面,另一隻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鑽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後面。身子已經鑽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狼的後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要加分哦~
Ⅳ 人教版八年級下古詩文翻譯
小石潭記
從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互碰擊發出的聲音,(我的)心情高興起來。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澈。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坻、嶼、嵁、岩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也沒有。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獃獃地一動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遊人一同歡樂。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溪岸的形狀像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不能知道它的源頭在哪裡。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 因為這里的環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於是記下了所有的景色後離去了。
同游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作為隨從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岳州做州長。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於是(滕子京)重新修整岳陽樓,擴大它舊時的規模,刻唐代的賢士和現在的名人的詩詞文章在上面,囑托我寫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看那巴陵優美的景色,全在洞庭湖。包含著遠處的連山,吞吐著滔滔的長江水,浩浩盪盪,寬闊無邊;早晚陰晴變化,景象變化無窮。這是岳陽樓雄偉的景象,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既然這樣,那麼北面通向巫峽,南面直到瀟水、湘水,降職遠調的人和詩人,大多在這里聚集,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像那連綿的雨下個不停,接連幾個月不放晴,陰冷的風怒吼著,渾濁的波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了光輝,山嶽隱沒了形跡;商人和旅客不能出行,桅倒下,槳折斷;臨近傍晚天色昏暗,老虎號叫,猿猴哀啼。登上這座樓,就會有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讒言,害怕譏諷的情懷,滿眼望去,一片蕭條的景象,感慨萬千,十分悲傷。
又如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沒有驚濤駭浪,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游著泳;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香氣很濃,顏色很青。然而有的時候大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浮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漁夫的歌聲一唱一和,這樣的樂趣哪有窮盡!登上這座樓,就有心情開闊,精神愉快,榮耀和屈辱一並忘了的感覺,在清風吹拂中端起酒來喝,那是快樂到了極點。
唉!我曾經探求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為什麼呢?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為那百姓擔憂;不在朝廷做官,就為那君主擔憂。這樣在朝廷做官也擔憂,不在朝廷做官也擔憂。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吧?哎!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記
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各個山峰,樹林、山谷尤其優美,遠遠望去那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就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從兩座山峰中間飛瀉出來的,是釀泉。山勢回環,路也跟著拐彎,有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坐落在泉水邊上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誰?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給它命名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號(醉翁)來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這里來喝酒,喝一點就醉了,而且年齡又最大,所以給自己取個別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而在於秀麗的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它在心裡,寄託它在喝酒上。
像那太陽出來,樹林中的霧氣消散,暮雲回聚攏來,山裡就昏暗了,或明或暗,變化不一,這是山間的早晨和傍晚。野花開放,散發清幽的香氣,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郁的綠陰,秋高氣爽,霜色潔白,水位低落,石頭顯露,這是山裡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樂趣也沒有窮盡。
至於背著東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喚,後面的人答應,老人小孩絡繹不絕,這是滁州人出遊。到溪水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水釀酒,泉水香而酒色清澈,山中野味,野菜,交錯地在前面擺著,這是太守舉行的酒宴。酒宴上飲酒的樂趣,不在於管弦音樂。投壺的人中了目標,下棋的人得勝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人們有時站立,有時坐著,大聲喧嘩,賓客們(盡情)歡樂。臉色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地在賓客們中間的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夕陽落山,人影縱橫散亂,太守回歸而賓客跟從。這時樹林里濃蔭遮蔽,鳥兒到處鳴叫,遊人離開後禽鳥在快樂了。然而禽鳥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人的樂趣,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因為他們的快樂而快樂。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享受快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的歐陽修。
滿井游記
北京一帶氣候寒冷,過了花朝節,殘留的寒意仍然很凜冽,冷風時常颳起,一刮冷風就揚起滿天沙塵。(我)只好拘束在屋子裡,想出去走走也不行。每次迎著風快步疾走出去,不到百步就轉了回來。
二月二十二日那天,略微暖和些,我和幾個朋友一塊兒出了東直門,到了滿井,高大的柳樹成排的分立在堤的兩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濕潤。放眼望去是一片開闊的景象,自己好像是從籠子里飛出來的天鵝(無比輕松)。在這時河上的冰開始融化,水波開始發出亮光,泛起一層一層魚鱗似的波紋,水清澈極了,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剛打開鏡匣,冷光突然從匣子里閃射出來一樣。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過後,是那樣美好、光潔,呈現出迷人的風姿,好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剛梳好髻鬟一樣。柳條將要伸展卻尚未伸展,柔嫩的梢頭在風中散開,麥苗出土了,像短短的鬃毛,高一寸左右。遊人還不算很多,但汲泉煮茶喝的,拿著酒杯唱歌的,身著艷裝騎驢的,也時時可以見到。風力雖然還很猛,然而徒步行走就會有汗水流出濕透脊背。所有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兒,浮到水面上戲水的魚,都是一副悠閑自在的情態,一切動物當中都充滿了歡樂的氣氛。(我這)才知道郊田外面未嘗沒有春天,可住在城裡的人卻不知道啊。
能夠不因為遊山玩水而耽誤正事,瀟灑地徜徉於山石草木之間,就只有我這種閑官。而滿井這地方剛好離我的居所近,我遊山玩水將從這個地方開始,又怎能沒有記錄的文章呢!己亥年二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古代三秦之地,拱護長安城垣宮闕。
風煙滾滾,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與你握手作別時,彼此間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遠離故鄉,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內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遠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請別在分手的岐路上,傷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淚落沾衣。
淮上與友人別
揚子江渡口,岸邊的楊柳枝葉青翠,一派濃郁的春色,時近暮春,天空彌漫著如絮般的楊花,像我心頭滋長的愁緒,煎熬著即將分手渡江遠去的人。晚風中,傳來幾聲短促凄清的竹笛曲調,暮色蒼茫,渡口旁的離亭里兩位朋友正在告別。從今後你走向遙遠的南方,那瀟水湘江之畔;而我卻要向北旅行,到三秦之地去。
回鄉偶書
少年時離鄉,到老了才回家來;
口音沒改變,雙鬢卻已經斑白。
兒童們看見了,沒有認識我的;
他們笑問:這客人是從哪裡來?
