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語文課堂到底該教些什麼(轉載)
很多抄一線小學語文教襲師應該都思考過這個問題:在素質教育的呼號聲和應試教育的戰場上,那一線夾縫才是語文教育的真諦?或許,從語文課堂教學可以反映。 編者們牽強附會地把一些類似教材放在一個預定的單元組,殊不知有些作者的文章有其個性內容,勉強地按這些要求去做,就失去了教材本身應該帶給讀者(學生)的個性的享受。況且,一本《教參》,很多時候左右著教師們對教材的理解和內化,有時候甚至充當標准答案的角色,難道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要教這些東西?教師的教學也要個性化應該不僅僅指教學方法或風格,也應該包括教師本身對教材的理解、處理、內化。 我們的語文教學也正是如此,會學習的人要會思考,其中包括發現問題(獨立思考)。所以孔夫子就說:學而不思則罔。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教什麼的問題首先要考慮的應該就是這個。本人認為,處理教材,拿到一篇課文,首先要考慮的並非怎麼去教,教師自己首先要去讀懂這篇文章,哪怕只懂一點!只有懂得了作者的寫作目的和編者的編組意圖,明白了應該教什麼,才能著手思考怎麼教。
2. 小學語文要一個什麼樣的課堂
一、給學生一個「溫暖」的課堂1.保護學生的尊嚴教育是一種保護,保護學生固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保護學生的童心和純真。教育的真諦在於寬容、理解、尊重「人性的弱點」。課堂應該是一個保護學生人格尊嚴的場所,在充滿敏感的理解中培養學生最初的自信心和責任感。有位詩人說過:哪裡有愛哪裡就是你的家;哪裡有尊嚴哪裡就有你的歸宿;哪裡有鼓勵哪裡就是你的起點。課堂留給學生們最美好的印象就是家的溫馨,歸宿的安全感,起點的期待。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多發表自己的不同看法、想法。當面對性格內向的學生時多說幾句鼓勵的話,比如,「你很棒。」「你有了很大的進步。」「你的想法很獨特,說出來讓大家分享。」這樣給學生一種親切的感覺讓他們感覺到家的溫暖。2.允許學生犯錯誤人是在犯錯中不斷嘗試、不斷成長的,只有尊重學生的錯誤,才能讓學生不斷地成長。教師應該認識到課堂因錯誤而美麗,課堂因錯誤而精彩。課堂中的「錯誤」有豐富的獨特價值。如在教學《我很重要》一文時,有一個學生就說:「老師,本文的作者太驕傲了,我認為人人都要虛心一點,不能把自己看的太高,而他卻說他很重要。」筆者聽後及時肯定你太愛動腦筋了,讀了課文之後我相信你就明白了。筆者順勢讓學生通讀課文,有助於理解文章。其實一節課,沒有展示出學生的思維誤區,沒有思考的失誤,沒有探索的歧路,這樣的課看起來一帆風順,然而折射出來的智慧的能量和思想的含量又有多少呢?如果把課堂中的錯誤當成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會使課堂更具生機。3.用愛感化學生愛是學生成長的動力,通往學生心靈的橋梁。愛是生命之源,是教學之本。教育是一顆心感動另一顆心的事業。在平時教學中,努力去尋找每一位學生的發光點,真誠地和學生談心,用愛撫平學生受傷的心靈,淡化他們對社會產生的不滿,發動全班集體的力量,創設一個友愛的集體。在學期開始,筆者就努力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生活狀況,知道班上的一位學生父母離異,在他生日之際,發動全班學生為他說生日賀詞。在大家的祝福中,他感動地哭了。在大家的關心和幫助下,他融入了班集體。二、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1.讓學生多展示自己課堂的自由程度決定了學生思想的創造程度,課堂是學生自由展示和探索他們多種多樣的人生目的的地方;是他們求知、創造、體驗成功的平台;是他們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學生的創造力有時讓我們難以想像,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他們足夠大的平台。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是一個難點。筆者先讓學生思考,竟得出一個這樣的答案:對於「烏」的理解:「烏」代表黑色,比「鳥」字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看不見它的眼睛了。另一名學生說:「喝水要用口,而且必須張大嘴,所以用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想喝水,而想喝水並不一定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筆者驚奇地對他們的回答表示鼓勵表揚,並進一步認識到:教師只有賞識學生的異樣想法,重視學生的不同思想,才能培養學生的個性。就如顧炎武所說:如果教師不尊重學生的聲音,不讓學生出新,那麼他的教學將是十分平庸的,沒有創造力的。2.把生活知識帶到課堂上課堂要向生活開放,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會讓學生更加自信,主動地學習,能讓他們心靈的泉水自然流淌。如筆者在教學作文課《尋找春天的足跡》時,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親自去體會那剛鑽出的小草、樹枝上的嫩芽、星星點點的小花、濕潤的泥土。這樣學生很輕松地寫作,抓住生活中的點滴,眼裡有源,心裡有教育。