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語文人教版第7至12冊積累·運用
第十二冊
菩薩蠻
大柏地
毛澤東
1933年夏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後復斜陽,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ABCC詞語
書聲琅琅 議論紛紛 人才濟濟 大名鼎鼎
千里迢迢 風塵僕僕 文質彬彬 衣冠楚楚
天網恢恢 流水潺潺 目光炯炯 神采奕奕
芳草萋萋 憂心忡忡 心事重重 想入非非
碩果累累 炊煙裊裊
AABB詞語
世世代代 日日夜夜 原原本本 浩浩盪盪
曲曲折折 朝朝暮暮 口口聲聲 支支吾吾
偷偷摸摸 鬼鬼祟祟 戰戰兢兢 戰戰慄慄
清清爽爽 清清白白 清清涼涼 輕輕鬆鬆
點點滴滴 山山水水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對聯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比喻只見眼前利益而不顧後患。
刪繁就簡三秋樹 領異標新二月花
稻草捆秧父抱子 竹籃提筍母懷兒
松下圍棋,松子忽隨棋子落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船載石頭,石重船輕輕載重
杖量地面,地長杖短短量長
乾 隆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
紀曉嵐 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祝枝山 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
唐伯虎 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車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周文賓、文徵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寶器。人之學問知能成就,猶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不舍,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第十一冊
望洞庭
劉禹錫(唐)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對偶句
願乘風破萬里浪
甘面壁讀十年書
與有肝膽人共事
從無字句處讀書
虛心竹有低頭葉
傲骨梅無仰面花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七子之歌》是著名詩人聞一多1925年7月發表的愛國組詩
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織之辛苦。
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
畫龍點睛:後來人們用它比喻說話或寫文章,在關鍵的地方用一兩個警句點明要旨,使內容更為精闢。
含有一對反義字的詞語
東奔西走 東拉西扯 東倒西歪 東張西望
南腔北調 南征北戰 南轅北轍 南來北往
前赴後繼 前因後果 前呼後擁 前俯後仰
左鄰右舍 左思右想 左顧右盼 左推右擋
東拼西湊 上情下達 上躥下跳 上行下效
大公無私 承前啟後 翻天覆地 弄假成真
舍近求遠 化難為易 揚長避短 去粗取精
若明若暗 善始善終 優勝劣汰 棄舊圖新
數短論長 獸聚鳥散 捨生忘死 歡天喜地
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歇後語
芝麻開花——節節高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秀才遇著兵——有理說不清
偷雞不成——蝕把米,即不僅沒有佔到便宜,反而受到了損失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復活》
手不釋卷:是說手裡的書捨不得放下,形容一個人勤奮學習、刻苦讀書。
孫權、呂蒙、漢光武帝
春聯
雪裡江山美 花間歲月新
(紅梅報春)
四海皆春春不老 九州同樂樂無窮
(普天同慶)
風流人物數當代 大好春光看今朝
(人傑地靈)
稻花鋼花科技花萬花競艷 農業牧業工商業百業興隆
(日新月異)
日月潭碧波凝翠台灣骨肉日日思歸盼統一
揚子江熱浪含情大陸同胞天天翹首望團員
(春回華夏)
第十冊
冰雪消融 風和日麗 山光水色 心曠神怡 草長鶯飛 柳暗花明
鳥語花香 明月清風 花好月圓 奇花異卉 風狂雨驟 雲蒸霞蔚
山明水秀 層蠻疊嶂 風調雨順 驚濤駭浪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
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一寸丹心圖報國 兩行清淚為思親。
江河不洗古今恨 天地能知忠義心。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一身正氣 臨危不懼 絕處逢生 化險為夷 堂堂正正 鎮定自若
面不改色 光明磊落 大智大勇 急中生智 驚心動魄 以身殉職
刻不容緩 力挽狂瀾 精明強干 仰不愧天
唇亡齒寒:意思是說有許多事物之間就像嘴唇與牙齒一樣是相互依存的,如果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關系十分密切。
長相思
納蘭性德(清)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格言
欲窮大地三千界,須上高峰八百盤。
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遼闊。
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水有源,樹有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宋)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第九冊
對聯
有山皆圖畫 無水不文章
一畦春韭綠 十里稻花香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
佛腳清泉 飄飄飄飄 飄下兩條玉帶
源頭活水 冒冒冒冒 冒出一串珍珠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勿謂寸陰短,既過難再獲。