夜雨寄北
你問我回家的日子,我還沒有定回來的日期;今晚巴山下著大雨,秋雨漲滿水池。 什麼時候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燭; 再告訴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Ⅳ 求八年級下冊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我們老師8上時只講了湖心亭看雪
注釋:1.本文選自《 陶庵夢憶》張岱(1597——),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陰(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為富貴公子,愛繁華,好山水,曉音樂、戲曲,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著有《 陶庵夢憶》《西湖尋夢》《琅嬛文集》《三不朽圖贊》《夜航船》《白洋潮》等絕代文學名著。
2.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崇禎,明思宗朱由檢年號(1628-1644)。
3.是日更定:是:代詞,這。更定:指初更以後,晚上8點左右。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大約2小時。定:止,停。
4.挐:通「橈」,撐船,一作「拏」。
5.擁毳衣爐火:穿著皮毛衣,帶著火爐乘船。毳衣,用皮毛製成的衣服。毳,鳥獸的細毛。
6.霧凇沆碭:形容雪夜寒氣彌漫。霧凇,雲、水氣;霧是從天空下罩湖面的雲氣,凇是從湖面上蒸發的水汽,霧凇,水汽凝成的冰花。曾鞏《冬夜即事詩》自註:「齊寒甚,夜氣如霧,凝於水上,旦視如雪,日出飄滿階庭,齊人謂之霧凇。」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沆,形容大水。
7.一白:全白。
8.長堤一痕:形容西湖長堤在雪中只隱隱露出一道痕跡。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築物。
9.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還會有這樣的人。焉得,哪能。更、還。
10.白: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這里指酒杯。
11.客此:在此地客居。
12.舟子:船夫。
13.喃:象聲詞。
14.相公:舊時對士人的尊稱。
15.更:還。
16.痴:特有的感受,來展示他鍾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獨特個性。
17.痕:痕跡
18.俱:都
19.而已:罷了
20.強飲:盡力地喝;強:竭力、盡力。
21.姓氏:哪裡人
22.強:竭力、盡力。
網上找的譯文: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邊。接連下了三天的大雪(過後),湖中遊人和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初更時,我劃著一葉扁舟,穿著毛皮衣服、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彌漫著水氣凝成的冰花,天空,雲朵,遠山和湖水連成一片,渾然一體。天色湖光全是白皚皚的。湖上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長堤在雪中只隱隱露出一道痕跡,湖心亭的一點輪廓,我的一葉小舟,和舟中兩三粒的人影罷了。
(我)到了亭子上,(看見)有兩個人鋪著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燒著酒,酒在酒爐中燒得沸騰。(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在這湖中哪裡還能找到像您這樣(閑情逸致)的人呢?」(便)拉著我一同喝酒。我盡力地喝了三大杯,然後和他們道別。問他們的姓名,(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我)下船時,船夫低聲念叨:「不要說相公您痴迷,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痴迷的人呢!」
Ⅵ 八年級下冊人教版古詩古文翻譯
1、你看那高山上挺拔聳立的松樹,頂著山谷間瑟瑟呼嘯的狂風。 風聲是多麼的猛烈,而松枝是多麼的剛勁! 任它滿天冰霜慘慘凄凄,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 難道是松樹沒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著耐寒的本性!(贈從弟)
2、三秦之地拱衛著都城長安,彌漫的霧中怎麼也望不到想像中的五津 。我與你都充滿著離別愁意,(因為我們)都是遠離家鄉,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也好似親密近鄰。(我們)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樣(讓淚水)沾濕佩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地流下眼淚。(登幽州台歌)
4、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
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遊玩, 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 間或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
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 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中南別業)
5、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為煩憂。
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
你的文章就像漢代文學作品一般剛健清新。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
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
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一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消去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稱心如意,還不如明天就披散了頭發,乘一隻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隱江湖)罷了。(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Ⅶ 誰有八年級語文下冊(人教版)所有文言文字詞的解釋啊(要全啊~~~)
與朱元思書
(1)《與朱元思書》,選自《藝文類聚》。本文為作者寫給朱元思講述行旅所見的信。吳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吳興故鄣人。南朝文學家,史學家,其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藝文類聚》里。 書:信函,是古代的一種文體。
(2)風煙:指風和霧。
(3)俱:全,都。
(4)凈:消散。
(5)共色:一樣的顏色。共,一樣
(6)從:順,隨。
(7)從流飄盪:(乘船)隨著江流飄盪。從,順,隨。
(8)任意東西:任憑船按照自己的意願,向東或向西。東西:方向,在此做動詞,向東或向西。
(9)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此句中的富陽與桐廬都在杭州境內,富陽在富春江下游,桐廬在富陽的西南中游。如按上文「從流飄盪」。則應為「從桐廬至富陽」,可能為作者筆誤。自:從。至:到。許:表示大約的數量,上下,左右。
(10)獨絕:獨一無二。 絕:到極點
(11)皆:全,都。
(12)縹(piǎo)碧:原作「漂碧」,據其他版本改為此。縹:青白色。碧:淡綠色。
(13)游魚細石:游動的魚和細小的石頭。
(14)直視無礙:可以看到底,毫無障礙。這里形容江水清澈見底。
(15)急湍:急流的江水。湍,急流。
(16)甚箭:「甚於箭」,比箭還快(勝過箭)。 甚:勝過,厲害。 為了字數整齊,中間的「於」字省略了。
(17)若:好像。
(18)奔:這里指賓士的快馬。
(19)寒樹: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樹。形容樹密而綠。
(20)負勢競上:山巒憑借(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 負:憑借。競:爭著。上:名詞作動詞,向上。這一句說的是「高山」,不是「寒樹」,這從下文「千百成峰」一語可以看得出來。
(21)軒邈(miǎo):意思是這些高山彷彿都在爭著往高處伸展。軒,高,向高處伸展。邈,遠,向遠處伸展。這兩個詞在這里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用。軒邈,向高處向遠處生長。
(22)直指:筆直地向上,直插雲天。指:向,向上。
(23)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無數山峰。
(24)激:沖擊,拍打。
(25)泠(líng)泠作響:泠泠地發出聲響。泠泠,擬聲詞,形容水聲的清越。
(26)好鳥相鳴:好,美麗的;相鳴,互相和鳴,互相鳴叫。
(27)嚶(yīng)嚶成韻:鳴聲嚶嚶,和諧動聽。嚶嚶,鳥鳴聲。韻,和諧的聲音。
(28)蟬則千轉(zhuàn)不窮:蟬兒長久不斷地鳴叫。則:就。千轉:長久不斷地叫。千表示多。轉,同「囀」9視版本而定),鳥婉轉地叫,鳥鳴聲。這里指蟬鳴。窮,窮盡。
(29)無絕:就是「不絕」。與上句中的「不窮」相對。絕:停止、消失。
(30)鳶飛戾天;出自《詩經·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於淵"。鳶鳥飛到天上,這里比喻極力追求名利的人。鳶,俗稱老鷹,善高飛,是一種兇猛的鳥。戾,至。
(31)望峰息心:意思是望見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靜下來。 息:使……平息,使動用法。
(32)經綸世務者:辦理政務的人。經綸:籌劃、治理。
(33)窺谷忘反: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連忘返。反:通「返」,返回。窺:看 。
(34)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柯,樹枝。上:在上邊 蔽:遮蔽。
(35)在晝猶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 晝:白天。猶:好像。
(36)疏條交映: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疏條:稀疏的枝條。交:相互。