三、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1.把別人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天才在於勤奮,知識在於積累,只有把自己平時看到的好詞、好句、好段積累下來,經過加工變成自己的語言,才能在學習中很好地利用。課堂練筆是吸收、積累語言文字的重要方法,教材中的課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學生可以從中獲得思想營養和情感熏陶。在閱讀教學中先讓學生談認識、談體會,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探究,最後讓學生練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又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加以利用。例如在教學《爛漫的點地梅》一文時,先讓學生講述,再運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寫一篇短文,一位學生寫的《螞蟻》,通過螞蟻成群結隊搬運糧食的描述,揭示了人們只有團結合作才有力量的道理。2.把別人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總之,語文教師要努力給學生一節節撞擊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及時點撥學生的思維,啟迪學生的智慧,提升學生的修養,讓學生快樂學習,讓語文成為學生們成長的雞湯,在學習語文的過程與體驗中快樂成長。
3. 新課改: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語文課
在自由評課和專家評點時,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你的課從教學思路到教學手段和方法,都沒有新穎奇特之處,能這樣教的老師很多;而有人認為你的教學在樸素的風格中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和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既有方法的指導又凸現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冒昧地想問你,作為執教者,你自己怎樣看待這一節課?怎樣看待這樣的分歧? 一位年輕教師 由於時間的原因,我沒有能夠參與自由評課和專家評點的活動,否則聽聽各種意見,一定很有收獲。 上課永遠是一件遺憾的事,對一節課見仁見智更是非常正常(相反,異口同聲地說某一節課好倒是不正常),我的課自然也會有許多問題。能引起大家的討論,說明我的勞動體現了應有的價值。 我回答說:「真理總是樸素的。我試圖用自己的課說明:新課程的理念可以體現在普普通通的課堂中,可以用最平常的方式去實踐。」我不知道這位老師對我的回答是否認同,會不會以為我在為自己的課堂拿不出新招奇招而巧言令色。 應該說,新課程改革以來,唯「新」為好、唯「奇」為好、唯「美」為好的評課標准具有相當的代表性。普通話特別標准,音色特別甜美,方法特別新奇,甚至人也長得特別漂亮,幾乎成為一些公開課的共同標志。我們不是說這樣的課就一定都不好,也姑且不去深入探究這樣的課是否反映了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規律,但我們不能不追問:難道只有這樣的課才是好課么?唯有如此才是新課程新理念的課堂嗎?新課程就是新形式、新方法嗎?這樣的課即使真的是好課,又有多少語文教師能這樣去做呢?這些老師平時的教學是否也能正常地這樣教學呢?假如這樣的課代表了新課程改革的方向,那麼新課程改革又怎麼大面積推廣呢?據筆者所知,那些偶爾表演一下的老師,日常的課堂教學也都是我們大家都能做到的「家常」教法。真不明白,明明知道那樣的課自己絕不會上,也沒有辦法像那樣教學,評課時卻要一味地贊美,這是一種什麼心態?課堂審美,是極具個性的事,我們不能說這樣的取向就沒有一點道理,可是想到大型公開課巨大的影響,想到正在推行的新課程改革,就不能沒有杞人之憂:我們的新課程改革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課堂教學? 作為國標本初高中語文新教材的編者,我經常遇到老師提出這樣的問題:新課程新教材,有什麼樣的新方法?有什麼樣的新模式?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常常無言以對。新課改到底要改的是什麼呢?是方法嗎?是模式嗎?我以為都不是。我固執地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語文教學只有沒有使用好的方法,只有用得不恰當的方法,而沒有什麼新方法,更沒有什麼新模式。語文教學從來沒有模式,一旦有模式,就不是語文教學了。忽然想到莊子筆下解牛的庖丁。刀仍然是平常的刀,只是由於他對牛的結構了如指掌,把握了解牛的規律,於是達到了解牛的至境。莊子借庖丁之口感嘆道:「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語文學科的新課程改革,如果大家都熱衷於新形式、新花樣和新手段,則必將陷入又一個新的歧途,絕難有好的效果。我們在許多課堂中看到老師們不再敢讀課文了,甚至也不叫那些普通話不夠好的同學朗讀課文,問其原因就是普通話不好。這不能說與那些一味「美讀」的公開課沒有關系。我不是由於自己普通話不好就以為普通話差光榮,但如果以為普通話不準就不讀課文實在荒謬;否則最優秀的語文教師就是播音員和話劇演員了。普通話才出世多長時間?