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教學案編寫要求

小學語文教學案編寫要求

發布時間:2021-03-04 09:24:36

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基本要求有哪些

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基本要求:

一、教態基本功。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眼神包含著對學生的肯定、贊賞和鼓勵,是與學生情感的交流,切不可盯著天花板或隨處亂看。前者給學生目中無人的感覺,後者給人心不在焉的感覺,但兩者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課堂效果。動作也很重要,打手勢能起到輔助講解的作用,但要恰倒好處。

二、語言基本功。

1、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練,生動形象有啟發性。

2、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三、板書基本功。

1、從板書中我們可以直接看出一個教師的書寫能力。有的青年老師認為,只要有水平,寫字的好壞是次要的。可謂一個教師,應該處處為人師表,而粉筆字正是老師的「門面」,學生看得最多最清楚,如果老師板書時能又快又好,學生會產生一種欽佩感,會認真看和細心模仿,這就從心理上為教學提供了有利因素,久而久之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和作業的質量。

2、從板書的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老師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力強的老師能通過簡潔的板書,清楚而完整的將自己備課時的思維過程准確的表達出來,學生記得少卻收獲多,教者輕松學者也輕松,並可以節約出不少時間讓學生多練習。

3、從板書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老師是否有計劃性和把握能力。

四、演示基本功。

不僅指直觀效果,教師的示範同樣起演示的作用。演示是上好一堂課的基本條件之一。美術教師與其他學科的教師的區別在於美術教師應具備美術教育所特有的專業特徵。合理採用演示,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發學習動機、豐富感性認識、發展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五、教學科研基本功。

實施新課改後,要求教師從經驗型向科研型、復合型方向發展,要成為新生代的教師。那麼,教育科研能力是一項新的基本功。在各級各類的骨幹老師評選中,我們都發現了對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具體明確的目標,要求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從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學會反思,及時撰寫有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新課程需要老師成為一個教育研究者,而不是教書匠。

② 如何編寫小學語文的導學案

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指出,未來的文盲就是那些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夠激發學生自我學習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 有必要對備課進行改革,由原來的教案變為導學案。
學案是經教師集體研究、個人備課、再集體研討制定的,以新課程標准為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為目標編寫的,用於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它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自主發展的路線圖。
學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也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它將知識問題化,能力過程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潛移化。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科學有效的訓練,達到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學案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按照學生的學習全過程設計,將學習的重心前移,充分體現課前、課中、課後的發展和聯系,主要依據五大環節:課前預習導學—課堂學習研討—課內訓練鞏固—當堂檢測評估—課後拓展延伸。在先學後教的基礎上實現教與學的最佳結合。
一、總體要求:
導學案是課堂教學的總抓手,導學案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教學的各個環節,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導學案要根據學科特點來設置,基本要求,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知識儲備、小組任務、時間安排、課堂檢測等內容要考慮到層次,考慮導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特點,按由易到難的順序編排,鞏固練習要設置選做題、思考題,「扶優扶強」。
二、「導學案」的編寫的原則:
主體性原則:確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做中學。
導學性原則:具有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
探究性原則:盡可能設計可供學生在研究中學習的內容,有可供師生豐富完善的「留白處」,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層次性原則:關照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
三、具體要求:
1.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新知識放手讓學生主動思考;重點、難點讓學生議論;問題讓學生思考解答;規律讓學生尋找歸納等。
2.導學案問題的來源。(預設性問題與生成性問題)
⑴教材中的重點、難點;
⑵用日常檢測中發現的知識缺陷與漏洞;
⑶學生最容易出錯的地方;
⑷教師自己最想講的知識;
⑸課堂互動中生成的問題。
在預習中用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自學與討論解決基本問題。學生通過有效的預習可以解決80%甚至更多的問題。教師要以自己對教材閱讀的方法與感悟、提出的問題與提出問題的思路作為支點,引導學生用教師提出的問題、提出問題的思路、角度與自己提出的問題,與教材、同學、老師進行深層對話,生成學生學習中更有思維價值的問題並讓學生去嘗試探究解決。
3.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
教師要從「多講與多練」擠占學生有限的學習時間,進行過多的機械訓練的誤區中走出來,雖然這種方式曾是應對傳統考試的法寶,但對學生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探究能力的考察是完全背道而馳的,教學效率也是不高低下的。得到的是學生在學習上的死記硬背和運用中的生搬硬套;失去的卻是學生求知的熱情和慾望以及孩子的靈性。我們的課堂應該由學生的靜聽向主動獨立思考、積極發言、展示交流,互相修正、互相點評、互相檢查轉變。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創新能力的支點,也是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探究的快樂,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獲得成就感與自信的基石。因此徹底的轉變我們的教學方式;充分的解放學生釋放學生的潛能才是我們當前進行課程改革的關鍵。主要體現在教師主導性:課堂上,當出現學生都不能解決的問題,或者是出現許多想解決的問題時,教師的點撥、歸納、篩選,是發揮教師組織、主導作用的有利時機。1、組織篩選問題。針對各小組存在的共性問題,圍繞重點難點易錯點,教師精選出具有思維價值、創造價值和發散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地進行討論交流。2、啟發引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好組織和引導作用,讓學生通過生生互動,組組互動等形式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達成共識,並以小組為單位展示交流。3、互動點撥。同時教師適時介入學生的互動,對學生無法解決或仍存偏差、歧意的問題進行適當的點撥,保證課堂討論交流的方向性和順暢性。同時教師還要結合課堂上出現的新問題,適時組織即時互動,既要保證新問題的及時解決,又要不幹擾中心問題的處理,從而使整個教學思路順暢。即便是需要講解時,也應盡量通過啟發設問,讓學生思考、探索、分析得出結論,從而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梳理形成知識網路,深化對基本知識的理解。
4.作業必須符合學科的特點,語文的工具性決定了語文拓展的必要性,作業的設計要鼓勵學生學以致用,要借課內學到的知識與達成的能力,去解決課堂以外的現實問題;作業必須緊扣教材文本要求,讓學生牢固掌握課堂內學到的知識與能力,並且能夠逐漸內化,靈活運用;作業必須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要以學生發展為本,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思維,體現層次性。
5.課前預習
(1).沒有預習的學習是低效的。以前多部分學生沒有養成預習習慣,少部分學生能夠預習但沒有習得方法,不能突出學科的特點。這樣學習起來,學生沒有明確的目標,不知道自己該學些什麼,想學什麼,只是被動的接受和等待。導學案的預習能夠給學生明確的指導,使學生能抓住語文學習的關鍵點,自主地進行預習,在投入到課堂教學學習之前已經對學習內容有一定的理解,同時因為有了問題急於想求得夥伴或教師的幫助,急於想解決問題,所以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
(2).在檢查預習的環節:學生小組交流學案上的預習題目,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進程,掌握學生自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和不足之處。對於學生在自學中遇到的障礙及疑難之處,教師要在隨後的教學中進行點撥。此環節,教師要做好三點:解決基本問題。所謂的基本問題就是掃清閱讀障礙的字詞,要處理的准確扎實;強調中心問題。預習中有關課文內容的問題一定要讓學生充分重視、明白、理解,為下一環節的合作探究做好鋪墊;強化集中的問題。大家都容易出錯的問題一定要強化解決,哪怕是一個字的讀音,也要做到事無巨細的弄准確,不留預習上的的死角,這也是堂堂清的具體體現。
四 導學案的編寫
(一)、導學案的性質