(37)見:通「現」,出現。日:太陽,陽光。
通假字
①「轉」通「囀」,鳥鳴聲。
②「反」通「返」,返回。
③「見」通「現」,出現。
五柳先生傳
⒈【何許】何處,哪裡。許,處所。
2.【亦】也。
3.【不詳】不知道。 詳,詳細地知道。
4.【因以為號焉】就以此為號。因,於是,因此。以,把,用。為,作為。以為,以之為(用這個作為)。焉,語氣助詞。
5.【閑靜】安靜。
6.【不求甚解】這里指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甚,深入,過分。
7.【會意】指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會,體會,領會;今意指領會別人沒有明白的意思。
8.【嗜】特別喜歡,愛好。
9.【親舊】親戚朋友。親,親戚。舊,這里指舊交,舊友。
10.【或】有時。
11.【造】往,到。
12.【造飲輒(zhé)盡】去喝酒就喝個盡興。輒,就。
13.【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4.【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沒有捨不得離開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態度率真,來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強否定語氣。吝情,捨不得。去留,意思是去,離開。
15.【環堵蕭然】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環堵,周圍都是土牆,形容居室簡陋。蕭然,空寂的樣子。
16.【短褐(hè)穿結】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穿結,指衣服上有洞和補丁。
17.【簞(dān)瓢(piáo)屢空】簞和瓢時常是空的(形容貧困,難以吃飽。)簞,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瓢,飲水用具。屢空,經常是空的。
18.【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樣子。 晏:安然 如:……的樣子。
19.【頗】 稍稍。
20.【忘懷】忘記。
21.【自終】過完自己的一生。
22.【贊】傳記結尾的評論性文字。今義稱贊、贊美。本文中可直接翻譯為「贊」。
23.【黔(qián)婁】戰國時齊國的隱士。
24.【不戚(qī)戚於貧賤,不汲(jí)汲於富貴。】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戚戚,憂慮的樣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於,介詞,由於、因為,的意思。
25.【其言茲若人之儔(chóu)乎】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茲與若同義,這。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儔,輩,同類。
26.【銜(xián)觴(shāng)賦詩】一邊喝酒一邊作詩。觴,酒杯。銜,拿著。
27.【以】連接詞。
28.【志】:志向。志氣
29.【無懷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傳說中的上古帝王。據說在那個時代,人民生活安樂,恬淡自足,社會風氣淳厚朴實。
送東陽馬生序
選自《宋學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浙江義烏西北),明初文學家。
東陽,地名,在今浙江東陽。
生,長輩對晚輩的稱呼。
序,文體名,一般用以陳述作品主旨、創作經過等。
贈序:臨別贈言性質的文體,內容多為勉勵、稱許之辭。
余:我。
幼時:小時候。
嗜:喜歡、特別愛好。
無從:沒有辦法。
致書:得到書。致,得到。在本文中意為買書。
以:用來。「以觀」的「以」,表目的,「來」。
觀:看。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
筆:用筆。
每:常常。
假借:同義復合詞。 借。
假,借。
於:介詞,從;向。
之:的。
手:名詞活用為動詞,用手。
筆:名詞作狀語,用筆。
弗之怠(dài):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鬆讀書。
弗:不。之:指代抄書。
走:跑。
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
以是:因此。以:因為;是:這樣。
既加冠(guān):加冠之後,指已成年。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禮,表示已經成人。後人常用「冠」或 「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患:擔心。.
碩師:學問淵博的老師。碩,大。
碩,大。
游:交往,交遊。
嘗:曾經。
趨:奔向。
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拿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
先達: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叩,問,請教。
執:拿,握
德隆望尊:道德高,聲望重。
望,聲望,名望。
隆:高。
門人弟子填其室: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
門人、弟子,學生。
填,充。這里是擁擠的意思。
稍降辭色: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
辭色,言語和臉色。色:臉色。
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
援,引、提出。
質,詢問。
俯身傾耳以請:彎下身子,側著耳朵(恭敬地)請教(表現尊敬而專心)。
以:連詞,而,來。
或:有時。
叱(chì)咄(ō):訓斥,呵責。
色愈恭:表情更加恭順。色:表情。 恭:恭敬
至:周到。
復:這里指辯解,反駁。
俟(sì):等待。
卒:最終。
負篋(qiè)曳屣(yè xǐ):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表示鞋破)。
曳:拖 、拉。
篋:書箱。
屣:鞋。
窮冬:隆冬。
皸(jūn)裂:皮膚因寒冷乾燥而開裂。
舍:指學舍,書館。
支:通「肢」,四肢。
媵(yìng)人:陪嫁的女僕。這里指服侍的人。
湯:熱水。
沃灌:洗浴。沃,澆水洗(四肢)。灌通「盥」。
衾(qīn):被子。
擁:蓋著。
而:表承接。
乃:才。
日再食(sì):每天供應兩頓飯。再:兩次。
寓逆旅:寄居在旅店裡。
寓,寄居。
逆,迎。
逆旅,旅店。
被(pī)綺(qǐ)綉:穿著漂亮的絲綢衣服。
被,通「披」,穿著。
戴朱纓寶飾之帽:戴著用朱纓,寶石裝飾的帽子。
朱纓寶飾:名作狀,用朱纓寶石裝飾
腰:腰佩。
腰,名詞作動詞,腰間掛著。
容臭(xiù):香袋。
臭,氣味,這里指香氣。
燁(yè)然:光彩照人的樣子。
縕(yùn)袍敝(bì)衣:穿著破舊的衣服。(名詞作動詞)
縕,舊絮。敝,破舊。
略無慕艷意:毫無羨慕的意思。
略無:毫無。
慕艷,羨慕。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
中:內心。
口體之奉:指吃的穿的。
奉:供養。
蓋:大概。
道:說,講。
諸生:指太學生。
太學:明代中央政府設立的教育士人的學校,稱作太學或國子監。
縣官:這里指朝廷。
廩(lǐn)稍:官家給的糧食。當時政府免費供給的俸糧稱「廩」或「稍」。
裘(qiú):皮衣。
葛(gé):葛布,指夏天穿的衣服。
遺(wèi):贈送,給予,這里指接濟。
《詩》:用《詩經》代指「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書》四書的簡稱——《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司業、博士:分別為太學的次長官和教授。代指有學識的人。
非天質()之卑:如果不是由於天資太低下。
流輩:同輩。 流:平。
朝:舊時臣下朝見君主。宋濂寫此文時,正值他從家鄉到京城應天(南京)見朱元璋。
以鄉人子:以同鄉之子的身份。
謁(yè):拜見。
撰(zhuàn):寫。
長書:長信。
贄(zhì音至):初見面時為表敬意送的禮物。
夷:平和。
畢:完畢
嘗:曾經
患:擔心
稍:稍微
聞:收獲
若:像
編輯本段
字詞句積累
詞類活用
腰白玉之環。(腰:名詞作動詞,掛在腰間,佩戴。)
手自筆錄。 (筆:名詞作狀語,用筆。 手:名詞作動詞,動手。)
戴朱纓寶飾之帽。(寶:名詞作狀語,用珠寶;朱纓,名詞作狀語,用紅纓)
主人日再食。(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不必若余之手錄。(手:名詞作狀語,用手)
寓逆旅。(寓:名詞作動詞,寄住)
父母雖有裘閣遺。(歲:名詞作狀語,每年)
馬說
1 伯樂:孫陽。春秋時人,擅長相(xiàng)馬(現指能夠發現人才的人)。
2 祇辱於奴隸人之手:也只是在僕役的手下受到屈辱。
辱:這里指受屈辱而埋沒才能。
祇 :同「只」,只是。
3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間。駢,兩馬並駕,引申為一起。駢死:並列而死。
4一石(dàn):重量單位,一百二十市斤為一石 。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漢書·律歷志上》
5 食:同「飼」,喂養。
6 故:因此
7 故雖有名馬: 故:所以。 雖:即使。
8 於:在。
9 奴隸人:古代也指僕役,這里指喂馬的人。
10 槽櫪:馬廄
11 不以千里稱也:意思是不以千里馬著稱。
以:憑借 稱:著稱
12 馬之千里者:之,定語後置的標志。
13一食:吃一頓。食,吃。
14 或:有時,或許
15 能:可以
16 盡:全,這里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
17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糧食。
18 石(shi),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一石等於一百二十斤。
19 其:指千里馬,代詞。
20 是:這樣,指示代詞。
21 能:才能。
22 外見:表現在外面 見:通「現」,表現;顯現。
23 且:猶,尚且。
24 欲:想要。
25 等:同等待遇。
26 不可得:不能夠得到。
27 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28 安:怎麼,哪裡,疑問代詞。
29 策之:鞭打馬。策:馬鞭,引申為鞭打,這里指鞭策,駕馭。
30 之:代詞,指千里馬。
31 以其道: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的方法。(以:按照)
32 道:正確的方法。
33 食之:食,通「飼」,喂養。
34 盡其材:竭盡它的才能。這里指喂飽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
35 材:通「 才 」才能。
36 鳴:馬叫,
37 奴隸人之手:馬夫的手中,之:的.