我們語文的歷史不知是它的多少倍!語文教學為什麼要讀?是為了加深感受,是為了表達自己的理解。魯迅在三味書屋時那位讀書將頭「拗過去,拗過去」的先生,普通話一定不怎麼好,但讀得很是入境,以致他的學生終身難忘。 推進語文教學的課程改革,改革課堂教學是其重點,但到底需要研究探索什麼樣的課堂教學呢?我認為要致力於研究家常課如何才能體現新課程理念,唯有如此才有意義。什麼是家常課呢?下一個定義應該不是很困難,但容易失之抽象。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孫景華先生說過一個很好理解的標准,值得我們借鑒:(1)目標簡明;(2)結構簡單;(3)方法朴實;(4)教師省力;(5)學生賣力。這是從課堂本身去思考的,換一個角度又可以提出這樣幾個指標:(1)每一節課的教學都可以這樣教;(2)每一個具有基本素養的老師都可以這樣教;(3)每一所普通學校的學生都可以這樣教。課程改革,是千萬普通教師共同的任務,而不是幾個素質「超長」者的表演和作秀。只有致力於常規教學的改革,課程改革才能走進無數學生的課堂。精心培育一兩節遠離普通老師的課,哪怕它是十分切合語文教學的規律,也沒有多大意義,甚至會誤導了廣大一線老師對課程改革的理解,挫傷了他們的信心和勇氣。 如果說到自己這節課的不足,有兩點比較突出:一是太「全」。如果在平時教學,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會成為我的一節課或兩節課。二是有許多地方,教師角色作用的發揮還不夠到位。該「點」而沒有「點」,「點」了卻不夠到位的地方不止一處。 自己上了課還要反復地饒舌,就像寫好了作品反復補充說明一樣令人討厭。
4. 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需要什麼
1.片段練習:仿寫一段話,續寫一段
2.融入自然:寓生活於課堂,親身體驗
3.閱讀分析能力的練習
4.朗讀技巧的練習
5.經典古文的背誦
6.書法訓練
7.游戲,比賽,辯論等活動的開展
5. 我們語文課要做什麼
上周日,在省軍區招待所,我有幸觀摩了兩節全國名師小學語文有效課堂展示課。一節是浙江湖州的盛新鳳老師的《半截蠟燭》,一節是浙江溫州的吳孔裕老師帶來的《窮人》。聽了這兩節課,我可謂收獲頗豐,茅塞頓開。 盛新鳳老師溫柔的氣質中帶著文雅,伴隨著導演說戲演員演戲編劇續劇觀眾評戲幾個板塊的推進,她的板塊式框架建構,語文化教學視野、自主化學習理念、活動化學習路徑、情趣化學習方式和美語文思想展現無余。她內容上有詳有略,以傑奎琳為重點,分析了她的語言及心理特點,飾演傑奎琳的演員要試鏡並達到導演的要求,別的都一帶而過,重點突出。學生的匯報表演結束後,掌聲雷動,真的是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小演員們的表演指導到位,學生真正得到了提升。最後盛新鳳老師做了《以練導學主客相生》的和美語文講座。關於和美語文,我們平時真的是缺乏思考。我們每節課從閱讀文本,到設計教案,和專家相比,我們有時是提煉不出更有價值的語文訓練點,或是提煉出來了,也沒有層次性,或是不適合年級訓練重點。聽了專家的實例列舉,我對平時閱讀課的設計提煉方有了一點思考,更從中學會了方法,知道如何去做。平時的學校教研水平有限,今天一聽專家講解,才知道自己的語文水平有多麼匱乏。 聽完吳孔裕老師的《窮人》後,我更是對語文課例的設計有了自己的想法。在高段語文中,怎樣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寫作方法,怎樣讓學生進行語文練習,才是我們語文課該做的。我們就是要用語文書本提供的課例,去總結學習方法,寫作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並不是只限於把語文知識教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知道,作者是怎樣去寫的,為什麼這樣寫。如《鳥的天堂》中對鳥的描寫,不光要知道那段寫了鳥的種類多,動作多等,還要知道怎樣寫才能表現鳥多。作者為什麼這樣寫,從而提煉出方法,讓學生進行仿寫,讓學生領會文章的精妙之處,巴金的文筆之絕。我們要用教材,用好教材,挖掘教材中更多的可利用的教育資源。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也是我們的教研員經常要求我們的,可是在平時的工作中,做得還很不夠,或者說,我們還真的不會用教材,還需要高水平的教研引領。 今後我要在這些方面努力,還要多爭取出去學習的機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做對得起學生,對得起家長,對得起社會的好老師。
6.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課堂
推薦理由 瓊海市實驗小學 譚明 課堂是什麼?課堂是學校里最為平常的、最為常見的、最小的教學活動場所。我們的課堂是什麼樣的?第一、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舞台,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舞台。衡量一堂課的標准不只在於教師的板書是否整潔、行為舉止是否大方、時間控制是否合理,而更多地在於與學生交往、互動的程度與水平,交往、互動的方式與成效。第二、課堂不是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場所,而是引導學生發展的場所。課堂上不能把學生看作是無知被動的受體,而要把學生看作是有著獨特個性、充滿活力的生命體,他們有著自己的真情實感,有著自己判斷是非的能力,有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有著自己的成長背景。