不飽食以終日,不棄功於寸陰。
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鍾虛嘆息。
勿謂今日不學有來日,勿謂今年不學有來年。
高風亮節 豐功偉績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依依惜別 萬古長青 肝膽相照 休戚與共
情深似海 體貼入微 恩重如山 寸草春暉
深情厚誼 一往情深 悲歡離合 骨肉至親
夜書所見
葉紹翁(宋)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
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關於人際交往的褒義詞
情同手足 一見如故 不分彼此 推心置腹
忘年之交 惜老憐貧 不期而然 心心相印
無微不至 問寒問暖 心地善良 親密無間
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友好相處 天涯比鄰
格言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
終南望余雪
祖詠(唐)
終南陰嶺秀,
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
城中增暮寒。
㈡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火燒雲的練習冊第一題答
第一,二題我相信你會三題選第二個四1溫暖的火爐2香噴噴的烤鴨3又大又回漂亮的聖誕樹答4疼愛自己的奶奶抱著小女孩幸福的飛走了想想寫寫第一個幸福的含義:小女孩臨死前是在美好的幻景中度過的,是幸福的;後一個幸福的含義是小女孩死了就沒有寒冷,飢餓和痛苦,就徹底幸福了。
㈢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7至第12冊的所有古詩有哪些呀
7
題西林壁 游山抄西村 黃鶴樓襲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元二使安西
8
獨坐敬亭山 望洞庭 憶江南 鄉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 漁歌子
9
泊船瓜洲 秋思 長相思
10
牧童 舟過安仁 清平樂.村居
11 12無 匆忙之間可能沒有找全 可參考;
㈣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成語有哪些
第一單元
根深本固:茂:繁茂。根扎得深,樹就能長的牢固。比喻基礎牢固,就會興旺發展。
根深葉茂:茂:繁茂。根扎得深,葉子就茂盛。比喻基礎牢固,就會興旺發展。
澆樹澆根:澆:澆水。給樹澆水要澆根,樹根是大樹吸取營養的關鍵。做什麼事,首先要把基礎打牢。
葉落歸根:樹葉從樹根生發出來,凋落後最終還是回到樹根。比喻事物總有一定的歸宿。多指作客他鄉的人最終要回到故鄉。
第二單元
高堂廣廈:高堂:高大的庭堂指父母大廈:高大而豪華的房屋。指高大·豪華的房屋建築,等設施。
玉宇瓊樓:①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宮殿。②形容覆雪的樓宇。
錯落有致:錯落:參差不齊。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但卻極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交錯紛雜,饒有情趣。
曲徑通幽:深遠的地方,彎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靜的地方。
千岩競秀:岩:山崖;競:競賽。重山疊嶺的風景好像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麗。
萬壑爭流:壑:深溝,借指溪流。許多溪水競相奔流。形容山中勝景。
目不暇接:暇:空閑;接:接收。形容東西多,來不及觀看。
美不勝收:勝:盡。收:領略。美好得讓人不能承受,形容東西很美,一時欣賞不過來。
第三單元
雛鷹展翅:
老馬識途: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途:路,道路。
魚貫而入:像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接一個地依次序進入。
傾巢而出:傾:倒出;巢:巢穴。全部的鳥都從窩里飛了出來。全體出動,多用於貶義。
雞飛狗跳:把雞嚇得飛起來,把狗嚇得到處亂跳。形容驚慌得亂成一團。
狼奔豕突:像狼那樣奔跑,像豬那樣沖撞。形容成群的壞人亂沖亂撞,到處騷擾。比喻敵人奔逃時,驚慌狀態。
群龍無首:一群龍沒有首領的。比喻沒有首領的,無法統一行動。
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准備好幾個藏身的窩。比喻隱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做好了充分的准備。
第四單元
忍辱負重:為了完成艱巨的任務,忍受暫時的屈辱。負,擔當。
以屈求伸:屈:彎曲;伸:伸直伸展。用彎曲來求得向前伸展。比喻以退為進的策略。
發憤圖強:下定決心努力奮斗,謀求富強。指在長期的學習中所持有的一種精神,有奮發向上的意思,並能通過努力有所成就。
救亡圖存:拯救國家的危亡,謀求國家的生存。
卧薪嘗膽: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前都嘗一嘗苦膽。原指中國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國的事跡,後演變成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催人奮進:指某些作品、某件事情或某些談話等給人一種積極進取的力量。
羽翼豐滿:羽:羽毛。翼:翅膀。小鳥的翅膀已經長齊。比喻力量已經積蓄充足。
報仇雪恨:雪:洗刷掉。報冤讎,除怨恨。
第五單元
大街小巷:城鎮中寬闊的街道和狹小的胡同,概指都市裡的各處地方。
人頭攢動:人很多,擁擠著移動。一般用於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風馳電掣:馳:奔跑。掣:閃過。形容非常迅速,像風吹電閃一樣。電,像閃電一樣。
車水馬龍:形容車像流水,馬像游龍。形容來往車馬很多,連續不斷的熱鬧情景。
華燈初上:美麗的燈亮起來。例句:華燈初上的時候,萬家燈火組成的城市夜空光輝而明亮。