38 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
39 臨:面對
40 嗚呼:表示驚嘆,相當於「唉」。
41 其(1):難道,表反問語氣,難道。
42 其(2):恐怕,表肯定語氣,確實。
43 邪:通「 耶 」,表示疑問的語氣詞。
44 知:懂得,了解。
45 美:美德。
小石潭記
1.從:自,由。
2.小丘:小山崗,在小石潭東面。
3.西:(方位名詞作狀語)向西。
4.行:走。
5.篁(huáng)竹:竹林
6.如鳴佩環:(倒裝句,即『如佩環鳴(聲)』)好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佩與環都是玉質裝飾物。鳴:發出聲響。
7.樂:以……為樂,翻譯時寫為「對......感到快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8.伐竹取道:砍伐竹子,開辟道路。 伐:砍伐。取:這里指開辟。道:路。
9 下:(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下,往下。
10.見:看見。
11.水尤清冽(liè):潭水格外清涼。尤:格外,特別。清洌 :清涼。清,清澈。冽:寒冷。
12.全石以為底:(潭)以整塊石頭為底。以為:把……當作(此句為倒裝句,賓語前置,「以全石為底」)。以:用來。為:作為。
13.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岸,岸邊。
14.卷石底以出:實為「石底卷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過來,高出水面。卷:彎曲。以:而。表修飾,形容如何「出」。
15.為坻(chí)為嶼(yǔ),為嵁(kān),為岩:形成了小石礁,小島嶼,小石壘,小石岩等各種不同的形狀。坻:水中高地。嶼:小島。嵁:不平的岩石。岩:高出水面較大而高聳的石頭。
16.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cēn cī)披拂:樹枝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盪。翠蔓,翠綠的藤蔓。蔓,藤蔓。蒙,覆蓋。絡,纏繞。綴,連結。參差,長短不齊的樣子。披拂,隨風飄盪的樣子。
17.可百許頭:大約有一百來條。可:大約,表示估計數目 許:上下,左右,光景。用在數詞後表示約數,表示數量不確定,相當於同樣用法的「來」。
18.皆若空游無所依:(魚)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也沒有。空:名詞作狀語,在空中。皆:全,都。無所依,什麼依靠也沒有。
19.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名詞作狀語,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撤:透過。
20.佁然不動:(魚影)靜止獃獃地一動不動。佁(yǐ)然,獃獃的樣子。
21.俶爾遠逝:忽然向遠處游去了。俶(chù)爾,忽然。遠,形容詞作狀語,向遠處。
22.往來翕(xī)忽:來來往往輕快敏捷。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翕:迅速。
23.樂:逗樂,取樂。
24.潭西南而望:向潭水的西南方向望去 而,連詞,連接狀語和名詞,不譯,表修飾。西南,向西南(方位名詞作狀語)。望,看。
25.斗折蛇行,明滅可見:(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現時隱。明滅,都是形容詞作名詞,或隱或現之處。斗折:像北斗星一樣曲折。蛇行:像蛇一樣蜿蜒前行。(「斗」與「蛇」是事物名詞作狀語,該類活用一般翻譯句式為「像……那(一)樣」。)
26.明滅可見:或顯或隱,有時亮,有時暗。
27.犬牙差(cī)互:(犬牙,事物名詞作狀語)像狗牙一樣參差不齊。犬牙:像狗牙一樣。差互:相互交錯。差:交錯。
28 不可知其源:不能夠知道它的源頭。可:能夠。其:那(溪水)。
29 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qiǎo chuàng)幽邃( suì ):四周被竹子樹木環繞合抱,寂靜寥落,空無一人,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環合,圍繞、包圍。寂寥:寂靜寥落。悄愴,寂靜得使人感到憂傷。邃,深遠。凄:(使動用法)使……凄涼。寒:(使動用法)使……寒冷。
30 以其境過清:因為這里的環境過於凄清。以,因為。過,太。清,凄清,冷清。
31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不可以長時間停留,於是記下小石潭的情況便離開了。居:待、停留。乃,於是、就。之:代游小石潭這件事。而:表順承。去:離開。
32.吳武陵:信州(今重慶奉節一帶)人,唐憲宗元和初進士,因罪貶官永州,與作者交善。
33 同游者:跟著遊玩的人。游:遊玩。者:……的人。
34 宗玄:作者的堂弟,柳宗玄。
35 隸而從者:跟著同去的。隸:附屬,隨從。而:表修飾。從:跟隨,動詞。
36二小生:兩個年輕人。小生:年輕人 生:對讀書人的稱呼。
37.嵁(kān):不平的岩石。
38岸勢:兩岸的地形,勢:形狀。
39.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記敘描寫,也可以抒情議論,並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屬於記述文的范疇。因此,它可以寫景狀物如《核舟記》,也可以敘事如《桃花源記》,也可以將寫景狀物與議論抒情結合起來像《岳陽樓記》。
Ⅷ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翻譯與原文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文言文原文、翻譯
21《與朱元思書》吳均
原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翻譯:
煙霧都散凈了,天空和遠山是一樣的顏色。(乘船)隨著江流飄盪,任意往東或往西。從富陽縣到桐廬縣一百里左右,奇山異水,是天下絕無僅有的。
江水都是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游動的魚兒和細小的石頭可以看到底,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波浪好像飛奔的馬。
兩岸的高山,都長著茂密碧綠的樹木,使人看了有寒意,山巒憑借(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彷彿都在爭著向高處和遠處伸展,(它們)都在爭高,筆直地向上,直插雲天,形成無數的山峰。泉水沖激著石頭,冷冷地發出聲響;美麗的鳥兒互相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長久不斷地叫,猿猴也不住地啼。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之心;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象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有時見到陽光。
22《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原文: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翻譯: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把它當作自己的號。他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探究,每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就高興得忘了吃飯。他本性嗜酒,家裡窮不能常喝。親戚舊友知道他這種情況,有時擺酒叫他來喝。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不捨不得離開。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不能遮蔽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的,他安然自若。經常寫文章自我娛樂,稍微表露出自己的志趣。他忘記心中的得與失,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評論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把自己的志趣當作快樂。(他是)無懷氏的百姓嗎?或者是葛天氏的百姓吧?
