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語文如何開展小組合作
小學語文開展小組合作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心理素質內等對學生進行綜容合評定,把全班學生搭配成若干異質學習小組。
再遵照自願的原則,由學習小組民主推薦兩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正副小組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組內學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達到最佳的合作效果,來實現優勢互補,從而促進知識的建構,充分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建立起探索性的個性化的主體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小組合作要使學生在融洽開放的學習氛圍里,進行積極主動的交流合作,從而減輕思想壓力,增強自信心,增 加動手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集體觀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展。
B. 談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課堂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其實這也是古代對合作學習的提倡。當前的新課程提倡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是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學習方法之一。它是以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為目的,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交流合作,從而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形式,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實施,意義是深遠的,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徹底改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面貌,有利於因材施,注重學生個體發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有利於確立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主意識,有利於引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便於啟動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造思維。二十一世紀的人才,如果沒有強烈的合作意識和嫻熟的合作技巧,在社會上將難以取得重大成功。小組合作學習給學生創造更多的交往機會,學生經過互助合作,把學生從單一、不平等的師生交往和狹小的學生間交往中解放出來,給學生更多的平等的學習鍛煉機會,對培養新一代人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但是,如果小組合作學習把握得不好,僅流於形式,這種合作將會收獲甚微。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一切條件,確保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一、獨立思考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前提愛因斯坦說過:「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有獨立行為和獨立思考的個人。」獨立思考是學習的法寶,新課程也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獨立思考是一個自主的過程,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如果在學生對問題還沒有形成獨立見解之前就急於討論,由於學生的思維沒有完全打開,就容易被別人的觀點同化,造成人雲亦雲的現象。 沒有獨立思考,沒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與認識,那麼在合作學習中只能是觀眾和聽眾。個人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機會,很大程度是來自於不同看法之間的相互碰撞,但不同的看法來自於個體的獨立思考。任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都必須強調獨立思考。教師必須給一定的個體學習時間,而且還應要求學生當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結果時,要整理自己的思維,從心理上做好與人交流的准備。又如在小組合作交流後,進行全班的交流匯報與評議等,也能更好的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 ,因此,採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給學生個體留有充分的讀書時間,以便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先想一想,然後再進行小組學習這樣更有效.。二、有效組合,是小組學習有效性的關鍵合作學習是學生在小組中完成的互助性學習,小組成員的有效組合,是合作學習是否有效的關鍵。這就涉及到組內成員的分工,首先是組內成員要有角色分工。在小組構建中,要對優、中、差學生進行合理搭配。推薦並培訓好組長,以安排任務,監督進程。小組成員分好工,如四人小組中設召集人、記錄人、匯報人、計時員(兼噪音控制員)等,分工明確,人人有責。當然,每次合作時的角色,也應該是輪換的,而非固定不變,以期望學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發展不同的能力。其次,是任務分工。有些活動或操作性強的內容,可根據實際需要給組內成員安排不同的任務。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和課堂學習任務,從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的差異性這個角度,可把合作學習分成以下幾種類型:1、異質合作優等生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領頭羊和組織者,除自己積極表達對問題的看法和意見外,更重要的是能組織組內成員圍繞目標共同學習,歸納成員的發言要點,理解重點,繼而嘗試提出自己的理解,營造小組融洽的合作氛圍,使組內各層次的成員樂於接納對方,又樂於傾吐自我,使學習小組真正成為學習的共同體。因此,我們在學習目標較難完成,而且對全體學生都有學習要求的時候,如果異質合作操作適當,往往能起到優生對學困生良好的帶動作用。如在教《爬山虎的腳》,出示爬山虎的腳的圖片之後,讓學生理解課文從那幾方面來介紹爬山虎的腳的特點,這是本課的重點,對於部分學生來說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在班上交流,通過幾個學生也能很快地得出結論,但是對於另外一些學生來說,他們並沒有真正理解。因此,我們就可以採用異質合作的方法來組織學生學習。通過優生的帶動,學生們都能得出介紹爬山虎的特點分三個方面.2、同質合作語文教學中的目標應該是多層次的,是分別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的,有的目標需要全員掌握,有的則針對高層次學生的進一步提高,有的是需要照顧較低層次的學生,因此同質合作小組的組成,也可以在一些問題上起到一定的作用。(1)「優--優」合作,由於優等生基礎扎實,思維敏捷,學習能力強,因而他們能夠適應並且也喜歡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通過這種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能夠使他們得到跨越性的發展。(2)「差--差」合作,如果教師不加辨別地單一使用異質合作的話,容易使學困生產生自卑心理,使他們形成全盤接受的消極心態,進一步扼殺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降低合作學習的效果。因此,在完成某種學習任務的時候,讓學困生相互組合,由於基礎相同,使他們反而能無所顧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強自信心,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採用這種合作小組學習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學生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在《新型玻璃》學完課文後,讓學生說說幾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對於「差--差」合作學習小組的學生,他們可以參照書上的內容系統回答即可,而對於「優--優」合作學習小組的學生,他們要用自己的話,採取不同形式的表達方式來描述幾種新型玻璃的特點。