導學案應是教師提供給學生的可以籍此並依託教材可以比較輕松的做到自主學習的具體方案,是教師給學生搭建的可以自主學習的平台。
(二)、導學案編寫的基本原則
1、主體性原則:確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做中學。
2、導學性原則:具有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師生可共同參與。
3、問題性原則:知識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問題要精心設計,可以是填空,可以是思考題或其他形式。
4、層次性原則:導學案所涉及的課堂內容,要分層探究,有序引導,體現知識的逐步生成過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狀上升。同時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
5、探究性原則:盡可能設計可供學生在研究中學習的內容,有可供師生豐富完善的「留白」處,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具體要求:
第一、「導學案」應該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
第二、「導學案」應注意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體系;
第三、「導學案」應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
第四、「導學案」應提供檢測學習效果的適當材料;
第五、注意「導學案」與一般教案、講義的區別,不能把「導學案」寫成類似學習輔導用書的模式。更不能直接照搬教輔資料。
第 六、「導學案」的編寫一般按課時進行,與教師上課同步,適合於不同課型的教學需要。
(三)「導學案」的備課模式:
「導學案」備課的基本模式:「提前備課,集體研討、輪流主備、優化學案、師生共用」。
1、集體備課(這我們做不到,都是單槍匹馬。)
備課組長提前兩周召集全體組員就一周內所要講的內容進行說課,著重圍繞如何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流程,分析學生情況等方面內容。
2、輪流主備
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備課組長將內容進行分工,主備教師提前一周拿出「導學案」初稿,並交給備課組長審查修改;備課組長將一周的「導學案」草稿交分管領導審定,製成正式文本。
3、提前發放
上課前一天將「導學案」發至學生,正式上課前收齊後適度批閱,任課教師對「導學案」再次進行閱讀理解和補充完善。
4、課後反饋
師生共用「導學案」實施課堂教學,課後教師在「導學案」的有關欄目或空白處填寫「課後記」,用於下次集體備課時小組交流。
5、整理成冊
備課組長負責將「導學案」整理成冊,作為本備課組的教案,每學期交教導處一份,以備檢查和存檔。
( 四)、導學案的編寫格式
1、容量要求:八開紙正反兩面、頁邊距、中縫2厘米左右,三案合一。
2、頁眉設置:
××學校 )×什麼科目什麼版 導學案№×× 編寫:××× 審核:×××
3、頁腳設置: 章節名稱(×章×節) 頁碼 激勵話語(名言、警句)。
4、導學案編寫的基本環節
小學語文導學案設計舉例
課 題 第十七課、古詩【絕句】
課 型 新授課 年級 二 主備人 xxx 執教人 xxx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9個字。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學習重點難 點 識字、寫字,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預習內容 1.背誦【望廬山瀑布】2.初讀課文,掃除生字障礙。(查字典)
學 習 過 程
環節 學 案 導案
創設情境
提出質疑 1.聽寫詞語。香爐 白銀 流水 1. 復習導入 。
2.背上首古詩。 2. 板書課題。
3.讀古詩,提出不懂的詞、句。 3. 聽話引入,揭示課題。