23《馬說》韓愈
原文: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翻譯: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貴的馬,只是辱沒在僕役的手上,(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用「千里馬」稱呼它。
千里馬,吃一頓有時吃盡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能夠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優點不能表現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麼能要求它能夠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喂養它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打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他們真的不識得千里馬啊!
24《送東陽馬生序》宋濂
原文: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翻譯:
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讀書。家裡貧窮,沒有辦法得到書來讀,每每向藏書的人家借,(借來)親手用筆抄錄,計算著日期歸還。天很冷,硯池裡的水結成堅硬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不放鬆抄書。抄錄完了,跑著送還書,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為這人家大多把書借給我,我於是能夠閱讀很多書。成年之後,更加仰慕聖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學問淵博的老師和名人與(我)交遊,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拿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道德聲望高,門人弟子擠滿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站在他旁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訓斥,(我的)臉色愈加恭順,禮節愈加周到,不敢說出一句話來回答;等到他高興了,就又請教。所以我雖然笨拙,終於獲得很多教益。
當我跟從老師(學習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隆冬刮著猛烈的寒風,大雪深幾尺,腳上的皮膚因寒冷乾燥而開裂了卻不知道。到了學舍,四肢凍僵了不能動彈,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澆洗,用被子蓋著,很久才暖和過來。住在旅店,店主每天提供(我)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食物享受。同住的同學們都穿著華美的衣服,戴著飾紅帽帶和寶石的帽子,腰佩白玉環,左邊佩著刀,右邊掛著香袋,光彩照人好像仙人。我則穿著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中間,毫無羨慕的意思。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的勤懇與艱辛是這樣。
26《小石潭記》柳宗元
原文: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翻譯:
從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到水聲,好象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心裡高興。砍了竹子開出一條小路,往下看見一個小潭,水格外清涼。潭把一整塊石頭作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水中高地,成為小島,成為不平的岩石,成為岩(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魚兒大約有一百來條,好象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也沒有。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獃獃地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象與遊人一起娛樂。
向潭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象北斗星那樣曲折,象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溪水的岸勢象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不能知道它的源頭。
坐在潭邊,四周竹子和樹林圍繞著,靜悄悄的沒有人跡,使人感到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這地方過於凄清,不能長時間停留,於是把當時的情景記下來便離去了。
同我一起游遠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著同去的,有兩個姓崔的年輕人,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27《岳陽樓記》范仲淹
原文: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翻譯:
慶歷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許多廢弛的事情都興辦起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來的規模,在上面刻了唐代名人和當代人的詩賦。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觀賞那岳州的好景色,在洞庭湖之中。它含著遠山,吞著長江,水波浩盪,寬闊無邊;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多變化,氣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麼北面通到巫峽,南面直到瀟水、湘江,降職遠調的人和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看了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象那連綿的雨下得繁密,連續幾個月不放晴,陰慘的風憤怒地號叫,渾濁的浪頭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嶽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桿倒下,船槳斷折;傍晚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登上這座樓,就有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蕭條冷落,極度感概而悲憤不已的情緒了。
至於春風和煦、日光明媚,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歐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時而浮游,時而潛游;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長得)茂盛青蔥。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明月照耀著千里大地,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互相唱和,這種快樂哪有窮盡!登上岳陽樓,就有心胸開朗,精神愉快;光榮和屈辱一並忘了,端酒當著風,高興極了的神態了。
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情,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為什麼呢?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處在高高的廟堂上(即在朝廷里做官)就擔憂他的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即不在朝廷上做官)就擔憂他的君王。這樣做官也擔憂,辭官也擔憂。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28《醉翁亭記》歐陽修
原文: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翻譯:
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那些山峰,樹林、山谷尤其美麗,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水聲潺潺,從兩座山峰中間傾瀉出來的,是釀泉。山勢回環,路也跟著拐彎,有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於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誰?山中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人是誰?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客人到這里來喝酒,喝一點就醉了,而年齡又最大,所以自己取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在於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裡,寄託在喝酒上。
像那太陽出來,樹林里的霧氣散了,煙雲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或暗或明,變化不一,(就是)山間的早晨和傍晚。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風高霜潔,水位低落,石頭顯露,這是山間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樂趣也沒有窮盡。
至於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喚,後面的人答應,老老少少的行人來來往往不間斷的,(這)是滁州人出遊。到溪里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水釀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凈,野味野菜,雜亂地在前面擺開,(這)是太守宴客。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音樂,投壺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勝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或站或坐大聲喧嘩的,(這)是賓客們(盡情)歡樂。臉色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之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陽落山,人影散亂,太守返回,賓客跟隨。樹林枝葉茂密成陰,鳥兒到處鳴叫,遊人離開後禽鳥在快樂了。然而禽鳥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人的樂趣,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遊人的快樂為快樂。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人歐陽修。
29《滿井游記》袁宏道
原文:
燕地寒,花朝節後,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墮事,瀟然於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此始,惡能無紀?己亥之二月也。
翻譯:
北京地區氣候寒冷,花朝節以後,(冬天)留下的寒氣仍然厲害。冷風時常颳起來,一颳起來就飛沙走石。我拘束在一間屋子裡面,想出去卻不能。每次冒著寒風快步行走,不到百步就返回來。