教師所要做的是激發他們內在的求知慾,由內而外地引導學生去認識周圍的世界。第三、課堂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而且更應該是探究知識的場所。第四、課堂不是教師教學行為模式化運作的場所,而是教師教育智慧充分展現的場所。世間所在的問題,從來都是沒有固定的標准答案。所謂一千個人的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便是講的人與人、觀點與觀點之間色彩繽紛的差異性,世界正是有了差異,才有了千萬的顏色與姿態。所以課堂上每一個學生的答案,都有可能是讓這個世界煥發勃勃生機的奇思妙想。而一旦你拿教科書上的標准答案澆滅了它們,其實,也便是讓一段原本可以豐富多彩的人生,至此無情地被套入整齊劃一、千篇一律的籠子,想要掙脫,除非一顆心會勇往直前。所以請一定不要冷漠地折斷那些你所認為的錯誤的答案與想像。 很多時候,我們的老師就這樣輕易地在本該充滿關懷、享受愉悅交往、體驗智力挑戰的課堂上讓孩子遭遇難堪,使幼小的心靈不得不去承受著本不該有的精神壓抑、冷漠與放逐。倘若在《別讓孩子在課堂上難堪》中,我們的第一位老師能夠主動走近說錯答案的小男孩,牽著他的手來到講台上,鼓勵他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引領著下邊的同學一起幫助他走出思維的誤區,那麼這個無助男孩的心裡一定會充盈溫熱而燦爛的陽光;倘若我們的第二位老師是一位有心人,能從女孩的回答中傾聽到一個孩子詩意的天真,那麼老師就會真誠地為這個孩子喝彩,從而排解掉女孩不應該得到的尷尬鬨笑;倘若我們的第三位老師不高高在上,而是主動蹲下身來,輕輕拍拍孩子的肩膀,微笑著聆聽孩子的訴說,那麼師生都不會在憤怒中使彼此難堪……遺憾的是,這幾位老師就這樣淪為了漠然的「看客」與「法官」,不僅損傷了師者的威嚴與形象,更重要的是讓本該充滿生機與活力,會把愁煩轉為微笑、會讓溪流匯成大河的課堂演變成了散發著壓抑、沮喪、惶恐等氣息的「心靈屠宰場」。為此,我們的課堂需要倡導一種簡單的精神:別讓孩子難堪。只有這樣,我們的老師在課堂上才會想學生所想,用自己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智慧,用自己的心靈呼應學生的心靈,用自己的靈魂塑造學生的靈魂,從而讓我們的孩子真實地感應到老師最純朴、最敏銳、最溫柔、最真誠的情懷。 重新認識課堂,也就是重新認識教師和學生生活的空間和舞台,反思我們的教育觀念。只有我們的認識和觀念改變了,課堂上的行為才能發生根本性的變革。 放飛學生靈魂的翅膀 周同清 朦朦朧朧中記得讀過這樣一個故事。 上帝召開一個會議,了解自從賜給了動物們翅膀後,它們是如何使用的。鷹說:我用翅膀在天空飛翔,在這個高度,一切獵物都逃不過我的眼睛,我因此而生活無憂。鴕鳥說:我用雙腿在荒漠里奔跑,翅膀從沒派過用場,它背負在身上,已經成了沉重的負擔。企鵝說:我已把翅膀變成了鰭,它使我和魚一樣,能夠在海洋的深處自由來往。上帝忽然發現現場還坐著一個人,便奇怪地問:你沒有翅膀,來這兒幹啥?人說:上帝啊,雖然你沒有賜予我翅膀,但是我的靈魂卻可以飛翔,它帶著我飛翔到任何不能到的地方。上帝聽了後,感喟良久,對動物們說:我賜給了你們最珍貴的翅膀,你們卻浪費在身上;我沒有賜給人以翅膀,他們卻有了靈魂的飛翔,這是一切飛翔中最崇高的翅膀! 這是個寓言故事。道理既淺顯,又深奧,並且給我們以豐富的聯想。作為一名教師,我常想教育究竟是什麼,應該教給學生什麼。愛因斯坦說:「當你把學校教給你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就是教育。」毋庸置疑,人是教育的起點,也是教育的終點。教育不只是教給學生知識,訓練學生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豐富學生心靈,完善學生人格。我們教師不是上帝,不能賜給學生翅膀,但是我們能夠也應該讓學生的靈魂跳動,讓學生的思想自由飛翔。 數學課上,一位老師在教學時間計算的時候,出示了這樣一道題:「星期六的晚上小明8時睡覺,第二天早上7時起床。他睡了多少小時?」題目出示後學生很快就做出來了:12-8=4,4+7=11,因為從晚上8時到夜裡12時是4小時,從夜裡12時到第二天早晨7時是7小時,合起來是11小時。解答完美,想法規范,思路清晰,大多數學生都掌握了這種方法,可這位老師並不滿足:還有別的演算法嗎?過了一會,老師發現一個學習成績一般、平時很不愛舉手的學生,手似舉又放,很明顯地缺乏自信。「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同學,你來吧!說說你的想法。」在老師的鼓勵和期待下,這位同學緩緩站了起來說:「12-1=11。」 老師問:「能說說理由嗎?」 「因為時針轉一圈是12小時,小明睡覺的時間離時針轉一圈還有1個小時,所以12-1=11小時。」 多麼巧妙的演算法,多麼簡潔的思維!試想:如果老師不給學生自由想像的空間,還能有這樣閃亮的思想火花嗎?給學生一個機會,說不定他就會還你一個驚喜,如果不給學生機會,我們就永遠沒有驚喜。 再看美術課上,老師讓小朋友們做「找家」的游戲,黑板上畫著一塊草地、一條小河、一棵樹,講桌上放著一隻玩具小白兔、一隻鴨子、一隻猴子。老師在引導學生明白要求後說:小白兔、小鴨子和小猴子應該放在哪裡呢?老師指名讓兩個學生到黑板前擺,這兩個同學毫不猶豫地把小鴨子放在水中,小白兔放在草地上,小猴子放在樹上。老師面向大家:「你們同意嗎?」 「同意!」老師:「還有不同的想法嗎?」這時一個小男孩突然大聲說:「我的擺法和他們不一樣!」 「那你來試試吧!」這個小男孩飛快地把小白兔放在了河裡,小鴨子放在草地上,小猴子放在半空中。