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效課堂的16個問答
關於高效課堂,近日接受了中國教師報馬朝紅記者的書面采訪,共16個問題,簡答如下,一孔之見,識者教正。——盧志文
馬:您所理解的「高效課堂」應該是怎樣的課堂?
盧:高效的「效」,首先是「效果」,其次是「效率」,根本上指的是「效益」。
高效課堂要關注兩個度:精力流失度和目標達成度。精力流失度考察效率,目標達成度考察方向和程度,即效度。
課堂的高效,始於教師,源於學生。高效課堂是一場「圍繞學生、服務學生、激發學生、在於學生、通過學生、為了學生」的改革。
需要我們注意的是,高效只是理想課堂的價值取向之一。高效課堂不一定是理想課堂,但,理想課堂一定是高效課堂。
馬:高效課堂某種程度上徹底改變了師生關系,高效課堂應該建立一種怎樣的師生關系?
盧:高效課堂中的師生關系,較之傳統課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傳統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是相對固定的,老師就是老師、學生就是學生;高效課堂中的教師,既是老師也是學生,高效課堂中的學生,則既是學生也是老師。他們的角色可以根據需要不斷轉換,從「官教兵」到「兵教兵」,再到「兵教官」,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傳統課堂中,教師和教材是學生唯一的知識源;高效課堂中,知識源變得非常豐富,除教師和教材外,每一位同學也都成了其他同學的知識源。
傳統課堂中,教師依「教案」組織教學;高效課堂中,沒有「教案」,只有「學案」,師生圍繞「學案」共同探究問題。最好的「教案」就是「學案」。
傳統課堂中,教師抱著學生走,或者牽著學生走;高效課堂中,教師激發學生自己走,或者相互攙扶著一起走。
傳統課堂中,教師是「背桶人」,學生是「敞口杯」;高效課堂中,師生都是「挖井人」。
傳統課堂中,信息傳遞的方式,是「一對多」;高效課堂中,信息傳遞方式多元,既有「一對多」,也有「多對一」,更有「一對一」、「多對多」。
馬:高效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和角色定位(這一點對改革中的教師樹立信念非常重要),這種角色定位和教師專業化發展之間有什麼關系?
盧:教師是引導者,策劃者,合作者,服務者,開發者。
教師是導游不是領導,要引導學生作自助旅遊,不是領著學生沿固定線路參觀;教師是導演不是演員,要在幕後策劃、指導學生去展示,將學生置於聚光燈下,不是自己霸佔講台說長篇評書;教師是朋友,既是精神的同道,亦是學習的夥伴,教師不是裁判兼警察左手握真理右手握大棒;教師是服務生,要俯下身子為學生服務,將姿態降低,將心胸放大,教師不是掛在牆上的聖人像,等著學子門來膜拜。
這種角色轉變更有利於課堂形成這樣的特點:由官教兵,到兵教兵、兵練兵;到兵帶兵、兵管兵;再到兵促兵、兵強兵;最終走向兵教官,官教官。這就讓我們尋找到了教師專業成長的最佳模式:實踐—反思模式;最簡捷的方法:開放課堂;最有效途徑:校本培訓、校本教研。
馬:您認為,好課的標準是什麼?
盧:好課應當有如下特徵:
充滿人文情懷,閃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長氣息。
《學記》有言「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我以為此乃好課的不二標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好課應該是預設和生成的統一,是內容和方法的統一,是主導和主體的統一,是開與達的統一,是嚴與愛的統一,是導與牽的統一。
朱永新先生提出理想課堂六度——參與度、親合度、自由度、整合度、練習度和延展度,可以作為好課的具體指標。
馬:好教師的標准又是什麼?
盧:「教師不能光追求給學生滿分,還要讓學生滿意,使學生滿足。」好教師就是那些給學生滿分、讓學生滿意、使學生滿足的教師。
一流教師教人,二流教師教書。
課堂上的好教師,就是在適當的時間,用適當的方法,講適當的問題,出適當的效果。具體而言:在內容上,目標定位精準;在時間上,機會把握精明;在位置上,結構安排精巧;在方法上,手段選擇精緻;在感受上,配合對位精確。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好教師的能耐體現在「抓住麻筋」,「捏得要害」,「恰到好處」。既有準度,又有速度、力度。
好教師應能夠著眼於誘導,變「苦學」為「樂學」;著力於引導,變「死學」為「活學」;著重於疏導,變「難學」為「易學」;著手於指導,變「學會」為「會學」。
惟其如此,學生才能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由「被動學」,變成「主動學」;由「痛苦學」,變成「快樂學」;由「孤獨學」,變成「合作學」;由「單一學」,變成「全面學」。
惟其如此,教師才能真正由主演變導演,由經驗變科研,由現成變生成,由師長變學長,由教者變學者。
馬:教育、教學、課堂等學校教育中的許多概念,在高效課堂背景下,可能還需要重新澄清和「命名」,能否談談您的看法。
盧:前已述及,傳統課堂的「教案」已經歷了從「教案」到「學案」的改變,此外,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名詞也引起了人們的重新思考:教室,將從「講堂」變為「學堂」;教學,將從「教師教,學生學」,變成「教師教會學生學」;教材,不再是「教的材料」,而是「學的素材」。
重命名的背後是理念的更新、師生關系的調整。所有這些,都體現了對教育本質的回歸。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教育的本質就是尊重人、發展人、解放人。教育即解放,教師即開發。
我是化學教師,我一般不說「我是教化學的」,我總說:「我是用化學教學生的」。
馬:您認為,一校之長,在學校課改中起怎樣的作用,承擔著怎樣的責任?