流光溢彩:流光溢彩的意思是光像在流動,色彩像要溢出來,一般用在形容車燈、霓虹等,有時也用來形容時裝表演和珠寶。
美輪美奐:形容新屋高大美觀,也形容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
巧奪天工:奪:勝過。巧:精巧。本義: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形容技藝極其精巧,多指工藝品。
第六單元
和風細雨:和風:春天的微風;細雨:小雨。溫和的風,細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溫和而不粗暴。
春風化雨:像用和暖的春風吹拂人;似及時的雨水滋潤大地一樣。適宜於植物生長的風和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來稱頌師長的教誨。
呼風喚雨:現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偉大力量。比喻具有非凡的本領。也可形容反動勢力猖獗。
櫛風沐雨:櫛:梳頭發;沐:洗頭發。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
未風先雨:比喻未見事實先下結論。
見風是雨:比喻只看到一點跡象,就輕率地信以為真。
凄風苦雨:凄風:寒冷的風;凄:悲苦,寒冷;苦雨:久下成災的雨。形容天氣惡劣。後用來比喻境遇悲慘凄涼。
暴風驟雨:暴:突然而猛烈的;驟:急速。來勢急速而猛烈的大風大雨。比喻聲勢浩大,發展迅速的運動。
第七單元
戎馬一生:戎馬一生:指一生從軍,作戰。 現在指操勞一生(多指父母)。
身經百戰:親身經歷過很多次戰斗。比喻具有豐富的實際經驗。
刮骨療毒:就是將深入骨頭的毒液用刀刮除,達到治療的目的。特指歷史上關公刮骨療傷,後也用刮骨療毒比喻意志堅強的人。
傳為美談:美談:人們津津樂道的好事。指傳揚開去,成為人們贊美、稱頌的事情。
約法三章: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以資遵守。現在指以語言或文字形式定出幾條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條款。
秋毫無犯: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運籌帷幄:在軍帳內對軍略做全面計劃。常指在後方決定作戰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計,考慮決策。
好謀善斷:善:擅長;斷:決斷。形容人能不斷思考,並善於判斷。
第八單元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用書堆積起來的大山中,要想成功到達高淵的山頂,勤奮就是那登頂的唯一路徑;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里,耐心、盡力的學習態度將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夠載你駛向成功。在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也沒有順風船可駛,要想在廣博的書山、學海中汲取更多更廣的知識,「勤奮」和「謙虛」是兩個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條件。
九牛一毛:九:表示多數。九頭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大數量中極微小的數量,微不足道。
滄海一粟:滄海:大海;粟:穀子。大海里的一粒穀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孜孜以求:孜孜:勤勉的樣子。求:探求。比喻不知疲倦地探求。
全力以赴:把全部精力都投入進去。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學問、成就等達到了很高程度後,不滿足於已有的成績,繼續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就。近義詞:再接再厲,精益求精。
、針對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恰當剪裁教學內容,讓教材成為一塊跳板
《幸福是什麼》為一篇幅較長的童話,故事生動有趣,通過三個牧童在智慧的女兒引導下尋找到幸福的過程,告訴人們「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別人有益的事情」的這一人生道理。雖然文章主旨明確,但要深切地體會語言、感悟哲理則有一定難度。在寫法上,作者善於布白留空,對於三個牧童分手後十年間的所作所為的描寫極為簡約,僅通過三個牧童的簡單講述來表現。小學生好奇心強,這一布白恰好成為學生探索精神盡情展示的平台。因此,對三個牧童及智慧女兒的幾處語言描寫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語言訓練的焦點,成為了對學生進行想像力和表達力的語言性實踐及體驗生命歷程的關鍵。這樣處理既擺脫了串讀串講串問的陳舊教學模式,又集中了教學內容,長文短教,重敲一處,使教學效益有了最可靠的保障。
二、感悟語言,展開想像,實現對課文情感的再創造
在確定教學重點內容之後,圍繞教學目標,便可展開教學全過程。在板書「幸福是什麼」這一文題之後,激發學生自由談談對幸福的認識,什麼「受到老師表揚、得到同學安慰、向災區兒童獻愛心、心願實現、畫好了一幅畫」等等,教師依據「過去」「現在」「未來」而分類板書,然後便引導學生進入「幸福是什麼」的追求中。在初讀了解課文大意之後,啟發學生帶著「三個牧童做了一件什麼事而得到了智慧女兒的贊揚?」「三個牧童十年後找到了真正的幸福嗎?你怎麼知道的?」的問題自能讀書。學生自學自悟後分小組交流,然後再集中探討第一個牧童的幸福歷程。多媒體出示牧童的話:「弄明白了,很簡單。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麼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也感到幸福。」在反復理解與朗讀後,問:他是怎樣幫助別人的?教師不斷創造情景:遇到一個下肢癱瘓的老大娘,他是怎麼做的呢?遇到一個雙目失明的孩子呢?遇到……引導學生不斷地從語言、動作、神態、情感各方面去體驗白衣天使的奉獻歷程,去體驗救死扶傷的神聖與庄嚴,從而真切感受幫助別人而獲得幸福的愉悅。如此炮製,在全方位、多層面地體驗了火車服務員、輪船職員、消防隊員、農民等等的真誠勞動之後,學生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幸福的含義。