二月二十二日,天氣略微暖和,我同幾個朋友出了東直門,到了滿井。高大的柳樹分立在堤的兩旁,肥沃的土地微微濕潤,放眼望去,空闊的景象,好像是從籠中飛出去的天鵝。在這時,薄冰開始溶化,水波開始發出亮光,像魚鱗似的浪紋一層層的,清澈得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鏡子新打開冷光突然從鏡匣子里射出來一樣。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凈,美好的樣子像擦過一樣,鮮明美好而又明媚,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梳好髻鬟一樣。柳條將要舒展又沒有舒展,柔嫩的柳梢在風中散開,麥苗高約一寸左右。遊人雖然不多,汲泉水煮茶喝的,端著酒杯唱歌的,穿著艷裝騎驢的,也經常有。風力雖然還猛,但是走路就汗流浹背。所有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浮到水面戲水的魚,悠閑自在,羽毛鱗鬣之間,都充滿了歡樂氣氛。才知道城郊田野外面未嘗沒有春天,可是住在城裡的人不知道它啊。
該文章轉自[初高中語文123資源網]: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200905/40082.html
Ⅸ 初二下冊語文文言文翻譯
原文應該不要了吧。
《與朱元思書》譯文
風停了,煙霧都消散盡凈,天空和遠山呈現出相同的顏色。(我乘著船)隨水流漂浮移動,隨意地飄盪。從富陽到桐廬大約(相距)一百里左右,奇異的山水,是天下絕無僅有的。
江水都呈青綠色,深深的水流清澈的千丈也能見底。游魚和細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直看下去,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洶涌的波浪猛似奔馬。兩岸的高山,都生長著耐寒常綠的樹,(高山)憑依山勢爭著向上,爭相比高遠;筆直地向上,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沖激著石頭,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兒相向鳴叫,鳴聲諧而動聽。(樹上的)蟬兒長久不斷地鳴唱,(山中的)猿猴也時刻不住地啼叫。像老鷹飛到天上那樣追逐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靜下來;那些辦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可以見到陽光。
《五柳先生傳》譯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用它做了自己的號。他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貪圖榮華富貴。他喜歡讀書,不過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當對書中意旨有所領會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裡窮,經常沒有酒喝。親舊朋友知道他這種情況,有時擺了酒叫他來喝。他一來就要喝得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並不裝模作樣,說走就走。簡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經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從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贊曰:「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心忡忡,不熱衷於發財做官。』從這話看來,他該是五柳先生一類人吧?一邊喝酒一邊吟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他大概是無懷氏時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統治下的百姓吧?」
《馬說》譯文
世上有了伯樂,然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是經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所以即使是很雄健的馬也只是辱沒在馬夫手裡,跟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里,不能獲得千里馬的稱號。
能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下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夜店來喂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驅使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方法,喂養又不能竭盡它的才能,它叫,卻不能通曉他的意思,(只是)拿著鞭子站在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送東陽馬生序》譯文
我小時就極其愛好讀書。(因為)家裡窮,沒有辦法買書來讀,(於是)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就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日子按期歸還。天氣特別冷的時候,硯池裡的墨水結成堅冰,手指不能夠彎曲、伸直,也不敢放鬆(抄書)。抄寫完畢,趕快把書送還,不敢稍稍逾越約定的期限。因為這樣,許多人都願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而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書。(當我)已經成年,(就)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說,後來擔心沒有與大師、名人交往,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捧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他(卻)從不把言辭和表情放溫和些。我站在旁邊侍候著,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一句話也不敢多說;等到他高興了,就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於能夠有所收獲。
當我從師求學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節刮著猛烈的寒風,積雪有好幾尺厚,腳上的皮膚凍裂了還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動彈,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洗手暖腳,用被子蓋好,很久才暖和過來。(我)住在旅店裡,主人每天只提供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學,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紅纓裝飾成的綴著珠寶的帽子,腰佩白玉加工而成的環,左邊佩著刀,右邊掛著香袋,渾身光彩照耀得像神仙一樣;我卻穿著破舊的衣衫生活在他們當中,(卻)毫無羨慕的意思,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感到吃的穿的不如別人。我求學時的勤奮和艱苦大概就是這樣。現在我雖已年老,沒有什麼成就,但所幸還得以置身於君子的行列中,承受著天子的恩寵榮耀,追隨在公卿之後,每天陪侍著皇上,聽候詢問,天底下也不適當地稱頌自己的姓名,更何況才能超過我的人呢?
現在這些學生在太學里學習,朝廷天天供給膳食,父母年年送來皮袍和綢衣,(這就)沒有挨凍挨餓的憂慮;坐在高大寬敞的房屋之下讀著《詩》《書》,(這就)沒有東奔西走的勞累;有司業、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任何問題得不到解決,沒有任何要求得不到滿足;一切應有的書都集中在這里,(這就)不必象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別人借來然後才能看到啦。(要是)他們學業(還)不精通,德行(還)有不具備的,(那就)不是(他的)天質低下,而是(他的)心不如我專一罷了,難道是別人的過錯嗎?
東陽馬生君已經在太學中已學習二年了,同輩人很稱贊他的賢能。我到京師朝見皇帝時,馬生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寫了一封長信作為禮物,文辭很順暢通達,同他辯論,言語溫和而態度謙恭。他自己說少年時對於學習很用心、刻苦,這可以稱作善於學習的人吧!他將要回家拜見父母雙親,我特地將自己求學的艱難告訴他。如果說我勉勵同鄉努力學習,則是我的志意;如果詆毀我誇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鄉前驕傲,難道是了解我嗎?
《小石潭記》 譯文
從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樣子,隔著竹林,就能聽到水聲,好像人掛在身上的玉佩、玉環相互碰撞發出的聲音,(我)心裡很是高興。於是砍倒竹子,開出一條小路,往下走看見一個小潭,潭水特別清澈。(潭)用整塊石頭形成潭底,靠近岸邊,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小石礁、小島嶼、小石壘、小石岩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動連結,參差不齊,隨風飄盪。
潭裡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麼依託似的。陽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獃獃地(愣在那裡)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竄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猶如在同遊人相互逗樂。
向水潭的西南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溪流兩岸的地形像犬牙似的互相交錯,也不知道溪流的源頭(在什麼地方)。
坐在潭邊,四面有竹子樹木環繞合抱著,寂靜空虛地沒有其他人,(那幽深悲涼的氛圍)令人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寂靜的使人感到憂傷,也幽深極了。因為它的環境過於冷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於是就把當時的情景記下便離開了。
同我去遊玩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帶著一同去的,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名叫恕己,一個名叫奉壹。
《岳陽樓記》譯文
慶歷四年(1044年)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很多長年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從前的規模,在上面刻上唐代賢人和現代人的詩賦,(他)並囑咐(我)寫一篇文章用來記述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麗的景色,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連接著遠處的群山,容納長江的支流,水勢浩大,寬闊無邊。早晨陽光燦爛,傍晚霧靄陰沉,景象千變萬化。這就是我登上岳陽樓所見的雄偉壯麗的景象。前人對他的描述已經很詳盡了。(既然)這樣那麼這里往北面通向巫峽,南面直達瀟水、湘水,被降職遠調的官吏和吟詩作賦的詩人,大多聚集在這里。(他們)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能夠沒有不同嗎?
像那陰雨連綿的日子,連著整個月不放晴,寒風怒吼,濁浪沖天,太陽和星星隱藏了光輝,山嶽也隱沒了蹤影;商人和旅客無法通行,桅桿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哀啼。(此時)登上岳陽樓,就會產生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憂慮別人說自己壞話,害怕別人譏諷自己(的情感),滿眼凄涼冷落,一定會感慨萬千而十分悲傷了。
至於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季節,湖面波平浪靜,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在湖中游來游去;湖岸上的小草 ,小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顏色青翠。而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湖水波動時,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閃著金子般的光點,湖水平靜時水中月影好似沉下一塊玉璧,漁夫的歌聲一唱一和,這樣的樂趣哪有窮盡!(此時)登上岳陽樓,就會有一種心胸開闊,精神愉悅,榮辱得失全部忘卻(的感覺),在清風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飲,那心情真是快樂高興極了!