盧:中國教育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凡重大改革,往往發生、源起於經濟落後、地域偏遠,生死懸於一線的薄弱學校。
窮則思變。其實,不光是教育改革,其他幾乎所有的重大社會變革,也都有這樣一個共同的特點。改革都是被「逼出來」的。
其實,這個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唯有一個不變的,那就是變化本身。因此,主動變革,應該是校長的常規課題,而不是應急措施。
一流的學校,創造變化;二流的學校,順應變化;三流的學校,被動變化;末流的學校,頑固不化。
作為一校之魂的校長,無疑應該勇敢地擔當起改革的發起者和領導者的角色。
問題的關鍵在於:校長如何把自己改革意願的變為團隊的意願,把自己的擔當變為團隊的擔當?
在改革的過程中,校長要信任教師、依靠教師、發展教師。要有胸懷——權力下放;要有擔當——責任上移。
馬:教育教學離不開管理,教育改革更需要管理作保障,請您結合學校實際,談談與課堂改革相對應的保障體制。
盧:高效課堂的背後是高效管理,沒有高效管理的支撐,就不可能有理想課堂的產生。
高效管理,是簡單管理,不會折騰人;高效管理是制度管理,不是人管人;高效管理是文化管理,是激勵人、開發人、成就人,不是壓抑人、懲罰人、淘汰人。
高效管理的保障體制應該是建立起校長、幹部為首的服務體系、考評體系和研究體系。特別要警惕的是,要始終防止幹部由課堂改革的推動者變為阻礙者,幹部如果坐下來,教師就會躺下來。牢記:所有的問題都是幹部的問題。依靠幹部去解決問題,但首先應該解決幹部的問題。
馬:評價是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請您著重介紹一下貴校的評價制度。
盧:翔宇有自己的教師評價體系——「五維評價制度」。我們從「學生喜歡、家長滿意、領導信任、同行佩服、自我認同」五個維度,對教師進行「間接的」「定性的」「動態的」「過程的」「基於發展的」評價。
具體到課堂層面,我們在「五維評價」的基礎上,建立一套與新的高效課堂相適應的「監測」指標,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而不是教師的教,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參與度、精力投放度這些標桿,而不是老師自身表演的精彩度,流程設計的嚴謹度。
馬:作為一校之長,您為什麼要尋求改變,改革的動力何在?
盧:其實幾年來我們也經歷了一個「做量、做質、做品牌」的階段,從追求「又快又好」走向崇尚「又好又快」。
我們不甘心教育就是如此、就該如此。我們掙脫著走出舊有體制,向社會爭得翔宇這樣一個教育實驗園地本身,就是堅信教育應該有所不同。翔宇課堂的「二次革命」,其實在大家心頭縈繞多年了,我們有理想,但不理想化;我們有升學率,但不唯升學率。教育,是擔負著無限責任的社會原點。任何社會問題的出現都可以追溯到教育。而所有教育的問題都能夠從課堂中找到原因,也都可以經由課堂來解決。因此,所有教育改革,最終都要回歸課堂。
一個學校無論多偉大,如果缺少具備核心競爭力的課堂,將仍然行走在教育之外。拋棄浮華的「眼球效益」,我們正視的是:如何「教得有效」,「學得愉快」,「考得滿意」,「發展充分」,,如何把教育的「底線」和「理想」通過「結構化」的方式,在課堂中實現。我們深知課堂變革對學校教育將是「一樹百獲」和「綱舉目張」的,我們一直在尋找著突破的工具與拓展的途徑。
馬:杜郎口對您的最大啟發是什麼?您怎樣理解和提煉杜郎口課改的精髓?對於貴校而言,杜郎口課改最大的借鑒意義在哪裡?
盧:國家的新課改從課程開發角度切入,朱永新的新教育實驗從「六大行動」入手,每項改革都給我們啟迪。杜郎口從改革課堂結構入手,給我們的啟發更深。「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功用」,抓結構就是抓根本。把教育的「底線」和「理想」通過結構化的方式,在課堂中實現。那些來自學校的、學科的、教師的、班級的、同伴的,乃至家庭的「不確定的偶然因素」,有了「確定的必然的」歸屬。杜郎口至少讓我們懂得:最偉大的真理往往是最簡朴的,教育也是如此。
馬:「引進」杜郎口模式,老師們、家長們能否理解和支持?
盧翔宇的教育改革探索一直在進行著,向理想的目標,我們跋涉著前行,杜郎口提供給我們一個現實的成功案例,讓我們的改革變得更有信心。
改革,必須贏得學生、老師和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這需要我們去做過細的工作。改革的目標和方向,是學生、老師和家長們早就期盼的,我們一定不要低估他們的境界。至於改革的路徑和方法,則需要我們的精心謀劃。改革,一般不會敗在目標和方向上,大多失在過程和途徑上。
馬:改變教師觀念,最大的困難在哪裡?
盧:最大的困難,不是改變教師的觀念,而是改變領導幹部的觀念。
馬:據我們了解,不少學校改革都會受到家長的反對,因為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升學問題。您是否也面臨同樣問題?又是如何爭取家長的支持?
盧:其實,家長不僅希望孩子當前成績好,也希望孩子未來發展好。只是,不願意犧牲眼前利益去換取未來利益。這一點,我們應予充分理解。改革,不應該讓家長去做兩難選擇,這是我們設計改革路徑的時候,必須要考慮的。
高效課堂的變革,是讓孩子走「當前成績好、未來發展優」的「輕負高效」之路,只要宣傳到位,家長都會支持。
教孩子三年,要為孩子想三十年,為民族想三百年。教育,不僅要眼前過關,還要終身過關,世代過關。
我們把家長請進課堂,讓其體會新課堂彰顯的魅力;除了讓其感受到孩子學習方式的轉變之外,更努力用過程好結果向他們證明:改革是「內外兼修」「遠近同籌」的。
改革的主產品是孩子未來更優的發展,副產品是順便提高考試成績。事實上,一些課改先鋒的出色業績也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馬:很多學校也想改革,但生怕因為改革有什麼閃失,尤其是那些升學率高的「好學校」,怕毀了「一世英名」。您有沒有這種困擾或者說顧慮?