通過對課文中的精彩語段的研討,實現對人物情感的再創造,既體現了語文本體觀,又體現了學生主體觀,情與景交融,其樂亦融融。
三、情感+語言=詩。實現對課文情理的語言創造,是小語教學的一種境界
詩是語言的精華,激情是點燃語言的火把。凡是有激情澎湃的課堂,就有詩的火花在閃爍。在學生深入地理解幸福的深刻含義之後,教師應關注著學生情感的點燃。要求學生回頭看看黑板上課初留下的種種答案吧,學生提出將「買彩票得大獎」擦掉,我欣然照辦。當學生默然時,我追問:黑板上的這些都是真正的幸福嗎?學生答:有的是兒時的幸福,只不過是在享受幸福;現在的真的是幸福,因為是自己的勞動成果帶給了朋友、父母、老師以快樂;未來的是心中的夢想,只能期盼著未來再實現啦。在這種情況下,我又板書下「小時候、現在、未來」三個詞語,並告訴他們:「是啊!小時候,我們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幸福;現在啊,每個人都在追尋幸福;未來呢?幸福就是你們燦爛的前程!」並要求他們寫出一首詩,當然,孩子們的驚喜是可想而知的!人人都變成了詩人,人人都才華橫溢。
㈥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語文四年級第七冊課件ppt
我也是四年級的語文老師,我都是在易百特教師網上下載的課件,很好用哦,樓主去看看吧
㈦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簡介
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為依據編寫的,供實驗班四年級第一學期使用。
為了幫助教師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更好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現就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主要特點作一簡要介紹,並就如何憑借教材改進語文教學提出具體建議。
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分組編排。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
教材繼續按專題編組。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既富有教育價值與時代感,又突出學習語文的特點。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現、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組(中外童話)和第七組(成長的故事)還安排了綜合性學習,使這兩組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3—5篇課文組成。課文均圍繞專題編選,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兩類。全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在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在部分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幫助了解相關資料或豐富學生的閱讀。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
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4個是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頻網」「趣味語文」「展示台」「成語故事」,分別在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兩個「寬頻網」安排在第五組和第八組,引導搜集、了解有關我國的世界遺產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資料;兩個「展示台」安排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第三組和第七組,為學生交流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冊要求認識200字,會寫200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後生字條里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列在課後的方格里。教材後面附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每組課文後有「詞語盤點」,分「讀讀寫寫」與「讀讀記記」兩欄。「讀讀寫寫」中列的是本組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 「讀讀記記」中列的是由要求認識的字組成的詞語,略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也列在「讀讀記記」中。
本冊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幾種情況: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該字列入要求認識的字為止;導語、課後練習、資料袋、閱讀鏈接、語文園地里不認識的字,只在第一次出現時注音,後面出現時不再注音;選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均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圓括弧,多音字注音用方括弧。課文中的生字,都是注的本音,有些字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要變調或讀輕聲,在教參中加以提示,供老師指導學生朗讀時參考。
教材的主要特點
四年級上冊教材的主要特點,與一、二、三年級教材是一脈相承的。使用過前幾冊教材的老師,對這套教材的主要特點已經有所了解。下面從四個方面作簡要提示。