自學探究
合作交流 1. 理解詩意。2. 組內交流詞義、詩意。 引導學生自讀課文。
交流展示
深化感悟 1. 詩中寫了哪些景物?那些色彩?
2. 這些景物是在什麼地方看到的? 引導學生了解詩景。
總結鞏固
拓展創新 1. 讀古詩,畫出節奏。 1. 指導朗讀。
2. 重點寫 ;吳、含、窗、嶺、鳴、泊、絕、柳字並組詞。 2. 指導書寫生字。
學習收獲及反思

③ 怎麼編寫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更有效

在日常的小學語文教 研中,老師部可以寫教學設計,但有的老師是照著別人的模板或教參
上的格式生搬硬套出來的,我本人也曾經有過這種尷尬的經歷。歸結原因,我們的教學設計
理論基礎太薄弱。因此,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教學設計各個環節的一些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希望能夠解決和我有類似經歷朋友的困惑。
一、教學設計的起點分析
任何學科的教學設計必須搞清以下三個問題:「為誰設計,設計什麼,如何設計」。這三個問題有行為上的邏輯關系,只有搞清教學設計的對象、目標,才能有效地設計教學。首先設計的對象是學生,對學生的分析通常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學生當前的狀態(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學生的特徵分析(認知發展水平、學習風格、動機水平、個人對學習的期望等)。其次是教學目標分析,要把它搞清楚就必須對「教材」和「課程標准」分析。要從整個小學階段語文學科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與課時教學目標,從學科邏輯結構,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要求來分析教學目標。最後,就是如何設計的問題,對學生和教學目標的分析之後,選擇較為高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二、教學目標的設計

教學目標就是指通過教學活動,學習者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發生的預期變化。教學目標是分析教材和設計教學活動的依據,也是評價教學的科學依
據,同時還可以幫助教師評鑒和修正教學過程,所以教學目標的設計很重要。對教學目標的設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1.對教學目標要科學分類
認真分析教材鑽研課程標准,從而確定教學目標。確定哪些是知識與技能的要求,過程與方法的要求,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注意,並不是每節課教學設計的目標都必須列出三維目標,這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確定。 2.教學目標要有系統性
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時,必須考慮目標體系的橫向和縱向聯系。要充分考慮不同教育階段,不同學科之間的培養目標、本學科教學目標、本學科的學年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之間的相互聯系,採取有效的教學設計策略使它們整合。例如,從整個小學語文
學習階段、整本教科書和單元教學要求來確定教學重點,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和認識發展
水平來確定教學難點。明確哪些是必須教的,那些是可教可不教的,哪些是不要教的。 3.教學目標的表述要科學

如何才能科學、合理地表述教學目標呢 以研究行為目標而聞名的馬傑(Mager)在1962年出版了《程序目標的編寫》一書,在這本經典著作中他提出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應包括三
個基本要素:行為、條件、標准。因此,我們在表述教學目標時要從這三個基本要素出發。首先,行為的表述要說明學生通過學習之後應該獲得怎樣的能力,所用的行為動詞必須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例如,「說出、舉例、比較」等。還要注意,行為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其次,條件的表述要說明學生表現學習時所處的環境、條件等因素。例如,要表述一個「要求學生辨別各種鳥類」的教學目標,那麼必須指明完成任務時的條件「從黑白照片,還是從彩色照片中,允許使用工具或不使用工具」。最後,標準的表述一般要從行為的速度、准確度和質量三方面來確定,同時這是教學行為完成質量可被接受的 最低程度的衡量依據。 三、教學內容的設計
教學內容的編排是對已選定的學習任務進行組織和編排,使它具有一定的系統性或整體性。由於每個教師所處的教育區域整體發展水平不同,所授的班級學生認知基礎和水平的不同;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教師的教學風格不同所以,對於教學內容的組織和編排沒有
什麼統一的編排順序,教師要因地制宜地來編排教學內容的』 諄。通常編排教學內容時要注意兩個原則:—個是要按學科知識的邏輯順序來編排,另一個就是按學生的認知基礎、水平和認知效果來編排。