盧:並非好學校不需改革,讓我們永遠牢記:是不斷改革才讓學校越來越好。
並非差學校才需改革,讓我們永遠牢記:是不思改革才讓學校越來越差。
我對改革的理解是:「小改革,大困難;大改革,小困難;不改革,更困難。」
當年萬里曾經講過一句話:「可以允許犯錯誤,但不允許不改革。」改革是需要一點闖勁的,「摸著石頭過河」如果變成「摸到每一塊石頭再過河」,就變成笑談了。但,改革者僅有膽識和勇氣是遠遠不夠的。教育改革就要「摸到每一塊石頭才能過河。」改革教育和做手術、修機器不同,必須在行進中進行。我們不能讓學校先休克,讓機器先熄火,然後在手術台上,在修理車間里從容地進行我們的改革。教育改革不能承受「試錯」的代價。其他改革允許「試錯」,教育不行。教育改革一旦失敗,人們要付出的代價太大,因為,教育是個「不可逆過程」,失敗了無法彌補。
因此,教育改革只能「周密地試,小心地闖」,不能「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馬:課改,您已經邁出了一步,學校也因為課改而得到了發展,也許貴校已經在當地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課改明星,課改給您和學校帶來了哪些變化,好的或壞的,您又如何認識和應對這些?
盧:翔宇課堂改革的源頭不在今天,它始終伴隨著翔宇,並推動著翔宇。早期的「兩項改革」:「基礎教案」、「基礎作業紙」,是翔宇支撐課堂行走的「兩條腿」。在大規模高速擴張時,成為與時俱進突破質量瓶頸的核心手段,有力地保障了學校質量始終跟進著規模增長,並最終實現質量發展走在規模增長之前。但教育者的眼光更多的會落在考試成績之外、落在教育的不足之中,盡管教育本身就是遺憾的事業,但責任和良知會讓我們思考:努力沒有極限,優秀沒有止境!學習性質量、發展性質量、生命性質量,哪一個質量又是可以放棄的呢?
孩子、老師、家長們臉上越來越多的笑容,就是我們的信心。我們的腳步不會停止,即便倒下,頭,也會「向著明亮那方」!
㈡ 杜郎口的教學質量怎麼樣
學生每天都在緊張的表演狀態下學習,他們知道自己該干什麼,不該干什麼,學習的積極性較高,故而學生的成績普遍都較高!
㈢ 請問山東杜郎口中學校長姓名,還有關於他的報告視頻
杜郎口中學校長 崔其升,
簡介:
崔其升,中學高級教師,1962年11月生,1981年中師畢業參加教育工作,1997年4月任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杜郎口中學校長至今。十多年來崔其升依靠黨支部和校委團結學校一班人,從穩定教學秩序入手,凝聚人心,奮發圖強,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實驗。確立「以人為本,關注生命」的辦學理念,貫徹「主體教育、創造教育、開放教育」三大原則;全面實行「10+35」的時間模式和小組合作學習組織形式,把課堂話語權還給每一個學生;全面實行「課堂教學三模塊 」:預習、展示、反饋,實現教與學的根本轉變;堅持實行「教師業務論壇」,深化校本研究。課堂教學改革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已有來自全國各地的30餘萬教師、同行來校考察訪問。2007年杜郎口中學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崔其升榮獲「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2007年杜郎口中學《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和實踐》榮獲山東省第二屆教學獎(中等以下教育)一等獎;另外,崔其升還榮獲「全國十佳創新校長」「全國目標教學十佳校長 」等稱號,及聊城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榮譽。崔其升專著:《杜郎口解密·讓學生動起來》;主編或編寫《杜郎口課堂風暴》等著作、論文近200萬字
1981年7月,崔其升畢業於茌平師范。1981年9月開始任教於茌平縣杜郎口聯合校,先後任基層管理工作。90年秋到 1997年4月任杜郎口聯合校業務副校長,致力於小學目標教學的實驗與研究,為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的做出突出貢獻。
1997年4月,崔其升奉調任杜郎口中學校長。初任校長,他面臨的是瀕臨絕境的混亂局面:賬面上不名一文,還有數萬元的「普九」欠債;教學上完全失控,遲到早退現象比比皆是;學生輟學嚴重,當時有一個初三畢業班級,只剩下11名學生,而入學時的班額是60多人!崔其升開始了艱難的校長歷程。
「你能行動,行動才生困難,想法解決了困難,才是真知識的獲得。……行動是老子,思想是兒子,創造是孫子。」 「行動產生理論,發展理論。行動所產生發展的理論,還是為的要指導行動,引著整個生活沖入更高的境界。」崔校長的選擇是:採取果斷措施,迅速穩定局勢,重建教學秩序,找回杜郎口的尊嚴。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近三年的艱苦努力,杜郎口中學由亂而治,人心重新凝聚,教學質量回升。2000年8月全縣統一考核,在23處初中的排位中,杜郎口位居第四,多年來第一次進入先進行列。
2000年8月-2003年7月是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改革的自主構建階段。在這一段時間里,重點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小組合作學習、「10+35」、教師業務論壇等被專家稱為「原始性、開創性、紮根本土」的改革措施逐步推行並不斷完善。定期舉辦教師論壇,名師帶動工程起步,拜師學藝,課堂大比武,促進教師全員提高。邀請教學研究人員來學校作輔導報告、評課指導,提高全體教師的能力,開拓視野。改革帶來變化,變化帶來一片歡笑聲:課堂上,學生積極舉手發言,聲音響亮;熱烈討論,激烈辯論;爭問搶答,歡聲雀躍;多種角度,實踐創新;笑逐眼開,歡樂課堂。課堂學生活動面達80%。
2003年7月縣教育局對全縣21處初中綜合考評,杜郎口中學躍升至第二名。