就在老師和學生都為他驚訝時,小男孩解釋說:在一個夏天的午後,天氣很熱,小白兔在草地上玩得滿頭大汗,它實在受不了了,就跑到河邊,一看小鴨子那麼舒服地在水裡游,就「撲通」一聲跳下河,沒想到它根本不會游泳,很快就沉了下去。而小鴨子卻救不了小白兔,所以它就爬到岸上拚命地喊「救命」,樹上的猴子本來正躺在那兒打瞌睡呢,突然被喊聲驚醒,一看情況危急,就一下子從樹上跳了下來,所以在半空中……。豐富的想像、合理的推斷,我們在驚嘆孩子智慧的同時,難道沒有受到啟發嗎?如果老師只是把擺好的拼圖讓學生畫出來或者不給學生想像的機會,還能有這樣閃爍著人文精神的奇思妙想嗎?所以,放飛學生的思想,收獲的不僅是學生,還有我們自己。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說「人類的偉大來自思想。」只有尊重思想自由,人們才能獨立思考探索,才有創新思維的生成,才有科學真理的不斷發現,才有美好人格的最終形成。古希臘的普魯塔戈說:「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微笑著去點燃興趣,點燃智慧,解放思想,放飛靈魂。當這些思想融入我們靈魂深處的時候,再聽到學生說「冰融化了變成春天」,我們就不會惱怒,而是驚喜和歡呼。 給猴子一棵樹,它就會攀登不止;給老虎一座山,它就能自由馳騁;給學生一雙崇高的翅膀,他就會勇敢自由地飛翔!我們是學生心中的上帝,我們應該能夠做到! 別讓孩子在課堂上難堪 劉成倫 「這是一堂一年級的數學課,教學內容是8以內的加法。當教師講授完新課讓學生練習時,一個沒有同桌一直在課堂上一言不發的男孩被老師『特別關照』起來匯報『8+8』的答案。這個沒有舉手的男孩,有些靦腆地站起來小聲說等於17。沒想到,話一出口,就遭到了旁邊同學的嘲笑。也許是立於講台上的老師沒有聽到,她提出請這個已經無辜承受了同學嘲笑的男孩再說一遍,這個男孩顯得比先前更緊張,聲音更小地說出了『17』,結果又得到同學的一陣鬨笑。當老師從一個學生那裡打聽到了小男孩的答案,馬上就請全班學生判斷,異口同聲的『錯』,結束了男孩僅有的一次發言……」 「這是一堂三年級的語文課,教學內容是富有童話和詩意氣息的《小露珠》。當老師教學到最後一個環節,請學生對小露珠說說心裡話時,一個踴躍發言的小女孩站起來,天真地說:『我想給小露珠打個電話,請它到我們家來做客。』小女孩的話音未落,就遭到了眾多同學的鬨笑,小女孩只好羞紅臉坐了下去,而老師卻依舊繼續著自己的課……」 「這是一堂五年級的思想品德課,正在講課的老師發現有位平時表現不是很好的學生趴在桌子上,就當眾問他為什麼沒有精神。『不舒服。』聽到學生這樣的回答,老師卻不假思索地沖口說:『下課還是活蹦亂跳的,現在完全是找借口。』隨著課堂的一陣嬉笑,那位學生終於失去理智地站起來大聲頂撞老師,老師也憤怒了……」 …… 彎彎的月亮 袁炳發 星子的老師是剛從師范學校畢業的,年輕漂亮,很招星子和同學們的喜歡。 一天,老師在課堂上向同學們提問:「同學們,你們想一想,彎彎的月亮像什麼?」 學生們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回答:「像——小——船兒——」 年輕的老師聽了同學們的回答後,高興地說:「好,同學們的回答很正確。」 這時,坐在前排的星子舉起了手,可是老師沒有發現,星子就仍舉著手,還喊了一句:「老師!」 老師聽見後,說:「星子同學,有什麼問題請講。」 星子站起來,眨動著那雙亮晶晶的大眼睛,說:「老師,我看彎彎的月亮像豆角。」 老師聽完星子的話,一臉的不高興,她對星子說:「你的回答是錯誤的。全班同學都說彎彎的月亮像小船兒,你為什麼偏偏要說像豆角呢?難道就你特別有見解嗎?」 班上的同學一陣鬨笑,星子的眼窩里滿是淚水。 回到家後,星子把這件事告訴了曾做過小學教師的奶奶,奶奶說:「星子,老師的批評是正確的,彎彎的月亮是像小船,我從前教過的一批又一批學生,他們也都是這樣回答的。」 星子聽完奶奶的話,眼窩里又一次含滿了淚水。 這件事以後,星子開始變得少言寡語,她很不喜歡這位年輕、漂亮的老師,在課堂上再也不敢向老師提出「特別」的問題…… 很快,幾年過去,星子考入一所師范學校;又很快地,星子從這所學校畢業,她回到故鄉的小鎮做了老師。 走上講台的第一課,星子老師穿著樸素、整潔的衣服,笑眯眯地說:「同學們,在講課之前,我首先提一個問題——你們想一想,彎彎的月亮像什麼?」 靜默了一會兒後,學生們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回答:「像——小——船兒——」 星子老師沒有說同學們的回答是否正確,她那雙美麗的大眼睛,充滿期待的注視著大家,接著,她又問:「同學們,有沒有和這個答案不一樣的?」 一個叫田菲的學生舉起手,說:「老師,我的答案和他們不一樣,我說彎彎的月亮像鐮刀。」 星子老師聽後很高興,說:「田菲同學的回答正確,當然,其他同學的回答也正確。我只是想啟發同學們在回答每一個問題時,應該大膽發揮你們的想像力,多想出幾個答案。比如彎彎的月亮除了像小船兒、像鐮刀之外,還像不像弓?像不像豆角?」 學生們報以一陣熱烈的掌聲。 星子老師的臉頰上,浮現出一種從心窩里湧出來的笑容。 星子急忙翻開書,見書的扉頁上這樣寫道 送給我最敬愛的啟蒙老師: 感謝您給我插上了想像的翅膀…… 您的學生:田菲 星子看後,臉上又浮現出當年那種很愉快的笑容……
7. 小學生需要怎樣的語文課堂
主題教學應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新選擇
作者:聚優
摘要:主題教學以其統整性、開放性,以及對學生認知特點的尊重,成為小學語文教學改變現狀、適應課程改革的新選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題教學有主題閱讀、主題作文、主題知識課、主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等表現形式。無論何種形式的主題教學,要想充分發揮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有作用,都必須善立主題,合理定位,精選內容,巧設程序,並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處理好師生關系、個體學習與合作學習關系和活動體驗與意義建構的關系。
