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語文預習方法有哪些
小學語文預習方法有哪些
可以運用六步預習法: 1、搜集和課文內容、作者、文專章涉及的事物相屬關的資料,通過查閱圖書有條件的進行上網查找; 2、初讀課文,預習生字,在讀書中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通過工具書進行自學,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3、預習詞語,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可以聯系文章內容進行理解,也可以通過找近義詞的方法進行理解,還以查詞典,根據文章內容進行選擇; 4、預習段落,看整篇文章共有多少個自然段,思考每個自然段的意思,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分邏輯段,進行概括段意; 5、再次閱讀整篇文章,思考文章講了什麼內容,用一兩句話概括,最多不超過五句,訓練後逐步讓學生概括表達; 6、提問題,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提問題,盡量鼓勵學生提一些有價值的問題。 這是依據語文的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字、詞、句、段、篇的訓練。十幾年來,我一直用這種方法進行指導學生預習,學生的整體素質提高很快,尤其閱讀能力較強。
『貳』 語文教師如何指導小學生的有效預習
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前預習已被實踐證明是一種良好有效的學習習慣。它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良性行為,又增強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但是,時到如今,很多「預習」有的只是流於形式,其要求大同小異或千篇一律。久而久之,自然違背了預習的初衷。鑒於此,如何指導學生的有效預習?敬請各位同仁獻計獻策,讓我們互助互進,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真正具有實效性。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學生通過預習,自己閱讀課文,動了天君,得到理解,當討論的時候,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的結果正相吻合,便有獨創成功的快感;或者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結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長的思索;並且預習的時候絕不會沒有困惑,困惑而沒法解決,到討論的時候就集中了追求解決的注意力。這種快感、思索與注意力,足以鼓動閱讀的興趣,增進閱讀的效果,有很高的價值。」 語文課前預習,目的在於提高學習效率,促進有效生成,張揚學生個性,有利於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整個閱讀教學過程的首要環節。在教學現狀中,往往預習收效甚微,或許原因不在於預習本身的陳腐,恰恰是在於教學者指導預習的觀念、方式與方法的陳腐。所以也引出下面的話題。〖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叄』 如何指導小學生進行語文預習
如何指導小學生進行語文預習
小學生要學好語文,預習非常重要,學生要養成預習的好習慣,老師也要給予一定的預習指導。學生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是學好語文的根本。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工人建房要備料,農民耕作要備耕,軍隊打仗要備戰,學語文也是如此。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更要備學,這也就是預習。預習在學習知識的整個過程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有些學生,教師在講台上講得繪聲繪色,生動感人,他們在台下卻不知所雲。這些學生,因為沒有做好課前的預習,因此聽課效果極差。相反,有些學生課前預習做得好,在課堂上就能質疑問難,大膽發言,積極參與。
1先激發學生預習的興趣
首先要讓學生對預習有興趣,他們才會自覺地、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和探索,小學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慾和好奇心,願意學習知識和探索真理。預習必須從低年級抓起,教低年級的老師常常會有這樣的經歷,有的孩子看到老師教新課,會興奮地告訴老師,這課我會讀了,這個生字認識了。(他預習了)到了課上,見別的小朋友不會自己會,他就特別起勁。老師表揚了就更開心,以後課前預習就更主動了。其他小朋友一看,也都會效仿他。這種預習的熱情低年段的老師要特別注意呵護,久而久之就能培養他們預習的習慣和能力。低年級適當做一些預習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習自信心,也可提高學習的效率。
2指導預習的方法
2.2懂得使用工具書預習課文時,往往會遇到沒有學過的生字、新詞,或以前學過現已回生的字詞。要了解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或用法,就要運用字典、詞典這些無聲的老師。現在小學生最常用的工具書有《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學生預習課文時通過自己查閱工具書,就能掃除語言文字的障礙,較牢固地掌握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和用法。為了進一步理解課文,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著重放在音、形上,而對高年級則著重了解詞語的本意外,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如果學生課前預習的比較扎實,那麼課堂中就不去講或少講生字新詞,而集中精力抓住課文重點進行教學。這樣不僅節省了時間,又鍛煉了學生的預習能力。