唉!我曾經探求過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它們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為什麼呢?他們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個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那在朝廷當高官就為百姓擔憂;在僻遠的江湖就為君王擔憂。這樣做官時也擔憂,不做官時也擔憂。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記》譯文
環繞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眾多山峰,樹林和山谷特別秀麗,遠遠望去,那草木繁茂而幽深秀美的地方,就是琅玡山。沿山路行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從兩峰之間飛瀉而出的,則是釀泉。山勢回環,路也跟著山轉,有一座像鳥張開翅膀一樣的亭子四角翹起,高踞於泉水之上,就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人是誰?山裡一個名叫智仙的和尚。給它命名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的。太守同賓客來到這里飲酒,喝很少的酒就醉了,而年紀又最大,所以給自己取個別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麗的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裡,寄託在喝酒上。
像那太陽出來,樹林里的霧氣散了,煙雲聚攏,山谷顯得昏暗,或暗或明,變幻不一,就是山間早晚的景色。野花開放,散發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濃郁的綠蔭;天氣高爽,霜色潔白;水位低落,石頭顯露出來,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進山,傍晚歸來,四季的景色都有所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於背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喚,後面的人答應,老人彎著腰走,小孩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在遊玩。來到溪邊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水來釀酒,泉水香甜,酒香清洌;野味野菜,各種各樣擺放在面前的是太守在宴請賓客。宴會上暢飲的樂趣,不在於音樂。投壺的人中了,下棋的人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站起來坐下去,大聲喧嘩的是這些賓客們在盡情地歡樂。那容顏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人,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夕陽下山,人們的影子四處散開,太守下山回家,賓客跟在後面。樹林里枝葉成蔭,鳥雀到處鳴叫,遊人離開後,鳥兒們就開心了。然而鳥兒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懂得人的樂趣,遊人只知道跟著太守一同遊玩而快樂,卻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樂趣。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歡樂,酒醒後又能用文字來記述這件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的歐陽修。
《滿井游記》譯文
北京地區氣候寒冷,花朝節過後,殘留的寒意仍然很厲害。冷風時常颳起,一刮風就飛沙走石。我只好拘束在一間屋子裡,想要出去卻不行。每次頂著風雪快步,不到百步就(被迫)返了回來。
二十二日那天,天略微暖和了些,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出了東直門,到了滿井。河堤兩岸生長著高大的柳樹,肥沃的土地微微濕潤。放眼望去是一片空曠開闊的景象,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從籠中飛出去的天鵝。在這時河上的冰面開始融化,水波開始發出亮光,泛起一層一層像魚鱗似的浪紋,河水清澈透明,水面亮晶晶好像鏡子剛剛打開,清冷的光輝突然從鏡匣里射出一樣。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凈,美麗得如同剛剛擦過一般,嬌艷明媚,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剛梳好髻鬟似的。柳條將要伸展卻尚未伸展,柔嫩的梢頭在風中散開。低矮的麥苗像獸頸上的短毛,高約一寸左右,遊人雖然還不算很多,汲泉煮茶喝的,拿著酒杯唱歌的,身著艷裝騎驢的,也時時能見到。風力雖然還很強勁,但是走起路來,就會汗流浹背。凡是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兒、浮到水面戲水的魚,都是一副悠閑自在的樣子,一切動物身上都散發著喜悅的氣息。(我這)才知道郊外未嘗沒到春天,只是居住在城裡的人不知道罷了 。
不因為遊山玩水而耽誤公事,瀟灑的遊玩在山石草木之間的,就只有我這個小官啊。而滿井這地方剛好離我的居所近,我的出遊將從現在開始,怎能沒有記錄呢!這時已是是己亥年二月了。
Ⅹ 八年級下冊文言文及翻譯人教版
21《與朱元思書》吳均
原文: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翻譯:煙霧都散凈了,天空和遠山是一樣的顏色。(乘船)隨著江流飄盪,任意往東或往西。從富陽縣到桐廬縣一百里左右,奇山異水,是天下絕無僅有的。
江水都是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游動的魚兒和細小的石頭可以看到底,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波浪好像飛奔的馬。
兩岸的高山,都長著茂密碧綠的樹木,使人看了有寒意,山巒憑借(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彷彿都在爭著向高處和遠處伸展,(它們)都在爭高,筆直地向上,直插雲天,形成無數的山峰。泉水沖激著石頭,冷冷地發出聲響;美麗的鳥兒互相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長久不斷地叫,猿猴也不住地啼。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之心;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象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有時見到陽光。
22《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原文: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翻譯: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把它當作自己的號。他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探究,每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就高興得忘了吃飯。他本性嗜酒,家裡窮不能常喝。親戚舊友知道他這種情況,有時擺酒叫他來喝。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不捨不得離開。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不能遮蔽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的,他安然自若。經常寫文章自我娛樂,稍微表露出自己的志趣。他忘記心中的得與失,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評論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把自己的志趣當作快樂。(他是)無懷氏的百姓嗎?或者是葛天氏的百姓吧?
23《馬說》韓愈
原文: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翻譯: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貴的馬,只是辱沒在僕役的手上,(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用「千里馬」稱呼它。
千里馬,吃一頓有時吃盡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能夠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優點不能表現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麼能要求它能夠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喂養它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打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他們真的不識得千里馬啊!