這樣,不同層次的要求,滿足了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要求,通過組內、組間的交流進行優勢互補。三、師生合作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保障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個體在討論時難免出錯,這時,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及時發現學習存在的問題,給予正確的引導。在每一節課堂上,教師不可能參與每一個小組的討論全過程,但可以有選擇地分批、分層次地參與到一些小組討論中,及時了解這個小組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引導;鼓勵個別後進生積極參與討論,對於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及時把握學生的思維動向,抓住閃光點,把課推向高潮。教師積極參與其中。在學生交流討論時,教師不能只是旁觀,更應該積極地參與其中,和學生一起學習探究,傾聽每一位學生的心聲,為學生的合作學習提供及時的幫助和指導。同時,教師也是一個學習者,學生知道的我們不一定知道,學生的疑問我們未必能解答,教師在參與中應放下「師道尊嚴」、「權威心理」,積極地與學生共同學習探討,以達「教學相長」的目的。四、明確布置學習任務,讓合作學習更有目的性在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變得形式化,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學生們不明確學習任務。因此,在每一次小組合作學習前,應布置好明確的學習任務,這樣,學生們明確了學習任務,再開展合作學習的活動,就大大地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例如:在作文教學中,老師不可能在課堂上對每個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而對於作文寫得好的學生來說,他們也具備了一定的評價能力,這時,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得到更多的幫助。老師在課堂上可以布置小組里交流作文,並互相評價。在小組活動前,老師可提出明確的要求。在組員讀作文時,其他三個同學要認真聽,邊聽邊想,他的作文有哪些優點,有哪些不足,等他讀完後,三個組員就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對作文存在的不足,可以提出修改的建議。被評價的同學,應該及時在作文旁記上自己認為好的建議。這樣一來,學生都很明確自己要做些什麼,小組活動就會開展的更有實效了。五、恰當的評價方式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動力評價是合作學習中不容忽視、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實施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不僅能促進學生更加有效地進行合作學習,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採用多種恰當的評價方式:1、重視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關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比關注結果更能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因此,教師除了對小組學習結果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外,更要注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要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協作情況,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達到以評促學的目的。2、注重自評、互評和師評相結合,盡可能地去發現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討論中的情感態度以及交流的能力,盡力去捕捉每個成員的潛在優勢,給予學生激勵性的評價,在評價中及時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幫助學生尋找更高的發展目標。3、注重評價個體和評價小組相結合。教師既要重視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又要重視對合作小組的評價,在對小組進行評價時,要照顧面向組內的全體組員,做到點面結合,有的放失。六、及時進行合作學習的課後總結。 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課後跟蹤調查、取得反饋信息、反思成果與不足、對學習進行全面的評價是十分必要的,有利於改進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觀察、批改作業、找學生談話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經驗和不足之處的教訓,進而針對每個小組的表現再做具體的指導,如學習能力上,情感態度方面,學生的合作技能方面等等,然後每個小組進行反思,這樣慢慢會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良性循環。 為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有序性、有效性,教師應採用積極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教會學生合作的技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幫助學生搞好學習的催化劑,又是激發興趣,調動學生激情的興奮劑。在教學中教師要適時組織學生運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交流,努力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良好品質,在課外加大實踐訓練的力度,使學生能主動自覺地採用這一學習方式,讓我們的語文課堂越來越精彩。
C. 如何開展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專題總結
一、合理分配小組成員。
進行小組學習法的首要前提是分組,我對全班學生進行認真的研究設計,按照異質分組的原則,根據學生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等對每個學習小組進行好中差三類學生的合理配置,以利於形成優等生主動幫助中等生、後進生,中等生、後進生主動向優等生學習,活躍學生帶動沉靜學生的學習環境。並民主推選每組的組長,落實組長職責。學習小組一般由4~6人組成,在分組時,每組都安排有較為活躍,善於關心、鼓勵他人的學生,這樣有利於小組學習中調動學習氣氛,增強合作意識。如我們五年級45人,我按上述的標准各分成9個小組。5個人為一組。組長由學生自己推選。
二、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
最好組內要有明確的分工,每次活動我給學生以明確的任務,讓他們在合作學習中有章可循,避免討論的隨意性;各小組長在組內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負責協調交流和討論的組織工作,使成員都參與進來;各成員明確自己的任務,學會探究的方法,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因為合作學習不再是一種個人的學習行為,而是一種集體行為,這需要學生有足夠的團隊意識,每個成員在小組中都要承擔特定的職責。"組長"要檢查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確認每位成員所完成的學習任務;"記錄員"要記錄小組學習的過程和結果;發言人要代表本組匯報小組討論的結果。為了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讓小組成員定期交換分工。
三、 照顧全體學生,重視人人參與。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要讓人人參與學習過程,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優生與學困生的關系,非但達不到目的,相反會加劇兩極分化,優生更優,學困生更困。活動中,我鼓勵所有的學生在小組內自由地發表意見,和同學交流感情。在這其中,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精心點撥,並特別關注學習有困難和上課沒有機會發言的學生,調動全體學生以不同方式參與學習成果的鞏固和深化。如角色朗讀、表演、辯論、演講等等,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從而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信心。既是學習的參與者,又是活動的組織者,使每個學生都平等合作,快樂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學習效率。