一、加強目標意識,全面、准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課程標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並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課程標准中提出的目標,有的是一以貫之的,如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前面的學段提出了,後續的學段要貫徹始終;有的可以分出層次,如,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目標,是環環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學習為後面的學習作準備,後面的學習是前面學習的深化與發展。
四年級上冊教材,既注意落實必須一以貫之的目標,又注意落實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為了落實一以貫之的目標,首先在選文上下功夫,認真選擇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章作課文,使學生既能從中學習語文,又能陶冶情趣,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受到啟迪和教育。還在「語文園地」中系統地編進了古詩詞、名言警句、對聯、成語故事等,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同時,在教材編排上也注意情感、態度與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系,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與語文學習能力和習慣的培養融為一體。對於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就作為本冊的訓練重點,在教材中加以具體安排。既注意體現階段性,又注意階段目標之間的銜接與過渡,使課程標准規定的教學目標得到全面、准確的落實。
二、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分組編寫,確定專題的思路比前幾冊有所拓寬,除了思想內容方面的專題外,「中外童話」是從文體角度定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則是側重體會文章的表達形式。
根據課程標准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在按專題編寫教材時,注意了加強整合,每組的課文都圍繞專題編選,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各項內容也都圍繞專題來安排。而且,圍繞專題安排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後有聯系,有照應,做到環環相扣。這樣,就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於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於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為教師的「教本」,又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里有多種呈現方式:一是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後,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二是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三是在每組課文後面安排了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詞語盤點」;四是「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現」「展示台」「寬頻網」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四年級上冊的 「我的發現」,在「發現」的范圍上有所擴展,安排了4個關於讀寫方法和習慣方面的發現,分別是:讀文章時要想像畫面,邊讀邊想提出問題,查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認真、細致地觀察才能表達清楚。「我的發現」欄目的呈現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吐泡泡形式改為小林、小東兩個孩子的對話。這兩個孩子,可以理解為學生自己和他的一個學習夥伴。教材中,他們的對話一般只是提起某個話題,開了個頭,為同學們交流某一方面的發現留有較大的餘地。
四、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局限於課本,局限於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著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主要表現:一是注意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了《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四是通過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了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系,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具體教學內容及教學建議
上述四個方面的特點,是教材各個部分的共同特點。由於每個部分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不同,在編排上還有些不同的特點。