2003年秋,縣教育局作出「遠學洋思,近學杜郎口」的決定。市教研室經過調研、論證,對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改革給予鼓勵和肯定。從此,杜郎口中學改革進入各級領導和專家的視野。
2004年11月28日,全市初中教學工作會議在杜郎口中學召開,杜郎口中學24個教學班的課堂同時向400多與會者開放展示,引起轟動。
從2004年12月18日到2005年6月,山東省教科所專家深入杜郎口中學課堂調查研究。由許愛紅、劉延梅、劉吉林撰寫的《農村中學課堂教學模式的重大變革——解讀杜郎口中學「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在《當代教育科學》2005年第11期上發表。
2005年11月12-13日,全省農村中學教育教學改革現場會在杜郎口中學召開。
2006年有六個全國性的教育教學會議在杜郎口中學中學召開。
付出就有回報。經過十年的創新、改革、實踐和探索,學校逐漸形成了「快樂學習、幸福成長」的辦學宗旨;形成了以培養「自主、自信、自強不息的性格,勇敢有為、探索創新的精神;團結合作,服務奉獻的品質」為目標;教師形成了「相信學生、發動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不改變,就是不作為」、「放手就是愛」等理念。學校先後被評為 「全國學校規范化管理示範單位」、「山東省教學示範學校」等數十個市級以上榮譽稱號。崔其升本人也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中學十佳校長、山東省2008年度教育創新人物、齊魯名校長等榮譽稱號。
幾年的改革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稱贊,如《中國教育報》稱杜郎口中學的教改為「課堂革命」、《齊魯晚報》稱之為「顛覆性變革」、《中國教師報》3月22日頭版頭條發表長篇報道《杜郎口中學的非典型教改》,同時在A3深度訪談以近三個版面的篇幅全方位介紹了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及教改、同時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原國家總督學郭振有先生稱杜郎口中學的教改為「杜郎口中學在中國的一個鄉村裡,寫出了一本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教育學」,教育專家郭永福、田慧生、陳光華等都多次來杜郎口中學調研並給予極高的評價。山東省政協主席王修智、山東省副省長王軍民等領導也對杜郎口中學給予極高的關注和評價。到目前為止,杜郎口中學已接待來自包括香港、台灣等全國各省市及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的教育行政領導和教師已達40萬人次。
崔其升同志高尚的人格感動著人,先進的理念教育著人,率先垂範引領著人……杜郎口中學團結、和諧形成了一種濃厚的育人、教書環境,是每個教師施展才華的多彩舞台,是每個學生幸福學習、快樂成長的五彩的平台,師生因擁有這舞台和平台而自豪和快樂。
更多關於崔其升資料,請參考杜郎口中學官方網站www.dlke.com
㈣ 杜郎口教學模式的學校情況
茌平縣杜郎口中學始建於1968年11月,1991年1月遷入新校,佔地面積46669平方米,建築面積10863平方米。現有20個教學班,在校生人數1256人,現有在職教職工116人,專任教師85人。本科以上學歷31人,其中第一學歷為中專者有6人,第一學歷為大專者有25人。合格率95.6%,其中高級教師5人,中級教師26人,市級優秀教師7人,骨幹教師4人,市級優質課、教學能手25人。按照省級規范化學校標准,配備全縣一流理化生實驗室各一座,儀器室各一座,建設有語音室、勞技室、教工閱覽室、學生閱覽室,建有多媒體教室2座、微機室2座,微機寬頻上網正在進行中,學校充分發揮實驗室和各功能用房的作用,為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供充分的外部環境和條件。學校實行新課改以來,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認可,為迎接全省現場會的召開,05年縣委政府投入400餘萬元建起兩座教學樓,一座實驗樓,一座大型報告廳,一座學生餐廳。
學校自1998年實行課改以來,陸續得到了縣教育局、市教育局、省教育廳、國家教育部的認可,聊城市教育局、聊城大學、省教育廳、國家教育部多次派人來我校進行調研,均給予了高度的評價。2004年11月28日,全市初中教育教學現場會在我校召開,2005年11月12日全省農村初中教學改革現場會在我校召開,2006年2月22日,全省教研室主任工作會議在我校召開。學校先後被評為「聊城市教學示範學校』」,「市級規范化學校」、「聊城市學校德育工作先進單位」、「聊城市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示範學校」、「省重點課題研究基地」、「山東省教育廳聊城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實驗基地」、「中國創新教育雜志社重點調研基地」、「全國合作教學研究基地」。
杜郎口中學位於山東西北部即聊城市茌平縣,是一所普通的農村初中。到眼下前來參觀、聽課的人次已達26萬。
㈤ 杜郎口模式教學適合小學嗎
小學開展杜郎口模式並不是完全適合。第一,一種模式不可能適合所有學段,高專中、初中、小屬學學生的學情不一樣,生搬硬套容易犯教條主義錯誤;第二,一種模式也不可能適用於所有學科,不同學科的學科特點不同,教法學法也不一樣;第三,就算是小學階段同一學科也有不同課型,就拿語文來說,閱讀課、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寫字課等難道能用同一種模式去組織教學嗎?第四,小學生自學能力有限,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我們怎麼讓他們先充分自學?