例如,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新增課文《我和祖父的園子》,文中語言平實、質朴、自然,富有獨特的藝術個性。整篇文章除了「溜」「謊花」外,沒有什麼生詞,即使城裡的孩子也能輕松地讀懂、讀出趣味。因此在設計時,不必要按照小節順序逐段講解。否則,「園子」就完全失去了自由和生機,「孩子」也沒有了樂趣。根據課文內容可以讓學生圍繞「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文中的我在園子里生活得怎樣?」這兩個中心話題去讀書,讀出自己的感受。 四、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的設計
教學方法是教師完成教學所採用的方法。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如果選擇和運用的得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的選擇上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呢?首先,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考慮教學內容的性質,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教法的使用范圍, 也就是說使用哪種教法效果更好的問題。其次,教師要明白,多媒體只是我們實現教學目的的技術手段、物質基礎,在多媒體設計上,我們要從教學的實效來確定是否使用多媒體。要避免出現這樣的錯誤認識,片面地認為所有教學設計都必須要通過多媒體來呈現。 五、教學結構的設計
教學結構的設計是指為了更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在時間和空間上對教學因素的「排列」和「組合」。教學結構的設計對於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學結構的設計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首先,整體上確定教學設計中有哪些教學環節,從學生的認知水平、認知規律、知識的邏輯結構來確定各教學環

節的先後順序。然後再從教學目標的要求來看,對重點知識、難點知識在各教學環節上所用的間要安排合理。最後,從教學內容的抽象程度、學生的認知規律來確定在哪個教學環節上使用多媒體等。 六、教學設計的評價
教學設計的評價是教學設計的最後一個環節,只有通過對設計的教學方案進行比較全面
的、准確的評價和反饋,才能指導教師更科學地調整和修改教學設計。那麼,教學設計該如何評價呢?判斷一個教學設計方案的優劣,要從其最終的目的是否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通 常用「四性」來評價,即:
(1)教育性:看其是否能用來向學生傳遞課程標准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服務。
(2)科學性:看其是否正確反映了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概念。 (3)藝術性:看其是否有較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4)經濟性:看其是否以較小的代價獲得較大的效益。 七、結語
盡管上述介紹不是非常全面,但我相信,這篇文章會解釋一些大家在教學設計中的困惑。學習教學設計,也是學習一種教學技能。任何一門技能,如果沒有一法指導,效果是不理想的。因此,掌握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對教師提高教學設計的能力很重要。

④ 如何撰寫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學案例

一般情況下,撰寫教學案例要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寫案例事實,二是寫案例分專析。 撰寫案例事實,是「講老屬百姓自己的故事」,由於教師對教學事件比較熟悉,敘述的事實比較具體,加之教師對寫記敘文不會感到困難,所以描述教學事件也就得心應手。撰寫案例分析需要進行論述,但是這里的論述是就事論理,是針對具體問題發表自己有針對性的意見或建議,不涉及很多的人和事,不需要高度的抽象概括,難度不大。 只要我們認真研究,都有可能寫出有價值案例分析;只要認真地運用教學理論深入分析教學案例,都有可能提出獨到的見解。