D. 如何提高生本課堂小組合作能力的的研究開題報告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課堂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單位時間中學生學習、交往、表達的頻度與效率,優勢互補,有利於培養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也有利於學生口語交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如何切實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我在教學中作了一些嘗試,同時也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了不少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時機不當、小組不科學、規則不明、時間不足、評價不全等幾方面,怎樣克服以上問題,增強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我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科學合理分組
為了促使學生有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首先應對全班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小組一般為4人,按照學生的組織能力和知識水平小組分為ABBC三層,組內成員分工明確。組長在組織學習時,每次都先由小組里的C同學發言質疑,因為相對而言,他在小組里學習較差,提的問題也較簡單。所以小組交流的基本順序是:C同學質疑解疑,BB同學補充,A同學總結。依此類推,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在交流中學到知識,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分組時還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性格、性別差異等因素,教師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對全班學生進行優化組合,優勢互補。組與組間盡量保持相對平衡的水平,這樣既有利於小組內「合作學習」,又有利於小組間的 「公平競爭」。
二、合理分工,職責明確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要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讓每一位學生明確自己在小組內所要承擔的任務。也就是說在小組合作中,每一位學生都要有事可干,避免「閑人」的出現,使小組合作流於形式,這就需要學生在明確合作目標時,能夠在小組內根據組內學生的差異進行適當的角色分工,實現組內的差異互補。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做到以幾點:
(一)職責分明,分工協作。職責明,動機純,則熱情高,凝聚力強。組長要認真組織組員開展合作學習,並及時做好記錄,形成小組意見;組員要積極參與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及時補充修改自己的看法。在組長代表本組發表見解時,組員要敢於大膽補充更正,甚至代替組長發言。
(二)切中重點,有序動作。由於課堂時間的限制,合作伊始,就應圍繞「示疑內容」抓住重點。如: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或是自己最沒有把握的問題,或是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先個別自學示疑,再小組合作議疑。在發表見解時,可以補充、更正、辯論;也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見。
三、訓練掌握合作技能。
剛開始分組時,也許合作並不順手,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就可以開展有效的學習。「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組合作學習也不例外。一般情況下的小組討論,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未等其他學生發言,就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這樣一來,那些學困生相當於走了個形式,沒經過大腦就得到了現成的答案,這樣,就會使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這時就需要教師事先做好安排,講清合作規則,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巧。如: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如何表達自己的見解;如何糾正他人的錯誤;如何汲取他人的長處;如何歸納眾人的意見等。因此在小組合作前我這樣規定:討論前先獨立思考,把想法記下來,再由小組長安排,按小組成員的分工各自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認真傾聽,然後集體討論形成意見後由記錄員記錄整理。這樣每個人都有了思考的機會和時間。
四、善於把握合作時機
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合作,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最大作用。實際教學活動中,可以從以下四方面進行把握:
(一)是學生個人探索遇到困難時的時機把握。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學習的前提和重要保證。在教學中,教師首先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靠學生一人完成有困難,當學生自己探索無法完成時,需要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的,就適合小組合作學習,就必然尋求同伴的幫助,此時的合作最有效。
(二)是學生意見不一致時的時機把握。有時學生一旦出現有不同意見,只局限於表面的爭論。此時教師如果能把有爭論價值的疑點適時下放到小組,讓小組討論、爭辯,在辯論中明晰正誤,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還可以增強競爭意識,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是解答開放性問題時的時機把握。 「開放性」問題其解題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畢竟有限,很難多角度的去思考,須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種策略和結論。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活躍了思維,學生不僅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四)是教學重難點時的時機把握。在教學中,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處設計合作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發現問題的能力。還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維方法的滲透。
E. 如何在鄉村小學的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開題報告
良好的人來際關系能促進學生源主動學習的願望。通過合作學習,使學生建立合作意識, 培養良好的合作習慣,通過與小組成員的相互合作、交流之後獲得一種與人交往的能力,從而獲得同學的認可與友誼,促進學生學習心理狀態的發展。 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是合作學習的優點與目的。學習過程中改變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知識;學生學習知識不單是為了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生在學會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學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不僅要重結果還要重過程,小組合作學習就是為學生提供了這樣一種參與過程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孩子們這種與生俱來的天性。
F. 小學語文如何培養小學生小組合作能力的課題計劃及實施方案
提個建議,不妨將班裡的孩子進行分組。依班裡人數的多少分成六到八個大組。定好組長需要特別說明一點的就是,這個組長至關重要,他是老師的助手,組員的小老師,是組內的核心人物,一個班裡有六到八名這樣的一號核心人物帶領著學習,老師很是省心。時間長了,你還可以通過他去培養二號、三號、四號核心人物,直到班裡所有孩子成績都有提升。再來說組員,老師依學生的成績情況依次將其他組員分為二號、三號、四號等。通過一號帶八號,二號帶七號等這樣的轉盤方式讓孩子之間學會互動交流,實現共同提升,老師只在一旁起到督促與指導作用,當然,實施之初老師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