我們不能看到一種新鮮事物就一哄而上,應該認真論證,充分考慮校情、學情等因素再做決定。
㈥ 如何將杜郎口的經驗化為自身的教學藝術
如何將杜郎口的經驗化為自身的教學藝術
一、杜郎口教學模式:課堂因互動而精彩,學生因自主而發展。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的認真講,學生的仔細聽為主,學生的一切服務 於老師的教學;老師是領隊,學生是隊員,老師領路帶學生,最終學生不認路,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而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毫無疑問,是讓教師轉換角色,退到幕後;讓學生充分投入到課堂中來,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培養。
杜郎口中學的成功啟示我們: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就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地快樂,進一步激發求知的慾望,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杜郎口中學不論語文、數學、英語課,他們的模式都是一樣的,這樣的課堂真正成了學生的天下,把學生的水平發揮得淋漓盡致,真正把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融為一體。
首先,互相幫助。這種討論式的學習,使問題可以通過學生間平等的合作討論來解決,使學生的成績不會有太大的差距,都能學得會、聽得懂。
其次,自由。他們上課討論,坐、站均可,聽講都集中到前面,使他們的好動得到宣洩。
再次,輕松。上課學得會,氣氛和諧,不是端坐在那裡一動不動的被動的聽,這樣,就不會感覺乏味和疲憊,而是一種愉快學習。學生得到充分尊重了,每個人都有了學習的信心,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
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夥伴。在課上,沒有權威、沒有高高在上的老師,更沒有滔滔不絕的講解。老師沒有過多的話語,更多的時候是在傾聽,在學生挖得不透、悟得不深時,教師以學生的身份進一步追問,從而使學生又進入更深層問題的討論。整節課上,老師與學生打成一片,師與生融為學習的整體,實現了教與學的和諧發展。在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突出,預習交流、分組合作,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得到落實。課堂成了學生競技的賽馬場地,教室成了百舸爭流的知識海洋,班裡成了燃放智慧火花的露天廣場。學生們在老師的引領下,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勇於展示自我,使課堂真正的活了起來。在這里,教師真正成為「導師」,成為學生構建知識路途中的引路人。
在學生的展示過程中教師融入到學生中去,成了學生合作學習的夥伴,起著引導、協調、督促的作用。我覺得做為教師,就應該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杜郎口的經驗很好地告訴我們:只有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主動性與積極性。
二、如何將杜郎口的經驗轉化為自身的教學藝術
1、要轉變觀念
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型所遵循的教學理念我們老師都具備,也可以說我們的老師都在為使這一理念轉化為課堂教學實踐努力的工作著,效果不盡人意的主要原因就是老師的轉變太難了,有諸多的這不敢、那害怕在進行自我束縛,根子還是在於部分老師學習新理念不深入,或者理解不深刻,自以為知道就是理解、理解就是掌握,造成傳統的學生獲取知識觀、知識獲取方式與學生自身能力形成的關系觀在大腦中占據統治地位,諸多的這不敢、那害怕其實就是傳統觀念的必然結果。要改革就要不怕失敗,不能縮手縮腳。
2、不能照抄照搬,不搞形式主義
畢竟校與校之間存在著諸多不同,我們應該根據本校本班的特點,因校因班制宜的找到合適的結合點與突破口,合理嫁接,在教學改革上就會有所突破。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精髓和原則是不變的,教學規律是相通的。學習時結合學校、班級的實際情況,和班級聯系起來,因此適合自身發展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3、要加強業務學習
在杜郎口中學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無論是自習還是作業批改,工作量是特別繁重的。課前預習要分清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還要把引導的內容和過程設計一下,即使在上課時設計和實際不一定相吻合的情況下也要認真設計好,因為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這就對老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的完善自我,提高業務水平,才能更好的駕馭課堂
三、學生們需要養成的好習慣。
1、爭分奪秒的習慣。學生的時間觀念要強,在黑板上寫字時速度要快,要與時間賽跑。但這種時間觀念是我們很多學生缺乏的。
2、合作與競爭的習慣。杜郎口中學的課堂組織形式是師生合作,學生小組合作。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四人小組分組學習、探究,組與組之間的競爭已經成為十分自然的事情。老師在點評時,也注意強化學生的這種小組的歸屬意識,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當合作與競爭二者很自然地成為一種習慣之後,這個課堂就成為健康的、積極的、充滿活力的課堂。上課的過程也就成為享受快樂的過程。
3、自信地展現自我的習慣。學生自主學習占據了課堂上的絕對優勢的時間和空間。從學生的表現我讀出了他們的自信,他們明白,成功必須依靠自主學習。從走廊上學生自己創作的標語也可以看出他們的自信:「我的課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我參與,我成長,我快樂」 ……
4、以強帶弱的習慣。在分組學習這種模式下,基礎好的輔導基礎差的,先明白的提醒還不太明白的,讓這成為一種習慣,更准確一點講,要成為一種責任。這樣,藉助學生的力量,老師的負擔相對就減輕了。
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們要「學著樂,樂著學」,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活動的課堂、自由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激情燃燒的課堂、迴旋著生命旋律的課堂。
總之,杜郎口中學的成功啟示我們: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就要把課堂讓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快樂。進一步激發求知的慾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要認真思考,自己課堂教學和杜郎口的差距,怎樣做,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怎樣做,才能把杜郎口先進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實到實處。但我們不能照搬別人的理念,我們要尋找符合我們的課改之路。
㈦ 杜郎口教育是不是忽悠也要辯證看
唐建新老師到訪杜郎口之後撰寫教育觀察文,做出論斷:杜郎口教育是在忽悠我們。
其實,教育界有忽悠嫌疑的不僅僅是杜郎口。在中國教育急劇變革和轉型的歷史時期,一波一波的改革浪潮滾滾而來,便不免形成泡沫;而且,我們還往往把這種泡沫一同視為矚目的成果和經驗。如此,對於被鼓噪起來的處於「被動態」的所謂名師、名校和名法,推崇備至未必正確。可是,用單一反面評判形成打倒風氣,似乎杜郎口就罪莫大焉,也不足取。對此我們也應該保持足夠的警覺。
無論是與非,杜郎口中學的崔其生校長依然可敬。我沒有見過他,聽聞對他的介紹,知道他是在怎樣艱難處境中帶領杜郎口的教師團隊進行教學改革,為此有怎樣的心酸和艱難。他的領導和同事談起崔校長都會流下眼淚。我與他的夫人在一同講學中有過一次交談,眼見她一個朴實的人談到老崔就聲氣哽咽。在現實中國教育改革處境不是很好的情況下,對於這樣的改革勇士我充滿敬意,曾經也過一篇文章表達這份感情。
而且,杜郎口基於並不理想的教育條件,改變了學校的教育教學面貌,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教師與學生的精神狀態。這依然是有作為優秀辦學案例所能起到的導向價值的。杜郎口教育的示範意義在於:1.