2.3要勤動筆預習課文不只是讀讀、想想,同樣要注意多動筆。預習時,在課文一些重點地方寫寫畫畫,圈圈點點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給不懂讀音的字標上拼音,不理解的詞寫上注釋,含義深的句子畫上線,重點的字詞加圈加點,有疑難的地方打個問號等。做上這些記號,以備老師講課時認真聽、仔細記,做到難點突出。把自己覺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徹底弄明白。還可以對課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或者優美的語句等抄寫在積累本上,鞏固記憶。
2.4解決課後思考習題這是較高層次的要求,當同學們在預習課文的時候,可以帶著課文後面的練習題進行預習,看到課文中有問題的答案就直接在書上劃出來。古人有「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說法,強調的就是動筆對讀書的重要性。而實踐證明,在預習時做讀書筆記,對自學的情況進行整理,對語文預習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當預習課文時,遇到寫得好的地方或者自己有獨特見解的地方,或是自己不理解的語句、詞語,或認為有疑問的地方,即可在課文邊進行批註或是註上標記,如,不懂之處用「?」,重點之處用「*」等符號。這樣,當老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同學們也就容易心領神會了。比如教《索溪峪的野》一課時,我給學生的預習題目是這樣的:假如你是老師,你准備讓學生弄懂什麼?學到什麼?怎樣上課等等。課中進行抽查時發現,有些同學竟寫出十個以上的問題,與大家交流討論。一系列的問題促使學生千方百計地、絞盡腦汁地、認真閱讀課文,抓住課文的重點「野」。3預習面向全體,分層要求
『肆』 如何指導小學生做好語文預習
如何指導小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文預習 預習是上好語文課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必要途徑。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成功與否,是要看學生最終能否離開教師自己去讀書、作文,做好課前預習不僅能提高聽課效果,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現在北師大版的教材,容量大、密度大、難度也大,幾乎是天天都有新內容。在這樣密度大時間緊的情況下,預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因此,我們也持之以恆的要求和指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課前預習。
一、教給方法,培養自讀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說的是傳授給人既有的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在強調預習重要的同時,必須教給學生行之有效的預習方法。教給學生自讀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查閱。預習課文時,往往會遇到沒有學過的生字、新詞,要了解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或用法,就要運用字典、詞典這些無聲的老師。學生預習課文時通過自己查閱工具書,就能掃除語言文字的障礙,牢固地掌握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和用法。另外,對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就要嘗試著去查閱有關書籍獲取新知;還要查閱文章寫作的背景以及相關的知識。搜集有關課文的資料,拓展自己的視野,對於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圈畫。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指導學生在預習時用不同的符號在文中作標記。預習時,在課文一些重點地方寫、畫、圈、點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給不懂讀音的字標上拼音,不理解的詞寫上注釋,含義深的句子畫上線,重點的字詞加圈加點,有疑難的地方打個問號等。做上這些記號,等到上課的時候,再特別加以注意,把自己覺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徹底弄明白。
3.批註。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對那些讓人有感觸的句子,可以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想。對經過初步探索而有所悟有所得之處則要做些批註,培養思維能力。 二、循序漸進,指導預習過程
小學生預習,必須緊扣《語文課程標准》的要求、教材體系特點,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安排預習,必須按照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逐步進行。要想收到好的預習效果,預習時要做到以下五步:「讀」、「想」、 「疑」、「做」和「摘」。 1.讀,讀通課文。預習時要多讀幾遍課文,還要注意每一遍的讀都要做點什麼。如:第一遍讀課文時,可以大聲朗讀,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標注出來。然後讀准字音,認清字形,再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等弄懂詞義,這樣既提高了學生自學字詞的能力,也有利於掃除語言文字上的障礙,更便利了學生順利地讀懂課文。朗讀可以幫助理解文章,學生初讀課文時,多讀幾遍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才能逐步理解文章內容。