關鍵詞:主題教學 統整 開放 表現形式 實施
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學一直是負擔重,質量低。小學畢業檢測,識字鞏固率低;閱讀理解能力低,語感差;作文,認識膚淺,內容干癟,很少有真情實感,語句不通順、不連貫。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不高原因固然復雜,但跟小學語文教師的語文教學觀念落後、教學方式方法陳舊、單一有關。如重知識傳授,忽視能力培養,教學目標單一;如採用灌輸接受式教學,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少,知識不能很好的內化、轉化;如重教不重學,忽視學法指導;如重分解訓練,缺乏整體熏陶;如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脫離生活,封閉教學,學生知識視野狹窄;如一味追求考分,不重視發展個性,塑造人格等等。
新課程改革已在我國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新課程倡導小學語文教學要在培養學生具有實際需要的聽說讀寫能力、豐富積累的同時,掌握基本的學習語文的方法,培育他們熱愛祖國語文、喜愛語文學習的思想感情,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尊重學生獨特體驗,重視他們個性、人格的塑造;倡導語感、整體把握能力培養;倡導根據學生的興趣需要、聯系學生的生活,超越課堂、超越教材、超越教師,進行開放式的語文教學;倡導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驗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語文學習。
因此,如何更新小學語文教師的語文教學觀念,探尋新的教學方式方法,以改變現狀,適應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需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適應小學生發展的需要,顯得既重要又迫切。
一、主題教學應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新選擇
面對這樣的現狀、面臨這樣的形勢,主題教學應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新選擇。在國外特別是美國,主題教學是幾個學科共同訂下一個主題以後,共同備課,各科都圍繞這個主題進行教學,是一種跨學科、多學科整合的教學活動。在國內也有這種形式的主題教學,如北京正在實驗的「學科聯動主題教學」校本課程的教學。國內日漸興起的是幼兒園內的主題教學、英語學科中的主題教學、網路教學中的主題教學。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題教學最有影響的是清華大學附小副校長竇桂梅正在探索的主題教學。她認為的主題教學是「圍繞一定的主題,充分重視個體經驗,通過多個文本間的碰撞交融,在重過程的生成理解中,實現課程主題意義建構的一種開放性教學。」「這里說的「主題」不是思想主題,不是知識主題,而是文化主題。」[1]我認為小學語文教學應選擇的主題教學中的主題應為「學習主題」。即「對『能夠學到什麼』和『怎樣學才最有效』的綜合定位。」[2]主題教學也就成了能夠構建起學習主題學習的教學。這樣的主題教學囊括了竇老師的主題教學,范圍要大。無論是何種內涵和外延的主題教學,只要科學地實施,都具有統整知識、統整活動,開放教學,更好地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優勢。
(一)主題教學使零星的活動、零碎的知識得以統整
小學語文教學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學拼音,只能一遍遍地跟老師讀跟同學讀,頂多是張大嘴巴ααα扁扁嘴巴еее圓圓嘴巴ooo像把椅子hhh;中高年級的閱讀往往是引入新課→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檢查自學效果,理解新詞→分段理清思路→逐段學習,歸納段落大意→歸納中心思想→質疑討論解答→小結,作業。沒有將孩子們的一個個學習活動串起來,沒有將課文中的一個個知識點串起來,整個教學活動顯得鬆散,沒有結構。
如果我們給一年級的孩子創設一個情境,營造一個主題,比如:今天天氣真好,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去動物園逛逛?不過老師有個要求,咱們得帶上幾個拼音寶寶一起去。先跟拼音寶寶打個招呼——,記住拼音寶寶的名字……在這樣的游園主題的統整下,孩子們的一個個零星的學習活動就被串了起來,整個學習活動就會趣味盎然。如果我們給中高年級的閱讀設計一兩個主題,就能將課文中的一個個知識點串起來。如我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就緊緊圍繞「可憐的小女孩」這一主題分三課時引領學生閱讀體驗:第一課時學習課文的一至四自然段,從故事發生的背景——大年夜,天又黑又冷,還下著雪,小女孩的寒冷、飢餓、痛苦、家境貧窮等幾個方面來全方位地感悟小女孩的可憐。