一、識字、寫字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的識字都是隨課文安排。無論是精讀課文還是略讀課文,都安排了要求認識的字。學生通過前三年的學習,已經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而且課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認字的任務主要靠學生自學自查,教師可在學生自學自查的基礎上作適當檢查,並對少數不容易讀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適當指導。所附選讀課文中的生字均未注音,為的是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獨立識字能力,在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查字典解決。
要求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進行精讀課文的教學,要把寫字的任務妥善地安排在教學過程中,在課內學生要有比較從容的寫字時間,不要把寫字的作業都留到課外。教師要對不容易寫好的筆畫、結構以及容易寫錯的筆順作具體指導,使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對於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已經會寫的字構成的新詞,也可讓學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斷豐富詞語的積累,還可採用聽寫詞語等方式,檢查學生對字詞掌握的情況。
四年級上冊,仍然單獨編寫鋼筆字和毛筆字教材,要憑借這些教材,加強對學生寫鋼筆字和毛筆字的指導。
二、閱讀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的閱讀教材,除安排識字和寫字任務外,還注重以下五個方面的引導:練習朗讀和默讀;理解內容,體會感情;領悟表達的方法;積累語言;向課外擴展延伸。
1.練習朗讀和默讀。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最經常的練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許多課文提出了朗讀的具體要求,進行閱讀教學,一定要多讀少講,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主要通過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讀,讀懂課文,有所感悟;並通過朗讀的實踐,逐步提高朗讀的水平。
默讀的練習也是四年級上冊閱讀教學的重點。要通過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學會默讀。教材中有多篇略讀課文明確要求通過默讀了解課文內容。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默讀的要求,但是許多練習必須在認真默讀的基礎上完成。默讀能力的提高有個訓練的過程,要求學生默讀應留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使學生能切實地默讀課文,並按要求認真思考,默讀以後要注意檢查效果,決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讀的環節流於形式。
2.理解內容,體會感情。
四年級上冊教材,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理解內容的主要方法有: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進而理解內容;邊讀邊展開想像,把課文描述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畫面;理清文章的條理,再用自己的話敘述課文的內容等。引導體會感情的方法,主要是讓學生設身處地、入境入情地讀書,然後交流各自的閱讀感受。
無論是理解內容,還是體會感情,都應注意學生的自主閱讀。重要的不是讓學生得到一個現成的結論,而是讓每個學生都經歷這樣的學習過程,都能通過獨立閱讀,把課文讀懂,並有一些自己的體會,再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討論交流,互相啟發、補充,加深理解與感受。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討論交流,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不能用一個所謂的標准答案去限制學生。事實上,不同的人對同一篇文章的感受是會有所不同的。學生從文章中獲得的獨特體驗,只要言之有據,言之成理,都應加以肯定。當然,如果學生的討論交流偏離了對課文的理解,糾纏於無關緊要的枝節問題,或者學生的感受明顯與課文的思想內容不符,教師應適時加以引導,這是學生能夠有效學習的重要條件,也是最能體現教師引導的地方。
3.領悟表達的方法。
通過閱讀,既要理解內容,體會感情,又要領悟和學習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四年級上冊教材的編寫體現了這樣的思想。教材中對領悟表達的引導,涉及到諸多方面:一是領悟遣詞造句的准確;二是體會語句的具體形象;三是體會文章條理清楚的表達方法;四是體會選材的別具一格。教材中還特別安排了側重學習表達的「作家筆下的動物」這一組,讀了《白鵝》和《白公鵝》,我們會覺得兩位作家筆下的白鵝,特點是那樣相同,形象都栩栩如生,但表達方法和語言風格又迥然不同;老舍的《貓》和《母雞》,都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但寫法完全不一樣,通過對比閱讀,學生會受到很多啟發。
對於表達方法的領悟,教材中都採用了啟發式,有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比較發現,有的是先舉一兩個例子,再讓學生找出類似的例子來讀讀,體會體會。教師教學時要注意這個特點,一定要讓每個學生經歷這樣的領悟過程。
4.積累語言。
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閱讀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時,接觸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現力的語句、段篇,只有熟記在心,才能變成自己的財富,需要運用時才能脫口而出或涌流於筆下。