2.想,邊讀邊想。「想」和「讀」更要做到相輔相成。 「一邊讀,一邊想」,這是最基本的讀書方法。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把閱讀與思考結合起來,幫助理解課文內容。如:看到課題,我們能想到文章的內容或能產生疑問,提出問題。俗話說:「朗讀便於記憶,默讀便於思考」。初讀課文時,可以採用默讀的方法,了解課文的大概內容。如,在讀的過程中,思考課文講了什麼,抒發了怎樣的感情等。然後試著給課文劃分段落層次,在初步弄清文章結構的基礎上,體會作者是怎樣遣詞造句來表達中心思想的,最後綜合起來,想想整篇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寫作特點。
3.疑,學貴有疑。俗話說:不會提問的學生就是不會學習的學生。「發現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我常鼓勵學生再次回到課文中,通過默讀思考,明白了什麼,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提出自己在預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或者自己對這篇課文的獨特的見解,這正是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具體體現,這一步預習完成得好,可為課堂上「問題的探討」這一活動奠定基礎,也活躍了課堂氣氛,節約了時間,使自主合作學習的效果更好。
『伍』 如何指導小學生做好語文課前預習
在培養小學生語文預習習慣的過程中,教師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年齡小,自主反思、自主調節學習方法的能力相對較差,教師除了要激發小學生的預習興趣之外,還要教給他們語文預習的方法。教給小學生的預習方法,要求盡量細化,要求可操作性要強。在教學實踐中,要求中高年級段學生的預習的步驟:「默讀——查問——朗讀——摘抄——思考」,(低年級段學生要求放低,不要求做筆記,在書本上標記即可。)每一步驟的具體方法、要求如下: 1.默讀拿到一篇新課文,由於會有一些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初讀課文時,可以採用默讀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讀的要求有兩個:一是了解課文的大概意思,比如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介紹了一個什麼人,描寫了一些什麼景,告訴我們哪些知識,抒發了怎樣的感情等等。目的在於對全文獲得一個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確地找出全部生字,劃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語句。 2.查問就是通過查閱字典、詞典,或問別人(包括同學、老師、家長)對不認識的字讀准字音,對不理解的詞語,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還可以查一些課外資料。 3.朗讀生字認識了,就可以放聲誦讀了。「眼過三遍。不如用嘴讀一遍」,大聲誦讀,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都很有好處。預習的朗讀一般可讀三遍,第一遍重在鞏固生字的讀音,要把課文讀通讀順;第二遍注意文章內容,思想意義,了解文章寫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說明的東西;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結構,寫作方法。 4.摘抄就是把應該積累的詞語句子和自己認為值得學習、借鑒的詞句摘錄下來。「嘴過三遍,不如手寫一遍」,動手摘錄,使眼、手、腦並用,效果比讀更好。 經過以上步驟,學生邊讀邊記,邊思邊寫,也就形成了相對較規范的預習筆記。同時要求學生做的預習筆記的規定大致欄目有:文章名(書名),出處,閱讀時間,好詞入腦,好句入心,總體心得(寫文章預習感受,彈性較大),暫時存疑。要求學生做的預習筆記的自選欄目大致有:結構分析,寫作風格,主要內容,寫作目的等。對於預習筆記,我認為不需學生每文必做,每次必做,簡單的課文,在課文上寫寫畫畫即可,重要的是預習常規性步驟的有效落實。對於後進生,規定欄目也可刪減。
『陸』 如何指導小學生預習語文課
語文新課標強調指出,語文教學「要著眼於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習獨立思考,學習怎樣讀書。」筆者認為,預習是實現這一教學思想的有效途徑。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讓學生明白,在正式學習內容之前,一定要做充分的預習工作。課堂上認真聽講固然很重要,因為你畢竟是學生,不可能說不聽講就能學好,這樣就沒有必要去學習了!但是僅僅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還是不夠的,實踐表明,課前預習非常重要。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你在課上不可能有10(】%的精力去投人到學習當中去,所以,一定要提前預習內容。可以在書上做好標記,把自己會與不會的內容分開,到時候可以在課上著重聽講你不會的地方,如果沒有,那課後就可以問老師或者同學,大家可以一起討論!這樣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該如何引領學生預習呢?筆者認為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在老師講:課之前,學生自己先閱讀新課的內容,做到:初步了解,並作好學習新知識的准備工作。:合適的預習深度應當做到以下三點:重溫有:關的舊知識,掃除聽課障礙;初步理解新課:的基本問題和思路;找出不明白和需要深入:學習的問題。
『柒』 如何指導小學三年級學生語文預習
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正屬於一種似懂非懂的時期,對於知識很難做到正確的理解,所以我們應該正確的對其引導,才能使孩子學好語文知識.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小學三年級輔導學好語文的好方法,給大家作為參考.
(走進語文)
讓我試試小學三年級語文輔導學好語文的好方法吧!我建議你每天必須有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可以是完整的或分散的.每天睡覺前問問自己,今天有一小時的閱讀時間嗎?這對於學好語文是非常重要的.