其中詞的理解、句的理解、標點符號的理解(三個破折號)都突出「可憐的小女孩」,朗讀也是為理解和表達「可憐的小女孩」而進行。第二課時學習課文的五至十一自然段,從對一般孩子來說很一般、很容易滿足的願望,但對這位可憐的小女孩來說卻是那樣美好的願望,以及願望的破滅中再一次深深感悟小女孩的可憐。第三課時學習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從小女孩的悲慘結局中,從周圍人的冷漠中,在「我與『賣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的寫話訓練中,強烈地體驗小女孩的可憐!並理解造成小女孩可憐的深層原因。在這一教學案例中,圍繞著感悟體驗「可憐的小女孩」這一主題,不僅統整了本課在知識技能方面的教學、訓練,如字詞句標點符號的理解,對比反襯寫法的感知,朗讀及讀寫結合的訓練,而且對「可憐的小女孩」這一主題的感悟、體驗、建構是全面完整而深刻的。
從竇桂梅老師主題閱讀教學的探索實踐中也能得到印證。如她在《朋友》這一主題閱讀教學中,通過「朋友」這一主題,將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將對朋友的各種認識各種知識,如「朋友應該互相幫助,互相諒解,互相取長補短」,「 朋友應該記住恩惠,洗去怨恨」,「朋友應該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等等整合了起來,建立起了比較全面而深刻的「朋友」概念,為學生今後在生活中正確識友交友待友打下了基礎。
上海曹楊二中在學校組織「觀賞周秦唐文物,解讀民族文化精神」語文主題教學活動後,校長王志剛認為:「學生在模塊或主題教學中所獲得的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知識點,而是一種在主題統攝之下的結構化的知識框架。這種模塊化的內容呈現方式,減輕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負擔,也促進了學生整體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光明日報》記者也認為:「 這種主題教學,為學生的完整學習提供了新思路。如果說,我們過去比較注重學生知識的『線性』,偏重掌握知識的『珍珠』,如今該校更注重學生素質的『樹狀』,偏向學生把握串起知識『珍珠』的本領。」
(二)主題教學使小學語文教學更開放
綱舉目張,主題教學中建構起的學習主題,就想魚網上的總繩,只要一提起魚網的總繩, 所有的網眼都張開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只要建構起學習主題,所有與這一主題有關的知識、活動、生活都向我們的老師學生張開了笑臉,等待我們去選擇,去攫取,去建構屬於我們自己的主題意義。所以主題教學開放了教學內容,可以「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把教材看做一種可以改造的客觀存在,積極審視和批判教材,科學地處理加工教材,准確地自選教材。」[3]如我組織教學的《月光曲》對教材的重組,竇老師組織教學的《朋友》對教材的自選。可以對教材進行重新解讀,開發潛在的意義。可以進行前伸後延性質的拓展閱讀,如教學《五月端陽》一文後,圍繞「民族傳統節日」這一主題進行拓展閱讀。主題教學開放了教學空間,可以在課堂中進行學習,可以在課堂外學校中學習,還可以在家庭中、社會上、網路中進行學習。如圍繞主題進行的前伸後延性質的拓展閱讀,就可以在學校圖書室、家庭、書店、圖書館等場所進行學習。主題教學解放了學生的大腦、雙手、眼睛、嘴巴、時間和空間,他們可以在語文學習中仔細觀察,積極主動地進行語文實踐,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體驗性學習。教師則成為學生進行主題學習的策劃者、引領者、管理者。主題教學密切了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學生的生活是他們進行主題學習的豐富資源。教學中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導入主題學習,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加深、豐富對主題的理解;主題學習更是為了學生未來的美好生活而進行。
(三)主題教學使語文教學更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
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特別是剛跨進校門的孩子,不超過十五分鍾。而且學習興趣「低年級的小學生從對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外部活動更感興趣,逐漸發展到對學習的內容和需獨立思考的作業感興趣。」「小學低年級學生對以游戲方式進行的學習活動感興趣,……」[4]
竇桂梅老師根據自己的實踐探索認為,「藉助於主題,……在學生入情入境的情況下,再來進行語言的學習、推敲,同時達到深化情感、磨礪思想的目的。這就好像每一個戲劇的引子、每一個風景點的引道一樣,先把孩子從聲、光、色的世界裡引進語言的殿堂,然後教師仍舊藉助主題給學生指出一個個路徑,讓學生有可能走進更多的作家、更多的文本,進行更豐富的語文實踐,他們的收獲才會更大。」[5]
確實如此,主題教學往往要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如實體情景、模擬情景、想像情景、問題情景、語表情景[6],吸引住小學生們。如低年級課文《比尾巴》的教學,有位老師就創設了參加動物運動會的情境。從參加動物運動會有哪些動物入手,學習生字和詞語,再以小朋友做裁判評比動物為情境,對課文內容進行初步的學習,最後通過小記者把這個比賽寫成了兒歌引到課文,了解課文的寫法。整堂課都在「參加動物運動會」這一有趣的主題情境中進行,讓他們在游戲中興趣盎然地學習,教學效果很好。