24《送東陽馬生序》宋濂
原文: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翻譯:
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讀書。家裡貧窮,沒有辦法得到書來讀,每每向藏書的人家借,(借來)親手用筆抄錄,計算著日期歸還。天很冷,硯池裡的水結成堅硬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不放鬆抄書。抄錄完了,跑著送還書,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為這人家大多把書借給我,我於是能夠閱讀很多書。成年之後,更加仰慕聖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學問淵博的老師和名人與(我)交遊,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拿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道德聲望高,門人弟子擠滿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站在他旁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訓斥,(我的)臉色愈加恭順,禮節愈加周到,不敢說出一句話來回答;等到他高興了,就又請教。所以我雖然笨拙,終於獲得很多教益。
當我跟從老師(學習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隆冬刮著猛烈的寒風,大雪深幾尺,腳上的皮膚因寒冷乾燥而開裂了卻不知道。到了學舍,四肢凍僵了不能動彈,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澆洗,用被子蓋著,很久才暖和過來。住在旅店,店主每天提供(我)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食物享受。同住的同學們都穿著華美的衣服,戴著飾紅帽帶和寶石的帽子,腰佩白玉環,左邊佩著刀,右邊掛著香袋,光彩照人好像仙人。我則穿著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中間,毫無羨慕的意思。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的勤懇與艱辛是這樣。
26《小石潭記》柳宗元
原文: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翻譯:從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到水聲,好象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心裡高興。砍了竹子開出一條小路,往下看見一個小潭,水格外清涼。潭把一整塊石頭作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水中高地,成為小島,成為不平的岩石,成為岩(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魚兒大約有一百來條,好象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也沒有。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獃獃地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象與遊人一起娛樂。
向潭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象北斗星那樣曲折,象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溪水的岸勢象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不能知道它的源頭。
坐在潭邊,四周竹子和樹林圍繞著,靜悄悄的沒有人跡,使人感到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這地方過於凄清,不能長時間停留,於是把當時的情景記下來便離去了。
同我一起游遠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著同去的,有兩個姓崔的年輕人,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27《岳陽樓記》范仲淹
原文: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翻譯:
慶歷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許多廢弛的事情都興辦起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來的規模,在上面刻了唐代名人和當代人的詩賦。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觀賞那岳州的好景色,在洞庭湖之中。它含著遠山,吞著長江,水波浩盪,寬闊無邊;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多變化,氣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麼北面通到巫峽,南面直到瀟水、湘江,降職遠調的人和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看了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象那連綿的雨下得繁密,連續幾個月不放晴,陰慘的風憤怒地號叫,渾濁的浪頭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嶽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桿倒下,船槳斷折;傍晚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登上這座樓,就有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蕭條冷落,極度感概而悲憤不已的情緒了。
至於春風和煦、日光明媚,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歐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時而浮游,時而潛游;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長得)茂盛青蔥。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明月照耀著千里大地,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互相唱和,這種快樂哪有窮盡!登上岳陽樓,就有心胸開朗,精神愉快;光榮和屈辱一並忘了,端酒當著風,高興極了的神態了。
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情,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為什麼呢?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處在高高的廟堂上(即在朝廷里做官)就擔憂他的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即不在朝廷上做官)就擔憂他的君王。這樣做官也擔憂,辭官也擔憂。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28《醉翁亭記》歐陽修
原文: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翻譯:
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那些山峰,樹林、山谷尤其美麗,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水聲潺潺,從兩座山峰中間傾瀉出來的,是釀泉。山勢回環,路也跟著拐彎,有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於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誰?山中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人是誰?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客人到這里來喝酒,喝一點就醉了,而年齡又最大,所以自己取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在於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裡,寄託在喝酒上。
像那太陽出來,樹林里的霧氣散了,煙雲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或暗或明,變化不一,(就是)山間的早晨和傍晚。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風高霜潔,水位低落,石頭顯露,這是山間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樂趣也沒有窮盡。
至於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喚,後面的人答應,老老少少的行人來來往往不間斷的,(這)是滁州人出遊。到溪里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水釀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凈,野味野菜,雜亂地在前面擺開,(這)是太守宴客。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音樂,投壺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勝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或站或坐大聲喧嘩的,(這)是賓客們(盡情)歡樂。臉色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之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陽落山,人影散亂,太守返回,賓客跟隨。樹林枝葉茂密成陰,鳥兒到處鳴叫,遊人離開後禽鳥在快樂了。然而禽鳥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人的樂趣,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遊人的快樂為快樂。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人歐陽修。
29《滿井游記》袁宏道原文:
燕地寒,花朝節後,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墮事,瀟然於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此始,惡能無紀?己亥之二月也。
翻譯:北京地區氣候寒冷,花朝節以後,(冬天)留下的寒氣仍然厲害。冷風時常颳起來,一颳起來就飛沙走石。我拘束在一間屋子裡面,想出去卻不能。每次冒著寒風快步行走,不到百步就返回來。
二月二十二日,天氣略微暖和,我同幾個朋友出了東直門,到了滿井。高大的柳樹分立在堤的兩旁,肥沃的土地微微濕潤,放眼望去,空闊的景象,好像是從籠中飛出去的天鵝。在這時,薄冰開始溶化,水波開始發出亮光,像魚鱗似的浪紋一層層的,清澈得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鏡子新打開冷光突然從鏡匣子里射出來一樣。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凈,美好的樣子像擦過一樣,鮮明美好而又明媚,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梳好髻鬟一樣。柳條將要舒展又沒有舒展,柔嫩的柳梢在風中散開,麥苗高約一寸左右。遊人雖然不多,汲泉水煮茶喝的,端著酒杯唱歌的,穿著艷裝騎驢的,也經常有。風力雖然還猛,但是走路就汗流浹背。所有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浮到水面戲水的魚,悠閑自在,羽毛鱗鬣之間,都充滿了歡樂氣氛。才知道城郊田野外面未嘗沒有春天,可是住在城裡的人不知道它啊。
李白 行路難其一
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筯不能食,拔劍擊柱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譯文:金壺裝著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文,玉盤盛著的美味佳餚價值萬文錢。
停杯投筷吃不下去,拔劍四望心中茫茫然。
想渡黃河冰塞住河流,想登太行雪布滿了山嶺。
空閑時在碧綠的溪水中釣魚,忽然又夢見乘舟從日邊經過。
行路難啊,行路難,歧路多啊,如今身在哪裡?
定有機會乘長風破萬里浪,堅決掛上高帆渡過大海。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傾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 掛罥:懸掛。
2.忍能:竟能忍心這樣干。
3.入竹去:跑進竹林。
4.俄傾:不久,頃刻之間。秋天漠漠:秋季的天空濃雲密布,一下子就昏暗下來了。
5.布衾:棉被。
6.嬌兒惡卧踏里裂:指稚子睡覺時雙腳亂蹬,把被裡都蹬了;惡卧,睡相不好。
7.雨腳如麻:形容漏進屋子裡的雨水密集。
8.喪亂:指安史之亂。
9.何由徹:怎樣才能熬到天亮呢?
10.大庇:全部遮蓋、保護起來。寒士:士本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處當是泛言貧寒的人們。
11.漠漠:陰沉迷濛的樣子。
12.秋高:秋深。
13.突兀:高聳的樣子.
14.向:將近
八月秋深,狂風怒號,(風)捲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懸掛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低窪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居然)忍心這樣當面作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沒有用處,只好回來,拄著拐杖,自己嘆息。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雲黑得像墨,深秋天色灰濛蒙的,漸漸黑下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裡蹬破了。整個屋子都沒有乾地方了,但還是雨腳如麻下個不停。自從戰亂以來,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捱到天亮。
怎麼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個個都開顏歡笑,(房子)不為風雨中所動搖,安穩得像山一樣?唉!什麼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即使)唯獨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凍而死也甘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 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敵人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千尺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北風席捲大地,白草被颳得折斷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飛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風吹來,千樹萬樹潔白的梨花斗艷盛開。雪花飄散進入珠簾,沾濕了羅幕,穿上狐裘不感覺到溫暖,織錦做成的被子也覺得單薄。連將軍和都護都拉不開弓,都覺得鐵衣太寒冷,難以穿上。在大沙漠上縱橫交錯著百丈厚的堅冰,愁雲暗淡無光,在萬里長空凝聚著。在軍中主帥所居的營帳里擺設酒宴,給回去的客人餞行,胡琴琵琶與羌笛奏出了熱烈歡快的樂曲。傍晚在轅門外,紛紛大雪飄落,紅旗被冰雪凍硬,強勁的北風也不能讓它飄動。在輪台東門外送您離去,離去的時候大雪鋪滿了天山的道路。山嶺迂迴,道路曲折,看不見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馬走過的蹄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