『捌』 如何指導小學生做好語文課前預習
隨著新課程改革程度的不斷加深,教育教學對小學語文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中已經運用了各種各樣的教學技巧以及教學方式,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同時,人們指出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教師應在現有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所知所學,以提高教學質量,最終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目標。
一、課前預習對學生產生的影響
中國有這么一句古話:「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由此可見,一個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自身發展中的重要性,就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最終要的就是學生的預習,學生若是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對學生來說會受益終身。在中國還存在這樣一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本身就是一種自學,就學生來說,大部分的知識都是自學得到的,它是學生在課前所作的最全面的學習。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的去查資料、提問、自我思考以及自我總結,這樣,在教師教學的時候就會顯得游刃有餘。
二、指導小學生做好語文課前預習的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堅持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堅持以學生為本,不斷地創新,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最終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語文課堂是一門寓教於樂的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應積極的藉助一定的實物、影像或者是生動的動畫等,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語文的生動、形象以及魅力,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愛上語文,從而輕松的學習;其次,學生應明確語文預習的目的,它既有利於學生知識間的相互遷移,也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後,教師應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在語文學習中,應不斷的鼓勵學生,對於那些犯錯的學生,也要及時地給予引導和幫助。
2.明確要求,實現有的放矢的教學
在教學前,教師應把學生要預習的課文列出來,然後讓學生能夠根據所列的課文去預習。眾所周知,不同年級對教材的要求不同,就預習而言,它對學生所提出來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教師要做到差別對待,對於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完成不同的預習目標,簡單的說,預習就是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過程。首先,教師應讓學生整體的閱讀一下課文,在閱讀之後,要能夠通曉文章的主要內容;其次,教師在學生閱讀後,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如讓學生解釋文中的一個詞或者是一句話,重點聯系各詞典或者是上下文的內容展開解釋;再次,教師可以預先為學生畫出文中需要重點體會的詞,然後分析這樣詞可能體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後,教師應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中心句,要不斷的提出問題讓學生去思考,最終讓學生擁有掌握中心思想的能力。
3.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
教師要想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有各種各樣的手段,具體又分為以下幾種:(1)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學生遇到的最大預習問題就是不認識字,為此,教師必須教會學生查字典、理解字、詞義或者是區別形近字;(2)詞句的意義是學生學習中最大的問題的之一,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著重劃出重點詞、總結句或者自己不懂的詞,然後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討論,最終結合教師的引導得到正確答案;(3)教師應教會學生批註。對於教師要求理解的字、詞、句等,學生可在其旁邊或者底部加上批註;(4)在學習一篇文章時,人們會將文章分成很多的段落,為此,教師應幫助學生書寫出每段的段意,針對那些簡短的段意,學生可以將其寫在書本上,而那些極長的段意則可以寫在本子上;(5)學生應及時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可以根據不同段落的不同意思歸納總結出文章的主要內容,然後再展開學習;(6)學生應學會積累,在每篇文章中我們都會學到其佳詞、佳句以及佳段,這就要求學生要積極主動的去累積,可以通過摘抄、熟讀以及背誦等手段,加深自己對於知識點的理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如何知道小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成為學校以及教師最為關注的話題,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措施,著重指出應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明確要求,實現有的放矢的教學,最後,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
『玖』 如何指導小學生做好語文的課前預習
在我的教學工作中,作為一名教師,我總認為要做個有心人,讓數學真正成為學生願學、樂學版的學科,權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實踐的空間和時間,才能調動大多數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大面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
『拾』 如何指導小學生有效的語文預習