教材中引導積累語言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背誦,二是抄寫。18篇精讀課文中,有10篇提出了背誦的要求,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誦的部分,有的則是由學生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18篇精讀課文中,有10篇提出了抄寫的要求,一般是讓學生找出寫得好的語句,多讀讀,體會體會,再抄下來。
對於教材中安排的這些背誦、抄寫的練習,應該通過交流、檢查,使之落實,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和主動積累語言的習慣。教材中比較多地採用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自己感興趣的語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確,那就是引導學生主動積累,培養興趣,使之逐步形成習慣。
5.向課外擴展延伸。
為了使學生逐步學會讀書,也為了豐富和深化學習的內容與收獲,教材在擴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適當引導。從具體課文的實際出發,有的引導課外閱讀、搜集資料,有的引向課外進行觀察,有的安排了讀寫結合的小練筆,還有的引導聯系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進行思考。
以上五個方面,體現了精讀課文的教學重點。這是從整冊教材來講的,具體到某一篇課文,要根據課文的特點有所側重。教師可參照教材中的安排,因文而異,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和安排教學過程,使精讀課文的教學既把握住重點,又教出每課的特色。
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要求不同,一般只要求讀後能粗知文章大意。指導略讀課文的學習,可以先讓學生按照閱讀提示,自己認真讀課文,然後適當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對內容的大致理解和讀後的感受,有興趣的地方還可以再讀讀,特別感興趣的也可以背背。在詞句的學習上不必多作要求。
三、口語交際教材與教學
口語交際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要在聽與說的雙向互動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四年級上冊教材注意突出口語交際的這個特點,而且安排了多種形式的雙向互動,有的以交流為主,如,交流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觀,自己喜歡的動物,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以討論為主,如,討論如何保護文物;有的要模擬生活情境練習交際,如,感謝和安慰;有的帶有比賽游戲性質,如,看圖比眼力;還有的是講故事,演短劇,如,第三組的講童話,演童話,第七組的講成長的故事,演成長的故事。
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要充分體現聽和說的雙向互動這一特點,還要根據每次口語交際的實際採用不同的互動方式,上出特色。如,進行以交流為主的口語交際,首先要激發興趣,引起學生交流的慾望;然後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講的內容講清楚;還要設法在雙向互動中使交流逐步深入。再如感謝和安慰,這次口語交際,就需要教師創設情境,或引導學生回憶,再現生活中的情境。如果能捕捉學校或班上發生的具體的相關實例引入教學,面對面地感謝、安慰,或模擬情境表示感謝、進行安慰,效果可能更好。
「成長的故事」那一組的口語交際,提供了幾種選擇,除了講成長故事,演成長故事外,還有交流讀了《烏塔》以後想到了什麼和討論王虹來信中提出的問題。對此,可以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師生共同商量,選定一個話題進行口語交際;一種是自由組合,分別對共同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討論,然後再全班匯報、評議。
四、習作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教材與三年級一樣,對習作作了兩條線的安排。一是在每組的「語文園地」中安排一次習作,全冊安排八次。這八次習作,有四次與口語交際合並安排。二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安排了四次小練筆。
「語文園地」中安排的習作,有以下四個特點。
1.在習作的類型上,兼顧了寫實和寫想像。
教材中安排的寫一處自然景觀、寫觀察中的發現、寫自己喜歡的動物、寫導游詞、寫成長故事,都是練習寫實;寫童話、看圖作文、寫奇思妙想,都是練習寫想像。
對於寫實的習作,要強調如實表達,就是要寫真實的人、真實的事,反映真實的生活,不能造假,不能瞎編。這樣,既能切實提高學生把握事物特點的能力和記實的表達能力,又能培養學生誠實的品質和良好的文風。
對於寫想像的習作,則要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四年級的孩子受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的限制,想像不一定合理,所以在這方面的要求不能過高。學生只要敢於想像,並能把自己想像的事物寫下來就行。
2.注意激發興趣,讓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
教材中的習作都不搞命題作文,每次習作都只是提出一個范圍,而且所提的范圍很寬泛,在內容和形式的選擇上給學生比較大的自由。特別是安排綜合性學習的兩組,提供了多種選擇,而且有的可以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寫,有的則可以先寫再說。這樣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都能寫自己想寫的內容,能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來寫,為學生的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創造條件。