⑤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時應重點考慮哪些要素

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要考慮哪些因素
最佳答案
一、 在備課中樹立新的理念。1.樹立「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理念。教師在備課中,不能只是以為在為教一節課做准備。首先要想到這一節課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供了什麼。如低年級識字教學,不僅僅是認字、讀字、寫字,而且要在筆畫、筆順、結構方面滲透、歸納,為識字寫字能力的提高作準備。2.樹立「語文全面教育」的理念。教師備課,應著眼於:「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從認識上把握住義務教育對語文課程的要求,把握住語文課程能為義務教育做什麼,把握住語文教育的特點(聽說讀寫結合,聯系生活實際,在語言環境中整體領悟,尊重獨特的情感體驗……)。3.樹立「學生是學習主人」的理念。《標准》的第三個課程基本理念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教師在備課時,從教學內容重點、難點的確定,課堂結構的安排,教學方法的設計,評價的適時、適度,都要有助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形成。4.樹立「開放的大語文觀」的理念。語文教學並不等同於語文課堂教學。一篇課文,一本教科書,要和生活、和做人融於一體。語文學習不是封閉式的學習,它應該包括學習語文的一個人的整個的生活空間,甚至精神世界。這正是《標准》提出的「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真實含義。5.樹立「新的語文教材觀」的理念。(1) 看透語文教材。葉聖陶先生有個精闢的論斷:「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教材是教與學的載體。教學及常見的是誤將這些文當成全部,誤將讀懂作為主要教學目標,甚至是唯一目標,把學生的培養拋在了一邊,變成了學生為文服務,局限了教學,扭曲了教學。語文教材是以少學多,是獲知之例、育能之例、啟智之例、做人之例。是培養學生語文素質之例,既是練例,又是範例。看透教材就要跳出教材,要懂不為懂,以文為例,教文育人。(2) 吃透語文教材。教材雖是例子,卻又是憑借,當例子指的是目的,並不是不重要,看得遠需要站得穩,當例子更應鑽例子。吃透教材,就要挖掘語言文字——聽說讀寫的載體。吃透語言因素的七要素——音、形、意、道(道理)、境(語境)、情(感情)、采(文采)。要在重點、難點、特點處吃透。(3) 開發語文教材。①擴點:及教材的簡略處求擴展,省略處求補充,概括處求具體,暗含處求明朗,延深處求續編。②疑點:讓學生發現問題,進行疏通性、探究性、鑒賞性、評價性質疑。③異點:從不同角度發表見解。對中求異,異後求佳。④評點:評價任務、情節、語言、作者……⑤爭點:抓住教材某點引發爭論、辯論。⑥聯點:無聯系因素的聯接,遠距離的聯接。⑦移點:借課文內容,移情境,移角色,移情感。⑧用點:根據教材,結合實踐需要,靈活運用。⑨易點:抓住教材容易處,有意加上適當、有趣的難度,激發火花。二、 一篇課文的鑽研。(一)鑽研一篇課文的五個步驟1.初讀課文,掌握全貌,疏通文字。當教師剛接觸課文的時候,應當認認真真地讀幾遍。要強調這里的「讀」,不是默讀,而是出聲朗讀。教師要在吟詠中體味文字飽含的意境和感情,促使自己盡快地進入課文。認認真真把課文讀了幾遍,基本搞清課文有什麼內容,這些內容是怎麼一層一層表述出來的,理清課文大致的脈絡,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基本點。對課文的寫作方法,多多少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疏通文字是這一步中很重要的工作之一。雖然在一篇課文中一個字詞只是極小的一個局部,但在教學中絕不能出現科學性的錯誤,字的讀音、書寫、意思都要正確。2.逐段細讀,理解內容,抓好重點詞句。「段」指的是自然段。備課鑽研理解課文,教師還要靜下心來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去揣摩語言文字,理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以便分清課文最基本、最主要的內容,每個自然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抓重點詞句的好處:1.課堂上指導學生理解內容、理解感情;2.指導朗讀,或者進行語言文字訓練;3.更好體會作者錘詞煉句,鋪陳華章彩文,4.讓自己在品味重點詞句時更好地理解課文,讓自己的感情同作者的感情同樣起伏升沉。3.劃分大段,理清思路,理解布局謀篇。在逐節細讀理解每個自然段內容,歸納出自然段的段意之後,教師要把課文的結構段邏輯段(大段)劃分好。4.通觀全文,了解寫作意圖,抓住主旨。(1) 回過頭去看一看抓的重點詞句,歸納的段意是否服從中心,如果游離了中心,就該加以補正;中心是怎麼表露的,作者從哪個視角選擇材料,用了什麼樣或哪些寫法來表現物、情。(2) 對課文設疑。(3) 對根據名家的名篇節選刪改的,應盡量找原文讀一讀,和課文對照一下。5.結合實際,制定目標,選定內容,確定重點和難點。結合實際:教師應該根據課文的實際去考慮學生的實際,從「備教材」到「備學生」。從總的方面說,要注意學生們的學習基礎,已具備的學習方法;從細的方面說,要注意學生們聽說讀寫的水平、思維方式、生活范圍和課文的語言文字、表述的內容有哪些差距,課文包容的信息,哪些是學生們了解或比較了解的,哪些是他們的盲區,課文的寫作方法,語言特色,能否被他們吸收、消化、記憶、運用。在面向全班學生的前提下,還不要忽視個體差異,以便分類指導,最後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提高和發展。制定目標:制定教學目標,要依據《標准》、《大綱》,把握好學段及年級的要求,分清聽說讀寫,字詞句篇在不同學習階段的層次水平。制定教學目標,還要依據課文,把握好課文在全冊、全單元的位置及作用,把一課書或一節課的教學目標納入一個單元的訓練體系中去,呈現出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梯度。制定教學目標,更不能脫離學生知識、能力、智力、非智力以及生活范圍的實際。制定目標時,要明確、合理,學生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情感與態度的指向都清楚,是可以評估檢驗的。切忌把教學目標定得大而空泛,多而繁雜。選定內容:對一節課內容的選定,要處理好「課文內容」與「課堂教學的內容」這二者的關系。課文中的一些內容學生是能讀懂的,不一定是課堂教學的內容,可以不講或少講.在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同時,教師不要忘記「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結合課文適當地介紹一些有關的知識,把課文內容向課外延伸。確定重點:在內容上肯於取捨,才能突出重點和難點,有利於課堂結構的改革。課文重點的確定,除依據《標准》、《大綱》之外,還要依據單元訓練點,抓好課文與主要內容、中心緊密關聯的段落,緊扣知識點和能力訓練點。確定難點:難點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1.離學生生活較遠,缺少感性認識,知識儲備不足又難以想像的。2.含義較深,不易理解的詞句。3.課文中講得比較深的道理。4.較長課文復雜的結構。三、 閱讀教學的備課。(一) 導課的藝術1. 開篇引導,也叫導入新課,導語:目的是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導語力求「精」「新」二字,要生動、有文采、有感情。導語設計有法無式,既可介紹背景,介紹作者、人物,直接審題;又可出示圖像,創設情境;也可提出問題,故設懸念;還可講個故事,做個練習。總之要富於變化,激情引趣。2. 課堂指導,善於點撥:《標准》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課上的指導點撥主要體現在導讀、導思、導路三方面。(1)導讀:是切切實實給學生讀書的時間,真的做到書聲琅琅。初步感知課文時,指導學生認認真真讀,讀正確,把課文讀順。理解課文關鍵處,表現課文主要內容的段。重點的句子,要反反復復讀,邊讀邊想,以思促讀,借用學生質疑的問題,或老師提出的問題指導學生讀懂內容,領悟感情。這時的導讀,一是注意對詞句的理解,咬文嚼字品字品句的深度是和誦讀達情的水平大體一致的;二是適當在朗讀技巧,比如重音、停頓、速度上要作指導。(2) 導思:是指善於點撥學生提出的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善於抓住時機,設計一些既符合學生實際,又有針對性、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來疏導學生的思維。(3) 導路:是指把握學生的學路,引導學生和課文之間的「對話」,去貼近作者的思路,找到課文前後內在的邏輯聯系。3.收尾誘導:結尾切不可拖泥帶水,也不能僵死呆板淺白直露,虎頭蛇尾似的結尾肯定削弱教學效果。結尾應當總結概括、深化延伸、簡潔明快、含蓄蘊藉、新鮮有趣、靈活多變。