它是基於現實的教育。學生不是最好條件的學生,教師不是最好條件的教師,學校不是具有最好教學條件的學校,這三個不完美的條件,同樣可以通過教學的調整,取得良好的教學效益。你覺得現在杜郎口變成一個可以觀看的教學模型了,而之前,在杜郎口為成名之前,它的教學一定不是給大眾看的,那時的教學一定也有其獨特的特點,才能引起教育界的極大關注。2.
它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學生的課上都在表演,這是唐建新老師的課堂觀察後的評價。而最終學生一天都能給你每一節課出彩,可以把所有課堂都打開,把所有觀眾都引入課堂監督者,使學生形成自覺表演的主觀願望,並轉化為優勢的教學,這也許是一種異態。但是,其凸顯學生學習的努力,這樣的價值不可抹殺。
唐老師質疑杜郎口經驗也是可以理解的。杜郎口教育主張不教、少教,這是對傳統教學經驗的顛覆。按照「基於教的學」的構建思維,我們以為有好的教才有好的學,所以著力於改造教,爭取教師教好。不教似乎導致的應該是不學和學不好,怎麼會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態度呢?怎麼會有成效突出的學呢?相信這個疑問不僅困擾唐老師,也同樣困擾教育界的大眾教師,包括我在內,存疑是必然的。在唐老師的博文中已經表明了自己到訪的目的就是探疑和解疑。就是因為存疑,就有了深度訪問和觀察,學生、課堂、教師、校園,他看得問得很仔細,最終發覺杜郎口給人看的是好的一面,帶有表演特點。這個學校在表演之後,存在很多不完美的地方。
我對此不為杜郎口辯解。杜郎口教育有其特點,但是杜郎口教育並不完美。這也是我的基本價值判斷。杜郎口出名很早,其經驗屢屢見諸報端並被學訪後的人轉達,我最初的反應是質疑:不教和少教的提法,很令我保持懷疑態度。我一直以為教師職業的基本特點就是教書育人,不令其教,剝奪其知識傳授或講課的權利,註定是背離教育本質特點的。教育的成功與否應該有兩個著眼點,一是學生樂學,二是教師樂教。學生如果在這個學生強勢的環境中感到有做主人的愉悅感,那麼作為教師不能完全施展教學才能和發揮學業專長,是不是愉快的呢?長久而言,沒有教學的互動,對於學生的自學的動力與自學的能力過於依賴,這項改革未必可以長久堅持,學生也未必可以獨立學習取得學業的更多進展。這個意見與杜郎口中學的高校長交流過,她也是贊成的,並說現在學校教師條件有些改善,考慮對待優秀教師要給他們講課的相對自由政策。
杜郎口辦學有其特殊性。在很多人看來有些異態,加上一些報刊和宣傳又使它異化了。以為依靠一種學生展示的模型和開放的課堂,就可以把學生的主體性充分表現出來。還有的學訪者把杜郎口的經驗進行了簡單移植,以為杜郎口的花朵也可以開在自己的校園。這些都不是杜郎口的錯誤。在中國這樣的一個大國,可以出現杜郎口的經驗,在很多條件不好的農村學校,杜郎口的辦學很有典型意義和啟發意義;而中國還有很多地方現代化的思想和辦學理念已經產生了積極影響,教師也很好,學生也有好的學習風氣,還抄襲杜郎口的做法,就一定是無效的。以為我們這個國家只要一個杜郎口就可以醫治教育沉珂幾乎是一個笑話。況且杜郎口本身也不是解決了所有的教育問題的,例如,其學生課堂的展示不過是應對考試內容的一些簡單活動,不利於優秀學生的深度探究;再如,一個學校的課程沒有自己的體系,不過在對於國家課程中的應試部分進行了簡單訓練罷了。
即使杜郎口不是完美的,我還是為杜郎口教育喝彩。後來有機會受邀為一個開設在杜郎口的教師培訓班上課。培訓班的老師用杜郎口的學生上課,採用的上課模型也是杜郎口的。我去聽了課,並與一位上課老師交流,他們覺得這種教育形態中把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進行放大化處理,還是很有優勢的。尤其對於改變目前我們的通用課堂過於依賴教師的教的現狀,很有借鑒意義。
那時剛從國外回來,這個杜郎口的課堂模型給我強烈的視覺沖擊,由此看到兩種教育模型。一種是基於學的教,一種是基於教的學。我們大多學校的教育策略都是基於教的學,以為有好的教才有好的學;而杜郎口,包括我在國外的教育觀察,認識到還有另一種教育行動策略是基於學的教,即因學設教,因材施教,也就是說不是把教放在學的前面,而是把學前置。杜郎口教育的思維就是構建主體性突出的教學模型。我以為這種努力是具有先進性的,也是可以做為我們的學習經驗的。
此外,對於大家都非議的「課堂表演」,說幾句話。課堂中學生和教師做給別人看,如同娛樂觀眾,這是不被我們接受的,也是目前課堂展示中的通病。而且杜郎口的表演是轟轟烈烈的,就是要把表演一節節課堅持下去,我不以為然。可是,表演的課未必沒有實效性。我在學校的時候,一位朋友,不是學語文的,他在自己的學科也很有影響,常常要接待來訪的人,聽他上課。我與他同班執教,知道他在上課上都要把學生分組,布置任務,回家做對話,他還排演。聽課後,老師們反應熱烈,以為這個班級的學生的學科學習水平很高。這與我的教育理想構成沖突,以為該朋友教育行為不當。可是,若把其行為的道德評價和理念不當放在其後,我不得接受這樣的一個現實:他的學生因為要進行課前自學,要進行課堂表演,其主體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激勵,於是他的學生學習成績的確很好。