預習是學習過程中的第一步,是指在教師講課之前,學生先獨立地閱讀新課內容,做好上課接受新知識的准備過程。 語文預習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是學生自己摸索,自己動腦,自己理解的過程,它需要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去感知新的課文,去開展觀察、識記、聯想、想像、辨析、比較、綜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動,去鍛煉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說,預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在已獲得知識能力的基礎上,在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指導下,利用各種學習條件和途徑,有目的、有計劃地主動學習新知識的過程。預習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必要途徑,更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 但如今,提起語文預習,有的學生認為太簡單了:不就是讀讀課文嗎?是呀,預習離不開讀課文,但是,單純的讀一兩遍課文是達不到目的的。大部分學生把預習理解為對課文的通讀和瀏覽,卻不動腦分析。這時教師的正確引導,對學生的有效預習就顯得非常重要。那麼? 一、 一、教給方法,培養自讀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說的是傳授給人既有的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在強調預習重要的同時,必須教給學生行之有效的預習方法。教給學生自讀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查閱。預習課文時,往往會遇到沒有學過的生字、新詞,要了解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或用法,就要運用字典、詞典這些無聲的老師。學生預習課文時通過自己查閱工具書,就能掃除語言文字的障礙,牢固地掌握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和用法。另外,對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就要嘗試著去查閱有關書籍獲取新知;還要查閱文章寫作的背景以及相關的知識。搜集有關課文的資料,拓展自己的視野,對於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學習《錢學森》一課時,課前先讓學生查閱錢學森的資料,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錢學森懷念自己的祖國、渴望回歸的真摯情感,以及他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2.圈畫。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指導學生在預習時用不同的符號在文中作標記。預習時,在課文一些重點地方寫、畫、圈、點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給不懂讀音的字標上拼音,不理解的詞寫上注釋,含義深的句子畫上線,重點的字詞加圈加點,有疑難的地方打個問號等。做上這些記號,等到上課的時候,再特別加以注意,把自己覺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徹底弄明白。 3.批註。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對那些讓人有感觸的句子,可以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想。對經過初步探索而有所悟有所得之處則要做些批註,培養思維能力。 二、循序漸進,指導預習過程 小學生預習,必須緊扣《語文課程標准》的要求、教材體系特點,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安排預習,必須按照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逐步進行。要想收到好的預習效果,預習時要做到以下五步:「讀」、「想」、「疑」、「做」和「摘」。 1.讀,讀通課文。預習時要多讀幾遍課文,還要注意每一遍的讀都要做點什麼。如:第一遍讀課文時,可以大聲朗讀,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標注出來。然後讀准字音,認清字形,再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等弄懂詞義,這樣既提高了學生自學字詞的能力,也有利於掃除語言文字上的障礙,更便利了學生順利地讀懂課文。朗讀可以幫助理解文章,學生初讀課文時,多讀幾遍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才能逐步理解文章內容。 2.想,邊讀邊想。「想」和「讀」更要做到相輔相成。 「一邊讀,一邊想」,這是最基本的讀書方法。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把閱讀與思考結合起來,幫助理解課文內容。如:看到課題,我們能想到文章的內容或能產生疑問,提出問題。俗話說:「朗讀便於記憶,默讀便於思考」。初讀課文時,可以採用默讀的方法,了解課文的大概內容。如,在讀的過程中,思考課文講了什麼,抒發了怎樣的感情等。然後試著給課文劃分段落層次,在初步弄清文章結構的基礎上,體會作者是怎樣遣詞造句來表達中心思想的,最後綜合起來,想想整篇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寫作特點。 3.疑,學貴有疑。俗話說:不會提問的學生就是不會學習的學生。「發現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我常鼓勵學生再次回到課文中,通過默讀思考,明白了什麼,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提出自己在預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或者自己對這篇課文的獨特的見解,這正是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具體體現,這一步預習完成得好,可為課堂上「問題的探討」這一活動奠定基礎,也活躍了課堂氣氛,節約了時間,使自主合作學習的效果更好。 4.做,檢測效果。學生預習課文時,一定要根據具體要求,有的放矢地進行預習。帶著問題去認真地讀課文,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課後的思考題往往體現了作者的思路、課文的重難點。預習時,想想這些題目,可以幫助理清課文的條理,了解課文的重難點。練習題側重詞句段的訓練,富有啟發性。預習完課文試著做一做,可檢查預習的效果。但不要去抄參考書,因為畢竟自己通過動腦筋得來的答案是勞動收獲,可以很好地鍛煉自己思維。 5.摘,積累借鑒。課文中有不少文質兼美的句子,優美的描寫,動人的抒情,富有哲理的思想隨處可見。文章寫得精彩的句段,讓學生反復朗讀、品味.直至成誦。也可以把自己認為值得學習借鑒的詞句摘錄下來,以便以後更好地運用。這樣使眼、口、手、腦並用,預習效果更好。 真正有質量的預習不僅能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使學生在語言表達、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提高。指導小學生扎實有效地進行語文預習,才能將語文預習落到實處,達到預習的目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