3.重視習作以後的交流和展示。
課程標准在中年級的習作要求里專門提了這樣一條:「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四年級上冊教材,採用多種形式引導習作後的交流和展示。例如,「語文園地七」的展示台中:「這是我給王虹寫的回信,我給大家讀一讀。」「語文園地二」的習作提示,讓寫同一種動物的同學在一起交流。再如, 「語文園地五」練習寫導游詞,「寫好以後,可以根據所寫的導游詞,模擬導游進行講解。」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使學生從交流和展示中獲得習作的快樂,逐步提高習作的能力。
4.注意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修改的能力是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方面,認真修改也是一種良好的寫作習慣,是對自己的習作負責任的態度。所以,我們編寫的中年級習作教材,體現了這樣一個思想,就是:修改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同時起步,修改的習慣在習作開始之日起就加以培養。在四年級上冊教材中,對修改自己的習作繼續作了引導。
當然,在中年級,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要求不能過高。課程標准在中年級的習作要求中提到:「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什麼叫「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不能從語法的角度嚴格要求,主要是指別人看不明白的,或是與事實明顯不符的,也包括一些錯字和明顯的用詞不妥當的地方。
習作教材的這幾個特點,體現了課程標准提出的改革習作教學的精神。教師可以憑借教材,安排習作教學的過程。進行作文前的指導,應重在激發興趣和開拓思路,至於寫什麼,怎麼寫,則應該由學生自己決定。習作後的講評主要應突出習作的展示交流和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有的組的習作給學生多種選擇,作後講評時,要兼顧到供選擇的幾個方面。例如, 「成長的故事」那一組,有的寫真實的成長故事,有的寫「從《烏塔》想起的」,有的是針對來信寫回信。講評時,既要兼顧這幾個方面,還要適當突出一下對寫信的評改,因為這是學生第一次練習寫信,雖然不是每個學生都寫,但要通過作後的交流與評改,使每個學生在怎樣寫信方面有所收獲。
要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主要方法是多寫多練。每學期的八次習作,應切實抓好,使學生練得確有成效。但僅有這八次遠遠不夠,必須以多種形式讓學生經常練筆。結合課文的閱讀進行練筆和寫日記,都是有效的形式,教材中已經作了一些安排。但是,教材中的安排畢竟是有限的,需要老師們在用好教材的同時充分發揮創造性,為學生的多寫多練提供更多的機會。
五、綜合性學習教材與教學
綜合性學習的主要特點,是學生的主體性。教材注意體現這個特點,同時考慮到孩子還小,獨立活動的能力有個培養鍛煉的過程,教材的編寫體現了既放手,又適當輔導的思想。教材中對綜合性學習引導的具體步驟是:先在該組的導語中點出,再在第一篇課文的後面作具體的布置,最後在語文園地中進行交流展示。與三年級的教材相比,去掉了「綜合性學習提示」這一步。這體現了逐步放手的思想。
根據教材的編排,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指導要著重抓好三個環節:一是通過布置,使學生明確任務,知道要做些什麼,該怎麼做;二是在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時時關心,了解活動開展的情況,及時表揚好的做法,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三是採用多種形式,充分展示交流。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展示台,都是展示交流的形式。展示台中提到的只是舉出幾個例子,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一定還會有更多的創造,例如,「成長的故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學生可能還會有采訪的錄音,拍的照片等。教師要提供舞台,讓學生充分展示。
㈧ 小學語文第七冊敦煌莫高窟全文
不知道是這篇吧?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她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四周布滿沙丘,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 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長達16米,他側身卧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遊人無不嘖嘖贊嘆。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採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綵帶飄拂,漫天遨遊;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莫高窟里還有一個面積不大的洞窟--藏經洞。洞里曾藏有我國古代的各種經卷、文書、帛畫、刺綉、銅像等六萬多件。由於清王朝腐敗無能,大量珍貴的文物被帝國主義分子掠走。僅存的部分經卷,現在陳列於北京故宮等處。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第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㈨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七單元《2030年的一天》課文中有幾個關聯詞並且說出是什麼關系
不但······而且
因為······所以
只有······才