由此,我後來進行自己的理念修正:應用於課堂的展示與表演不是罪大惡極,由此引導學生進行課前的自主學習反而可以促進學業的進步。我們的課前學生的預習不夠,學習准備不夠充分,這影響到了學生課堂直接進入學習狀態,進行充分的學習准備還是有必要的。
㈧ 怎樣學習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
學習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
教師備課的組織
杜郎口中學以導學案取代了教案,同年級的學生使用相同的導學案。同一備課組的老師分工合作,資源共享。例如語文,同課頭的3個老師每人每周作為主備人負責備兩節課。備課時盡可能廣泛地搜集該課的相關資料,提前一周把自己搜集的的資料及編寫的導學案提交給其他老師,其他老師根據自己的實際和學生情況做必要的補充完善。
學案分為主案和副案兩大部分。主案主要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文本分析、展示內容等傳統的共性的東西。副案主要寫預習指導、任務及時間分配、展示的方法與形式、規律總結、拓展提升等原創性的個性化的東西。
學案編制的要求:
一般遵循以「問題」為線索的原則,把學生需要在本節課掌握的知識、技能等編寫成一個個問題。
1、一定要融入老師的智慧,多編制一些課本上沒有現成答案的問題。要學會打預防針,突出學生易出錯的地方。
2、將學案與練案融為一體。
3、要做好新知識與舊知識,課本知識與生活知識的銜接。例如,要學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先從一元一次方程引入。
4、預習學案的編制應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在跨度大的知識之間設置一些過渡性的小問題,就像梯子,可以多設置幾個橫杠。
教師上課的要求
(一) 預習課
預習:學習的起點----讓50%的學生通過自學掌握50%的問題,然後通過合作交流,再讓70%的學生掌握70%的問題,建構起初步的知識結構。預習課教師主要做以下工作:
1、出示預習目標,明確預習方法。教師板書或口述提出,師生共同提出。如果學習任務適合分配到學習小組,可進行任務分配,規定預習時間。
2、做好預習指導。學生預習時,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中去,解答學生的疑惑,進行必要的指導。
3、收集預習疑難,掌握需要展示的內容。
預習課的三個問題:
(1)學習小組劃分的方法。每班分為6個學習小組,每組6人。每個組之間的學習實力盡量均衡,組內學生按成績高低編號(編號經過一段時間可根據學習成績的變化調整),以便於老師指導及展示時展示不同層次的問題。
(2)預習學案如何展示給學生?①需要完全給學生的(如反饋練習等),印出來學生人手一份。②需要重點部分給學生的,可以抄寫在黑板上或用小紙條的形式發給每一個小組。③反映在多媒體屏幕上。
(3)如何保證每一個小組都能完成所有的預習任務?①用評價機制引領。參加本組展示計5分,參加別組展示計10分。②讓展示的同學提問檢查其他5組 同學對該展示內容的掌握情況。
(二)展示課
先學後「教」,當堂達標。展示分為組內的小展示和班內的大展示。展示內容:展示普遍性的問題,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學生出錯率高的、能歸納方法規律的重點展示。太難和太易的都不作為展示內容。展示過程教師要敢於「利用」學生,實現學生自身能力差異的資源共享,「兵教兵」、「兵練兵」、「兵帶兵」、「兵強兵」。
展示課重點備什麼?(1)展示形式。展示形式應力求新穎多樣。例如,初三數學的折疊,各種圖形的折疊可以用紙板等實物。生物的人體代謝可以用醫生與病人的情景小劇等。(2)預見性困難。(3)追問的方式與問題設計。(4)需拓展、延伸的內容(為了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5)提升規律。
展示課老師干什麼?
1、 追問:當學生展示不到位,或學生的錯誤未被指出時,或學生重點規律未總結出時。
2、 點評:點評要及時、准確,就像點穴一樣,話越少越精越好,一般不超過五句。
3、 拓展:指導學生上下聯。例如當學生展示完畢時,老師可以故意改變題目條件、圖形等,追問學生。
4、 提升規律:歸類形成專題,總結提升規律
5、 評價:(1)賞識鼓勵表現優秀的。
(2)激勵贊揚進步變化大的。
關於展示課的三個問題:
1、 預習和展示的關系:最常用的是先預習後展示,也可以是大預習大展示。
預習、展示、反饋這三個模塊,更像三個環節,不必要非得分得清這節課是預習課還是展示課
六環節也不是每節課都要齊全,而是根據課堂特點有所側重和取捨。
2、 如何防止學生展示價值不高的問題;(1)學生提問時,要有自己的初步看法。(2)集體討論、組長把關,提出的問題一般是組內解決不了的 。
3、 老師布置各組的展示任務,必須是在學生全面學習本節內容的基礎上的,各組只是展示的內容不同而已。
其他問題
(一)高效課堂的三條高壓線:
A預習不充分的課不準上。
B嚴禁教師與學生搶風頭。
C必須當堂落實達標。
(二)如何讓學生動起來來?