⑥ 小學語文教案格式

一、抄教學目標
二、教學重點襲、難點
三、教學准備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2、學習新課
a、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b、學習生字詞
c、想想課文講的是件什麼事
d、小組討論、交流。
e、教師相機輔導,理清課文脈絡
3、指導感情朗讀,入情入境
4、小結,拓展延伸
5、布置作業
五、板書設計

⑦ 如何科學編寫小學語文導學案

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指出,未來的文盲就是那些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夠激發學生自我學習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 有必要對備課進行改革,由原來的教案變為導學案.
學案是經教師集體研究、個人備課、再集體研討制定的,以新課程標准為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為目標編寫的,用於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它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自主發展的路線圖.
學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也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它將知識問題化,能力過程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潛移化.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科學有效的訓練,達到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學案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按照學生的學習全過程設計,將學習的重心前移,充分體現課前、課中、課後的發展和聯系,主要依據五大環節:課前預習導學—課堂學習研討—課內訓練鞏固—當堂檢測評估—課後拓展延伸.在先學後教的基礎上實現教與學的最佳結合.
一、總體要求:
導學案是課堂教學的總抓手,導學案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教學的各個環節,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導學案要根據學科特點來設置,基本要求,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知識儲備、小組任務、時間安排、課堂檢測等內容要考慮到層次,考慮導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特點,按由易到難的順序編排,鞏固練習要設置選做題、思考題,「扶優扶強」.
二、「導學案」的編寫的原則:
主體性原則:確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做中學.
導學性原則:具有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
探究性原則:盡可能設計可供學生在研究中學習的內容,有可供師生豐富完善的「留白處」,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層次性原則:關照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
三、具體要求:
1.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新知識放手讓學生主動思考;重點、難點讓學生議論;問題讓學生思考解答;規律讓學生尋找歸納等.
2.導學案問題的來源.(預設性問題與生成性問題)
⑴教材中的重點、難點;
⑵用日常檢測中發現的知識缺陷與漏洞;
⑶學生最容易出錯的地方;
⑷教師自己最想講的知識;
⑸課堂互動中生成的問題.
在預習中用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自學與討論解決基本問題.學生通過有效的預習可以解決80%甚至更多的問題.教師要以自己對教材閱讀的方法與感悟、提出的問題與提出問題的思路作為支點,引導學生用教師提出的問題、提出問題的思路、角度與自己提出的問題,與教材、同學、老師進行深層對話,生成學生學習中更有思維價值的問題並讓學生去嘗試探究解決.
3.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
教師要從「多講與多練」擠占學生有限的學習時間,進行過多的機械訓練的誤區中走出來,雖然這種方式曾是應對傳統考試的法寶,但對學生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探究能力的考察是完全背道而馳的,教學效率也是不高低下的.得到的是學生在學習上的死記硬背和運用中的生搬硬套;失去的卻是學生求知的熱情和慾望以及孩子的靈性.我們的課堂應該由學生的靜聽向主動獨立思考、積極發言、展示交流,互相修正、互相點評、互相檢查轉變.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創新能力的支點,也是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探究的快樂,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獲得成就感與自信的基石.因此徹底的轉變我們的教學方式;充分的解放學生釋放學生的潛能才是我們當前進行課程改革的關鍵.主要體現在教師主導性:課堂上,當出現學生都不能解決的問題,或者是出現許多想解決的問題時,教師的點撥、歸納、篩選,是發揮教師組織、主導作用的有利時機.1、組織篩選問題.針對各小組存在的共性問題,圍繞重點難點易錯點,教師精選出具有思維價值、創造價值和發散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地進行討論交流.2、啟發引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好組織和引導作用,讓學生通過生生互動,組組互動等形式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達成共識,並以小組為單位展示交流.3、互動點撥.同時教師適時介入學生的互動,對學生無法解決或仍存偏差、歧意的問題進行適當的點撥,保證課堂討論交流的方向性和順暢性.同時教師還要結合課堂上出現的新問題,適時組織即時互動,既要保證新問題的及時解決,又要不幹擾中心問題的處理,從而使整個教學思路順暢.即便是需要講解時,也應盡量通過啟發設問,讓學生思考、探索、分析得出結論,從而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梳理形成知識網路,深化對基本知識的理解.