對於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主題教學也促使教學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如我在教學《月光曲》一文時,將本文「認識貝多芬是一位著名的音樂家」這一主題分解為兩個有層次的小主題。第一層次認識貝多芬是一位有才華的音樂家,第二層次認識貝多芬是一位同情勞動人民的音樂家,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為此我對教材進行了重組。第一課時先學習描繪《月光曲》(曲名)內容的第九自然段,然後學習敘述《月光曲》(曲名)是即興創作再加以記錄下來的八、十自然段,感悟體驗貝多芬的音樂才華。第二課時學習敘述貝多芬譜寫《月光曲》(曲名)的素材來源和靈感激發的第二至第七自然段,了解貝多芬為什麼會譜寫出這么美的《月光曲》(曲名),探究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的高尚人格。教法的選擇上也有差別,第一課時以學生的讀讀悟悟為主,第二課時則以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為主。這樣的主題分解、教材重組、教法選擇,完全是遵循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這一認知規律的。所以實際教學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濃厚,參與面廣,學習效率高。
總之,主題教學的統整能力、開放性,以及對學生認知規律的遵循,使得主題教學成為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新選擇。
註:
[1][7]竇桂梅.「主題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人民教育,2004,(12).
[2]楊章宏.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
[3]竇桂梅.為生命奠基——語文教學改革的「三個超越」[J].人民教育,2002,(1).
[4]沈德立.發展與教育心理學[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146—147.
[6]李吉林.李吉林情境教學——情境教育[M].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5.
8. 小學語文課堂到底該教些什麼
很多一線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都思考過這個問題:在素質教育的呼號聲和應試內教育的戰場上,那一容線夾縫才是語文教育的真諦?或許,從語文課堂教學可以反映。 編者們牽強附會地把一些類似教材放在一個預定的單元組,殊不知有些作者的文章有其個性內容,勉強地按這些要求去做,就失去了教材本身應該帶給讀者(學生)的個性的享受。況且,一本《教參》,很多時候左右著教師們對教材的理解和內化,有時候甚至充當標准答案的角色,難道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要教這些東西?教師的教學也要個性化應該不僅僅指教學方法或風格,也應該包括教師本身對教材的理解、處理、內化。 我們的語文教學也正是如此,會學習的人要會思考,其中包括發現問題(獨立思考)。所以孔夫子就說:「學而不思則罔。」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教什麼的問題首先要考慮的應該就是這個。本人認為,處理教材,拿到一篇課文,首先要考慮的並非怎麼去教,教師自己首先要去讀懂這篇文章,哪怕只懂一點!只有懂得了作者的寫作目的和編者的編組意圖,明白了應該教什麼,才能著手思考怎麼教。
9. 小學語文課堂應該講什麼針對應試教育
您好,我是一名小學教師,因為不知道你所教的年級,因此只能從大回方面來說:
首先,小學語答文的內容其實並不復雜,主要是一些記憶性的知識點,這部分需要您多變換測驗的形式幫助孩子們提高鞏固記憶就可以了,同時講課的時候一定要有條理,課堂流程也要有條理。例如:課前三分鍾,出示本堂課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課後交流本堂收獲等,總之,每堂課要都要按照總體「學會-做到」的標准貫徹。
其次,這也是小學語文重要的部分,閱讀理解。雖然是小學,但現在小學的閱讀理解難度也比較大,因為孩子們沒有什麼生活閱歷,因此在面對比較深刻的文章時就會無從下筆,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時候多要求孩子看書、寫日記或是周記,以提高他們對生活關注和感受(還能提高寫作能力),最好是能將每堂課所講的內容和孩子們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而不是乾巴巴的照本宣科。當然這就要求教師深入鑽研課本,精心設計教案。總之下辛苦,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孩子們就會離不開你。以上是我的個人經驗,不知道是否對你有用,最後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