學生不發言是因為無話可說。而無話可說是因為預習自學不得法、不到位。人天生就有求知慾、表現欲,有獲得成功、得到肯定賞識的願望,只要老師預習指導到位得法,評價激勵及時恰當(杜郎口人認為沒有賞識的課不是好課),讓學生動起來並不是太難的事。學生適應新的學習方式,養成新的學習習慣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並不需要太長時間。還可以採取以下做法:
1、單獨找個別學生談話,進行鼓勵。
2、組織小組內其他同學,去關心、幫助、帶動表現不積極的同學。
3、上課加大提問力度,在展示環節,學生提問學生,對於回答不過關者,在學習小組量化評比中扣5分。
4、限時反饋,讓學生掌握一些做題技巧及方法。
(三)如何關注待轉化生?
1、老師量化考核側重待轉化生。學習成績居前三分之一的占總評的10%;居中三分之一的佔20%;居後三分之一的佔70%。
2、考評小組聽課重點關注後三分之一的同學能不能參與到展示中來,享受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每周評選進步之星。
3、在每一節課上更多的關注待轉化生的學習狀況,結成幫扶對子。在預習中老師可以個別輔導。
(四)分層教學如何體現?
1、一個年級6個班分了三個層次,前30名為第一層次。
2、學案中編制選做題,供學有餘力的同學選作。
3、每組6人,採用AA、BB、CC分法,在展示課上展示不同層次的問題。
(五)學生的作業。除了語文、英語作文以外,學生再沒有其他作業。但必須做好:
1、雙色預習筆記(老師在預習課上可以隨時檢查)
2、讀書筆記
3、整改糾錯本。
㈨ 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該不該一刀切
時下,當杜郎口風暴席捲全國時,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瞬間熱鬧非凡。把學生推向前台,有人說這是一種革命,是一種顛覆。於是,到杜郎口、洋思、永威、山西的新絳、靈石、清徐等地取經的絡繹不絕,這些學校瞬間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焦點,學校也隨之創收了。校長開始作報告,老師開始講學,學校的一些試題、經驗總結也被編輯成書,發展成為學校的一種產業。中國人十分愛搞「一刀切」,也十分喜歡「崇拜」。於是,取經回來,便開始「大興土木」,講台拆了,牆壁上都掛滿黑板,其次,老師講課時間也嚴格限定了。
這些所謂的名校最大的說服力是:課堂改革後,學生成績提高了。這就是所謂的分數才是硬道理。當然,有人說,不僅如此,學生會學習了,自信心增強了,口頭表達能力鍛煉好了。我始終堅信,以「學生活動」為主的課堂教學一定是未來教學的主流。但不管這些校長的報告中「忽悠」的成分有多少,我們需要冷靜地為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把把脈,有助其更有利的發展。
這種課型的大體模式是:課前自學(學案導學)——課堂展示——達標反饋
1 活動目標有「權威性」嗎?凡事都要合作,都要討論,有必要嗎?當活動的目的缺少了新鮮感,權威性,失去了活動本身具備的探究的快樂的時候,活動就失去活動的價值和意義了。
2展示過程中誰在傾聽?常常看到一種現象。當一個小組代表發言的時候,其他小組的成員表現出「事不關己」的狀態。沒有傾聽,便沒有交鋒,沒有碰撞,就沒有完全意義上的互動。有些同學表現出的是:「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3 展示過程中重復知多少?一節語文課,六個小組展示,一樣的話題,展示內容大體相當,前兩個小組展示,還有些新意,後四個小組,便不斷重復,拾人牙慧的東西就顯得多了,課堂效率的低下由此而來。
4 熱鬧的展示帶給大家的是什麼?學習有時需要安靜的學習場。我一直堅持一種觀點:朗讀不能代替默讀。同樣,熱鬧的課堂不能完全等同於學習。學習有時需要安靜的學習場,需要獨立思考的空間。熱鬧背後的隱患就是:人心集體浮躁。
5 展示的成果是自己的探究成果嗎?走進一所薄弱學校,驚詫於許多相對薄弱的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率極高。其中的秘密是,每人手裡拿著一本《教材全解》。學生的課堂發言無外乎就是重復、復制、翻版。這種依賴於教材全解的展示有何意義?而這種陋習下的展示培養的能是會學習,會思考的學生嗎?
6 誰是課堂的發言人?許多展示,我們常常看到的是班級比較活躍,成績相對優秀的學生。他們時而組織活動,時而展示成果,時而做些評價。但另外的一些學生,只是「羞答答的玫瑰」,也沒見他們「靜悄悄地綻放」。他們可能心裡在問:誰剝脫了我們的話語權?
7 語文教師,你在哪裡?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我們常常看到是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管理者,任由學生「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課堂里,我們常看到教師是俯下身子傾聽,去沒有教師慷慨的解說,睿智的點撥。今天的語文教師沒有尊嚴感,原因何在?因為我們總不能「高高在上」,總是和學生在一個平台上跳來跳去。當缺少了學生的仰慕、敬畏,何來學生的尊重?久而久之,自己的專業成長從何談起?別忘記,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師絕不能在課堂中沉淪,迷失。所以,關注學生的發展,也要關注教師的發展。教師不能迷失自己。面對學生,可以俯下身子,面對知識,我們始終要虔誠的仰望。只有這樣,語文教師才有尊嚴感。
8 達標的內涵怎樣理解?今天我們評價一節好課的標準是:議課就是議效果。怎樣理解「效果」二字?豈是會寫幾個生字?讀懂一篇文章?語文教學的效果不能簡單量化,因為人文與情感的東西是潛在的,是未來才能顯現成果的。語文課堂的語文味還要不要?答案是肯定的。我們需要用語文的眼光審視語文課。
八問以「學生活動」為主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不是否定,更不是顛覆,而是為了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