4.作業必須符合學科的特點,語文的工具性決定了語文拓展的必要性,作業的設計要鼓勵學生學以致用,要借課內學到的知識與達成的能力,去解決課堂以外的現實問題;作業必須緊扣教材文本要求,讓學生牢固掌握課堂內學到的知識與能力,並且能夠逐漸內化,靈活運用;作業必須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要以學生發展為本,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思維,體現層次性.
5.課前預習
(1).沒有預習的學習是低效的.以前多部分學生沒有養成預習習慣,少部分學生能夠預習但沒有習得方法,不能突出學科的特點.這樣學習起來,學生沒有明確的目標,不知道自己該學些什麼,想學什麼,只是被動的接受和等待.導學案的預習能夠給學生明確的指導,使學生能抓住語文學習的關鍵點,自主地進行預習,在投入到課堂教學學習之前已經對學習內容有一定的理解,同時因為有了問題急於想求得夥伴或教師的幫助,急於想解決問題,所以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
(2).在檢查預習的環節:學生小組交流學案上的預習題目,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進程,掌握學生自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和不足之處.對於學生在自學中遇到的障礙及疑難之處,教師要在隨後的教學中進行點撥.此環節,教師要做好三點:解決基本問題.所謂的基本問題就是掃清閱讀障礙的字詞,要處理的准確扎實;強調中心問題.預習中有關課文內容的問題一定要讓學生充分重視、明白、理解,為下一環節的合作探究做好鋪墊;強化集中的問題.大家都容易出錯的問題一定要強化解決,哪怕是一個字的讀音,也要做到事無巨細的弄准確,不留預習上的的死角,這也是堂堂清的具體體現.
四 導學案的編寫
(一)、導學案的性質
導學案應是教師提供給學生的可以籍此並依託教材可以比較輕松的做到自主學習的具體方案,是教師給學生搭建的可以自主學習的平台.
(二)、導學案編寫的基本原則
1、主體性原則:確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做中學.
2、導學性原則:具有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師生可共同參與.
3、問題性原則:知識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問題要精心設計,可以是填空,可以是思考題或其他形式.
4、層次性原則:導學案所涉及的課堂內容,要分層探究,有序引導,體現知識的逐步生成過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狀上升.同時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
5、探究性原則:盡可能設計可供學生在研究中學習的內容,有可供師生豐富完善的「留白」處,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具體要求:
第一、「導學案」應該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
第二、「導學案」應注意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體系;
第三、「導學案」應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
第四、「導學案」應提供檢測學習效果的適當材料;
第五、注意「導學案」與一般教案、講義的區別,不能把「導學案」寫成類似學習輔導用書的模式.更不能直接照搬教輔資料.
第 六、「導學案」的編寫一般按課時進行,與教師上課同步,適合於不同課型的教學需要.
(三)「導學案」的備課模式:
「導學案」備課的基本模式:「提前備課,集體研討、輪流主備、優化學案、師生共用」.
1、集體備課(這我們做不到,都是單槍匹馬.)
備課組長提前兩周召集全體組員就一周內所要講的內容進行說課,著重圍繞如何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流程,分析學生情況等方面內容.
2、輪流主備
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備課組長將內容進行分工,主備教師提前一周拿出「導學案」初稿,並交給備課組長審查修改;備課組長將一周的「導學案」草稿交分管領導審定,製成正式文本.
3、提前發放
上課前一天將「導學案」發至學生,正式上課前收齊後適度批閱,任課教師對「導學案」再次進行閱讀理解和補充完善.
4、課後反饋
師生共用「導學案」實施課堂教學,課後教師在「導學案」的有關欄目或空白處填寫「課後記」,用於下次集體備課時小組交流.
5、整理成冊
備課組長負責將「導學案」整理成冊,作為本備課組的教案,每學期交教導處一份,以備檢查和存檔.
( 四)、導學案的編寫格式
1、容量要求:八開紙正反兩面、頁邊距、中縫2厘米左右,三案合一.
2、頁眉設置:
××學校 )×什麼科目什麼版 導學案№×× 編寫:××× 審核:×××
3、頁腳設置: 章節名稱(×章×節) 頁碼 激勵話語(名言、警句).
4、導學案編寫的基本環節
小學語文導學案設計舉例
課 題 第十七課、古詩【絕句】
課 型 新授課 年級 二 主備人 xxx 執教人 xxx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9個字.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學習重點難 點 識字、寫字,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預習內容 1.背誦【望廬山瀑布】2.初讀課文,掃除生字障礙.(查字典)
學 習 過 程
環節 學 案 導案
創設情境
提出質疑 1.聽寫詞語.香爐 白銀 流水 1. 復習導入 .
2.背上首古詩. 2. 板書課題.
3.讀古詩,提出不懂的詞、句. 3. 聽話引入,揭示課題.

自學探究
合作交流 1. 理解詩意.2. 組內交流詞義、詩意. 引導學生自讀課文.
交流展示
深化感悟 1. 詩中寫了哪些景物?那些色彩?
2. 這些景物是在什麼地方看到的? 引導學生了解詩景.
總結鞏固
拓展創新 1. 讀古詩,畫出節奏. 1. 指導朗讀.
2. 重點寫 ;吳、含、窗、嶺、鳴、泊、絕、柳字並組詞. 2. 指導書寫生字.
學習收獲及反思

⑧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怎麼寫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版新編九年義務教育小學第九冊課文。文章以其

簡潔優美的語言、豐富深刻的內容,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和它的毀滅過

程,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反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由於

文章所述的內容已不復存在,所以表達的思想具有凝重的歷史感,今天的學生

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我們藉助多媒體網路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學生特徵分析

1、 學生是深圳市南山實驗學校四年級「四結合」實驗班的學生。

2、 學生對信息技術掌握的很好,每位同學都能運用網路查尋收集有用的資料幫助學習,並能製作較精美的電子作品。

3、 學生思維活躍,肯動腦筋,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尤其對藉助網路學習的能力較強。

4、 學生的歷史知識較為匱乏,對圓明園的歷史、園林藝術以及英法聯軍的侵略了解不夠。

三、教學內容和學習水平的分析與確定

1、知識點的劃分與學習水平的確定

編號
知識點
學習目標水平



識記
理解
應用
分析綜合

知識
① 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通過對比理解課文內容。

② 練習概括中心思想並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表達的。

③ 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情感
利用課文內容、網路資源,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能力
① 用校園網,互聯網路自主查尋收集資料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了解圓明園的過去和現在(輝煌和毀滅)。逐步培養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習的意識。

② 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2、學習水平的具體描述

知識點
學習水平
描述詞語
行為動詞

知識
理解
圓明園的過去、現在的狀況,火燒圓明園是怎樣的情形。
瀏覽、製作、討論

能力
理解
利用網路增強理解、自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瀏覽、寫作

情感
理解
「毋忘國恥 振新中華」
朗讀、瀏覽

3、分析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利用網路自主查尋,拓寬視野,了解圓明園的過去輝煌和現在的慘狀。

解決措施:討論、朗讀、網路瀏覽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通過網路考查製作電子作品,匯報圓明園的輝煌與毀滅。

解決措施:自主協作學習、網路瀏覽、討論交流

四、教學策略

指導思想:

體現素質教育要求,把評價的側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上,圍繞學生

主動學習來評價;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使評價具有客觀性和可操作性,

便於教師掌握和應用。



五、媒體的選擇應用

知識點
學習水平
媒體類型
媒體內容要點
使用時間
媒體在教學中

的作用
媒體使用方式

知識
理解
網路
圓明園的過去、現在
15'
創設情景,提供觀察資源
瀏覽觀察

理解
多媒體
示範朗讀
5'
提供資源
查看、摹仿

能力
理解
網路
圓明園的歷史、現狀
10'
創設情景,提供觀察資源
查看、製作

情感
應用理解分析綜合
網路

多媒體
英法聯軍的可惡。(學後感)

我們的責任。
15'
提供資源

情感感染
查看朗讀

寫作

板書設計
圓明園的毀滅

園林藝術——精華、瑰寶

歷史文物——藝術館、博物館(喜愛)

園林毀滅——掠、搶、奪(痛恨)

六、課堂定量分析: 定量評價結果:

價指標
統計指標
統計結果
占總時間或

人數百分比

學生參與的時間
學生學習時間
30分鍾
75%

學生參與的廣度
個別學習和小組學習時間
15分鍾
37.5%


個別學習和小組學習次數
8次

回答問題與示範的人次
80人次
200%

學生參與的認知水平
開放性問題
6個

學生提供多種答案
40次

教師提供多種答案
0


綜合性和推理性問題
3個

學生得出結論
20人次

教師提供結論
1


學生回答有創意
10人次

學生主動提問
12次


學生參與的形式
上網考察、分組討論、朗讀、閱讀、回答問題、寫作訓練

學生參與的效果
回答問題正確率
98%


紀律問題
0次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使用時間
20分鍾
50%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教學案編寫要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